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王洋黄佩栋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17期【摘要】目前,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阶段,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在国际上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在此情况下,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诸多问题在最近几年愈发突出,这引起了包括业内专家在内的多方关注,如何有效地应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现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近几年不断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体系不完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面临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成为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2004年以来,除2008年因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略微减少外,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旅游外汇收入弥补了我国部分贸易逆差,为国家创汇、平衡国际收支上起了重要作用。
(二)出口国别结构如表1所示,2012—2016年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和泰国分别位列入境游客数量的1到10名,总共占总入境游客的63.81%。
从2012—2016年游客的数量变化来分析,印度、马来西亚、蒙古、菲律宾、韩国、泰国、加拿大、美国等国是创5年来新高。
从大洲分布来看,主要是以亚洲、欧洲、北美洲为主要客源地。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安全度不高,导致国际游客对我国国内旅游满意度低。
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还存在旅游景区卫生条件差,频繁发生诸如旅游大巴侧翻事故、游客与导游的打架争斗事件、食物中毒等影响游客切身利益的事件。
二是出口产品单一。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产品品牌单一,定价模式呆板僵化。
初期投资少的初级旅游产品只能满足低层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使我国旅游产品层次不高、体验性不强,难以吸引境外游客再次游览。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增长的产业:近些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为180万人次,到2009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1.26亿人次,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国内旅游人数21.5亿人次,同比增长13%。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份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10大旅游贸易国之一。
但是。
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来考虑。
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贸易竞争指数,即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几总额相比。
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
从出口角度讲。
该指标值越接近1。
则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1997—2005年的数据来看。
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中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
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总额在该产业或产品所占份额之比。
其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被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
我国的该指标波动较大。
同时,根据服务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若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而我国最近的2003—2005年都还不到0.7。
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
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作者:韩雪申燕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1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作者简介:韩雪,女,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419.19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
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2.74%上升到了2005年的4.20%,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之一。
但是,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来考虑,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贸易竞争指数,即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
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1997年到2005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
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孤立发展。
服务贸易作为第三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充满了挑战。
本文将介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带来的的优势和可能的隐患,着重介绍旅游业服务贸易。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由表可知,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服务贸易额显著增加,但是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差额也呈现扩大趋势。
中国自从加入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来,愈加遵从贸易自由化,积极引导经济与国际社会接轨。
贾格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曾经指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绝大部分好处是由发达国家获得的。
发达国家胁迫其他国家开发市场,同时限制本国一些特殊商品出口都是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由是却很难判断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或者有害。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炽热的双刃剑。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有两个经济安全问题,一是国家经济独立性和经济主权问题。
不少发展中国家用贸易壁垒相与抵抗。
在高新技术行业比较明显。
二是对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影响。
由于服务贸易也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这就容易导致国家产业结构因此产生偏向性和依赖性,这对该国在世界市场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是一种大大的削弱。
值得强调的是,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环境下,虽然会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隐患,但也非百害而无一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效益是大大提高的。
贸易自由化条件下会促进产商之间竞争,为产商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能促进创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有很大刺激。
据2015年中国进出口商务局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服务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缺点:长期滞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与大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力不强,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服务贸易作为近年发展迅速的行业,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国家增加经济发展,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最为广范的服务贸易方式和国家主要外汇来源之一,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发展水平,通过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还可以对外输出国家文化,增加国家软实力。
为此本文首先分析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并采用相应的衡量指标分析其国际竞争力,利用数据分析现阶段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结合前人研究估计影响旅游服务行业的要素,在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总结出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最后,总结全文研究成果针对相关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波特钻石理论模型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背景中国自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国家的旅游行业,2009年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制订往后一系列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往后相继出台的政策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均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旅游行业得到了质的发展。
2010年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相较上一年度上升约500亿港元,并从2010年至2013年间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但至2014年起开始呈现下滑趋势,而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方面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较平稳的水平,波动幅度微乎其微,。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更偏向对国外输出旅游服务,但市场后续发展力度欠缺,前期支持工作并不足以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长期吸引力,总体而言市场仍处于欠成熟阶段。
除了政策支持,产业资源同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力作为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在2010年至2018年间旅游服务类的招生数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在整体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中地位逐渐提高,可见中国对于旅游行业的劳动供给抱支持性的态度,但行业仍存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由此可进一步推断可能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足,或其他行业支持力度欠缺导致。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张文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7期近些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推进的趋势,并且服务贸易在对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等方面贡献也逐年加大。
旅游服务作为贸易服务的不可忽视产业,其发展引起我们的注意,比起其他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既有优势又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旅游服务贸易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长足发展,值得我们的思考。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家(地区)到当地旅游,并接受旅游从业人员者所提供的旅游劳动和服务,服务者以此获得报酬的活动。
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相当于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相当于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按照 WTO 服务贸易理事会对服务贸易分类的规定,“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以下几项:宾馆与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与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导游服务和其他旅游服务”。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经济与国际接轨,国家的对外政策一步步放宽,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的的旅游服务贸易已经具有国际化水平,形成了华北旅游流区、华东旅游流区、华南旅游流区、西南旅游流区和西北旅游流区全方位、多层次的五大区域,旅游事业单位,旅游景点、国际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从业人员更是快速增长,满足日益高涨的旅游群体。
据联合国服务贸易统计库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发展,其贸易额从2000年29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211亿美元。
201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高达2.71 亿人次,据 WTTC 预测,我国有望在 2020 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
在出境旅游方面,人数为7025 万人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闲余时间增多,更加刺激他们外出观光,旅游散心,感受异国文化和风情。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遏制策略
从 1 8 年 的76 亿美元上升到2 1 92 9 0 0年的 1 0 .4亿 美元 ,年均增长率 为 2 .6 69 0 06 %,
增 长 率 长 期 保 持 高 位 ,除 了 1 89年 和 9 20 0 3年 , 余 年 份 都 保 持 增 长 的状 态 ,如 其
图 1 示 所 ( )从 旅 游 服 务 贸 易 顺 差 到 旅 游 服 二 务 贸 易逆 差 的 转 变
务 贸易 的 支撑 作 用不 明显 。 随 着 旅 游 服 务 贸 易规 模 的快 速 扩 大 ,逆 差 的 增 长 还 有 加 速 的趋 势 ,如 图 2所 示 。
我 国 旅 游 服 务 贸 易 逆 差 形 成 的 原 因 分 、 博士后
北京 102 0 0 0)
策 ,成 为 亟 待 解 决 的 紧迫 课 题 。
2 0 — 0 5年增长 率为 79 %,2 0 — 0 1 20 .1 06 21 0 0年降至 22 %。纵 向增速递减 ,横 向 .1
也 不 乐观 。2 1 年 。我 国入 境 旅 游 增 长 率 00
为 57 % ,低于 世 界 平 均水 平 ( % ) .6 67 ,仅 内容 摘 要 :旅 游 服 务 贸 易是我 国服 务 贸 易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在 较 长 时 间里 以 顺
济 运 行 预 警 模 型 及 其 应 用 ” 资 助 , 基 金 号 :1 B 0 0 0 GL 5
◆
2 0 — 0 5年 在 “ 大 市 场 ” 的 份 额 为 0 1 20 三 92 6% ,2 0 2 0 6— 01 0年 减 至 6. 5 8 %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文献 标 识 码 :A 5(
汇收入从 1 7 9 8年 的 26亿 美元 ,增长到 .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遏制策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遏制策略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较长时间里以顺差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9年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开始显现,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历史演进,分析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对策引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又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
一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世界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1950-2010年,世界旅游业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增长。
国际旅游人数从253万人次发展到9400万人次,增长了36倍,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9190亿美元,增长了436倍。
旅游产业达到空前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旅游业重心向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转移趋势明显,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吸引的旅游者数量正在趋于一致,从将近1.8亿人次的差别缩减到5000万人次左右,所占份额从40%缩减到10%。
我国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但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却于2009年由顺差转为逆差,并在逐渐扩大,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带来正面效应。
因此,研究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演变历程(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总体规模演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规模(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7.69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06.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66%,增长率长期保持高位,除了1989年和2003年,其余年份都保持增长的状态,如图1所示。
(二)从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需要利用入境旅游赚取外汇,而入境旅游随后的发展也圆满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近181倍,年均增长率为28.9%。
2023年我国推动服务贸易较快发展的措施分析
2022年我国推动服务贸易较快发展的措施分析2022年,商务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基调,以管理、服务和促进为核心,实行乐观措施推动服务贸易较快进展。
一、服务贸易进展总体向好一是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按国际收支口径,不含政府服务,下同)总额达34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
估计全年将超过4700亿美元,增幅约13%,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0.8%,较上年提高约0.5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贸易逆差连续扩大。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
服务出口13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进口2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9.2%,高于出口增速12.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同期的451.5亿美元增加至701亿美元,同比增长55.3%,且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服务类别。
三是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较快,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高附加值服务出口连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询问出口总额为24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占全国服务出口总额的17.6%。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占比为7.7%。
保险服务、广告宣扬、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比虽小,但出口增幅显著。
二、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承接服务外包持续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作用明显。
2022年1-10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09753份,合同金额45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执行金额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
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1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5%,执行金额23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备案登记服务外包企业19973家,从业人员405.8万人,其中高校(含大专)以上学历276.5万人,占总数的68.1%,吸纳就业的力量与规模逐步扩大。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摘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所在,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提出通过加强相关政策制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增加旅游创意,加强支持产业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旅游业;旅游产品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服务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在,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旅游业的开放程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国际旅游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出口贸易发展的速度,总收入从1978年的 2.63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419.19亿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及不利因素影响,这一数据有所回落,2008年为408.43亿美元,比2007年同比下降2.6%,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是1978年的155倍还多。
我国学者陈艳欣、刘雪梅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旅游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外汇收入中,旅游外汇比重较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比进口明显。
2 我国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2.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Strengths)分析(1)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从供给角度的分析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旅游服务应该属于第二种也就是境外消费的形式。
而境外消费性的服务贸易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等。
在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领域内,因为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利用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供给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文化资源方面,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这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摘要】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包括其规模和增长态势。
接着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政策及措施,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紧接着探讨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文章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经济繁荣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政策、挑战、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发展、重要性、启示、建议。
1. 引言1.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是指旅游业中的服务部分,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导游、购物等各类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国之一,其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当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旅游需求的增加,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旅游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人才短缺、竞争激烈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令人期待。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互为促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8年第28期(总第208期)经济纵横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谢婧婧(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571321)摘要:自2009年至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处于逆差状态,由此状态而产生的高额旅游服务逆差已不符合我国长远的贸易发展利益。
本文这对我国逆差现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优势,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平衡旅游服务贸易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具有利于一国创造外汇,拉动相关产业,提供有效就业与加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等特点。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但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并逐年扩大,于2016年逆差已达到历史最高值2231亿美元。
由此可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处于一个平缓波动阶段,进口额处于逐年上升阶段,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大于出口也就是说出境旅游大于入境旅游。
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中显示,2012年至今,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客源国,也是出境游消费中人均消费排名第一的国家。
虽说我国的创汇储备的数量十分庞大,出境旅游外汇支出对外汇储备稳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双第一”的光环下,从另一个侧面而言,首先,目前我国内需严重不足,而出境旅游外汇的漏出,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此现象不仅会减缓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剧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进一步增大,进而影响经营项目,甚至有可能“吃掉”相当大部分的经常项目顺差,相当于我们用外国在华投资的资本在支撑出境旅游消费,加之我国的海外投资不强,这对国家长远经济发展是不利。
其次出境旅游依然保持上升的势头,将导致出入境旅游不平衡进而造成内需的“漏出”,这对于解决我国最终消费率一直低迷、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是不利的。
最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这些年尽管我国采取了出口退税等政策,但贸易顺差增长非常有限,而我国服务贸易一直是处于逆差状态,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用低附加值的劳动产品作为资金保障,这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研究【摘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定义与特点、现状分析以及竞争力分析,提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建议政府加大对旅游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寻求更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推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定义与特点、现状分析、竞争力分析、提升路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研究引言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仍然较低,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我国加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和竞争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政策支持,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和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持续增长。
通过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主要原因及改善途径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的主要原因及改善途径-国际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的主要原因及改善途径吴磊宋晓丹江西科技学院根据WTO统计,以旅游消费金额计,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仅次于欧盟与美国)和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出境游市场。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规模(进出口总额)也从1982年的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80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46%,常年都保持在高位增长态势。
但是,我国虽说是旅游服务贸易大国,却还算不上强国,这是由于2009年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国旅游业已由原来创汇的重要来源,变为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板块,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由顺差向逆差转变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分析1.入境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结构,提升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我国入境旅游自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入境旅游指标世界排名从1980年的第34位跃居到现在的第3位,入境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可以说三十年来我国入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内而言,提升了我国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加速了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升级换代,促使我国整体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前进;对外而言,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拓展了多边投资与贸易合作,从而提升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2.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增速逐步放缓,在三大市场中的比例份额继续下降。
从表1中可得知,近十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逐年放缓,入境旅游人数自2008年之后出现持续波动下行,2009和2013年下降至13000万人次之下;入境旅游人均消费从2009年的313美元到2013年的398美元,增加85美元,年均增幅仅为6.7%。
在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持续高温增长的态势之下,入境旅游在三大市场的比例份额持续呈现下划趋势,2001—2005年占三大市场份额的9%左右,2006—2010年减至6%左右,而2013年入境旅游市场份额降至4%左右,为近年来新低。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作者:施张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11期现阶段,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呈现了新的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经笔者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国际地位日渐提升;(2)旅游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但是,早在2009年,我国旅游贸易就已呈现逆差的发展形势,且逆差规模呈现逐年扩大态势,因此,我国有必要结合当前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解决,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贸易总额趋于增长。
2001~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10余亿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1 800余亿美元,共增长近5倍。
2001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据世界旅游服务贸易3.5%的比重,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7.9%的比重。
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30余亿美元增长至1 200余亿美元,世界排名跃居首位,已超过美国以及德国等相关国家,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地。
除此之外,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也从170余亿美元增长至510余亿美元,增长近2倍,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五,由此可见,当下,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旅游服务贸易大国。
2.贸易逆差规模逐年扩大。
早在2008年以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在2009年以后,逆差规模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但旅游出口以及进口发展态势有所不同,2019年旅游出口额达到390余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下降2.8%,呈现负增长趋势。
2019年旅游进口额为430余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20.8%,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旅游服务贸易进口上升、出口下降的效应,这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的明显逆差。
2009-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从390余亿美元增加至510余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4.9%。
旅游服务贸易进口从430余亿美元增长至1 280余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9%。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众多,包括政策环境、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详细探讨:1.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起着重要的影响。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环境包括签证政策、税收政策、贸易协定和国际合作等。
例如,签证政策的宽松与否将直接影响游客的出行意愿;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对旅游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有很大影响;贸易协定以及国际合作的力度也能够为旅游服务贸易提供更好的环境。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与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的高收入人群更愿意参与高价值的旅游活动,因此对高端旅游服务的需求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中低收入人群更倾向于选择较为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
此外,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造成影响,包括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等。
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国际旅游消费能力,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则与国家或地区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密切相关。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信仰、习俗等因素将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例如,一些国家的旅游者更倾向于追求文化和历史遗址的参观,而另一些国家的旅游者则更喜欢参与户外运动和探险活动。
此外,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感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
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法治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和消费行为。
4.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起着促进作用。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旅游服务的传播和销售更便捷、快速和透明化。
通过在线预订平台,旅游者可以更方便地和预订旅游服务;而旅游服务提供商也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其产品。
此外,航空、交通和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提供了更便利和舒适的旅游条件,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学生姓名:所学专业:所在学院:指导教师:二0**年十二月中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各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我国作为国际旅游竞争领域的后来者,要想从旅游资源大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增强我国旅游贸易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
因此,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将有助于发掘并提升其竞争力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本文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运用于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
在用波特产业竞争理论分析近几年我国旅游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贸易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旅游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2001-2009年旅游贸易进出口统计数据位基础,通过上述国际竞争力评价性指标的测算,显示出我国旅游贸易出口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分别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其中定性研究运用产业竞争理论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国的旅游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六大因素的组合情况和动态作用过程,正是每一个国家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独特的“钻石结构”决定了该国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和是否具有持久性。
而定量分析部分借助EVIEWS软件的帮助,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旅游贸易竞争力的具体因素进行,发现交通设施、旅游组织是影响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最后,以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的结果为依据,针对提升我国旅游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从旅游贸易的硬件设备、旅游产业区域结构、旅游产业链建设、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和政府在旅游贸易的角色等方面给出提升我国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及对策。
调研报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问题与对策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78年刚刚打开国门时,我们的旅游服务贸易收入还只有2.7亿美元的规模,但到1999年已经达到了141亿美元,2015年旅游服务贸易收入更是达到了1136亿美元的规模。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交通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旅游服务贸易所带来的旅游顺差,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手段。
但从2009年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进入贸易逆差阶段,这虽然在缓解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上有一定的作用,也体现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但贸易逆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①一、我国旅游服务现状(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从顺差到逆差的转变在2009年之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的态势,但贸易顺差的规模一直比较小,在30亿美元左右。
我国加入WTO以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入境旅游人数猛增,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从当年的31.1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121.3亿美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当年的贸易顺差骤降为68.9亿美元,出现了43%的降幅。
从这个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一直比出境旅游人数要多,且增长幅度也更大。
但在2008年之后,各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经济形势变坏,入境旅游人数骤减,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国内旅游服务质量增长缓慢,都让国民越来越多地走向国外,出境旅游人数多于入境旅游人数。
事实上,这也反映出我国民众休闲观念的转变。
在国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需求都明显提高,在忙碌工作之余外出旅游甚至是出境旅游成为常态。
而且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我国融入全球市场的速度加快,国民出国变得更加容易,也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 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倍,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伍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 9, 远低于世界平衡1: 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 )。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够, 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 进口额1008亿美元, 贸易逆差88亿美元,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 服务业落伍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 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 是我国的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 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06年, 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康。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危机滞后, 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 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 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 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旅游贸易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摘要:在全球旅游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取得较大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字:旅游服务贸易现状问题政策建议一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定义旅游服务贸易,全称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
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
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
按照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对服务贸易的分类规定,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以下几项:宾馆与饭店、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导游服务和其他旅游服务。
另外,服务贸易中自然人提供的服务附件也涉及到旅游服务。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历程1964年7月22日中国旅游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标志着我国国际旅游贸易开始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但十年”文革”又使旅游业处于瘫痪状态。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才逐渐发展起来。
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并把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作为重要目标。
1984年,中国政府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后来又把旅游服务贸易列入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第一序列。
经过20多年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这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开始发展,到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 2.63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
据统计2012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本文具体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对策。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无烟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08.4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
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2.74%上升到了2007年的4.81%,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但是,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方面来看,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根据服务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若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测算2000~2006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得知2003年以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基本上在0.8以上,但是从2003年开始,常年低于0.8,其竞争力在国际上整体处于中度偏下的位置。
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
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1997年到2006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
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客源市场不够丰富。
据《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2.7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
在我国入境游客中,港澳台同胞的比例是80%以上,而外国人的比例只有20%,并且其中多为韩国及日本游客。
多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是港澳台地区,即使是国外游客也多集中在亚洲地区,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前九个国家中没有一个是欧盟国家。
我国旅游产业的客源开拓过于依赖几个有限的市场,但其需求量毕竟有限,限制了我国旅游业的扩大发展。
2、旅游服务贸易立法滞后。
我国针对旅游业先后出台了十余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对规范旅游行为,加强旅游业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立法尚未形成体系,以旅游法为主导,其他旅游专业立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形成,有些旅游领域的立法仍然是空白;现有的立法调整纵向法律关系多,而调整横向法律关系少,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立法层次较低,有些还缺乏透明度,现行旅游服务立法全部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一些内部规定。
从宏观上说,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无法确定;从微观上讲,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侵犯游客合法权益的事件后无法可依。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出,我国东西部各省1998~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历年来东部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均高于西部地区7倍以上,2003年已达到10倍以上。
以2008年的数据来看,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前10位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8个(粤、京、沪、闽、苏、浙、辽、鲁)处于东部地区,他们以8.6%的国土面积接待了23.11%的海外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67.98%,区域结构失衡。
这种失衡的状态所造成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负荷长期超载与中西部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设施闲置并存的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
市场开拓缓慢,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
在宣传方式上,仅靠参加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不够的,各个地区的景点在宣传上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低,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以致使我国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不高。
三、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的对策1、积极开拓国外旅游市场。
扩大国际需求,将海外旅游市场优势转化为入境旅游接待优势,再进一步转化为旅游创汇优势,使中国不仅成为世界旅游第一接待大国,而且成为世界旅游第一创汇大国。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来吸引国际游客;②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学习外国先进旅游企业集团较为规范的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吸引国外游客目光。
通过上海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这个舞台,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旅游服务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熟知GATS规则及我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
认识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提升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竞争力的前提。
中国加入WTO后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业运营机制;有利于孕育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开放我国旅游市场是必然的趋势,政府为国内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环境而采取的开放市场措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不能违背GATS框架谈判中的承诺,只能对部分欠发达的部门予以适度保护;不能阻碍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旅游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能扭曲市场信息,形成新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3、整合旅游服务贸易资源。
我国东西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应该克服静态化比较优势的缺点,以动态化整合资源,有效促进旅游服务的长期发展。
对西部地区,政府应利用内外资,借鉴东部地区、甚至是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
要在保持自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对东部地区,应注重东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开拓,寻找在要素禀赋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建立与西部旅游有效的沟通机制。
4、加强市场宣传营销力度。
重视旅游宣传,提高各景点的知名度,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中国旅游局每年用于市场促销的经费仅为350万美元,远远低于一些旅游贸易发达的国家。
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
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的宣传,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东方风情;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以“名山大川”千篇一律的做法,宣传方式也要多样化,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缔结友好城市、在国外媒体上投放广告等形式提高知名度。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2.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合理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从1998年的218.0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77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出2.5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由图1可看出,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而有所下降外,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同时,1998-2008年间,随着服务贸易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比重均保持在25%以上,旅游服务贸易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世界占比从1998年的25.98%上升至2008年的42.02%,升幅接近2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保持了平稳发展,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旅游贸易大国之一。
三、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我国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
因此,应充分利用资源,努力开发创新型品种,重视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突出旅游产品的中国特色。
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开发自然、文化、社会的复合型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经济附加值。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内和国际旅游、假日旅游的飞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大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主要城市节点的高速交通网络,不断提高航运服务水平,尤其是要加大民航体制改革,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增加国际直航,减少延误,公平竞争。
同时还要全面提高铁路运输的管理与服务,增加中档、低档餐饮和住宿设施建设。
(三)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要树立对外国直接投资意识,重视旅游服务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结合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走企业联合为主的集团化道路;充分利用品牌联盟,实施品牌战略。
各类旅游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建立内部的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预订系统,依靠互联网进行旅游产品的市场宣传和营销。
(四)提高旅游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水平首先,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旅游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旅游服务业人才。
同时,加强国内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谨防国有旅游服务企业人才流失。
最后,通过优惠政策增强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2 我国旅游贸易现状分析2、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2、1、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一)自然风光。
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
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
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