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说明书专业资料模板
掘进地质说明书
附
1、1173采面平、剖面图 2、煤层柱状图
图
掘4 瓦斯
影 煤尘 响 掘 进 的 煤的自燃 其 (矿层裂隙) 他 地 质 情 地温 况
2.27~17.68(m3/t)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属不易自燃煤层
正常地温区 正常地压区
地压
1、该采面为金一采区北翼二区段,瓦斯比一区段的1171采面大,掘进时 要加强防突工作。
2、从1171采面的情况来看,该采面没有大的断层,只有未探明的小断层 问 题 和煤层变薄,有待在掘进过程中进一步调查。 及 建 议 3、为少丢煤和探明采区边界的F383断层的发育情况,建议1173上下巷尽 量掘送至采区边界或F383断层,为下一个采面的布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XXXXXX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XXXXXX回采⼯作⾯地质说明书XXXXX回采⼯作⾯地质说明书⼀、⼯作⾯的位置及四邻关系XXXXX⼯作⾯位于⼀采区的东部,665⽔平⼤巷的南侧,西部为⼆采区,现正在掘进,东部、南部未开采。
⼆、地表情况地表全部为第四系黄⼟覆盖,多为耕地,地势平坦,呈南⾼北低状。
⼯作⾯的地表南部有雁阳路通过,北部有朔南⼤道经过,均未留设煤柱。
三、埋藏深度1、基岩厚度:最⼤500.0⽶,最⼩258.41⽶,平均369.52⽶。
根据钻孔资料,⼯作⾯的北部J-3孔,基岩最薄258.47⽶,中部37219孔最厚,达到500.0⽶,⼯作⾯的南部3819孔,为350.17⽶。
(见附图)2、松散层厚度:最⼤277.45⽶,最⼩250.05⽶,平均265.22⽶。
⼯作⾯北部较薄,J3孔揭露厚度250.05⽶,南部较薄,37219孔揭露厚度277.45⽶,总体为南厚北薄。
3、埋藏深度:最⼤654.7⽶,最⼩494.21⽶,平均574.456⽶。
⼯作⾯的北部埋藏最浅,南部最深,由北⾄南逐渐变深。
四、煤层及顶底板岩性1、煤层:煤厚最⼤11.00⽶,最⼩4.00⽶,平均9.15⽶,稳定可采。
⼯作⾯的北部350⽶内,由于受古河流冲刷的影响,最薄为4.00⽶,⼯作⾯其它地段⼤部分厚度为9.00—11.00⽶。
煤层结构较复杂,常含2—3层夹⽯,夹⽯⼀般为炭质泥岩。
厚度变化⼤,常呈透镜状分布。
2、煤层顶底板特征1)伪顶:粉砂岩,厚度0.--0.30⽶,局部分布,实见于顶回风巷的650-800⽶段、1450-1510⽶段、2480-2540⽶段。
2)直接顶;粉砂岩,⽔平层理,断⼝平坦,性脆,最厚17.68⽶,平均11.2⽶。
3)⽼顶:中粗砂岩,平均厚度5——7⽶。
⼯作⾯北部的西侧,南部的东侧及1800——2200⽶处,中细砂岩,成份以⽯英为主,长⽯次之,含云母及其它暗⾊矿物,夹⿊⾊炭质条带(见附图)4)底板:泥岩,厚度0.10-3.31⽶,平均1.38⽶。
B8煤层地质说明书
600-B8石门煤层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一、矿区地质A、矿区地层矿区位于干沟向斜南翼、界梁子背斜两翼中段,出露的地层有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侏罗系:(1)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该组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地层厚度约434m,含煤11层。
根据岩性特征和煤层分布特征,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J1b1):该段地层厚度146.55m,含煤5层,统称A组煤,由下向上编号为A1、A2、A3、A4、A5煤层。
该段上部23m不含煤,其岩性为浅灰色砂岩,中部为含煤段,煤层厚75m,煤层最大间距小于20m。
煤层顶底板岩石为黑色泥岩。
上段(J1b2):该段上部以灰绿色、浅灰色粉砂岩为主,夹薄层菱铁质粉砂岩,不含煤;中部含煤6层,统称B组煤,由下向上编号为B1、B2、B3、B4、B5、B6,煤层之间以灰色粉砂岩为标志层,底部为30m 厚的灰白色砂砾岩。
该段地层厚287.57m。
(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分布于矿区中北部,该组中、上部以灰绿色、浅绿色粉砂岩为主,夹少量厚层状细砂岩和中砂岩;下部以浅灰色中砂岩为主,局部变为含砾中砂岩,低界为褐黄色厚层状中砂岩,厚度约260m,含煤7层,由下向上编号为B7—B13煤层,属典型的浅水湖泊—湖泊三角洲相沉积。
2、上第三系仅在北部出露,岩性为砂岩、砂砾岩、少量粉砂岩,呈褐黄、浅灰黄色,厚度仅数米。
本矿区内未见下第三系。
3、第四系以风积黄土为主的下更新统,可视厚度为20m左右,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
可冲洪积为主的全新统,厚度10m左右,岩性多为砂土、亚砂土及各种砾级的砾石组成。
B、矿区构造矿区位于干沟向斜南翼、窄梁子背斜中段,该背斜轴部在矿区中南部通过,轴向近东向西。
背斜北翼地层倾向北,地表地层倾角24°左右,至深部地层倾角变缓,为12°左右。
背斜以南倾角较陡,可达60°多度,被一逆断层斜切,矿区内该断层长1km左右,向南倾,走向125°—305°左右,斜切含煤地层。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1.开拓区(或延伸水平)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岩,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其他地质情况,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图纸部分⑴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1:5000)⑵含煤岩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1000)⑶各煤层底板等高线附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⑷井筒延伸部分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比例尺1:200——1:1000)⑸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1:5000)⑹开拓区水平切面图(比例尺1:1000——1:5000)⑺开拓区瓦斯地质图(比例尺1:1000——1:5000)2.采区(或盘区)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采区概况,相邻采区情况,煤层特征,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其他地质情况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图纸部分⑴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⑵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⑶采区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⑷采区水平切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⑸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1:5000)3.掘进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煤层及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其他有关地质问题。
2)图纸部分⑴掘进巷道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⑵施工区段煤(岩)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⑶掘进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1:500)⑷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4.回采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煤层,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其他地质情况,储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图纸部分⑴煤层结构及顶底板岩性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⑵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比例尺1:500——1:2000)⑶回采巷道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0)回采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煤矿+936m水平集中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煤矿地测组提交时间:****年**月**日一、地形地貌矿区地势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属高原中代山丘浅切割地貌;矿井范围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部黄鳝顶,海拔+1362.9m,最低点位于矿区中部条塘河,海拔+800m,一般为1000~1200m,相对最大高差562m,煤系地层出露最高标高1176.8m,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矿区中部条塘河河谷标高80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为北东~南西向,主要受区内岩性和构造控制,地势表现为中部低,两端高。
二、地表水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高地貌,矿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1362.9m,最低海拔标高800m。
条塘河从矿区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河谷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条塘河谷标高80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南西侧发育一条由北向南径流的河流,河谷标高为800m,区内南东侧发育数条溪沟,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三、水害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高地貌,矿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1362.9m,最低海拔标高800m。
条塘河从矿区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河谷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条塘河谷标高80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南西侧发育一条由北向南径流的河流,河谷标高为800m,区内南东侧发育数条溪沟,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根据已有资料,区内矿床的充水主要因素为茅口组灰岩、长兴灰岩及煤系三个含水层,均属条带状地下水,分布很不均一,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矿井突出,威胁较大,应加以注意。
玉龙山灰岩含水层为矿井充水的次要因素。
此外小窑积水未来矿井的突出问题,需要注意冒落范围的小煤窑积水影响而造成浅部矿井的突然充水。
本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煤层顶板裂隙水,主要充水因素为老空水,断层水次之。
矿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详细调查老窑、历史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并将调查结果标于井上下对照图上,确定好探水警戒线,并制定针对性的探放水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水设施。
地质说明书
邢台煤矿地质说明书1 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河北冀中能源集团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位于邢台市西南部,行政区除南部及东西两侧分别隶属沙河市管辖外,其余均归邢台市管辖。
地理坐标为:114°24´15"~114°30´34",北纬36°58´31"~37°03´53"。
邢台矿矿区东侧有京广铁路通过,东北距邢台火车站7km,东距小康庄站4km,并有煤矿专用铁路线与矿区沟通,此外,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1.1.2 自然环境邢台矿区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100—+70m。
井田及附近分布着李村、悟思、西北留、洛阳等十个村庄,人口14500余人。
该区属海河流域,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有七里河、沙河。
七里河位于矿区北部,河内常年干涸,雨季偶有流水;历年最大洪水流经量1452m3。
据1963年河北省南部特大洪水过后的观察,最高洪水位为+79.5米。
工业广场及工人村均为受害。
沙河位于矿区南部,在矿区内属季节性河流。
上游分为南北二支流,流至井田附近变为暗流,雨季时水量增大,其他时间水量很小,且上游已筑起水库,水流很少流至下游。
在流经井田沙河的流量未进行测定,现已分别在七里河、沙河上游修建了东川水库、朱庄水库和东石岭水库,用于防洪和灌溉,库容量分别为0.09、4.16、0.68×108 m3。
1.1.3 矿区气象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最低气温-22.4℃,最高气温41.8℃,年平均气温13.2℃左右。
最大年降水量为1269mm,最小年降水量222.9mm,年平均降水量532.7mm,蒸发量年平均为1887.0mm,大于降水量。
春末夏初多风,南风为主,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0m/s,最大风速≥17米/秒。
回采地质说明书(样本)
回采地质说明书
编制人:
地质技术主管:
矿总工程师:
福建×××公司×××煤矿
编制时间:××年×月×日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井上
下位
置及
影响
程度
采区名称
×采区
工作面名称
××工作面
位置、坐标
切眼开口座标:X:……Y:……范围:东以×采区××运巷;西至×采区××运巷;南以×勘探线位界;北至×采区××运巷石门保护煤柱线;走向长××m(详见附图)。
地面建筑物、地形情况及影响
地面为植物林覆盖的山地,无建筑物及其它构筑物,标高在××m以上,井下施工不影响地面。
邻近范围内已有的采掘情况
上区段××工作面正在回采,煤层厚度:×~×m,平均厚度:×m。煤层倾角:×~×°,平均倾角×°。本区段×采区+××运巷正在施工,现已施工长××m,×煤层平均倾角×°,距×煤层层间距×m左右,对本工作面施工无影响。
以上样式仅作参考使用
水文地质条件
上区段无积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工作面×煤层老顶砂岩含水层,厚度×m,×线ZK×孔:层取了水泥浆样验证,凝固性较好。
地层柱状图
代号
煤层厚度
(米)
岩性柱状
1:200
煤层编号
岩性描述
××
××~××
×
………
………
××
顶板泥岩,含层状黄铁矿结核及植物碎屑化石,层厚×m,f:×级
×号煤层条带状结构,半亮型,平均煤厚×5m,f:×级
底板细砂岩,含煤层
厚度变化预测
预测本工作面里段(×~×)中上部沿倾向上发育有次一级的向背斜构造,煤层受挤压变薄或至不可采。
编制人
审核人
矿总工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概况:1603工作面北临1601工作面(已采),南临1605工作面(待布置),东为井田边界,西为2602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600m,倾斜长度120米。
1、地质构造及煤层(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Q)。
现按地层由老至新的层序描述如下: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黑色或绿色具杏仁状构造的晶质玄武岩,致密坚硬,节理发育,中间夹有紫色、黄色或白灰色的凝灰岩,偶夹有含植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炭质页岩和煤线。
顶部为紫红色或黄白色层状凝灰岩,颗粒极细,成分不易辩认。
本组厚220-260m。
该地层分布在矿区外的南部地带。
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本组为主要的含煤地层,总厚度200-260m,平均240m。
按岩性、聚煤情况和动植物化石的分布,可分为下、中、上三段。
分布在矿区南部。
下段(P2xn1):平均厚度110m。
多为不厚的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组成。
近底部夹有6-23m厚的二次喷发玄武岩。
本组只有一层可采煤层(C101b)。
产植物化石多而完整,主要有大羽羊齿。
中段(P2xn2):平均厚度50m。
主要由灰色粘土质砂岩、深灰色泥岩和富含鲕状菱铁质结核的粘土岩组成。
含煤6-8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煤层编号为C407、C409。
砂岩中产植物化石,主要有大羽羊齿。
上段(P2xn3):平均厚度80m。
主要由黑灰色钙质粉砂岩、泥岩、灰色细砂岩和褐灰色粘土岩组成。
这些岩石作有规律更迭,粒度韵律十分明显,在泥岩和粉砂岩中夹有薄层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
含煤十余层,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煤层编号分别为C504、C601、C603、C605,煤层顶板产大量动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菊石等,在薄层泥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中产莛科化石,砂岩中还产植物化石。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本组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地质图说明书G
×××地质图说明书目录绪论……………………………概述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四章…………………………….变质岩第五章…………………………….构造第六章…………………………….矿产资源第七章…………………………….地质灾害第八章……………………………..构造发展史第九章……………………………..结束语绪论本工作地区为低山丘陵地段,主要河流有希力特河,敖尼尔河等,河流总体由西向东流动,第四纪河流冲积物沿河谷分布,形成该地区相对肥沃的土地,易于耕种。
本区的地质研究主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方面进行,通过野外10条地质路线116个地质点的观察描述,完成了地质调查图件的编制工作。
主要工作量:完成地质编图100km2;绘制1:25000地质剖面1条(位置见地质图);完成地层柱状图1份;相关图例1套。
下面对该地区的地质内容分九章加以介绍。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在本区出露有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以及奥陶系,侏罗系和第四系的地层。
主要地层单元包括:奥陶系上统裸河组,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更新系上统大黑沟组以及全新统的现代河流冲洪积物。
缺失泥盆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
各时代地层厚度差别较大,该区内主要以侏罗系火山岩地层为最厚,厚度约1700m。
其次为奥陶系的变质砂岩以及变质程度较低的板岩,厚度约为1000m,本区奥陶系和侏罗系出露面积最大。
本地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海西期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岩体的展布与NE向断裂大致平行。
除侵入岩之外在本区大范围分布侏罗系的火山岩,岩性主要有玄武质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含角砾凝灰岩、岩屑角砾岩、流纹岩、晶屑凝灰岩等。
本地区的构造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包括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层,张性断裂等。
在本地区变质岩的出露也相对广泛,主要由奥陶系裸河组的变质细砂岩与泥质粉砂质板岩组成。
矿井地质说明书
桃花潭矿业公司矿井地质说明书一、矿井概况泾县桃花潭矿业公司煤矿地处皖南山区北缘,地势低缓、开阔, 以低山丘陵为主。
最低海拔约64米,最高海拔约110米;矿井位于泾县桃花潭镇桃东村和龙潭村交界处,距泾县县城约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8˚09΄28˝,北纬30˚30΄34˝,有矿区公路与322省道相连,交通便利。
本矿井属泾县大山勘探区,井田范围北至F6斜切正断层,南至F9斜切正断层,东至煤层露头+50m水平底板等高线,西至深部-300m水煤层底板等高线,井田南北走向近1400米,东西倾向近500米,井田面积0.7217km2。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截止2005年末,矿井保有地质储量为38万吨,可采储量30.4万吨。
二○○五年经安全现状评价为B类矿井。
二、矿井地质及水文情况本矿区内无煤矿开采历史,也无相邻矿井。
矿区为南北走向单斜构造,矿区范围上至露头,下至-300m,南至F9断层,北至F6断层,井田范围由普5、普6和普8三孔控制,省煤田地质二队提供勘探资料。
(一)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1.矿区地层矿区内分布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三叠系青龙群和第四系沉积物组成,均属浅海相沉积,含煤岩系为二叠上统龙潭组上段,即所谓龙潭煤系;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砂质页岩,细砂岩及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2.构造井田内构造较为简单,地层走向近于南北,倾向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近40度左右。
井田内共5条断层,分别为F6、F9、F10、F11、F8。
F6:为井田北端边界斜切正断层,走向NW30度,倾向南西,倾角70度左右,断层落差大于120m。
F9:为井田南端边界斜切正断层,走向NW37度,倾向NE,倾角约65度,断层落差大于30m左右。
F10:位于井田Ⅲ线以南正断层,走向NW50度,倾向NE,倾角约65度,断层落差10-15m。
F11:井下-40m北运输巷见到为正断层,落差大于10m左右。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地质说明书总工程师:编制:审核:二0一一年十二月地质说明书为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依据本矿《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特编制此地质说明书。
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矿区地层出露较好,由西向东依次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地层,第四系黄土零星覆盖。
现就区内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O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平均,按岩性特征分为上、下段。
下段为灰色、浅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纤维状、脉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厚~,平均厚。
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裂隙间具方解石晶簇,厚~,平均厚。
2.石炭系(C)石炭系发育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
分述如下:(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铝土层、泥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不可采薄煤层,属滨海相沉积地层,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
由于中奥陶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本矿区该组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
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
(2)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煤地层,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石灰岩为主,含煤11~15层。
本组地层以其含煤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差异,区分为下、中、上三段、1)太原组下段(C3t1)K1砂岩底到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为太原组主要含煤层段。
含煤5~7层,总厚度达,含煤系数超过20%,其中有3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K1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硅质砂岩或泥质砂岩,向上渐变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一、概况8#、350 水平翼东采区二采区系(组) 三叠系煤层位 14# 置东至东河及西至首采区边界石门范南至 18#煤地板围北至 8#煤地板上限标高 470 下限标高 350 地面标高 535走向长 2000 倾向长 200 面积 398100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矿井井口内地表构造简单,本采邻区位于大两会背斜西南翼,褶皱微缓,一般在北西和北东区之间,倾角30?一35?之间,自地表至深部岩层倾角逐情渐减小的趋势。
但减小幅度不大,且无规律可寻。
矿区水况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
在2012年雨季期间实采区的最大涌水置为58m?/n、一般为32.8 m?/n左右。
2、老窑情况:采区范围内无老窑积水。
采掘情况:该采区西翼14#煤层500米(32141采面、32143采面)已经回采完毕,8#煤层(32081采面、32083采面)正在进行回采。
东翼14#煤层1350米(32142运输巷、32142回风巷。
32144运输巷掘进)正在进行布置作业,8#煤层除在+350水平32084运输巷布置掘进了150米外,其余均未布置作业。
自然灾害及其它:该采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水、火、瓦斯,顶板等等。
该采区瓦斯涌出量不大,通过平常的检查,该处的瓦斯浓度一般0.08-0.12%,二氧化碳一般 0.05-0.16%。
本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性,无爆炸危险性。
地面建筑、设施等:该采区位于地面彭家坡下,表面为深丘地段,地表植被平实,灌木丛森无农田和构造物,无小溪、沟、河等水系地层。
地面情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等):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须况家河(t3xj),大致呈东西带状分布。
及受生水系及地面积水范围:属于东部盆地东岭谷岩溶水。
裂隙水亚区,特征产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补给主要为大气降雨,因为大气降雨的影响,影全球气温变暖,降雨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采区内地下水、地表水严格响受降雨补给,故流量随之变化。
12071地质说明书
FX004工作面地质说明书(12071)顶板岩性:该工作面二1煤层伪顶不发育,在掘进中仅在轨道顺槽140m(自中部车场联巷口计)处和中部车场开口75~135m处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泥岩,厚度0.6m,老顶为中-细粒石英砂岩(大占砂岩),厚11 - 15.5m,为本井田主要标志层之一。
底板岩性:该工作面二1煤层伪底不发育;直接底为砂质泥岩、泥岩、粉(细)砂岩,厚度8.3-10.7m;老底为L7灰岩,厚5.0-6.3m,为本井田主要标志层之一。
煤层:二1煤层:为黑色粉末状、鳞片状,弱玻璃光泽,半亮型煤。
根据实际揭露地质资料,该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详见工作面巷道素描图),煤厚0.3- 11.2m,平均3.1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局部有一层夹矸,厚度0-0.7m、岩性多为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
轨道顺槽掘进至324m(G9点前51.6m)位置,煤层急剧变薄化厚度在0.3m。
在工作面开切眼以上胶带顺槽掘送巷道328m,煤层变化较大局部煤厚只有0.03m,在开切眼及胶带顺槽正头以上工作面内布置19个钻孔进行探煤工作,在开切眼扩刷后向工作面内布置了11个钻孔,探煤结果煤层没有变厚的趋势。
煤层底板起伏是控制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断层出现顶断底连续也是造成煤层变薄的原因。
煤层富含FeS结核,Ad=21.42%,Sd=2.23%,煤层不易自燃,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55%。
构造:该工作面构造简单,褶曲宽缓。
工作面掘进中实际揭露25条正断层,断层最大落差3.9m,最小落差0.25m,其中3m以上断层有2条;2m-3m以上断层有1条;1m-2m以上断层有6条。
大多数断层倾向NE、Nw,倾角53°--88°,在胶带顺槽顺13点处实际揭露正断层顶断底连续现象。
工作面内由于小断裂较发育,回采过程中要加强在断层附近顶板支护工作。
在本工作面做无线坑透勘探时,工作面内有三个低阻值异常区预计对正常回采有一定影响。
采区地质说明书
焦硐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地质组编制:胡大红审核:张青雄总工程师:胡大红2013年2月7 日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呈单斜构造,走向北1960E,倾角6-100,北陡南缓,无大的断裂、褶皱,构造简单。
煤层结构复杂总厚度1.07m~2m,一般1.8m,由5个分层构成,坚固性系数(f=2~4)。
煤层可采厚度0.95m,倾角6~100,平均倾角80,采区内稳定均可采。
二、瓦斯涌出量经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47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67m3/min,等级为高瓦斯矿井、无突出危险性、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
第二章地质构造2.1 矿井地质一、瓦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7]54号文《对毕节地区煤矿200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焦硐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4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67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33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02m3/t。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该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在生产中应严格按高瓦斯矿井的标准进行管理,必须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加强采空区瓦斯管理和通风设施管理,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
二、煤尘根据该矿提供由贵州省地质煤田实验室对5、6、30号煤层所作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该矿井5、6、30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倾向根据该矿提供由贵州省地质煤田实验室对5、6、30号煤层所作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5、6、30号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四、地温矿区内无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
五、冲击地压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
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焦硐煤矿矿区为国家划定的突出矿区。
煤矿地质说明书
XXX煤矿地质说明书编制人;杨正明编制日期;2013年1月2日一,概况X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煤矿位于川南古叙煤田XXX 井田北中部,距XXX县城北东方向约60余公里,行政区划隶属XXX 县太平镇所辖。
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次为水路。
从XXX县城沿古(蔺)叙(永)公路(309省道)西行41公里至震东接大(方)纳(溪)公路(321国道), 55公里至叙永,169公里至泸州接长江航运和隆(昌)泸(州)铁路;以XXX县城为中心,有公路通往各乡镇。
交通较为方便。
XXX煤矿原为小窑开采,原小窑主运输大巷布置在茅口灰岩中,主井口标高为359.366米,巷道方位175度左右,矿井开采范围走向长为2700米。
原小窑已做茅口运输大巷1500米左右,矿井开采范围走向长为2700米。
剩余工程量为1200米左右。
二、岩煤层特征矿井主运输大巷布置在茅口灰岩中,矿井开采煤层为Y1Y2Y3Y4Y5Y6Y7Y8煤层,采区巷道顺煤层布置。
主运大巷与采区巷道用采区石门联通,需穿过煤层。
1、Y8煤层位于煤系底部,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
其下距茅口组灰岩0.40~8.80m,平均4.05m,一般3~5m。
煤厚0.21~2.09m,平均0.93m。
煤层结构简单,个别点含夹矸1层,夹矸厚0.02m,岩性为深灰色泥岩。
该煤层基本全区可采,煤厚有一定变化,属较稳定~稳定煤层。
煤层顶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高岭石粘土岩,富含黄铁矿。
煤层瓦斯低,不具有突出危险。
2、Y7煤层位于Y8煤层之上1.40~14.50m,平均5.63m,煤厚0.12~4.31m,平均1.94m,井田内大部可采,可采区内煤厚0.60~4.31m,平均 1.96m。
煤层结构简单~复杂,一般含矸1~2层,单层矸石厚0.03~2.69m,一般<1m。
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炭质泥岩,偶有粉砂岩。
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
煤层瓦斯较高,具有突出危险。
采区地质说明书
矿井采区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形地貌及地层一、地形地貌据四川省地貌区划图,该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低山区,地形地貌属Ⅲ川东隆起沉降盆地山大区,Ⅲ-3 盆中构造剥蚀方山丘陵地貌区,矿区及周边地势总体呈北东高,南面低,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南角的斜石板,海拔高度为+512.3m;最低点位于东南虾扒口,海拔高度为+349m,相对高差163m,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
地形切割中等,主要为大片沟谷坡地,坡度10°~15°左右,植被发育。
二、地层区内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区四川盆地分区威远小区,矿井及其周围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沙组(T3XJ),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和中下统自流井组1-Z2)(J ,新田沟组2X)下沙溪庙组2X5)(J ,(J ,上沙溪庙组(J2S)。
1、三叠系上统须家沙组(T3XJX)矿区范围内出露的须家沙组为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区域上是陆源粗碎屑岩、细碎屑岩、泥质岩的含煤沉积,按沉积音律和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六段,其中一、三、五段为含煤地层。
在矿区内仅出露第四~六段,其特征从下至上分述于下:(1)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岩性为黄灰色,褐灰色厚层~块状长石英砂岩。
长和砂岩,局部夹有泥质页岩。
矿区内该段一般厚度为60~81m。
(2)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该段上部为灰色、深灰色页岩,砂质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夹壳采煤层;中部为灰白色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英砂砂岩、岩屑石英砂,偶夹砂质页岩,页岩及菱铁矿结核;下部为灰色、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粉砂岩,夹有可采煤层。
矿区内该段一段厚度100~140m。
(3)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岩性为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泥质胶结为主,次为铁质胶结。
夹薄层状砂质泥岩。
矿区内该段一般厚度为15~30m,与上覆盖,覆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紫红色或杂色泥岩夹黄绿薄-中厚层状泥质岩屑石英砂,矿区内该段一般厚度40~60m。
13301地质说明书
榆林市千树塔矿业投资有限公司133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四邻位置千树塔煤矿13301工作面,位于3#煤层3盘区,煤层厚度约10.6米,运输顺槽长度1792米,回风顺槽长度1758米,切眼长度200米。
本工作面北部与西翼采区工作面相邻,13301回风顺槽与13302主运顺槽煤柱宽度为15米。
南部距井田边界约681米,界外为半坡山井田。
13301工作面回风顺槽距3#煤未完全燃烧边界线最近距离为351米。
13301运输顺槽距西主运大巷155米。
二、地质情况该煤层在井田东南部存在自燃区域,煤层完全燃烧至正常区间过渡带宽度较大,一般为100~200m,东南部最大可达250m,其间煤层残留厚度约0~10.0m。
煤层埋深147.43~271.25m,一般200~270m,底板标高变化在1082~1120m之间。
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仅个别点(ZK1258)含1层0.10m 的泥岩夹矸。
煤层直接顶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次之,少量中、细粒长石砂岩;直接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少量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
煤层与其顶底板均为明显接触。
煤层呈东高西低趋势,平均角度约0.65°.工作面内的基岩,自顶面之下普遍形成厚度20m~40m风化裂隙带,导致岩石破碎,是地表水下渗的良好通道。
当煤矿采煤产生的冒裂带与风化裂隙带沟通时,可能造成矿坑涌水。
另外,距工作面351米,东南部由于3号煤层自燃,其顶板烧变岩垮塌,造成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松散,成为地下水的良好通道。
工作面煤尘爆炸时,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m,有爆炸性危险。
煤层易自燃,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3.756m³/min;综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取0.37m3/min。
三、诸量情况13301工作面为342820m²,储量约481万吨,可采储量约为400万吨,工作面回采率为83%。
附:地质柱状图榆林市千树塔矿业投资有限公司133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 赵华罗洋洋审核:李昌龙科长:王存定总工程师: 孟冰清榆林市千树塔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煤矿技术科2018年4月。
煤矿采面 地质说明书
4、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不稳定性煤层,产状不稳定,煤层变化较大。
5、构造情况:风道是一采区唯一一条延伸到南部巷道,通过采区地质报告证明该地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存在落差20m断层多个。
6、水文地质:工作面顶底板没有含水层、周围无采空区无老塘水、且离已知钻孔较远更无钻孔水影响。涌水量为4m³/h,涌水量较小对掘进无影响。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
3、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稳定性煤层,产状稳定,煤层变化不大。
4、构造情况:本巷道掘进过程中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局部有裂隙、节理、断层发育,掘进中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6、水文地质:本工作面煤层局部含水、涌水量较小,二段西二采空区无积水,对掘进无影响。
地质说明
一、工作面境界、范围:
走向
倾向
左部
右部
左部
右部
未开拓区
西十四路
未开拓区
未开拓区
二、煤层特征: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m
4.5—5.5/5m
煤层倾角
最大—最小/平均°
10—14/12°
煤层硬度
f
1.5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质
灰分
%
16.3
挥发份
%
32.5
容重
T/m³
1.35
自然发火期
月
6
绝对瓦斯量
m³/min
0.07
三、顶底板特征: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厚度/M
岩性
顶板
基本顶
白砂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远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东风煤矿)
地
质
说
明
书
第一章概况井田
一、交通位置
本井田位于四川省东部威远县城北西305度方向直线距离32公里的威远县两河镇相河村一社境内。
新主井口坐标: X=3288251.77, Y=35445558.75, H=641.43m; 回风斜井井口坐标: X=3288314.860, Y=.4, H=639.139M。
工业广场至威远县越溪镇公路里程12公里, 至仁寿县汪洋镇公路里程34公里, 至威远县城公路里程59公里。
交通较为方便。
二、井田范围
该矿开采的大白炭煤层, 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定, 南北倾斜宽约900m, 东西走向长约2500m左右, 开采标高为+480m~535m,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由于本矿为现有生产矿井, 且井田西部已经大面积开采.矿井翼+480m~535m之间的大白炭煤层为本次改建工程开拓范围.
三、地形地貌及水系
区内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两部分, 即低山与丘陵各占一半。
北半
部为荣( 县) 威( 远) 穹隆低山, 海拔+500~+800M, 相对高差150~300米, 山形成圆弧状, 起伏不大, 但沟谷切割较深。
南半部为丘陵, 海拔+300~+400M。
区内地貌类型属剥蚀
缓丘谷地貌, 地貌区划属盆中构造剥蚀山丘陵区
矿区位于荣( 县) 威( 远) 穹隆低山区, 地形起伏不大, 山形多呈圆弧状。
东部多属方山台地。
总体南东高北西低, 矿区范围内最高点海拔+774.8M( 柜子岩) , 最低点海拔+520M( 原井口附近) , 相对高差达250M, 沟谷多呈”V”型谷, 矿区范围内既有悬崖陡壁, 又有宽缓沟谷平台。
矿区内除一条常年性小溪沟外, 矿区地表常年水体主要是位于矿区东侧兰家湾的一个农用堰塘, 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
四、水源
矿井生活用水主要利用地下水和少量泉水, 生产用水水源取自流经矿区的小溪流, 其水量能满足矿井生产所需用水, 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五、矿区内小煤窑
由于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浅, 开采比较方便, 在本井田内开采的小煤窑较为普遍, 这些小煤窑一般为斜井开拓, 开采深度不大.由于本地区勘探程度较低, 一些小煤窑无正规设计和详细的现场实测资料.因此, 矿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相邻矿井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在开采过程中一旦与其沟通, 将造成突水、停产等事故。
2、争夺资源, 使采掘失调, 影响矿井均衡生产, 使矿井服务年限减少, 造成大量无效进尺, 带来经济损失。
3、采空区积聚的瓦斯一旦涌入邻近生产矿井, 往往造成瓦斯事故。
为了避免和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设计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矿产资源法, 本着保护国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对井田进行有计划的开采, 合理布局。
2、结合乡镇煤矿的实际情况, 进行必要的、正规的改建工程设计, 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促进地方乡镇煤矿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
第二章煤系地层、煤层、及其顶底板情况一、地层
东风煤矿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和三叠系以及第四系地层, 侏罗系主要出露于威远背斜两翼, 有新至老分别为蓬莱镇组( J3P) 、遂宁组( J3S) 、新田沟组( J2X) 、自流井组( J1-2Z) 和珍珠冲组( J1Z) 。
三叠系主要出露于威远背斜腹地, 由老至新分别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T3X)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T2I) 及下三叠统驾凌江组( T1j).须家河组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六个岩性段, 各组段划分及岩性组合特征参见区域地层简表。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四、五、六段及第四系, 由老至新简介如下:
1、第四系( Q) 厚度为0~3米, 主要分布于沟谷地带, 岩性为残破积砂、泥、粘土夹砂岩碎块, 河流冲积不发育。
2、须家河组第六段( T3x6) 厚度大于90米, 未见顶, 主要分布于矿区西侧的柜子岩~向家寨一带以及矿区外的鸡冠石、相龙山一带山头, 地势相对较高。
岩性为黄灰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
3、须家河组第五段( T3x5) 厚度为80~90米, 分布于矿区大片地区。
岩性为灰色、黄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砂岩及炭质页岩。
4、须家河组第四段( T3x4) 厚度大于80m, 仅出露于矿区西侧五福厂、陡石梯一带, 岩性为灰色、黄褐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 大型斜层理、交错层理发育。
5、须家河组第三段( T3x3) 未见底, 矿区地表未出露。
井下所见岩性为灰、深灰色泥( 页) 岩、粉砂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砂岩, 上部夹大白炭煤层。
( 一) 下侏罗统珍珠冲组: 红色、紫红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夹灰绿色泥岩, 厚度不详。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二、煤层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采矿许可证, 本矿井开采划定范围内的大白炭煤层, 具体情况如下:
大白炭: 位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三段顶部(T3x3) , 含煤岩系地层总厚340~535m, 大白炭煤层呈层状产出, 煤层产状倾向310~350°, 倾角3~5°, 平均4°, 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煤层厚度0.36~0.47m, 局部夹矸石, 矸石厚度为0.01~0.01m。
岩性为泥岩、灰质泥岩。
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 厚度约为0.05~0.7m, 老顶岩性为厚层块状石英砂岩; 底板为砂岩。
大白炭煤层的顶底板均为半坚硬岩石, 较易风化破碎。
难于管理, 在水平运输巷道中, 在巷道分叉处。
都很可能遇到冒顶和片邦事故, 应采取措施及早防范。
底板遇水膨胀, 也可能造成底臌, 影响大巷运输工作。
大白炭煤层厚度变化小, 且结构较简单, 无大的构造及古河流对煤层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