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燃烧的定义及分类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正文:1. 燃烧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定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指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1.2 重要性: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火灾扩散和安全性。
2. 燃烧性能分级2.1 级别一:不燃材料2.1.1 定义: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
2.1.2 示例:岩石、石膏板等。
2.2 级别二:难燃材料2.2.1 定义:难燃材料在火灾中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
2.2.2 示例:玻璃钢、难燃涂料等。
2.3 级别三:可燃材料2.3.1 定义: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
2.3.2 示例:纸张、木材等。
3. 燃烧性能测试标准3.1 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3.2 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全文附件2: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全文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燃烧性能:建筑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5.2 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
5.3 难燃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的材料。
5.4 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的材料。
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正文: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意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建筑物火灾风险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控制火灾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2.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根据燃烧性能的不同,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不燃材料不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火性能和防火功效。
典型的不燃材料有岩石、石膏板等。
2.2 难燃材料难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易燃烧,具有较好的抗火性能,火焰蔓延速度较慢。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讲义识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者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
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成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发生的充要条件可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容易自由结合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对于多数有焰燃烧而言,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由基因此,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
必要条件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有焰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燃烧器的相关知识介绍
燃烧器的相关知识介绍一、燃烧器的概念和用途燃烧器是用燃烧方法将燃料转化为热能的一种高效燃烧设备。
为使燃油或燃气燃烧良好,有效地利用热能,必须使燃油或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这主要借助于燃烧器来实现。
燃烧器是燃油、燃气锅炉的重要设备,同时还广泛应用于金属热处理、烘熔、烤漆、干燥、焚烧、溴化锂制冷机组等行业。
二、燃烧器的分类(一)按所使用的燃料划分为:燃油燃烧器、燃气燃烧器、油气两用燃烧器。
1、燃油燃烧器1.1燃油燃烧器所用燃料一般为轻柴油或重柴油。
轻柴油是由石油的各种直馏柴油馏分、催化柴油馏分和混有热裂化柴油馏分等制成。
其产品按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和合格品3个等级,每个等级按凝点分为10、-10、-20、-35、-50共6个牌号。
锅炉一般选用0号或-10号柴油。
重油是由裂化重油、减压重油、常压重油或蜡油等按不同比例调和制成,按80度的运动粘度分为20、60、100、200共四个牌号。
1.2燃油燃烧器按调节方式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比例调节式。
一级燃烧器只有一个喷油嘴,不能转换负荷的大小;二级燃烧器有两个喷油嘴,有大小火之分;三级有三个喷油嘴,一共有三段火可以转换;比例调节燃烧器只有一个比例调节喷油嘴,负荷的大小以任意调节。
1.3燃油燃烧器按其雾化形式可分为机械雾化式和介质雾化式。
1.4燃油燃烧器的组成:一般由燃烧器外壳、程序控制器、风机、油泵、伺服电机、电眼、电磁阀、燃烧头、稳焰盘等组成。
1.5燃烧器各部件功能:燃烧器外壳是各部件的载体,很多部件是紧固在外壳上的;程序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燃烧器的点火程序的装置;风机室带动叶轮为燃烧提供足够的空气的装置;油泵是通过联轴器与风机相连,风机转动带动油泵为燃烧提供带有一定压力的燃料;伺服电机是用来控制风门挡板的开度来调节进风量以优化燃烧状况的装置;电眼是燃烧器上的一个安全保护装置,只有有火焰存在的情况下它才能传给程控器一个电流信号,程序才能继续进行,否则就会故障停机;燃烧头上有一对点火电极和喷油嘴,经变压器输出高压打火以点燃燃料;稳焰盘是用来调节直流风和旋流风配比的装置。
灭火器的基本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1.1燃烧的基本条件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物,三是要有点火源。
如用火柴将纸张烧毁,其中空气是助燃物,纸张是可燃物,火柴是点火源。
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危险性。
在变电所临时接电源检修工作中,接线板上的导线一定要固定好,防止因脱落造成短路而起火。
电气火灾属A类火灾,要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着火前一定要切断电源。
1.2火灾的定义和分类一、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GB5907-86)二、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1.3火灾等级标准火灾等级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1、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重伤二十人以上;受灾五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1.4发生火灾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火灾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1.5灭火的基本措施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
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灭火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三种方法。
·冷却灭火法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
商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第三部分 商场发生火灾的原因
1. 晚上停止营业时,清场不彻底。
商场经过一天的营业会产生大量的商业垃圾,加之商业场所流动人员多、营业面积大,难免遗 留下烟头等不安全因素。这就需要经营单位在下班时有一套彻底清理商场营业性垃圾和消除不安全 因素的工作制度并加以落实。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商场出现漏洞,或者是没有严格的制度,或者 是制度不能够落实,或者是长时间未出现事故产生麻痹思想,敷衍了事。
3. 防火硬件措施不到位或者管理不善
商业性营业场所是物资集中的地方,历来是防火工作的重点。一般来说,商场的建造都要 严格地按照国家规范搞好防火安全硬件设施,防火分隔、消防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消防电梯、 消火栓等设施和装置都要安装完备,调试良好,以备应急使用。不仅如此,营业中遇有上述设 施装置临时修缮、改装等施工时,还要采取确保安全的硬件措施。但由于有些人,尤其是一些 领导人员不重视消防硬件的投资设施,致使商场抗御火灾的能力差。
案例:
一盏灯=2000万?
2010年温州某商场因售货员下班没有按规定关闭柜台的灯,造成线路高温燃烧。烧 毁51家商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万元。
4. 值班人员失于职守
案例:
长春天元商厦大火 4名责任人被刑拘
2010年3月28日19时50分,当时,天元 商厦的保安人员有两人脱离岗位,另有一人在值班 室看电视,火灾发生时,他们并没有发现火情。
第四部分 防火灭火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防火灭火基本方法
1.1 防火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者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 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 品分开存放。 2)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 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剂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 3)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 4)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 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 延烧。
化工安全培训
煤油
氢 苯 汽油 乙醇
380~425
560 555 280 422
氨
甲烷 甲醇 铝粉 木粉
630
537 455 645 430
2.爆炸 2.1.爆炸的定义及分类 2.1.l.爆炸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 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同时也可视为气体或蒸气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爆炸的 本质是压力的急剧上升,爆炸的特征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 炸声和冲击波,爆炸因其产生的震荡作用、冲击波,碎片冲 击及造成火灾而对周围的物体造成破坏 。 爆炸根据传播速度,可分为轻爆、爆炸和爆轰 。轻爆—传播 速度每秒数十厘米至数米 ;爆炸—传播速度每秒10米至数百 米 ;爆轰 —传播速度103m/s~7×103m/s
2.2.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原始温度 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越 大。 原始压力 混合物的原始压力对爆炸极限影响很大。压力对爆 炸下限的影响没有规律性。 惰性介质及杂质 混合物中惰性介质的增加,使爆炸极限的范 围缩小。 容器 充装可燃物容器的材质、尺寸等,对物质的爆炸极限均 有影响。 着火源 着火源的能量、热表面面积及火源与混合物接触的时 间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含氧量 混合气中增加氧含量,一般情况下对下限影响不大, 因为可燃物在下限时氧是过量的。由于可燃物在上限时含氧量 不足,所以增加氧含量使上限显著增高,爆炸范围扩大。
2.3.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2.3.1.化工生产厂房、设备的防火防爆设计 2.3.1.1.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的危险程度与生 产过程中所用物料的性质、配比、生产工艺的复 杂程度及生产条件(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按照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的燃烧、爆炸性 进行分类,分甲、乙、丙、丁、戊五类。根据生 产的火灾危险性,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要求及 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相应有所区别,采取必要的措 施,使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应用
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应用Introduction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揭示其对生活和技术的常见应用。
1. 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1.1 燃烧反应的定义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并释放出可见的光线和火焰。
在燃烧反应中,可燃物质作为还原剂而氧气为氧化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释放能量。
1.2 燃烧反应的三个必要条件燃烧反应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质、氧气和能量。
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氧气来自于空气,而能量则可以来自热源、电源或化学源。
1.3 燃烧反应的火焰结构火焰是燃烧反应过程中可见的明亮和热的气体区域。
它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燃烧区、过渡区和非燃烧区。
燃烧区是最热的地方,发出明亮的光和高温。
过渡区是火焰内部与周围环境的边界,非燃烧区则是火焰外部的环境。
2. 燃烧反应的常见应用2.1 能源生产燃烧反应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可以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和供暖等。
2.2 火焰的应用火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例如炉灶、篝火、蜡烛和焊接等。
火焰也被用于标识和信号传递,如烟雾信号和篝火信号。
2.3 发动机运作内燃机和火箭发动机等也是利用燃烧反应来产生动力。
在内燃机中,可燃混合物在气缸中燃烧,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2.4 治理废弃物燃烧反应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灰烬和气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垃圾焚烧厂将垃圾进行燃烧处理,同时产生能源。
2.5 金属冶炼金属冶炼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高温燃烧反应来使矿石中的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
高温火焰可以提供所需的能量。
结论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能和光线。
它在能源生产、火焰应用、发动机运作、废弃物处理和金属冶炼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了解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
燃烧学-ch1
主要内容
1.1 燃烧和火焰 1.1.1 燃烧 1.1.2 火焰 1.1.3 火焰的类型 1.2 燃烧的基本特点 1.3 燃烧学的发展 1.4 燃烧学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学习提示
为什么要学习燃烧学? 学什么? 如何学?
为什么学习燃烧学
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 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燃烧现象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 燃烧是化学发展的主线 燃烧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燃烧的基本过程
气体燃料: 预混火焰、扩散火焰 液体燃料:存在蒸发—扩散 的过程。液体在预热阶段变 为蒸汽,并与氧化剂(空气) 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然后 着火燃烧。 固体燃料:更复杂 固体在预热阶段因热解、升 华或熔化蒸发也会释放出气 体组分,与氧化剂(空气) 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着火 燃烧;与此同时,随着温度 继续升高,固体可燃物固态 部分也同时燃烧。
学习提示
燃烧学研究对象
燃烧学
燃烧科学技术
燃烧基本理论 燃烧化学 燃烧物理
燃烧技术及控制技术
燃烧器 新能源 环保与防灾 热传递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动量传递
质量传递
燃烧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外部效应 发热:温度、热辐射 发光:气体热辐射光谱带:CO2,H2O,0.75um~0.1mm 化学发光辐射:来自电子激发态的各种组分,CH, OH, CC等自由基 固体烟粒、碳粒:发射连续光谱,增强火焰辐射 物质转化:中间物质和平衡物质——种类和浓度,生存期 流动:速度、温度、密度、压力 火焰传播:宏观表征 理论研究:燃烧现象——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分析解)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燃烧模型) 流体动力学模型 数值研究:数学模型——数值格式,计算技术 基础数据,数值方法,计算编程——计算效率和精度
燃烧与爆炸基本原理
狭义上的爆炸是指化学爆炸。
1.2 爆炸的基本概念
按发生爆炸时爆炸介质所处的状态可分为5类
气相爆炸—爆炸发生时爆炸介质完全处于气体状态,它又可 分为以下2类: 混合气体爆炸: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混合并达到爆炸极 限后遇到火源就会引起爆炸,如氢气、天然气、瓦斯爆炸等。 分解爆炸:某些气体即便在没有空气或氧气的情况下同样可 以发生爆炸,如乙炔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若被压缩到 200kPa以上,遇火星就能引起爆炸。乙烯,氧化乙烯,氧化 乙炔,四氟乙烯,丙烯,臭氧,一氧化氮等也具有类似的性 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类气体在分解时能放出大量 的热量,使分解出来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压力急剧升高。
在氧气中燃烧时,以摩尔分数表示化学计量浓度为
1
2
ycho 1 n n 2
2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若把空气组成视为氧气占20.95%,
其他占79.05%,以摩尔分数表示化学计量浓度
1
2
ych
14.77n
4.77n2
2
甲烷与氧气混合物的化学计量浓度为
ycho
1 3
33.3%
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化学计量浓度为
1.1燃烧的基本概念
不完全燃烧,会有三种情况
➢氧气不足,燃料刚好燃尽,所有的C元素首先被氧化为 CO,无CO2生成,所有H元素被氧化为H2O,所有S元素 被氧化为SO2
b C aH bO cS dym inO 23.77ym inN 2aC O 2H 2O dS O 23.77ym inN 2 ym ina 2b 4d2 cycca 2
46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消防领域中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消防标准化、消防管理、消防工程、消防产品的生产、检验和认证、教学、出版及其他有关的工作领域。
本标准收词范围限于消防基本术语。
凡各专业具体产品, 部件的术语及其专用技术术语等,属各专业分类术语标准范围。
1 一般性消防术语General terms of fire1.1放火Arson蓄意造成火灾的行为。
1.2燃烧Combustion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1.3 燃烧(动词)Burn (Verb)进行燃烧。
1.4燃烧性能Burning behaviour当材料、产品和(或)构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
1.5燃烧热Heat of combustion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1.6燃烧产物Products of combustion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
1.7潜热能Calorific potential当物质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出的燃烧热。
1.8爆裂Bursting在物体的内部或外部,由于超压力和(或)应力变化使物体急剧破裂的现象。
1.9爆炸Explosion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1.10爆燃Deflagration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
1.11爆轰Detonation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
1.12爆炸极限Explosion limit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1.13火Fire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1.14火灾Fire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15火灾分类Fire Classification根据燃料的性质,按标准化的方法,进行的火灾分类。
见GB 4968-85 《火灾分类》。
1.16火灾危险性Fire risk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类与代码
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类与代码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储存,它们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
为了确保人类安全和环境保护,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类与代码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对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类与代码进行详细介绍。
1. 危险等级分类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类是根据化学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联合国建议的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分类系统》(United Nations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化学燃烧危险等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1 燃烧性固体燃烧性固体指的是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燃烧的倾向。
根据GHS,燃烧性固体分为三个等级:燃烧性固体类别1、燃烧性固体类别2和燃烧性固体类别3。
1.2 燃烧性气体燃烧性气体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燃烧的倾向的气体物质。
燃烧性气体的等级分类主要依据其相对可燃性,分为四个等级:燃烧性气体类别1、燃烧性气体类别2、燃烧性气体类别3和燃烧性气体类别4。
1.3 燃烧性液体燃烧性液体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液体物质。
燃烧性液体的等级分类主要考虑其闪点和沸点,分为三个等级:燃烧性液体类别1、燃烧性液体类别2和燃烧性液体类别3。
1.4 高度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高度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指的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燃烧的液体物质。
高度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的等级分类主要考虑其闪点和沸点,分为两个等级:高度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2. 危险代码危险代码是指对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进行标识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呈现为一系列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用于标记化学物质的特殊危险性质。
在GHS中,危险代码通过不同的符号和描述来表示不同的危险性质。
2.1 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质的危险代码以字母Ex开头,后跟一个数字。
例如,Ex.1表示常规爆炸物,Ex.2表示未爆炸炸药,依此类推。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运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运输运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是一项高危工作,严格控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定义、运输方式、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
易燃固体的定义易燃固体指在常温下可以燃烧的固态物质。
根据安全规定,易燃固体可分为六类,分别为1.1、1.2、1.3、1.4、1.5和1.6级别。
其中,1.1级别为最危险等级。
自燃物品的定义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自然燃烧或者在接触空气时可以自行燃烧的物品。
一般来说,自燃物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酸自燃的物品,如白磷、红磷、钠、钾等;另一类是遇热自燃的物品,如硫、芝麻、皮革等。
遇湿易燃物品的定义遇湿易燃物品是指在潮湿或者潮湿的空气中可以自行燃烧的物品。
一些有机化合物、金属粉末、煤炭等物质都属于遇湿易燃物品。
运输方式由于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谨慎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物品属性,运输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需要进行封闭式的包装,包装容器应该具有耐酸碱、防潮、防火、防爆以及防振动的特性。
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使用全封闭翻转车辆,避免出现物品散落的情况。
对于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运输过程中应该加强包装的防火措施,包括使用金属外皮、包裹耐火绝缘材料、添加阻燃剂等防火手段。
针对遇湿易燃物品,应该加强包装的防潮措施,使用密封防潮包装材料,避免水分进入包装。
安全措施在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运输过程中,需要确保以下安全措施:•严格遵守运输规定,保持车辆整洁,确保包装器材完好无损。
•提前制定运输计划,包括航线规划、卸载计划等,并及时更新。
•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司机和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进行分装、分类、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相应的警示标识。
•在运输过程中,及时检查物品的密封性和防火防潮性,并确保在车辆内部没有人员和可燃物品等。
消防安全知识题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题培训内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1.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1.1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能够自行燃烧以及具有燃烧烟气的现象。
1.2 火灾的分类:根据火源、燃烧物以及火势的不同,火灾可分为物质火、电器火和气体火等类型。
2. 火灾的传播方式2.1 火焰传播:火焰传播是指被燃烧物质着火处释放的可燃气体被点火后形成火焰,并随着热对流和火焰辐射的作用传播。
2.2 火势传播:火势传播是指火焰蔓延的速度和范围。
火势传播受到燃烧物的燃烧性能、环境条件和救火措施的影响。
3. 火灾现场的状况和结构特点3.1 火灾现场的状况:火灾现场通常伴有浓烟、高温、有毒气体、火势蔓延等特点。
3.2 火灾建筑结构特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的防火性能不同,火灾蔓延和扩大的速度也不同。
4. 烟气中的危险物质4.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
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浓度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4.2 氰化物(CN):氰化物是一种高毒物质,其烟气腐蚀性强,对人体有严重的中毒作用。
4.3 有机溶剂:火灾中燃烧的物质,如油漆、涂料、汽油等,释放出有机溶剂蒸汽,对人体有致癌、致畸和致敏作用。
二、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1. 消防设施的分类和作用1.1 消防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用于灭火和降低火势。
1.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通过自动感应器监测火灾,并自动启动喷头喷水,起到灭火的作用。
1.3 自动灭火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用于自动控制灭火。
1.4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是消防设施的控制中心,用于监控和控制火警、灭火设备等。
2.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1 灭火器材的种类:灭火器材包括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以及泡沫灭火器等,根据不同的灭火物质和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2.2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器材使用时要根据火源、燃烧物和火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准确把握使用距离和方向,注意防止距离过近时被灭火剂喷溅导致二次次燃;使用时注意手指放置在活动杆上的指向环上,以免喷射垂直燃烧方向或上下左右间接射击。
燃烧的定义初中化学
燃烧的定义初中化学
燃烧的定义(初中化学)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和光能。
燃烧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可燃物质、助燃物质(通常是氧气)和点火能量。
1.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能够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煤炭、天然气等。
可燃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2. 助燃物质
助燃物质是指能够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最常见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就无法进行。
3. 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是指引发燃烧反应所需的初始能量,如火星、电火花等。
只有当点火能量足够高时,才能使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发生反应。
燃烧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放热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热量和光能。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能量这三个基本条件。
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预防火灾等安全隐患。
燃烧学
b a2 = = = 0.03 1 + 2 + b + 3.76a 1 + 4.76a
a = 2.368
N air MWair 空燃比可表示为 ( A F ) = N fuel MW fuel N air 4.76a = 因为 N fuel 1
所以
4.76a MWair (A F) = MW fuel 1
有一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工业锅炉, 例1.2 有一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工业锅炉,该锅炉工作 假设天然气成分为甲烷, 时烟气中氧气的摩尔分数为 3% 。假设天然气成分为甲烷, 试确定该锅炉工作时的空燃比( A F ) 和当量比 Φ 。
χ 解: 已知: O = 0.03 已知:
2
MW fuel = 16.04
φ = 1 —— 化学恰当比混合物(stoichiometric ~)
φ < 1 —— 贫燃料混合物(lean mixture)
2
余气系数, 余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 (dimensionless air/fuel, excess air coefficient)
A/ F 1 α= = ( A / F ) st φ
( (
) )
CO CO2
表A1 表A2
+ χ N 2 h fo, N 2 + h (T ) h fo ,298 表A7 N2 通过查附表A 将所得值代入上式得混合物摩尔比焓。 通过查附表A,将所得值代入上式得混合物摩尔比焓。
(
)
hmix = 0.10 [ 110,541 + 28, 440] + 0.70 [ 0 + 28,118]
(1)混合物质量比焓和摩尔比焓; 混合物质量比焓和摩尔比焓; (2)三种组分的质量分数。 三种组分的质量分数。 【解】已知: χ = 10% 已知: CO
易燃易爆气体分几级
易燃易爆气体分几级定义易燃易爆气体是指在常温下遇到点火源或电弧等能量源时能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根据国际标准,将易燃易爆气体根据其最小点火能力(MEC)和最小自燃温度(MIT)来进行分类,分为多级。
级别的划分根据国际标准,将易燃易爆气体的级别划分为6个级别,分别是:1.1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小于0.1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乙炔。
2.2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大于等于0.10焦耳,小于0.2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氢气。
3.3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大于等于0.20焦耳,小于0.4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碳氢化合物。
4.4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大于等于0.40焦耳,小于0.8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乙烯。
5.5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大于等于0.80焦耳,小于3.0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甲苯。
6.6级易燃易爆气体最小点火能力大于等于3.00焦耳,最小自燃温度小于或等于200摄氏度的气体,比如氨气。
应用易燃易爆气体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家庭中用于燃气灶、热水器和燃气火炉等家用电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锅炉燃气和其他化工生产的原料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减少因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风险。
总结本文介绍了易燃易爆气体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易燃易爆气体的分类和级别对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应安全规定,以及掌握相应的使用知识,尽量减少因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燃烧并不是一个化学反应, 其间还涉及到流动、传热和传质等 过程的综合运用,因此燃烧是一个 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2
燃烧的现象
-5-
火焰、放热 燃烧现象是流动、传热、 传质和化学反应同时发生又相 互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
3
燃烧的分类
-6-
按化学反应传播的特性 和方式分类
按照是否有 火焰分类
按燃料和氧化剂 是否预先混合
非预混燃烧
预混-非预混复 合层流火焰
层流非预混火焰 湍流非预混火焰
举例:家用煤气灶
3
燃烧的分类
- 11 -
3
燃烧的分类
- 12 -
预混的层流平面火焰(a)和本生灯火焰(b)示意图
3
燃烧的分类
- 13 -
逆流非预混层流火焰(a)和顺流非预混层流火焰(b)
3
燃烧的分类
燃烧的分类
按燃料的相 态分类
按照燃料和氧化剂是否 预先混合
3
燃烧的分类
-7-
强烈热分解
(固体炸药)
• 化学反应在整个物质内部展开 特点:
• 反应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关
按化学反应传播 的特性和方式
缓燃
(普通燃烧) deflagration combustion
爆震
detonation
• 产生的能量通过热传导、热扩 特点: 散及热辐射作用传入未燃混合物,
•化学反应传播 •是否有火焰 •是否预混合 •燃料相态
- 16 -
Thank You
-1-
燃烧的定义及分类
《航空发动机燃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发动机燃烧学课程组
CONTENTS
-2-
1 燃烧定义 2 燃烧现象 3 燃烧分类
1
燃烧的定义
-3-
燃烧一般是指可燃物和助燃剂之 间发生的强烈的快速化学(氧化) 反应,同时伴随着发光、放热等 现象,该现象又称为“火”。
1
燃烧的定义
-4-
逐层加热、逐层燃烧
• 冲击波对可爆震混合物一层层 特点: 强烈冲击压缩作用使其发生高速
化学反应
3
燃烧的分类
-8-
有火焰
举例:火花点火发动机
按是否有火焰
爆震
detonation
特点:容积释热
3
燃烧的分类
-9-
火花点火发动机中的火焰(a)和无火焰(b)燃烧模式
3
燃烧的分类
- 10 -
预混燃烧
层流预混火焰 湍流预混火焰
- 14 -
燃烧相对简单
气相燃料燃烧
存在燃料雾化、
蒸发、混合
液相燃 料燃烧
燃料的 相态分类
固相燃 料燃烧
以煤为例,燃烧过程由 预热、干燥、挥发分析 出和焦碳生成、挥发分 燃烧与焦碳燃烧等一系 列阶段构成,是复杂的 多相燃烧
4
小结
- 15 -
燃烧定义
强烈的快速化学反应
燃烧现象
火焰、放热
燃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