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司马迁内心世界
史记:司马迁生命的壮怀与悲叹
史记:司马迁生命的壮怀与悲叹公元前110年,汉元封元年,晚春的一天。
洛阳城中,一对父子执手而泣。
这对父子就是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和他的儿子司马迁。
司马氏父子的诀别,开启了一段壮丽的生命旅程,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佳话,催生了逸响千载的皇皇巨著。
司马氏的先辈曾长期担任周朝的史官。
司马谈在汉武帝建元(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年间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长期担任太史令。
他通晓史籍,精通诸子之学,矢志继承孔子的《春秋》史学,创作一部贯通古今的通史,但生前未能如愿。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述父子诀别的情景: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父子诀别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窥看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始动机,就是承袭家族事业和完成父亲遗愿。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华大地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乱。
汉王朝立国后,国家从混乱走向盛世。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原因何在?什么样的治国方略才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两个问题成为当时汉王朝上下关注的热点。
司马氏父子屹立于时代的潮头,他们著史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反思治乱兴替的原因和探索治国安邦的方略。
情感是创作的原始动力,理性思考是将内心热情转化为具体创作成果的必由之路。
司马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史记》的内涵,使《史记》成为富于时代风貌,彰显个人思想的煌煌巨著。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司马迁正在“论次其文”,专心撰写《史记》。
正当此时,祸从天降。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被处腐刑,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修史动机发生了重大转变。
历经磨难后的司马迁,对人生和历史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开始将自己于郁结中体会到的生命激情融入创作中,使《史记》成为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历史巨著。
一、李陵:五千孤军战万骑力战覆没迫降敌李陵(?--公元前74年)的事迹主要记录在《史记·李将军列传》《报任少卿书》《汉书·李陵传》和《汉书·苏武传》四篇文献中。
我看司马迁作文
我看司马迁作文《我看司马迁》篇一司马迁,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星。
在我心中,他的形象那可是相当复杂的,就像一个多面体,每个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我最初知道司马迁,是在历史课上。
老师讲他遭受宫刑,当时我就想,哎呀,这得多疼啊,这简直就是从天堂掉到地狱啊。
我可能无法真正体会他当时那种绝望的心情,就像你本来满心欢喜地去参加一场盛宴,结果被人一脚踹到了臭水沟里,那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屈辱呢?也许有人会说,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这确实是一个很伟大的理由。
可是,我也在想,换做是我,我能做到吗?我可能早就被这种打击给击垮了。
司马迁就像一个超级坚韧的小强,不管生活给他多少拳头,他都咬牙扛着。
他写《史记》的时候,那得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写着,那笔尖就像他对命运的控诉。
他把历史上那些人物一个个地搬到纸上,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他的笔下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他是不是也会把自己的情感偷偷地注入到那些文字里呢?就像厨师做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独特的调料。
有时候我觉得司马迁挺“轴”的。
都遭受了那样的磨难,干嘛还非要坚持写那些可能会得罪人的历史呢?他难道不知道明哲保身吗?可是,又想回来,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那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史记》吗?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他选择了坚持真理的那一面,哪怕会划伤自己。
司马迁在我眼里,他不仅是一个史学家,更是一个勇士。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历史的荒漠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的故事让我知道,人在困境中是可以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的,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经历他那样的苦难,但他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许会给我一点启示,让我不至于那么轻易地放弃。
《我看司马迁》篇二司马迁啊,司马迁,你可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家伙呢。
我记得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司马迁的故事,是看了一本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书。
《报任安书节选》解析
词类活用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且勇者不必死节 (为……死) 动词的使动用法 故述往事,思来者 (使……思) 名词作动词 恨死心有所不尽 (遗憾) 名词作形容词 鄙陋没世 (平庸的) 形容词作动词 仲尼厄而作《春秋》 (陷入困顿) 形容词作名词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富贵的人)
特殊句式
被动句 至激于(表被动)义理者不然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 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 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 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 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 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 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 一书的决心。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 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 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 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 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的历 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的。因 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 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以走进 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穿
使....受辱
4、形容词作名词 请略陈固陋 固执鄙陋的意见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积威约之渐也。
2、省略句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之)。省略宾语(之)
3、状语后置句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灌夫受辱于居室。
第4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 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 世”。司马迁进一步表明,他并 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引决” 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 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
司 马 迁
报 任 安 书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 任安的一封回信。书,就是信的意思。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人。他在任益 州刺史时曾给司马迁写信,要司马迁利 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便利条件(司马 迁出狱后,为中书令,是宫廷中的机要 官员)“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 有立即答复,到任安因戾太子事获罪被 判腰斩,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苏教版一、说教材:《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者事竟成”,课文讲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尽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赞扬了司马迁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全文内容概括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司马迁的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司马迁内心世界的感悟。
2、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初步认识《史记》的史学价值和地位。
教学重难点:重点: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过程难点:领悟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过程中折射出的司马迁的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本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发愤”二字,既是全篇的文眼所在,也是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巨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思考圈画,同位交流、抓关键语句品读,补充资料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抓住“发愤”进行“读悟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真正原因,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五大环节来完成。
环节一:复习导入。
认读一组与课文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是课文内容的提炼,读好它,既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有总体把握。
环节二:总览全文,以《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著作?让学生总览全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抓住“发愤”提出纲领性的问题(为什么要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是怎样发愤的?),切入文本的新授。
环节三:品读感悟以“发愤”为主线,以“读”为抓手。
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感悟司马迁写《史记》的三个原因:一、英雄的影响;二、受父亲的影响;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走进司马迁_六年级作文
走进司马迁
走进司马迁走进司马迁翻看历史的长卷,遨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伟人的精神熏陶,我们是清晨阳光下的花朵伟人拥有完美的一生,无论你是身处逆境或顺境,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快乐的心态,你就一定会战胜逆境,成功之门也会为你打开.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司马迁10岁就开始阅读古代的史书,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家庭影响下,司马迁立志要做一名历史学家.从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风土人情.经过向孔子后人请教,得到了不少孔子的历史,参观了楚汉之战的古战场遗址…为他编写《史记》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后来,司马迁的父亲去世,司马迁继父亲做了太史令.深刻的让他了解到最高统治的许多内幕.他如饥似渴的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重要的的资料.这样埋头苦干了5年,他方才动手编写《史记》.正当司马迁全身投入到编写《史记》时.突然祸从天降.他触犯了汉武帝,被关进监狱,判令重刑.司马迁没有钱只好受刑,身体被摧残,精神受打击.但是,为了完成这部伟大的史书,他忍受了一切痛苦,出狱以后,他继续编写.经过了10年的努
第1页共1页。
颠覆传统认知:从司马迁的内心世界领悟太史公不朽的史学精神
颠覆传统认知:从司马迁的内心世界领悟太史公不朽的史学精神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中之所以有《司马迁传》,自然是由于司马迁在西汉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
《汉书·司马迁传》中的内容非常简略,前面几乎是照搬了《太史公自序》,后面照搬了《报任安书》,那么太史公到底有何含义?司马迁为何要将太史公放在自序之前?汉书《汉仪注》中的记载给后世对太史公的认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汉仪注》是对西汉官制进行整理的一部著作,书中写道:“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
”,说明这个官职是汉武帝设立的,而且是一个很高的职位,比丞相还要高,各地收集的文件先由太史公进行记录。
历史文献中有太史令,却没有太史公这个官职。
而且,虽然太史令掌握着西汉时期的所有文献,但太史令的官职并不高。
事实上,正式的官职一直都是太史令,司马迁和父亲司马谈都是太史令,那司马迁为何要自称太史公呢?太史公自序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何谓“太史公”,以及司马迁借太史公之名所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司马迁画像《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司马氏世典周史”,这说明了司马氏的出身,自周宣王起就是执掌官史的家族。
司马氏在周惠王和周襄王时期迁往晋国,后来其后裔多分散到卫国、赵国、秦国。
秦国的这一支,经历了秦汉的变迁之后,传到了司马谈。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很明显是个博览群书的人,虽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仍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在他那个年代,很多人对诸子百家的看法都有误解,司马谈并不赞同,于是专门撰写了一篇《论六家要旨》加以解释。
墨子画像司马迁把《论六家要旨》全篇抄录。
司马谈简述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对各家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六家中他对道家的论述尤其多,他认为道家的理论初看之下似乎是矛盾的,要无为,又要无不为。
司马迁悲伤情感与悲剧心理解析
司马迁悲伤情感与悲剧心理解析鲁迅先生曾讲过,《史记》是“无韵之《离骚》”[1]。
如果说《离骚》是屈原对自己心灵创伤凄风苦雨式的吟唱的话,那么,《史记》也同样表现了司马迁的心灵矛盾、心灵痛苦、心灵悲剧。
刘禹锡称《史记》为“司马子长之深悲”[2],刘鹗也说《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3],他们都指出了《史记》中所蕴含的司马迁的悲剧意识、悲剧心理。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这时,西汉王朝已建立六十余年,楚汉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这是春秋战国以来最安定的历史时期。
而且,高帝、吕后以来实行的休养生息的政治,已初见成效,出现了后世称之为“文景之治”的局面。
然而,这种“安定”的社会却有它特殊的时代气氛。
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包括那些“从军归者”,又回到了比昔日更萧条冷落的土地,在刀光剑影中绷紧的神经一旦松弛下来,往昔可怕的阴影、死者的幽灵就不时袭来,回想过去的一切,他们觉得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于是恐惧、失落、空虚、人生如梦、命运难测,种种颓废的思想应运而生。
我们只要看汉墓中那众多雷同的导引升仙的图画,只要看弥漫于所有社会阶层的方士求仙思想,就会明白,肉体一旦在战乱平息后恢复了它本来的价值和尊严,人们就把肉体的毁灭看成极大的痛苦。
因而,人们对生命的执著更强烈了。
而且,政治由割据而归于独裁,思想文化由百家争鸣而至于万马齐喑,人们的思想、言行被引向一个狭窄的黑胡同。
人们一方面回首往昔血雨腥风的开阔和自由,一方面又瞻望未来平静而又可怖的幽深,矛盾、痛苦、悲凉、慷慨,组合成了这个时代的气氛。
司马迁,这位站在时代制高点的英雄,对这种忧患气氛的感受,一定是很深刻的;他的悲剧心理,无疑可以在这里找到现实根据。
本文则试图从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所倾注的同情入手,探求这位历史、文学巨人悲剧心理的内在机制。
司马迁悲剧心理的渊薮司马迁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略后于他的扬雄在《法言·君子篇》中就说“多爱不忍,子长也”[4]。
细品我心中的司马迁
细品我心中的司马迁——读《司马迁全传》有感一部《史记》无处不奇,《史记》中人无一不奇,《史记》中的事无一不奇,《史记》之文更是无不奇妙。
但我觉得,更让我惊奇的是背后的主角——司马迁。
无论是他过人的聪明,丰富的学识,还是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都让我神魂颠倒。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司马迁博览群书,“十岁则诵古文”,熟读先秦典籍。
生于龙门的他,在年幼时期就尽显其上进的心。
只身一人翻山越岭去观赏鲤鱼跳龙门,也可见年幼的外表下远大的抱负。
为了开阔眼界,扩充胸怀,司马迁离开了温暖的家,放下母亲的不舍,妻子的挽留。
经武关,入江陵,渡洞庭,溯沅湘,上九嶷,东下九江,登会稽,探禹穴。
可是他不知疲倦,每到一处,都感慨万千。
盘缠不足,却继续撑了一年,孜孜不倦。
因为李陵之事,招来“诬上”的罪名。
他在死亡和苟活中徘徊。
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
我不知道他那里来的那股勇气接受那奇耻大辱,宫刑后,已掉的发丝,细腻的声音,瘦弱的身体,都让我感到心痛。
若不是心中的那份坚韧,他如何再持有继续活下去的尊严!“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虽如此自述,但我觉得他更是为了扛起身上的那份重任。
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父亲未了的心愿,以及将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事迹载于史的责任,让他选择了在抛去一切名利与尊严的环境下,活着。
在这样一种肉体与精神受折磨的状态下,在与不朽基本无缘的状态下,司马迁耗时十年,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记》。
如果没有极其坚韧的毅力、不具备极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没有超人的勇气及无与伦比的才情,是不可想象的。
《史记》中议论纵横,反复质疑,步步紧逼,如海潮之逆涌,排山倒海而来。
这是司马迁经历了数十年的坎坷,遭受人世间的奇耻,阅尽人间千年的不平事之后,宣泄的满怀悲慨!“无韵之离骚”——《史记》具有的深刻的批判力量,我想,是由司马迁付出的巨大的巨大代价换来的。
走近司马迁
走近司马迁我知道司马迁,始于少年时代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人民服务》,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那时年少无知,对这句话的意思只能懵懵理解,但记住了司马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学家”。
后来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才知道司马迁首先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史记》,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再后来,在读大学课本上的《报任安书》时,年近“而立”的我初识了司马迁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
从那以后,逐渐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忍性之处,同时感到这种文化也有其刚健的一面。
而司马迁,这位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为人生宏大目标的西汉太史令,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孕育出的第一位伟大的实践者。
据考: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他打算编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
临死的时候,嘱咐儿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
二十岁时,司马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迁五十二岁那年,曾满怀悲怆地说过一句话:“等到死的那一天,一切是是非非都会自有公断!”这是他在基本完成其历史巨著《史记》时对朋友说的。
此前五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不幸深幽囹圄。
那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
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寡不众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以“诬上罪”投入监狱。
细品我心中的司马迁
细品我心中的司马迁在我看来,司马迁充满了惊喜,《史记》中的人物充满了惊喜,《史记》中的事情充满了惊喜,《史记》中的文章更是令人惊叹。
但我认为更让我惊讶的是司马迁,这背后的主要人物。
他非凡的智慧、丰富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让我神魂颠倒。
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司马迁博览群书,“十岁时会背诵古文”,并熟读先秦典籍。
他出生在龙门,从小就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
独自爬山看鲤鱼跳龙门也是年轻外表下雄心勃勃的标志。
为了开阔眼界,开阔心胸,司马迁离开了温暖的家,离开了母亲和妻子的怀抱。
经过武关,进入江陵,过洞庭,回到元乡,上九邑,下九江,上惠济洞,探索于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知疲倦,深受感动。
钱不够,但继续坚持一年,努力因李陵,引“诬”他徘徊在死亡和生存之间。
当这个生死攸关的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他经过了无休止的权衡之后,毅然选择了生命,他的勇气超过了选择死亡。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勇气去接受这巨大的耻辱。
阉割后,脱落的头发,娇弱的声音和瘦弱的身体都让我心痛。
要不是他内心的坚韧,他怎么能有尊严地继续生活下去呢?“所以隐忍生活,幽于尘垢而勤奋,恨自私自利,卑微无味而不在后世“尽管有这种自我报告,我认为他更能承担身体的负担人类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父亲杰出的愿望和他将历史上英明的君主、忠诚的大臣、忠诚的大臣和正直的人的事迹铭记于心的责任,使他选择生活在一个他失去了199名望和尊严的环境中。
在这样一种身心折磨的状态下,在被基本淘汰的不朽状态下,司马迁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记》没有极其坚韧的意志力、极其伟大的人格力量、超人的勇气和无与伦比的天赋,这是不可思议的。
《历史学家的记录》充满了讨论、反复的提问和紧张的挤压。
例如,潮水正逆着潮水汹涌而来,而且越积越多。
这是司马迁历经几十年的坎坷,饱尝人间的奇耻大辱,阅读了几千年来世间的一切恩怨。
《离骚·无韵》——我认为《史记》深刻的批判力量是司马迁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司马迁的关于人生经历作文
司马迁的关于人生经历作文在古代中国,有个叫司马迁的家伙,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生冒险家”。
大家都知道他写了《史记》,但今天我想带大家看看这位历史大咖的真实人生经历,看看他的生活到底有多精彩。
首先,咱们得聊聊司马迁的家庭背景。
司马迁的老爸司马谈,可是个历史学家,那可是个有名的“老学究”。
他们家那时候可以说是历史圈的“明星家庭”了。
司马迁从小耳濡目染,心里早早埋下了做历史学家的种子。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的。
司马迁长大了,开始“冒险”他的生活了。
刚开始,他是个小小的“历史记者”,到处跑去搜集历史资料。
可以想象一下,他就像是现在的记者,拿着个笔记本,跑去采访历史人物,真是辛苦得很。
有一天,司马迁决定搞个大新闻——写一部《史记》。
不过,这一路可不平坦。
因为他在写作的时候,竟然碰上了一个“意外事件”。
他的老爹司马谈过世了,司马迁这时候正写得起劲呢,突然得知了这个消息,心情可想而知。
要是换作我,可能会“崩溃”得差不多。
但这家伙可不容易被打倒,他坚持下来了。
结果这不,居然被当时的皇帝打了个不轻的“板子”,因为有些记录让皇帝不爽。
那一刻,司马迁肯定有种“吃了苦头”的感觉。
朋友们,真是“悬了”,这可比任何一部电视剧都精彩。
司马迁被打了之后,身体上虽然受了伤,但他没有停下笔。
他依旧每天翻看史料,研究那些已经发生的事。
他真是个有韧性的家伙,觉得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写历史的事业必须继续。
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儿像个“超级英雄”,即使受了伤也不放弃自己的使命?不过,生活总有温暖的一面。
司马迁身边有些好朋友,像张骞这种大人物。
张骞可是个大“探险家”,当年他出使西域,回来后把很多新奇的事物带给了大家。
司马迁和张骞的“朋友圈”里,真是趣事多多,两个人聊历史、谈未来,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司马迁在艰难的岁月中,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书不单单是历史的记录,更像是他的“人生冒险记”。
他说“天地不仁”,是因为他看到的世界很残酷。
但是他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一切。
报任安书
文章梳理: 文章梳理: 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一、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1) 二、复信内容: 复信内容: ①说明自己忍辱不死,是为了使自己的著 说明自己忍辱不死, 作能够流传后世。(2) 作能够流传后世。 ②效古贤忍辱负重,退而著书。(3、4) 效古贤忍辱负重,退而著书。(3、 ③表明忧愤处境,点明有负嘱托原因。(5) 表明忧愤处境,点明有负嘱托原因。
鲁迅有一句名言:“长歌当哭是必须在 鲁迅有一句名言: 痛定之后的。 司马迁正是在“ 痛定之后的。” 司马迁正是在“痛定 之后” 史记》这部大书“ 之后”,以《史记》这部大书“长歌当 晚清的刘鹗在《老残游记》 哭”!晚清的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指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 ,《庄 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 为蒙叟之哭泣,《史记》 ,《史记 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 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 ,《草堂诗集 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 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 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 甫寄哭泣于《西厢》, 》,曹雪芹寄哭泣于 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 红楼梦》。 》。” 《红楼梦》。”
原文: 原文: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意:用意。 气:语气。 勤勤恳恳:诚 恳的样子。 若:好像。 仆:司马迁对自己的谦称. 而:好像、同……一样. 用:用作,当作。 流:这里有顺从、追随的 意思。 俗人:指一般世俗之人。
原文: 原文 请略陈固陋。 请略 固陋。阙(quē)然久不 固陋 久不 勿为过 报,幸勿为 ! 勿为
【解题导读】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 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 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 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 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 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 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 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 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 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 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 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史 来自 》司 马 迁导入
司马迁的自述——说出我的心里话_优秀作文
司马迁的自述——说出我的心里话说出我的心里话初一张响雯不悔血泪书沧海,但留世间一片真。
今借一场梦,诉我肺腑言。
----题记夜静,我坐在窗前,感受着月光的抚慰,静静地阅读着历史事迹。
我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渐渐地,我进入了梦境……我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
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的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向我逼近。
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洞穿我身上那件破旧的长衫。
我拖动着脚链,走回几块破石乱瓦堆成的床。
金属的撞击声回荡在死一般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
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给这无边的黑暗又加重了几分。
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我必须在日出之前做出选择。
是死还是活?是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忍屈受辱地苟活,从此成为不完全的男子?我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的遗骸。
其实我是很想死的,想抛弃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就此脱身而去,一了百了。
但一想起昨日朝庭上汉武帝咆哮时,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就感到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如若不能一吐为快,定会难受至极。
我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所以即使明知会惹来杀身之祸也仗义直言。
但为一个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是其他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在我即将决定以死明志之时,突然又镇定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刺痛着我的心。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拼尽最后的力气看我一眼。
我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责任,是的,我们还没有完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所以,我不能死,不能。
我在床边坐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
我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我的手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想好了,我选择腐刑。
”两滴清泪滑落脸颊,我无声地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的活着。
2021年关于报任安书教案10篇
2021年关于报任安书教案10篇报任安书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__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__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5、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
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报任安书读后感三百字
报任安书读后感三百字《报任安书读后感》篇一读《报任安书》,就像走进了司马迁那波澜壮阔又充满苦难的内心世界。
这封信,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复,那是司马迁把自己的血与泪、屈辱与坚守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刚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听一个老友在昏暗的角落里,带着哭腔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看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司马迁啊,你得多难受。
在那个看重名声的年代,遭受宫刑,这简直是比死还难受的事儿。
他可能无数次想过一了百了,但又想到自己还没完成的事儿,就像在悬崖边上死死抓住一根藤蔓一样,纠结又痛苦。
我就想到自己有一次参加比赛,因为一个小失误输得很惨。
当时我觉得特别丢人,就想放弃这个项目再也不碰了。
可是后来我又不甘心,就像司马迁不甘心就这么含冤死去一样。
我重新开始练习,过程那叫一个苦啊,就像司马迁在狱中遭受折磨一样。
不过最后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时候我就有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坚持下来了。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话说得太对了。
以前我觉得死就是一种解脱,可是他让我明白,要是就这么轻易地死了,啥也没留下,那就太不值当了。
他为了写《史记》,忍受着那么大的屈辱,这就像在黑暗中抱着一团小火苗,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就盼着它能照亮整个世界。
他这份坚持,真的是让人既敬佩又心疼。
也许有人会说,他干嘛要这么折磨自己呢?直接死了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可是我觉得,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这么伟大的《史记》,这是他留给全人类的宝藏啊。
他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就像一颗星星,虽然在遭受磨难时黯淡了一下,但最后却爆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这《报任安书》,就像是他的呐喊,喊出了他的不屈,也喊醒了我们这些在困难面前可能轻易低头的人。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二《报任安书》,读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封信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司马迁那受尽折磨却又无比强大的灵魂。
司马迁在信里写的那些遭遇,哎呀,简直就像一部超级虐心的大戏。
读司马迁,追寻生命的自尊
读司马迁,追寻生命的自尊每个人的生命,不论其长短,都只能有一次。
这一点,除了无知的孩童、无智的白痴,谁都知道。
然而许多人却总是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真正懂得这个浅而又浅的道理,才后悔没有为自己的生命找回应有的尊严。
眼前无路想回头,但为时已晚,只能徒自叹息。
走近司马迁,读司马迁,你就可以找回生命的自尊,让生命无憾!生命的自尊在于人格的正直。
大将李陵以五千之卒击单于十万之围,鏖战数日至箭绝兵尽而降。
国舅李广利的主力部队未及时救援,是李陵败降的重要原因。
然而朝廷之上、皇帝之前,除了司马迁却无人敢为李陵说一句公道之言。
司马迁犯颜极谏,以入狱受极刑(阉刑)为代价为自己的生命换回了自尊。
“刑余”之司马迁依然为后人所敬重,其人格之芬芳永驻世间。
司马迁的正直还表现在《史记》的写作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包括当时的汉武帝在内的历史人物的褒贬评价,做到了无私无惧、公正公平,还历史一个真实。
这种不为权力所屈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后人读司马迁,懂得为人需正,做到为人端正,方不负百年之后的“千古流芳”四字。
生命的自尊更在于人生的价值。
辉煌巨著《史记》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它是司马迁人生价值的体现。
“刑余之人”为时人所鄙,司马迁几欲“了此残生”。
然而父亲之拖未成为不孝,自己宏愿未了更不甘。
在这生死两难的情况下,司马迁进行了关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最终选择了“重于泰山”之死,于是,如椽之笔尽逞风流,巨著《史记》横空出世。
读司马迁,知道生命是自主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千古传唱,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全凭自己;读司马迁,知道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真的勇士,依然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要重视人生的价值;读司马迁,就不再惧怕天灾人祸,艰难险阻;读司马迁,你会变成一个铁人......没有正直的司马迁,就没有伟大的《史记》;没有伟大的《史记》,就没有永远的司马迁。
读司马迁的感觉,就像是在磨石上砥砺自己,在烈火中燃烧自己,生命从此不再茫然,不再脆弱!。
我看司马迁
我看司马迁第一篇:我看司马迁我看司马迁司马迁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思想家,可敬之处在于其遭遇不公后的忍辱负重,还有其作为思想家的治史观点和治学精神。
司马迁的不幸来源于李陵事件。
本是判了死刑的司马迁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
官小家贫的司马迁在绝望中决定自杀,可是想到人总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此轻巧地死去是毫无意义的,便痛下决心,接受这残酷的,既摧残肉体和精神,又侮辱人格的腐刑。
在他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完成《史记》的编写成为他努力地活下去、忍辱负重的最强大支柱。
正是因为司马迁特殊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是不仅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更着眼于个人的价值与品格。
不同于历来的史书,司马迁的《史记》不再是一味地赞颂帝王的丰功伟绩,而是有着鲜明的爱憎,它既有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
可以说,司马迁完成了从“正史”向“实录”的蜕变。
司马迁在其《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思是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
由此便可窥探司马迁独特的思想。
或许直到司马迁的出现,之前的历史学家都只是单纯的历史学家,有的甚至连史学家都称不上,顶多算的上是歌功颂德的笔者。
司马迁的出现使史书的范围变得宽广,他的笔触联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既有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又有深刻而独到的思考。
司马迁也因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生,对司马迁皮毛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传承司马迁“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体悟其渗透于《史记》中的思想,成为一个正视历史,有良知与准则的人。
第二篇:看司马迁写《报任安书》看司马迁写《报任安书》传到麻辣时评作者赵津《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自己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自言:“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述往事,思来者。
”这是两句话,可以按先后顺序整理为一句话:“大抵圣贤不得通其道,意有所郁结,发愤之所为作,述往事,思来者。
”
这两句话是司马迁被宫刑之后发愤撰写《太史公书》时内心真实写照。
由此,我们可以走进司马迁内心世界。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有远大志向和非凡才智,立志要写一部自孔子《春秋》之后500年间的史书。
司马谈临终前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托付于司马迁。
司马迁不但知识渊博、见识非凡,而且曾经云游四方,考察历史遗迹和社会风俗;在汉武帝身边担任15年待从官,经常随汉武帝巡视四方,其间曾以郎中将身份奉命西征巴、蜀以南,安抚西南少数民族。
司马谈去世3年后,司马迁接任太史令。
从20岁云游四方开始,司马迁就在收集整理各种史料,42岁时正式开始撰写《太史公书》。
李陵被匈奴大军围困,经慎重考虑后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根据双方实力和战况客观分析李陵投降原因,并认为李陵是忍辱待时以报效朝廷。
汉武帝震怒,司马迁获罪下狱,在狱中受尽酷刑。
此时,司马迁完全可以选择自杀。
因为自杀是相对勇敢而体面的,并且是当时流行做法。
汉武帝手下重臣从丞相起,在获罪后都是采取自杀方式结束一切。
然而,司马迁却出人意料地选择活下来。
当时,被判死刑的人要想活下来,有两种方式。
一是用50万钱赎命,二是接受宫刑。
司马迁没有钱,只能接受宫刑。
宫刑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对一个学识渊博,志向远大,性格正直刚烈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羞辱。
是什么力量让司马迁选择忍辱偷生呢?是司马迁的远大志向。
自杀对性格刚烈的司马迁来说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但司马迁明白,自杀容易,但父亲和自己的志向与事业将付诸东流。
为实现父亲和自己的志向与事业,接受宫刑是无奈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只要司马迁低头认错,以他和汉武帝20年朝夕相处的关系,汉武帝应该是会原谅他的。
在官场上无数人在使用这种做法。
相信司马迁的朋友和审问者都提醒过他,他自己也想过这个做法。
但司马迁没有走这条路,他认为低头认错有辱自己名节,没错认错的耻辱远远大于宫刑。
性格耿直的司马迁最终选择宫刑,而不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接受宫刑之后,这种耻辱时时刻刻折磨着司马迁,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司马迁把这种耻辱变为强大的动力,挥笔疾书,加快事业步伐。
为实现自己远大志向,司马迁显然以管仲和韩信为榜样。
隐忍个人耻辱,以求成就一番事业,扬名于后世。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列举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和韩非子忍辱发愤著述的例子。
那些志向远大、才识非凡的人,在历史机遇没有到来之时,常常遭遇耻辱,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心中志向无法实现,志向、才华和耻辱郁结于心。
他们要么发愤著述,要么在机遇来临之时成就一番事业。
司马迁与他们内心是相通的。
一个人不经过耻辱和内心煎熬,是很难成为真正的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看上去是在写古人古事,其实是在写现在写自己,借古人之事阐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