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教育之方法


任何体验教育都能为我所用 方法是全球的,超越界限区域 只要理念一致,方法可以多元
体验教育的误区

体验教育能代替其他教育方式; 体验教育能够解决一切教育难题。 体验教育只是众多教育方法的一种; 体验教育特别适合用来做改变态度观点的学习 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 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学习者态度转 变后回到现实生活,勇敢面对,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途径。
反思观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
体验学习的特征



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 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 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 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 体验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
体验教育之历史
——从实践走向理论再到实践



体验教育在中国

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在《体验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最适应 的教育模式》一文中写道:“许多教育家、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 会:很多事情、很多书本知识离开学校后会忘记,但有些东西是 忘不掉的,忘不掉的是那些最值得纪念的东西……这些忘不掉的 东西其实是最刺激、最冲击你的人物、事件、情感,它和知识一 起积淀下来,构成、内化为人的素质。”这里讲的正是体验教育 的巨大教育作用。 有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那就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 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彻底明白。” 体验教育模式 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的学习需求,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高 空历险挑战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人生的各种经历,丰富了青 少年的生命历程。
Ireland
Belgium
Malaysia Indonesia Taiwan
China
• Agree? Where is China?
体验教育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小学教育界开始推行“愉快教育” 的概念。 1978年,上海一师附小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弊端,提 出“要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1987年,他们进一步总结改革实践,形成以“爱、美、兴 趣、创造”为教育要素的愉快教育模式。通过创设生动、 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唤起学生的自 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 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 分、和谐的发展。 2000年,共青团中央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 端,提出一个命题——“体验教育”。
Plateau Growth Decline
Birth
Death
• 5 typical stages (divided into early & late)
体验教育在中国
Simon priest
Canada
Germany Norway Singapore Netherlands Japan Brazil India Australia New Zealand South Africa USA UK


美国ACCT场地建设 专家,绳索挑战课程 专家,中国华北地区 惟一符合ACCT标准 的高挑战场地设计建 设者; 有丰富的户外体验式 培训与中国客户完美 结合的培训经验。
体验教育在中国
Growth Curves & Life Cycles
• Common throughout nature • Represented by a “bell” shape



书籍推荐:




[1] [苏]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M].黄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89. [2][美]大卫库伯.体验学习[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 [3] 张安国.体验主义教育原理[M].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 [4] 李石岑.体验哲学浅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5] 郭讬有等.体验教育理论与实务[M].台湾:华杏出版机构,2009. [6] 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黄中天.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8] 赵勇主编.体验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体验教育之方法




精神——集体(土著)/身心(太极)/独处思考(冥思) 职业——实习,模拟,仿真 环境——园艺、食品、烹饪、社区服务 活动——借助动物,与动物互动。自然活动:散步;冬天的 远足,旅游;体育活动 表达——自传,故事讲述 其他:戏剧体验——Drama coners impors 艺术、音乐、摄影、诗歌、探险 冒险:荒野远足、航院、沙漠远征 高度冒险:攀岩 信任倒
体验教育理论简介
——立足体验,重在发展
郑晓绵 2011年8月
大纲:

一、体验教育之历史
二、体验教育在中国
三、体验教育之方法
四、体验教育的误区

五、体验教育的规划
体验教育之历史
——从实践走向理论再到实践
(一)20世纪60年代之前

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
1934年哈恩(Kurt Hahn):英德外展训练;
Karl Rohnke

当代探索教育鼻祖;
从事探索教育研究和实践47 年,当今世界公认的探索教 育大师; PA(Project Adventure Inc)组织创始人,高级指导 员和总裁;


2000年度获得美国AEE颁发 的“哈恩奖”
(Kurt Hahn Award,美国体验 教育协会最高奖项)。
(二)20世纪70年代
Dr Tom Smith

美国AEE元老之一 浣熊圈体 验活动创始人(《浣熊圈之 书》); 浣熊圈活动社会哲学; 28年来使用浣熊圈这一道具 研发出上百种游戏来适应不 同目的的体验式教育和治疗。

(二)20世纪70年代
Simon Priest

现任美国Virginia大学副院长 曾任加拿大Brock大学企业 冒险培训研究院院长,该学 院致力于通过体验式教育为 企业进行服务,现为Brock 大学驻校学者,任10余个国 家的大学与相关机构授予客 座教授席,Priest博士对于体 验式教育的相关论题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与著述,出版了 20余本著作与数百篇论文。
1950年米纳(Josh Miner):在美推广; 1964年罗伯特· 培契(Robert Pieh): PA课程; 1967年大卫库伯(David A.Kolb):体验学习圈;
体验学习圈
螺 旋 上 升 过 程
具体体验
Concrete experience
主动运用 Active experimentation 抽象概括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体验教育的应用规划

(一) “新生教育”体验式教育课程(大一)
(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学生干部/职业生 涯规划”体验式教育课程(大二、大三)


(三)“社会适应”体验式教育课程(大四)
一些个人体会和看法
身为教师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和预见性 引导分享的关键作用 后期追踪及全方位教育的迫切性 5+2=0 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继承创新,独树一帜
(二)20世纪70年代
廖炳煌






台湾外展教育基金会OBT执 行长; 共好团队古文有限公司执行长、 培训总监; 1997年将PA引入台湾地区, 任PATaiwan首任总经理; 2005年将OBT引入台湾地区, 任OBT首任执行长; 台湾和大陆地区第一位公开开 放引导员技巧的推动者; 大陆5.12地震爱心动力圈公益 项目发起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台湾八八风灾希望校园公益计 划发起人;
(二)20世纪70年代
发起者:Dr Tom Smith /Karl Rohnke AEE 时间地点:美国,40-50年历史 AEE:美国体验教育协会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网址:http://www.aee.org/
21世纪体验式教育的根基
(二)20世纪70年代
人的感官感受很重要
柯林· 比尔德 (Colin Beard) 英国谢菲尔德哈莱姆大 学教授,体验式学习理 论与应用研究、课程设 计、企业培训国际知名 专家; 著作: 《体验式学习的力量》 《体验式旅游》 《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世界二十 多个国家的行业教材。

信任与爱
瑞克· 斯库 (Ric Scho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