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准备3 几件常用的表达方式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581a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8.png)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江苏省九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是关于“准备”这一主题的。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和学习内容。
第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准备进行某项活动的常用表达方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准备一些事情,比如准备旅行、准备考试、准备晚餐等。
在英语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准备情况。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get ready for” 来表示准备做某事。
例如,我们可以说“get ready for the exam”(准备考试)。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prepare for” 来表示为某项活动做准备。
例如,我们可以说“prepare for the trip”(为旅行做准备)。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get everything ready”(把一切准备好)来表示准备一切。
第二个知识点是关于询问和提供帮助的表达方式。
有时,当我们准备做某事时,我们可能需要询问他人是否需要帮助。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使用“Can I help you with something?”(我能帮你什么忙吗?)或者“Do you need any help?”(你需要帮助吗?)来询问他人是否需要帮助。
当别人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使用“Yes, please”(是的,请帮助我)或者“No, thanks. I’m fine”(不,谢谢。
我没事)来回答。
在交流中,提供帮助的方式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使用“Sure, I can help you”(当然,我可以帮你)、“I’d be happy to help”(我很乐意帮忙)等表达方式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第三个知识点是关于对未来规划和准备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使用“be going to” 结构来表示我们对未来的计划和准备。
例如,我们可以说“I am going to study hard for the exam”(我打算为考试努力学习)。
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will” 来表示意愿和决定。
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
![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b776eec4afe04a1b071de39.png)
附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记叙文阅读技巧1、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
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
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
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线索及作用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
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
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和表达方法有什么区别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和表达方法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ccbf8e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b.png)
表达⽅式有哪⼏种和表达⽅法有什么区别 还不了解表达⽅式有⼏种的⼩伙伴赶紧来看看吧!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表达⽅式有哪⼏种和表达⽅法有什么区别”,本⽂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表达⽅式有哪⼏种 常⽤的表达⽅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这五种,是⽂章的重要形成因素,表达⽅式的多样性能够让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灵活运⽤好这⼏种表达⽅式对写⽂章有着很⼤的帮助。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种表达⽅式,它是作者对⼈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章中应⽤较为⼴泛,主要是把⼈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种表达⽅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式。
2、描写 使⽤⽣动的语⾔、⼈物的状态、动作、场景的性质、特征、环境的⾊彩、布局等。
它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
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动的再现,使⼈们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亲⾝感受到现实。
3、抒情 作者在⽂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情感的抒发了,抒情的⽅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就要看⾃⼰如何运⽤了。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法对⼈物或事情发表⾃⼰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彩。
它的作⽤在于使⽂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 说明是⽤简明扼要的⽂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等解说清楚的表达⽅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川、江河、植物、⽂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式和表现⼿法的区别 通常,要答“表达⽅式”,只有那五种可以考虑;要答“艺术⼿法”“表达技巧”“表现⼿法”,基本上都要把“表达⽅式”“修辞⼿法”和“艺术技巧”都考虑进去,要答全。
表达⽅式:⽤什么⽅式把你的主题表现出来,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这个问题相对简单。
现代文阅读理解表达方式归纳及常见题型
![现代文阅读理解表达方式归纳及常见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4eb7f021a26925c52cc5bf61.png)
诗歌常见典型意象熟练识记理解现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技巧知识及常见题型(一)表达方式类人称类特点效果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表达方式类特点效果叙述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描写肖像动作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手法富于变化,感染力白描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事物,以形传神。
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写景技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点面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叙事中包含憎恶褒贬。
寓情于景,含蓄蕴藉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二)结构类结构类表达特点表达效果题眼用凝练生动含蓄的词语,短语概括内容含义深刻、紧扣内容、全文线索、新颖独特。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bf4f7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9.png)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基础就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8056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2.png)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作为学生,临近考试时总是要求我们迅速掌握并复习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在此我将对临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
1. 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
2. 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
3. 作文题目的应对方法
数学
1. 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求值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计算
3. 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向量运算
英语
1.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写作时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物理
1. 物态变化
2. 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实验分析和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化学
1. 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理解
3. 化学实验及实验技巧
生物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3. 生物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
历史
1. 中国古代、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
2. 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3. 审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地理
1.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测量、制图及解读
3. 地理现象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政治
1. 政治制度、决策程序及国家管理
2. 政治思想及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
3. 政治规律、国际关系的分析
总结
在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备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上述知识点,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d7e2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9.png)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开发的技能,例如寻找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
这些技术并不是基于科学知识的,但它们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如今的技术也是如此。
现代人不再恐慌于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而且通过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等技术实现了体力解放,手机则实现了信息传递的解放。
同时,像爱迪生、袁隆平等人的发明也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工具和方法。
与科学不同,技术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而科学则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然而,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创新。
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同时,技术对自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人类需要利用技术来改造自然,但应该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基本特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中,专利是保护技术活动的重要手段,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独占性,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是一项拥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的权利,它可以使得专利持有人独自拥有各种权利,有一定的保护期限,同时也有地域区分,主要是国家与国际之间的差异。
专利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它们的保护期限分别为20年、10年和10年。
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发明是指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例如电弧灯;而革新则是对原来的旧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例如白炽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5173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c.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本文将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口头表达,孩子们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 视觉辅助方式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可以借助一些视觉辅助方式来提高沟通效果,比如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
例如,当你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时,你可以用手指指向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
2. 使用简洁的语言口头表达时,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冗长的句子。
孩子们可以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来描述事物、陈述观点。
例如,当你在介绍一个动物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它的特点和习性,而不是罗列一大串句子。
3. 练习语音语调良好的语音语调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讲故事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音语调。
在讲述时,可以加入一些情感色彩,适当地使用高低音调和语速变化,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二、书面表达除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书面表达,孩子们可以输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1. 常见的作文类型在四年级阶段,常见的作文类型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孩子们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作文类型,并按照相应的结构和特点展开写作。
记叙文要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文要有清晰明了的事物特点,议论文要有充分的论据和论述。
2. 提升作文的逻辑性写作时应注重逻辑性,确保观点和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当写作一个段落时,可以先列举几个观点,再给出具体的例子或解释,最后进行总结。
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型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多样化。
孩子们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和模仿优秀的句式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ae483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f.png)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最新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篇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教案学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案学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7236a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6.png)
教案学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编写教案时,用词准确且表达方式得体,可以帮助教师传达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教案学习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一、教案学习常用词汇1.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和实现的具体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常用表达方式有:- 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对…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了解…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和关注的内容和问题。
常用表达方式有:- 强调…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解决学生在…方面的困惑和疑惑- 突出…的难点和理解深度- 针对学生…方面的常见错误和误区3.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手段。
常用表达方式有:-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演示和展示-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方式-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实践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教学过程: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
常用表达方式有:- 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带领学生逐步掌握和理解核心概念- 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总结和评价学习效果,作出反馈5. 教学资源:指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辅助教材和工具。
常用表达方式有:- PPT演示文稿- 教材和参考书籍- 实验设备和材料- 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6. 教学评价: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常用表达方式有:- 经常性的课堂练习和考核- 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作业- 基于项目和实践的综合评价- 学习反思和自评互评的方式二、教案学习常用表达方式1. 直接引用:可以直接引用相关教学理论或指导意见来支持教案编写。
例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教材使用基本要求》,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 采用标准化的教学流程: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安排和设计。
1.记叙文答题技巧一线索、概括内容、表达方式
![1.记叙文答题技巧一线索、概括内容、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6c9b31cfc789eb172dc882.png)
二、对记叙文的考查,主要是课外整篇的记叙文, 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下几点: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 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 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 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 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 读全文。
3、答题技巧 ①解答上述题型的 是:先迅速浏览,获 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 文章或文段的 ;然后 ,有针对 性地 ,并迅速 。需 要说明的是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 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 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 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
记叙文阅读
线索、 概括内容 及表达方式 的理解和答题技巧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章的线索;把握 线索的形式;考查线索的答题方法 技巧。 2、了解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出题 形式;把握答题技巧。 3、理解表达方式,学会判断不同 句段的表达方式。
一、导入: 记叙文是一种怎样的文章形式呢? 记叙文是以 、 为主要表达方 式,以 、 为主要内 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 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 、 、 、 等文体都属 于记叙文范畴。
(议论和描写是主要考点,其次是抒情。)
( ):对人、事、物发表评论(评价)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抒发和表达内心的感情。 ( ):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 、成因、构造、功用等。 (议论和描写是主要考点,其次是抒情。)
【随堂练习巩固】 【课后强化练习】
解答
【随堂练习巩固】 (一)门 铃 1.“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①门铃是全文的线索。 (2分) 。 。 ②门铃是链接帕皮和亲人感情的纽带。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 帕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小女 孩把买来的门铃送给原来是自己亲爱的爷 爷帕皮,帕皮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 。 。
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
![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fc90b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0.png)
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语文是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1〔记叙〕:就是记述事情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使读者对事情或者事物变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了解。
例如: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
〔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事情场景人物等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读者如临此境,如睹其人,如处其事。
简言之就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月亮奋力挣脱云的纠缠,冉冉而起。
〔抒情〕:就是作者用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
有心灵独白式的直接抒发也有借他物来抒发的。
前者例如我赞美白杨树,因为它实在是不平凡的。
后者例如听到音响里欢快的歌,我内心的痛苦就突奔起来。
〔说明〕:就是用语言文字对事物的性质、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科学地解说。
以使读者阅读之后有科学的认知。
例如采用这种材料制做的衣服质地比较柔软,透气性能也很理想。
〔议论〕:就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对人事的是非、好坏等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主张、看法等。
例如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我们应该具有这种修养。
语文知识点常用表达方式2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表现手法有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和烘托、渲染、首尾呼应、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夸张等。
具体特点和作用分述如下: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英语语法重点知识大汇总
![英语语法重点知识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74be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3.png)
英语语法重点知识大汇总英语语法重点知识大汇总一、动词时态动词时态是英语语法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用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和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动词时态:1、现在时态:表示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I am studying English.2、过去时态: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She was happy yesterday.3、将来时态: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They will travel to Paris next week.二、名词名词用来表示人、物或抽象概念。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名词语法点: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是可以一个一个计算的名词,例如:dog;不可数名词是无法一个一个计算的名词,例如:water。
2、名词所有格:表示所有关系的一种语法形式,例如:my book,their house。
三、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人或物的特征。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形容词语法点:1、比较级和最高级:比较级表示“更……”的意思,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
例如:better,best。
2、形容词的位置: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前面,如:beautiful flower;但有时候也可以放在名词后面,如:flower beautiful。
四、副词副词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特征。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副词语法点:1、副词的位置:副词一般放在动词前面,如:quickly run;但有时候也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如:run quickly。
2、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副词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例如:faster,fastest。
五、从句从句是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单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从句类型:1、名词性从句:用来代替名词的一种从句,例如:what he said is not important。
2、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的一种从句,例如:the girl who is singing is my friend。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2d710279563c1ec5da719a.png)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简洁明快〗(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
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
”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
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
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六年级语文]表达方式 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
![[六年级语文]表达方式 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https://img.taocdn.com/s3/m/e8903329ee06eff9aef80771.png)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
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
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
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准备做某事的四种表达方式
![准备做某事的四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8471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7.png)
准备做某事的四种表达方式以准备做某事的四种表达方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准备做某件事情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自己要做的事情。
第一种表达方式:计划计划是我们准备做某事时常用的方式之一。
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时间和资源,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要明确目标、列出具体的步骤和所需的资源,然后安排每个步骤的时间和顺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
第二种表达方式:预演预演是一种通过模拟来准备做某事的方式。
通过预演,我们可以提前感受到真正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困难,从而更好地做好准备。
预演可以是口头的或者是实际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熟悉整个过程,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预演,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第三种表达方式:积累经验积累经验是一种通过实践来准备做某事的方式。
在准备做某件事之前,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相关的活动或者任务,从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并且在真正执行任务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通过积累经验,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任务做好准备。
第四种表达方式:寻求帮助寻求帮助是一种在准备做某事时常用的方式。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挑战。
在这些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获取帮助和支持。
通过寻求帮助,我们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减少错误和困惑,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准备做某事的四种常见表达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准备自己要做的事情。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要注意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并且不断学习和改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合理的准备,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和自信地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种表达方式明晰作用不同
![五种表达方式明晰作用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c12033c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3.png)
五种表达方式明晰作用不同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常用的表达二、各表达方式的作用及示例1.描写(1)人物描写错误!体现人物性格、情感例: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体现了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错误!体现人物身份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错误!反映社会环境例:中年闰土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痛苦,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背景;备注:某种作用不是分割开来独立体现的,常会出现集中作用同时存在于一段描写中的现象;希望答题人冷静剖析,答准答全面;(2)自然环境描写错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例: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的,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活动环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错误!展开、推动故事情节例: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误!象征和暗示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冷酷和毫无生机;错误!为下文做铺垫竹林深处家开篇写竹林为后文写人家和“欢笑声”做铺垫;错误!烘托人物形象例: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斑羚风渡烘托了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美;错误!深化作品主题备注:解答相关问题时,不能堆砌描写的作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记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内容作答;(3)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4)正侧面描写错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作用是给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背影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错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作用:A.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之美的侧面描写;B.是对直接描写的有益补充,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更形象鲜明突出;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自己到田野中的快乐,写自己对爱的追问等都侧面写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使老师可敬可爱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备注:如是侧面描写文字,在答作用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其“侧面描写”的身份;(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细致的描写、作用;错误!对人物外贸貌、语言、动作、情态和心理的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更细致深入的刻画人物性格情感;错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点明时间或时代背景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议论错误!文首一轮作用:开篇点题,揭示主题,统领全文例: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错误!文间议论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点明所写事物的意义;例:“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的吗”谁是最可爱的人错误!文末议论作用:揭示或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例: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忆读书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故乡3.抒情错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用:真切强烈;震动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例: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郑振铎海燕错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理作用:表达婉转含蓄,蕴含深厚,收到情与景事、物交融,情浓意深的效果,感染力极强;例: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借景抒悲凉心情;例: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借物抒对故乡思念之情;考点清单1.判断表达方式类别:常见题型为:“某某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某某属于什么描写”2.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题型为:“某处的描写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3.对某种表达方式的赏析:常见题型为:“本文人物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很成功,请你做研读鉴赏;”技巧清单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判断,方法可参见上面讲解的“记叙文常用表达方式分类”和“表达方式的作用”;对某种表达方式的赏析其实也是在谈某种表达方式在语言环境下的作用;需提醒大家的是,就各表达方式的作用而言,其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内容主要指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所起到的作用;如“人物描写”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情感、体现人物身份”,“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等;2.结构指表达方式起到的过渡、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等结构方面的作用;如“自然环境描写”可以“为下文做铺垫”,“文间议论”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等;3.文学性的表达效果指对气氛环境的渲染烘托、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个读者感受真实真切等艺术效果;如“直接抒情”可以使表意“真切强烈;震动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间接抒情”可以使“表达婉转含蓄,蕴含深厚,收到情与景事物交融、情浓意深的效果,感染力极强”均属此方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
2.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
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旋转剖。
剖切平面通过筋、肋板、辐板等 结构的纵向对称面时,不画剖面 线,用粗实线与邻接部分分开。
旋转剖可用于表达轮、盘类物体上的孔、槽结构,及具有 公共轴线的非回转体物体。
旋转剖的画法
A-A
A
A
A
☆ 标注方法: 旋转剖必须标注。 ☆ 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 ② 在剖切面后的其它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射。
☆ 注意问题: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相交平面将机件剖切,然后把几个剖切平面展开且平 行某一基本投影面后得到的剖视图,须在视图的上方标注“×—×展 开” 。
采用几个相交的 剖切平面的形式二 视图的上方: 标注“A—A 展开”
3.3
断面图
3.3.1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 平面将物体的某 处切断,仅画出 断面的图形,称 为断面图。
[例题1] 全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⒉ 半剖视
A—A
存在的问题: 表达外形不清。
A A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
解决办法:
A—A
半剖视:
以对称线为界, 一半画视图, 一半画剖视。
已表达清楚的 内形虚线不画
A-A B B
适用范围:
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 形状又基本对称时。
B-B
A
A
半剖视的定义
当物体具有对 称平面时,用一剖 切平面将机件完全 剖开,在垂直于对 称平面的投影面上 的投影时,可以对 称中心线为分界, 一半画成剖视图以 表达内形,另一半 画成视图以表达外 形,称为半剖视图。
4. 组合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相 交的剖切平面 和柱面剖开物 体的方法称为 复合剖。
A A A A
A
A-A
采用几个相交的 剖切平面的形式一 ☆ 标注方法:
复合剖的标注方法与旋转 剖、阶梯剖的规则相同。
☆ 适用范围: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较 多,用旋转剖或阶梯剖仍 不能表达完全时,可采用 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 。
3.2
剖 视 图
在制图时,对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常采用剖视图 来表达。
3.2.1 剖视图的概念 ⒈剖视图的形成
为了清楚的 表达机件的内部 结构形状(消除 虚线), 假想用 剖切面将机件沿 适当位置剖开, 移去剖切面和观 察者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进行全投 射。
2.剖视图的画法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一般常用平面作为剖切面(也可用柱面)。为了表达物 体内部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结构的 对称平面或孔的轴线,并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2)画剖视图 剖切平面剖切到的物体断面轮廓和其后面的可见轮廓 线,都用粗实线画出。
(3)画剖面符号
应在剖切面切到的断面轮廓内画出剖面符号。
虚线不画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想象移去哪部分?剩余哪部分? 全投射包括:截断面、孔后线、截断面内剖面符号。 虚线如何处理? 假想体现在哪里?
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 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 面,以及按投影关系 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 面,均可省略箭头。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 对称移出断面图,可省略字母。
当断面图形对称时,也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
断面图的对称平面迹线即表示剖切平面位置,断面图 名称、剖切平面符号及字母均可省略。
100
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物体得出的移出断面 图,中间应断开绘制,且剖切平面一定要垂直于零件的边界。
A
A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① 表示小局部内部结构。 ----只有局部内形需要剖切表示时。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② 弥补半剖视图的不足。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 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正确
错误
③ 弥补全剖视图的不足。 ----当机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BC
C
2. 判断正误
正确
不正确
正确
错误
3.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应用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
剖视图
1.全剖视
用剖切面完全地 剖开物体所得的 剖视图 称为全剖 视图。
A-A
适用范围:
外形较简单, 内形较复杂, 而图形又不对 称时。
A A
重点表达内形。
省略标注的全剖视图
全剖视应用举例
省略箭头的全剖视图
主视图被确定之后,其它基本视图与主视图的 配置关系也随之确定,此时,可不标注视图名称。
3.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 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向视图必须进行标注。
注意
(1)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们 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向视图中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 能配置在主视图上,以使所获视图与基本视图相一 致。而绘制以向视图方式表达的后视图时,应将投 射箭头配置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 (2) 向视图的视图名称“”为大写拉丁字母, 无论是在箭头旁的字母,还是视图上方的字母,均 应与读图方向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以便于识别。
3.1.3 局部视图
当物体在平 行于某基本投影 面的方向上仅有 某局部结构形状 需要表达,而又 没有必要画出其 完整的基本视图 时,可将物体的 局部结构形状向 基本投影面投射, 这样得到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注意事项:
(1)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 应以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 (2) 当表示的局部结构外 形轮廓线呈完整封闭图形 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3)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 图的配置形式配置,这时 不需标注。 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A B
3.1.4 斜视图
问题:当物体的表面与投影面成倾斜位置时,其 投影不反映实形。
解决方法:
A V
★ 增设一个与倾斜表 面平行的辅助投影 面。 ★ 将倾斜部分向辅助 投影面投射。
斜视图是物体向不 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 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的画法
A A A
斜剖视图
斜剖视图标注不能省略,最好配置在箭头所指方向,也 允许放在其它位置。允许旋转配置,但必须标出旋转符号。
☆ 标注方法: ☆ 适用范围:
当机件具有倾斜 部分,同时这部 分内形和外形都 需表达时。
A-A
A-A
A
☆ 此剖视可按斜视 图的配置方式配置。
A B B-B B
A-A
斜剖视图
A–A A
A B B
☆ 适用范围: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 表达完全,且机件又具有回转轴时。
3.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问题的提出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 开物体的方法通常称为阶梯剖。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可能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剖切平 面的转折处必须是直角。
A-A
A-A
A
A
A
A ☆ 标注方法: 阶梯剖的标注规定与旋转剖相同。 ☆ 注意问题: A
⒉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规则
仰视
主视
俯视 六个投影面展开时,规定正投影面不动,其余各投影面 按图示的方向,展开到正投影面所在的平面上。
⒊ 六个基本视图的基本配制和投影对应关系
前
上 后 高
右
下 长
左
左
长
右
度量对应关系 :仍遵守“三等”规律 方位对应关系 :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 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 一边是物体的前面。
画斜视图的注意事项: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斜视图一般表达局部结构,投影范围用波浪线。
注意事项图例:
斜视图必须标注。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 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必要 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 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 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符号角度 标注在字母之后。 允许图形旋转的角度超 过90°。
视图的种类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3.1.1 基本视图
用正六面体的六 个面作为六个投影面, 称为基本投影面。将 物体置于六面体中间, 分别向各投影面进行 正投影,得到六个基 本视图。
⒈ 形成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右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仰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后视图
知识准备3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3.1 3.2 3.3 3.4 3.5 3.6 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综合应用举例
学习情境
同样一个零件,不 同的人却用不用的 表达方式,到底哪 一种正确呢?
学习时间:4学时 学习引导:
视图 剖视图 综合运用
.1
视
图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的外部结构和形状。
A A
A
① 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 ② 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的要素。只有当两个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 时,可以此为界各画一半。
☆ 适用范围:
当机件上的孔槽及空腔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平面内时。
挂轮架零件表达举例
注意: 阶梯剖不能省略标注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无其它图形时,可省略箭头。
”,并在剖切符号附近注上相同的字母,字母必须水平书写 。
剖视图省略标注的情况:
(1) 当剖视图按基本 视图关系配置时,可省略 箭头。
(2) 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物体的对称平面或基本 对称平面,且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可以不 加标注。 肋板不画剖面线
4. 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 假想剖切 剖视图是假想把物体剖切后画出的投影,其它未取剖 视的视图应按完整的物体画出。 (2) 剖视图中不要漏线 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线应画出。尤其注意孔后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