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观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观潮》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注:此教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对象本课是初中阶段的八年级学生,是在语文方面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
2. 学情分析学生在读到《观潮》这篇文学作品时,首先先于认识它是一篇类似散文的文学作品,其次,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
然而,由于这篇文学作品涉及到的现象和道理较为深奥,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比如“何谓‘静水流深’?”等等。
3. 教学目标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也就是深奥的“静水流深”亦或是“波澜不惊”等等。
(2)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同时也尝试着自己仿写文学作品,以便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
(3)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做到“不为失败所惧”的品质。
(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主题思想:观潮(2)写作特点:描写细致,语言生动(3)文学知识: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
2. 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静水流深、波澜不惊,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2)熟悉本文的写作特点,如描写细致、语言生动等等,从而更好的进行仿写和自我提高;(3)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如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从而更加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温馨提示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入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将自己刚刚学习的一些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文学知识告诉大家。
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举例法、拓展法、智辩法等等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和疑惑。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教学重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深情背诵课文第三段。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
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二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
28《观潮》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目观潮周密课型单一型:新授课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2、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重难点 1、掌握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描写的钱塘江潮、水军演习、吴中健儿的弄潮等三方面的内容,体会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的融合。
教学设想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一、导入:介绍钱塘江潮的宏伟壮大,让学生初步感知。
以此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周密的《观潮》,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整体感知:1、范读:(听读时,圈点勾画生字、词语)2、全班齐读3、自由朗读,分小组交流生字、词语。
思考讨论:?文章写了哪些内容?——①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②水军演习奔腾分合的宏大场面。
③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④观潮者之多。
三、研读探究,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自既望(农历十六)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当……时)其远出海门乘骑(jì,马)弄旗标(树立,举)枪舞刀于水面者倏尔(一会儿)黄烟四起,人物略(一点儿)不相睹随波而逝(去,往)披发文(én)身溯迎(逆流迎着)而上,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于鲸波万仞中2、朗读课文,质疑讨论:①朗读课文,深入思考问题,互相质疑解答。
②全班交流③老师指导以下问题:历史文化背景简介,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
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又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和人的勇敢行为相辉映,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人教版
提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讨论,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四、熟读并试背诵课文。
五、课时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重点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走进作者: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
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
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
其诗文亦佳。
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知识链接《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三、预习检测:1、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艨()艟() 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观潮
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延伸
4、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
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自学导航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
潮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
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3.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4.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
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
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
片断。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
题,并标注疑难
组间合作小组
组内合作学习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
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引导小组感悟。
第28课《观潮》教案(精选15篇)
第28课《观潮》教案(精选15篇)第28课《观潮》教案篇1一、目标与要求1.了解钱塘江潮宏伟壮丽的景象。
2.了解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及吴中健儿超群的弄潮技术。
3.体会文中自然美与人文美相融合的特点。
4.学习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描写。
二、教与导设计0学法指导这篇文章的语言描写既简洁又生动,学习时要体会这一特点。
文章从形、声等不同角度由远及近描摹钱搪江潮的壮丽,特别形象精确,表现了其雄豪的气概。
接着对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描写,更令读者如身临其境。
在阅读本文时,要求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领悟这些内容及特点。
o重点与难点1.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描写钱塘江潮的雷霆之势。
其次段:写教阅水军的奔腾分合之势。
第三段:描写吴中健儿迷人的弄潮身姿。
第四段:描写观潮者之多。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一。
能精确地运用动词,如“披发文身”中的“披文”,‘净先鼓勇”中的“争、鼓’等。
二、文中善用比方张等修辞方法。
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方,“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方,“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概犹如亲见,感受很深。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概。
操练水军的状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
最终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概的壮丽,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事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
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o问题与方法1.从“既望”着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别称谓。
第28课《观潮》教案篇2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平地()③一舸无迹()④鲸波万仞()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二、解释加粗的虚词①浙江之潮________ 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①略不相睹___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_____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四、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出示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以及语言美。
预习导学新课导入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作者链接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
南宋文学家。
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颇有成就,又能书画。
著有《武林旧事》、《草窗词》、《齐东野语》。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作。
背景链接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天下奇观。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最佳时节。
合作探究读准字音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 履(lǚ) 倏(shū)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lìn) 仞(rèn) 绮(qǐ)疏通文意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教师点拨◆一词多义1.方:方其远出海门:当……时方出神:正方七百里:面积2.观:观潮:观看(动词)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3.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仅如银线:几乎,将近4.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海涌银为郭:成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5.以:以此夸能:凭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6.势:势极雄豪:气势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7.能:以此夸能:本领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词类活用1.天下之伟观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观潮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学过了16篇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能力。
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观潮》是以自读课出现,学生阅读课文没有难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传说激趣
春秋时,吴国有个大夫叫伍子胥,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吴国所俘,伍子胥多次建议杀勾践以绝后患,吴王不听,反信奸臣谗言赐死子胥,子胥死前对家人说:“请把我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总有一天看见吴国灭亡!”吴王大怒,将其尸身抛入钱塘江中。
九年后,吴国果然灭亡,子胥悲愤难抑,乘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上奔腾吼叫,从此便有波涛滚滚的钱塘大潮。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宋朝时最盛。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周密一起去“观潮”吧。
二、问答明意
1.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读课文)
2.抢答比赛,检测自学和预习情况。
(1)钱塘江潮观看的最佳日期是何时?
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钱塘江潮初来之时就汹涌澎湃吗?
方(当……的时候)其远处海门,仅(jǐn几乎,差不多 )如银线。
(3)军演有哪些项目?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4)文中哪个四字词最能表现军士们的技艺水平?
如履平地
(5)吴中健儿水中所持的彩旗是否仅仅作为标志?
“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6)观潮人多不多?
车马塞途珠翠罗绮溢目虽席地不容间也
(7)他们聚集在哪里观潮?
“江干”gān江岸、水边
3.教师范读,学生批注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做批注。
(2)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齐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三、赏读明情
(一)潮来了!(以读为主,分析略少,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伟观”)(指导朗读品情感气势)
过渡: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江潮挟卷着磅礴的气势奔涌而来。
看!潮来了!(播放钱塘江潮视频)
1.师:难怪苏轼赞叹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啊!
2.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雄伟壮观的画面?推荐一生朗读第一段。
3.学生互评朗读。
(师适时评价) “玉城雪岭”:既写出了潮头向前推涌时排山倒海的气势,“雪岭”二字也使我们遍体生寒:既有形态,又有色彩,又生寒意。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是写其震天撼地的巨大声响。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写其包举宇内、气吞万物的雄浑气势。
(此处边问边让学生朗读句子,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适当点拨朗读方法:重音、停顿、语调、语速,朗读细节点拨到位,点拨、范读、再读、齐读)
4.找出文中准确概括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的句子。
天下之伟观也。
5.师总结:周密用精练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钱塘江大潮排山倒海、呼啸而来的壮阔气势,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遍!
(全班齐读本段,赏景之壮美,读出气势)
(二)人潮也来了!(抓关键词读出繁华热闹悠闲令人难忘之意)
师:“钱塘江潮雄天下,万人空巷尽观潮”,潮来了!看!人潮也来了!其实啊,人们对于钱塘江大潮的追捧不自今日始,周密就用他的生花妙笔描绘了南宋观潮的盛况,使之也成为钱塘江边一道雄奇的风景线。
1.文中哪一段描写了人们争相观潮的盛况?
2.齐读第四段,找出表现这一盛况的词句。
——“江干上下十余里”人山人海,真是相当地热闹啊。
“珠翠罗绮溢目”“塞途” “倍穹常时”“虽席地不容间”。
(指导学生品出热闹、繁华、快乐的味道)
(三)走!弄潮去!(读画面品精神)
师:江潮的壮阔,自然的伟力,固然是吸引人们争相观看的原因,但是,如若是单单看潮水,再壮观,几分钟足矣,周密在文中对钱塘潮水的描写也仅仅只有40个字嘛,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劳师动众、盛装出席,无视物价的飞涨,还要租着棚子看足三天呢?
——军演、吴儿弄潮
1.请同学们自读2~3两段,找出最喜欢的段落。
——(学生自读,举手调查分组,自由组合)
2.分组赏读赏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精彩语句。
(说说喜欢的理由)
——水军军演:
“艨艟”,是大型战船;“奔腾分合”是形容这些战船时而进击、时而防守,时而分散、时而合围,不断变换队形。
这是明写船,暗写人,暗示这支水军训练有素。
水军表演分为乘骑、弄旗、标枪、舞刀等多种技艺,却都能“如履平地”。
而且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玉城雪岭”的大潮之上,体现水军高超的技艺,不凡的身手。
(此处指导学生读得有气势些,情感激昂,语速略快。
)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演习的结果:一是敌我对比,“敌船”为炮火所焚,随波而逝,我军则一舸无迹,迅速撤离战场,表现南宋水军的卓越作战技能。
二是动静对比,方才还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现在却是烟消波静,一舸无迹,这使得观潮的场面更加变幻莫测,引人入胜。
(此处指导学生语速放慢,读出尘埃落定之后的平静。
而且两部分间的停顿要略长,前后变化要明显。
)
吴儿弄潮:
作者对吴儿极尽赞美之情。
抓住关键词:“腾身百变”“争先鼓勇”“溯迎而上”“旗尾略不沾湿”(此处的侧面描写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讲解)。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等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的形象特点,表现了胆略和技艺,具有动态美。
(此处指导学生要读出吴儿弄潮技艺高超,泅水豪迈的气势,还有作者对其极力地赞美。
) 师总结:同学们的赏读非常精彩。
原来啊,这才是观潮盛会的重要看点之一。
盛会的组织者真是深谙观众心理啊,他深知人们年年追捧的远不止磅礴的钱塘潮而已,更是因为钱塘潮水激起了人们澎湃于心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
精彩的军演、勇敢的弄潮儿和汹涌的钱塘江潮相得益彰,不愧为天下之伟观。
正所谓“人借水势、水助人威”!奇伟磅礴的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参与而灵动生辉!
四、拓展延伸
1.观看极限运动勇敢者视频,看到他们,你会想到我们文中的?——吴儿
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勇敢、技艺高超。
2.思考:文中的吴儿仅仅靠勇敢和技艺高超就能在“鲸波万仞”之中游刃有余吗?
——从小在钱塘江边长大,深谙水性,了解浪潮,亲近浪潮,才能来去自如,精彩连连,人与自然才能融合得那么壮美。
3.回扣导语:照应导语伍子胥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壮美融合。
4.回归文本,其背全文,再次解读作者为我们精心展现的人潮合一的天下伟观。
结束语
这篇散文以观潮为线索,逼真地再现了钱塘江大潮壮美雄奇的景象,形象地勾勒出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和观者如云的盛况,风景画与风俗画相互交融,自然美与人情美糅为一体,给人以美的陶冶。
教学板书设计
观潮
周密
涨潮(状) 情
水战(威) 景
弄潮(技) 交
观潮(盛)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