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将高效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不仅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样品分析更简便,为中药组分的分析及结构的鉴定提供了一个重要和全新的技术支撑。
该技术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及鉴定,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有应用价值。
论述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研究现状,旨在为中药研究者提高参考依据。
促进中药研究向现代化的发展。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中药;指纹图谱;药代动力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技术分析手段,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在分离效能、灵敏度和专属性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从而在药物分析特别是中药分析得到广泛的运用。
本文就近年来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及结构的鉴定、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3个方面的应用作一论述。
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有独到的优势和特点当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样品时,样品中的杂质对主成分有较大的干扰,主峰不易分离,峰型也不好,准确性有影响但却找不到好的办法时,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可以排除其他杂质的干扰,即使主成分在色谱上没有完全分离开,但通过MS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也能给出它的色谱图来进行定性定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时其流动相主份相对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更少更简单,色谱柱更短更小(常用规格是2.1mm×50mm,1.8μm),出峰时间大大缩短,却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短时间内可完成对一个样品的分析,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还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色谱条件对中药中多种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比如分析西青果中的诃子酸、诃黎勒酸、鞣云实精、原诃子酸等化合物,方法简便,分析时间短。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摘要: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强有力手段。
本文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中药材指纹图谱及在复方中成药分析的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关键字:HPLC-MS 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指纹图谱中成药分析HPLC是目前分离复杂体系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由于其仪器自动化、普及化程度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药分析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但目前中药分析中运用的HPLC仪器绝大多数与UV或DAD检测器相联接,对于单个色谱峰仅能提供保留时间及紫外图谱等信号,而对未知成分所能提供的结构信息相当有限,对中药等复杂体系的定性结果可能给出错误的结论[1]。
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且不同化合物的特征性强,可用于部分解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中草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体系,其中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复杂,性质相似,有的化合物还不稳定。
HPLC-MS将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技术。
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它的深入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以往中药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从复杂体系中分离提取单一化学物质,再通过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进行鉴定。
而且对环境极不友好。
HPLC-MS在使化学成分达到有效分离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中某些常见的化学成分已经有对照品,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和质谱特征进行对照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刘瑞等[2]采用HPLC-MS2鉴定大青叶水提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色谱增益、紫外光谱图和特征离子碎片进行比较,鉴定出大青叶水提液图谱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胞苷、尿苷、鸟苷、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X i a n b o ' C E N G u o d o n  ̄ G A O n d a n
1 . Ch e n g d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c h o o l o f B a s i c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Ch e n g d u 6 1 0 0 7 5 , Ch i n a ; 2 . S h a n x i
ma c r o mo l e c u l e s , p r o t e o mi c s r e s e a r c h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me t a b o l o mi c s r e s e a r c h .
[ Ke y wo r d s ]B i o m a s s s p e c t r u m;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E l e c t r o s p r a y i o n i z a t i o n m 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 Ma t r i x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中药作用机制和药效研究
总结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有助于深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药效,为中药的通过分析中药在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 检测中药对生物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从而全面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特点。这有助于推动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中药的国际化和普及化奠定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LC-MS 逐渐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 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
测手段。
近年来,LC-MS在仪器设备、 分离效果、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为复杂样品的分
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的主要突破和进步
高通量分析
高分离效果
通过自动化和快速进样技术,LC-MS可以 实现高通量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 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 引言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进展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
的应用 • 案例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
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广泛应 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 展,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中药质量控制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采用新型色谱填料和优化色谱条件,LCMS的分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 解决复杂样品中的分离难题。
高灵敏度检测
多维度分析
通过采用新型离子源和质谱检测器,LCMS的检测灵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检测 低浓度的目标物。
通过串联质谱技术,LC-MS可以实现多维 度分析,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和分子量信 息。
现代中药分析新进展
现代中药分析新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药分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新药研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中药分析的新进展,包括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进步对中药行业的影响和前景。
我们将重点关注色谱技术、光谱技术、质谱技术、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这些技术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本文还将对现代中药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现代中药分析技术概览现代中药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中药研究的深入和精细化。
这些技术涵盖了从传统的定性鉴别到现代的定量分析,从简单的物理化学方法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不仅提高了中药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也拓展了中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中药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技术、光谱技术、波谱技术、热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等。
其中,色谱技术是中药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技术,包括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主要用于中药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
光谱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则主要用于中药的化学结构鉴定和纯度分析。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快速、灵敏检测;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用于中药中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则可以用于中药的药效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
现代中药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中药分析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加精确、高效的分析手段。
三、现代中药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中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药研发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如用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为新 药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
05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 用
活性成分筛选与鉴定
快速筛选与分离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和分离中药中的活性 成分,提高研究效率。
结构鉴定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领域取得成果总结
成分鉴定与质量控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的成分鉴定和质 量控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代谢组学研究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药在体内外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 研究,揭示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质谱技术简介
质谱(MS)是一种通过测量样 品离子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 技术。
质谱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 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提供样 品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常用的质谱类型包括电子轰击 质谱、化学电离质谱、电喷雾 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质谱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及优势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将液相色谱的 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分析能力相结合,提高了 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前中药研究面临问题
成分复杂
中药通常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其结构和性质各异, 给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质量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批次 或来源的中药质量存在差异。
药效机制不明确
部分中药的药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限制了其在 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该技术可评估中药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科学依据。
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随着液质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LC-MS/MS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该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一、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Neonatal screening);欧美等国已广泛采用LC-MS/MS进行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
传统检测方法需要对每一种筛查项目进行一次单独实验, LC-MS/MS则可对一份标本同时检测多种项目, 目前有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edium chain acyl CoA dehyrogenase deficiency, MCAD)等40余种。
常用的筛查方法对于氨基酸稀有代谢障碍(如枫糖尿症,map 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 、脂肪酸氧化缺陷(如肉毒碱缺乏症) 、有机酸代谢障碍(如methylamalonaciduria)检出率很低,应用LC-MS/MS可大幅度提高筛查效率。
LC-MS/MS将新生儿筛查的诊断准确度和特异度大幅度提高。
二、临床药理监测;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与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研究,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病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而生物利用度是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研究和评价药物相同剂量的不同剂型吸收速度与量的差别。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近20多年来形成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支,进行TDM的药物包括抗旅痛药物、心血管药物(如地高辛)、杭生素等,近年新增加了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HIV)和治疗精神病药物。
目前药物监测主要通过免疫化学技术,简单易行但所测药物种类较少。
LC-MS/MS技术准确性更高而且可用于绝大部分药物的监测。
LC-MS/MS的高敏感、高特异、高重现性的特点,已使其成为临床药理监测的主要分析技术。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8T01:38:44.10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3期作者:樊苹[导读] 在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要针对中药的基础物质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樊苹连云港康乐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222100摘要:在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要针对中药的基础物质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
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药的分析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代谢过程复杂,目标物浓度低,因此,高分辨率质谱技术以其高质量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在中药检测领域有着突出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分辨质谱技术;中药分析;应用引言中药成分分析是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保证。
它在中药研发、临床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很多化学成份,而且大部分是不知名的。
同时,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机理。
所以如何快速高效地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个难点。
1 高分辨质谱法鉴别中药化学成分1.1基于特征片的离子筛选技术同一类别的中药成分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母核结构,其二级质谱中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征的次级片段。
利用该特征二级片段,并与其质谱裂解规律相结合,可以快速地对中药成分进行鉴别。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快速鉴别中药化学成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前体离子靶向定性分析由于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因此,基于数据相关性的质谱分析方法不能得到全部化合物的二级谱。
在对中药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时,往往会忽视某些成分。
同一种中药的化学组成,其分子结构特征、分子量范围等都存在着明显的特征。
利用高分辨质谱法进行分子式特征筛选,找到具有潜在靶标的前驱物,并与靶向性、二次性质谱相结合,可以推断出其结构。
同时,中药中大量的次生代谢物是由机体的生化酶催化而产生的,包括羟基、糖基化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杨崇仪(1986-),男,白族,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体内动力学研究。
E-mail:chongyi2002@sina com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杨崇仪 吴 凡 程 宾 王 莉 张红宇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11【摘 要】 由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复杂待测组分的定量和定性检测上相较于单一的色谱法和质谱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中药的研究。
文章对液相色谱和质谱法的原理和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所具备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并通过检索近15年来在国内外发布的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中药体内过程的文献,对目前不同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各种中药材、中药方剂和中药制剂的体内过程研究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传统中药;药动学【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5-0043-06TheapplicationofLC-MS/MSinStudyofPharmacokinetic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GChongyi WUFan CHENGBin WANGLi ZHANGHongyuYunnan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Kunming650011,ChinaAbstract:Comparewiththeindividualliquidchromatographyandmassspectrometry,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LC-MS/MS)hasexcellentresolution,highersensitivityandbetteraccuracywhendealwiththequantitationandqual itationofthecomplexcomponents,itwaswidelyusedintheresearch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isarticl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massspectrometryintheresearch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avealreadybeenpointedout,andweretrievethepublishedliteraturesthatusetheLC-MSmethodstostudythepharmacokineticsproc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recent15yearsathomeandabroad,andreviewed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differentLC-MSmethodsinthestudyofthepharmacokineticsprocessofChinesecrudedrug,Chinesemedicinalformula,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Keywords: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armacokinetics 中药制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成的一定剂型,是中医传统理论与西医的结合的产物。
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及CEMS (连续电化学检测技术) 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的结合为中药材的鉴别、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LCMS技术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鉴定能力相结合,在中药分析中可用于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以及中药复方中各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材及其制剂中的化学成分,有助于理解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LCMS技术还可用于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通过对特征化学成分的检测,判断中药材的来源和质量,从而保证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CEMS技术在色谱分离过程中结合电化学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用于检测和鉴定中药材及其制剂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这些活性成分通常是具有电活性的化合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通过CEMS技术,可以深入研究这些活性成分在中药材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CEMS技术还可用于研究中药材及其制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 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深入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 为中药分析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二、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CEMS)在中药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两种技术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使其成为中药复杂体系中成分分析、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研究的重要工具。
在中药分析中,LCMS技术主要用于中药复方中多种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液相色谱对中药提取物进行分离,然后结合质谱技术进行成分鉴定和含量测定。
这不仅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还可以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介绍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从理化技术、X 射线衍射法、光谱法、色谱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中药指纹图谱等现理化技术、X 射线衍射法、光谱法、色谱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中药指纹图谱等现代代技术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进展。
结果与结论:中药鉴定新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关健词:波讲法;色语法;计算机模式分类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中药鉴定我国药材品种繁多,据统计有12 000 多种,由于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淆品种极多,疗效也各不相同。
而且中药的有效成分与环境、产地、采收季节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加之近年来,假冒伪劣中药充斥市场,为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需要对中药进行严格鉴定。
过去传统的中药鉴定技术,主要是经验性的性状鉴别,如眼观、鼻闻、口尝、手摸、水火试等,这些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对多来源药材、破碎药材、粉末药材以及中成药的鉴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鉴定新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现综述如下。
1波谱法根据中药成分结构的不同会产生特征的吸收峰,进行中药鉴别。
波谱法以其快速简便、准确、样品用量少、重现性好、提供信息多等长处,补充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已成为中药鉴定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有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质谱、核磁共振、X线分析法等。
1.1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原理是根据不同药材的紫外吸收光谱互异这一特性进行鉴别。
一般用于总提取物或部分提取物中某类成分的含量分析,也可通过导数光谱法进行混合物中单一组分的测定,或通过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
李同芬利用紫外光谱分析把柴胡、狭叶柴胡、大叶柴胡三者区分开川。
汤迎爽根据子外吸收峰位置和数目的差异,鉴别了粉防己及其混淆品。
杨俊卿利用此法将来源于夹竹桃科、卫矛科、桑科的4种络石藤区别开川。
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摘要】系统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传统的中医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和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其中蛋白质组学为明确中医证候的本质和中药复方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方法;相对于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说,代谢组学更加直接、快速和简便,特别是为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证候; 中医现代化; 蛋白质组学Abstract: Systems biology is a new science of the 21st century,which resemb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y method and design. Adoption of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would do much help for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s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such as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nomic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function of herbal compound recipe. Compared with other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metabonomics method is more direct and more concise,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CM therap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kidney diseases.Keywords: systems biology; syndrome complex;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teomics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新的挑战。
质谱成像技术前沿进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学 报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23,54(6):653 - 661653质谱成像技术前沿进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王颂凯1,2,邹宇琛1,2,孙士鹏1,2,闫郅烨1,2,汤维维1,2,李萍1,2*,李彬1,2**(1中国药科大学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 211198;2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南京 211198)摘 要 质谱成像(MSI)作为一种无标记的分子成像技术,弥补了传统液质联用等分析技术空间分辨能力的不足,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代谢物、脂质、多肽及蛋白质的组织分布研究。
随着MSI技术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该技术在精确定位药物组织分布、可视化药物代谢过程、追踪药物递送等研究领域备受关注,为药物临床前研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多种常见MSI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关键参数、技术优势与不足,重点综述了近年来MSI技术在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药物组织分布研究、药物递送、中药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以期拓展MS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推动药物研发进程。
关键词质谱成像;组织分布;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递送;药物分析;中药分析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 -5048(2023)06 -0653 -09doi:10.11665/j.issn.1000 -5048.2023091901引用本文王颂凯,邹宇琛,孙士鹏,等.质谱成像技术前沿进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3,54(6):653–661.Cite this article as:WANG Songkai,ZOU Yuchen,SUN Shipeng,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ug research[J].J China Pharm Univ,2023,54(6):653–661.Recent advances i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ug researchWANG Songkai1,2, ZOU Yuchen1,2, SUN Shipeng1,2, YAN Zhiye1,2, TANG Weiwei1,2, LI Ping1,2*, LI Bin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2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ChinaAbstrac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MSI), a label-free molecular imaging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the spatial localization of 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s, lip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 of high spatial resolving power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With the nonstop advancement of its achievable sensitivity and spatial resolution, MSI technique has been providing novel perspectives into the preclinical studies of drugs, such as in vivo localization of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visualization of drug metabolism, and drug delivery tracking.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basics of MSI tech⁃niques, including basic principles, key feature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with particular highlight of the recent applications of MSI in drug 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drug distribution research, drug delive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recent publications, aiming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and further expansion of MSI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rugs.Key words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tissue distribution; preclinical drug research; drug delivery;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2374028)收稿日期2023-09-19 通信作者*Tel:************E-mail:liping2004@**Tel:************E-mail:binli@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374028)学 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23,54(6):653 - 661第54 卷药物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药物分子与靶点的结合强度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名词解释1.生物效价检测: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光谱、波谱、色谱等技术),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或中药制剂样品组分群体的特征图谱。
2.中药脉序图谱--夹角:又称“分叉角”,指在叶脉的分支点以上,分支与源脉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
3.电泳:指分散系中带电的分子或颗粒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向电极移送的现象。
4.DNA条形码:用单一的小片段基因序列来区分物种,作为物种的条形编码。
5.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
6.中药脉序图谱鉴別法:指在自然光或灯光的条件下,用肉眼或放大镜(少数用中、低倍显微镜)观测叶片,通过比较不用种类植物之间的脉序类型、各级叶脉、叶齿内脉(叶缘齿中的叶脉)以及它们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来鉴别植物或中药的品种、真例的方法。
7.LC-MS:液-质联用技术,是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在线联用,此在线联用可充分发挥液相色谱的分离功能和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及高选择性定性分析功能,来获取复杂混合物的所含化学成分的轮廓和混合物中单一成分的结构信息。
8.毛细管电泳(CE):带电粒子在高压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在毛细管中按其淌度或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分离的电泳新技术。
9.电渗流:毛细管电泳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在ph>3的情况下,其内表面带负电,和缓冲液接触时形成双电层,在高压电场的作用,形成双电层一侧的缓冲液由于带正电荷而向负极方向移动形成电渗流。
10.EL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由于酶的高效生物催化作用,一个酶分子在数分钟内可以催化几十、几百个底物分子发生反应,产生了放大作用,使得原来极其微乎其微的抗原或抗体在数分钟后就可被识别出来的技术。
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法
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法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药用经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医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快速进步,中草药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草药研究的一些现代方法,包括其成分分析、药理作用探索、临床观察和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中草药成分分析在中草药的研究中,成分分析是基础也是关键的一步。
传统的中草药多以植物为主要来源,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往往与其实际疗效密切相关。
现今,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对中草药进行成分分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离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筛选及定量分析。
这一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分离出多种成分,并通过不同波长检测器进行定量,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化学性质及其功效。
2. 质谱法 (MS)质谱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化合物分子质量的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分子的离子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其结构的信息。
近年,质谱与液相色谱联用(LC-MS)已经成为中草药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复杂样品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显著优势。
3. 核磁共振波谱 (NMR)核磁共振波谱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解析工具,可以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在中草药研究中,NMR可以辅助识别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提高对其结构复杂性的理解。
二、药理作用探索成分分析后,下一步便是探讨中草药各成分的药理作用,这通常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
1. 细胞实验细胞实验是评估中草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养特定类型的细胞(如癌细胞、免疫细胞等),研究者可以观察不同浓度下成分对细胞增殖、死亡、迁移及其功能活性的影响。
此外,通过ELISA以及其他免疫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验证中草药疗效的重要环节。
L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行分离, 再用质谱或核磁分别鉴定其结构。 张溪等利用体外细胞模型模拟 体内细胞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特异性吸收, 结合H L — 筛选中药黄芪 中 P c MS
的生物 活性 成分 。
3 对中药制剂及其他药物的测定
的毒性机理。 郑志华等应用H L M 联用技术(v ) P C/ s ai 测定了大鼠灌胃掌 叶大黄提取物后血浆 中大黄酸的含量 , 绘制药一时曲线 , 记录了大黄酸血 药浓度变化,~6l 大黄酸在血浆 中均有分布 , 0 I 内, 给药后05 ( .h下转封三)
段, 且主要用于原形药物的体内浓度测定及代谓十物的结构分析。
5 问题 与展 望
虽然L - 技术在中药研究 中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 C MS 但其普遍 远 不及HP C L 或GC MS 除因仪器普及程度较低以外, - , 最主要的原因是谱图
动力学 的研究 可 以更科 学 更系统 地 阐明 中药组 方原 理 , 为研究 古方 、 选 筛 新方 、 开发新药 提供 科学依 据和 方法 。 中药 制剂 中成分多 种多样 , 构较 且结
为复杂 , 含量—般都很低。 进人体内后, 原药及代谢物在血浆, 胆汁、 尿液等 体液中的含量往往只有r 3T 平,  ̄. / 一般的方法如薄层扫描法、 t< 紫外测定法 等难以检测, 且前处理操作繁琐 , 从基质中分离的难度也很大, 而液质联用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GC-M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使之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化学成分分析方面广泛应用于挥发油、生物碱、糖类、脂肪酸类、甾类化合物分析, 在未知成分的鉴定、有效成分分析测定、药效及药动等方面也多有研究。
GC-MS是优化生产工艺、建立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中药复方的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标签:GC-MS;中药;质量控制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复杂组分的分离、分析,由于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所以传质速度快,一般的样品分析可在20-30s左右完成,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在有对照品的条件下,可作定性、定量分析,但对重大事件或有争议的样品不能做出肯定鉴定报告,必须连接如质谱的检测器。
另外对于不能气化的样品则需要作衍生化处理后再分析。
质谱(Mass Spectrnum,MS)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可对复杂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的一次完成,是一种完美的现代分析方法。
GC-MS的常用测定方法:总离子流色谱法(total ionization chromatography,TIC)——类似于GC 图谱,用于定量。
反复扫描法(repetitive scanning method,RSM)——按一定间隔时间反复扫描,自动测量、运算,制得各个组分的质谱图,可进行定性。
质量色谱法(mass chromatography,MC)——记录具有某质荷比的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谱。
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任何一个质量数都有与总离子流色谱图相似的质量色谱图。
GC-MS技术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检测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由于GC-M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使之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_王兆伏
收稿日期:2010-01-10;修回日期:2010-04-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00,20873137,20905067,20953001)、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09IM 03040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0736)和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GH27)资助作者简介:王兆伏(1982~),男(汉族),博士研究生,药物与生物质谱学专业。
E -mail :wangzh aofu @sohu .com通信作者:刘志强(1962~),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天然药物化学与有机质谱学研究。
E -m ail :liu zq @ciac .jl .cn第31卷第3期2010年5月质谱学报Journal o f Chinese M ass Spectro me try So cietyVo l .31 N o .3M ay 2010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王兆伏1,2,宋凤瑞1,刘志强1,刘淑莹1(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吉林长春 13002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要:中药发挥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重要特点。
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为阐明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机理和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够为新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软电离质谱技术,尤其是电喷雾质谱(ESI -M 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 A L DI -M S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形成的复合物完整地转移到气相中并被检测到,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也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介绍了质谱技术在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并总结了近年来软电离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中药是我国巨大的医药宝库,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中药作为重要的天然药源宝库受到世界瞩目。
但由于中药的药物作用机理和毒理作用不明确以及新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缺乏科学性这些弊端,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究中医药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如中医药药理模型的建立、中药新药的筛选和研制等。
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
采用生物技术研究中药进入机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而了解中药结构的改变及所形成的各种成分变化,对于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提取物成分复杂且各组分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因而对其进行生物活性分析难度很大。
基因芯片可以建立方剂或药物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处方分析,优化靶标观察不同中药成分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分子生物水平及基因水平上揭示了中药砒霜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诱导分化,促使癌细胞凋亡的机理,并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
最近报道,半胱氨酸酶的激活可能是砒霜诱导Namalwa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因此,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来解决中医药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BiomolecularInteraction Analysis,BIA)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候选药物的高通量筛选、药物靶点确认、药物结构优化以及早期药物毒理学研究中。
该分析技术,尤其是对小分子化合物、天然产物、蛋白质、多肽或其他生物分子间结合作用的定量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提供分子间结合的高度精确且与生理学相关的数据。
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的现代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实时分析的标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摘要] 生物质谱技术为中药研究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结构信息,因而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
本资料从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药学研究、中药作用相关蛋白研究、中药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中药治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进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生物质谱;中药;电喷雾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飞行时间质谱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1-81-02
质谱技术能够通过测定离子化后分子的质荷比得到相关分子的质量。
近年来,质谱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各学科研究中。
20世纪80年代,电喷雾电离(esi)和软激光解吸(sld)电离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质谱技术应用于高分子量分子的研究中。
这些新的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质谱技术(biological mass spectrometry)。
生物质谱技术是将质谱技术用于精确测量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和糖类等的分子量,并提供分子结构信息的新技术[1]。
近年来,生物质谱已经广泛用于中药研究领域,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及中药作用机制等更深层次的研究,本资料综述了近几年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进展,现
报道如下。
1 中药的药学研究
质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与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相同,此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2]。
本资料重点介绍生物质谱用于动物药材中大分子蛋白和多肽测定。
王若光等[3-6]采用饱和硫酸胺沉淀,透析脱盐冻干法获得中药阿胶、地龙、龟甲胶、羚羊角的蛋白/肽,利用蛋白质芯片为载体,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分析阿胶、地龙、龟甲胶的蛋白质、肽分子量分布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发现不同质量浓度稳定获得的有意义蛋白、肽。
如将蛋白进一步分析鉴定,可以形成中药材蛋白质,肽成分质量指纹图,可为数字化质控标准提供依据。
但是,由于中药材地域来源不同,大分子物质的指纹图谱也不尽相同,此项工作未对不同来源的中药材进一步考察,故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中药作用相关蛋白研究
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必须清楚中药作用后的物质变化,生物质谱可以用来对中药作用后的相关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分析。
刘鹏等[7]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干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各组大鼠的血清内存在的差异表达蛋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此项工作需更进一步对产生差异的蛋白进行鉴定,才可揭示此类蛋白在中药干预机制中的意义或作用。
3 中药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找到中药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
生物质谱的软电离技术可以测得中药小分子与蛋白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计量比,计算二者之间的结合强度、确定药物的结合位点以及获得反应动力学等多方面的信息。
主要有两种思路:(1)通过测定复合物的相对丰度比较中药小分子与蛋白等大分子的相对作用强度;(2)通过比较中药小分子药物浓度加入蛋白等大分子前后的变化来推断两者的相对作用强度,目前,已应用生物质谱测定中药小分子与核酸如dna、蛋白或多肽等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8]。
例如,zhang h 等[9]利用esi-ms研究了人参皂苷与细胞色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k(d)值。
郑州大学陈晓岚等[10-11]对一些磷酰化修饰的黄酮类中药与溶菌酶和α-乳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出结合常数,推算出两者的结合力类型。
尽管生物质谱为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手段,但应该看到,由于中药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环境与体内有很大的差异,许多研究结果还需要体内实验的验证。
4 中药治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蛋白质组学是近年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蛋白
质组学的含义是: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
蛋白质组学的核心在于大规模地对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某种物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性质(包括表达水平、结构、翻译后修饰、细胞内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的研究,对蛋白质所执行的生理性、病理性生命活动做出最精细、最准确、最本质的阐述[12]。
中药治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提取总蛋白质,2-de电泳技术分离总蛋白建立蛋白质组图谱,用图像分析软件寻找模型组、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各组间差异蛋白点,maldi-tof/ms分析差异蛋白点,并结合蛋白质生物信息库,初步鉴定差异蛋白质。
在此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探索[13-14],有学者研究了单体人参皂苷对人肺巨细胞癌高转移细胞株蛋白质组的表达的影响,还有报道研究松果菊苷对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黑质纹状体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再如研究中药复方强骨宝1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皮质骨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等。
以上研究结果找到一些差异蛋白,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5 代谢组学研究
生物质谱用于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是通过比较不同剂量中药小分子对机体干预后代谢谱的异同,找到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或生物标志模式( biomarker patterns),为中药对不同证候的作用提供系统的支持。
戴伟东等[15]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价了中药通心络
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的干预作用。
通过构造大鼠过度疲劳模型,并分别用通心络和人参进行干预,采用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plc-it-tof-ms)获取大鼠血浆代谢轮廓,并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分别找出用于区分通心络和人参干预组大鼠同正常对照大鼠、过度疲劳大鼠的重要差异代谢物。
结果显示过度疲劳大鼠体内的色氨酸、胆汁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等代谢通路发生较大变化,经通心络或人参干预的大鼠整体代谢轮廓趋向正常水平,并能够部分调节上述发生变化的代谢通路使之往正常方向变化。
综上所述,生物质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中药的药学研究及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手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生物质谱对于中药结合大分子的鉴定还需要用标准蛋
白对比,否则需要用其他辅助手段鉴定;另外,在方法学建立方面,还需要慎重考虑,除了考虑阴性与阳性对照以外,还需要考虑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和重复性,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邹丽敏,李博,刘文英.生物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8,32(8):49-55.
[2] 董巍,孙文军,王喜军.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9):812-815.
[3] 王若光,尤昭玲,刘小丽.基于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
质谱技术的中药阿胶蛋白质组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
康复,2007,11(13):2518-2521.
[4] 王若光,李春梅,王陆颖.以蛋白质芯片为中药蛋白质/肽相互作用载体分析中药地龙生干品和炮制品的生物学特征[j].中
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3):2489-2492.
[5] 李春梅,王若光,王陆颖.基于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中药龟甲胶蛋白质组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6): 21-24.
[6] 张烨,王若光,王陆颖.以蛋白质芯片为中药蛋白质/肽相互作用载体分析羚羊角的生物学特征[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6): 15-18.
[7] 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
医国药,2011, 22(7):1686-1687.
[8] 王兆伏,宋凤瑞,刘志强.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j].质谱学报,2010,31(3):129-137.
[9] zhang h, ding l, qu c, et al. study on the noncovalent complexes of ginsenoside and cytochrome c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spectrochim acta a mol biomol spectrosc,2007 ,68(2):312-316.
[10] 陈晓岚,于斐,屈凌波,等. 荧光及esi质谱法研究溶菌
酶与磷酰化黄酮的相互作用[j]. 化学学报,2004,62(2):188-193.
[11] 吴建丽,陈晓岚,屈凌波,等.α-乳白蛋白与磷酰化黄酮弱相互作用esi质谱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6, 25(3):22-26.
[12] blackstock w, mann m.aboundless future for proteomics[j].trends biotechnol, 2001, 19(suppl): s1-s2.
[13] 钟卫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9,15(9):74-77.
[14] 苏友新,李远志,郑良朴.强骨宝1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皮质骨蛋白质组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1,42(1):1-3.
[15] 戴伟东,张凤霞,贾振华.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中药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干预作用的
评价[j].色谱,2011,29(11):1049-1054.
(收稿日期: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