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之我见
推进新 时期 文化 建设 , 重在 建 设先 进 的精 神 文化
内核 。精神文化 内核是从人 民群众的文化实践 中升
收 稿 日期 :0 8 0 — 1 2 0 — 8 2
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 ,必须构建全新 的文化体 系 。胡 锦 涛 同志在 十七 大 报告 中指 出 , 进人 新世 纪新 阶段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 “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 求 日趋 旺盛 , 人们思想 活动的独立性 、 选择 性 、 多变 性 、 异 性 明显 增 强 , 发 展 社 会 主 义先 进 文 化 提 出 差 对 了更高要求。” 文化的凝聚力、 感召力和创造力是文化建设之我见
朱远 山
( 中共 如皋 市委 党校 , 江苏 如皋 摘 2 50 ) 6 0 0
要 : 进新 时期 文化 建设 , 推 掀起 社会 主 义 文化建 设新 高潮 , 须制 定文 化发展 战 略 , 立先 必 建
进 的精 神 文化 内核 , 建全新 的 文化体 系 , 倡 文化 个性 , 构 提 推进 文化 创新 。 关 键词 : 时期 ; 新 文化 建设 ; 谐社 会 ; 展 战略 和 发 中图分 类 号 :G1 2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6 1 2 9 (0 8 0 — 15 0 17 — 9 4 2 0 ) 5 0 4 — 2
党的十七报告 以简练 的语言和全新的框架对我 国文化建设作 出了全面部署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 文化 前进 方 向 , 兴起 社 会 主义 文 化 建设 新 高 潮 , 发 激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 , 使人 民 基本 文 化权 益得 到更 好 保 障 , 社 会 文化 生 活更 加 丰 使 富多 彩 , 人 民精 神风 貌更加 昂扬 向上 。” 使 充分 反 映 了 我们 党对 当今时代发展趋势 和我 国文化发展方位的 科学把握 , 体现 了在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 的伟 大进 程 中 , 我们 党 将 更 加 自觉 、 加 主动 地 承 担 起传 更 承文 化 、 繁荣 文化 的历史 责任 。
建设新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之我见
队 ”儿童 、 弱 病 残 和 3~ O岁 的妇 女 是从事 农 业 生产 , 老 O5 的主 要力量 。 文 化 的 、 知识 的青 壮年大 多经营非 农产 有 有 业 或 者外 出打工 。据 统计 ,0 3年 农村 外 出务工 劳动 力 20
维普资讯
建设 新农村 提高农 民素会 , 南 4 0 0) 河 河 5 0 8
摘 要: 论述 了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的主 体 是农 民 , 析 了 目前 中 国农 民科技 和 文化 素 质 不 高的 现状 , 讨 分 探 了提 高农 民科技 文化 素质 的途 径 和措施 。 关键 词 : 民素 质 ; 高途 径 与措施 ; 农村 建设 农 提 新
1 农 民素 质 的 现 状
农 业技术 和市 场流程 的农 民的数 量有 限 , 为为稀缺 。 极 在
农业生产领域 ,农业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
和 掌握 能力 比较差 , 严重 影 响 了农业 新技 术推广 应用 。 这 现在 留在 农业 生产 领 域 的大 多是 年龄偏 大 、文化素 质较
20 06年 的 中央 农 村 工 作 会 议 明确 提 出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 设 的 目标是 生产 发展 ,而发 展 生产 的主 体 必然 是 农 民。这不仅 要求 农 民需 要掌 握现 代 农业 生产 技 术 一 作 技 能, 能运用 新 型农业 机 械从 事 农业 生 产 , 要 具备 … 还 定创新 意识和 创新 能力 。 高农 民素 质 , 提 培养 造就 新型 农 民, 是推 动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 设 的动 力源泉 。 因此 农 民素 质 的高低 直接影 响着 新农 村 建设 的进程 。为 了加快 新农 村 建设 的步伐 , 必须提 高农 民的整体 素质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无论是在独立 的四井村村支部 , 还是一街村 、 二街村 等村的综合办公地点 , 我们都欣喜的看到宽敞明亮 的农 家
书屋 。 图书种 类齐 全 , 更 有贴 近 农 民生 活 的种植 养 殖 技 术
区域性 中心强镇 , 大庆采油十一厂的所在地 。 几年来 , 昌五 镇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 国家经济与 社会协调发展实验 区的基点镇 、全 国小城镇建设 的试点 镇、 国家东西部经济合作示范 区的利推进的必 然要求 ,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点任务 , 是构建社会 主 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明 日建设者的大学生们 , 更
应 该 及早 明 白肩 负 的责 任 。 所 以, 在 本次 社 会 实践 中 , 对昌 五镇新农村建设的参观考察就尤为重要和必要。
-
学国际传记 中心研究员 , 第九届全 国政协委员 , 一级美术 师。 于老在昌五已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 在当地的画展上 , 我们不仅看到了精妙 的冰雪 山水 画, 还有许多优秀的农 民 画家的作品, 书画领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昌五镇 的文化建设与传播 ,不仅满 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要 求, 还同我 国提升文化软实力 ,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 化强国的目标相契合。 文化最有力的传播途径之一便是教 育, 作为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履行好这一身份 的义务, 作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中图分类号 : S -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o 1 3 ) 0 6 — 0 1 1 8 — 0 2
“ 十二五” 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而要想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 ,则必须保证 占人 口大多数的农 民参与发展进 程、 共享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是贯彻落实科学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我们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提高,扎扎实实作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群众文化;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建议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基层群众文化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
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
先进性,成为当代基层文化的闪亮的徽章。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
2、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
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3、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
从基层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建设之我见
二是有 的文化站 设施设 备简陋单调,总面积只有 1 0 0 多平方米 ,活动项 I 1 3 至4 个 ,图书报刊极少 ,难 以开展
站办活动 ,因而无声无 息 ,毫无文化 活力 。三是有 的文化站 阵地 虽然初具规模 ,但是 内容不 更新 ,项 目不 增加 ,群 众感到乏味 ,因此缺乏吸 引力:甚至有 的文化站 阵地 面积较大 ,活动 项 目较 多,却 很少开展 文化 娱 乐活动 ,没有很好 发挥其作用 。四是有 的文化 站有站无舍 ,与青年或者 妇女或者 民兵 等部 门,几个 人拥 挤 在一 间1 0 多平 方米 的办公 室里 “ 合署 办公 ” ,难 以开 展业务 工作 。五 是有 的文化站 年 间的重 大节 目活
补疮 ”,随意 占用 了文化设施 阵地 。如有 的用 作计 生服 务站 ,有 的有作厂房 ,有 的用作 仓库 ,有 的改建他
用等 ,致使文 化站阵地 “ 机体不全 ”,甚至 “ 面 目全非 ”。
( 五 )活动 内容形式 单 调 ,无 法 促进 文化 事业 的繁 荣和发 展 ,有 的文 化站 的活 动形式 和 内容 比较 单 调 ,不 适应群众 多种层 次 ,多种 爱好 的文化 需求 ,因而 无人光顾 ,无人参 与,显得冷冷清 清 ,失去其 应有
的作用 。
三 、加强 乡镇文化站建设 采取的对策 ( 一 )实行 一级抓一 级 ,层层 抓落实 。事实证 明 ,各级领 导重视 ,是文化建设和发 展的关键 。各 级党 政领 导要增强文 化建 设的意识 ,形成对 文化地位 和作用 的共识 ,按照六 中全会 《 决议 》提 出的 “ 各级 党委
半载也 无法报 销 。
( 三 )文化 站干部 队伍不稳 定 ,是 导致文化 “ 滑坡 ”的重要原 因。现在职人 员中,有 的在编 不在 岗, 从 事其 它工 作 。有 的文化 干 部身兼 两职 ,或 兼 任人 事助 理等 。有 的名义任 文化 站长 ,实 际不从 事文 化工 作 ,站 长 “ 站 ”错 了位 。有 的文化站 只有一人 ,为应 付 中心工 作, “ 走 了和 尚空 了庙 ” 。有 的文化 站干部 业务不 熟悉 ,外行领导 内行 ,业务素质低 ,难 以开展工作 。 ( 四 )文化 设施不 落实 ,是导致文化 “ 滑坡 ” 的基本 原因 。有 的乡镇为 了应付 中心工作而不惜 “ 割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教育问题——走进青平镇下低角村一、引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
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经济等原因,农村教育远远落后城市.教育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等等。
这些都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也应是每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忧心的问题。
中国教育要发展,光靠城市里的一些先进学校的精英教育是不行的。
这样的精英教育也许会培育出出一些拔尖人才,但不可能实现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不可能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只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水平,起头并进,总体水平才能提高。
中国的发展才能有后劲,我国的远景规划才能实现。
全民的素质才能提高。
国家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教育,农村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85%的村落在三公里范围内有小学,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5亿学生受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下,我国的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扎实的。
但是,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状况仍然存在,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要促进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诸如农村教育师资、留守儿童,还有教育观念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二、 实践调查与分析6月6日我们四人怀着热情和疑问去到廉江市青平镇下低角村和镇的中心小学进行实地调研,我们也和当地的村民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谈,一共做了200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84份,综合问卷分析,很多的问题得到证实,我们也得知了当地的小学的真实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与途径之我见
善, .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 ,%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 ,%的村庄还没 有通 电,%的村子 15 6 2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20 年 , 04 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 过 2O 万人。 O0 居
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 , 许多农村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农 民看病难 、 女上学难 , 民 子 农 负担沉重, 都表明社会事业发展严重不足是农村的一个突出矛盾 。 三是农村的贫困问题最为突出。若以国家标准来算 , 国农村有 2 1 万绝对 贫困人 口。 7 我 60 4 7 9 万相对贫困人 口, 两者加在一起近 80 万 ; 以国际标准来算 , O0 若 中国农村的贫困人 口就不是以千万
20 年进一步扩大到 32 :,04 03 .3 120 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 的情况下 , 城乡差距也还维持在 3 . 2 : 的较高水平。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 中一些非货 币因素 , 1I 如住房 、 教育 、 医疗 、 社会保 障等各 种 社会福利考虑在 内,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12 . 农村是我 国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 目标的难点和关键 就整体而言 , 我们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农村 , 困难的群体来 自 村, 最 农 最多的隐患也来 自农村。 问题 突出表 现在 三个 方 面 : 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 包括农村的交通 、 通讯 、 自来水 、 田水利设施等。目前全 国有一半 的 农 行政村没有通 自来水 ,0 6 %以上的农 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 , 有近 70 万户农 民的住 房需要 改 00
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 整整落后 l 年。17 —18 年 , O 99 95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 的率先推
行 , 乡居 民收 入 比 由 17 年 的 25 : , 小 为 18 的 18 118 —19 城 98 .7 1缩 95年 .: ;96 94年 , 随着 改革 的重 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存 在 的 问 题 1 在 思 想 认 识 上 还 存 在 一 些 误 区 . 1
和广 大民 众的积极 支 持 与广泛 参 与 。 广泛进 行பைடு நூலகம்宣传 , 要 营造
2 1 - 5 1 010—6
队 , 乡搞传 、 、 。 快 改变 乡镇 卫 生院 专业 人 员 紧缺 . 下 帮 带 尽
王 艳 : 会主 义新农 村建 设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社 设 备闲置 的现 象 , 从根 本上解 决农 民群众看 病难 的问题 。
26 提 高农 民 的 综 合 素 质 . 高农 民 的思想 道德 素质 。
( 4) 8 . 3 : 9
【】 业 安 . 于 加 强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的 思考 与 对 策 『 . 业 科 技 与 发 展 , 4傅 关 J企 ]
2 1 ( )2 9 2 1 0 0 7 : 1— 2 .
【】 真 之 , 环 纳 . 强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促 进 企 业 和 谐 发 展 Ⅲ . 国 科 技 5杜 臧 加 中
村干 部 开展经验 交流 , 举办 三农 问题 咨询 会等 活动 , 创新村 干部 的工作 思路 ; 三是提 高待 遇 , 强农 村基层 工 作 的吸 引 增 力 和凝 聚 力 , 除 村 干部 不 想 当 、 好 当和 不敢 当等顾 虑 。 解 不
使 村干 部成 为明政 策 、 管理 、 会 懂技 术 、 信息 的 “ 头雁 ” 灵 领 ;
( 接 第 32页) 上 9
报 .0 0 4 : 0 6 . 2 1 ( ) 6 —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 十一五” 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于如何切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将从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强 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切实搞好农村 文化建设; 以保先教育促新农村建设等 方面来进行阐述。 五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 三农” 收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不但涵盖了 以往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 解决“ 三农” 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 而且还赋予其新时期的建设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 涵既包括了路 、 水 、 电、 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 卫生、 文化等社 会事业建设, 也包括了以农田、 水利、 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 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 也包括了以 村民自 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 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 繁荣、 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条件。 俗话说“ 要致富, 先修路”“ ,道路通 , 百业兴。” 这些都说 明了道路建设对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性。 因此, 应加强农村公 路建设, 实行村村通油路, 在有条件的农村力争有直达省城的 高速公路。这样,一方面可以便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输 出, 增加农民收入 ; 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农民与外界的信息沟 通。 信息畅通了, 农民致富的路子也就越来越宽了。 我们知道, 水电是农村生产、 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以前 , 在水 电需求旺季, 往往都是农村支持城市, 结果使得农田错过了最 佳灌溉期 , 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下降, 有的农民甚至连成本都 收不回来, 更别提增加收人了。现在提倡新农村建设, 就是要 从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城市支持农村,切实保证农村对水电 的需求。同时, 还要逐步实施村村通电话、 乡乡能上网这一伟 大目 更加及时地掌握新信息, 标, 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二、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 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技术保证。 但是, 前来看, 就目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相适应, 与农民迫切盼望新技术发 家致富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多数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 理混乱, 缺少必要的资金,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基本上处于 名存实亡的境地。因此, 应进一步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 制改革, 使推广服务机构成为独立的、 各具特色的事业或者 企业单位。同时要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建设与农业产业 化、 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 , 鼓励推广服务机构积极创收 , 或者与龙头企业对接 , 使推广站的技术实力与龙头企业的经 济实力相结合。此外, 应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建 设,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切实保障农业科技人员权益 和创业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农村初中和高中毕 业生的技能培训。为此, 从今年起, 湖北省将在农村中学实施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农村绿色证书培训“ 百分百” 计划 , 在 “ 十一五” 期间将职业技能的培训面扩大至90%以上的初高中 生, 重点针对初中毕业、 高中毕业未进人高一级学校的学生, 力争使落榜生群体100%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适龄人, 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 保证。 在这一问题上, 2006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已给予了充分的 考虑。预算报告显示,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支出将达 3397亿元, 平均到9亿农民兄弟身上 , 每人“ 消费” 377.4元。中 央财政每支出的6.5元中,就有1元钱实实在在花在了农民的 身上。对此,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支出安排比 2005年实际执行数增加了422亿元 , 增长14.2%, 高于中央财政总收人、 总支出的增长水平, 占中央财政总支出 增量的21.4%。 若有超收, 还将主要用于增加对“ 三农” 的投人。
乡村振兴之我见
乡村振兴之我见乡村振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例如,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效率。
只有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科技创新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三,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特色,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乡村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
例如,可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绿色农产品等。
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也可以激发农民创业的热情,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农村社会建设。
农村社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社会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同时,还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
通过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可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农民应该积极参与乡村经济建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和帮助。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农村发展更加繁荣、美丽和幸福。
讨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言稿
讨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言稿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言。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乡村的文化建设要全面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要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农村居民能够在广泛参与和享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得到充分满足。
其次,农村文化建设要注重扎根乡村文化。
我们要弘扬乡土文化,发掘农村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
通过组织农民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使他们了解和传承自己的乡土文化。
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和鼓励农民通过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方式,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使农村的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也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动力。
再次,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创新驱动。
在现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精心构建适应农村实际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和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文化模式和载体,探索适合农村的文化传播方式,善于利用新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打破传统时空限制,让农村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优质文化资源和信息。
最后,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全民参与。
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只依赖政府的主导,更需要广泛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
我们要注重培育和壮大农村文艺团体,鼓励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同时,我们还要激发农村居民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意愿,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支持,让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新农村建设理论之我见
上, 知识分子率先 提 出了“ 乡村 建设” 新 的主 张, 并进 收入 , 高农 民消费水平 。林毅夫 的上述 主张是 当前 提
设实践的顺 利开展 。
一
的理念及试验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最大 , 这一 理 但 念 并不为学界主流所 认可 , 与林毅夫 的新农村建设 主
、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文化建设
显然是 一种另类 的思路 , 其背后 的经济学是 发 展农 村经 济、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农村发 展 张相 比 , 的首要 目标。正是如此 , 了回应世纪之交 的三农危 与主流 的形式 主义经济 学相 对应 的一种实 体主义 经 为 机 ,学术界 从各个角度对 之进行 学理探讨 和对策研 济学 。 究 , 中尤 以经济学 的研究居多 , “ 其 在 中国农村 向何处
设 成为 当前 的主流话语 , 随之便有 追随话语 者 、 论证 在 ,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 在 , , 由此 他认为小农 话语者 和制造话语者 , 而这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蓬勃开 经济仍然会在二十一世纪 的中国农村 中占主导 地位 , 正是 展 的同时 , 也导致 了认 识上的种种混 乱 , 不可避 免地 九亿农民在短期 内很难从农村 中顺利转 移出去。 温铁军 提出 了他的新乡村建 会对新农村建设 的深入开展形成障碍 。由此 , 笔者认 从这样 的基本 国情 出发 , 并进 行 了一系列 的乡村建设试 验 , 主要是 发 为, 有必要对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引发 的若 干理论问 设理念 , 题进 行梳理和讨论 , 以澄清认识 , 从而 推动新农村 建 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开展农 民文化娱乐 活动等。他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新时期,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基层群众工作实践,从基层文化干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内容和形式创新、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推行法制监管等五方面,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同时,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如何提倡、推广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进行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将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各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展现生机勃勃的文化活力。
一、服务与管理并重,推进基层文化干部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引导和组织好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只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干部的重要作用,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服务和管理,才能持续长效地群众文化工作。
基层文化干部建设,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服务于基层群众以及当地社会、经济为工作的要点。
此外,还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作为基层的文化干部,自己也要有“两把刷子”,喜欢文化,而且能“吹”能“弹”能“唱”,熟悉群众文化,了解群众文化的规律和特点,让群众信服,才能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有的放矢,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还有,基层文化干部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懂得如何与群众打交道,才能引得群众的爱戴;懂得如何运筹管理,才能将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得井井有条。
农民工文化建设之我见
农民工文化建设之我见摘要:八十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已经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关注、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政府部门供给、文化部门协作、农民工自身素质提升等三方面来阐述对农民工文化建设方面的看法。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88-01日前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等多位代表再次谈起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问题,提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新要求,关注、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约有2亿农民工,他们从事着社会最苦累的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收入低,居住条件差。
工作时神经绷得紧紧的,休息时却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愈八成的农民工竟然以唠嗑、打纸牌、看电视来打发休闲时光。
上网吧、看碟片、逛商场成为一些年轻农民工的业余生活的主要方式,农民工文化生活粗俗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中央出台了有关加强农民工文化生活建设的相关规定,但很多地方还是侧重于农民工的经济维权,而忽视甚至漠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缺少精神文化生活,人就会空虚寂寞,就会衍生出许多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赌博、吸毒、偷盗等违法行为,在农民工群体里时有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现今,四五十岁的农民工已陆续返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日趋年轻化,八0后已屡见不鲜,九0后也不乏身影。
如何使这些新生代农民有个健康的文化生活环境,更好地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政府主导,多元化多角度地关怀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经济投入,设立一些面向农民工的休闲娱乐场所,多举办些面向农民工群体的演出;在“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的同时,也照顾一下城郊的建筑工人们,因为他们大都是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把“戏”、“书”、“电影”以流动书屋、流动院线的形式送到他们那里去,并形成长效机制。
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现状与对策浅析【摘要】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娱乐为活动主要内容,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部门作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向导,对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加强和完善。
本文通过阐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精神文化;创新前言:目前,由于我国原有基层群众文化资源的不足,各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等资源匮乏,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走向消亡的局面。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要倡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活动中能够充分的实现自我提高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和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1. 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引方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
由于我国农村原有文化的资源的缺乏,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局面。
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它对群众做好文化宣传、组织和引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智力和精神的支持。
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立足于面向广大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它将群众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2. 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和发展,我国各级领导尤其是各乡镇基层领导对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各乡镇重要节庆日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实施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农村文化建设具体实践之我见
书屋 、文化 站 等文化 基础设 施 建设 、管理 工作 以及农 村 文化建设 其他 文体 工作 。 [ 关键词]农 村 ;文化 ;建设
[ 中图分类号]G17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6 2 1 )5 0 2 — 4 09 6 6 (0 0 0 — 0 6 0
一
、
农 村 文化建 设 的作用及 实践 现状
农村 文化 建设 中 的文化 属于社会 意识 ,社 会 意识反 作用 于社会 存在 。正 确 的文化会 促 进 社会 的发 展 、进步 ,而不 正确 的文 化会 阻碍社 会 的发展 、进 步 。文化建 设 的 目的是促 进社会
的进步 ,促进人民的团结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文化建设的 目的亦是如此。再者,农 村文化建设也是为了保障农 民的文化权益 、实现文化成果共享 ,同时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全 面建 设小 康社会 的必 然要求 。总而 言之 ,农 村 文化建 设是 非 常重要 的 。
府 、村委 、农 民的共 同努力 。 2真 正发 挥 乡镇 综 合 文化 站 的功能 ,为 农 民服 . 务 。文化 站 的 目的是 组 织农 民搞 文 化 活动 ,创造 文 化活 动的氛 围、条件 。2 0 09年 9月文化部颁布 的
4 号令 《 8 综合 文化站管 理办法》 是这样 规定 的 : 文化 站基 本 功能 空 间应 包括 :多功 能活 动厅 、书刊 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 和管理用房 ,以及室外活动场地 、宣传栏等配套设 施 ;文化站的主要职能是 :开展书报刊借阅、时政 法制科 普教育 、文艺演 出活动 、数字 文化信息服 务 、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 、体育健身和青 少年校外活动等 ;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 地条件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体活动和广播 、电影放 映活动;指导村文化室 ( 文 化 大 院 、俱 乐 部等 ) 和农 民 自办 文化 组织 建 设 ,辅 导 和培 训群 众 文艺 骨 干 。对 于每 个 乡镇 文化 站应 严 格按照此规定来执行 ,只有认真实施才能保障文化 建 设 的 的作 用 。此外 ,文 化 站 可 以包 括 棋艺 协 会 、
农村乡镇文化站现状与改革探究
农村乡镇文化站现状与改革探究作者:刘美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0期摘要:农村乡镇文化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民生工程。
十一五计划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虽然建设成果喜人,但是建设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就将对乡镇文化站的现状以及改革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乡镇文化站;改革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9-0215-01一、农村乡镇文化站建设现状(一)重视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文化建设一直都是软指标,对于领导层来说,文化建设一无指标二不考核,自然就成为了鸡肋,远远没有经济建设等硬性指标来的重要。
认识上的不足思想上的轻视也造成了对于文化站建设工作的轻视,很多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很陈旧,长久以来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部分文化站虽然有图书室、礼堂等设施,但是只有基本杂书、旧书,也基本不举办什么文化活动,没有营养价值,更别说吸引群众。
部分文化站甚至连基本的办公用房都没有,房间都被政府挪作他用。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必然会限制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为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经费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乡镇条件本来就比较艰苦,难以留住人才,再加上这几年政府财政紧张,资金都用来填补经济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缺口,对于文化站建设的投入更加不足。
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工资低、生活条件艰苦,纷纷选择离开,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文化艺术水平不高的老年人。
大多数的文化站连一支专业的表演队伍都没有。
没有人才就无法进行文化创作,难以开展文化活动,使得文化建设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管理不到位,文化建设质量不高。
文化站关系着整个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的任务繁重,但是由于领导重视不足、人手不够、管理意识缺失等原因却造成了文化站的管理松散。
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不足、对策之我见
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不足、对策之我见作者:李胜李海燕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7期一、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人们对文化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乡镇文化站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先进文化多年来,乡镇文化站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让乡镇居民对文化站有更为详细和全面的了解,对群众起着宣传、引导、指示、教育效果,让他们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丰富自己的知识,满足对文化知识的需要。
(二)弘扬时代主旋律新形势下,通过乡镇文化站的作用,能宣传国家大政方针,让人们对这些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能弘扬时代主旋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乡镇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法制观念,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在人民群众当中形成良好氛围,有利于弘扬时代主旋律。
(三)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主要为广大村镇居民服务,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面向当地群众,让文艺为人们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前发展。
乡镇群众通过参与这些文化活动,能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进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乡镇文化事业繁荣。
(四)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尤其在新的历史潮流下,做好该项工作更具有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乡镇文化站在发展基层文化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乡镇文化站的不足尽管认识到了乡镇文化站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资金、制度等约束,目前乡镇文化站建设仍然存在不足。
(一)工作队伍不稳定例如,一些乡镇文化站的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待遇较低,难以留下优秀人才。
工作队伍不稳定,影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文化活动不足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文化活动数量较少,或者形式单一,难以很好满足人们需要,不利于激发人们参与热情。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措施作文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措施作文《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之我见》一、基础建设要扎实乡村要是想有个好的发展,基础建设那可是重中之重。
就拿我老家村子来说吧,以前那路可烂了。
下雨天,一脚下去能陷进去半个鞋帮子,到处都是泥坑。
村里的老人们要是想赶个集,都得费劲巴拉的。
孩子们上学也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摔个满身泥。
后来有了点钱,开始修水泥路了。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不太相信这路能修好,还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呢。
可真当那路一点点铺开的时候,大家都来帮忙了。
今天这家出个劳力,明天那家送点水啥的。
这路修好了之后,变化可大了去了。
村里的小货车都能直接开到地里头,去镇上拉个种子化肥啥的特方便。
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来的时候都夸这路修得好,车子再也不会刮底盘了。
所以说修桥补路这些基础建设一定要扎实,像水电网络啥的也得跟上。
如果网不好,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回来,他们老说没网没法活呢。
二、特色产业不能少咱农村有农村的好,风景好、地也多。
就得找找那些适合自己村子发展的特色产业。
像邻村就找到了办法,他们村子周围山多,林子里有好多野生的蘑菇和山货。
以前村民也就是自己采了吃,后来有人发现这东西城里人喜欢啊。
于是村里就组织大家一起搞了一个小的山货采集加工产业。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不太懂,采集的时候乱七八糟,加工也不卫生。
后来请了技术员来,给大家培训怎么采,采了怎么处理。
现在他们村的山货在周边城市都挺有名气的。
而且村民们通过这个产业也有了收入。
他们还搞了个采摘游呢,城里的人来山里体验采蘑菇的乐趣,村民们还可以给他们做农家饭菜。
既宣传了村子又能赚钱,多好的事儿。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就像我村守着大片的农田,可以考虑搞绿色有机农业,种点特色蔬菜瓜果啥的,准能行。
三、文化建设来助力一个村子要是光有物质建设可不行,还得有自己的文化灵魂。
我们村里有一棵老槐树,那岁数比村里最老的长辈还大。
树下以前是村民们乘凉聊天的地方,现在稍微改造了一下,成了村里的文化小广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稿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咱今天就来唠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事儿。
在咱的印象里,农村那可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地方,但以前啊,精神文明这块确实有点欠缺。
就说我老家那村子吧。
以前村子里一到晚上,除了几户人家亮着灯,外面黑灯瞎火的。
大家晚上没啥娱乐活动,也就是早早吃了饭,看看电视,然后就睡觉。
村里唯一有点人气的地方就是那个小商店,几个老头儿在那打打小牌,有时候还为了输赢争得面红耳赤的。
可最近几年不一样喽。
村头那块原本荒芜的小广场,现在可热闹啦。
有一天我回村,傍晚的时候就看到广场上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有一群大妈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跳广场舞呢,那个音乐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放得震天响。
大妈们的动作虽然不是特别整齐,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精神头,就像年轻了十岁似的。
旁边还有几个大爷在下象棋,一边下还一边争论着走法,“你咋能这么走呢,这步棋可臭啊”“你懂啥,我这是战术”,那场面可有趣了。
还有几个小孩子在广场上跑来跑去,嬉笑玩耍。
这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呀。
以前村里到处是乱丢的垃圾,现在呢,每隔一段路就有个垃圾桶,而且村民们也都自觉多了,不会再随手扔东西。
为啥呢?村里搞了个文明评比活动。
每家每户门口都挂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卫生情况啥的。
谁要是家里不干净,或者乱扔垃圾被发现了,那在村里可就有点丢人喽。
大家都争着把自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种上花花草草,整个村子看起来都漂亮多了。
现在村里还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呢。
像什么唱大戏,把附近有名的戏班子请过来。
那一天啊,男女老少都搬着小板凳早早地到村中央的空地上占位置。
戏台上的演员们咿咿呀呀地唱着,虽然咱年轻人有时候听不懂,但看那些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
村民们在这样的活动里,不仅娱乐了自己,还了解了更多的传统文化。
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啊,真的是让咱农村大变样。
它不再是那个只有泥土和庄稼的单调地方,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文化气息的温馨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之我见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贵州省纳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崔静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
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文化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活动器材也很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文化场地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几乎没有乡村影剧院。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
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
乡村文化
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福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
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
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
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
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
怎样加
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
1、提高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群众文化是有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群众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各乡镇政府与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提高认识,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
面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要求,必须对农村文化工作进行改革。
每个乡镇必须配备一名专职文化干部,各行政村(社区)配备一名文化委员进行文化宣传和管理。
同时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统一。
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
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做他用。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
在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
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文化
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
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
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体育活动场所,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书籍。
使书屋成为农民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和好帮手,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
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底,对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对民间传说和民歌进行整理,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
同时建立镇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乡镇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
鼓励乡镇通过举办文
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