中国民间故事-赤脚医生

合集下载

赤脚医生_20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

赤脚医生_20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
“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于元堂说的这个顺口溜 是广大赤脚医生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赤脚医生另一个 更繁重的任务,就是挖草药、制土药。因为当时赤脚医生 药箱里的药品实在是匮乏,“红汞碘酒阿司匹林”是当时 赤脚医生的别名,在他们的药箱里,除了一般的止疼、消 炎针剂,剩下的就是红汞、碘酒、阿司匹林了。
1968 年夏,上海《文汇报》刊载了一篇题为《从“赤脚 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同年第三 期《红旗》杂志和 9 月 14 日出版的《人民日报》都全文转 载。正是这篇文章,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正 式称为“赤脚医生”。当天,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批示
“赤脚医生就是好”。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 村医生的特定称谓。赤脚医生的兴起是与当时在全国普 遍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密不可分的,赤脚医生是合作医 疗的忠实实践者。新中国合作医疗的典型是一个叫覃祥 官的人在鄂西长阳土家山寨创造的。覃祥官主动辞去公 社卫生所的“铁饭碗”,在大队卫生室当起了记工分、吃农 村口粮的“赤脚医生”。农民每人每年交 1 元合作医疗费, 大队再从集体公益金中人均提留 5 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 金。覃祥官首创的看病吃药不花钱的 “农村合作医疗制
覃祥官以“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种、 自采、自制、自用)的方式,在大队卫生室和小队土药房开 辟了药园栽种了大量的常用易植药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念群在总结赤脚医生广受农民 欢迎的原因时说,首先,以中医、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赤 脚医生更适合农村的实际,西医是城市模式,是静态的,且
L 历史广角 ishiguangjiao
赤脚医生:20 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
" 李砚洪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熟悉并非遥 远的名词。从 1968 年首次见诸报端到 1985 年卫生部决 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 20 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 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 的合作医疗,为六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中 国这种低投入、广覆盖的基础防疫和医疗救助体系,也 广受国际肯定,成为世界医疗卫生史上辉煌的一页。

“赤脚”行医50年 守护村民半世纪

“赤脚”行医50年 守护村民半世纪

社会中等城市核心期刊SOCIETY ·众生·责任编辑丨谭 冰50年“赤脚”行医,从不停歇;半世纪守护健康,初心不改。

夏至将至,稻田里的秧苗已经种下,迎着夏日蓬勃生长。

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萧家新屋村卫生室中,70岁的老村医肖光衡一大早便忙活开了,一个上午的功夫,便接待了两位病人。

“走到村里,问起谁家地里收成最差,估计都会说我家。

”50年前,肖光衡成为一名赤脚医生,一边种地,一边看病。

家里的农忙、农闲,得看病人的多少。

但大多数农忙季节,也是病人多的时候,有时候忙得自家的田也顾不上。

“肖医生可是个好人啊!”走进萧家新屋村,问起肖光衡,却得到另一番答案。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

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迎着斗争风和雨,革命路上铺彩霞。

”这段出自20世纪70年代的歌曲,生动描绘出赤脚医生的形象。

身背红十字药箱,行走在田间地头,半个世纪以来,肖光衡始终承担着村民健康守护者的角色,为一方百姓传递着简单而又温暖的关怀。

一双一天穿破的布鞋“输液时手别乱动,不然就会肿。

”初见肖光衡,便是一派忙碌景象。

“这小伙子骑摩托车摔了一跤,这几天都得过来治疗。

”虽早已提前联系好采访时间,但肖光衡还是腾不出空。

卫生室位于四个村落交汇处,除了萧家新屋村的1100多名村民外,还有不少外村村民前来求医,29岁的罗金宇便是南湾村人。

“这么多年来,我们家一直都是在肖医生这里看病,我从小开始,就来了不少次。

”罗金宇回忆道,“如果不方便,肖医生就会上门。

”罗金宇的一番话,引出了另一段故事。

“肖医生,快去救命啊!”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天,肖光衡正在田间劳作,听到呼喊后忙去询问,原来是住在金觉峰上一户人家的小孩在出麻疹。

“这个病可不敢耽误。

”随便冲洗下手脚,换上布鞋,背上药箱便跟着来人赶路。

“那时候出诊都是走路,那一路足足走了20多里的山路。

”头顶烈日出门,到达已是漫天星辰。

中药外敷,灶心土泡水内服,一番忙碌过后,已是半夜,没办法回家,只好在病人家住下来。

为什么叫“赤脚医生”

为什么叫“赤脚医生”

为什么叫“赤脚医生”分类:医疗/疾病问题描述:为什么农村德一些医生以前叫赤脚医生啊?不明白,他们好像也不是赤脚德把。

解析: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的产物,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

一般而言,村民管那些光着脚丫下田种地的乡村医生叫做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出现在中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是那个时代基层医疗体系最重要的一环。

1965年6月26日, ... 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

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

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那时的赤脚医生,主要任务就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

当时 ... 挑选赤脚医生,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来自医学世家者,二是从高中毕业生且略懂医术病理者,其中还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挑选出来后,他们会被集中送到县一级的卫生学校进行短期培训,结业后回到乡村,即成为赤脚医生。

他们都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并能为产妇接生。

但当医生只是 ... 给他们的一个非全职工作,没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从生产大队拿到一些补贴,有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所以他们当中还有许多人要赤着脚,荷锄扶犁耕地种田。

赤脚医生常常就拎着一个装有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和一个听诊器的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

尽管他们无法治疗什么大病,但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治疗和土法医疗,他们仍能治好一些疑难病症,所以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农村人心目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被认为是农村人生命的守护者,因而备受敬重。

赤脚医生及其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的乡村医院机构,卫生人员也多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医学院的毕业生。

根据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以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

纪录片《赤脚医生》

纪录片《赤脚医生》

纪录片《赤脚医生》纪录片《赤脚医生》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将这组数字汇报给毛泽东后,毛泽东震怒了:“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

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毛泽东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从此,辽阔的中华大地农村,出现了“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这个词,在今天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熟悉而遥远的。

从1968年正式见诸报刊,此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广为流行,直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改“赤脚医生”为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在中国存在了将近20年时光。

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为解决农村医疗问题,1965年1月,党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基层的报告。

此后半年时间内,全国城市先后组织2800多名医生下农村巡诊。

“但此举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就解决不了农村的医疗问题。

”对“赤脚医生”做过深入研究的历史学家杨念群说,“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他知道这种流动性医疗措施只有雨过地皮湿的效果。

农民怎样才能拥有固定的医生?这是他的一块心病。

”当时,中国有140多万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

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将这组数字汇报给毛泽东后,毛泽东震怒了:“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

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覃祥官

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覃祥官

二 六” 辉 照乐 园》 书 , 书第 一 光 一 该
章 “ 芽 被土 ” 新 中第 二 节 “ 斤 重 担 千
受 贫下 中农 欢迎 的合 作 医疗制度 》 。
文中特别提 到 ,杜 家村大 队卫生 室
万人挑” 这样 写 道 : 16 “ 9 1年 . 三 在 大 队党支 部 的 支持 下 ,快 3 0岁 而 又只读 过 3年 小 学 的覃 祥 官 。 着 怀 为 贫下 中农 去 占领 医 疗 阵 地 的雄 心 ,开 始 学 医 …… ” 见 该 书 第 1 ( 1
页 ) 。
荣 誉 的巅 峰
16 9 9年 9月 .从 未 离 开 过 上
赤脚 医生 覃祥官 是一位 “ 忠心 耿耿 为人 民” 白求 恩式 的好 医生 ” 一 的“ 。
夜之 间, 覃祥 官 就成 了全 国家 喻户 晓的新 闻人物 。
海 的王 桂 珍 奉 命 来 到北 京 .参 加 共和国2 0岁 生 日庆 典 活 动 。 17 94 年 .王 桂 珍 代 表 中 国 上 百 万 赤 脚 医 生参 加 了第 2 7届 世 界 卫生 组 织 大 会 。这 次会 议 之后 , 桂珍 的名 王 气 和 影 响 越 来 越 大 .已 经是 江 镇
的说法 进行 了有力 的佐 证 。
倪兵 万今 年 虽 已 7 4岁 ,但 神 清气 爽 , 面
色红 润 . 养极 佳 。 15 保 9 8年 至 1 9 9 4年 , 他一
4 7
世 纪 行 20 0 8年第 1 0期
世纪 追踪 l 。。。。。— [hJ ZuZ n] ’。。。。 S iih iog ’。。。。 ’ 。。。。 。 ‘。。。。 ’ 。。。。。 — 。。。。— 。。。。
阳县革命 委员会 、长 阳县人 民武装 部编 印的 《 深受 贫下 中农 欢迎 的合 作 医疗 制度 》 书 , 书第 6 一 该 5页题 为 《 卫毛 主席 无产 阶级卫 生路线 捍 的好 战士— —覃 祥官 》一文 中这样 写 道 : 16 年 , “ 9 1 覃祥 官开 始跟 着 老 医生徐 谋书学 医… …” 。 二 是 17 9 5年 l 2月 .由 湖 北

赤脚医生的名称典故

赤脚医生的名称典故

赤脚医生的名称典故:赤脚医生是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医生。

为什么要叫赤脚医生呢?那时候都是泥路,遇上下雨天,农村人一般不穿雨鞋都是光着脚走路,乡村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农村人叫乡村医生不叫乡村医生叫赤脚医生。

也正是因为路道不好,农村人生病一般都找赤脚医生,小到感冒发烧拉肚子,大到毒疮扭伤婆娘生孩子。

可见当时的赤脚医生是不折不扣的全科大夫。

苏小妹就是这样一位赤脚医生。

苏小妹十三岁就辍学了,也不是笨,就是没心思读书。

姑姑说,不读书你干啥?苏小妹说,我要跟你学医,我想和你一样当赤脚医生。

就跟姑姑学起了医。

姑姑给人看病,苏小妹忽闪着大眼睛在边上看。

一天,姑姑出诊去了,留下苏小妹照看诊所。

一位母亲拉扯着一个脏不拉叽的孩子进来,孩子哭叫着死拗,不肯进屋。

苏小妹赶紧迎出去,原来孩子脑袋上长了一个毒疮,鸡蛋大,鼓鼓的,里面已经化脓了,必须马上开掉。

孩子怕疼死活不肯找医生。

苏小妹笑着对孩子说,不一定要开刀的,你过来,我帮你看看,我只要用手一摸,你的毒疮就好了。

孩子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医生,将信将疑就走进去了。

苏小妹说我用酒精帮你消消毒,一点都不疼,凉凉的很舒服。

说着就拿一团酒精棉在毒疮上擦,噗,一股浓水就泚了出来,孩子还没感觉什么,苏小妹已经将伤口上好药包扎完毕了。

嘿嘿,没事了,几天就好了。

孩子的母亲也傻眼了,背着孩子问苏小妹,你怎么弄的?苏小妹调皮地一笑,翻过掌心,原来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片锋利的刀片。

后来小孩子长毒疮都指名道姓要苏小妹给治。

姑姑笑着说,想不到你这丫头还真是行医的料。

一次,姑姑带她去给一个农妇接生。

产妇躺在床上疼得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掉,孩子就是生不下来。

好不容易有动静了,一看,不得了,孩子脐带先出来了。

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最好的办法是剖腹产,可是剖腹手术要大医院才能做,现在送大医院肯定来不及了,姑姑也急得汗珠子噼里啪啦掉。

苏小妹说,姑姑让我试试吧。

你?虽然姑姑满腹狐疑,但是事不宜迟,死马当活马医吧。

民间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

民间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

民间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和医疗资源的不足,医疗服务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因此,赤脚医生在这些地区就成为了农民们的“救星”。

然而,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虽然多了起来,但依旧没有被广泛传播。

在本文中,我将带您了解一些民间流传的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

第一篇故事:草根医生。

草根医生是山东省潍坊市一位村委会主任,他家住在天桥区域,每次下乡都要走五六十里路。

在他当了党员以后,开起了村补充保健站,经常通过外展、义诊等形式向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他擅长中医,反对运用大量西药,提倡自然疗法和养生。

而且,每个月他都要挑选几个贫困家庭去家里请吃饭,让他们感受到山东人民的热情。

第二篇故事:随父入行。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位赤脚医生。

小姑娘因为失去了妈妈,就跟着父亲学习急救知识。

她每天下午都要跟父亲一起出去看病,当时她身高还没开花呢,看起病来显然对医疗事业一窍不通。

她问父亲是不是跟那个赤脚医生一样,父亲才告诉她自己就是赤脚医生。

当地群众十分看重赤脚医生,每逢遇到有人生病,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位神奇的草根医生。

第三篇故事:生与死的抉择。

有一位叫李孝实的赤脚医生,在1959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上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他自己很穷,家在武汉市青山区,后来他就到徐洲口大队去当田长,并自掏腰包把食宿费高达60元一天的赤脚村医的门诊和卫生所投入运营。

但是,有一次他却遇到了一个非常难以决定的问题。

当他找到了一名急需手术的病人时,他发现这个病人是个小孩。

他没有任何正经的医学知识,却要做这样一种手术:孩子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他需要通过人工心脏按摩复苏孩子的生命。

在整个过程中,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坚持了16分钟,最终用50000分之一的概率拯救了孩子的生命。

以上三篇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赤脚医生的故事。

在很多人眼中,赤脚医生是一种落后的医疗模式。

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_名人故事

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_名人故事

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辞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两头牛换来“门诊室”李春燕中学毕业后,当了一辈子乡村医生的父亲替她选择了去贵州省黎平卫校读书。

1997年,卫校毕业的李春燕开始协助父亲从事农村医疗工作。

后来,李春燕爱上了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来的一位苗族小伙子孟凡兵,爱情的力量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贫困的苗族山寨,成为村里的第一个汉族媳妇。

大塘村位于山区,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缺医少药。

村民看病要走很远的山路到乡里,重病要到县里医治,来回十分不便,而且医疗费用很高。

村民们往往因承受不起昂贵的费用而终止就医。

有的村民甚至病了就求神拜佛,请巫师驱神弄鬼,不仅白花了钱,也没治好病。

为了方便村民看病,李春燕毅然卖掉两头黄牛,筹得2000元,在家里开了个门诊室。

卫生室的基本设施只有一张桌子和一铺床。

为省下更多钱买药,李春燕连药箱也没买,把药放在房间里,用纸箱装起来,而医疗器械则是跑去跟她父亲借。

赢得村民的信任小诊所开办了几个月,但来看病的人却寥寥无几。

贫穷的村民宁愿相信巫术,也不相信医学。

李春燕第一次到老乡家给小孩看病,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直往竹林里躲,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这个不穿苗装的姑娘陌生。

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作者:翟幸福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6年第7期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赤脚医生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解放初期的医生学徒;三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过专业培训。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农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身心健康,重视农村医生队伍的质量,努力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各个时期开办了不同类型的短训班、进修班、函授班,使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村卫生所将防病知识培训到各个生产队的卫生员,由其在劳动中和开会时向群众宣传。

1960年4月~10月,李堂卫生所委派本村村民于长运在超化卫生院进修7个月;1963年3月~10月,于长运在密县卫生科(局)卫校培训;1966年4月~10月,于长运在开封卫校中医班学习7个月。

1973年,密县卫校恢复招生,举办一年制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李堂大队选派本村高中毕业生翟幸福参加培训,其在校期间被选拔到密县卫生局参加工作。

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掌握有一定的卫生专业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并担负传染疾病预防和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等任务。

1969年,李玉枚任李堂大队支部委员兼大队卫生所所长。

1970年,于宽任大队卫生所所长,慕丙利、于长运、于金吾任大队赤脚医生,谷秀云任妇幼保健员。

赤脚医生不挣工资,和农民一样记工分,年终和农民一样结账分红。

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就是行医的农民。

1964年,密县县委批转了《关于整顿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报告》,大队卫生所医务人员实行工资工分相结合待遇,工分适当高于同等劳动力,月工资4~9元。

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又有中西医结合等特长,基于乡土伦理和乡亲的关系,和农民形成平等的医患关系。

他们常背着红十字药箱,“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挨家串户走访、巡诊。

赤脚医生是什么意思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什么意思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什么意思赤脚医生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政治领袖,不知为什么对中国医疗制度产生了那么大的厌烦和反感,于是铁腕一挥,将成千上万的医师下放到了农村。

单单这样还不够,因为这些已经堕落成了不顾人民死活的“城市老爷”的医师们,似乎再也无可救药。

领袖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决定扶持一种医药上的新生力量,于是赤脚医生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领袖为自己的创意成为一个时代的壮举感到高兴,用他独特的书体纵笔写道:赤脚医生好!时过二十多年,赤脚医生的历史似乎已经没有人再提起了。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什么节目,忽然心血来潮,拿了一些“文革”时代的词语考问小学生,其中问到了“赤脚医生”。

一位小学生满脸稚气然而极严肃地站起来回答:“古时候的人很穷,没有鞋子穿。

”另一位小学生答得更有趣:“赤脚,就是红脚。

”当然,无论怎么说,“赤脚医生”这四个字并未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菌子没有了,但菌子的气味却留在空气里”。

四十岁左右的人,大概都还能记得电影《春苗》、《红雨》吧,它们的主题歌是70年代初期流行的政治歌曲,旋律相当不错,歌词则是当时惯用的词汇:“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

”(《红雨》)这首歌配着这部电影里主人公红雨的形象,将赤脚医生在人民大众中的重要意义推到了时代的高度。

但是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恐怕谁也没有弄清楚。

我唱这首歌时,已经上高中一年级了。

我生活在农村,知道赤脚医生其实就是过去的乡村卫生员,不过“赤脚医生”已经成为领袖称赞过的光荣用语,即使一个字不识的农村老大娘,也都能够把这四个字学得相当标准,就像如今是个人都会说几个新名词一样。

赤脚医生的出现,的确有点使中国医学回到了先秦朴素时代的意味。

赤脚医生们那副身背药箱行走在乡野里的样子,倒也依稀重现了民间医人葛衣芒鞋的历史形象,而且仿佛来得更加完全彻底,因为要求他们“赤脚”,即连草鞋也不必穿了――这可以看当时的宣传画,赤脚医生们站在田头,无论男女,当真是人人光着脚丫的。

民间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

民间关于赤脚医生的故事

民间关于⾚脚医⽣的故事 ⽼梁家的门板在深夜⾥突然被敲得哐当哐当的乱响。

⽼梁媳妇推了他⼀下,俩⼈⼀边应着⼀边穿起⾐裳。

到底是发⽣了什么事情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脚医⽣ ⽼梁家的门板在深夜⾥突然被敲得哐当哐当的乱响。

⽼梁媳妇推了他⼀下,俩⼈⼀边应着⼀边穿起⾐裳。

他们早早就爬进被窝⾥去了,那岁⽉,农村穷困的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即便村⼦⾥的⼤户⼈家也舍不得⽣个⽕炭炉⼦烤烤暖。

寒冬腊⽉谁不愿盖上厚厚的棉被早点进⼊梦乡呢。

但此刻听着外⾯门板上急促的敲打声和⼀个妇⼥的焦急的呼喊声,他还是强忍着袭来的寒⽓,⼀边⼤声地回应着,⼀边快捷的披上破棉袄,匆匆的穿过庭院打开了门板上的销⼦。

⽉⾊清冷冷的从院⼦⾥的⼀棵槐树桠杈上照下来,借着这幽幽的⽉光,他认出这是村⼦最北边的孙万⽯家媳妇,怀抱⾥还抱着⼀个哇哇哭啼的⼩孩⼦。

“俺孩⼦的腿今晚上不知咋抬不起来了,疼得他光知道哭,梁⼤夫你看看咋办吧。

”孙家媳妇还没来得及进门,就跟眼前这位乡村⾚脚医⽣哭诉起来,那时候医⽣不多见,⼗⾥⼋村头疼脑热就来找这位远近闻名的梁⼤夫。

凭⼏根银针,⽆数被病痛折磨哭了的⼤⼈⼏分钟内便欢颜散去。

“先进来。

进来我瞧瞧。

”梁⼤夫先转过⾝去,沿着⼀⾏青砖铺的⼩路⾛进屋⼦。

屋⼦⾥⽼梁夫⼈这时也已经⿇利的爬起床,从墙上取下煤油灯点燃起来,晃动的芯⼦照的⽩⽩的窗户纸⼀闪⼀闪。

“⽼嫂⼦,半夜三更的⿇烦你啦,这孩⼦不知咋弄的,晚上从外⾯跑回来后腿就抬不动了。

”孙家媳妇看到⽼梁夫⼈也起了床,不免说⼏句抱歉话,嗓⼦急得有些发颤。

“你看你这孩⼦说的啥话,⼲的就是这⼀⾏,哪⾥是⿇烦,应该的。

你别急,啊,让⽼梁给孩⼦看看,没事啊,没事,你看看你急的这个样的。

”⽼梁夫⼈⾛过去,把孩⼦轻轻抱过来后才看见孩⼦脸上爬满了泪痕,⼼⾥⼀疼惜,不由得实贴贴的抱着孩⼦在怀⾥轻轻地颤着。

这不颤还好,⼀颤孩⼦竟⼜哇哇放声⼤哭起来,⽐起先前更撕⼼裂肺了。

⽼梁这时也把⼿术床铺好了,洁⽩的床单,被煤油灯吐出的⼩⽕⾆耀的直晃。

2021年赤脚医生900字英雄事迹

2021年赤脚医生900字英雄事迹

2021年赤脚医生900字英雄事迹赤脚医生900字英雄事迹赤脚医生是指未接受过正规医学培训,仍持有农业户口,部分情况下为"半农半医"的农村医务人员。

赤脚医生是中国健康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即农村非正式医生不纳入国家编制。

以下是与大家分享的赤脚医生的故事。

欢迎阅读_赤脚医生的英雄事迹140年前,永州新田县新龙镇龙辉塘村的女孩郑福翠,因为聪明能干,被推荐到新田县卫校读书。

一年后,她回到龙辉堂村,当了40年的赤脚医生。

在过去的40年里,病人就诊次数不下5万次。

现在,虽然已经快60岁了,但郑福翠一年还是要来上百次。

她说:"乡村医生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苦,累。

只要村民需要,只要我还能动,我就继续干。

"毫无疑问,郑富翠在村里扎根、救人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她身边的村民,也感染了更多坚持40年的人。

她让越来越功利的社会知道,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也是一种可以大放异彩的人生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郑福萃的事迹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赤脚医生"的历史功绩,以及至今难以替代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40年里,郑富翠一个人治疗了5万名患者,而像郑富翠这样的赤脚医生粗略估计有近百万人。

这些"赤脚医生"在村里走来走去,把医疗卫生服务推向基层。

虽然医疗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其预防疾病、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培养健康习惯的作用是无价的。

"赤脚医生"的成本低、覆盖面广等特点,被一些国际研究人员誉为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公共医疗服务模式。

我国提出了到2021年基本医疗服务全面覆盖的目标,显然我们必须从赤脚医生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改革和建设的营养。

比如__市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赤脚医生重新纳入医疗卫生建设体系。

赤脚医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防病治病、因病致贫、返贫的特殊功能,是值得湖南深入挖掘的制度经验宝库,正在探索一条精准的扶贫之路。

赤脚医生:悬壶济世的温暖记忆

赤脚医生:悬壶济世的温暖记忆

农村·农业·农民2014.7A“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

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中国广大农村的田埂上,有着一群挽着裤腿、背着药箱的人,他们“随喊随到,有求必应”,被尊称为“向阳花”。

他们,就是“赤脚医生”。

新中国成立后,“缺医少药”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部分分配在城市。

1965年6月26日,关注农村工作的毛泽东主席怒称当时的卫生部变成了“城市卫生部”,并发出指示:“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此后,一些稍有文化的农民被培训起来担任农村卫生工作,当时的农民戏称这些“放下锄头拿针头”的人为“赤脚医生”。

1968年夏天,上海《文汇报》刊发了一篇《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文章,同年第3期《红旗》杂志和9月14日的《人民日报》对其进行了全文转载。

毛泽东主席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从此,“赤脚医生”的称谓得到官方肯定,赤脚医生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一根银针治百病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现居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高塘村的李翠娥被选中。

“当时派我到群丰卫生院去学了两个月,就回来当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一群仅仅经过简单培训、没有编制的赤脚医生,凭着极其简陋的医药设施和走家串户的极大热情,担负起了6亿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并在人们心中积攒下永远的温暖。

赤脚医生:悬壶济世的温暖记忆因匡志毅下乡知识青年中的赤脚医生在采摘中草药54. All Rights Reserved.农村·农业·农民2014.7A赤脚医生了。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红药水蓝药水外加阿司匹林,就是赤脚医生的全部装备。

”李翠娥回忆说,因为培训的时间短,很多东西还不懂,当时赤脚医生就靠一个法宝《赤脚医生手册》来行医。

《赤脚医生手册》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

【百鸟朝凤】王桂珍: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

【百鸟朝凤】王桂珍: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

【百鸟朝凤】王桂珍: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贫穷,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专业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应对贫穷落后年代尤其多的病人。

因此,乡村应运而生“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他们曾经的辉煌业绩,至今为人们所怀念。

但少有人知道,“赤脚医生”第一人是王桂珍,她只有小学文化,是上海郊区一个普通农村女青年,被毛泽东称为“赤脚医生”第一人,曾一度担任副部级领导职务,参加过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受邀参加过尼克松的宴会。

她的经历被拍为纪录片《赤脚医生好》和电影《春苗》。

1944年,王桂珍出生在上海市川沙县(今浦东新区)江镇大沟村的一户贫农家,父亲租种几亩薄田,农闲做零工,母亲出身贫苦人家,一家人辛勤劳动,过着贫苦的生活。

小学毕业后,大沟村走上集体化道路,她直接参加了集体劳动。

她不怕苦,不怕累,总是走在前头。

在她带动下,大沟村一大批妇女走上了生产劳动第一线。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学雷锋高潮,她以雷锋为榜样,不到20岁就成为村党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

毛泽东的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各地相继展开半农半医卫生员的培训工作,21岁的她因此进了培训班。

没上过中学的她,看到那些化学元素符号,“大于”、“小于”……一下子懵了。

但她很能吃苦,晚上9点熄灯后,就打着小手电筒在被子里看到12点,给她的老师黄钰祥留下深刻印象。

经过4个月培训,结业的28名学员回到各自的生产大队,一边劳动,一边给人看病。

平时,她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治病;农忙时,也参加农业劳动。

一开始,乡里人说:做一个医生要学好几年,这个黄毛丫头只学4个月就能当医生?能看病吗?病人牙痛,她给他针灸,就先给自己扎,病人不怕了,还说真好,不痛了。

为减轻医药费负担,她在村边一块地里种了100多种中草药,建起土药房,和姐妹们制作中草药,还想出各种土洋结合的办法,尽量让农民少花钱也能治病。

毛泽东发怒催生“赤脚医生”

毛泽东发怒催生“赤脚医生”

过去那些事农村缺医少药问题难以解决旧中国的农村,缺医少药,生病请人跳大神、生孩子靠接生婆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曾采取过多种措施想解决问题。

最先尝试的是中医。

中医需要器械不多,行动灵活方便,中药也不贵,农民抓得起。

但是,培养大批中医需要时间,而且这些学成的中医大多也留在城市医院工作,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于是中央转而尝试派城市的医生组成医疗队下乡为农民治病,很多医疗专家纷纷响应,像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儿科专家周华康、妇科专家林巧稚都曾加入其中,深入农村巡诊。

但医疗队下乡毕竟是临时性的,人数有限,医疗队每次下乡只能走两三个乡镇,且不可能带齐各种医疗器械,也不可能配齐各专科人员,无法达到有效地为农民治病的目的。

此外,医疗队长期下乡,各级医院要打乱日常工作来安排人员,农村要为安排医疗队的食宿而费脑筋。

因此,许多地方对这种方式没有长期坚持,有的地方甚至敷衍了事,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毛泽东极为不满。

毛泽东发怒了毛泽东内心积压的火气,终于在1965年6月26日爆发了。

这一天,毛泽东听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汇报工作。

钱讲到全国医务人员分布情况时说:全国现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

毛泽东听到这组数字时,发怒了。

他面容严肃地站起身来,严厉地说:“卫生部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

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当天,卫生部即开始研究贯彻毛泽东指示的办法。

该指示被称为“六二六”指示。

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再次召见钱信忠等人,讨论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事情。

编进教科书的“赤脚医生”

编进教科书的“赤脚医生”

37农家之友 2016. 06本栏责编 王林秀大千世界 名人轶事 1966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讲话,卫生部称之为毛主席六二六指示。

全国卫生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热潮,并大力发展和培训农村赤脚医生。

廖世清就是全国众多赤脚医生中的佼佼者。

廖世清,1935年3月出生在湖南隆回县紫阳区。

1965年,廖世清被调至大水田供销社当营业员。

大水田是个山区公社,方圆几十里,仅有两个卫生所和五名医务人员。

许多老百姓因患病得不到及时救治,落下终身顽疾,甚至失去生命。

廖世清在乡间挑担送货的过程中,经常目睹这些惨状,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在做好繁忙的供销业务之余,去学习救人于病痛的悬壶之术,做更多有益人民的事。

他以名医李时珍为榜样,经常亲口试药,并在自己身上做针灸试验,还经常向其他老中医求教。

通过一年的摸索尝试,他基本掌握了中草药治疗多种常见病的方法,并开始大胆实践。

从1965年下半年至1969年,廖世清以传统中医疗法,为方圆数十里乡亲治病1.6万人次,为贫困病人免费寻配中药2200多副。

1967年,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心村木公田贫农魏鹏程带着15岁的儿子魏日洲,来到廖世清家中求诊。

魏日洲三年前左手臂患上骨髓炎,先后出现八个脓孔,长期脓血不断。

在区、县、地跑了多家医院,花了不少医药费,权威专家的最终诊疗方案是锯手。

在接受锯手之前,父子俩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来到廖世清门下。

廖世清看着眼泪汪汪的魏氏父子,充满同情地说:“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争取治好孩子的病。

手是不能锯的,锯了就成残疾人了。

孩子一生痛苦,也增加了社会负担。

”话说得容易,可他一个赤脚医生,又没有任何医疗设备,单是排出八个脓孔的淤血就是个难题。

廖世清没有畏难,拉过孩子的手,对准脓孔一口一口地用力吸吮,用了半个小时,终于吸个干净。

接着,廖世清给孩子开了20多副煎服的中药,每日一副。

赤脚医生的来历

赤脚医生的来历

赤脚医生的来历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没有固定编制,一般经乡村或基层政府批准和指派的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医护人员,受当地乡镇卫生院直接领导和医护指导,他们的特点是: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

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三是公认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者。

赤脚医生的出现,解决或缓解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爱国卫生知识、除“四害”、根除血吸虫病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代表人物王桂珍。

农村赤脚医生亲诉

农村赤脚医生亲诉

农村赤脚医生亲诉:我碰见过狐仙我们村里有个老医生,以前自学中医,帮助村人治了不少的病患,如今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他的儿孙也很有出息,老人平时就闲适在家。

老中医爷爷喜欢和我们说些过去的往事,每次说到他如今的美满生活时,老爷爷都会愣上那么一会,然后静静的说道。

“都是狐仙娘娘造的福啊!”说起狐仙,村里大部分人都听老爷爷说过,但是故事还得从老爷爷做赤脚医生的时候开始说起,以下我就用化名来描述一下那段往事。

那还是文革中期,赵三的小儿身体不好,时常发病,那时候条件也比较艰苦,赵三就自己找来医书研习,看是否能够治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儿的多病没有缓解,反而赵三的医术不断的提升着,周围邻里只见有什么病患都是赵三帮忙去看。

正好那个时期比较流行赤脚医生,赵三响应号召,直接就去了。

那时候的赤脚医生无非两种,一种是属于医学世家,另外一种就是那些高中毕业略懂医术病理的毕业生,像赵三这样自学成材的还是比较少的。

那时候当医生和现在可不一样,选择做赤脚医生的人都是有这自己的追求的,尽管非常辛苦,但是一看到病人的病情好转就会有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赵三在这样的情况下,尽职尽责的当着赤脚医生,不管刮风下雨,只有有人叫,就一心一意的去帮人去治。

有一段时间流感多发,赵三就背着他的红十字药箱,穿着白褂,一户一户的走家拜访,那时候走家串户很累,有些时候还得不到理解,尤其是小孩子,怕打针,只要看见穿白褂的就躲起来,赵三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一袋圆溜溜的白色的糖,拿来哄小孩。

那一天,赵三又出诊到半夜,听着村人的夸赞声,赵三高兴的收好行李,准备回家。

回家的路上隔着一座矮山,赵三匆忙忙的翻过,待到快要越过山坡的时候,突然从林子里传来一道声音。

“请问,您是医生吗?”声音有些低沉,嘶哑,像是硬生生从嘴里挤出来的一样。

赵三回头看了一眼,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女人,心道年纪轻轻的怎么声音这么难听,但还是恭敬的回答道。

“是啊,请问是您家里有人需要看病吗?”“恩。

”说完这个字那女人就径直走了,赵三知道她是带路,也就随即跟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故事-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医生。

为什么要叫赤脚医生呢?
那时候都是泥路,遇上下雨天,农村人一般不穿雨鞋都是光着脚走路,乡村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农村人叫乡村医生不叫乡村医生叫赤脚医生。

也正是因为路道不好,农村人生病一般都找赤脚医生,小到感冒发烧拉肚子,大到毒疮扭伤婆娘生孩子。

可见当时的赤脚医生是不折不扣的全科大夫。

苏小妹就是这样一位赤脚医生。

苏小妹十三岁就辍学了,也不是笨,就是没心思读书。

姑姑说,不读书你干啥?
苏小妹说,我要跟你学医,我想和你一样当赤脚医生。

就跟姑姑学起了医。

姑姑给人看病,苏小妹忽闪着大眼睛在边上看。

一天,姑姑出诊去了,留下苏小妹照看诊所。

一位母亲拉扯着一个脏不拉叽的孩子进来,孩子哭叫着死拗,不肯进屋。

苏小妹赶紧迎出去,原来孩子脑袋上长了一个毒疮,鸡蛋大,鼓鼓的,里面已经化脓了,必须马上开掉。

孩子怕疼死活不肯找医生。

苏小妹笑着对孩子说,不一定要开刀的,你过来,我帮你看看,我只要用手一摸,你的毒疮就好了。

孩子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医生,将信将疑就走进去了。

苏小妹说我用酒精帮你消消毒,一点都不疼,凉凉的很舒服。

说着就拿一团酒精棉在毒疮上擦,噗,一股浓水就泚了出来,孩子还没感觉什么,苏小妹已经将伤口上好药包扎完毕了。

嘿嘿,没事了,几天就好了。

孩子的母亲也傻眼了,背着孩子问苏小妹,你怎么弄的?
苏小妹调皮地一笑,翻过掌心,原来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片锋利的刀片。

后来小孩子长毒疮都指名道姓要苏小妹给治。

姑姑笑着说,想不到你这丫头还真是行医的料。

一次,姑姑带她去给一个农妇接生。

产妇躺在床上疼得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掉,孩子就是生不下来。

好不容易有动静了,一看,不得了,孩子脐带先出来了。

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最好的办法是剖腹产,可是剖腹手术要大医院才能做,现在送大医院肯定来不及了,姑姑也急得汗珠子噼里啪啦掉。

苏小妹说,姑姑让我试试吧。

你?虽然姑姑满腹狐疑,但是事不宜迟,死马当活马医吧。

于是点了点头。

洗手消毒。

苏小妹将右手小心地伸进产妇产道,使劲往上一推,咯吱,进去了。

亏了苏小妹手小还细滑,产妇并没有丝毫痛苦。

孩子终于降生了,但是脸色苍白,有窒息症状。

苏小妹赶紧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不久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无不向苏小妹翘起了大拇指。

那年苏小妹十五岁,十五岁就成了颇有名气的赤脚医生,特别是接生,受到了产妇们的一致推崇。

几年下来,经苏小妹之手接生的孩子不计其数。

这次,苏小妹又成功接生了一名胖乎乎的男婴。

男婴的奶奶抱着孙子直乐,突然看着身材凹凸有致的苏小妹问:闺女你多大了?
二十了。

不小了,你别光顾着替别人接生孩子,自己的事情也该考虑一下了。

苏小妹脸一红,还早哩!
其实苏小妹心里有一个人——关在牛棚里的李大头。

李大头参加过抗日战争,虽然立功无数,却放掉过一个日本兵。

在那个敏感时代,这问题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了。

李大头自己也觉得有罪,心甘情愿认打认罚。

因为在战场上负伤瘸了一条腿,李大头快四十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苏小妹经常给李大头送吃的,浆洗衣服。

村人都说这个苏小妹当赤脚医生当傻了,别人看见李大头都躲得远远的,她
倒好,一个黄花大闺女,和个通敌间谍纠缠不清。

话传到姑姑耳朵里,面对姑姑的质问,苏小妹说我觉得大头不是坏人,他放那个日本兵一定有隐情的。

其实作恶的不是当兵的,是指挥他们的人,那些日本兵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慌得姑姑赶紧捂住了苏小妹的嘴巴,你这不知轻重的丫头,可不敢瞎说。

大队支书也给苏小妹做工作,说别为了一个坏分子毁了自己的前程。

苏小妹抬手把乌黑的发辫甩到背后,挺了挺胸说,为了解放新中国他已经废了一条腿,而且他立了那么多功,就算有过也抵消了。

他要是出不来,我给他送一辈子牢饭。

说到做到,苏小妹真的把铺盖卷搬到了李大头家。

嫁给李大头后,赤脚医生被罢职了,跟着农妇们下田种地。

看着累得一歪一倒的苏小妹,李大头心疼得直淌泪。

苏小妹笑着说,瞧你个大男人,就这点出息啊?放心吧,你老婆不是豆腐捏的,别人能干我也能干。

没多久,苏小妹就把农活干得有模有样了,不过队里还是把她调上去当赤脚医生了。

因为大队新换的赤脚医生,不太在行,村里人怨声载道,都念叨着苏小妹。

后来李大头不但被平反了,基于抗战立过功,还享受了干部待遇。

村里人都咂着嘴说苏小妹,当年你寻死觅活要嫁给李大头,原来你长着前后眼啊!
苏小妹也笑了,正了正肩上的药箱说,我没长前后眼,但是我相信好人有好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