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都昌县徐埠镇袁氏概述
【徐氏族谱家风家训】江西余干塘背徐氏:清风徐来八百年
家谱国际丨【徐氏族谱家风家训】江西余干塘背徐氏:清风徐来八百年寻根事迹“一曰严训诲,二曰崇爱敬,三曰肃阖门,四曰勤生业……”12月21日冬至当天,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塘背徐氏宗祠里传来阵阵诵读声,原来徐氏后代在举行一场庄重盛大的祭祖传承家风家规活动。
据《黄埠徐氏族谱》记载,宋孝宗时,南州高士徐孺子三十二世孙徐明,由南京乌衣巷迁居余干黄丘埠,以居莲花塘北,得名塘背。
历经八百多年,传承三十余代,可谓“科第著于芝郡,人文播于洪都”,成为当地望族,黄埠徐氏子孙瓜瓞绵绵,先后出过徐明、徐恕、徐梦旸、徐嗣勉、徐守仁等仁人志士,其“忠厚传家”、“耕读继世”的良好家风世代相承、簪缨不绝。
家谱国际是一个组建姓氏的网站,并研发了手机软件认亲、电脑软件修谱王,帮助各姓氏去完善家谱,寻根问祖。
黄埠徐氏的家风家规,对族人如何为官理政,虽然所花笔墨不多,但却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其中既有“若授之以职,则克勤克慎;命之以事,则奉行而勿违;有所训戒,则听受而服应之”的细叮嘱,亦有“至若立身,惟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数个字,极力讲明而体行”的大智慧,更指明了“道立德行,担当世界”的为政大方向,让全族学子中的“聪明颖异者”,早立以德为政的鸿鹄之志,从而造就了徐氏家族从政必清廉的清丽门风。
家谱国际互联网修谱方式主要有三种:网站修谱、PC软件修谱、手机APP修谱。
家谱国际目前的软件产品有三个,一个是专业的电脑修谱软件:“修谱王”;一个是家谱及家族文化展示软件:“修谱王”查谱一体机版本;一个是宗亲社交软件:“认亲”APP,目前在安卓应用商城中能够下载到。
“认亲”APP也能修家谱,但是更偏重于家族社交。
宗亲社交APP:“认亲”的功能特色:1.宗族关系一目了然,与PC修谱软件同步;2.家族档案轻松查询,家族信息一应俱全;3.寻根问祖,宗亲互联;4.网上祭奠,打破距离限制;5.家族故事、国学经典、名人传记、教育资讯在线阅读;6.宗亲商城,展示家族衍生品,可在线交易;7.专业化宗亲交流平台,活动、关注、募捐、求助快捷方便;8.个人生活随时分享,亲人之间贴心互动。
袁氏
姓氏名称: 袁袁,《说文》:“袁,长衣儿。
从衣。
虫省声。
”段玉裁注:“此字之本义。
今只谓为姓,而本义废矣。
古与爰通用,如袁盎,《汉书》作袁盎是也。
《王风》…有兔爰爰‟。
《传》曰爰爰,缓意。
远、辕等字以袁为声,亦取其意也。
”袁,上古又作爰、辕、援、滚、榱,同音通用,后来因传写不同,一姓分为六家。
袁姓起源有一、出自妫姓,为帝舜之后,其始祖是袁涛涂。
关于袁姓之由来,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认为出自“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
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悟生仲牛甫。
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
字或作…爰‟、…辕‟,其实一也。
”南宋人郑樵将袁姓列入“以字为:氏”类,其《通志·氏族略》载:“袁氏,亦作…辕‟,亦作…爰‟,妫姓,舜后陈胡公之裔。
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18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
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
世为陈上卿。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相传,早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黄帝作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
他有子昌意,昌意有子高阳。
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高阳继承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的儿子穷蝉时失去帝位,家道中落。
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叟,都地位卑微,只是普通百姓。
瞽叟子有虞氏舜,名叫重华,冀州人。
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多种手艺,又在负夏赶集做过小生意。
舜的父亲瞽叟瞎了眼睛,舜的母亲死后,瞽叟续弦娶了后妻生了象。
瞽叟心不向善,喜欢后妻所生儿子。
他的后妻也讨厌舜,象在父母的宠爱下,变得狂傲骄纵。
他们都虐待舜,甚至想置他于死地。
而舜每到大难临头时,都能逢凶化吉。
事后,他顺从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友善,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
舜20岁时,有孝顺之名。
30岁时,主持中原部落联盟事务的陶唐氏帝尧,已在位70年,年事已高,就向四方诸侯领袖让贤。
四方诸侯领袖觉得他们德行不高,难担重任。
探村九江都昌鹤舍古村,鄱阳湖畔古朴村落,耕读兼重农商并立
探村九江都昌鹤舍古村,鄱阳湖畔古朴村落,耕读兼重农商并立江西九江,鹤舍古村。
古村位于都昌县苏山乡。
村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左有小溪绕村而过,小桥流水,涓涓不断;右有公路,交通方便,南来北往,车水马龙。
鹤舍村,又名学舍村,位于都昌县苏山乡境内,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
全村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
村内巷道纵横交错,村前池水明清如镜,村外群山,环抱连绵。
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绿水的陪衬下,显得别具风貌。
这里,既有古代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商业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又有近代军政文化,内涵丰富,是颇具价值的历史文化村。
聚族而居的袁氏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注重教化。
成村伊始,就请先生办起了私塾,清朝初期村里投资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浣香斋”。
历史上既出了文举,也出了武官。
特别是民国后期,全村在国民党内任职的将、校级军官就有十余名。
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
数百年来,先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明末清初时期统一建造的徽式建筑,自古至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建新宅不拆老屋。
古屋造型和结构整齐划一,都是长方形的大八间和小八间。
无论大八间和小八间,正柱上和楼柱上都装有狮、虎、象、凤凰及寿星等木刻花撑,楼上各房间装有各式各样木刻花窗。
厅堂四周装有木壁,顶端装有木顶,并刻有各种不同图案,如:“八仙过海”及四季名花等。
木壁、窗棂及顶端用生漆漆成猪肝红色。
每幢古屋都不向外开窗,古屋大门上的门檐制作雕刻非常精致,飞禽走兽,形象生动,古屋群大门朝向与祖厅一致,统一向西。
大、小八间屋中都有天井取光,每逢下雨,屋上四面的雨水,全部从天井下泻,这叫四水归堂,象征着财不外流。
整幢古屋都不向外开窗,象征着财不外漏。
古屋大门上的门檐是古屋门面,制作雕刻得非常精致,上有花鸟禽兽木雕图案。
鹤舍村祖堂宏伟,保存完整。
上堂祖宗排位,庄严肃目;中堂麻石铺地,朱壁亮堂;下厅映山接秀,开门闪光。
卧雪堂 小考袁氏辈序
“卧雪堂”小考袁氏辈序“卧雪堂”小考“卧雪”典故,出自东汉袁安。
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
祖父良,习《孟氏易》。
安少传良学,为人严谨,州里敬重。
据《汝南先贤传》载:“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
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
’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初为县功曹(官名,掌官记录功劳),后累迁太仆、司空、司徒。
”后人以此为诗画题材,如:全唐诗二0一黄甫增《酬郑御史秋夜见寄》有“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唐画家周、王维等有《袁安卧雪图》。
世代相传,袁安后人因以卧雪为堂号耳。
我朱仓袁氏既为卧雪堂,故为袁安之后人,无疑焉。
一九九二年四月堂忠并记朱仓袁氏世次排行字为1清 2仲 3 4(洪河潭铎)5 文6邦7宗8应9成10之11永12天13作14大15经16百17世18均19照20春21堂22青23和24久25守26善27惟28端29本30忠31孝32多33毓34祥35修36齐37重38敦39伦第九次续谱新拟定排行字20个:40家41传42有43纪44方45德46厚47生48栋49梁50仁51义52礼53智54信55平56安57福58寿59长明月清风2012-4-16 18:28:23朱仓袁氏历次序谱情况简表次序年代序谱人第一次万历二十一年(1593)应荐第二次乾隆四十四年(1779) 璞第三次嘉庆十九年(1814) 可纶(木疃)第四次道光十五至二十年(1835-1840)文传(寨子)五奎(围里)经仕(围里)思谦(木疃)思贤(木疃)第五次光绪二年(1876)丕彭龄(袁黄峪)经陶(围里)思述(木疃)第六次光绪二十三年(1897)世传(围里)均忠(围里)均望(围里)均(围里)均科(围里)照璜(围里)第七次民国二十四年(1935)均端(木疃)照宴(围里)第八次 19511962年百明照密(围里)照轩(围里)照熙(木疃)照岐照统堂纪(木疃)第九次 19901993年世雪世钧(寨子)世礼(围里)均悦均(袁黄峪)均慕(七岔河)照岐照统照熙(木疃)照达照柱(庙庄)照循(镇武庙)照礼(西北庄)春雨(金鸡墩)堂纪(木疃)堂忠(围里)一堂(以上凡没注村名者皆为庙根东朱仓人)应荐祖首次立谱序言始祖清,本海州陇西都新二里人也,元末明初洪武初年,避乱至此。
江西都昌县冯氏家族与南峰古镇的渊源
江西都昌县冯氏家族与南峰古镇的渊源江西省都昌县四大古镇之一“南峰镇”(民国以前称长宁乡,包括今之南峰芗溪万户乡)位于县东南边陲,南濒鄱阳湖,周边与芗溪乡、中馆镇、狮山乡、鄱阳县银宝湖乡接壤,是周边各乡镇的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
南峰环抱鄱湖,物华天宝,鱼米之乡,风光旖旎,素有“山水图画里,书声古今传”之誉。
南峰老街街道成一条长龙形,街面用麻石砌铺,早前的老街有麻石路直通石桥村。
街西北五里许的石桥村,古称长宁乡灵芝山,北宋致和年间(公元1055年),饶州郡守冯评字公甫号长者奉祖训,寻访吉地,将曾祖冯延鲁公从客居地“江苏金坛县五叶村”(宋末,侃公一支后裔从抚州回迁五叶村)迁葬灵芝山,并举家从故乡安徽休宁县冯村迁入,守护陵园,灵芝毓秀,书香数里,人才辈出,宋代进士及第17人,乃江南文明古村,是江右冯氏主要发祥地之一。
冯评(公甫公)定居石桥村时,方圆十里几无人烟,相传“长宁乡”名称是公甫公“观鄱阳湖水域长远、且思念故乡休宁”而取的。
石桥村南頭原有气势恢弘古朴典雅的冯氏宗祠。
由九江市政协编著的《九江历史名人传》有冯评传记。
南峰街往南两里许的湖畔有一幢雄伟古朴的冯氏宗祠(仟四公祠),建于光绪后期,由永修“样式雷”著名建筑师设计、都昌众多名匠组团施工、梅树园四房村冯宗贤之祖父监造),座东北朝西南(面临鄱湖、背靠山坡),徽派建筑风格,占地近3千平方米(含文昌阁),气势恢宏,典雅精美,平面为台阶三进式,第三进两边有耳房,呈“品”字形(寓意做人有品行,读书有品味,为官有品阶);第一进是戏台、游厅与天井,戏台为四柱三间式上有藻顶,极为豪华,戏台两边是上下两层“八间头”厢房芜廊,中间的大天井12米见方,天井四周有甬道,拾级登上第二进;第二进是议事堂,两侧走廊,右廊悬钟,左廊悬鼓,匾额柱楹及壁画图表,寓意深远,有冯氏元祖毕公姬高(周文王第15子,周初四圣之一)、1世祖唐公(入传《史记》)、8世祖异公(东汉开国元勋)、22世祖弘公(北燕昭成皇帝)、28世祖慈明公(隋朝尚书、上柱国,本宗江南始祖)、45世祖延鲁公(南唐户部尚书)、48世祖公甫公(都昌冯氏始迁祖)、54世祖致中公(南峰冯氏始迁祖)、57世祖仟四公(七族五房发祖)之画像以及书刻“大树遗风”、“北燕皇族”、“南唐世家”、“新安郡望”的金匾,议事堂十分宽敞,可摆酒席上百桌,穹顶鹊阁造型优美,巧夺天工,天井为10米长3·6米宽,通风采光,天井两头台阶直上第三进;第三进是享堂寝堂,三开式,供奉列祖列宗神主牌位。
《全国袁姓家族族谱辈分排序》收集
《全国袁姓家族族谱辈分排序》收集以下是本人网络收集整理的袁氏家族辈分排序,其中有很多比较混乱不明确,希望全国各地袁氏家族一脉进来续补斧正,为袁氏一脉正本清源。
•全国通用袁氏字辈:“正大光明卫伟国华学善先德道传鸿发修天立宗庆功耀家”。
•湖北谷城北河袁氏字辈:“祖天朝宗化安帮定大兴纯修神山寺家庭乐进升”。
•湖北谷城茨河袁氏字辈:“元本下士昌义有兴继启金明国正开泰世代相承”。
•湖北谷城庙滩袁氏字辈:“大德忠正新天宝永长春家平仁安乐富贵万年青”。
•湖北监利程集袁氏字辈:“上国良有作用大齐”。
•湖北监利三洲袁氏字辈:“同庆加升……”•湖北恩施袁氏一支字辈:“上国良有作用”。
•湖北恩施袁氏一支字辈:“德祖申昌少纪荣”。
•湖北、宜春、阳新、黄石、房县、竹溪清咏堂袁氏字辈:1.“必彦如安文嗣以本万仲玉允其同守崇高见太平”;2.“必彦如安文洪泰单玉百万如一立必志从良太平”;3.“必彦如安文添发单万闻于兴国朝芳从永见太平”;4.“必彦如安文嗣以本万仲应正大光明崇高见世平”;5.“必彦添仲德如永单子起宏光臣懋宗高见世太平”;6.“友兴如安必崇道伯显志庭希学承添启光耀祖宗”;7.“淑任邦仲伯福宪如守宗应盛再起洪光高见太平”;8.“淑任邦添宗友显正永兴良定君臣源自盛见太平”;•统派:“友景如安文嗣天盛太九均世如良承秉政光祖宗”;•继派:“达观知修慎怀仁敦孝先克复保性善亨嘉肇毓贤礼教开昌运诗书裕后生风云长际会相继佐乾坤智慧传唐籍群豪依汉升英雄威武崛富贵远前程”。
•湖北谷城石花袁氏字辈:“予充世勇文立行以登本先资恒志首厚德尚存省建贤可仕奇治道方为胜”。
•湖北谷城五山袁氏字辈:“行以登(枝)本(庭)正大光明兴隆和顺福寿康宁仁义为本善良至上祖先盛德世代永昌修身齐家国应天祥启居安乐万古吉旺”。
•湖北咸丰袁氏字辈:“兴名廷守养志知金红世方同正大友登士福高中”。
•湖北宜城袁氏字辈:“学乃生之宝如伟熙尚珍”。
•湖北宜昌袁氏字辈:“长治思绍朝廷之上贤才为光大臣在国其运必昌开君善道启主良方学问正兴宜家安邦”。
江西省各地曹氏支派小汇总
江西省各地曹氏支派小汇总江西省各地曹氏支派条目小汇总湖南曹申整理1、南昌豫章梅林派曹氏文昭堂一世祖曹松2、南昌新建县一世祖曹荐3、南昌县曹氏一世祖曹孝庆4、南昌进贤县曹氏一世祖曹端礼5、景德镇鄱阳湖边都昌西源曹氏始迁祖曹荐6、江西九江县沙河经济开发区的曹家垅(浔阳)曹氏7、九江浔阳区曹氏一世祖曹松8、江西省九江市豫章梅林世系一世祖曹松9、九江瑞昌市曹氏一世祖曹松10、九江彭泽县一世祖曹荐11、九江修水县曹氏一世祖曹西宁(曹端礼14代孙)12、江西省九江市湖口曹氏始迁祖荐公字进之世居宣州南陵鹿岭因避黄巢之乱迁江州彭泽悬鱼洞前居焉13、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都昌县、湖口县三县曹氏始迁祖曹荐14、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淳泉修齐堂曹家始迁祖曹春善由江西省上高县马湖员山迁入15、新余分宜谯国堂曹氏始迁祖曹展吕源于福建宁化16、鹰潭余江县画桥镇曹中桥曹氏始迁祖曹曼四17、赣州南康龙回鸡岭曹氏一世祖曹惟玉(曹公达七世孙)18、赣州南康光裕堂曹氏始迁祖曹宗文(彬公后裔)原居闽汀州武平,宣得十年迁赣南19、赣州宁都县曹氏一世祖曹英20、赣州寻乌县曹氏始迁祖曹宗禄字永福在明历年间由福建省宁化偷林现今曹坊迁入寻乌开基(原长宁县黄圹)在开基后立字派21赣州市兴国县均村乡谯国堂曹氏一世祖曹宗禄?22、赣州兴国谯国堂曹氏一世祖曹宗汉、曹宗蛟从福建汀州迁上杭武平县台迁入23、(赣州寻乌县?或宜春万载?)曹氏始迁祖曹原浩宋元丰甲子年(1084年)生,原住汀州府宁化县24、赣州于都县曹氏始迁祖曹湘(曹公达第12世孙)25、赣州龙南县上蒙保河亲和堂曹氏一世祖曹本立26、赣州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曹氏一世祖曹公达(彬公16代孙)27、赣州全南县曹氏一世祖曹公达?28、赣州大余县曹氏一世祖曹允信(曹桂的九世孙)29、赣州会昌县曹氏迁始祖曹海信字永祯30、吉安县长坪(长螺坪)崇礼堂曹氏始迁祖曹士忠(曹勋后裔)31、江西省永丰县石码镇严辉村曹氏一世祖曹英32吉安泰和县原字派:良,承,位,烈,振,据族谱记载是北宋时迁徙来的,至今已一千余年。
袁氏望族根在汝南
袁氏望族根在汝南来源:驻马店市情编辑:徐明霞作者:刘炳松袁氏是中国姓氏中的大姓之一,全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33位,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汝南则是袁氏望族的发祥地。
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袁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都出现了很多英杰人物,他们为汝南乃至中华民族增了辉,添了彩。
研究袁氏历史,追朔袁氏脉络,联系袁氏今人,对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袁氏起源及汝南袁氏郡望的形成1、起源于黄帝,虞舜之嫡孙。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主要活动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他有子昌意,昌意子高阳。
黄帝死后,高阳继承帝位,是为颛顼(音zhuānxū)。
颛顼的儿子穷蝉没能继承帝位,家道中落。
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gǔ)叟,他们都是普通百姓。
瞽叟子有虞氏舜,名叫重华,多才多艺,并且很孝顺。
舜的母亲早卒,父亲瞽叟续弦后,生子象。
父亲偏爱后妻之子象,继母也很讨厌舜。
象在父母的宠爱下,变得狂傲骄纵。
他们都虐待舜,甚至想置他于死地。
而舜在逆境下变得非常机智,每逢大难临头时,都能巧于应对,逢凶化吉。
舜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不但没有怨恨父母兄弟,反而很孝敬父母,对兄弟也很友善,且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因此20岁时,就有孝顺之美名。
大概在舜30岁的时候,主持中原部落的领袖帝尧,已在位70年,年事已高,就向四方诸侯寻求让贤。
四方诸侯都觉得他们德行不高,难担重任,均予以推辞。
尧就让他们推荐贤人,他们就把舜推荐给尧。
尧对舜进行了长达20年的考验,认为舜德才兼备,可胜任帝位,于是就令他代行政事。
8年后尧去世,舜为尧守丧3 年,61岁正式登上帝位。
在位39年,到南方巡狩时,卒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广西、广东交界处),葬于长江之南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
舜的儿子商均不贤,舜没有传位于他,立禹为继承人。
禹登帝位后,封商均为诸侯于虞(音yú,方国,在今河南省虞城县北)。
徐氏家谱和关于起源的资料
徐氏家谱和关于起源的资料徐姓起源参考之一徐源出于嬴姓。
夏朝时,嬴姓祖先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在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
徐国历经夏、商、周,传至西周穆王时,有国君叫偃。
徐君偃以仁义著称,深得百姓拥戴。
有一次在疏导河道时徐君偃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他认为这是天赐的祥瑞,就起了代周为天子的野心。
周围的一些诸侯听说此事后,也纷纷赶来归附徐君偃。
徐君偃于是改称徐偃王,率领拥护他的三十六国诸侯,起兵反周。
此时周穆王正在昆仑山西王母那儿做客,得到消息后,立即让造父驾车返回镐京(参见赵姓),发兵讨伐徐偃王。
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徐偃王不忍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深山之中,结果徐国军队被打败。
后来周穆王了解到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就又封他的儿子宗为徐子,由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宗传位至十一世孙章禹时,徐国被吴国灭掉,徐国国君的子孙称为徐氏。
徐福,也作徐市,秦朝著名方士,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人。
他为迎合秦始皇迷信长生的心理,向秦始皇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
秦始皇答应了。
徐福便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乘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
相传徐福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徐姓起源参考之二在浙江省兰溪市生活着很多徐姓后人,仅在兰溪市章林村一个村就有1200多人姓徐。
这个村的徐姓人家还保存着自己的家谱。
在兰溪市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天涯共此时》摄制组来到章林村,在村民徐寿泉家看到了他们世代保存下来的徐氏宗谱。
兰溪当地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对这些家谱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姓呢,它是春秋时有一个徐国。
这个徐国的一个国王叫徐偃王。
他的子孙呢,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浙江应该是徐土,就是徐国的土地。
这里呢都是徐偃王的后代。
那么徐偃王是怎么能够到了这里呢?因为那个时候,另一个国家(楚国)要消灭它。
江西徐氏字辈大全
江西徐氏字辈大全江西瑞金一支家谱字辈,祖上从福建长汀迁来……高定贤先志传家本玉金……江西九江都昌一支徐氏字辈:……天密清季念八十千万泰绍孟福文授存公元叔廷仲天献春荣富贵振家声继述贻辉远光华际景新英才传世宇忠孝善礼敦厚有承先祖丰功展懋勋贤士能隆盛美乐赞俊昆名教恭谦让诗颂炳长存……(江西起祖为民份,后分九大份,从上介河鸟雀林-渔广角分为三份)清水港份辈分排序为:……省定世福太日高文金大有玉学自应成本立道生一以贯之贤良继绪体用相兹……江西丰城一支徐氏字辈:……锡庭祖德傅家思义训敬效可承先猷熳才初顕……江西广昌一支徐氏宗支字辈(韬公增公支下1938年合修):……文立熙明甫贤良懋以忠正思维世士朝覲肃雍容节义千秋重元功万古崇宗传奕礻冀绪万代福兴隆……江西起祖为民份,后分九大份,从上介河鸟雀林-渔广角分为三份。
我们为清水港份,辈分排序为:……省定世福太日高文金大有玉学自应成本立道生一以贯之贤良继绪体用相兹……(有同辈分的联系QQ9144531)江西武宁一支徐氏字辈:……世传高仕家……江西广昌徐氏宗支字辈(韬公增公支下1938年合修)……文立熙明甫贤良懋以忠正思维世士朝覲肃雍容节义千秋重元功万古崇宗传奕礻冀绪万代福兴隆……江西上饶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龙子口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秉懋邦家善庆长翼为明听焕文章,虞夏殷周汉唐宋六经世受绍其芳,从来作述敦仁礼万代声名启俊良,志据依游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扬……江西九江瑞昌县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添文福守亮席成宗其应以余家之道通学茂德立洪新世绪敬狄全华国文章……江西抚州徐氏一支家谱字派……赤土大田庄珠光映碧球……江西安远县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立志颙公为开派始祖派行语:志元玉招大清胜陈兴帮恭宽信敏惠积善启传芳泰交逢景运兆锡享荣昌继代钟才德咸朝庆明良崇文克登辅守正定观光贤嗣宗祖绍发达永世长……毕阳慕山葛陈楼南昌府南昌县紫竹岭猪市巷湖广武昌府蒲圻县峡山团又田堡仑嘴上岸九都落陈家寨(义门)……依先谱录派:心应之日昌定宗世正大光明元亨利贞……江西贵溪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福斌星礼义……江西省宁冈县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秉锡启光成宗世昌克绍作述久有传芳道学始源家声永扬瑞应星聚景焕天章……江西丰城徐氏一支家谱字派……芳声远播读书台培亿万年清风高节直气横伸资政殿衍千百纪道德文章……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伟绩承东海徽猷奕祀昌人文瞻丙蔚际会庆明良诒克垂谟烈纯其肃纪纲联登科甲第永世绍书香……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煦辉煌炳铨坚谐增墉垣衔银熔钿铎泉浑波浩涟……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学昌京元茂光菜凤盛显祖立克恒天高益会冬世德名宗芳声锡怀树炳增钟洪松焕起锦治贵荣垣……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家声丕振辉先绪玉树森阶绍箕裘东海原本敦诗礼奕世衣冠拜冕旒……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仁能鹏为凤秦运际时昌郅治敦雍睦熙朝重纪纲宣尼明至道元德绍唐虞合范重经典吾儒仰步频……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盛会仕传世显碧天维辉文章先宇宙勤俭起家庭……江西万载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天开于子人生逢寅远慕先贤高仰古圣诚意正心修身治平行成名立福寿双全……江西新建徐氏一支家谱字派……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维新昭伟烈济美协其祥礼教由斯肃英才振万方人文乘积庆继业胜优良立志钦珍品清时被赞襄乾坤开泰运举国颂辉煌勋猷宣孝义重纲常世系绵今古家声绍汉唐高声承祖武硕望著仁乡作善规模远敦伦爱敬彰兴华多贡献桂馥与兰芳道行千年仰诗书百代香合族齐宏发同宗愈富强……江西新建徐氏一支家谱字派……象新昭祖烈济美协其祥礼教由斯肃英才振万方人文乘积庆继绪启书香才富钦珍品清时被赞襄乾坤开泰运举国颂辉煌勋猷宣孝义圣训重纲常……江西永修徐氏一支家谱字派……维新昭祖烈济美自亨昌礼教由斯肃英才振万方人文乘积庆继绪启书香才富钦珍品清时被赞襄乾坤开泰运举国颂辉煌勋猷宣孝义圣训重纲常……江西丰城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惟泽允焕良盛德彩用彰物道本济利善庆有荣昌科发传世美士达显名扬恩承方日益文光照万邦……江西寻乌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惟天允(徐)均汉景彦俊文大明即有上开云家声丕振恢先绪玉树盈阶结箕裘东海原本敦诗礼奕世衣冠拜冕旒……江西临川徐氏一支家谱字派……惟宗允焕端有志茂仲景崇瑞文子世日应国君玉桂岐祥阳春增田郁刚……江西广丰双石靖安徐氏古字派……天生福善良荣华富贵昌文明开宇宙节义正纲常忠孝传家本诗书继世长相承绵德泽积厚发流光……江西湖口一支徐氏字辈:……天子正文明乾坤上有欣万宗成一德世代扶朝人……江西瓦屑坝福二公支下老派文:……福卿玉日仕道延敏实山惟一可必传忠教若斯连(联)家声观振起德业永长绵……1988年七堂联修新派文:……和平帮安定敦睦序礼常诗书荣祖武鹏飞庆吉祥源远松竹壮春风惠我长……(老派文中“德业永长绵”未用。
江西省田氏源流及宗亲分布
弘范崇英杰,敦伦继圣贤少年均在勉,学子贵于专步宇攀仙桂,驭虹揽玉蟾瑞昌市南义镇族谱字辈排序:
良民同国春以时勤自富世业绍宗先忠信立原本
九江市彭泽县字辈
国兴邻凤献家茂继术昌贤良祠世远
九江市彭泽县浪溪镇港下村
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港口村、黄沙镇汤桥村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红岩村
吉安市吉水县水南镇村背村下半团自然村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南团村委田家村
江西省赣州市
梅水乡梅水村字辈
延贤允克承先泽和平兆志祥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田氏源流
(1)宗符(梅坡公)(2)万十郎(3)宝
(4)念七郎⑸仁(6)法兴(7)水生⑻润⑼本根(10)法政(11)思恭(12)成华(13)可(14)世(15)玉(16)沛(17)云(18)昌(19)明(20)日
上饶市广丰区视底镇铜坑村铁家皈
上饶市万年县齐埠乡蛇湾田家村
江西省宜春市
江西省高安市华堂田氏字辈
良善守规广锡继毓克传家学承绍荣昌
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下山村学堂组、新田镇新田村
江西省抚州市
抚州市乐安县戴坊镇麦坑村
江西省萍乡市
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黎塘村
江西省吉安市
吉安市吉安县桐坪镇仓边村、桐坪镇新栗背村、桐坪镇社上村委田家村
江西省田氏源流及宗亲分布
地市
源流
分布
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霞源村源坊国家自然村南昌市南昌县塘南镇田万村
江西省上饶市
上饶市余干县大溪乡湖坊村、大溪乡大溪村、白马桥乡山源村田源
上饶市鄱阳县响水滩乡谭家村
上饶市弋阳县登山镇慈竹村饶源组、南岩镇宝峰村田家组、旭光乡铁沙分场农业三队新屋田家
上饶市德兴市海口镇江田村
其圣亦世家允克承先泽
查徐氏字辈,从这里开始(第十二辑)……
查徐氏字辈,从这里开始(第十二辑)……展开全文正文安徽1、安徽无为四本堂徐氏:始祖是明初从江西到无为北埂定居的。
我们的字辈:斌文廷景继科正士知国应大永克承家敬立尔业善隆乃庆德盛启昌。
联系:徐立保2、宿迁宿城陈集镇徐元村徐氏:明、宏、升、宜、业、宇、厚、久、昌、增、贤、召、旭。
联系:徐业正181********3、安徽省涡阳县徐氏:广德保兰汉。
联系:徐振139********4、安徽无为四本堂徐氏:斌文廷景继科正士知国应大永克承家敬立尔业善隆乃庆德盛启昌5、安徽省颍上县耿棚镇徐楼村徐氏一支:听老辈人讲是从山东枣庄迁移,老祖不祥,只知道是淮颖堂,二十五世。
徐楼的辈字:家、守、芝、(道)、永、(以)、然、汉、(法如)、克(文)、德。
联系:徐亚182****1115电话微信同号6、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徐氏:只记得(登,本,为,先)了。
现有分支谱22部,听老辈讲祖上似江西王家坝迁移至此,有祠堂。
7、庐江县汤池镇徐氏宗亲,谱载其先祖鼎玉50世,占籍武昌,江夏县竹牌门白莲术倡红巾贼陈友谅鄱阳湖大战。
1367年俊公率子斌公到沙溪,属东海郡,墩人堂,谱一修待查,二修康熙1659年,三修嘉庆十三年,l808年,四修光绪,1905年。
辈份:克振家声,远承基业,广毓哲嗣,以光先人。
联系:136****5088微信号同号。
8、安徽金寨县五凤堂徐氏:分支燕子河、天堂寨、长岭、吴家店、古埤水坪等地,湖北浠水、英山、黄冈、武汉等地,在用派序:玉世天光后,宗启子承继,贤才应运生,兴隆(千万亿)后又改(开远绪)………………联系:徐兴东151571537979、安徽霍邱冯井镇白庙徐氐:元末明初到此,几世字派:为、芝、兰、玉、树、忠、孝、字、本;二十二世以后字派:承先启后,祖业显荣,昌繁万代,光耀家声。
10、池州地区石埭(台)县夏村(现淹没于太平湖水下)徐氏:没移民前原有西山徐家和牧鸭湖徐家。
遗憾的是到我这辈没依字辈取名,只知父亲承字辈,祖父字辈不知,似乎是天字辈。
全国袁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
全国袁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袁渡镇袁坊村刻文少宪正经仁斯启本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丰林镇紫荆村大茂昌繁盛,兴隆定有期江西省抚州市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湖坪乡丁元村绍南求宗远尚惟再达道履一汝应图万世承恩德复观光上国孙谋启后昌豫泰恒临宅名寿齐日月禄佐永绵延文章显登科训厚继书香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潭口镇显建钦朝仁德世泰永昌文华正国宝道学作邦光豪杰锺灵秀英贤荟萃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社富乡双龙村国作邦天曰启仲世昌荣诗永德高隆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长胜镇山车村已近添子上顶宗昌承厚德明扬邦国震江西省吉安市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螺池村一本堂景仰钦明世治新欣逢广运经书呈文章华国光先烈诗礼传家启盛名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鹿冈乡鹿冈村智信范先徽伟勋直邦基章协庆景泰繁大堪永期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慈林村念小细从佰千万亿兆孝友睦渊任恤智文廷应宗孟宏学显,明广升恒,仁义忠信,正大公平秉良直道,天德维成,介尔景福,奕振家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社坛巷宏象开天永丕朝纲家传忠孝世继贤良同仁可久厚德必昌庆余一本名振万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乡里袁村廷仁清祖德学善朝廷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泗洲头镇峙后村汝世应弘道君怀尚国光继安明圣治孝友永承昌克守先尊志齐开福庆长太和维正直积善起贤良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阮市镇袁村成富荫义旭,曙晨宪拱忠,良方桢燝增,钧润启昌宗凝承永世德,龙章耀汉功,荘敬裕宽仁,千载庆光荣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沃洲镇西山村万正建肇懋广时兴伯一开式光辉元明尊重孝友修德维新自求多福永振家声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镇榆树村昭明志诚,端正方福,荣华富贵,道德文章玉殿英雄,忠和位育,体用交通,教化昌隆良知爱敬,牲善从同,能行恩恕,元理本公毓才作圣,长发度洋,显名新启,智慧宏开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鹿山街道上碧溪村万正建肇懋广时兴伯一开式光辉元明尊重孝友修德维新自求多福永振家声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冉义镇付安思文朝天肇,应和襀万春。
徐埠镇袁氏概述
江西省都昌县徐埠镇袁氏概述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都昌。
∕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汝南迁此。
∕元初,袁钜从丰城老屋村迁此。
∕其它一、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都昌。
石家山位于徐埠镇东南3.4公里处,居合力水库下首。
29户,122人。
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
袁钧村位于徐埠镇东偏北2.4公里处。
12户,53人。
袁钧从石家山村迁此。
铁门楼位于徐埠镇东偏南2.7公里处。
12户,56人。
明洪武年间,袁氏从袁钧村迁此。
以祖厅门铁制得名。
寺舍村位于徐埠镇东南3.5公里寺庙旁。
16户,76人。
清同治年间,袁氏从袁钧村迁此。
椒园村位于徐埠镇东南2.5公里处。
27户,150人。
袁氏从袁石家山迁此。
以建村于辣椒园而得名。
新舍村位于徐埠镇东南3.5公里处。
33户,190人。
明代,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含樟舍位于徐埠镇南偏东4公里处。
31户,148人。
明成化年间,袁含樟从袁新舍迁此。
樟家山位于徐埠镇东南4公里山坡上。
2户,13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以村旁多樟树得名。
向家舍位于徐埠镇东南4公里处。
76户,336人。
明成化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建宅于向姓旧址。
桥头袁家位于徐埠镇南偏东4.5公里高桥头。
12户,62人。
明成化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袁寻村位于徐埠镇东南6.2公里处。
14户,78人。
明崇祯年间,袁寻从石家山迁此。
坎八里位于徐埠镇西南0.5公里处。
20户,102人。
清康熙年间,袁坎八从椒园村迁此。
二、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汝南迁此。
仲辅湾位于徐埠镇东南1.5公里河湾处。
57户,288人。
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汝南迁此。
袁拦村位于徐埠镇东1.4公里处。
25户,124人。
明洪武年间,袁拦从仲辅湾迁此。
袁子烂位于徐埠镇东1公里处。
37户,180人。
明天启年间,袁子烂从袁仲辅湾迁此。
袁康村位于徐埠镇东2.5公里处。
山东省袁氏宗亲字辈(一)
益堂连作述 百代何荣光
在家新艺广 公道玉有名
仁德睦全邻 慈孝福满廷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袁闵庄村
山东省袁氏宗亲字辈(一)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袁楼村
பைடு நூலகம்继世绪之本
慎修天祥兆
瑞荣宝嘉庆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袁闵庄村
文邦宗应成 之永天作大
京百世均照 春堂青和久
守善惟端本 开明保华定
万正建肇 懋广时兴
伯一开式 光辉元明
尊重孝友 修德维新
自求多福 永振家声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营里镇大袁楼村
千年古村袁坊
千年古村袁坊千年古村、进士村——袁坊村袁坊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袁渡镇南约三里,人口1600余人,是袁氏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袁渡乡以前叫老袁坊,袁氏坊,袁家渡,袁坊村,丰城共有100多个村姓袁,历史上其中袁渡乡有48个村姓袁,现在有50几个村有袁氏,其中尤以袁坊村最为多。
袁坊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有近千年历史。
历史上属丰城县正信乡蒐湖里雩韶。
据说袁氏祖上是做生意起家,后来生意做大了,便开始兴办学校,鼓励子弟参加科考。
此后人材辈出,鼎甲一方。
《袁氏族谱》载:“自宋以来,进士诸科及诸辟召士,为卿为大夫、为郎吏百执事,或以宦业,或以经术文艺,或干略知名当世者,代不乏人。
而凡在考槃含章履素者,更未暇悉数也。
”袁坊村袁氏自古人文鼎盛,科甲连绵,仕宦不绝,共有进士十余人,举人四十余人,诸贡、秀才更是数不胜数。
出现了祖孙进士(袁城、袁国宁),父子进士(袁抗、袁陟);(袁国宁、袁懋谦),同榜进士(袁实遂、袁应旂同中明隆庆五年辛未榜进士)。
祖孙乡举【袁城(进士)、袁伯睿、袁国宁(进士)、袁懋谦(进士)祖孙四代乡举】;【袁伯嵩、袁鼐臣】。
【袁守定(进士)、袁潛、袁榘、袁铭泰(进士)祖孙四代乡举】。
父子乡举【袁润(进士)、袁范】;【袁芳(进士)、袁炯】;【袁守定(进士)、袁潛】;【袁榘、袁铭泰(进士)】;【袁光儒、袁均咸】。
叔侄乡举【袁铭泰(进士)、袁以敦】。
兄弟乡举【袁鼐臣、袁纯臣(武举)】;【袁光度、袁光儒】。
一时传为佳话,又有府台、县官不断之说。
又据《袁氏族谱》载:袁坊袁氏是袁鳌公的后裔,袁鳌生九子,九子皆进士,有九子十进士之称。
鳌公第八子袁琰,袁琰生二子:袁善、袁荡。
袁善生一子袁德,德为丰城袁坊开基始祖。
同治版丰城县志为袁坊村立传的人物:袁抗字立之,袁家渡人。
举进士,得同学究出身,调阳朔县主簿,以荐补桂州司法参军。
抚水蛮寇融州,转运使俞献可檄抗权融州推官,督兵粮与谋军事。
蛮治舟且至,抗即杨梅、石门两隘建水栅二,据其冲,贼不得入,后因置戍不废。
袁渡基础资料汇编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蔬菜产品货畅其流,农夫也从中获得J' 较高的经济效益。
袁渡镇共有力豆种植面积2.5万亩,辣椒、黄瓜、茄子等其它蔬菜种植面积5000余亩1.4历史沿革宋祥符中期,袁姓由南昌新建迁入在此定居,明朝宝佑元年(1253年)袁渡街始建西北1.5公里的辜家,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辜家街迁袁家街营业,距今700多年历史,1949年5月18日,全镇得到解放,袁渡属丰城县管辖。
袁渡历史人物之袁守定袁守定(1705 — 1782),字叔论,号易斋,晚号渔山翁,袁渡镇袁坊村人。
清雍正二年(1724)入县学,两年后中举人,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颇受朱轼和杨锡级等江西籍高官的聿视。
首先分发湖南参加撰修《通志》,继而任湖南会同知县,在任即有“除牛税”、“革小甲”、“免银工” 3项改革。
后又知洪江县、芷江县、楚阳州,断案如神。
建义学,兴教化,被誉为“袁青天”。
37岁时以终养老母故,辞官归里。
乾隆十二年(1747)主豫章书院讲席,选拔优秀学子30余名。
侍母12年以终,并习者乌书,会卜算。
乾隆二十一年更北上任官。
临行前撰文宣哲:“一家衣食,仰给在官,外如持一钱归者,当获天谴”。
委任为八沟(府)同知,办案出长城2(X)0余里。
后任直隶曲周知县等,升礼部主事。
二十四年,告病辞归。
在乡20余年, 造桥修路,施舍棺木,荒年赈济。
袁守定擅诗,以五言律诗见长,题材多为民疾、勤劳之事,有《莅民诗》19首,以见其体察民情与咏赞乡村生活。
五律出人陶、谢,自然冲淡。
蒋士铃评其《游岳麓寺》诗为“炼字大方,是老杜本领二咏史诗则转入苍凉•境。
著有《雪上诗说》《地理啖蔗录》《读易豹窟》《图民录》《占毕丛谈》,附《劝学危言》1卷、《时文蠡测》卷。
二、社会、经济进展状况人口状况镇域人口概况至2022年人口约五万,镇域人口约6500人。
结合土地面积87公顷,约577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1 区位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东界临川、进贤,南临崇仁、乐安、新干,西接樟树、高安,北连新 建、南昌。
爱江河之乐平许侍郎祖地考证
爱江河之乐平许侍郎祖地考证廖金精的作品在江西乐平较多,有”此子他日必为吾虔州司马“的许学士祖地,有”我点出公侯,他点出贼头“的刘汉四祖地,有”我斩他人头“的许侍郎祖地,还有很多廖金精点评的大地名穴,因为自己对地理的热爱,对廖公的无比钦佩,总想找到其亲扦的穴的,好好学习,好在自己是乐平人,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所以在空暇之际,开展了多次的考察,先把对许侍郎祖地的考察记录下来,以便与易学爱好者一起分享!一、考察是为了求证真伪最早了解到廖金精有关许侍郎的祖地的记载是《地理人子须知》这本书,该书是明朝德兴人徐善述和徐善继兄弟所写,上面配有文字和地形图,德兴与乐平相邻很近,估计徐氏二人来过乐平,当然也是估计,只有亲自到现场去勘察之后,才知道其真实性,两徐明朝人,距离现在有六七百年之久,期间也很少有人对其所著穴的真伪进行考证过,曾经看到台湾曾子南的一本著作,对《地理人子须知》上的案例用三元大卦理论进行了解释,从其内容记载上来看,字里行间并没有显示出其亲自来考证过,现在在网上也是有很多类似的文字,很少有人实地来过,都是文章的摘录,如果这样去做地理,是很容易误导读者的,所以我决定对文献中的记载逐一考证,以便真伪!二、查找是为了证穴在《人子地理须知》这本书中,记载许侍郎祖地在乐平陈家源。
现在在乐平陈家源这个村子还在,这就好办。
考察之前,我预先在百度谷歌地图上以陈家源为目标,查找来龙,因为能出侍郎,也不简单,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别的高官,也一定也是真龙所结,地图上陈家源属于高家镇,是一个只有二十来户的小村庄,先不管穴的,先找来龙,仔细查看地图,果不其然,有一条大龙脉自东北而来,追根寻源,是来自乐平境内最高的山峰历居峰,毫无疑问,历居山是少祖峰,同时可以看到这里另外一条大龙也是从历居峰发脉,想到宋国师吴景鸾的钳记:王大山前两条龙,百里隐其踪。
就是这俩条,一条是去结沐国公祖地的大龙,一条是逆水而上,去结明溪许高阳候阳基。
传家训扬新风之廿九丨三汊港镇港头俞姓人家:“微缩版”乡愁
传家训扬新风之廿九丨三汊港镇港头俞姓人家:“微缩版”乡愁家训家规伯牙绝弦(来源网络)春秋战国时的俞伯牙,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樵夫钟子期成为知音。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摔琴而终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重义笃情的秉性,在一代代俞氏后裔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心安处是故乡在江西都昌,有定居俞姓约150人,主要是从安徽泾县和赣南迁入。
都昌没有俞姓村庄,三汊港镇老街上散落的七、八户俞姓人家,奉清乾隆末的俞仲蒲(1771-1834)为始祖。
俞仲蒲自安徽泾县榔桥河南山村逃荒至都昌县城,定居在金街岭附近。
他的曾孙俞中棠(1872-1938)于清末民国初年,由金街岭迁居至三汊港港头胡家坝,现属三汊港港头社区居委会所辖。
三汊港镇(来源网络)俞中棠130余年前由县城迁往三汊港,是因为当年的三汊港,凭着畅达的鄱阳湖水系,成为商贾云集的码头。
俞中棠的老家安徽泾县有“中国木梳之乡”之称,但泾县榔桥俞姓的祖传却是“绣花线”工艺。
河南山俞村人既可用蚕丝纺织成纤柔的绣花线,又能把绣花线的营生做到三江四海。
时光的长线不绝如缕,五彩绣花线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小集镇,有的打起了结头,不再在巧手间穿引;有的已然化茧成蝶,华丽转身。
现在,港头的俞姓人家已没有一家从事老祖宗传下的绣花线行业。
“缘愁似个长”的绣花线,扯不断的是俞姓人家与原乡的那份乡愁。
1995年,港头俞氏派出“圣”字派的长辈赴泾县榔桥河南山村寻根问祖。
河南山村如今只剩廖廖几户俞姓人家。
昔日俞庄的绣花线一头系着锦锻亮身、轻挪莲步的享用“小姐”,一头牵着风尘仆仆、走南闯北的供商“大户”,据说俞姓人家在民国时期靠着绣花线的生意,家境大都殷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少人被划了“地主”成份,迁徙他乡立足谋生。
榔桥俞氏“河涧世家”的老祖祠还在,诺大的天井被别姓围砌起来养鱼,可见昔日之阔大。
河南山俞村早先除了绣花线产业,还有不少人行医。
本来关于“俞”得姓的一种说法,是远古祖上有个叫“跗”的人是太医,能药到病除治愈疾患之人,“俞”通“愈”而授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江西省都昌县徐埠镇袁氏概述时间:2010-05-23 13:18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233次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都昌。
∕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汝南迁此。
∕元初,袁钜从丰城老屋村迁此。
∕其它一、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都昌。
石家山位于徐埠镇东南3.4公里处,居合力水库下首。
29户,122人。
元未,袁氏随朱元璋征战鄱阳湖,自安徽迁都昌,战后就此定居。
袁钧村位于徐埠镇东偏北2.4公里处。
12户,53人。
袁钧从石家山村迁此。
铁门楼位于徐埠镇东偏南2.7公里处。
12户,56人。
明洪武年间,袁氏从袁钧村迁此。
以祖厅门铁制得名。
寺舍村位于徐埠镇东南3.5公里寺庙旁。
16户,76人。
清同治年间,袁氏从袁钧村迁此。
椒园村位于徐埠镇东南2.5公里处。
27户,150人。
袁氏从袁石家山迁此。
以建村于辣椒园而得名。
新舍村位于徐埠镇东南3.5公里处。
33户,190人。
明代,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含樟舍位于徐埠镇南偏东4公里处。
31户,148人。
明成化年间,袁含樟从袁新舍迁此。
樟家山位于徐埠镇东南4公里山坡上。
2户,13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以村旁多樟树得名。
向家舍位于徐埠镇东南4公里处。
76户,336人。
明成化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建宅于向姓旧址。
桥头袁家位于徐埠镇南偏东4.5公里高桥头。
12户,62人。
明成化年间,袁氏从石家山迁此。
袁寻村位于徐埠镇东南6.2公里处。
14户,78人。
明崇祯年间,袁寻从石家山迁此。
坎八里位于徐埠镇西南0.5公里处。
20户,102人。
清康熙年间,袁坎八从椒园村迁此。
二、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汝南迁此。
仲辅湾位于徐埠镇东南1.5公里河湾处。
57户,288人。
北宋靖康年间,袁仲辅从河南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汝南迁此。
袁拦村位于徐埠镇东1.4公里处。
25户,124人。
明洪武年间,袁拦从仲辅湾迁此。
袁子烂位于徐埠镇东1公里处。
37户,180人。
明天启年间,袁子烂从袁仲辅湾迁此。
袁康村位于徐埠镇东2.5公里处。
31户,140人。
元至治年间,袁康从仲辅湾迁此。
袁宣里位于徐埠镇东南2.2公里处。
居都蔡、袁多公里交叉点。
24户,124人。
元至元年间,袁宣从仲辅湾迁此。
三、元初,袁钜从丰城老屋村迁此。
袁钜村大队驻地。
位于徐埠镇南1公里处。
57户,225人。
元初,袁钜从丰城老屋村迁此。
大岭村位于徐埠镇东南1公里大山岭麓。
27户,140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袁钜村迁此。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袁号村位于徐埠镇西3.3公里处。
2户,8人。
明万历年间,袁号从袁钜村迁此。
后畈位于徐埠镇南偏东0.7公里处。
以村面向田畈得名。
24户,117人。
明嘉靖年间,袁氏从袁钜村迁此。
袁凯村位于徐埠镇西3.2公里处。
44户,210人。
明万历年间,袁凯从袁钜村迁此。
袁坳上位于徐埠镇东南2公里山坳处。
41户,174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大岭迁此。
以全大队处于双港口之南而得名。
岭上袁家位于徐埠镇西偏南4.4公里山岭上。
14户,56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袁号村迁此。
井头村大队驻地。
位于徐埠镇西4公里处。
16户,70人。
清乾隆年间,袁氏从袁号村迁此。
以村前古井得名。
袁七村位于徐埠镇西北3.3公里处。
17户,66人。
清咸丰年间,袁氏从袁凯村迁此。
以排行得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袁喜村位于徐埠镇西偏南5公里处。
13户,78人。
清康熙年间,袁氏从岭上袁家迁此。
四、其它王家山位于徐埠镇南偏东3.5公里处。
三面环山。
6户,31人。
清嘉庆年间,袁氏从袁樵村迁此,建村于王姓旧址。
春山袁家位于徐埠镇西南3.7公里处。
3户,15人。
1969年,袁氏从袁樵村迁此,建村于谭春山旧址。
袁家弯位于徐埠镇南偏西5.2公里山、山弯处。
5户,22人。
1969年建杨岭水库,袁樵村农户迁此居住。
鸡公咀位于徐埠镇东南0.6公里飞凤山咀上。
后别音习称鸡公咀。
3户,18人。
清道光年间,袁氏从袁晒村迁此。
土地树位于徐埠镇东南4.5公里处。
14户,59人。
明嘉靖年间,袁氏从长官舍迁此。
村后有一土地庙,旁有大树,故名。
袁杰山位于徐埠镇东南6公里处。
附近多山。
18户,77人。
明正德年间,袁氏从湖口马影桥迁此。
袁赛村位于徐埠镇东南1.2公里处。
140户,551人。
元至元年间,袁赛从双港口迁此。
玉虎弯位于徐埠镇西偏南1.7公里虎形山弯处。
10户,49人。
清光绪年间,袁氏从琅琳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村迁此。
寺前位于徐埠镇西南3.3公里寺庙前。
86户,414人。
明洪武年间,袁氏从话田村迁此。
上富冲山位于徐埠镇西5公里山谷处。
土肥林茂,为富饶之地。
34户,166人。
明崇祯年间,袁氏从三姑山迁此。
下富冲山位于徐埠镇西4.7公里处,上富冲山下首。
36户,154人。
清初,袁氏从上富冲山迁此。
下枫树袁家位于徐埠镇北偏东6.6公里处。
22户,207人。
明洪武年间,袁氏从春桥大步湾迁此。
上枫树袁家位于徐埠镇北偏东6.3公里处。
10户,40人。
明嘉靖年间,袁氏从春桥大步湾迁此。
进家山位于徐埠镇东南3.7公里处。
四周环山。
19户,91人。
元至治年间,袁氏从袁寺舍迁此。
袁国大队驻地。
位于徐埠镇东南1.5公里处。
4户,16人。
清咸丰年间,袁国从袁守钓村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