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梳理含习题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本文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下面将详细回答教材中的习题,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单元草原的风情1. 请你画一幅你对草原的景象的图画。

答案:(学生涂鸦)2. 写出一个句子,表达你对草原的感受。

答案:看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我心情愉悦,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3. 阅读课文《草原》,回答问题:(1)草原的特点有哪些?答案:草原地势开阔,草木葱茏,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2)为什么说草原像一块绿地毯?答案:因为草原的延绵起伏和郁郁葱葱的草木,就像铺在大地上的一块绿色地毯。

(3)什么是“天涯海角”?答案:指遥远的地方,泛指世界各地。

(4)“沐浴”是什么意思?答案:洗澡、淋浴。

第二单元草原美食1. 请你写出6种你知道的草原食物。

答案:牛奶、羊肉、草原土豆、乳制品、野菜、羊奶酪。

2. 请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1)这是一道什么菜?答案:烤全羊(2)你能从图片中看到哪些烹饪工具?答案:烤肉架、炭火、烤羊的用具。

(3)你喜欢吃这道菜吗?为什么?答案:是的,我喜欢吃这道菜。

烤全羊色香味俱佳,肉质鲜美,而且能够感受到草原的风情。

3. 阅读课文《美味的草原》,回答问题:(1)草原的土豆有什么特点?答案:草原的土豆种类多样,产量丰富,味道鲜美,品质优良。

(2)你知道哪些土豆制品?答案:土豆粉、土豆泥、土豆片等。

(3)“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答案:形容投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却能取得较大的效果。

第三单元草原的孩子1. 请你介绍一个你在草原上见到的孩子。

答案:(学生写信或描述)2. 阅读课文《草原上的孩子》,回答问题:(1)草原上的孩子是如何玩耍的?答案:草原上的孩子有很多种玩耍方式,如奔跑、戏水、捉迷藏、指挥牛羊等。

(2)在草原上,孩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无聊?答案:草原上的孩子没有电视、电脑等娱乐设备,环境单一,玩耍方式有限,容易感到无聊。

(3)孩子们使什么办法消遣?答案:孩子们通过自由浪漫的想象世界,进行各种游戏和运动,让自己不再无聊。

1《草原》课后习题答案

1《草原》课后习题答案

1《草原》课后习题答案:1.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提示: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与同学交流自己和别人惜别的经历时,要注意描述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并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景。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妈妈把这张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墨梅》装裱好,用丝线勒.(lè lēi)住画轴,精心地收藏起来。

2.蒙.(méng měng)古包内,几个孩子蒙.(méng měng)着眼睛在玩捉迷藏。

二、看拼音,写词语。

1.在lǜ tǎn()似的草原上,一群鄂温克姑娘穿着各色yī shang (),既大方又带点儿xiū sè()。

她们为客人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2.雨过天晴后,空中出现了一道cǎi hóng(),那是天空的wēi xi ào()。

三、按照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根据提示,结合自己的积累写词语。

(1)看到草原,作者“满心愉快”,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的心情。

(2)内蒙古草原真绿啊!可以用、这些词语来描写它。

(3)草原人民多么热情好客啊!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夸他们。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境界洒脱迂回拘束回味(1)今天我同学王洛霏第一次来家里做客,可她却有说有笑,毫不()。

(2)在草原上骑马真(),随意跑都行,十分畅快(3)爷爷泡的大麦茶喝起来唇齿留香、()悠长。

(4)李明做作业时总是很专注,有时妈妈喊他吃饭他都没听到,真是达到了忘我的()。

(5)大客车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驶,乘客们大气都不敢出。

请用上面给出的任意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请用“不管……总……”写一个句子:。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句子中的“迂回”说明河的形态弯曲,“明如玻璃”说明。

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这句话写出了河的特点。

《草原》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

《草原》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

《草原》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渲染()勾勒()迂回()蒙古()答案:渲染(xuàn rǎn)勾勒(gōu lè)迂回(yū huí)蒙古(měng gǔ)2、解释下列词语。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答案: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3、填空。

《草原》的作者是(),原名(),字()。

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具有浓郁的()色彩。

答案:《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具有浓郁的北京色彩。

二、阅读理解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草原景色的美丽?答案:文中从多个方面体现了草原景色的美丽。

首先,作者通过“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描绘了草原天空的清新和明朗。

其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广阔和碧绿,以及羊群的点缀使得草原更加生动。

还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将小丘的柔美和翠色欲流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2、文中是如何描写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答案:文中从迎接客人、相见、款待客人、联欢等方面描写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生动地展现了蒙古族同胞迎接客人的急切和热情。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表现了相见时的亲切与融洽。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描述了款待客人时的周到和热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yī shɑng() lǐ mào() mǎ tí()lè qù() dòu fu()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B.勾勒.(lè)C.迂.回(yū)D.蒙.古(méng)3.下面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

A.惊叹惊吓B.勾勒勾画C.洒脱潇洒D.拘束约束4.按要求填空。

(填序号)“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痛心疾首”中“疾”的意思是,“积劳成疾”中“疾”的意思是。

5.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一()千里②()色()流③()飘带舞④久立四()(1)词语①②都是描写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词语描绘绿的动态美。

(填序号)(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到了夏天,大雨后的原野,密密层层的绿叶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雨滴,到处,真是美不胜收。

这样的环境,让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对比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②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像带子一样的河。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无边的绿毯,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颜色的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②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A.满天星那的花儿星星点点地缀满在的枝叶丛中。

B.风从门缝中挤了进来,穿过展动着花瓣的百合,绕过的荷花,踩着的薰衣草,最后偷偷地躲在牡丹的身后。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草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

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

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草原》課文原文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裏,而並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裏,才到達目的地。

一百五十裏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裏,也還是草原。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是主人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

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

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

人很多,都是從幾十裏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

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

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

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

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

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

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1.雨过天晴后,空中出现了一道cǎi hóng(),那是天空的wēi xi ào()。

2.在lǜ tǎn()似的草原上,一群鄂温克姑娘穿着各色yī shang (),既大方又带点儿xiū sè()。

她们为客人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蒙.(méng měng)古包内,几个孩子蒙.(méng měng)着眼睛在玩捉迷藏。

2.妈妈把这张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墨梅》装裱好,用丝线勒.(lè lēi)住画轴,精心地收藏起来。

三、按照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根据提示,结合自己的积累写词语。

(1)内蒙古草原真绿啊!可以用、这些词语来描写它。

(2)草原人民多么热情好客啊!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夸他们。

(3)看到草原,作者“满心愉快”,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的心情。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境界洒脱迂回拘束回味(1)在草原上骑马真(),随意跑都行,十分畅快(2)今天我同学王洛霏第一次来家里做客,可她却有说有笑,毫不()。

(3)李明做作业时总是很专注,有时妈妈喊他吃饭他都没听到,真是达到了忘我的()。

(4)爷爷泡的大麦茶喝起来唇齿留香、()悠长。

(5)大客车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驶,乘客们大气都不敢出。

请用上面给出的任意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请用“不管……总……”写一个句子:。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中“清鲜”可替换为“清新”,“明朗”可替换为“”。

(写出一个词即可)读到这些文字时,我感到。

用“那么……那么…”写一个句子:。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句子中的“迂回”说明河的形态弯曲,“明如玻璃”说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草原》一、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

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

”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

”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第二课《丁香结》一、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草原》课内阅读训练及答案

《草原》课内阅读训练及答案

1.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5理解句子:
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草原》练习测试题和答案

《草原》练习测试题和答案

《草原》练习测试题和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渲染()勾勒()迂回()蒙古包()答案:渲染(xuàn rǎn)勾勒(gōu lè)迂回(yūhuí)蒙古包(m ěng gǔbāo)2、解释下列词语。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3、填空。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中的“这种境界”指的是()。

答案: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答案: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美丽、令人心旷神怡的特点。

2、文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和羊群的可爱,展现出了草原景色的迷人。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答案:惊叹——舒服(二)课外阅读草原上的花草原上的花不比草少多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能够。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很多匹马,很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不过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勾勒(lè)蒙古(méng)迂回(yū)襟飘带舞(jīn)B 羞涩(sè)冠冕(miǎn)赠予(yǔ)翠色欲流(liú)C 渲染(xuān)马蹄(tí)摔跤(jiāo)一碧千里(bì)D 迂回(yū)拘束(shù)羞涩(sè)蒙汉情深(měng)答案:B解析:A 项“蒙古”的“蒙”应读“měng”;C 项“渲染”的“渲”应读“xuàn”;D 项“蒙汉情深”的“蒙”应读“mé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绿毯礼貌摔跤拨转马头B 低吟热闹会心一壁千里C 马蹄稍微衣裳襟漂带舞D 彩虹飞弛礼貌群马疾驰答案:A解析:B 项“一壁千里”应改为“一碧千里”;C 项“襟漂带舞”应改为“襟飘带舞”;D 项“飞弛”应改为“飞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B 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他的演讲十分精彩,台下的听众都听得入迷了,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D 小明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玩玩具。

答案:D解析:“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

用在小明做作业的情境中,不符合认真专注的要求,应改为“三心二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读了《草原》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B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C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 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答案:B解析:A 项缺少主语,应删去“使”;C 项“过去的”和“往事”重复,删去“过去的”;D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浪费”后加上“的行为”。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B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草原》课后习题

《1草原》课后习题

《1草原》课后习题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5.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款待、送别客人的?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一种人情美。

课后习题答案:1、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1)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带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课文分析: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段解: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第二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第三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第四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第五段:讲主客话别。

主题: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淳朴、热情好客,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字词:1.易错字音蒙(měng)古包好(hào)客同行(xíng) 似(sì)乎2.多音字行(háng)(一行)(xíng)(行动)勒(lè)(勾勒)(lēi)(勒马)蒙【(mēng)(蒙骗)(méng)(蒙受)(měng)(蒙古族)3.近义词渲染—烘托热闹—喧闹明朗—晴朗奇丽—瑰丽疾驰—飞驰回味—体味境界—境地拘束—拘谨4.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自然洒脱—拘谨舒服—难受羞涩—大方5.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套马:套马是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原为牧民放马匹时的一种技能。

运动开始时让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至适当距离时即迅速套马,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

品味语句①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 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人民远道欢迎;主客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绵绵,难分难舍。

示例: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我们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

可是有一天,他们家要搬走了,我们都很难过,甚至哭了一场。

在他离开的时候,我们互送了礼物,我们相信一定还有相见之时。

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5.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款待、送别客人的?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一种人情美。

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ɡōu lè xuàn rǎn tiān yá( 绿) ( 毯) ( 勾) ( 勒) ( 渲) ( 染) ( 天) ( 涯) mǎ tí xiū sè shuāi jiāo lǐ mào ( 马) ( 蹄) ( 羞) ( 涩) ( 摔) ( 跤) ( 礼) ( 貌)二、在加点字的正确音节上打“√”。

迂回(yū√ yú)衣裳(shānɡ shanɡ√)拘束(sù shù√)渲染(xuān xuàn√)三、照样子,我也会。

例:宣渲(渲染)喧(喧闹)帝谛(谛听)交跤(摔跤)蹄(马蹄)较(比较)于迂(迂回)扁遍(遍地)吁(气喘吁吁)偏(偏旁)四、我会填,我会选。

一(碧)千(里)(久)立(四)望襟(飘)带(舞)(天)涯(碧)草(翠)色欲(流)高(歌)一(曲)(万)(古)长青忽(飞)忽(落)1.(天涯碧草)是描写绿的颜色的。

2.(翠色欲流)是描写绿的状态的。

3.(万古长青)是描写绿的生命的。

4.(一碧千里)是描写绿的范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