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试题(学习类别)
偏误分析题型与答题思路
“对外汉语公开课“志愿者备考偏误分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回答偏误分析题的原因时,注意区别偏误的来源(有五个公认的方面,即: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与偏误原因的区别。
分析偏误原因时,主要回答语言点,以及偏误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对所选偏误进行解释评价和分析,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对偏误进行改正,最后做出总结。
真题、例题:1.北京天很冷,连雪都下了。
北京天很冷,都下雪了。
“连……都……”表示被强调的极端对象或典型代表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对象更不用说了。
这里都表示时间,有“已经”的意思。
2.我吃过了饭。
改为:我吃过饭了。
此句中的语气助词“了”应放在句尾,我吃过了饭表示事态的变化和肯定的语气。
3.这几本书我拿走,别的几本留给你。
这几本书我拿走,剩下的几本留给你。
“别的”做指示代词,通常代指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因此用“别的”指代不明。
4.“把饭吃在五道口”对不对,为什么?本句属于偏误中的乱序,应改为,在五道口吃饭。
把字句用于将特定的人或事物施加一个动作是他发生变化,如位置的移动。
“在五道口”只表示吃的地点,不是吃这个动作发生或完成后“饭”移动的地点,不能用把字句。
5.“打网球两个小时”对不对,为什么?不对,“两个小时”是时间补语,时间补语一般直接放在动词后面,如果表示动作以将完成,可以说打了两个小时网球。
6.离合词“我每天洗了一次澡”和“我每天一次洗澡”哪个对哪个错?请举三个类似的例子。
都不对。
我每天洗一次澡。
洗澡是离合词,动量补语“一次”放在离合词“洗澡”中间。
我每天吃三顿饭。
我每天睡八个小时觉。
我每年放三个月假。
.7.“我吃饭吃了两个小时”说明的是什么语法现象?离合词加时间补语时或动量补语要么重复前面动词性语素,要么把补语放在两个构成语素中间。
.8.“我想去看他”和“我想去看见他”哪一句是对的?“我想去看他”正确。
想表示还未做的事情,见表示看的结果,两者不能连用。
偏误分析——精选推荐
偏误分析1、她虽然很忙,但是常常抽个时间来看我。
(⽇)“抽个时间”的误⽤。
属于误加的偏误。
2、我母亲晚年过得还可以,可是她的前⼀辈⼦过得很不幸福。
(⽇)(半辈⼦)对于“⼀辈⼦”的意思理解不当导致的搭配错误。
“前”与“后”相对,表⽰时间在先。
3、他们在王府井开了⼀个公司,可以说有钱⼈。
(⽇)“可以说有钱⼈”错误。
改为“可以说是有钱⼈了”。
⽇⽂的表达是:“⾦持ちだと⾔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在⽇语⾥⾯没有出现于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近的概念。
这些在母语⾥⾯意义⽐较虚化的成分容易被遗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法进⾏教学。
假如先说“他们是有钱⼈”,学⽣不会漏掉“是”,再到“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有钱⼈”进⼀步教“可以说他们是有钱⼈”。
但是如果直接教“可以说是有钱⼈”初学者表达起来就会困难。
让学⽣明⽩“是”在这⾥表⽰语法功能,不能省略。
4、战争前祖⽗母在中国⼯作,战争开始以后,他们不得不回⽇本,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才、只有)“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第⼀是前后搭配不当。
第⼆对“了”的语法意义理解不明确。
前句⽤“很⼩”,形容“⼩”的程度⾼,后接“才”表⽰数量少,程度低,相当于“只”。
第⼆,句末的“了”应该是误⽤了“了1”的⽤法。
“了1”的基本意义是表达时间的完成。
这个意义和⽇语过去式相近,但并不完全⼀样。
“了1”只⽤于过去的事件,不⽤于过去的情态。
学⽣不了解这⼀点,“母亲还很⼩”是⼀个状态,不是⼀个事件,所以句末不能⽤“了”。
在教学中,可以在教“才”“只有”的时候,明确前⾯句⼦的限定条件。
对于“了1”的教学,不要过度泛化它对过去范围的限定。
可以在教学中列出⽤于过去的情态的错句。
避免学⽣在学习时出错。
5、姥姥⽼了,所以母亲替她开始做家务事了。
(⽇)6、我应该母亲学习。
(⽇)(学习母亲)‘“应该母亲学习”语序错误。
应该改为“我应该学习母亲”。
这⾥是受到⽇语语序的负迁移发⽣的偏误,⽇语⾥⾯这句话为:“母のことを学ぶべきである。
偏误分析2012
1、简单趋向补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 三个月以后,我应该回去英国。 很高兴进来你的房间。 “来/去”做趋向补语,后头不能带处所宾 语。
2、复合趋向补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 上课二十分钟的时候,他才走进来教室。 它好像掉进去这个洞里了。 处所宾语只能放在趋1和趋2之间。
3、关于“动词+趋向补语+在+处所” 他刚躺下在床上,突然有人敲门了。 他一进屋,就坐下在椅子上。 趋向意义表示的也是一种结果,不过是方 向方面的结果。一个句子中的同一个动词 谓语是不能同时带两个表结果意义的成分 的。
(4)谓语和结果补语中间不能加入任何成分。 结果补语后边可以有动态助词 “了”“过”,但一般不能带“着”。 (5)可以带宾语。但只能放在这个整体结构 之后。 (6)一般情况下,一个谓语只能带一个结果 补语。
2、漏掉结果补语“见/到” 那天,火车站里人真多,我从来没有看那么 多的人。 (汉语的看是持续性动词,但是例句应该用 非持续性动词(即瞬间动词)“看见”“看 到”。)
(2)我把他的话听烦了。 孩子们把故事听高兴了。 (在把字句,结果补语在意义上是指向把的宾 语的,即谓语动词给把的宾语带来的结果或 变化。)
(3)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我把水果买在回家的路上。 (把+宾+动+在+处所,主语通过动作行为使 处所中原来不具备的事物存留于该处所中。) (4)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 他把练习做得很认真。 (错例中“很努力”、“很认真”只能是分别 指向主语“我”和“他”,而不能指向把的 宾语“中文”和“练习”。
(3)她还没有把那本词典有吗? 我要把它成为盾牌的标志。 (关系动词,如:是、有、成、成为,意义抽象, 不表示行为动作)
(4)我至今还没把西藏去过。 我三年多只把家回过一次。 (趋向动词,没有处置义。“去”、“回” 动作本身不可能对表示处所的“西藏”、 “家”施加什么影响或使它发生会么变化, 不可能给他带来什么结果。) (5)我把这个道理懂了。 他把事情的全部经过知道了。 (认知、感受动词,动作性不强。)
外国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 过程性考核作业3
外国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过程性考核作业3单选题1()是方位词的典型偏误,数量最多。
A遗漏B误代C误加D错序学生答案:A2关于数量词“俩”,描述正确是()。
A可以加量词B可以和“两”互相替换使用C是“两个”的合音D可以重叠使用学生答案:C3不是离合词AB的重叠形式是()。
A AABB ABABC A了ABD A一AB学生答案:B4属于绝对程度副词的是()。
A最B更C比较D很学生答案:D5连词最常见的偏误类型是()。
A遗漏和错序B误代和遗漏C错序和误加D误加和误代学生答案:B6转折连词“虽然…但是……”从转折的程度上属于()A重转B轻转C弱转D中转学生答案:A7选项中不可以充当“把”字句结构中的“其他成分”的是()。
A“在/到/给/向”等介词引导的介词短语B形容词或者动词充当的结果补语C副词充当的程度补语D带“得”的情态补语学生答案:C8“广州的物价比其他的城市比较高”,这个偏误句属于()偏误。
A遗漏B误加C误代D错序学生答案:C9“我把母亲的话记住在心里”,这个偏误句属于结果补语的()。
A遗漏B误加C误代D错序学生答案:B10双宾句中,()是错序用例中最多的一种。
AO1后置BO2后置CO2前置DO1前置学生答案:D填空题1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又叫方位名词。
学生答案:方位名词2量词的典型偏误是误代,数量最多。
学生答案:误代3遗漏偏误在程度副词偏误中所占比例最大。
学生答案:遗漏4“和、同、跟、与”从类型上来说都属于并列连词。
学生答案:并列5留学生出现应该合用的连词搭配只出现了单个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学生受到母语规则迁移____的影响。
学生答案:母语规则迁移6外国学生“把”字句的偏误主要包括句式选择方面的偏误和句式构成成分方面的偏误。
学生答案:句式选择7“把”字句又称为处置式。
学生答案:处置8“她比我一岁大”,这个偏误句属于错序偏误。
学生答案:错序9遗漏是结果补语句最为典型的偏误类型。
学生答案:遗漏10留学生双宾句的使用多集中在给予类和言说类两类。
偏误分析例析[1]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例析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 ,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 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它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是就笔者直接接触到的真实的偏误材料进行偏误分析。
一、偏误例句及来源 :1. 我书包里词典有。
2. 我买了新书两本。
3. 我见到了 Mary 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4. 我要练习跟你。
5. 我想见面你。
6. 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 . 。
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
8. 我和三个同学穿韩服唱了韩国传统歌,很精彩了。
9. 学生都善良,还有很好学生。
10. 我们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学生。
11. 我们千佛山了。
12. 我们一起大润发吧。
13. 我们运动会了。
14. 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欢。
15. 朋友,天冷,保重身体。
16. 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17. A :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
B :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18. 你不高兴,我没考好。
19. 今天比昨天很冷。
20. 意识到这一点很是让我非常难过。
以上例句中例 1到例 7来自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日常用语,例 8、例 9、例10来自留学生办的教室板报,例 11到例 18来自非洲留学生平时的交际用语,例 19、例 20来自留学生的校内日志。
其中韩国留学生和非洲留学生是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学习的汉语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教室板报和校内日志,涉及到的留学生水平从初级到高级不等。
二、偏误的来源及例句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还有不少偏误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
下面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说明:1、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错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偏误分析
二、偏误释例1.语法偏误的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
(1)遗漏:该用的成分而未用。
如果回家,我朋友一起喝酒。
(如果回家,我跟.朋友一起喝酒。
)我的单位每次参加了这三个法人设立的过程。
(我们单位每次都.参与这三个法人单位成立的过程。
)温阳温泉附近很多观光地。
(温阳温泉附近有.很多观光地。
)吃晚饭以后我们照很多照片。
(吃晚饭以后我们照了.很多照片)你最喜欢酒是什么?(你最喜欢的.酒是什么?)(2)误加:不该用的成分而用。
我回答对.客户。
(我回答客户。
)这个成语没有在.中国。
(这个成语中国没有。
)只要很.多听、很.多说、很.多练就能学好。
(只要多听、多说、多练就能学好。
)我还没结婚了.。
(我)159个的.宿舍间。
(159房间。
)(3)误代:该用甲而用了乙。
台湾跟.韩国热得多。
(台热得多。
)上高中时不.去过学院。
(上高中时没.去过学院。
)驻在员都.20名。
(驻在员共.名。
)……真.好的安排。
(……很.好的安排。
)我家旁边在.一家易买得。
(我家旁边有.一家易买得。
) 商店前面有.我们学校。
(商店是.我们学校。
)一点儿...奇怪的菜。
...奇怪的菜。
/ 有点儿(4)错序:成分的位置放错了。
全家人跟.一起吃晚饭。
(跟.全家起吃晚饭。
)计划工作比较多比.访问。
(计划工作比访问...多。
) 现在也.我们努力研究。
(现在我们努力研究。
)她下课以后,在教室里一直..在..学习。
(她课以后,一直教室里学习。
)复杂定语的顺序如下:①领属性名词、代词→②处所词间词互为先后→③数量短语(后面为描写性的定语)→④主谓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⑤数量短语面为限制性定语)→⑥形容词(短语)以及其他描写性词语→⑦不用“的”的形容词和描写性词。
例如:他那件刚买的新款丝绸衬衫。
状语的顺序是:①表示时间的状→②表示语气、关联句子的状语→③描写动作者状语→④表示目的、依据、关涉、协同的状语→⑤表示处所、空间、方向、路线的状语→⑥表示的状语→⑦描写动作的状语。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5、我们正在公园散散步呢 我们正在公园散步呢 分类: 传统分类:词汇:动词的重叠式 局部性偏误:动词的重叠式和一般式 语内偏误:对目的语的规则不清楚 理解偏误:动词的重叠式 隐性偏误:有明显的语义不通 分析:“散散”是动词重叠形式,动 词重叠式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表示尝 试、短时、轻微等意思.在这个句子 里,“散散步”应该是表示短时间地散 步.然而,短时间也是持续性的,而 “正在”是表示动作在进行中.这是 两个矛盾的范畴,不可同现.
2.我等三个小时了公交车 我等公交车等了三个小时 分类: 传统分类:语法:助词的使用错误 局部性偏误:助词“了”的不理解 语内偏误:对目的语的规则不清楚(也有可能是语际偏误) 理解偏误:对于“了”的不了解 显性偏误:有明显语法结构错误
分析:“了”有两个位置:(1)紧挨在动词后面;(2)句尾. 因此,只能说: 我等了三个小时公交车 我等三个小时公交车了 只有一种情况“了”可以在“三个小时”后面,那就是宾语 “公交车”被省略的时候: 我等三个小时了 (此时“了”在句尾)
4、书包有三本书 书包里有三本书 分类: 传统分类:领属关系不清楚 局部性偏误:主语的误用 语内偏误:对目的语的规则不清楚 理解偏误:对于方位和领属关系的 不了解 隐形偏误:有明显的语义不通 分析:先比较两个句子: (1)我有两本书. (2)桌子上有两本书. 这两个句子都是“有”字句,但(1)是表示领属 的,“书”归“我”所有;(2)是存在句,表示某个地方 存在着某个东西——桌子上存在着两本书.两个句子最 重要的区别在于(1)的主语是拥有者,(2)的主语是 处所,而处所通常是地方(北京、中国、外面、旁边等) 或者是“名词+方位词”(桌子上、屋子里、树下、房 后等). 你句子中的“书包”不可能是书的拥有者,只能是 处所,但你没用“里”.
外国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过程性考核作业1
作业题目:过程性考核作业1试题列表单选题1、20世纪()年代是偏误分析的鼎盛时期。
A50B60C70D80学生答案:C2、关于偏误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B成系统的、偶发的、有规律的C成系统的、多发的、无规律的D不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学生答案:A3日本学生不分“p”和“f”属于()引起的语音偏误。
A母语负迁移B目的语知识负迁移C文化因素负迁移D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答案:A4留学生把“他不高兴地走了”“说成“他不高兴了,他走了”,这属于()策略。
A迁移B泛化C简化D失误学生答案:C5()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意识,但对某些规则理解得不够完整而导致的偏误。
A系统前偏误B系统偏误C系统后偏误D超系统偏误学生答案:B6收集偏误的来源不包括()。
A学生的作业B谈话C凭经验想象D翻译作品学生答案:C7偏误纠正的原则不包括()。
A符合地道的汉语B不违背原句作者意愿C最简化D接近学生水平学生答案:A8汉语中属于塞音的一组是()Bf h x sCm n l rDb p d t学生答案:D9把“怀(huái)”发成“还(hái)”的音,属于()偏误类型。
A发音动程较小B发音比较饱满C介音丢失D口腔紧张学生答案:C10汉语声调类型中第()声和第()声的偏误现象比较多。
A一二B二三C三四D一四学生答案:B11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不能都归结为受到母语的影响。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12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失误和偏误都是偏误分析的对象。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13最初阶段的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没有本质的区别。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14母语负迁移所造成的偏误,在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占优势。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15横向收集,指教师收集学习者某一特定阶段出现的偏误。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16误代指句子中多了不该出现的语言单位。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17汉语中有5个舌面元音。
偏误分析例析[1]doc
偏误分析例析[1].doc 偏误分析是一种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以下是一个偏误分析的例子,通过对一位初级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错误进行偏误分析,说明其出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方法。
作文题目:My Favorite Hobby作文内容:I lIkes to spenda my free time on my habby. My favorite hobby is read books. I like read books because they give me知识和乐趣. I usually read books in my free time. I hav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My favorite book is “Harry Potter”. I like this book becaus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ducational. I read this book many times。
在这篇作文中,学习者犯了一些错误。
以下是对这些错误的偏误分析和纠正方法:1.错误:spenda my free time on my habby原因:学习者试图表达“花费时间”这个意思,但是使用了错误的动词“spenda”。
在英语中,正确的动词应该是“spend”。
此外,“habby”应该是“hobby”,这是一个名词,表示“爱好”。
纠正:学习者需要掌握英语中常用的动词“spend”,正确的形式应该是“spend time on something”。
同时,“habby”应该是“hobby”。
2.错误:My favorite hobby is read books原因:学习者试图表达“我最喜欢的爱好是读书”,但是使用了错误的动词形式“read books”。
高级阶段贝宁留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以《高级写作I》课程试卷为例
设计如下 :
序号 考核点
关联词
修辞 格
生虽 已具备一定 的语 言知识与 技能 , 但从 组词 、 造句 到语 篇
的输出 , 在词汇 、 语法 、 语用 、 文字等层面无不存在 问题 , 难 以 达到写作教学 目标 的要 求 。不少学 者讨论 过 留学生 的写作 偏误, 偏误列举语料 有平时作 业 、 H S K考试 作文 、 课堂 练 习、 课后写作材料 , 但不 见基于某 次特定 考试 的偏误 分析 , 也 没 有针对贝宁 留学生 的相关研究 。本文 以重庆交 通 大学人 文 学院语言高级班 9名 贝宁 留学 生为研究 对象 , 以其《 高 留学生没有可 以查 阅的工具 书和 电子设备 , 因此试卷 中的偏误 更加 典型 , 也更加
真 实。通过对写作偏误的分析 , 了 解 贝宁留学生的汉语 学习情况 , 从而为改进对外汉语写作教 学提供参考 意见 。
关键词 : 贝宁留学生; 写作 ; 偏误 ; 《 高级 写作 I 》 试卷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5 - 0 0 6 0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5 . 0 2 8
高 级 阶段 贝 宁 留学 生 汉 语 写 作 偏 误 分 析
以《 高级写作 I 》 课 程试 卷为例
黄 弋 桓
( 重 庆交 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 重庆 4 0 0 0 7 4 )
(完整版)偏误分析试题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
”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
(1分)(2)偏误原因: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
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
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
“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
(2分)(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
(2分)★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1分)(2)偏误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2分)(3)教学对策:教师在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
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
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2分)★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a.“请等我一下” b.“请等等我”(1分)(2)偏误原因:“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时间短或次数少”,因此不能再和动量词“一下”以及时量词如“一会儿”等组合。
这种偏误主要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动词后面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
(2分)(3)教学对策:教师在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可采用对比法,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
偏误分析2
5.把+VV 你把这件衣服穿穿。 你把她帮助帮助。 你把他安慰安慰。 你把学校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 把你心里想的跟我说说。 你把作业检查检查。 你把衣服洗洗。 用于这种句型的动词,多为“介绍、谈、讲、说”;“洗、 擦、整理、打扫、修理”等。这类“把”字句多出现在主观 性较强的祈使句或表示主观意愿的句子中,即要求对方或说 话者主动对以 (1)表示有能力做某事。 你放心,他可以自己站起来。 (2)表示客观条件具备后的可能性。 坐这趟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 现在凉快了,可以看书了。 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否定句一般用“不能” 奶奶脚疼,不能走很多路。明天我有事,不能帮你照看孩子了。 (3)表示情理许可。 这些东西可以收起来了。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回家了。 (4)表示准许,多用于疑问句。否定句用“不能”。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这里可以停车吗?-不能。 (5)表示值得。常用于推荐或建议。 那个展览办得不错,可以去看看。 这里的风景很美,可以多拍几张照片。
教学建议: (1)结合语境和语段表达,进行说明。先从祈使句的“把” 字句教起,如“请大家把书打开”、“把门关上”、“把作 业交给我”、“把书放在桌子上”等等,这些是学生经常能 接触到的。可以以它们为例,说明“把”字句往往是出于某 个目的,对动作的受事(人或事物)作出处置时用。 (2)教授“把”字句的顺序 强制使用“把”字句的先教; 日常生活出现频率较高(把+宾语+动词+结果/趋向补语)的 先教; 结构上较为简单的(把+动词+了)先教。
3.会 (1)表示经过后天习得,掌握了某个动作的技能技巧,懂得 怎样做某个动作。 他会打网球。 王老师会说三门外语。 我不会游泳。 可以受“很、特别、真”等副词的修饰,表示擅长做某个动 作。 重在强调动作者懂得动作技巧。 她很会买衣服,买的衣服既便宜又漂亮。 妈妈很会做菜,普通的菜经她一做,特别好吃。 李老师真会安慰人,一会儿李静就高兴起来了。 (2)“会”经常用在表示主观估计、预料和推测的肯定和否 定句中。表示有没有可能发生某个动作或出现某种情况。句 末长用语气词“的”。 明天不会下雨。 我想他会高兴的。 一边做题,一边听歌,会做错的。
名词偏误分析举例
名词偏误分析举例
名词偏误分析举例
常见的几种名词偏误
一.对汉语名词中的时间词的使用偏误
(1)她每天学习四点。
(2)我们上午八小时上课。
这两个例句中,对于“点”和“小时”的使用发生了偏误。
(1)句是说学习占用的时间,应该
改为“小时”,而(2)句是要说在什么时间上课,应该改为“点”。
留学生在对此类的时间名词的使用上常常区分不清,容易发生偏误对方位词的使用偏误
(3)现在我在北京里学习汉语。
(4)她把那张画儿挂在屋子的墙里了。
(3)句对于方位词“里”的具体使用不清楚,不知道在具体的地理名词后面不能再用方
位词“里”。
(4)句中对于“里”与“上”的区分也未能完全掌握。
3.词尾“们”使用不当。
(5)三个女孩子们把鲜花送给代表了。
(6)我们的老师们是中国人
1.内在原因:语际的迁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母语会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在对具体词汇的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本身所拥有的思维、文化和逻辑能力会使其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按照母语的习惯进行推理和类比
2.学习者学习汉语时间短
3.个人的认知能力
3.外在原因:
教材的编纂不够精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解释以及没给学生足够的练
习;有的学者提出,没有很好的工具书也是一个深层的原因。
语法偏误
汉字
• 一、做好示范工作 Don’t : 口述写法 龙飞凤舞 一气呵成 让学生读“倒字” 正确示范:写给学生看 一笔一划地写给学生看 坐在学生旁边一笔一画地写给学生看 • 二、做好总结工作
总结笔顺
总结独体字 总结合体字
会意字——讲意思
形声字——讲两旁
4、多余的“被” 他的画【被】展览在学校图书馆里。 房间【被】打扫干净了。 5、多余的“到” 这让我认识到中文的重要性。 肯德基的办法可以吸引【到】一些顾客,但 是…… 这反映【到】中国有能力自己开发快餐。
第三类:错序偏误 (顺序弄错)
第一种:单个成分的错序 1、状语位置错误 你们去吃饭?【也】我去。 【常常】我们一起去中央公园。 我们每天开始上课【十点】。 我不学习【在华师】了。 既然你想去中国,【就】你应该学习中文。 只有每天听录音,【才】你能学好中文。 无论他有没有钱,【都】我要跟他结婚。 2、定语位置错误 我想说说情况【关于我的大学】。 我很想去年的生活【在中国的】。 这是一个好机会【学习中文】。 3、“把”字的错序
第二种:成分组合的错序
1、 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 楼十 九月去年
2、并列成分的错序 一个我朋友 一个中国有意义的地方
第四类:误代偏误 (选择错误)
1、词语的误代 今年夏天,我打算去中国【还是】去法国。 今天【一点儿】热! 来中国以前,我一个中国人也没认识。 李老师昨天【刚才】回来。 在中国吃东西【万万】要小心。
2、语本字典给小李。 他放一封信在桌子上。老师让我翻译这篇文章成中文。
汉字教学
一个留学生的表白
the characters in my books’ lessons had always been elusive,odd-shaped scratches of black that drifted in and out of my head,calling up arbitrary allusions that were misleading.they were pictures rather than words: l would look at 长and think of K-mart,and 阝 raminded me of the letter B,or perhaps an axhanging on a wall. 大look like a man doing jumping jacks.点was a marching spider carrying a flag across the page.
第二章 2 偏误分析
• 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学 习者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的语言规则,一般能正 确地运用,但有时也会用错而出现偏误。
4. 解释偏误
• 对学习者偏误的解释需要对偏误的来源进 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建立与第二语言习得 相关的过程。
• 因而,对学习者偏误产生的来源的分析, 是基于偏误产生的过程的分析。
• 简化的策略常常指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 为的目的语的冗余部分,或者将带状语、 定语成分的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 子。
• 比如: • *他气得不说话。 • *他不高兴了,他走了。 • *她到学校了,她穿了新衣服。
• 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很多,这里重点提一 下回避和语言转换。
• 回避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采用的策略, 在对某一语音、词汇或句式甚至某一话题 感到没有把握时,就尽量避免使用。
偏误分析重要的贡献是它为70年代心灵学 派与行为主义理论的论战提供了有力的证 据。证明学习者偏误并不是完全是由于母
• 语干扰造成的。 70年代的偏误分析不仅对教学而且对观察 学习者怎样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具有重要 的意义。
关于偏误分析得失的评价
• 局限之一,偏误分析仅仅考察学习者的 偏误,而不是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全 过程;
• 局限之二,偏误分析是横向研究和静态 描写,难以区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 的偏误,难以观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
• 局限之三,学习者采取回避的策略。由 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学习者产出的偏误, 而对回避策略却无法观察到。
关于偏误分析得失的评价
• Ellis在评价偏误分析时指出,实际上学者们对 • 偏误分析的批评也有不当之处。
背景、习得的环境
• (3)语料收集的方式: • 诱导(面谈、作文;实验)、横向与纵向;
偏误分析案例题“我们应该把孩子保护”
偏误分析案例题“我们应该把孩子保护”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现王朝的书包里有许多东西。
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王朝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
这件事发生在王朝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
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
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王朝的行为,我首先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
观察发现,王朝“拿”的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朋友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另一类是幼儿园里的玩具或者一些食品。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小,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捏在手心里或放在口袋里。
玩具基本上是新的或是比较特别的,王朝没有玩够或者没有机会玩的。
王朝拿东西的时间通常是在自由活动以及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候,因为这些时候幼儿都分散在教室、卧室、餐厅、盥洗室等各个地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也比较分散。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偏误类别
• 语内偏误——指第二语言内部的发展偏误。
• *He can sings.(过渡概括) • 他很高。→他比我很高。(忽视规则的局限性) • 他在家吗?→*我不知道他在家吗?(规则不完全) • 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是对比分析 的重要内容。
偏误(error):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 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 因缺乏语言能力而造成。
jiāo 1. 我去17教室上课。 2. 我认识奥巴马。 3. 那个天我们没上课,考试。
偏误研究: 对学习者在第二语 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 偏误进行系统的研究, 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 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 程和规律。
文化因 素负迁 移
母语负迁移
• 那个鸡很胖。(fat在英语中既可以用于之人,也可以用 于指动物或者肉类) • 你应该不走那么快。(英语带情态动词的桔子,否定词 放在情态动词后) • 阿里在哪儿?——我不会。(to know可以译为“知道” 和“会”) • 他唱歌很好和他跳舞也很好。(and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 分句) • 他想结婚她。(to marry是及物动词) • 请你把这本书送到王老师。(send to后边可以接指人的 名词或者代词)
• b、d、g • *陶兰是活泼和大方。 • *摩托车的我丈夫很好。 • *会唱音乐英文的人很少。 • (人/的/会/唱/音乐/英语/很/少)
偏误的类别
• 训练偏误——指因为教科书、词典编写不恰当或教师讲解 不好而引发的偏误。
• *他的孩子十五十六岁。 • *王林觉得他自己受了亲人的爱。 • *我热爱我的男朋友。
高中偏科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偏科测试题及答案【测试目的】本测试旨在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在各个学科上的掌握程度,从而针对性地加强薄弱学科的学习。
【测试说明】请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
本测试共包含10道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测试结束后,根据得分情况,可以判断自己在哪些学科上存在偏科现象。
【测试题目】1. 你通常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是:A. 总是名列前茅B. 偶尔能够取得好成绩C. 经常感到困难2. 你在语文课上是否经常参与讨论?A. 是的,我总是积极参与B. 有时参与C. 很少参与3. 英语单词记忆对你来说:A. 非常容易B. 有点困难C. 非常困难4. 物理公式和概念你通常:A. 能够快速掌握B. 需要一些时间理解C. 很难记住5. 化学实验操作你感觉:A. 非常熟练B. 一般C. 有些生疏6. 历史事件的年代和重要性你通常:A. 记得很清楚B. 记得一些C. 经常混淆7. 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是:A. 非常全面B. 一般C. 有很多盲点8. 生物学的遗传学和生态学你感觉:A. 理解得很透彻B. 理解一般C. 理解有困难9. 政治理论课你通常:A. 能够深入思考B. 能够基本理解C. 理解有难度10. 你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是:A. 总是积极参与B. 偶尔参与C. 很少参与【评分标准】选A得1分,选B得0.5分,选C得0分。
根据总分判断偏科情况:- 10分:无偏科现象- 8-9分:轻微偏科- 6-7分:中等偏科- 5分以下:严重偏科【测试答案】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 10. B【结束语】通过本测试,希望你能对自己的学科掌握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些学科上存在偏科现象,请尽快采取措施,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记住,均衡发展是成功的关键。
祝你学习进步!。
语法偏误分析考试复习资料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关系:偏误分析离不开对比分析。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传统的偏误分析是跟对比分析一起的服务于教学。
随着中介语理论的传入,偏误分析才逐步形成体系,总结出除沐浴干扰以外的其他偏误形成的原因,如语内迁移、教学诱发、交际策略的影响、文化因素的干扰等等。
偏误研究与中介语理论的关系:偏误研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开拓,与中介语的引进密不可分。
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成果得益于中介语理论,反过来推动了后者的发展。
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20年代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以从中介语的引进到初步利用它进行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的过程,第二阶段从90年代至今,是研究的发展期。
两个阶段,以鲁健骥的《介语研究十年》(1996)的发表为分水岭。
偏误的类别:一.真偏误和假偏误。
二.偏误和失误。
三.显性偏误和隐形偏误。
科德还提出过三个概念:系统前偏误,系统偏误,系统后偏误。
四:语义偏误:没有准确表达说话者意图的偏误。
语篇偏误:违背语篇衔接原则的偏误。
语用偏误:跟听话人、说话人(或句中所指人物)身份、地位、关系不相符合,或者跟交际场合的话题不相符合的偏误。
五.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
偏误产生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教学误导、交际策略的运用、语言普遍性因素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就出现有益的转移,称之为正迁移。
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异时,就会出现有害的转移,称之为负迁移。
经典性的对比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描写,根据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精确清晰地描写。
这种描写以一定的语法体系为依据。
2.选择,选择一定的语言项目、规则或结构进行对比。
3.对比,早出两种语言关系中的特殊点。
这要依靠参照点的有效性—即具有可比性。
4.预测:对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形成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
”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
答:(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
(1分)
(2)偏误原因: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
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
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
“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
(2分)
(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
(2分)
★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
答:(1)正确表达:
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1分)
(2)偏误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
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
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2分)
★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
答:(1)正确表达:a.“请等我一下” b.“请等等我”(1分)
(2)偏误原因:“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时间短或次数少”,因此不能再和动量词“一下”以及时量词如“一会儿”等组合。
这种偏误主要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动词后面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
(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可采用对比法,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
这样学习者很容易领悟到两者在使用中存在的差别。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