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T

合集下载

水电站课程设计调压室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调压室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调压室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调压室在水电站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调压室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描述调压室设计的主要参数和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分析调压室的水力特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调压室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调压室设计的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电工程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结合流体力学和水电工程设计原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对水电工程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调压室作用及重要性- 介绍调压室在水电站中的作用,如稳定水头、减少水击等。

- 引导学生了解调压室在水电工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调压室结构及工作原理- 分析调压室的基本结构,如屋顶、侧墙、底板等。

- 阐述调压室工作原理,结合流体力学知识进行讲解。

3. 调压室设计参数及影响因素- 介绍调压室设计的主要参数,如容积、尺寸、形状等。

- 分析影响调压室设计的因素,如地形、地质、水头等。

4. 调压室设计方法及步骤- 讲解调压室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确定设计参数、选择合适模型等。

-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5. 调压室设计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的调压室设计软件及其功能。

- 指导学生运用软件进行调压室设计的模拟和优化。

6. 教学大纲安排- 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共计8学时。

- 理论教学:第1-4学时,讲解调压室相关知识。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对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的详细解读和分析。

该规程旨在指导变电所的总体布置设计,确保变电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安全运行。

文章将通过对各章节的解读,探讨其中提到的要点和技术细节,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六个主要部分,除了引言外,还包括章节一、章节二、章节三、章节四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会对规程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际案例或数据来支持相关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内容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解读各个章节,并对其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和技术进行解析与讨论,希望能够增强读者对该规程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于实际工作中,确保变电站布局设计达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标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描述,请按照需要进一步扩展或修改。

2. 章节一2.1 要点一在变电所总布置设计中,要点一是关于变电设备的选择和排列。

首先,在选择变电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负荷特性以及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关系。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用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设备,并合理安排它们的布置。

对于高压开关柜,应考虑其容量和工作条件,确保能够满足所需的负荷需求,并具备可靠的操作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灵活的遥控功能等。

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排列,则需要根据负荷容量来确定合适的型号和数量。

重要的是将其安置在空间充裕、通风良好且便于检修维护的区域内。

同时,为了防止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生,还应设置监测系统和灭火装置。

此外,在低压开关柜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用电设备之间不同功率等级的匹配问题,并且注意保证不同线路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

2.2 要点二要点二涉及到变电所的接地设计。

变电所的接地设计是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分散电流,降低操作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风险。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d 文档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d 文档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5216-2005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5.1 站址选择5.2 站区布置5.3 进出线电缆通道5.4 其他6 电气部分6.1 电气主接线和设备选择6.2 主变压器6.3 配电装置6.4 无功补偿装置6.5 站用电源和直流设备6.6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6.7 监控和二次接线6.8 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和电测量仪表装置6.9 通信6.10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6.11 电气照明6.12 电缆选择与敷设7 土建部分7.1 建筑7.2 结构7.3 建筑防水7.4 通风、采暖与空调7.5 给水与排水8 消防8.1 建筑防水8.2 消防灭火系统8.3 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与消防供电9 环境保护9.1 电磁辐射及防治9.2 噪声控制9.3 污水排放10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10.1 一般规定10.2 防火10.3 防电伤和防坠落伤害10.4 防毒及防化学伤害10.5 防噪声及防电磁辐射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安排制定的。

制定本标准是为了规范城市地下变电站的设计,以达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造价合理和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标准以国家标准GB 50059《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和SDJ 2《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为基础,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35kV~220kV地下变电站设计的有关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

本标准是在目前国内地下变电站设计和建设尚不普遍的情况下,在调查收集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区地下变电站设计、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 1093号的安排对SDJ 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修订..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SDJ5 -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自实施以来;在电力工程配电装置的设计选型、设备布置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优化、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随着国内外电气技术和电力建设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在配电装置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的进一步修订;SDJ 5-1985中制定的设计标准及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工作;是根据当前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近20年来电力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进行的..与SDJ 5-1985相比;除保留了其适用的条文外;还补充增加了以下内容:1 使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环境条件;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使用范围及规定;5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各防火要求..6 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7 屋内配电装置采光、通风及防风沙、防污秽的要求;8 屋外配电装置内继电保护小室的防护要求..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J5- 19850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永振、张蜂蜜、石凤翔、张晓江、杨月红、穆华宁、杜晓东、伍小艾、阳少华、邵建雄、计绿野、毛永松..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85年9月17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电厂和变电站新建工程中3kV-50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和变电站工程中交流3kV-500kV新建配电装置的设计..扩建或改建配电装置的设计可参照执行..涉外工程要考虑所在国国情;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T 2 9 00.1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EEC6 0050;N EQGB /P 2 9 00.15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IEC 60050 421:1990. IEC 60050 321: 1986; NEQ1GB /P 2 900.19 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EEC 60071-1: 1993; NEQGB /T 2 9 00.20 电工术语高压开关设备IEC60050 IEV: 1984; NE01GB 3 0 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1 2 34 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T 1 6 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5 02 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 0 016 律筑论计防火规布3 术语和定义GB / T 2900.1. GB/T 2900.15; GB/T 2900.19. GB/T 2900.20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总则4.0.1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的要求..4.0.2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容量、环境条件、运行维护等要求;合理地选用设备和制定布置方案..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选用效率高、能耗小的电气设备和材料..4.0.3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 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4.0.4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4.0.5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5 基本规定5.1 敞开式配电装置5.1.1 配电装置的布置;导体、电气设备、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时的安全要求;并满足规划容量要求..5.1.2 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一般按面对出线;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为A; B; C..对屋内硬导体及屋外母线桥裸导体应有相色标志;A; B; C相色标志应为黄、绿、红三色..对于扩建工程应与原有配电装置相序一致..5.1.3 配电装置内的母线排列顺序;一般靠变压器侧布置的母线为I母;靠线路侧布置的母线为II母;双层布置的配电装置中; 下层布置的母线为I母;上层布置的母线为n母口5.1.4 HOW 及以上的屋外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一般不考虑带电检修..如确有带电检修需求;最小安全净距应满足带电检修的工况..5.1.5 110kV - 220kV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330kV及以上进、出线和母线上装设的避雷器及进、出线电压互感器不应装设隔离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5.1.6 DOW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并联电抗器回路不宜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并联电抗器回路应装设断路器和隔离开关..5.1.7 6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靠断路器侧;线路隔离开关靠线路侧;变压器进线隔离开关的变压器侧; 应配置接地开关..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的高压侧应配置接地开关..5.1.8 对屋外配电装置;为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检修安全;每段母线上应装设接地开关或接地器;接地开关或接地器的安装数量应根据母线上电磁感应电压和平行母线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进行计算确定..5.1.9 3 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架设或平行回路的线路侧接地开关;应具有开合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电流的能力;其开合水平应按具体工程情况经计算确定..及以上配电装置的电压互感器配置;可以采用按母线配置方式;也可以采用按回路配置方式..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设备低式布置时;间隔应设置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观察油位、油温时安全、方便的要求;并应便于抽取油样..配电装置的布置位置;应使场内道路和低压电力、控制电缆的长度最短..发电厂内宜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交叉..5.2 GIs配电装置5.2.1 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接地开关的配置应满足运行检修的要求..与 GI s配电装置连接并需单独检修的电气设备、母线和出线;均应配置接地开关..一般情况下;出线回路的线路侧接地开关和母线接地开关应采用具有关合动稳定电流能力的快速接地开关.. IlOkV^220kV GIs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不装设隔离开关..5.2.2 GIs配电装置避雷器的配置;应在与架空线路连接处装设避雷器..该避雷器宜采用敞开式;其接地端应与GIs管道金属外壳连接..GIs母线是否装设避雷器;需经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确定..5.2.3 GIS配电装置感应电压不应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外壳和支架上的感应电压;正常运行条件下不应大于24V;故障条件下不应大于100V;5.2.4 在GIS配电装置间隔内;应设置一条贯穿所有GIS间隔的接地母线或环形接地母线..将GIS配电装置的接地线引至接地母线;由接地母线再与接地网连接..5.2.5 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当选用分相设备时;应设置外壳三相短接线;并在短接线上引出接地线通过接地母线接地..外壳的三相短接线的截面应能承受长期通过的最大感应电流;并应按短路电流校验..当设备为铝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铝排;当设备为钢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铜排..5.2.6 GIS配电装置每间隔应分为若干个隔室;隔室的分隔应满足正常运行条件和间隔元件设备检修要求..6 环境条件6.0.1 屋外配电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和绝缘子;应根据当地的污秽分级等级采取相应的外绝缘标准参见附录A.配电装置位置的选择宜避开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力通风冷却塔的水雾区及其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一般情况下;配电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时;配电装置构架边距自然通风冷却塔零米外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配电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冬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时;配电装置构架边距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距离应不小于40m.配电装置构架边距机力通风冷却塔零米外壁的距离;非严寒地区应不小于40m;严寒地区应不小于60m;6.0.2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应符合表6.0.2的规定..表6.0.2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6.0.3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在湿热带地区应采用湿热带型电气设备产品..在亚湿热带地区可采用普通电气设备产品;但应根据当地运行经验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强防潮、防凝露、防水、防锈、防霉及防虫害等..6.0.4 周围环境温度低于电气设备、仪表和继电器的最低允许温度时;应装设加热装置或采取其他保温设施..在积雪、覆冰严重地区;应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离开关的破冰厚度; 应不小于安装场所的最大覆冰厚度..6.0.5 选择330kV及以下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和电气设备时的最大风速;可采用离地lom高;30年一遇lomin平均最大风速..选择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和电气设备时的最大风速;宜采用离地lom高;50年一遇lOm in平均最大风速..最大设计风速超过35m/s的地区;在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中;应采取相应措施..6.0.6 配电装置的抗震设计应符合GB 50260的规定..6.0.7 海拔超过IOO Om的地区;配电装置应选择适用于高海拔的电气设各、电瓷产品;其外绝缘强度应符合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电压的有关规定..6.0.8 配电装置设计应重视对噪声的控制;降低有关运行场所的连续噪声级..配电装置紧邻居民区时;其围墙外侧的噪声标准应符合GB 3096. GB 12348等要求..6.0.9 3 3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内设备遮栏外的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m空间场强;不宜超过lOkV/m;少部分地区可允许达到15kV/m;配电装置围墙外侧非出线方向;围墙外为居民区时的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m空间场强不宜大于5kV/m;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应重视对无线电干扰的控制..在选择导线和电气设备时应考虑到降低整个配电装置的9无线电干扰水平..配电装置围墙外20m处非出线方向的无线电千扰水平不宜大于50dB.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及金具在1.1倍最高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HOW 及以上电压等级导体的电晕临界电压应大于导体安装处的最高工作电压..7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7.1 一般规定7.1.1 设计选用的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最高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可能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屋外导体应考虑日照对其载流量的影响..7.1.2 验算导体和电气设备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以及电气设备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本工程的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应考虑电力系统远景发展规划..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计算..一般可按三相短路验算;当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时;应按严重情况验算;同时要考虑直流分量的影响..7.1.3 验算裸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当主保护有死区时;应采用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应采用相应的短路电流值.. 验算电气设备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后各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7.1.4 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验算热稳定;除用具有限流作用的熔断器保护外;导体和电气设备应验算动稳定..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热稳定.. 7.1.5 一般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0C;在计及日照影响时;钢芯铝绞线及管形导体不宜大于80`C o特种耐热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但要考虑高温导体对连接设备的影响;并采取防护措施..7.1.6 验算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时;裸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及铝合金可取200'C;对硬铜可取3000C;短路前的导体温度应采用额定负荷下的工作温度..7.1.7 按回路正常工作电流选择裸导体截面时;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堡;应按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进行修正..导体采用多导体结构时;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7.1.8 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电气设备引线的最大作用力不应大于电气设备端子允许的荷载..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不同受力状态进行力学计算.. 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7.1.8的规定..表7.1.8 导体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7.2 导体的选择7.2.1 22 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纹线;330kV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绞线或扩径空芯导线:500kV软导线宜选用双分裂导线..7.2.2 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或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宜选用防腐型铝绞线或铜绞线..7.2.3 硬导体可选用矩形、双槽形和圆管形..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在4kA及以下时;宜选用矩形导体;在4kA-8kA时;宜选用双槽形导体或管形导体:在8kA以上时宜选用圆管形导体..66k V 及以下配电装置硬导体可采用矩形导体;也可采用管形导体..110 kV 及以上配电装置硬导体宜采用管形导体..7.2.4 硬导体的设计应考虑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7.3 电气设备的选择7.3.1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宜选用真空断路器或S几断路器;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宜选用S几断路器..在高寒地区;S几断路器宜选用罐式断路器;并应考虑SF6气体液化问题..7.3.2 隔离开关应根据正常运行条件和短路故障条件的要求选择..7.3.3 单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下;动静触头间的最小电气距离不应小于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B;值..7.3.4 布置在高型或半高型配电装置上层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宜采用远方/就地电动操动机构..7.3.5 3kV-35kV配电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宜选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电流互感器;根据安装使用条件及产品制造水平;可采用油浸式、SF6气体绝缘或光纤式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在有条件时如回路中有变压器套管、断路器套管或穿墙套管等宜采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7.3.6 3kV--35kV配电装置内宜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内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或SF6气体绝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7.3.7 35kV及以下采用真空断路器的回路;宜根据被操作的容性或感性负载;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阻容吸收器进行过电压保护..7.3.8 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内的过电压保护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7.3.9 装设在屋外的消弧线圈宜选用油浸式;装设在屋内的消弧线圈宜选用干式..屋外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当有冰雪时;宜采用提高一级电压的产品;对3kV-6kV者可采用提高两级电压的产品..8 配电装置型式与布置8.1 最小安全净距8.1.1 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宜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为基础确定..其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不应小于表8.1.1所列数值;并按图、图和图8.1.卜3校验..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500m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8.1.2 屋外配电装置使用软导线时;在不同条件下;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应根据表8.1.2进行校验;并采用其中最大数值..8.1.3 屋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不应小于表8.1.3所列数值;并按图和图校验..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300m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8.1.4 酉己电装置中;相邻带电部分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按较高的额定电压确定其最小安全净距..8.1.5 屋外配电装置带电部分的上面或下面;不应有照明、通信和信号线路架空跨越或穿过;屋内配电装置的带电部分上面不应有明敷的照明、动力线路或管线跨越..8.2.5 Ⅳ级污秽地区、海拔高度大于2000m地区的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或HGIS配电装置..8.2.6 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地区的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8.3 布置8.3.1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结合接线方式、设各型式及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总体布置综合考虑..8.3.2 220kV-5OOkV电压等级;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当采用软母线或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双柱伸缩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三列式、单列式或“品”字形布置..8.3.3 220kV-5OO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或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双柱伸缩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 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8.3.4 35kV-IlO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配普通双柱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宜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或双列式布置..HO W 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管型母线配双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宜采用半高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8.3.5 35kV-110kV电压等级;单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配普通双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或双列式布置..8.3.6 1lO k V- 220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内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双层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双列式布置..8.3.7 110kV -500kV电压等级;当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时;GIS配电装置应采用户外低式布置;当环境条件特殊时;也可采用户内布置..8.3.8 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当采用管型母线时;管型母线宜选用单管结构..其固定方式可采用支持式或悬吊式..当地股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宜采用悬吊式..支持式管型母线在无冰无风状态下的挠度不宜大于0.5-1.0 D D为导体直径;悬吊式管型母线的挠度可放宽..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时还应分别对端部效应、微风振动及热胀冷缩采取措施..8.4 通道与围栏8.4.1 配电装置通道的布置;应考虑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22 0kV 及以上屋外配电装置的主干道应设置环形通道和必要的巡视小道;如成环有困难时应具备回车条件..500 kV 屋外配电装置;可设置相间道路..如果设备布置、施工安装、检修机械等条件允许时;也可不设相间道路..8.4.2 IIOkV半高型、高型布置的屋外配电装置;当操动机构布置在零米时;上层可不设置维护通道..8.4.3 普通中型布置的屋外配电装置内的环形道路及500kV配电装置内如需设置相间运输检修道路时;其道路宽度不宜小于3000mm ;8.4.4 配电装置内的巡视道路应根据运行巡视和操作需要设置; 并充分利用地面电缆沟的布置作为巡视路线..8.4.5 屋内配电装置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时;室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不宜小于表8.4.5所列数值:228.4.6 室内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的净距不应小于表83石所列数值:对于就地检修的室内油浸变压器;室内高度可按吊芯所需的最小高度再加700mm;宽度可按变压器两侧各加800mm确定.. 8.4.7 设置于室内的无外壳千式变压器;其外廓与四周墙壁的净距不应小于600mm..千式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IOOOmm; 并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对全封闭型干式变压器可不受上述距离的限制..但应满足巡视维护的要求..8.4.8 发电厂的屋外配电装置;其周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围栏;并在其醒目的地方设置警示牌..8.4.9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栅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200mm; 栅状遮栏最低栏杆至地面的净距;不应大于200mm;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231700mm;网状遮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 x 40mm;围栏门应装锁.. 在安装有油断路器的屋内间隔内除设置网状遮栏外;对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应在其操动机构处设置防护隔板; 宽度应满足人员的操作范围;高度不低于1900mm e屋外裸母线桥;当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线上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护措施..85 防火与蓄油设施8.5.1 35kV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当未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各时; 其油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在两侧有实体隔墙板的间隔内:35kV以上屋内配电装置的带油设各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 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间;并应有灭火设施..8.5.2屋内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100kg以上;应设置储油设施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容纳20%油量设计;并应有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储油设施..排油管的内径不应小于150mm;管口应加装铁栅滤网..8.5;3 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储油或挡油设施..当设置有容纳20%油量的储油或挡油设施时;应有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且不应引起污染危害..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储油或挡油设施..储油和挡油设施应大于设备外廓每边各1000mm..储油设施内应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卵石直径宜为50mm-80mm e当设置有总事故储油池时;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100%确定..8.5.4 厂区内升压站单台容量为90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220k V及以上独立变电站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合成泡沫喷淋系统、排油充氮系统或其他灭火装置..水喷雾、泡沫喷淋系统应具备定期试喷的条件..对缺水或严寒地区;当采用水喷雾、泡沫喷淋系统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其他固定灭火设施..8.5.5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8.5.5的规定..8.5.6 当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Is的防火ftil 距不满足表8.5.5的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4h..防火墙的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其长度应大于变压器储油池两侧各l000mm o8.5.7 油量在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或电抗器与本回路油量为600kg以上且2500kg以下的带油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0mm o8.5.8 在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有条件时宜选用非油绝缘的电气设各..8.5.9 配电装置中;建构筑物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类别及最低耐火等级应符合要求参见附录Co9 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9.1 屋内配电装置的建筑要求9.1.1 长度大于7000m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2个出口..长度大于60000mm时;宜增添1个出口;当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1个。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urge chamber of hydropowers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733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58-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6年10月31日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4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基本类型及选择5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6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7调压室的结构设计、构造、观测及运行要求附录A压力水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附录B调压室的涌波计算公式附录C抽水蓄能电站水泵工况断电、导叶拒动时的调压室涌波计算方法本规范用词规定附加说明1总则1.0.1水电站调压室是压力水道系统中一项重要建筑物,为体现国家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一调压室设计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设计,小型水电站的调压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水电站调压室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压力水道的布置、机电特性和运行条件等资料,经综合论证,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0.4水电站调压室设计除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J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试行)、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等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与规定。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 T5058-1996]条文说明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 T5058-1996]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总则为了在今后调压室的设余座调编制过程中也参照了国外的调压室规范和因此小型水电站的调压室设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调压室的设置条件置调压室说明以压力水道的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取长湖电站机组容量万达图是根据美国垦务局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使用的与调速性能关系图按我国法定机组的加速时间常数达值达国外设置调压室的初步判据见表一般较小和流速不均匀分布修正系数表国外设置调压室条件的初步判据与各地大气压力都把水头作为代替调压室的位置选择越能减少压力管道及机组所承受的水为了水力联系密切本条为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本条为调压室的基本类型简单式与阻抗式的区别水室式而完全用双室的实例溢流式专指调压室顶部设有溢流堰泄水的型式不包括有溢流堰的水室式与有溢流堰升差动式亦可与大室相邻分开设置阻抗孔可设在大室与升管之间气垫式我国采用混合型调压室的有及优缺点应注意各种调压室的基本特点简单式调压室结构最简单反射水击波效果最好溢流式调压室当丢弃负荷时具差动式调压室具有溢流和阻抗调压室的优点调压室内的压缩空气大大削减了水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调压室的稳定断面面积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和电器装置的完善国内外均有一些电站在设计中考虑系统或调速器的作用等而采用了小于托马条件的调托马公式的形式现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式中的气体体积调压室的涌波计算水击主要对压力管道影响较大孔尺寸选择恰当时是存在的根据以往设计台增至台或由全部负荷时在调压室涌波水位计算中特别是波动周期较长的调压室在上一工况未稳定时另一工况和在设计中应根后重新开机的时间限制等合理的运行要求调压室基本尺寸的确定时压力管道末端及调压时对抑制波动幅度与表表部分阻抗式调压室阻抗孔的取值差动式调压室设计按理想差动状态设计即在设计库水位丢弃负荷时大室最高涌波水位大室最低涌波水位等于升管最初时段的下降水必要时还要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因抽水蓄能电站的工况复杂变化频繁和发电工况丢弃全算法列入附录表国内外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型式及尺寸表续表调压室的结构设计混凝土衬砌厚度调压室结构采用锚杆喷混凝土支护在国内尚无先例有条件的采用锚喷支护地下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地震的能力已为国内外许多实践资料所证实因此在地下建筑物中多不强调抗震计算与校核的要求进行抗震并做好边坡的加固处与闸门之间的相互不利作用并提出电站运行。

水电站引水隧洞的调压室设计探讨

水电站引水隧洞的调压室设计探讨

水电站引水隧洞的调压室设计探讨本文重点介绍了调压室的作用及设置条件、布置形式和基本结构类型,调压室水位波动的稳定问题和调压室的水力计算条件。

标签:调压室稳定问题水力计算1 调压室的功用、要求1.1 调压室的功用(1)反射水击波。

基本上避免了(或减小)压力管道传来的水击波进入压力引水道。

(2)减小水击压力(压力管道及厂房过水部分)。

缩短了压力管道的长度(3)改善机组在负荷变化时的运行条件。

1.2 调压室的基本要求根据其功用,调压室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调压室尽量靠近厂房,以缩短压力管道的长度。

(2)调压室应有自由水表面和足够的底面积,以保证水击波的充分反射;(3)调压室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

在负荷变化时,引水道及调压室水体的波动应该迅速衰减,达到新的稳定状态;(4)正常运行时,水流经过调压室底部造成的水头损失要小。

为此调压室底部和压力管道连接处应具有较小的断面积。

(5)结构安全可靠,施工简单方便,造价经济合理。

2 调压室的工作原理引水道—调压室系统中的水位波动现象与压力管道中产生的水击波动性质有很大的差别。

调压室的水位波动主要是由于水体的往复运动引起,其特点是振幅小、变化慢、周期长。

而管道水击过程是水击波的传播,振幅大、变化快,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即消失,而前者往往长达几十秒到几百秒甚至更长。

3 调压室的类型(1)简单圆筒式调压室特点:断面尺寸形状不变,结构简单,反射水击波效果好。

但水位波动振幅较大,衰减较慢,因而调压室的容积较大;在正常运行时,引水系统与调压室连接处水力损失较大。

适用:低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

(2)阻抗式调压室将圆筒式调压室的底部,用较小断面的短管或用较小孔口的隔板与隧洞及压力管道连接起来,这种孔口或隔板相当于局部阻力,即为阻抗式调压室。

特点:进出调压室的水流在阻抗孔口处消耗了一部分能量,可以有效地减小水位波动的振幅,加快了衰减速度,因而所需调压室的体积小于圆筒式。

正常运行时水头损失小。

★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07-9-12)

★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07-9-12)

D L/T××××—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1 范围1.0.1 本规范是SDJ 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和SDGJ14-1986《导体与电器选择设计规定》进行修订,修订内容较多,主要侧重水电厂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布置。

1.0.2 本规范修订时,750kV配电装置国内的相关规范未出,因而仅适用于标称电压为3kV~500kV配电装置的设计。

3 术语和定义3.0.1 根据水电站电气设计特点,对进出线段及联络线加以定义。

4 一般规定4.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有节能降耗分析章节和环境保护专题论证报告,本条款内增加了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应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及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有较多强制性条款,设计人员应予以重视。

4.0.2 本条中的回路指国家电力系统不含的电压等级的回路,例发电机电压回路。

4.0.4污秽等级的选取,对于水电厂应考虑泄水水雾、泥雾等的影响。

4.0.5本条中的环境条件除海拔、地震、覆冰等,还应考虑水电工程的特殊环境,例如:泄水水雾、水文、地质条件等,水电工程有因水文、地质条件考虑不周,泥石流危害电气设备和厂房的事例。

根据近几年来水电站设计技术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对水电站开关站的选型提出应考虑的因素,以便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经济。

本条款提出经济比较中宜考虑年运行费用和事故损失费用,主要考虑有些设备在使用寿命期内年运行费用和事故损失费用较大,例变压器使用寿命期30年,其运行成本为设备的5—6倍,因而根据设备运行可靠性分析年运行费用和事故损失费用可较大程度的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本条款对改造和扩建工程,强调了施工停电损失费用,在石泉扩机中,停电损失费用对设备选型和布置有较大影响。

混合式开关设备(H—GIS)指设备采用GIS,母线和母线连接线采用敞开式配电装置,以节省投资。

水电站调压室

水电站调压室

5.差动式调压室




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筒组成,中间的圆筒直 径较小,上有溢流口,称为升管,其底部以阻力 孔口与外室相通。 特点:外室直径较大, 起盛水及保证稳定的 作用。所需容积较小, 水位波动衰减得也较快。但其构造复杂,施工难 度大,造价高。

(6) 气垫式调压室
第四节 简单式和阻抗式调压室的水 位波动计算

3.等出力方程 调压室水位发生一微小变化x,调速器使水轮机 的流量相应地改变一微小数值q ,以维持出力不 变,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为h wm,由此得等式:

当水轮机的水头和流量变化不大时,可近似地假 定效率保持不变,即等出力方程为:
第三节 调压室的基本类型


一、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 1、上游调压室(引水调压室) 2、下游调压室(尾水调压室) 3、上下游双调压室系统 4、上游双调压室系统


研究调压室水位波动的目的: (1)求出调压室中可能出现的最高Z max和最低 涌波水位Z min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决定调压室的 高度和引水道的设计内水压力及布置高程。 (2)根据波动稳定的要求,确定调压室所需的最 小断面积。
二、调压室的基本方程



1.连续方程 根据水流连续性 定律,水轮机在 任何时刻所需要 的流量Q系由两 部分组成:来自引水道的流量f V和调压室 流出的流量F d Z/d t
二、对调压室的基本要求
(1) 调压室的应尽量靠近厂房,以缩短压力管道 的长度。 (2) 能较充分地反射压力管道传来的水锤波。 (3) 调压室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 (4) 正常运行时,水头损失要小。为此调压室底 部和压力管道连接处应具有较小的断面积,以减 小水流通过调压室底部的水头损失。 (5) 工程安全可靠,施工简单方便,造价经济合 理。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T5058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T5058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urge chamber of hydropowers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733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58-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6年10月31日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4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基本类型及选择5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6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7调压室的结构设计、构造、观测及运行要求附录A压力水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附录B调压室的涌波计算公式附录C抽水蓄能电站水泵工况断电、导叶拒动时的调压室涌波计算方法本规范用词规定附加说明1总则1.0.1水电站调压室是压力水道系统中一项重要建筑物,为体现国家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一调压室设计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设计,小型水电站的调压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水电站调压室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压力水道的布置、机电特性和运行条件等资料,经综合论证,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0.4水电站调压室设计除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J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试行)、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等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与规定。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DL/T 792-2001)《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DL/T5066-1996)《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 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DL/T 5218-2005)《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DL/T 491—200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DL/T 795—2001)《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DL/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DL/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T5141-2001-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2019年文档

DLT5141-2001-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2019年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141—2019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Steel penstocks of hydroelectric Stations编写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贸委2019年第31号公告DL/T5141——2019前言原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按照原电力工业部技综[2019]44号文《关于下达2019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下达水电规科[2019]0023号文《关于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修订任务的函》,本规范是根据该文件的要求组织修订的。

其目的在于适应水电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水头、大直径压力钢管的工程实践,以及新管型、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采用的成功经验,对原水利电力部1985年4月颁发的SDl44——19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进行修订。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会同协编、参编单位开展了细致的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大中型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在全国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运行、科研、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于2019年初提出征求意见稿、2000年6月提出送审稿,并于2000年11月在西安由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审查。

根据送审稿审查会议纪要要求于2019年4月完成报批稿。

本规范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替代SDl44——1985。

本规范应与GB/T 50199——1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以及按其要求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根据GB/T 50199——1994的原则和要求,将规范基本设计原则按可靠度理论和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转轨、套改”;扩大规范的适用范围,增补坝后背管的布置形式、结构计算及构造要求等条文和附录;推荐新钢种并列出主要指标;增补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计算的特殊要求;其他如模型试验、原型观测、伸缩节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本规范也作了适当增补和修改。

DLT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条文说明1 范围本标准提出了建设在城市的地下变电站在站址选择、站区布置、电气接线、建筑结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般技术要求,以及需注重的设备运输、通风、防水、防火等方面的特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为35kV~220kV的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9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60 35kV~ll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J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5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l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 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DL/T 5155 220kV -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JGJ 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DJ 2 220kV~50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SDJ 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能源电[1993J 228号《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调压室的要求及设置条件《水电站》

调压室的要求及设置条件《水电站》

(6) 气垫式或半气垫式调压室 在压力隧洞上靠近厂房的位置建造一个大洞室, 室中一部分充水,另一部分充满高压空气。利用 空气的压缩或膨胀,来减小水位涨落的幅度。 适用:表层地质条件不适于 建造常规调压室的情况下深 埋于地下的引水式地下水电 站。目前我国尚未采用。
气垫式与常规调压室的比较
第四节 简单和阻抗调压室水位波动计算
LfV02 S 为“引水道-调压室”系统特性系数。 2 gFhw0
2.波动第二振幅(Z2) 丢弃负荷后,调压室中水位先升高到最高水位Zm 。 随后又降到最低幅值Z2,Z2称为第二振幅。
ln1 (1 ) xm (1 ) xm ln1 (1 ) x2 (1 ) x2
如果忽略竖井的阻抗,即η=0,则通解变为:
X 1 1 ( X 0 X ) y e X0 X0
上式中的X=Zm/S=(ZB+Δh)/S≈ZB/S。 求出y以后,以yQ0代替QB,重新计算Δh 再由 Zm=ZB+Δh 计算Zm。
1.最高水位计算(Zm)
当丢弃全部负荷以后,Q=0, 连续方程变为:
fV+FdZ/dt=0
如果考虑阻抗孔口的局部水头损失K,则动力方
程变为 Z=hw+K+(L/g)dV/dt 其中 hw=αV2=hw0(V/V0)2, K=K0(Q/Q0)2=K0(V/V0)2
1.最高水位计算(Zm) (1) 阻抗式调压室(阻抗系数为η)
位于厂房上游引水道上。适用:厂房上游有压 引水道较长,应用最广泛。
2、下游调压室(尾水调压室)
位于厂房下游尾水洞上。适用尾水隧洞较长, 需设置尾水调压室以减小水击压力,特别是防止 丢弃负荷时产生过大的负水击,尾水调压室应尽 可能靠近厂房。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范编制规范DLT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范编制规范DLT

ICS27.140P59备案号:J22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5172—200 3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Specificationoncompilingsiteselectionplanningfor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s2003-01-09发布200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总则 (3)4术语和定义 (4)5建设必要性分析 (6)6站址普查及规划站址选择 (7)7水文泥沙 (8)8工程地质 (9)9水利与动能 (10)10水库淹没处理及环境影响评价 (13)11工程布置、机电和施工 (14)12投资估算 (15)13近期工程选择 (16)14选点规划报告编写 (17)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编写目录 (18)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附表、附图目录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特性表 (21)附录D(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地质条件简表.26 条文说明 (27)前言本标准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技综[1996]40号文)安排编制。

目的是为了统一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深度及报告书编写的要求。

1996年10月下达编制任务,编写小组于1998年10月提出初稿,经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讨论后,于同年11月修改成征求意见稿并寄送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的意见再一次进行修改,于2000年6月形成送审稿与条文说明一并送审。

2002年5月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审查,经按审查意见修改后,于2002年8月完成。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DLT5015—1996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

DLT5015—1996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

1 总则2 术语3 综合利用4 基本资料与依据5 方案比较6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7 电力、电量平衡8 特征水位选择9 装机容量选择10 水轮机机组、机型选择11 输水道尺寸及日调节池容积选择12 初期蓄水和装机程序13 抽水蓄能电站动能设计附加说明条文说明打印刷新对应的旧标准:SDJ 11-77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energy economy design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rojectsDL/T5015—1996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施行日期:1996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136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15—1996。

该标准自1996年8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三月四日1总则1.0.1动能设计必须遵循国民经济建设总方针和各项技术政策,认真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所设计水电站应视作水资源系统和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总体效益最好为准则。

妥善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上游与下游等方面的关系,以求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中型水电站。

对规模较小的中型水电站可适当简化。

1.0.3动能设计应以河流(河段)规划和电网电源规划为基础。

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协调综合利用各部门的要求,预测负荷,论证水电站供电范围,选择设计保证率及设计水平年,确定水电站规模及其他特征值,研究水库和电站运行方式,阐明工程效益,论证工程修建的必要性,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urge chamber of hydropowers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733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58-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6年10月31日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4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基本类型及选择5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6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7调压室的结构设计、构造、观测及运行要求附录A压力水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附录B调压室的涌波计算公式附录C抽水蓄能电站水泵工况断电、导叶拒动时的调压室涌波计算方法本规范用词规定附加说明1总则1.0.1水电站调压室是压力水道系统中一项重要建筑物,为体现国家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一调压室设计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设计,小型水电站的调压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水电站调压室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压力水道的布置、机电特性和运行条件等资料,经综合论证,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0.4水电站调压室设计除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J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试行)、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等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与规定。

以上标准将来如有修改,则执行其新版本。

2术语、符号2.0.1名词术语调压室设置在压力水道上,具有下列功能的建筑物:①由调压室自由水面(或气垫层)反射水击波,限制水击波进入压力引(尾)水道,以满足机组调节保证的技术要求;②改善机组在负荷变化时的运行条件及供电质量。

上游调压室设置在水电站厂房上游压力水道上的调压室。

下游调压室设置在水电站厂房下游压力水道上的调压室。

压力水道压力引水道、压力管道、压力尾水道的统称。

压力引水道自进水口至上游调压室之间的压力水道。

压力管道自上游调压室至水轮机蜗壳进口之间的压力水道。

压力尾水道自下游调压室至出口之间的压力水道。

起始水位机组负荷变化以前的调压室水位。

静水位机组引用流量为零时的调压室水位(即水库或下游河床水位)。

最高涌波机组负荷突然变化时,调压室中相对于静水位的最高振幅。

最低涌波机组负荷突然变化时,调压室中相对于静水位的最低振幅。

第二振幅在最高(或最低)涌波发生后,紧接产生的方向相反的最低(或最高)振幅。

设计水头达到机组额定出力所需的最小水头。

净水头扣去有关压力水道损失(不含蜗壳及尾水管损失)以后,作用在水轮机上的有效水头。

静水头电站上下游水位差。

吸出高度水轮机安装高程与下游最低水位的高差。

2.0.2基本符号L—压力引水道长度L W—压力尾水道长度A1—压力水道断面面积A—调压室断面面积A th—托马临界稳定断面面积A c—调压室上室断面面积A p—调压室大室断面面积A s—调压室竖井断面面积A r—升管断面面积S—阻抗孔断面面积V—调压室大室计算容积V B—上室计算容积V v—下室计算容积Z—以静水位为基准的调压室涌波Z max—调压室最高涌波Z min—调压室最低涌波Z c—静水位距上室底面的高度Z s—静水位距溢流堰顶的高度Z0—不计压力水道系统的摩阻,丢弃(或增加)全负荷时的调压室自由振幅Q—流量v—流速H p—设计水头H0—发电最小静水头H s—吸出高度h f—沿程摩擦水头损失h m—局部水头损失h w0—压力引(或尾)水道总水头损失h wm—压力管道总水头损失h c—阻抗孔水头损失α—水头损失系数φ—孔口流量系数m—堰顶流量系数T w—压力水道水流惯性时间常数T a—机组加速时间常数T s—水轮机导叶关闭时间。

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3.1调压室的设置条件3.1.1设置调压室的必要性,应在机组调节保证计算和运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地形、地质、压力水道布置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2设置上游调压室的条件,可按式(3.1.2-1)作初步判别:Tw>[Tw](3.1.2-1)式中T w—压力水道中水流惯性时间常数,s;L i—压力水道及蜗壳和尾水管(无下游调压室时应包括压力尾水道)各分段的长度,m;①—调速性能好的区域,适用于占电力系统比重较大或孤立运行的电站;②—调速性能较好的区域,适用于占电力系统比重较小的电站;③—调速性能很差的区域,不适用于大、中型电站图3.1.2T w、T a与调速性能关系图v i—各分段内相应的流速,m/s;g—重力加速度,m/s2;H p—设计水头,m;[T w]—T w的允许值,一般取2~4s。

[T w]的取值随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而异,当水电站作孤立运行,或机组容量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时,宜用小值,当比重小于10%~20%时可取大值。

在有机电资料时,可按图3.1.2,由T w、T a与调速性能关系进行判断。

机组加速时间常数T a 按下式计算:(3.1.2-2)式中GD2—机组的飞轮力矩,kg·m2;N—机组的额定转速,r/min;P—机组的额定出力,W。

3.1.3设置下游调压室的条件,以尾水管内不产生液柱分离为前提,其必要性可按式(3.1.3-1)作初步判断:(3.1.3-1)式中L w—压力尾水道的长度,m;T s—水轮机导叶关闭时间,s;v w0—稳定运行时压力尾水道中的流速,m/s;v wj—水轮机转轮后尾水管入口处的流速,m/sH s—吸出高度,m;∇—机组安装高程,m。

最终通过调节保证计算,当机组丢弃全负荷时,尾水管内的最大真空度不宜大于8m水柱。

高海拔地区应作高程修正:(3.1.3-2)式中Hv—尾水管内的绝对压力水头,m;ΔH—尾水管入口处的水击值,m;φ—考虑最大水击真空与流速水头真空最大值之间相位差的系数,对于末相水击φ=0.5,对于第一相水击φ=1.0。

3.2调压室的位置选择3.2.1调压室的位置宜靠近厂房,并结合地形、地质、压力水道布置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3.2.2调压室位置宜设在地下。

3.2.3进行调压室位置选择时宜避开不利的地质条件,以减轻电站运行后渗水对围岩及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

3.2.4由于扩建电站或电站运行条件改变等原因,必须增设副调压室时,其位置宜靠近主调压室。

4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基本类型及选择4.0.1水电站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有:(1)上游调压室[图4.0.1(a)];(2)下游调压室[图4.0.1(b)];(3)上、下游双调压室系统[图4.0.1(c)];(4)上游双调压室系统[图4.0.1(d)]。

若有特殊需要亦可采用其他布置方式。

4.0.2调压室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压力引水道;2—上游调压室;3—压力管道;4—下游调压室;5—压力尾水道;6—主调压室;7—副调压室图4.0.1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1—连接管;2—阻抗孔;3—上室;4—竖井;5—下室;6—储水室;7—溢流堰;8—升管;9—大室;10—压缩空气图4.0.2调压室的基本类型(1)简单式:包括无连接管与有连接管二种型式,连接管的断面面积S应不小于调压室处压力水道断面面积A1[图4.0.2(a)、(b)];(2)阻抗式:阻抗孔口断面面积应小于调压室处压力水道断面面积[图4.0.2(c)、(d)];(3)水室式:由竖井和上室、下室共同或分别组成[图4.0.2(e)、(f)];(4)溢流式:设溢流堰泄水[图4.0.2(g)];(5)差动式:由带溢流堰的升管、大室与阻抗孔组成[图4.0.2(h)、(i)];(6)气垫式:水面气压大于大气压力[图4.0.2(j)]。

4.0.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亦可取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类型调压室的特点,组合成混合型调压室。

4.0.4调压室的选型应根据水电站的工作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全面地分析各类调压室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调压室选型的基本原则为:(1)能有效地反射由压力管道传来的水击波;(2)在无限小负荷变化时,能保持稳定;(3)大负荷变化时,水面振幅小,波动衰减快;(4)在正常运转时,经过调压室与压力水道连接处的水头损失较小;(5)结构简单,经济合理,施工方便。

5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5.1调压室的稳定断面面积5.1.1上游调压室的稳定断面面积按托马(Thoma)准则计算并乘以系数K决定:A=KAth(5.1.1)式中Ath—托马临界稳定断面面积,m2;L—压力引水道长度,m;A1—压力引水道断面面积,m2;H0—发电最小静水头,m;α—自水库至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包括局部水头损失与沿程摩擦水头损失,见附录A),s2/m;在无连接管时用α代替;v—压力引水道流速,m/s;h w0—压力引水道水头损失,m;h wm—压力管道水头损失,m;K—系数,一般可采用1.0~1.1;选用K<1.0时应有可靠的论证。

5.1.2稳定断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原则,亦适用于压力尾水道上单独设置的调压室。

但需将压力引水道改为压力尾水道,压力管道改为尾水管后的延伸段的长度、断面面积、水头损失系数等数值,用α代替。

5.1.3对于上、下游双调压室、上游双调压室、气垫式调压室及其他特殊布置方式的调压室稳定断面面积计算,应通过专门论证确定。

5.2调压室的涌波计算5.2.1调压室的涌波水位可不计压力管道水击的影响;当采用气垫式调压室时则应与压力管道水击联合计算。

5.2.2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计算工况:(1)上游调压室:按上库正常蓄水位时,共用同一调压室的(以下简称共一调压室)全部机组满载运行瞬时丢弃全部负荷,作为设计工况;按上库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工况作校核。

(2)下游调压室:按厂房下游设计洪水位时,共一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 台或全部机组由2/3负荷突增至满载作为设计工况;按厂房下游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工况作校核,并复核设计洪水位时共一调压室的全部机组瞬时丢弃全负荷的第二振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