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圣才出品】

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一、选择题1.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

A.塔内填料总表面积B.塔的截面积C.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答案】C2.某板式塔的降液管面积为0.1m2,板间距为450mm,液相负荷为100m3/h。

该塔盘在操作中可能发生()。

A.淹塔B.过量雾沫夹带C.漏液D.过量气泡夹带【答案】D3.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D.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答案】B二、填空题1.填料塔是__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塔内为分散相,为连续相,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填料吸收塔顶部要有良好的装置。

【答案】连续;液体;气体;良好接触;液体分布2.板式塔是__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______为连续相;填料塔是__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______为连续相。

【答案】逐级;气相;连续;液相3.当喷淋量一定时,填料塔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力降与塔气速关系线上存在两个转折点,其中下转点称为______,上转点称为______。

【答案】载点;泛点4.完成一分离任务需要的填料层高度为8 m,所用填料的等板高度HETP为0.5 m,若改用板式塔,则完成这一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包括塔釜)为______。

【答案】165.为改进液体在填料塔内流动的不均匀性,通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答案】预分布;增加再分布装置6.板式塔塔板上影响液面落差的主要因素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为减少液面落差可采用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塔板结构;塔径;流体流量;对大塔径采用双溢流、阶梯流等溢流型式;塔板向液体侧倾斜的方法7.若某精馏过程需要16块理论板(包括再沸器),其填料的等板高度为0.5m,则填料层有效高度为______。

【答案】8m8.填料塔的等板高度(HETP)是指______。

柴诚敬《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柴诚敬《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A.A 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
B.A 包括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与静压能之和
C.BQ 代表管路系统的局部阻力损失
D.BQ 代表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动能
【答案】B
【解析】H=A+BQ,A
代表
z
p g
,B
代表单位重量流体所增加的动能和系统的局
部阻力损失。
2.已知水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其速度分布呈抛物线,则该管路的摩擦因数λ可能是 ( )。[西北大学 2009 研]
A.0.005 B.0.015 C.0.035 D.无法判断 【答案】C
3.如单位质量流体在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以 表示,单位重量流体在同一管路中的阻
力损失以
表示,则二者的关系为( )。[浙江工业大学 2005 研]
4 / 83
圣才电子书

A.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1000kgf/m3 B.1000kg/m2 C.102kgf·s2/m4 D.9810N/m2 【答案】BDCA
二、填空题 某流体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为 0.8,在 SI 制中,其密度ρ=______,γ=______。[浙 江工业大学 2005 研] 【答案】800kg/m3;7848N/m3
2.若ρ表示密度,采用混合规制
计算液体混合物密度时,式中α1 表示的是各
组分的( )分率。[北京理工大学 2007 研]
A.体积
B.质量
C.摩尔
D.比摩尔
【答案】B
2 / 8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4℃水在 SI 制中密度为( );重度为( );在工程单位制中密度为( ); 重度为( )。[浙江工业大学 2005 研]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第1章蒸馏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B *,PA*,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B *)/(PA*-P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2.正戊烷(C5H12)和正己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5H12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K C6H14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和C6H14(B)的饱和蒸汽压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B* = 1.3kPa查得PA*= 6.843kPa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PA*(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PB*(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当t= 260.6℃时 x = (P-PB *)/(PA*-PB*)=(13.3-2.826)/(13.3-2.826)= 1 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当t= 260.6℃时 y = PA*x/P = 13.3×1/13.3 = 1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t(℃) 260.6 275.1 276.9 279 289x 1 0.3835 0.3308 0.0285 0y 1 0.767 0.733 0.524 0 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 的结果相比较。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

第一章流体流动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 / ?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 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 ×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 A = 960×9.81 ×(9.6-0.8)×3.14 ×0.76 2150.307×103Nσ螺 = 39.03 × 103×3.14 ×0.014 2×nP 油≤ σ螺得 n ≥ 6.23取n min= 7至少需要 7 个螺钉3 .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4.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 1-1′和 4- 4′为等压面, 2-2′和 3-3′为等压面,且1- 1′和 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h在 1-1′与 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 gR∵P= P4,P=P312且 P3 = ρ煤油 g h , P 4 = ρ水 g(H-h)+ ρ煤油 g( h + h )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 gR =ρ水 g(H-h)+ρ煤油 g(h + h)- ρ煤油gh 即ρ水银 gR =ρ水 gH +ρ煤油 gh-ρ水 gh带入数据1.0 3×103×1 - 13.6×103×0.068 = h(1.0×103-0.82×103)h= 0.418 m5.用本题附图中串联U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气压,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U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5章 液-液萃取【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5章 液-液萃取【圣才出品】

8.与单级萃取相比,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相同,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分数 (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9.纯溶剂单级萃取
一定,若溶质分配系数 kA 越大,则所需溶剂比 S/F( )。
A.增加
3 / 21
圣才电子书

减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5.某液相组成
萃取时,加入等量的纯溶剂 S 后,组成
5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答案】0.4;0.1
三、判断题 1.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来进行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 【答案】×
2.溶剂 A 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分配系数 kA>1,是能否采用萃取分离的必要条件。( )
【解析】直角三角形相图直角顶点表示纯稀释剂,三角形的斜边上的点表示 A+S 二
元混合物,三角形内任一点 M 表示 A+B+S 三元混合物。
二、填空题 1.转盘萃取塔中,对于正系统 较为有利。 【答案】连续;分散
物系,传质方向从______相向______相传质
2.为提高萃取分离效果,分散相应选择______、______的液相。 【答案】体积分率大;不润湿设备
馏方法很不经济。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2)原料液在蒸馏时形成恒沸物,用普通蒸馏方法不能达到所需的纯度。
(3)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含量很低且为难挥发组分,若采用蒸馏方法须将大量原
溶剂汽化,能耗很大。
2.对于一种液体混合物,根据哪些因素决定是采用蒸馏方法还是萃取方法进行分离?
答:对于一种液体混合物分离,从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来说,在下列情 况下采用萃取方法更为有利。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过程,要提高吸收系数,应减小()的阻力。

A.气膜B.气膜和液膜C.液膜D.相界面上【答案】B2.分别用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分离原料数量和组成相同的物系,用平衡蒸馏所得馏出物气相总组成为x D1,用简单蒸馏所得馏出物气相总组成为x D2,若两种方法所得的气相量相同,则()。

A.B.C.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由于简单蒸馏的气相组成多是与开始阶段较高的液相组成相平衡的,而平衡蒸馏的气相组成只能与最终的较低的液相组成成平衡。

3.用萃取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答案】B4.当空气的t=t d=t w,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为()。

A.100%B.>100%C.<100%D.任意值【答案】A5.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增厚,则临界含水量()。

A.减小B.增大C.不变D.变化不确定【答案】B;B【解析】(1)若恒速段干燥速率增加,则表面汽化速率增加,内部扩散速率与其相等时,速率随之增加,降速段会较早出现,使临界含水量增加。

(2)若物料厚度增加,则内部水分扩散阻力增加,扩散速率减小,使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即降速阶段)较早出现,使临界含水量增加。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逆流操作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A,若塔板为无穷多,入塔Y b=8%,平衡关系为Y=2X,问(1)若液气比为2.5时,吸收率______。

(2)若液气比为1.5时,吸收率______。

【答案】100%;75%2.含低浓度难溶气体的混合气,在逆流填料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______中;若增大液相湍动程度,则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值将______;若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将______,溶质A的吸收率将______;若系统的总压强升高,则亨利系数E将_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_。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第1章蒸馏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B *,PA*,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B *)/(PA*-P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2.正戊烷(C5H12)和正己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5H12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K C6H14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和C6H14(B)的饱和蒸汽压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B* = 1.3kPa查得PA*= 6.843kPa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PA*(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PB*(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当t= 260.6℃时 x = (P-PB *)/(PA*-PB*)=(13.3-2.826)/(13.3-2.826)= 1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当t= 260.6℃时 y = PA*x/P = 13.3×1/13.3 = 1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t(℃) 260.6 275.1 276.9 279 289x 1 0.3835 0.3308 0.0285 0y 1 0.767 0.733 0.524 0 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 的结果相比较。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圣才出品】

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一、选择题1.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反映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影响的准数是()。

A.努塞尔特准数N uB.普朗特准数P rC.雷诺准数R eD.格拉斯霍夫准数G r【答案】B2.在定态二元体系的传质过程中,引起某组分发生分子扩散的原因是()。

A.温度梯度B.压力梯度C.速度梯度D.浓度梯度【答案】D3.描述分子扩散的实验定律是()。

A.亨利定律B.菲克定律C.拉乌尔定律D.傅里叶定律【答案】B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大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B.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小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小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C.气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在数量级上接近,故气液两相中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D.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但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答案】D【解析】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较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大约105倍。

但是,液体的密度往往比气体大得多,因而液相中的物质浓度以及浓度梯度便可远远高于气相中的物质浓度及浓度梯度,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选D。

5.双组分气体(A、B)进行稳定分子扩散,J A及N 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系统的漂流因数大于1时,|J A|()|J B|;|N A|()|N B|。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答案】C;A【解析】因为是双组分气体,所以系统中A和B的浓度梯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菲克定律可知A和B的分子扩散速率也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然而因漂流因数大于1,说明产生了主体流动,结果增大了A的传递速率。

这里按习惯B为惰性组分。

6.下列各项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A.气膜吸收系数k yB.分子扩散系数DC.结晶分离涡流扩散系数D ED.脱吸因数S【答案】B二、填空题1.漂流因子的数值等于1,表示______,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有四股物流:N A、J A、N B和N m。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Α量纲为一,不必换算
(2)将原符号加上 面以 为例:
以代表新单位的符号,导出原符号的“数字”表达式。下
则 同理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将以上关系式代原经验公式,得
整理上式并略去符号的上标,便得到换算后的经验公式,即
(二)思考题 1.何谓单元操作?如何分类? 答:单元操作是指为化学反应准备必要条件以及将反应物分离提纯而获得有用产品的物 理操作过程。根据各单元操作所遵循的规律和工程目的,单元操作可分为:流体动力过程、 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热质传递过程、热力过程(制冷)、粉体或机械过程(粉碎、分级)。 2.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两条主线是什么? 答: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主线:(1)传递过程是单元操作的基础,从理论上揭示单元操 作的原理,并为所研究的过程提供数学模型,因此传递过程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一条主线; (2)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基本
则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则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则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则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则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4.何谓单位换算因子? 答:统一物理量,若采用不同的单位则数值就不相同。换算因子是指彼此相等而单位不 同的两个同名物理量(包括单位在内)的比值。
5/5

ρL——液相密度,lb/ft3。 A、B、C 为常数,对 25mm 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 0.57、﹣0.1 及 1.24。 试将上面经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换算为 SI 单位。 解:上面经验公式是混合单位制度,液体黏度为物理单位制,而其余诸物理量均为英制。 经验公式单位换算的基本要求要点是:找出式中每个物理量新旧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导出 物理量“数字”的表达式,然后代入经验公式并整理,以便使式中各符号都变为所希望的单 位。具体换算过程如下: (1)从附录查出或计算出经验公式有关物理量新旧单位之间的关系为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传 热【圣才出品】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传 热【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5章 传 热
一、选择题 1.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热系λ(热导率)值( ),空气的λ值(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研] A.减小,减小 B.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答案】D 【解析】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金属的导热系数大多随纯度的增 高而增大;非金属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非金属液态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甘油和水 外,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减小,纯液体的导热系数比其溶液的要大;气体的导 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管长度。[武汉理工大学 2010 研]
解:(1)冷却水用量
qm2
q C m1 p1 T1 T2
Cp2 (t2 t1 )
5000 / 3600 2.6 (60 30) 4.174 (35 20)
1.73kg
/s
(2)所需套管长度
Q q C m1 p1 (T1 T2 ) Kπd1lΔt m
(3)增强传热系数(K)
①增加湍流程度,以减小层流内层的厚度
a.增加流体的流速;
b.改变流动条件。如果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变流动方向,可以使流体在较低的流
速下就达到湍流。
②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载体
③采用有相变的载热体
3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1.6 C
t2
20
三、简答题
简述如何强化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四川大学 2009 研]
答:(1)增大传热面积
(2)加大传热温差Δt
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提高辐射采暖板管内蒸汽的压力,提高热水采暖的热水温度,冷
凝器冷却水用温度较低的深井水代替自来水,空气冷却器中降低冷却水的温度等,都可以直

(NEW)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NEW)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绪 论0.1 复习笔记0.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1.1 复习笔记1.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气体吸收2.1 复习笔记2.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蒸 馏3.1 复习笔记3.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4.1 复习笔记4.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液-液萃取5.1 复习笔记5.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6.1 复习笔记6.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其他传质与分离过程7.1 复习笔记7.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绪 论0.1 复习笔记一、传质分离方法的分类依据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大类。

1平衡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是指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体系,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平衡的两相中分配关系的差异为依据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根据两相状态的不同,平衡分离过程可分为:(1)气液传质过程,如吸收(或脱吸)、气体的增湿和减湿。

(2)汽液传质过程,如液体的蒸馏和精馏。

(3)液液传质过程,如萃取。

(4)液固传质过程,如结晶(或溶解)、浸取、吸附(脱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参数泵分离等。

(5)气固传质过程,如固体干燥、吸附(脱附)等。

在平衡分离过程中,i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关系常用分配系数(又称相平衡比)K i来表示,即K i值的大小取决于物系特性及操作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等)。

组分i和j的分配系数K i和K j之比称为分离因子αij,即通常将K值大的当作分子,αij一般大于1。

当αij偏离1时,可采用平衡分离过程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a ij越大越容易分离。

2速率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是指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操作的过程。

速率分离过程可分为:(1)膜分离;(2)场分离。

二、传质设备1对传质设备性能要求(1)单位体积中,两相的接触面积应尽可能大,两相分布均匀,避免或抑制短路及返混;(2)流体的通量大,单位设备体积的处理量大;(3)流动阻力小,运转时动力消耗低;(4)操作弹性大,对物料的适应性强;(5)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可靠安全。

(NEW)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NEW)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绪 论
0.1 复习笔记
0.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1.1 复习笔记
1.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气体吸收
2.1 复习笔记
2.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蒸 馏
3.1 复习笔记
3.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
4.1 复习笔记
4.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液-液萃取
5.1 复习笔记
5.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6.1 复习笔记
6.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其他传质与分离过程7.1 复习笔记
7.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传质分离方法的分类
依据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大类。

1平衡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是指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体系,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平衡的两相中分配关系的差异为依据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根据两相状态的不同,平衡分离过程可分为:
(1)气液传质过程,如吸收(或脱吸)、气体的增湿和减湿。

(2)汽液传质过程,如液体的蒸馏和精馏。

(3)液液传质过程,如萃取。

(4)液固传质过程,如结晶(或溶解)、浸取、吸附(脱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参数泵分离等。

(5)气固传质过程,如固体干燥、吸附(脱附)等。

在平衡分离过程中,i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关系常用分配系数(又称相平衡比)K i来表示,即
K i值的大小取决于物系特性及操作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等)。

组分i和j的分配系数K i和K j之比称为分离因子αij,即。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第1章蒸馏1.已知含苯(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5 90 95 100 105x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由于总压,P1-1查例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AB***t-x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P,则由P = 99kPax= (P-P-P)BAB.图数据。

以t = ℃为例 x =(99-40)/()=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x = 时,相应的温度为92℃2.正戊烷(CH)和正己烷(CH)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下该溶液的145612平衡数据。

温度 CH 125K CH14 6饱和蒸汽压(kPa)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H(A)和CH(B)的饱和蒸汽压141256*= ℃时 P 以t = ℃时为例,当t = B*= 查得P A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t(℃) 248 251 279 289*(kPa) P A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平衡液相组成以℃时为例***)-Pt= ℃时 x = (P-P)/(P 当BAB=()/()= 1平衡气相组成以℃为例*x/P = ×1/ = 1 ℃时当 t= y = P A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t(℃) 279 289x 1 0y 1 0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的结果相比较。

解:①计算平均相对挥发度**计算出各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α= P:/P BA t(℃) α - - - - - - - -取℃和279℃时的α值做平均α= (+)/2 = m②按习题2的x数据计算平衡气相组成y的值当x = 时,y = ×[1+×]=同理得到其他y值列表如下t(℃) 279 289αx 1 0y 1 0'曲线和原先的t-x-y曲线如图③作出新的t-x-y4.在常压下将某原料液组成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的两组溶液分别进行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若汽化率为1/3,试求两种情况下的斧液和馏出液组成。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圣才出品】

柴诚敬《化工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圣才出品】

第7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一、选择题
根据双模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已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A.大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分传质系数;
C.小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答案】B
【解析】溶解度很小时,为液膜控制。

二、简答题
双膜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并指出官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答:主要论点:
(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相界面两侧分别各有一个稳定的气膜和液膜,吸收质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两膜;
(2)在两膜层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吸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两膜层中,即阻力集中在两膜层内:
(3)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即界面上没有阻力。

实验证明,在气速较低时,用双膜理论解释吸收过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即提高速度,
可增大吸收率已为实践所证实。

根据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所确定的吸收速率关系,至今仍是填料吸收塔设计计算的主要依据。

界面更新对吸收过程是一重要影响因素,双模论对于这种情况并无考虑进去,这是它的局限性。

但当速度较高时,气液两相界面就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并不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 )第1 章蒸馏1. 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 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 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查例1-1 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BAP = 99kPa ,则由x = (P-PB *)/(P*)/(P *-PA*)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 B图数据。

1以 t = 80.1 ℃为例 x = (99-40)/ (101.33-40 )=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 x = 0.5 时,相应的温度为 92℃2. 正戊烷( C 5H 12)和正己烷( C 6H 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 P= 13.3kPa 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饱和蒸汽压 (kPa) 1.3 2.65.38.013.3 26.6 53.2 101.3解: 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 C 5H 12(A )和 C 6H 14(B )的饱和蒸汽压 以 t = 248.2 ℃时为例,当 t = 248.2 ℃时 P B*=1.3kPa 查得 P A*= 6.843kPa得到其他温度下 A?B 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289 291.7 304.8 309.3P A *(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 *(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 以 260.6℃时为例当 t= 260.6 ℃时 x = (P-P B*)/(P* )/(P A B*-P *) *-P *)=(13.3-2.826 )/ (13.3-2.826 )= 1平衡气相组成 以260.6 ℃为例当t= 260.6 ℃时 y = PA*x/P = 13.3 × 1/13.3 = 1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 t( ℃) 260.6 275.1 276.9279289 x10.3835 0.3308 0.02852y 1 0.767 0.733 0.524 0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 曲线3.利用习题2 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 数据,并与习题 2 的结果相比较。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传质过程基础一、选择题1.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反映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影响的准数是()。

A.努塞尔特准数N uB.普朗特准数P rC.雷诺准数R eD.格拉斯霍夫准数G r【答案】B2.在定态二元体系的传质过程中,引起某组分发生分子扩散的原因是()。

A.温度梯度B.压力梯度C.速度梯度D.浓度梯度【答案】D3.描述分子扩散的实验定律是()。

A.亨利定律B.菲克定律C.拉乌尔定律D.傅里叶定律【答案】B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大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B.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小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小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C.气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在数量级上接近,故气液两相中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D.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但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答案】D【解析】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较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大约105倍。

但是,液体的密度往往比气体大得多,因而液相中的物质浓度以及浓度梯度便可远远高于气相中的物质浓度及浓度梯度,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选D。

5.双组分气体(A、B)进行稳定分子扩散,J A及N 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系统的漂流因数大于1时,|J A|()|J B|;|N A|()|N B|。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答案】C;A【解析】因为是双组分气体,所以系统中A和B的浓度梯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菲克定律可知A和B的分子扩散速率也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然而因漂流因数大于1,说明产生了主体流动,结果增大了A的传递速率。

这里按习惯B为惰性组分。

6.下列各项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A.气膜吸收系数k yB.分子扩散系数DC.结晶分离涡流扩散系数D ED.脱吸因数S【答案】B二、填空题1.漂流因子的数值等于1,表示______,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有四股物流:N A、J A、N B和N m。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第1章蒸馏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与温度。

苯与甲苯的饱与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80.1 85 90 95 100 105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与甲苯的饱与蒸汽压P B*,P A*,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 B*)/(P A*-P 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x =(99-40)/(101.33-40)= 0.962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与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2.正戊烷(C5H12)与正己烷(C6H14)的饱与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5H12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K C6H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饱与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与C6H14(B)的饱与蒸汽压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P B* = 1.3kPa查得P A*= 6.843kPa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与蒸汽压如下表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P A*(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P B*(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当t= 260.6℃时x = (P-P B*)/(P A*-P B*)=(13.3-2.826)/(13.3-2.826)= 1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当t= 260.6℃时y = P A*x/P = 13.3×1/13.3 = 1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t(℃) 260.6 275.1 276.9 279 289x 1 0.3835 0.3308 0.0285 0y 1 0.767 0.733 0.524 0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 的结果相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绪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章为非重点内容,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如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
1 / 7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传质过程基础
一、选择题 1.单向扩散中的漂流因素( )。[中南大学 2009 研] A.>1 B.<1 C.=1 D.不一定 【答案】A
2.根据传质双膜理论,气膜传质分系数 kG 的数值正比于( )。[北京理工大学 2007 研]
A.溶质的气相主体浓度 B.气膜厚度 C.溶质的气相界面浓度 D.气相中分子扩散系数 【答案】B 【解析】双膜理论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当液体湍流流过固体溶质表面时,固液间传质阻 力全部集中在液体内紧靠两相界面的一层停滞膜内,此膜厚度大于层流内层的厚度,而它提 供的分子扩散传质阻力恰等于实际过程中存在的对流传质阻力。
4.气体吸收过程是______过程的逆过程;一般情况前者操作温度______后者;前者操作
7 / 7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压力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 研] 【答案】解吸;小于;大于 【解析】吸收过程是利用混合气各组分对溶剂的溶解度差异来分离气液相。溶解度与温
Yb Ya X a
m
1,
则 50% 。
6.用亨利系数 E 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_____,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 分压为 114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 15(kgNH3/100kgH2O),此时亨利系数 E= ______,相平衡常数 m=______。[中山大学 2009 研]
3 / 72
圣才电子书

三、判断题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气相中一组分通过另一静止组分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通量可表示为
( )[北京理工大学 2007 研]
【答案】×
【解析】该过程为单向扩散,扩散通量
NA=
DAB( p RT pBm
)p A1
pA2

4 / 72
度、压强都有关,减压升温有利于解吸。
5.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若原料气中 Yb=3%(摩尔比,下同),
相平衡关系为 Y*=2X;液气比为 1 时的最大吸收率为______%。[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
研]
【答案】50%
【解析】当组分在液相中的含量与气相达平衡时吸收率达最大,L V
2.有效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______。[西北大学 2009 研] 【答案】两个流体停滞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
3.低浓度气体吸收的三个假设主要内容是:(1)______;(2)______;(3)______。[南 京工业大学 2008 研]
【答案】气液流量不变;忽略溶解热,全塔恒温;气液传质系数不变
【答案】p=Ex;110.9;7.3 【解析】根据 E=pi/xi 可求出亨利系数 E,又 E=m/p 求出 m。
7.气液两相在填料塔内逆流接触时,______是气液两相的主要传质面积,为保证操作 过程中两相的良好接触,故填料吸收塔顶部要有良好的______装置。[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研]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答案】D
5.对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摩尔浓度 的差值是( )。[浙江大学 2006 研]
A.正值 B.负值 C.等于零 D.不定 【答案】D 【解析】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体系可视为理想气液体系,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摩尔浓 度符合相平衡关系,但二者大小不定。
3.传质速率 NA 等于扩散通量 JA 的条件是:( )。[浙江大学 2006 研]
2 / 72
圣才电子书

A.单向扩散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等分子相互扩散
C.湍流流动
D.稳定过程
【答案】B
【解析】在单纯的等分子相互扩散中,物质 A 的传质速率应等于 A 的扩散通量。
3.对一定的逆流吸收操作体系,若其解吸因数(1/A)<1,则完成吸收任务所需的理 论板数必(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CG。[南京工业大学 2009 研]
A.大于 B.等于
5 / 72
圣才电子书

C.小于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不确定
【答案】C
4.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浙江工业大学 2005 研]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气体吸收
一、选择题 1.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 系数 H 将( )。[西北大学 2009 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定 【答案】C
2.吸收塔设计中,最大吸收率ηmax 与( )无关。[中南大学 2009 研] A.液气比 B.液体入塔浓度 x2 C.相平衡常数 m D.吸收塔型式 【答案】D
6 / 7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多选)传质单元数综合反映了吸收过程的难易度,影响其值大小的因素有( )。 [南京工业大学 2008 研]
A.分离要求 B.气液平衡关系 C.设备型式 D.流动条件 E.液气比 【答案】ABE
二、填空题 1.解吸时溶质由______向______传递。[浙江工业大学 2005 研] 【答案】液相;气相
4.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已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 数( )。[中南大学 2009 研]
A.大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分传质系数 C.小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答案】B 【解析】溶解度很小时,为液膜控制。
二、填空题 依据传质双膜理论,吸收溶解度很小的气体,传质过程速率由______控制。[北京理工大 学 2007 研] 【答案】液膜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