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计算机程序运行环境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分配,如内存、磁盘空间、CPU 时间等,以及处理各种输入输出请求。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是通过计算机本身的开关、按键等物理设备完成的。
这些计算机内部只有一组简单的开关和电磁继电器来控制数据流,而且每次操作都需要重新连接硬件,十分繁琐。
因此,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使用更加友好、高效、稳定。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操作系统第一代操作系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这时计算机只有很少的功能,几乎没有内存保护和作业管理机制。
计算任务由操作员负责调度和加载程序,程序执行发生错误时就需要重新启动系统。
最著名的第一代操作系统是IBM公司的S/360操作系统(System/360 Operating System)。
第二代操作系统第二代操作系统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时计算机能够使用较多的存储器,操作系统加入了编程语言处理、分时系统、批处理等新功能,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使用效率。
最著名的第二代操作系统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UNIX操作系统。
第三代操作系统第三代操作系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时计算机硬件更加强大,内存、I/O设备等硬件资源也更为丰富。
第三代操作系统采用了多任务、虚拟存储、分布式系统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
最著名的第三代操作系统是Apple公司的Mac OS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
第四代操作系统第四代操作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控制、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
第四代操作系统主要采用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著名的第四代操作系统是Sun公司的Solaris操作系统和IBM公司的OS/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操作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趋势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扩大,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化与发展。
本文将就操作系统的演化历程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一、操作系统的演化历程操作系统的演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计算机只能进行一项任务,无法同时处理多个程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需求的增加以及用户对计算机的多任务支持的需求,操作系统也开始了演化。
1. 批处理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批处理系统成为主流。
批处理系统通过将多个用户提交的任务按顺序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逐一输出,实现了计算机的多任务支持。
2.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分时系统使得多个用户能够同时共享一个计算机系统,每个用户都能独立使用计算机资源,实现了多用户并发访问。
3.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操作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引入了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将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协作,提供更加灵活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
4. 网络操作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操作系统的重心也逐渐转向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跨平台、分布式、可扩展等特点,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管理远程计算资源。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并发性与多核处理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核心数量不断增加。
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并发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利用多核处理器,并提供高效的调度算法,以实现任务的并行执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2.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虚拟化为多个逻辑资源,提供更高效的资源利用率。
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3. 高可用性与容错性对于关键应用和系统,高可用性和容错性是至关重要的。
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操作系统也不断地进行了更新和升级。
电脑操作系统是指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
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网络操作系统,如今,电脑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本文将从历史和趋势两方面探讨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
一、历史1. 单用户操作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使用第一台商用电脑IBM 360,而IBM 360搭载的OS/360操作系统被认为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
但是,这个操作系统是单用户操作系统,只能由一名用户使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需求日益增长,单用户操作系统的限制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者必须排队等待,效率低下。
2. 多用户操作系统为了解决单用户操作系统的问题,人们开始开发多用户操作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名用户同时使用电脑,不同的用户可以并行工作,这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Unix是当时最成功的多用户操作系统之一,广泛用于大学和研究机构。
但是,Unix的使用和维护需要比较高的技术水平,普通用户很难掌握。
3. 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的出现虽然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但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多用户操作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个大型任务的执行需要占用整个计算机的资源,其他用户就无法使用计算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将计算机时间分成很小的时间片,轮流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当某个用户执行大任务时,操作系统只会分配给他部分时间片,这样其他用户仍然可以使用计算机。
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让计算机实现了真正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为后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网络操作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和通信,需要更加便捷的操作系统来支持这些操作。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分类
多个计算机 系统通过 通信设施 互联 , 实现资源
装入输入机 , 然后启动输 入机把程 序和数据送 行环境大 多是计算 机系统 , 而后 两种操 作系统 共 享 , 成计 算机 网络 , 为一种 更开 放的工 组 成 入计 算机 , 着通 过开 关启动 程序 运行 , 接 计算 的运 行 环境 是 多计 算 机 系统 。 作 环 境 。 网络 操作 系统 也 应 运 而 生 。 而 网络 完成后 , 印机输 出结果 。 户必 须是非 常专 3 1 批处理 系统 打 用 . 操 作 系统 除具 有单 机操 作 系统的所 有功 能以 业 的技术 人 员才 能实 现对 计算 机 的控 制。 批 处 理 的 系统 的 基 本 特 征 是 “ 量 ” 外 , 批 。 还具 有 网络资 源的 管理功 能 , 支持 网络应 2 2批处 理 阶段 . 即将 要交给 计算 机处 理的 若干个 作业 组织 成 用 程 序 运 行 。 由于2 世纪 5 年代 中期 , 0 0 计算机的 主要元 队列成 批地 交给 计算 机 自动 地按 作业 队列 顺 3 5 分布 式操作 系统 . 器件 由晶体 管取 代 , 行速 度 有 了很 大 的提 序逐个处理 。 运 它可分为 单道批处理 系统和 多道 分布式 操作 系统 是为 分布 式计 算机 系统 高, 这时 软件 也开始 迅速 发展 , 出现 了早 期的 批处 理系统 。 道批处理 系统一次 只能调入一 单 操作 系统 , 这就是早 期的对用 户提交的程 序进 个处 理作业在在 计算机在 内运行 , 他作业放 其 行 管理 的监 控 程序 和批 处 理软 件 。 在辅 助存 储 器上 , 它类似 于单 用 户操 作 系统 。 2 3 多道程 序系统阶段 . 计算机 在运行处理 作业时 , 时间主要消 耗有两 随着中、 小规 模 的 集 成 电路 在 计算 机 系 个方 面 , 一方 面 是消耗在 C PU执行 程序上 , 另
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管理、控制、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确保计算机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从20世纪初第一台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开始到今天,操作系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功能和性能不断得到提升。
本文将会介绍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1.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第一个操作系统是单道批处理系统,常用于大型机上。
此类系统可以有序地处理多个相同类型的作业,在所有作业提交后,计算机会根据作业的优先级和运行情况按顺序执行,直到完成所有作业。
这些操作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IBM的OS/360。
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够将计算机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它无法满足多用户、多任务、多处理器系统的需求。
2.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在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多道批处理系统,最初的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但很快也被用于商业计算中。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在计算机上运行,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UNIVAC 的EXEC 8和IBM的OS/VS1。
3.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够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其发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相较于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更高。
分时操作系统可以分配每个用户一定的时间段,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时间段内独立使用计算机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最初被用于大型机,但是随着微型计算机成为主流,分时操作系统也逐渐普及到个人计算机上。
目前主流的分时操作系统有Unix和Linux。
4.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具有强烈实时性要求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
其最大特点是能够保证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可预测的响应。
实时操作系统一般分为硬实时操作系统和软实时操作系统两类。
硬实时操作系统更加注重系统对时间的掌控,而软实时操作系统则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注重各种服务的性能。
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1、操作系统的发展,分类,特征,功能,结构,内核,多道程序设计,并发,处理机状态等等。
2、功能主要有:(1)处理机管理:可归结为进程管理,包括以下方面–进程控制。
创建进程,撤销进程,控制进程的运行状态转换。
–进程调度。
从就绪的进程队列中选择一进程并把处理机分配给它,设置现场并是指投入运行。
–进程同步。
设置进程同步信息,以协调系统中各进程的运行。
–进程通信。
负责进程间的信息交换。
–死锁。
死锁如何解决的各种方法。
–线程。
线程的实现方式,和进程的关系。
(2)存储管理: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提高利用率,包括以下方面:地址重定位。
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存储分配。
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并在作业结束后收回其所占用内存。
存储保护。
保证每道程序之间不能互相侵犯,尤其是不能侵犯操作系统。
存储扩充。
通过建立虚拟存储系统来实现内存逻辑上的扩充。
(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方便的设备使用、提高CPU与I/O设备利用率。
主要包括:缓冲管理:设立I/O缓冲区,并对缓冲区进行有效管理。
设备分配:按一定策略和设备使用情况,分配并回收设备。
设备处理:即设备驱动程序,实现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等。
设备独立性和虚拟设备:独立性指应用程序独立于物理设备,使用户编程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增强了可移植性。
虚拟设备指将低速的设备改造为高速的共享设备。
(4)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管理,解决文件资源的存储、共享、保密和保护。
包括以下方面:目录管理:为每一文件建立目录项,并对目录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系统设口令“哪个用户”、用户分类“哪个用户组”、文件权限“针对用户或用户组的读写权”。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解决如何存放信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读写性能。
软件管理:软件的版本、相互依赖关系、安装和拆除等。
(5)用户接口目标是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访问操作系统的接口。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概述一、操作系统的发展人们在最初使用计算机时,是没有系统管理软件的,完全靠人工的方法将程序从开关上一条条送入计算机,然后启动控制台上的运行开关程序。
到后来,计算机中有了一些专用的程序,如管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链接程序等。
这些程序已允许用户从输入设备上输入程序,经汇编、链接后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运行。
但这些程序相互之间没有主从关系,一但程序运行发生错误,整个系统就无法工作。
而且这种方式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一但某个用户开始操作,将占用计算机的全部资源,二是输入输出工作和CPU是串行操作,使CPU工作效率非常低。
在对计算机的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过程中,操作系统软件出现了,它是在原管理程序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具有合理地分配、调度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功能,还可以为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981年IBM开发出第一代IBM—PC机时,需要一种操作系统,找到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微软公司,于当年推出第一个版本DOS V1.0,到现在已经历了十多个版本,DOS 的成功推出,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也使微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
但是DOS 主要有以下几个缺陷:●操作界面是基于字符方式,所有操作都是用命令来实现,对一般用户,尤其是非英语国家的用户来说,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其能够支持的最大内存只有1M,而现在基本配置是128M。
●DOS是单任务的,这就给实现多媒体技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DOS是一个16位操作系统,其运行方式已不能满足硬件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九十年代初,微软又推出了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漂亮的图形操作界面,操作可以通过菜单、图像、对话框等图形界面完成。
该系统支持多任务运行,突破了640KB内存限制,还提供了字处理器、画图软件、通讯软件、桌面办公用具等功能,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分类有许多种方法。
操作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操作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趋势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与应用程序间的接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化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的演化历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一、操作系统的演化历程1. 批处理操作系统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主要以批处理方式运行。
用户需要事先将任务提交给计算机操作员,由操作员负责安排任务的执行。
在这种操作系统下,计算机能够连续地执行一系列的任务,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用户体验较差。
2. 分时操作系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终端登录到计算机系统,并共享计算机资源。
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交互性和使用体验,成为人们日常使用计算机的常用方式。
3. 多任务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多任务操作系统应运而生,它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并实现任务间的切换和管理。
这种操作系统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机的效率和性能,满足了多任务处理的需求。
4. 分布式操作系统为了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和提高系统性能,分布式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计算机集群中的多台计算机组织为一个整体,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分布式操作系统有利于实现高可用性、高性能和负载均衡,并为大规模分布式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1.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虚拟化技术允许将单个物理服务器虚拟化为多个逻辑服务器,每个逻辑服务器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和可伸缩性,降低运维成本,成为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容器化技术的兴起容器化技术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为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部署和扩展。
容器化技术具有高效率、可移植、易管理等优势,将成为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操作系统作为一种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单任务系统时代早期的操作系统被称为单任务系统,因其只能运行一个程序而得名。
这种操作系统以批处理形式工作,用户提交的任务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
然而,由于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效率较低,并且用户体验不佳。
二、多任务系统的崛起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多任务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独立占用一部分处理器时间,利用时间分片技术实现快速切换。
其中,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System)是在多用户环境下运行的操作系统。
通过将处理器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片,并为每个用户分配时间片,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并发性和交互性,成为主流操作系统的基础。
另外,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System)适用于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任务,如工业自动化、交通控制等领域。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确保任务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
三、分布式系统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布式系统逐渐崭露头角。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以共享资源和协同工作。
分布式操作系统充分利用了多台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节点进行并行处理。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分布式系统还能够灵活应对硬件故障或网络故障,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等都是基于分布式系统开发的。
四、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随着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兴起,操作系统也逐渐采用了这种思想。
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将系统和应用程序组织为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方法调用来实现系统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它负责协调计算机的各种任务,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可以说是计算机的灵魂。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1. 批处理系统时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只能处理一条指令或一批指令。
最早期的操作系统是批处理系统,它可以自动地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一批程序,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批处理系统存在资源浪费和长作业排队等问题,对计算机的管理还比较简单。
2. 分时操作系统时代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出现。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到计算机上进行操作,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地使用计算机资源,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同时,分时操作系统还引入了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算法,保证每个用户都能获得公平的计算机资源,为计算机的多用户共享奠定了基础。
3.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时代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允许多个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通过操作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程序的并发执行。
这个时期的操作系统引入了进程的概念,为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并发性。
4. 客户机-服务器操作系统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崛起,客户机-服务器操作系统成为了主流。
客户机-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将计算机系统划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客户机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而服务器则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服务。
这个时期的操作系统更加注重网络和分布式计算的支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便利。
5. 当前时代当前,计算机操作系统正不断发展和进化。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操作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操作系统正在朝着更高的性能、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方向发展。
同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操作系统需要提供更强大的安全功能来应对威胁和攻击。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扮演着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的重要角色。
在计算机技术的演进中,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逐步提升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
一、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1. 手工操作阶段早期计算机系统并未有现代化的操作系统,用户需要手工管理计算机资源,如程序载入、输入输出操作等。
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系统非常复杂,每个用户需直接与硬件打交道,工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2. 批处理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增加,出现了批处理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通过作业控制语言,用户可以提交多个作业,并由操作系统负责自动调度和执行。
这一阶段的操作系统提高了作业的吞吐量,但仍然存在资源利用不高和响应时间长的问题。
3.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计算机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通过将处理器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了用户之间的交互操作。
这一阶段的操作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为多用户环境下的交互计算奠定了基础。
4. 客户-服务器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出现了客户-服务器操作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通过将服务和资源提供给客户端,实现了分布式计算。
客户-服务器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分布式计算和对等计算等新兴的技术。
5. 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计算机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针对嵌入式设备的特点进行优化,具有占用资源少、实时性强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二、操作系统的当前趋势1. 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是当前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虚拟化技术使得操作系统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云计算则将计算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并通过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调度。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及其作用解析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及其作用解析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扮演着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的关键角色。
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并且根据其功能和设计原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分类以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计算机产业的早期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计算机系统只有简单的固件程序,用户必须通过物理开关设置计算机的功能。
这种方式非常低效且容易出错,因此研发者开始设计操作系统来自动执行这些任务。
第一个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是IBM的System/360操作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的操作界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所具备的功能逐渐增多。
在20世纪70年代,多道程序设计(Multiprogramming)成为主流,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流行,操作系统也随之发展,如微软的DOS操作系统,成为个人计算机的基础。
到了21世纪,操作系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分布式计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趋势。
现代操作系统不仅能够管理单个计算机的资源,还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其他计算机,形成庞大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设计原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早期计算机系统使用的一种操作系统类型。
它能够按照批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一次性处理多个作业。
用户无需干预,操作系统会自动调度任务,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批处理操作系统常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等大规模计算任务。
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是多用户操作系统的一种,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
每个用户通过终端输入命令,操作系统会相应地分配计算资源,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的运行程序和文件。
分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多用户场景,如服务器、大型主机等。
电脑操作系统的演变与发展
电脑操作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一、引言电脑操作系统是指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经历了演变与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操作系统的起源开始,详细介绍电脑操作系统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二、早期操作系统的起源早期计算机并没有像现今的操作系统那样统一的、完善的管理系统。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当时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简单的批处理任务。
这些早期操作系统包括ENIAC操作系统、EDSAC操作系统等。
三、批处理系统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批处理系统逐渐兴起。
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将一系列任务批量提交给计算机,由操作系统统一调度和执行。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和效率。
IBM OS/360是这个时期最为知名的批处理操作系统。
四、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出现。
分时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的时间划分为几个时间片,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系统。
这种方式下,每个用户都能独立使用计算机系统,享受到快速响应的体验。
UNIX是这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分时操作系统。
五、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崛起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商业化,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始崛起。
微软公司推出了MS-DOS操作系统,后来又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迅速占领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使得个人计算机的使用更加简便。
六、网络化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网络化与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始发展。
这些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常见的网络化和分布式操作系统有Linux、Unix、Windows Server等。
七、移动操作系统的崛起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移动操作系统开始崛起。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演变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演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连接硬件和软件的重要桥梁,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起源开始,细细探讨操作系统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演变。
一、操作系统的起源计算机的诞生早于操作系统,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
在二战期间,由于军事作战的需要,计算机开始崭露头角。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是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ENIAC,然而ENIAC并没有操作系统,用户需要通过插线板的方式进行编程。
二、批处理系统的出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批处理系统应运而生。
批处理系统是最早的一种操作系统,用户将程序和数据提交给操作员,操作员将其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按照提交的顺序执行。
这种方式无疑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由于计算机资源共享的问题,用户之间无法同时访问计算机,导致效率低下。
三、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多道程序设计系统应运而生。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允许多个程序同时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并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进行调度,从而实现了程序的并发执行。
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
四、分时操作系统的诞生分时操作系统是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对计算机进行访问,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进程在计算机上执行。
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从专用设备向多用户系统转变。
早期的分时操作系统如CTSS、Multics等,为后来的UNIX系统奠定了基础。
五、个人计算机时代的操作系统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推动了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微软的DOS操作系统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主宰,它的成功奠定了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地位。
后来,Windows操作系统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代表。
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友好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程序吸引了大量用户。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演变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演变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从早期到现代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一、早期操作系统的发展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用户需要手动控制硬件设备,无法实现批量处理和资源管理。
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操作系统,例如早期的批处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卡片输入程序,计算机自动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单用户操作系统的出现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出现了单用户操作系统,例如早期的DOS系统。
DOS系统提供了用户界面,并且支持命令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命令来操作计算机。
然而,DOS系统在多任务处理和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局限性。
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引入为了满足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需求,多任务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且在任务之间进行切换,例如早期的UNIX系统。
UNIX系统不仅支持多任务处理,而且提供了完善的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操作系统。
四、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开始普及,图形化操作系统成为主流,例如Macintosh和Windows系统。
这些操作系统采用了窗口、图标、菜单等图形化元素,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和直观。
GUI 操作系统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使得计算机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服务器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具备稳定性、高并发处理能力和强大的网络功能。
目前,常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包括Linux和Windows Server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器应用软件和服务,支持企业级的应用部署和管理。
六、移动操作系统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操作系统成为了主流。
移动操作系统需要具备低功耗、高性能和优秀的用户界面。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分类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指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软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在功能上也不断演变,并根据特定的需求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其分类。
一、功能发展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硬件技术的进步,操作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功能发展的主要阶段:1. 批处理系统批处理系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最早的形式之一。
它能够批量处理用户提交的任务,实现自动化的作业调度和资源管理。
批处理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性较弱。
2.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它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并且能够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实现交互式的操作。
分时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3. 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是一种要求计算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快速响应的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医疗仪器等领域。
它要求计算机能够处理实时任务和控制任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各个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
分布式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负载均衡。
现代云计算就是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的一个典型例子。
5.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集成到特定设备或产品中,用于控制和管理设备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满足资源有限、实时性强等特点。
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各种物联网设备都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
二、分类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特点,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手机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是为移动设备而设计的操作系统。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安卓(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
手机操作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性能,同时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一、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其主要作用是资源管理和虚拟化,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操作系统经历了从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到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的演变,且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旨在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批处理系统及分时系统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批处理操作系统诞生,它可以自动完成多个作业的处理,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利用率。
60年代,IBM的主机操作系统OS/360诞生,内核代码量达到100万行之多,成为当时最大的软件开发项目。
而随着计算机用户的增多,人们急需一种能够共享计算资源的系统,分时系统应运而生。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以时间轮片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实时操作系统及微内核系统70年代,计算机逐渐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实时需求的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RTOS)应运而生。
实时操作系统具有服务时间可预测、相应时间可控、任务可时限约束等特点。
同一时期,微内核操作系统概念被提出,它将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功能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服务过程,使得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得到提高。
四、分布式操作系统及虚拟化技术8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系统成为研究热点。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以分布式共享方式进行协同处理,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可用性。
同一时期,虚拟化技术被发明,使得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同时在一台宿主机上运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虚拟化技术又衍生出云计算,将计算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无需拥有大型数据中心,也可以享受到高效的计算服务。
五、操作系统的趋势目前,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多核的操作系统: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操作系统需要具备更好的并发性和负载均衡能力。
2、面向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和云计算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要技术趋势,未来的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支持虚拟化和云计算。
OS的发展与分类
OS的发展与分类first.⼿⼯操作阶段 second.批处理阶段(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os开始出现)) third.分时操作系统 fourth.实时操作系统 fifth.⽹络操作系统 sixth.分布式操作系统 seventh.个⼈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理解各阶段的优点和缺点,各阶段的主要优点都是解决了上⼀阶段的主要缺点。
)⼿⼯操作阶段:主要缺点是⽤户独占全机、⼈机速度⽭盾导致资源利⽤率极低。
批处理阶段--单道批处理系统:引⼊脱机输⼊/输出技术(⽤磁带完成),并监督程序(OS的雏形)负责控制作业的输⼊,输出。
它的主要优点:缓解了⼀定程度的⼈机速度⽭盾,资源利⽤率有所提升。
主要缺点:内存中仅能有⼀道程序运⾏,只有该程序运⾏结束之后,才能调⼊下⼀道程序,cpu有⼤量的时间是在空闲等待i/o完成,资源利⽤率依然很低。
批处理阶段--多道批处理系统:每次往内存中输⼊多道程序,操作系统正式诞⽣,并引⼊了中断技术,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程序的运⾏。
各个程序并发执⾏。
主要优点:多道程序并发执⾏,共享计算机资源。
资源利⽤率⼤幅提升,cpu和其他资源保持“忙碌”状态,系统吞吐量增⼤。
主要缺点:⽤户响应时间长,没有⼈机交互功能(⽤户提交⾃⼰的作业之后就只能等待计算机处理完成,中间不能控制⾃⼰的作业执⾏)。
分时操作系统:计算机以时间⽚为单位轮流为各个⽤户/作业服务,各个⽤户可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交互。
主要优点:⽤户请求可以被即时响应,解决了⼈机交互问题。
允许多个⽤户同时使⽤⼀台计算机,并且⽤户对计算机的操作相互独⽴,感受不到别⼈的存在。
主要缺点:不能优先处理⼀些紧急任务。
操作系统对各个⽤户/作业都是完全公平的,循环地为每个⽤户/作业服务⼀个时间⽚,不区分任务的紧急性。
实时操作系统:主要优点:能够优先响应⼀些紧急任务,某些紧急任务不需时间⽚排队。
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接受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处理,并且要在严格到时限内处理完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介绍一、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接口的程序集合。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通常都设有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等功能模块。
处理器管理处理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处理机的和运行都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的。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处理机管理应实现下述主要功能:(1)进程控制:负责进程的创建、撤销及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协调。
(3)进程通信:负责完成进程间的信息交换。
(4)调度:按一定算法进行处理机分配,包括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内存储器的管理。
主要任务是:分配内存空间,保证各作业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发生矛盾,并使各作业在自己所属存储区中不互相干扰。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负责管理各类外围设备(简称:外设),包括分配、启动和故障处理等。
主要任务是: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是,必须提出要求,待操作系统进行统一分配后方可使用。
当用户的程序运行到要使用某外设时,由操作系统负责驱动外设。
操作系统还具有处理外设中断请求的能力。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在操作系统中,将负责存取的管理信息的部分称为文件系统。
文件是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的有序集合,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
文件管理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以及文件的保护功能。
操作系统一般都提供功能较强的文件系统,有的还提供数据库系统来实现信息的管理工作。
作业管理每个用户请求计算机系统完成的一个独立的操作称为作业。
作业管理包括作业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调度与控制(根据用户的需要控制作业运行的步骤)。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1、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操作系统,计算机工作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手工操作程序员将对应于程序和数据的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针对数据运行;计算完毕,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取走结果并卸下纸带(或卡片)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手工操作方式两个特点:(1)用户独占全机。
不会出现因资源已被其他用户占用而等待的现象,但资源的利用率低。
(2)CPU 等待手工操作。
CPU的利用不充分。
2、批处理系统批处理系统: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这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命令)。
联机批处理系统首先出现的是联机批处理系统,即作业的输入/输出由CPU来处理。
主机与输入机之间增加一个存储设备——磁带,在运行于主机上的监督程序的自动控制下,计算机可自动完成:成批地把输入机上的用户作业读入磁带,依次把磁带上的用户作业读入主机内存并执行并把计算结果向输出机输出。
完成了上一批作业后,监督程序又从输入机上输入另一批作业,保存在磁带上,并按上述步骤重复处理。
监督程序不停地处理各个作业,从而实现了作业到作业的自动转接,减少了作业建立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有效克服了人机矛盾,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但是,在作业输入和结果输出时,主机的高速CPU仍处于空闲状态,等待慢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完成工作:主机处于“忙等”状态。
3、单道程序的运行过程:在A程序计算时,I/O空闲,A程序I/O操作时,CPU空闲(B程序也是同样);必须A工作完成后,B 才能进入内存中开始工作,两者是串行的,全部完成共需时间=T1+T2。
4、多道程序系统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
即同时把多个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在CPU中运行,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
当一道程序因I/O请求而暂停运行时,CPU便立即转去运行另一道程序。
多道程序的运行过程:将A、B两道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它们在系统的控制下,可相互穿插、交替地在CPU上运行:当A程序因请求I/O操作而放弃CPU时,B程序就可占用CPU运行,这样CPU不再空闲,而正进行A I/O操作的I/O 设备也不空闲,显然,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状态,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也提高了系统的效率,A、B全部完成所需时间<<T1+T2。
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时的特点:(1)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3)微观上串行:实际上,各道程序轮流地用CPU,并交替运行。
多道程序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渐趋成熟的阶段,先后出现了作业调度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外部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等功能。
5、分时系统由于CPU速度不断提高和采用分时技术,一台计算机可同时连接多个用户终端,而每个用户可在自己的终端上联机使用计算机,好象自己独占机器一样。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联机作业使用。
若某个作业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内不能完成其计算,则该作业暂时中断,把处理机让给另一作业使用,等待下一轮时再继续其运行。
由于计算机速度很快,作业运行轮转得很快,给每个用户的印象是,好象他独占了一台计算机。
而每个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向系统发出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在充分的人机交互情况下,完成作业的运行。
具有上述特征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使用计算机。
分时系统可以同时接纳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用户,由于内存空间有限,往往采用对换(又称交换)方式的存储方法。
即将未“轮到”的作业放入磁盘,一旦“轮到”,再将其调入内存;而时间片用完后,又将作业存回磁盘(俗称“滚进”、“滚出“法),使同一存储区域轮流为多个用户服务。
多用户分时系统是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类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虽然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能获得较令人满意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响应时间,但却不能满足实时控制与实时信息处理两个应用领域的需求。
于是就产生了实时系统,即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并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实时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应用中常作为一种控制设备来使用。
实时系统可分成两类:(1)实时控制系统。
当用于飞机飞行、导弹发射等的自动控制时,要求计算机能尽快处理测量系统测得的数据,及时地对飞机或导弹进行控制,或将有关信息通过显示终端提供给决策人员。
当用于轧钢、石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时,也要求计算机能及时处理由各类传感器送来的数据,然后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
(2)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当用于预定飞机票、查询有关航班、航线、票价等事宜时,或当用于银行系统、情报检索系统时,都要求计算机能对终端设备发来的服务请求及时予以正确的回答。
此类对响应及时性的要求稍弱于第一类。
图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微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总部设在雷德蒙市(redmond,西雅图的市郊)。
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
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称(意思为“微型软件”)发展和销售basic解释器。
最初的总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是现在的首席执行官。
三、MS-DOS的发展DOS是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是个人计算机上的一类操作系统。
1980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其新pc机编写关键的操作系统软件。
微软公司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的一位程序编制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qdos的使用权,在进行部分改写后提供给ibm,并将其命名为microsoft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完整的DOS由五部分组成:1. 引导程序(BOOT ):由格式化程序直接写入磁盘初始扇区。
2. 基本输入/输出管理程序(PC-DOS为IBMBIO. COM、MS-DOS为IO.SYS)。
3. 文件管理和系统功能调用程序(PC-DOS为、MS-DOS。
为MSDOS.SYS)。
4. 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 COM)。
5. 各种外部命令:完成各种辅助功能的可执行文件。
图 DOS界面四、windows发展Windows 1.01983年11月正式推出,也就是苹果发布Mac OS前的3个月。
Windows 1.0 最低内存需求为256KB、两个双面软盘驱动器以及一个图形适配器卡,推荐配置是512KB内存和硬盘驱动器。
Windows 2.0微软1987年12月9日推出 Windows 2.0,与Win 1.0相比有明显提升。
不仅可以平铺窗口,还可以让窗口叠加。
Windows 2.0 还引入了控制面板,且一直延续至今。
Windows 3.0Windows 3.0 引入了16色图标,拥有更智能的内存管理,支持最古老版本的DOS程序。
此外,Windows 3.0 还引入了纸牌游戏。
Windows 3.11992年4月推出,比 Windows 3.0 更稳定,添加了支持网络和其他企业应用功能。
Windows 3.1 还引入 Ctrl-Alt-Del 三键功能。
Windows NT1993年7月27日上市,是一款32位操作系统,旨在补充基于 MS-DOS 的消费者版本 Windows。
Windows 951995年8月24日上市,引入了开始按钮、任务栏、通知、Windows 资源管理器,微软第一款网络浏览器 IE 和拨号网络。
Windows 981998年6月25日上市,增加了对USB和DVD的支持。
此外,Windows 98 还进行了诸多改进,如更高效的文件系统,更好的媒体处理功能等。
后来,微软还发布 Windows 98 第二版,修复了第一版中的漏洞。
Windows 20002000年2月17日上市,Windows 2000 是一款面向商业环境的图形化操作系统,为单一处理器或对称多处理器的32位 Intel x86 计算机而设计。
Windows ME2000年9月发布,该款系统漏洞较多。
较 Windows 98 第二版速度慢,不稳定,甚至被称为微软史上最糟糕的操作系统。
Windows ME 仅在市场发售13个月,是最短命的 Windows 系统。
Windows XP2001年10月25日上市,是微软最受欢迎的一款操作系统。
Windows XP 增加了媒体播放器、更好的电源管理、更快的启动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