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优选稿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
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高中语文写作主要表达方式总结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高中语文课文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写作主要表达方式一、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语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整理]
表现手法1、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好处及作用】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
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②间接抒情:分为四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用典故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好处及作用】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例】小斋即事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好处及作用】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3.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今天,语文网小编通过以下的分享——五种常见表达方式,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五种常见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初中语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优选.)
初中语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一、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记叙:交待背景,为写下文作铺垫。
说明:详细清楚地交代了... 科学准确地介绍了...。
抒情:直抒胸臆,抒发了...的情感,表达了...的观点。
描写:a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b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烘托...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性格。
c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变化。
二、记叙的分类及其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表达方式有哪五种分别是什么
表达⽅式有哪五种分别是什么语⾔表达的基本⽅式有五种:⼀是叙述,⼆是描写,三是抒情,四是议论,五是说明。
五种表达⽅式的简介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种表达⽅式,它是作者对⼈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种表达⽅式。
它是记叙⽂,特别是⽂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式之⼀。
在⼀般的抒情、议论、说明⽂中,有时也把它作为⼀种辅助⼿段。
描写的⼿法运⽤得好,能逼真传神、⽣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体中的主要表达⽅式,在⼀般的⽂学作品和记叙⽂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在于使⽂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中,它是主要表达⽅式;在⼀般记叙⽂、说明⽂或⽂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段。
5、说明。
说明是⽤简明扼要的⽂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等解说清楚的表达⽅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川、江河、花草、树⽊、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种类有哪些表达⽅式,由“表达”和“⽅式”合成。
表达是动词,意思就是“表⽰思想和情感”。
⽅式,是名词,意思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法和形式”。
[我们常说的“表达⽅式”主要是指⽂章的写作⽅法,以及这种⽅法所表现出来的语⾔形式特点。
但是,⽣活中,“表达”的范围很⼴,例如绘画、⾳乐的表达⽅式和⽂章的表达⽅式就不同,体育更是与众不同,它⽤⾝体的运动直接表达锻炼和竞赛的⽂化含义所谓“表达⽅式”是⼈类⽤语⾔、艺术、⾳乐、⾏动把思想感情及感情⾊彩表⽰出来时所采取的⽅法和形式。
就⽂章的写作⽅法⽽⾔,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文的五大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_0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语文的五大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语文的五大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今天,通过以下的分享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有哪些,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语文的表达手法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语文的表达手法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语文的表达手法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语文的表达手法四:议论。
议论也算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语文的表达手法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小学常见的表达方法
一、小学课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就一篇文章中,作者在写作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1、借物喻人:《白杨》2、托物言志:《石灰吟》《竹石》3、文章中应用相互照应的方法《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如《桥》《十六年前的回忆》4、引用名人名言:《为人民服务》5、把回忆与现实结合起来写的:《凡卡》6、虚实结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7、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山中访友》等8、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索溪峪的“野”》9、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方法(想象、联想):《月光曲》10、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只要在写人的文章中使用。
11、还有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事物:一般说明文中都有。
12、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13、采用对比的写法的:《十六年的回忆》14、各种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方法,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飞夺泸定桥》按时间(季节)或地点的变化写:按总分总的结构写:《桂林山水》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来写:15、通过一件(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1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穷人》当然,在一篇文章中,一般都不只有一种表达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
二、小学语文能力:1、独立识字能力;2、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3、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4、写简单的纪实做文章、想象做文章和常见应用文的能力;5、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7、识字能力、造句能力、初级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联想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书写能力、语言的感悟能力(就是要能读懂句段的意思,这可能要在有感情地朗读上下点功夫)、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三、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
语文知识的五种表达方式
语文知识的五种表达方式
语文知识的五种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简洁明快〗(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
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
”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
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
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中文语文表达方式
中文语文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寓言、讽刺、象征在中文语言中,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由于中文的语法和文字系统的复杂性。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语文表达方式及其详细描述:1.叙述(Narration):叙述是一种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一个故事或一系列事件。
叙述可以包括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也可以包含对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刻画。
通过叙述,作者能够使读者如同亲历其境般地了解故事或事件的发展。
例如:“那天晚上,小明独自在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这个句子就使用了叙述的方式,讲述了小明听到敲门声的经历。
2.描写(Description):描写是通过具象和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或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和阐述。
描写不仅可以呈现事物的外在特征,还可以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揭示事物的内在特质,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那个小男孩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这个句子就是通过描写的方式,描绘了小男孩的眼睛明亮如星。
3.抒情(Prose):抒情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感受的表达方式。
它通过直接描述感情或描绘与情感相关的形象来传达情感。
抒情往往需要读者跨越文字表面的含义,深入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例如:“我爱你,如同繁星爱着月亮,如同青草爱着阳光。
”这个句子就使用了抒情的方式,传达了作者深沉的爱意。
4.议论(Argumentation):议论是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和反驳来传达观点或立场的表达方式。
它通过提出论点、使用证据和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议论的主要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或立场,它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个句子就使用了议论的方式,提出了作者对学习和努力的看法。
5.说明(Exposition):说明是通过解释、分析和例证来传达信息或观点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
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修订稿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一、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语文五种表达方式
语文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最新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常用表达手法归纳篇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及写作方式
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1.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作用是能画龙点睛,有点及面启发读者去体味生活的底蕴。
2.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3.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4.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能够使人或物更加的清晰准确。
5.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有哪些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一、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2、从描写的方法上分:(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2)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还有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3、从描写的角度上分:(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整体与局部描写(3)虚与实的描写(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四、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论证方法有:
1、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
2、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3、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5、因果论证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六。
关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一共六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