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知识讲解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问题导入你能根据图中的小棒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教材78页例4)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
图中的小男孩正在摆小棒,右边摆了1捆小棒,是10根,左边摆了3根小棒。
2.看图列式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就是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0+3;求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就是从总数里去掉右边小棒的根数,列式为13 -10;求右边有多少根小棒,就是从总数里去掉左边小棒的根数,列式为13 -3。
3.探究所列算式的计算方法
(1)计算10+3。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一捆是10根小棒,再加3根,一共是13根小棒。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计算13 -10和13 -3。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13可以用1捆零3根小棒表示,从中去掉1捆,剩3根小棒;从中去掉3根,剩1捆
小棒。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归纳总结
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8页和第80页练习十八的第1~4题。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做准备;例5教学简单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或“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20以内的数。
(二)核心能力《11~20各数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的基石。
11~20的认识又是数与代数内容的前期基础,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2.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学习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名师课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预习设计(微课)(1)填空1.10个一是(),20里面有()个十。
2.1个十和6个一组成()。
3.从1个十和7个一中,去掉7个一,还剩()。
4.18中的“8”在()位,表示()个();“1”在()位,表示()个()。
读作:()。
(2)口算2+7=9-3=6+2=10-5=4+3=8-4=7-2=7+3=8-2=10-4=3+2=5+4=10-3=6+4=(3)看图列算式□○□=□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口算,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3)师板书:10 + 3 =1313-3=10
3 + 10 =1313-10= 3
(4)交流算法:挑一个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5)知识扩展: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个算式。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答案:19 16 13 91 10
3.同桌互相画出图形说出四道算式。
答案不唯一。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课本第78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78页“做一做”第2题。
1.指名让学生说出图意,再试着把左边的算式填写完整。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课题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学习形式的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在摆、观察、讨论、计算、猜测的过程中去理解如何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体现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4)学生讨论后:打开课本P78页例5。
(5)数小棒:数数: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2.(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这一教案的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包括了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十几加几的运算方法及相应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重点: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数一数自己有多少支铅笔,然后把自己多的铅笔借给少的同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例题讲解:在黑板上写出几道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运算过程。
6.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几道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题目,并及时给予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加几:10 + 1 = 11,10 + 2 = 12,10 + 3 = 13十几加几:12 + 1 = 13,13 + 2 = 15,14 + 3 = 17相应减法:10 1 = 9,10 2 = 8,10 3 = 7七、作业设计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相应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品,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选择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在已掌握了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 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既可以巩固 11~20 各数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学生将能够熟练进行10加几的加法运算和相应的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加几的加法运算以及掌握与10加几【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操作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与10加几相对应的减法运算。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2.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算理。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强。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 11~20 各数,掌握了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对于加减法的关系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计数器、小棒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说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说重点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说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学生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2、探究算法(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
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回答)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关于“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年级上数学第五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和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运算规律。
2. 重点: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例题:以10加几为例,讲解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
例如,10加3,可以想象有10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13个苹果。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加法运算,如10加4、10加5等,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讲解减法:以13减4为例,讲解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
例如,13减4,可以想象有13个苹果,减去4个苹果,还剩下9个苹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减法运算,如13减5、10减3等,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10加几:黑板上画10个苹果,旁边写上数字10,再画几个苹果,旁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写上等于号和结果。
2. 十几加几:黑板上画10个苹果,旁边写上数字10,再画几个苹果,旁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写上等于号和结果。
3. 相应的减法:黑板上画相应的苹果,旁边写上数字,再画几个苹果,旁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写上等于号和结果。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4.6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题名称】第6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1页。
【教学目标】1.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式,经历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过程,能根据图意列出三道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在操作、探索、交流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三道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计数器、小棒。
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谁能读出计数器上的数?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2页课件展示)预设:学生说出15、 13、 18 、20。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板书课题: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及10以内的加减法,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下基础。
二、探索算理,掌握算法1.探究10加几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1例4情境图。
教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预设:根据以前的经验,学生会列出10+3=13(或3+10=13)、13-10=3、13-3=1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10+3等于13,你是怎样想的?预设1:可以从10往后数3个数,就是13。
预设2: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
预设3: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3=13。
预设4:个位上0+3=3,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13。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2.十、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2.十、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2.十、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引出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2. 自主探究(10分钟)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如13+5、178等,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10分钟)4. 练习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如:13+5=18178=9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6单元的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计算家庭日常消费,如购物、餐饮等,让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掌握了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于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购物金额、家庭开支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并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
第六单元《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器、小黑板。
2. 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2)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汇报交流: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1. 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六、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时间为1课时。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小组合作。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在小组内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步骤。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上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一年级上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材分析:《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具有用学具操作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以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答题卡出示算式)9+1 8+2 10-7 5+4 9+0 6-47+3 6+4 8+2 0+5 4-4 3+62.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1)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
(3)10和4组成的数是()。
3.看图,让学生说出四个算式。
(课件出示)4.引入本课学习:这节课二、新授A:教学例5教师指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1、十加几(1)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0+3=师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说: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2)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板书:3+10=13问:你是怎么想的说:因为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教学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但对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处于培养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结合课本内容,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对进位加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在减法运算中,对借位的概念理解不透;计算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导致计算错误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计算能力。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境的教学活动,如购物、分发物品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第83页例1以及“做一做”,第84页“练习十七”的第1~3题。
主要教授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十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学生计算器、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加减运算的问题。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运算规律。
如13+5,引导学生思考13加上多少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数,进而引出10加几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讨论十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练习十七”的第1~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加几:13 + 5 = 18十几加几:15 + 7 = 22相应的减法:22 7 = 15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请家长协助,找出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说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是小猫咪咪的.生日,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可热闹了。
下面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不好二、复习加法:1、复习加法含义: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第一位来咪咪家做客的是谁呢那第二位呢(教师贴出2只小狗,3只小猪的)师:哪个小朋友能根据刚才老师演示的情景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提出问题。
师:谁能帮这位同学解答生:2+3=5(只)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吗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要用加法师评价:说的真不错。
2、复习连加:师:小猪和小狗们刚坐下,看谁又来了(贴出一只小兔的)根据这幅情景图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提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生:2+3+1=6(只)师:这次是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总数引导学生得出:像这种把几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的问题,我们要用加法来解决。
(板书:加法)3、复习特殊的加法问题: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老师这儿也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小狗汪汪特别懂礼貌,到咪咪家来做客时还带了一篮子苹果,(教师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一篮子苹果)被小动物们吃掉6个后,篮子里还剩4个,请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怎样解答生:6+4=10师: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答呢引导学生了解把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篮子里原来的苹果数。
所以用加法计算。
4、列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师:小朋友们,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让学生在已有的数数和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1.2 适用年级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
1.3 教学时长预计教学时长为2课时。
二、知识点讲解2.1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10加几的运算。
2.2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相应的减法运算,即从10开始减去几。
2.3 进位和退位当10加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我们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10加7的结果是17,我们需要将7进位成1,并将1加到下一个数上。
相应的减法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我们需要进行退位操作。
例如,10减3的结果是7,我们需要从10中减去1,并将7作为结果。
三、教学内容3.1 10加几的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加1、10加2、10加3等,以此类推,直到10加9。
3.2 相应的减法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从10开始减去1、减去2、减去3等,以此类推,直到减去9。
3.3 练习和应用通过练习题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巩固和运用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数数、识数和实际操作,完成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5.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如果您对内容有任何修改或补充的要求,请随时告诉我。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章节,能够掌握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运算题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运算题目,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运算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讲解和练习题目。
2.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小卡片等。
3.练习题目: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学游戏引入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和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稽东镇尉岙完小任飞英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 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对11~20 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
同时,在学生学习形式的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在摆、观察、讨论、计算、猜测的过程中去理解如何计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体现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要求如下: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理的过程。
同时强调要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鉴于此,本课时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情境,让学生直观体会一图四式的意义,在操作中理解计算方法,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2、内容分析
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分两次活动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观察例5 的直观图和具体操作,利用数的组成,得出10 加几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并从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会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让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
3、知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