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要求一、引言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是一种集输配电、供水、通信、燃气等公用设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管线工程,为了确保该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综合管廊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二、监测系统设计要求1. 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系统需涵盖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各个方面,如温度、湿度、压力、液位、电气参数等。

2. 监测传感器选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可靠、稳定、精确度高的传感器设备,并保证其与监测系统的兼容性。

3. 监测数据传输: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实时地传输至数据中心或控制中心。

可采用无线传输、有线传输等方式,并考虑数据安全性。

4.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管廊工程的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与处理。

5. 故障诊断与维护:监测系统需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监测系统出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

此外,系统还应考虑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方便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日常保养与维修。

三、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 控制目标明确:根据管廊工程的实际需求,明确控制系统的目标与功能,例如节能控制、安全控制等。

2.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确定适合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同时要考虑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控制器选型与配置:选择合适的控制器设备,并根据管廊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与调试。

确保控制器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

4. 控制命令传递:控制系统应能够准确、可靠地传递控制命令至被控设备,以实现对管廊工程各个方面的控制。

5. 控制系统监控与维护:控制系统需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需要时进行维护与调试。

四、附录1.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清单。

2.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软件配置及功能介绍。

3.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及数据处理方式。

4.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手册。

基于PLC的压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监控设计

基于PLC的压力检测实验装置的监控设计
总第 12期 第 4期 0 20 0 9年 l 2月

校 实

室 工



Sr l e i NO. 02, a 1 NO. 4 De .2 0 C 09
GAOXI HI A0 S YANS HIGONGZUO YANJU I

仪器设备研制 ・
基 于 P C的 压 力 检 测 实 验 装 置 的 监 控 设 计 L
工、 冶金 、 炭等生产 部 门, 了确 保安 全生产 、 煤 为 提高 劳动 入 、 出模 块等 组成 。P C模块 主要 包括 M c l i 5 0 输 L i o g l0 ro x 效率 , 使生 产管理水平 日趋科学化 、 现代 化 , 这就要求对 压 P C型 P C、/ L L A D及 D A单 元 、 位 机 的通 讯 接 口 R 2 2 / 上 S 3
业 自动 化 的 三 大支 柱之 一 , 今 P C是 用 得 最 多 , 用 范 如 L 应
围最 广的 自动化产 品 , 是最实用 的 自动化设备 。 为实现 我校安 全工 程专 业 的教 学 目标 , 适应 社 会需 要, 对作 为从事安全生 产检测 及控 制技术 的学生 来说 , 学
习 安 全检 测 和 P C的 基 础 知 识 , 行 安 全 检 测 和 P C 的 3 监 控 系统 设 计 L 进 L 工程 实践 培 训 , 显 得 非 常 的重 要 和 必 要 。为 了达 到 培 养 就
图 1 压力检测实验装置原理框 图
监 控 系统 结 构如 图 2所示 。上 位机 采 用 G / r P Po— 学生 的创新意识 , 高其 工程综 合应 用能力 的教 学 目标 , f e. 提 a 6 0组态软件和 Rl i 0 c s g S 0编程软件。 ox 我们 于 2 0 0 9年在 学 院立 项 , 根 据 教 学 特 色 , 收 了 同类 并 吸 实验装置 的特点和 长处 , 经过精 心设 计 、 次实验 和反 复 多 论证 , 研制 出了一套压力检测实验装置 。

共轨喷油器试验台

共轨喷油器试验台

共轨喷油器试验台共轨喷油系统是现代柴油发动机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实现高效燃烧和低排放。

喷油器是共轨喷油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对喷雾质量和喷油时机的控制至关重要。

因此,共轨喷油器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满足实验需要,汽车制造商和测试机构已经设计和制造了很多共轨喷油器测试台。

这些测试台涵盖了许多方面,如喷射量、喷雾图案、泄漏和匹配等。

共轨喷油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共轨喷油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如下:1.控制系统2.压力检测系统3.测试台架4.控制台5.数据采集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和压力检测系统是共轨喷油器试验台最核心的部件,负责喷射量的控制、稳定和检测。

测试台架和控制台是操作和控制的部件,而数据采集系统则用于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一般由高压泵、压力调节阀和喷油器驱动器等组成。

高压泵主要提供高压油,一般在1600~2500 bar之间。

压力调节阀则用于调节高压油的压力,以保持稳定和一致的喷射量。

喷油器驱动器主要用于控制喷油器的震荡频率和幅度,以调整喷油的量和时机。

它一般由电脑控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测试。

压力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是共轨喷油器试验台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用于确定喷油器的高压油压力、稳定性和泄漏情况。

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压力传感器2.压力计算机3.高压油管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喷油器的压力。

一般选用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压力计算机是指用于处理和计算压力信号的设备。

它一般与高压泵、压力调节阀和喷油器驱动器等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实时测量和控制高压油的压力和流量。

高压油管是喷油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连接部件,用于导入高压油和转换压力信号。

它一般选用高压强度和优质的材料,如不锈钢,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测试台架和控制台测试台架是共轨喷油器试验台的身体,实际上是一个工作站,用于安装喷油器和其他设备。

它一般由支架、夹具和定位器等组成,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种类和尺寸的喷油器测试需求。

课程设计离心泵压力定值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离心泵压力定值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1.被控对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1.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1.2离心泵的结构 (2)2.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2.1控制方案的选择 (3)2.2被控参数与控制参数的选择 (5)2.3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 (5)3.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选用 (7)3.1测压元件及变送器 (7)3.2变频器 (8)3.3调节器 (9)4.压力控制流程图及其控制系统方框图 (10)5.调节器参数整定及MATLAB仿真 (11)6.课程设计总结 (14)7.参考文献 (15)1.被控对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泵属于通用机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用来输送流体的泵种类繁多,用途很广,如水利工程、农田灌溉、化工、石油、采矿、造船、城市给排水和环境工程等。

另外,泵在火箭燃料供给等高科技领域也得到应用。

化工生产用泵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因其输送的介质往往具有腐蚀性,或其工作条件要求高压、高温等,对泵有一些特殊要求。

在各种泵中,尤以离心泵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的流量、扬程及性能范围均较大,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平稳、维修方便等优点[1]。

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

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离心泵的压水管路。

离心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水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达到了输送水的目的[2]。

1.2 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1]。

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参考题目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参考题目

最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课题参考最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课题参考专业毕业论文课题1、油田注水泵压力采集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2、莫格索兰空压机电控系统及无人职守改造3、高功率引述整流器的建模与仿真4、直流电机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SIMULINK 软件仿真5、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的实验平台开发6、抽油机抽空监测及控制器的软件设计7、电容器分时投切无功补偿技术在抽油机上的应用研究8、油水分离罐的自动运行系统的开发9、新型开关电源拓扑的PSPICE 的仿真研究10、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仿真11、低成本PLC 输入点的扩展方法研究12、多电平变频器拓扑方案的PSPICE 的仿真研究13、基于Labview 的虚拟示波器的设计与实现14、基于MATLAB 的交流矢量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15、电力电子课件的Authorware 设计16、生产数据的实时远程监控系统设计17、四象限变流器的计算机仿真18、基于ACA/SA 的配电网故障定位19、光纤通讯及驱动应用研究20、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的软件编制21、SA866 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2、电子综合稳定程序的使用与开发23、电子系统微机保护综合实验平台的使用与开发24、基于PLC 的控制系统设计25、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26、基于PLC 的潜油电泵检测试验台控制系统改造研究27、带相位同步的交流电机变频与工频切换控制128、开关磁阻电机显示系统设计29、PC 机测控及变频调速闭环系统的开发3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31、电力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系统的计算机仿真32、配电网网损计算与降损分析33、电容器分时投切无功补偿技术的抽油机上的应用研究34、拖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的编写35、串行通讯、串行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单片机控制36、DSP 作抽油机的节能设计37、输油管线结垢检测及垢后分布描述38、电机轴承磨损的在线检测方法研究39、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40、电路出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41、基于Labview 的虚拟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42、基于Tabu 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研究43、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综合实验平台的二次开发44、抽油机抽空监测及控制器的硬件设计45、单片机AT89C2051 在检测中的应用46、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47、变电所自动监控的设计48、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参数的外部设置与显示49、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50、驱油试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51、电力系统仿真程序(EDSA)的使用与开发52、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53、电机转速与转矩检测的开发54、基于GA/ACO 的配电网分段开关的优化配置55、双闭环PWM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设计56、电力系统故障模拟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257、低功耗公厕智能节水装置设置58、智能PLC 显示模块设计59、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研究60、基于单片机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6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62、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63、直流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MATLAB 语言仿真64、PLC 在电机转速测量中的应用及转速显示65、PWM 整流电源的计算机仿真66、MTOP-1 型抽油机无线巡井装置的改进67、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上位机操作系统软件设计68、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69、ATMEGNL8 新型单片机运用与开发70、电力电子课程CAI 软件设计71、基于Tabu/SA 的配电网分段开关的优化配置72、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算法在MatLab 中的仿真研究73、油管静水压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74、联合站污水处理自控系统设计75、50 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配电室工程设计76、串行通讯、串行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单片机控制77、压缩机机电控制系统的开发78、110KV 变电站的设计79、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注: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围之内。

压力管道监检要求及相关知识介绍

压力管道监检要求及相关知识介绍

压力管道监检要求及相关知识介绍2012年4月8日序言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感谢站领导和各位同仁在繁忙的工作中放下手头工作集中进行业务学习,为了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提升一专多能综合素质,我将自己关于对压力管道方面所学知识跟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有关压力管道方面基本知识和压力管道质量监督要点,具体内容包括:一、压力管道的定义?(什么叫压力管道)二、压力管道是如何分类、分级别的?三、国家和中石化行业常用压力管道施工工程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规范?四、压力管道安装施工实体质量监督检查的关健工序和质量控制重点?五、压力管道质量监督计划编写基本内容和要求?六、压力管道质量监督检验报告编写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压力管道的定义?(什么叫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DN)大于25mm的管道。

二、压力管道分类、级别(是如何划分类别、级别的)?第一种划分方法:是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发(2000)99号《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划分的,分为:长输管道(代号GA类)、公用管道(代号GB类)、工业管道(代号GC类)这三种类别管道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又分为若干不同的级别,具体情况如下:长输(油、气)管道:(G A类)、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者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者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工业管道:(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等。

因为我们主要监督的是工业管道(G C类)、所以重点介绍工业管道分级:工业管道分级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GC1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1)输送GB 5044—19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其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为GC1级) (2)输送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与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者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的管道;(注:两种可燃气体、一种可燃液体,并且设计两种压力等级条件)(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400℃的管道。

基于LabVIEW的液压试验测控系统的开发

基于LabVIEW的液压试验测控系统的开发

基于LabVIEW的液压试验测控系统的开发杨涛;楠丁;侯守全【摘要】为了实时采集液压试验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并对流量进行闭环控制,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测控系统.根据测控系统的要求,选择PCI数据采集卡作为系统硬件,并建立了软件程序的框架结构.给出了连续采集需要调用的函数,结合LabVIEW的PID模块设计了数据采集与PID调节部分的程序框图.利用煤油作为流体介质的测控实例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数据连续采集以及流量自动调节等功能.【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测控系统;LabVIEW;虚拟仪器;PCI数据采集卡;电液比例控制【作者】杨涛;楠丁;侯守全【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50 引言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压力能来传递能量[1]。

液压传动系统一般具有结构轻巧、传动比大、运行平稳、易于实现无级调速及能实现自动控制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2-3]。

文中研发了一套液压试验测控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控制管路流量,并通过3个气动球阀控制3个工作管路的启闭。

试验系统包括管路部分与测控部分,测控部分采用上位机—下位机控制模式,由上下位机共同构成测控部分。

基于该测控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具体功能:试验数据的高速连续采集;液体流量的自动调节;数据文件自动创建与存储,历史数据的读取与曲线的生成,一键生成历史报表等。

测控系统选择了LabVIEW作为其软件载体。

LabVIEW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开发平台,应用于一般的数据管理、科学计算等方面应用程序的开发,其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测控系统的开发。

主蒸汽管道液压试验方案

主蒸汽管道液压试验方案

主蒸汽管道液压试验方案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与材料2.1实验装置:-主蒸汽管道系统-压力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测试水泵-实验控制系统2.2实验材料:-实验用水-密封垫片-密封胶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3.1.1检查主蒸汽管道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管道的连接、支承等。

3.1.2检查所有阀门的状态,确保关闭状态,防止试验过程中压力泄漏。

3.1.3在主蒸汽管道系统各个接口处安装密封垫片,并涂抹密封胶,确保密封性能。

3.1.4连接压力控制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确保正常工作。

3.2实验操作3.2.1启动测试水泵,将实验用水泵入主蒸汽管道系统,直至管道内充满水。

3.2.2关闭测试水泵,启动主蒸汽管道系统,升压至所需测试压力,此时压力控制装置自动工作,控制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3.2.3维持所需测试压力,持续一段时间,观察系统是否存在压力泄漏,检查管道系统的耐压性能。

3.2.4停止主蒸汽管道系统,放空管道内的水,清洗实验装置和材料。

4.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4.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系统的压力值,并记录下来。

4.2对实验过程中管道系统的压力泄漏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耐压性能。

4.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管道系统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出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5.安全措施5.1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5.2在启动主蒸汽管道系统和升压过程中,严禁人员在管道附近逗留,以防压力突然泄漏造成意外。

5.3实验操作中应注意观察管道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实验并进行检查。

6.实验结果与结论6.1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判断管道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2根据实验结果,对管道系统进行修正和改进,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6.3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是主蒸汽管道液压试验方案,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可以检测管道系统的耐压性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压力和方向控制阀综合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压力和方向控制阀综合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性 能 曲线 , 并将 结果 保 存打 印 。在试 验过 程 中 , 户还 用 可 以在计 算机 屏 幕上 观 察 液 压 原理 图 的动 态 显 示 , 查
看 对 应 电磁 阀 的通 电状 态 。
62 . 、8 二位三通 电磁阀
1. 却器 0冷
7 电机 .
8 油泵 .
9 旁路循环过滤器 .
Pr s u e a d Die t n lVa v s e s r n r ci a l e o
C O J nl g A i —n ,WE u nj ,H N Z i u a i IG a - u A h- f
( 中国运 载火箭技术研究 院第十八研究所 , 北京 107 ) 0 0 6
2 7 控 制 台部 分设 计 .
力 阀测 试 回路 的接 通 , 节 比例 溢 流 阀 2 , 调 0 可提 供 被
试 阀需要 的人 口压力 , 现压力 阀的性 能测 试 , 断 阀 实 通 2 4可实 现被 试 阀动 态测试 。 流量 计 2 置 在 系 统 的 主 回油 管 路 。它 的前 端 7设 设 有 电磁 阀 2 , 8 目的是被 试 阀在 大 部 分 时 间下 是 不需 要 检测 流量 , 电磁 阀 2 常开 式 , 液不 经过 流量 计 , 8为 油
8 6
液 压 与 气动
21 0 2年 第 4期
压 力 和 方 向 控 制 阀 综 合 性 能 试 验 系 统 的 研 制
曹 建 玲 ,韦 贯 举 , 志 富 韩
Re e r h o mp e e sv e f r n e S se o s a c n Co r h n i e P ro ma c y t m f
3 . 向阀 4单
3. 5 量筒

座舱压力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座舱压力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座舱压力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荆立雄,任晓琨,朱耀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PXI 模块化设计的数字化座舱压力控制器的测试系统。

该测试系统具备对座舱压力控制器进行平台级测试的能力,可用于座舱压力控制器的调试,试验及验收工作。

测试系统在设计中,采用了可配置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可通过全仿真、半仿真、全实物测试等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应不同的测试场景,可选择不同的硬件激励设备及不同的软件功能组件进行功能组合,对于提升测试性指标,完善座舱压力控制器在调试、试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座舱压力控制器;模块化测试组件;软件组件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7-021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引言高度集成的座舱压力控制器作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和实时性好的优点。

但高度的集成化也带来了测试性问题的挑战,即如何对数字式座舱压力控制器进行完整可靠的测试,以保证其装机后功能性能完备,保障飞机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针对测试性问题,通常在座舱压力控制器设计中采用四级测试以保证其完备性,分别是功能电路自检测,座舱压力控制器平台级测试,座舱压力控制器应用级测试及座舱压力控制系统测试,本文就用于座舱压力控制器平台级测试的测试系统进行讨论。

2数字式座舱压力控制器简介座舱压力控制器属于座舱压力控制系统配套产品,主要功能是实现飞机座舱压力的自动调节,具体功能包括:1)数据实时处理功能,实现压力数据的处理和压力调节的输出控制功能;2)配置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提供多任务调度能力;3)功率输出接口可通过内部通道故障逻辑或软件接口实现使能控制功能;4)具备自检测功能;5)具备故障存储功能;6)具备开发调试功能;7)具备安装机位识别及轮载识别功能;8)具备离散量输出及自保护功能;9)具备光栅编码器采集功能;10)具备总线通讯功能。

暖气管道的压力试验计划

暖气管道的压力试验计划

暖气管道的压力试验计划1. 目的本计划旨在通过对暖气管道的压力试验,确保管道系统在运行前达到设计压力要求,无泄漏、破损等现象,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试验范围试验范围包括:所有暖气管线、分支管线及相关的阀门、附件等。

3. 试验标准根据《建筑给排水及供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及《城市供暖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4-2010)的要求执行。

4. 试验设备4.1 压力试验泵:确保试验压力可调节,精度不低于1.5级,最大工作压力不小于试验压力。

4.2 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大于试验压力。

4.3 安全阀:设置在试验泵出口,确保试验过程中系统压力安全。

4.4 流量计: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的流量。

4.5 连接件、盲板等:用于连接试验设备与管道系统。

5. 试验步骤5.1 检查管道系统:试验前应检查管道系统,确保无泄漏、破损等问题。

5.2 安装试验设备:将试验设备连接到管道系统上,确保连接牢固。

5.3 调试设备:启动试验泵,调整压力至试验压力,观察系统压力稳定性。

5.4 观察与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观察管道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破损等问题,同时记录压力、流量等数据。

5.5 试验结果判定:试验压力保持1小时,若管道系统无泄漏、破损等问题,视为试验合格。

6. 安全措施6.1 试验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非试验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区域。

6.2 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6.3 试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6.4 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7. 质量保证7.1 试验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试验操作的正确性。

7.2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计划执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7.3 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试验报告。

8. 试验时间及人员安排8.1 试验时间: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安排试验时间,确保不影响工程进度。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1、目的对压力管道安装的材料、组装过程、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的内容与程序等作出规定和要求,确保压力管道安装各个环节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工艺文件及顾客的要求。

2、适合范围适用于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材料、工序、成品检验和耐压试验。

3、职责3.1 质量检验科是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检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原材料与外购零部件、外协加工件、安装工序、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压力试验前准备工作的确认、试验过程的监督检验;填写有关检验记录,整理并审核项目安全质量证明文件(交工资料)。

3.2 设计工艺科负责确定项目工序检验顺序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3.3 项目部施工人员应在自检、互检合格后通知项目专职检验员进行专检,同时认真及时填写相关的施工记录,并负责压力试验前的准备及试验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 工程开工前,质量检验科检验员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检验规程,准备好检验工具,并确认检验工具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必要时编制检验工艺或检验计划,检验责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4.2 压力管道材料(包括管道元件)到施工现场后,项目部材料员应先行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然后通知质量检验科检验员进行检查。

4.3 检验员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材料计划表、检验工艺等技术文件逐一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包装、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同时一一核对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的一致性、质量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并通知材料员按材料标记及标记移植管理规定进行标记。

4.4 材料经验收合格后,由检验员挂上“合格”标示;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材料员应将不合格材料移至“不合格”区域,并按《不符合、不合格品、事故、事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4.5 管工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材料下料,并按焊接工艺规定的要求制备焊接坡口;预组对各管道元件,自检合格后通知检验员对下料长度、焊接坡口型式、对口尺寸、零件成型后的尺寸与形状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压力设计实验报告

压力设计实验报告

压力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压力设计1. 引言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

在高压力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身体不适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和管理压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2. 实验设置在实验中,我们邀请了30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了一种针对压力管理的训练,而对照组则没有接受任何特殊的训练。

在实验组中,参与者接受了压力管理的训练。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压力:介绍压力的定义、来源和影响,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压力。

2) 制定目标和计划:帮助参与者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

3) 掌握应对技巧:介绍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维等。

4) 提供支持和鼓励: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教练的支持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对照组的参与者没有接受特殊的训练,他们只进行了普通的学习和生活。

3. 结果分析在实验进行后,我们对两组参与者进行了压力水平的评估,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实验组中,参与者的压力水平明显降低。

他们表示在设定明确目标和计划后,压力感减少,情绪变得稳定,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同时,他们掌握了一些应对技巧,并能够主动运用这些技巧来应对和缓解压力。

他们认为实验组的训练对于帮助他们管理压力非常有效。

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没有接受特殊训练的情况下,他们的压力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他们依旧感到压力较大,情绪波动较大,身体状况也没有改善。

4.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压力管理的训练对于帮助人们应对和缓解压力非常有效。

2) 目标制定和计划对于减轻和管理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应对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对于缓解和消除压力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建议在教育和培训中加强对压力管理的培训,提高人们的压力应对能力。

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与控制

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与控制

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与控制消防给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提供足够的水源供应,以保障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则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对于火灾扑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与控制。

一、供水压力的定义与分类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是指系统将水从供水源输送到喷淋设备或者水枪时所产生的压力。

根据国家标准GB50084-2001《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供水压力分为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种。

工作压力是系统正常运行时所需的压力,它保证了消防用水的持续供应。

试验压力是指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压力试验时所采用的压力,用以验证系统安全可靠性。

二、供水压力的要求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工作压力要稳定:工作压力应当能够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保证喷淋设备或者水枪能够正常工作。

压力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喷淋不均匀或者水枪使用不便,影响灭火效果。

2. 试验压力要符合规范:试验压力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安装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测试过程中应当无泄漏现象。

3. 工作压力要充足:工作压力应当能够满足建筑物内各个消防区域的灭火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火灾风险,工作压力的要求也会不同,一般建筑物按照消防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定。

三、供水压力的控制为了满足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1. 设定合理的水泵工作压力: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消防设计规范,设定合理的水泵工作压力。

通常情况下,消防给水系统的水泵会根据消防用水量进行自动启停,以保持稳定的供水压力。

2. 定期检修水泵设备:定期对水泵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包括清洗过滤器、检查泵内部零部件的磨损情况等。

3. 检测和修复漏水现象:定期巡检消防给水系统,发现漏水现象及时排查和修复,以避免供水压力波动过大。

压力容器检测以及实验

压力容器检测以及实验

磁粉探伤分类
磁化方向
磁化电流
磁化方法
操作方法
周向磁化法 纵向磁化法
直流磁化法 半波直流磁化法Biblioteka 直接通电磁化法 间接通电磁化法
连续磁化法 完全连续磁化法 剩磁法
联合磁化法
交流磁化法
磁粉探伤步骤
预清洗
缺陷的探伤 探伤方法的选择 退磁 后清洗
磁粉
作用:作为显示介质。
性状
磁 性:磁性称量值7g左右。 粒 度:小于76μm,大于200目。 干粉10~60 μm,湿粉1~10 μm. 颗粒形状: 条状和球状,(一般将两者混合) 使用前应在60~70℃温度以下经2h以上时间烘 干。
综合性试验
破坏性强度试验 强度试验 超载试验 综合性试验
水压试验
气压试验 气密性试验
泄露试验 氨气泄露试验 煤油试验
破坏性强度试验
整个实验过程是由压力源向容器内注入压力介质直至容器破 坏。压力介质可为气体或液体两种。由于气压所释放的能量比液 压所释放的能量大得多,相对而言气压比较危险,因此一般都采 用液压,但即使用液压,仍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安全防护措施, 以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容器内压力的增高,容器经历弹性变形 阶段,进而出现局部屈服、整体屈服、材料硬化、容器过度变形 直至失效。为了表征容器实验过程中各阶段的变化规律,可用压 力~进水量、压力~升压时间、压力~筒体直径变化量等曲线进 行描述,这些参数可借助于压力表,水位计等在实验中测得。根 据这些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分析构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确定 该容器的整体屈服压力。
种类
干磁粉:适用于大型工件或工件局部区域, 如焊缝的探伤。 湿磁粉:磁粉与水或者油混合物,适用于连续 法或剩磁法可加入荧光粉作为荧光显示。

基于FIX的某工厂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制

基于FIX的某工厂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制
表 1 系 统 测 控 信 号 与 参 数 地 址
地 址 说 设定 对麻参数
采 用 图 形 加 数 据 链 接 的 形 式 , 验 时 可 以清楚 地 看 到压 力 一 试 时 间特 性 曲 线 、 度 一 时 间 特 性 曲线 , 量 一 时 间特 性 曲线 等 , 温 流 改 变 了传 统 检 测 中 的 手 动 绘 制 曲 线 的 复 杂 过 程 , 同时 也 提 高 了
分 开 关控 制 和模 拟 控制 ; 据采 集 部分 采用 图形 和数 据 链接 方 式 。 数 1 . 控 制 部 分 .1 2
开关 控 制包括 液 流阀启 动 、 开操作 ; 热水 管阀 的选通 操作 。 断 冷 模 拟 控 制 部 分 包 括 信 号 选 择 ,为 现 场 温 度 和 流 量 的控 制提 供 各 种 输 出 信 号 , 以 改 变 其 幅 度 、 率 ; 动/自动 选 择 , 以 可 频 手 可 在 手 动 控 制 输 出 信 号 和 自动 输 出 控制 信 号 之 间切 换 ; 量 改变 。 增 1 l 数 据 采 集 部 分 .2 2
FX 的应 用 程 序 和 数 据 文 件 ,改 变 数 据 文 件 和 访 问 FX文 件 及 I I
Wl 1 0 Wl 2 O W 】3 0
AO模拟 时 A l O0
温度传 感器 1 温度传 感器 2 温度传媾 器 3
变鼍调 竹放大器 1
0 0 ~l V 0 0 ~1 V 0 O ~lV
李 红
王 春 梅 陆 蕴 香
( 重庆 大学机 械 工程 学 院 , 庆 4 0 3 2 贵 州师 范大 学机 电工程 学院 , 州 贵 阳 5 0 1 ) 1 重 0 0 0; 贵 5 0 4
摘 要

检测系统设计

检测系统设计

I/O电路图和线路图
PNP型输出接线关系
某型接近开关I/O电路图和线路图 NPN输出型
I/O电路图
线路图
PNP输出型
线路图
I/O电路图
2). 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在制造业自动化包装线及安全装置中
作光控制和光探测装置。可实现限位控制、产品计
数 , 料位检测,越限安全报警及计算机输入接口等
用途。
(1).光电开关结构
3. 动态响应特性
在被测量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传感器的输 出能否很好地追随输入量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 的传感器尽管其静态特性非常好,但由于不能很好追随输 入量的快速变化而导致严重误差,这种动态误差若不注意 加以控制,可以高达百分之几十其至百分之百。在被测信 号变化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要求我们要认真注意传感器的动 态响应持性。 频率响应特性
3).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 (直线位移,厚度等) 原理结构如图。图中两平行极板固定不动,相对介电常数为ε的 电介质以不同深度插入电容器中,从而改变电容。 应用:这种电容传感器有较多的结构形式,可以用来测量纸张、 绝缘薄膜等的厚度,也可以用来测量粮食、纺织品、木材或煤 等非导电固体的物质的湿度。
2、电感式直线位移传感器
的不是一段距离的变化量,而是通过检测,确定 是否已到某一位置。因此,它只需要产生能反映 某种状态的开关量就可以了。 位置传感器分接触式和接近式两种。所谓接 触式传感器就是能获取两个物体是否己接触的信 息的一种传感器;而接近式传感器是用来判别在 某一范围内是否有某一物体的一种传感器。
1. 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将被测量转换为电感量变化的装置。 变换原理:电磁感应原理。 按变换方式的不同分为自感型(可变磁阻式 与涡流式),互感型(差动变压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参数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课程设计评语设计报告成绩(30%)设计过程成绩(30%)答辩成绩(40%)总成绩目录第一章 (3)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 (3)1.2 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 (4)1.3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 (4)第二章 (5)2.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5)2.2变频器选型 (5)2.3变频器所选型号 (6)第三章 (7)3.1水泵选型的步骤 (7)3.2 水泵的型号 (8)第四章 (9)第五章 (10)第六章 (11)第七章 (13)课程设计总结 (14)第一章压力传感器是现代工业社会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生产及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各个传感器生产厂商开始研制生产新型传感器,并增加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刚医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工业的应用。

传统的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大都采用手工操作,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动油压或气压标定。

尽管近几年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标定设备,但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本系统应设计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精度也比较高。

系统硬件设计有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将测量的信号输入放大器,然后送至A /D转换器,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宇信号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已编制好的程序,对压阻元件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该系统兼具有键盘输入,LED显示与超限报警功能。

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图11.2 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第一步:根据课设要求选取合适的器件,并通过相应的理论计算进行选取第二步:进行控制系统回路的连接第三步:在连接好相应地回路后,根据给定的数值进行理论计算,用压力传感器对设备入口处压力进行测量,通过调节器使测得的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若测得的值使测量误差超过压力示值的±1%,则需对产生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或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改变调节阀阀芯和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同时控制变频器对水泵的控制,调节水泵的转速以达到适当的进水速度,从而使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1.3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一个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取压口;引压管路和压力检测仪表一个简单的压力检测系统示意图(下图)压力仪表设备引压管路取压口图2第二章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成交流电。

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的频率来达到调速的目的。

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和控制4个部分组成。

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2.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n=60 f(1-s)/p式中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s——电动机转差率;p——电动机极对数。

由上式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2.2变频器选型变频器选型时要确定以下几点:1) 采用变频的目的;恒压控制或恒流控制等。

2) 变频器的负载类型;如叶片泵或容积泵等,特别注意负载的性能曲线,性能曲线决定了应用时的方式方法。

3) 变频器与负载的匹配问题;I.电压匹配;变频器的额定电压与负载的额定电压相符。

II. 电流匹配;普通的离心泵,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与电机的额定电流相符。

对于特殊的负载如深水泵等则需要参考电机性能参数,以最大电流确定变频器电流和过载能力。

III.转矩匹配;这种情况在恒转矩负载或有减速装置时有可能发生。

4) 在使用变频器驱动高速电机时,由于高速电机的电抗小,高次谐波增加导致输出电流值增大。

因此用于高速电机的变频器的选型,其容量要稍大于普通电机的选型。

5) 变频器如果要长电缆运行时,此时要采取措施抑制长电缆对地耦合电容的影响,避免变频器出力不足,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变频器容量要放大一档或者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输出电抗器。

6) 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如高温,高海拔,此时会引起变频器的降容,变频器容量要放大一挡。

2.3变频器所选型号:图3第三章水泵是一种面大量广的通用型机械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选船、轻工、农业、民用和国防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我国泵产量达525.6万台。

泵的电能消耗占全国电能消耗的21%以上。

因此大力降低泵有能源消耗,对节约能源具用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我们泵行业设计研制了许多高效节能产品,如IHF、CQB、FSB、UHB等型号的泵类产品,对降低泵的能源消耗起了积极作用。

3.1水泵选型的步骤3.1.1选泵列出基本数据:(1).介质的特性:介质名称、比重、粘度、腐蚀性、毒性等。

(2).介质中所含因体的颗粒直径、含量多少。

(3).介质温度:(℃)(4).所需要的流量一般工业用泵在工艺流程中可以忽略管道系统中的泄漏量,但必须考虑工艺变化时对流量的影响。

农业用泵如果是采用明渠输水,还必须考虑渗漏及蒸发量。

(5).压力:吸水池压力,排水池压力,管道系统中的压力降(扬程损失)。

(6).管道系统数据(管径、长度、管道附件种类及数目,吸水池至压水池的几何标高等)。

3.1.2选泵确定流量、扬程流量:(1).如果生产工艺中已给出最小、正常、最大流量,应按最大流量考虑。

(2).如果生产工艺中只给出正常流量,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对于ns>100的大流量低其不意扬程泵,流量余量取5%,对ns<50的小流量高扬和泵,流量余量取10%,50≤ns≤100的泵,流量余量也取5%,对质量低劣和运行条件恶劣的泵,流量余量应取10%。

(3).如果基本数据只给重量流量,应换算成体积流量。

3.2 水泵的型号D型系列多级离心泵系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供输送请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之用。

本泵扬程为H23至153.6米,流量为12.6--39.6m3/h。

液体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D型系列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供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送水、采暖、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尤其适用于小型锅炉给水技术参数:流量:6.3-300m3/h;扬程:13-650m;功率:2.2-400KW;转速:1450-2950r/min;口径:φ50-φ200;温度范围:≤105℃;工作压力:≤3.0Mpa。

单吸分段式离心泵型号意义图4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由弹性元件、应变片以及相应的测量电路组成非粘性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直接使用电阻丝(应变元件)在弹性元件上,且构成一个简单桥路粘贴式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将电阻丝或片粘贴在压力敏感元件上,当敏感元件经受压力作用而产生应变,使得粘贴在其上的电阻丝或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压力传感器的型号:图5在实际工业生产应用中,调节器是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仪表,它的基本功能是将来自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比较,并对由此产生的片产进行比例、积分或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以实现对不同被测或被控参数压力的自动调节作用。

DDZ-III型调节器电路结构图:图6基型调节器PD控制规律图:图7第六章又称控制阀(或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变的节流元件。

阀芯移动改变了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即改变了阀的阻力系数,使被控介质流量相应改变。

调节阀结构由上阀盖、下阀盖、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填料和压板等构成。

为适应多种使用要求,阀芯和阀体有不同的结构,使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调节阀型号:图8调节阀又称控制阀,是通用的末端执行机构,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

调节阀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

如果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调节阀可以分为电动、气动、液动三种,即以电为动力源的电动调节阀,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气动调节阀,以液体介质(如油等)压力为动力的电液动调节阀。

竺奥公司生产的电动调节阀阀体可任意与竺奥公司生产的电动执行器匹配,组合为电动调节阀。

同时亦可与各种电动直行程及气动薄膜执行器联接匹配,并可根据各品牌执行器定做接口,设计的控制系统回路:图9第七章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和性能。

2、掌握使用YJ-SL-I型实验仪设计电子秤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YJ-SL-I型实验仪、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桥、差动)、应变压力实验装置、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1、用导线将YJ-SL-I型实验仪和应变传感器实验电桥模板及实验装置连接起来。

检查电路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

调节RW1旋钮,使输出为零。

按顺序增加砝码数量,每次200g,记录每次加载后的输出电压值U。

再以相反的次序将砝码逐一取下,记录输出电压。

利用逐差法求出传感器的灵敏度。

即,S=。

2、利用应变压力传感器制作电子秤。

将压力传感器电桥实验模板的输出与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相连,差动模快的输出与YJ-SL-I实验仪的“测量”相连。

当秤盘当秤盘中无任何重物时,调节调整旋钮使电压表的读数为零。

秤盘上加1000g的砝码,调节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旋钮,使电压表的读数为1.000V。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电压表的读数与秤盘上的砝码质量一致。

四、注意事项:1、必须在连接完实验装置后,才能打开电源开关。

2、加放砝码注意要放在盘中部,勿使盘边缘被压斜到一边。

3、实验完毕后,关闭电源,依次拆卸电路。

课程设计总结(1).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设计(2).掌握压力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对所学的压力知识能够很好的进行应用(4).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锻炼实际问题实际操作和设计的实践力(6).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应用(7).能够通过课程设计的要求,合理选取器件,并且能够根据本课程设计,通过对压力进行测量控制,若示数在误差范围外,能够根据自己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节、反馈,从而达到要求的示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