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比较

——从选取悲剧性题材的角度看

写作提纲

(一)悲剧的角度不同

(二)悲剧的人物形象体现的思想意蕴不同

(三)悲剧的人物与环境关系不同

悲剧的角度不同

鲁迅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特别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看,却意外发现与中国喜剧家阮大铖在戏曲创作上的艺术个性和特色上有相同之处。例如独特题材的选取以及文本结构的精心设计、语言等。喜剧是一种笑的艺术,就其特征来说,是在庄重威严为平庸滑稽,显示出幽默讽刺意味,产生“纠正人的恶习”(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艺术效果,正如鲁迅所说,“喜剧是将人生没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悲剧正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使人们在产生共鸣的情感里在一刹那间享受失去的沉重与振动。以一种心理反差来使人们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中得到共鸣与顿悟。而相对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一样,两人都选择了用悲剧性的事件来反映当时中国社会下层群众的生存状态。但尽管都选择了悲剧,但两位作家给予人们的悲剧氛围与使读者产生的心理感受又是不一样的。

一、创作冲动的触发点不同

(一)鲁迅是苦闷与疗救的选择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1909年,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在这时,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里,苦在心里,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为如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二)沈从文是同情、关注与忧思的表达

沈从文,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了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来。高小毕业14岁即按当地风习进入地方行伍,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书记,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种迫害和杀戮的黑暗(在芷江的乡下四个月看杀了一千,在怀化镇一年多看杀人七百)。过早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愚昧,使他以后将“残酷”、“愚昧”写入作

品时消除了任何炫耀猎奇的可能,反形成了一种追求美好人生、善良德性的品格。他自小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那延绵千里的沅水流域及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吊脚楼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以后接触了“五四”新文学,发生憧憬,1923年独自跑到北京,读书不成,决心学习写作。沈从文这种少有的经历,如少年流浪,自学而达到能在大学任教席,占有一份无可替代的乡土生活,使他的走上文学之路也充满了传奇色彩。30年代起写出他的“湘西”主题的代表作,并执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北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之一。他的创作终于走上一条独特的道路。

二、创作悲剧的审美角度不同(语言的整体感觉不同)

鲁迅,一代文学巨匠,年少时曾东渡日本学习西医,虽然后来弃医从文,但业已炼就了医生望诊病人的目光。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以医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他的作品中,社会多是病态的社会,人物也多是病态的人物,几乎找不出清纯和美丽来。沈从文则不同,早年热爱美术,甚至想到美专学习。在美术绘画上颇有造诣,因此养成了画家审美的慧眼,对社会的观察也是以一个画家追求唯美的目光看的,所以他的作品中多是清新婉丽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鲁迅的小说则大多写的是农民和知识分子,他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对愚昧麻木的国民性、以及对现实社会批判之深刻,至今无人望其项背,而谈到鲁迅,让我想到了20世纪中国文坛另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家——沈从文。沈从文这位传奇性的京派代表作家,对湘西的体悟,对人性善美的揭示,至今也是令人鞭长莫及的。沈从文和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比肩,金介甫说沈从文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沈从文论》),看来也算是公允的评语。

两位作家,在小说创作上都采取用一个实际的具体的地域为背景(一为汉文化古城绍兴,一为湘西苗族聚居区凤凰),通过描绘这些地方的人和事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旨趣。于此,鲁迅和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和艺术特征上有可比之处。下面我就通过对他们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加以分析,来论述鲁迅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异同。

悲剧的人物形象体现的思想意蕴不同

不论在鲁迅还是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看都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但悲剧的人物形象体现的思想意蕴不同。鲁迅通过表现最底层人们在阶级剥削严重的社会制度的生存状态,“左”文学色彩较强,从而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创造一个新世界。

在鲁迅的创作中,人物形象系统中呈现出一个阶梯形分布的且人物身份的阶级意识较明显的关系。主要表现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次要表现的是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再表现对其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当然表现人物主次的分明与作者创作目的是有关的。这三层人物形象是在当时社会的制度下相辅相成的,在当时社会的大流里融成一股大流,并在其中互相斗争,互相争夺各自的生存的空间。下层劳动者却由于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其本身就由于经济地位的不独立而受制于地主等的权势者,所以在封建剥削制度下,所能得到的生存空间就很少,在过于强压的制度压迫下,人最终为生存失去了自觉争夺人权平等的意识,从而形成在无奈中忍耐、沉默甚至被制度埋葬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