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甲)2000
最新《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题4-2(含参考答案)
课后复习题二第五章资本循环和周转一、判断题1、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可以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产品的出售一次性收回,因此属于流动资本。
2、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生产资本的结构不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
4、W’-G’是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5、固定资本物质损耗仅仅是因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而引起的。
6、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上是相同的。
7、现代企业往往采取“快速折旧”法以避免精神磨损的损失,因此折旧率定得越高越好。
8、流动资本就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
9、生产时间就是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制造产品的时间。
10、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11、资本周转越快,表明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越多,因此获得的年剩余价值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但这并不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二、问答题1、为什么产业资本循环需要保持连续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什么?2、“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因而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哪些阶段?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资本职能形式和职能是什么?4、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何区别?5、简述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我国国有企业在总体上,资本的使用效率很低。
以流动资本为例,80年代我国流动资本周转一次平均需要110天以上,而美国为50天,日本为47天,这些国家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高于我国一倍以上。
企业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速度问题,企业资本周转越快,增值的价值也就越多。
加快企业资本周转的速度,其实质在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假定我国每百元固定资产的产值能提高1%,用同样的固定资产就可以多生产近百亿产值的商品;每生产一百元产值的流动资本能节约1%,生产同样产值的商品,一年就可以节约40多亿元的流动资本。
政治经济学多选题
政治经济学多选题(1)(多选题)恩格斯说:“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
”这种经济生活条件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要求,即()。
A.商品交换主体的独立性产生了民事主体“人格平等”“法律地位平等”的民法理念(正确答案)B.商品交换行为的自由性产生了“意思自治”“自愿”的民法理念(正确答案)C.商品交换行为的随机性产生了“偶然”“机会主义”的民法理念D.商品交换价值的等量性产生了“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民法理念(正确答案)(2)(多选题)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规格、型号相同的一匹布,甲厂需要6小时,乙厂需要7小时,丙厂需要8小时,丁厂需要9小时。
因此,甲乙丙丁四个厂()。
A.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价值量是不同的B.个别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正确答案)C.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不相等的(正确答案)D.在出售商品后获利大小是不一样的(正确答案)(3)(多选题)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A.对人有用B.是人类劳动的产品(正确答案)C.具有稀缺性D.为交换或出售而生产(正确答案)(4)(多选题)商品流通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极为有效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A.调节社会资源配置(正确答案)B.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正确答案)C.调节生产力布局(正确答案)D.调节并优化各种比例关系(正确答案)(5)(多选题)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
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则()。
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正确答案)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正确答案)(6)(多选题)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据测算,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会减少全球经济半个百分点的增长率。
为了控制油价的攀升,欧佩克决定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增加原油的供应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价格
价格波 动没有 违背价 值规律
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调节资源 和经济活动;
价值 规律的 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 不断改进技术;
自发地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社会经济比例大体平衡
市场 供不 应求 价格 上升 企业 利益 增加
竞争
资源流入 扩大生产 供给增加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三)
资本积累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四)
(五)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六)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 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 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 史过程。
资本原 始积累 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 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 夺货币财富
奴 隶 贸 易
圈动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 和18世纪后半期, 英法各国先后进 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最终建立起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最先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 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 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 价值量
劳动 时间 劳动量
体现在 商品中的 抽象劳动量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6.某资本主义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C:
V=9:1,工人周均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C:
V=19:1追加资本4万美元,原有资本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19:1。计算:
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数,还是减少了就业人数而造成工人失业?数量是多少?
(2)平均利润率=∑m/∑资本×100% =(180+60+10)/(600+300+100)=25%
(3)∵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甲部门:
平均利润= 600×25% = 150(亿元)生产价格= 600 + 150 = 750(亿元)乙部门:
平均利润= 300×25% =75(亿元)生产价格= 300 + 75 = 375(亿元)丙部门:
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资本家当月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多少?
本月的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
(1)社会价值/每斤=(600元×××80+50×80×100%)/100斤= 2.5元
(2)超额剩余价值
= [ 2.5元/斤×100斤×(1+50%)]-[1000元+16000元×(1+50%)+4000元+4000元]
= 4500元
m′=(4000元+4500元)/400元
= 212.5%
某服装厂原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月产衬衣1000件。投在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为1200元,平均使用5年;每月消耗的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为24000元,雇佣工人25个(每人月均工资16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由于本月改进工艺技术,使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消耗外,其它资本价值不变。计算:
政治经济学-关于对社会再生产的理解
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以及所设的假定,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如何顺利实现的问题。
这个图式说明社会总资本价值为7500,其中第一部类的资本为5000,分为4000C和1000V,第二部类的资本为2500,分为2000C和500V,假定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分别获得的为1000和500.这样,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为6000,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产品的价值为30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那么,两大部类的产品是怎样经过交换得到实现的呢?这里有三种情况:(1)Ⅰ中的4000C,要在第一部类内部进行交换。
这是因为在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中,相当于4000C的产品,只能同于生产消费,而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正好要用它来补偿本部类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
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产品就实现了。
(2)Ⅱ(500V+500 )要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这是因为第二部类500V的产品价值,等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向本部类资本家购买生活消费品。
500 的产品价值,用于本部类资本家的生活消费,这部分产品在本部类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
这样Ⅱ(500V+500 )的消费资料产品都在本部类内部得到实现。
(3)Ⅰ1000V+1000 和Ⅱ2000C要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
这是因为第一部类1000V的价值要作为工人的工资,加上1000 都要分别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但这部分产品在物质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作生活消费,必须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另一方面,第二部类2000C 的价值要用来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但它的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不能用于生产消费,必须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再生产才能进行。
这样,第一部类有1000V+1000 ,即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要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第二部类有2000C的消费资料要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两者在价值上恰好相等。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细讲解答案
设农业部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相等,与工业部门剩
余价值相同。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为8C:2V;农业
资本有机构成为6C:4V。社会平均利润率为20%。并
设追加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全部转化为地租。各 农业
资本家共租种1万亩土地,投资情况如下:
优等地
中等地
劣等地
初级
追加
初级 追加
投资(万元)
10
10
10
题解: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
劳动生产力 =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1=1
∴ 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
∴今年大米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0·80元
计算题
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 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5,000件,而社会需要为1,0000 件。
(1)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 437.10; (2)剩余价值率是1,351.58%。
计算题
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 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 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 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 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计算题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 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 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 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 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完整)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C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解析: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只有答案C才是理论基础。
4、在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B )A、原材料B、机器设备C、燃料D、辅助材料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A、C、D属于劳动对象范畴,即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8、价值规律是( A )A、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B、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解析: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不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因此,商品只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9、基本经济规律是( D )A、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B、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一种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名词解释。
需要注意,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在中国现在虽然有存在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但因为它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不能说剩余价值规律是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公有制占主导的按劳分配规律。
11、价值的实体是( B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解析:本题考察价值的内涵,即价值一词的名词解释,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答案是B。
注意抽象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构成价值。
12、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 )A、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身的性质B、生产力不断运动C、生产关系不断变革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解析:社会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所以答案为A。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辨析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辨析题、论述题和计算题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分析正误原因1、纸币是由政府发行,并强制执行的货币符号。
答:错误。
一般意义上的纸币,马克思的定义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
从货币形式的演变史来看,纸币有国家发行的,也有民间发行的;有可兑换的,也有不可兑换的;有“强制流通”的,也有自愿接受的,只要是金属货币(价值)的符号,都属于纸币。
从纸币的起源来看,它也不是起源于国家,而是起源于民间。
无论是铸币还是纸币,最初都由大商人凭着自己的信誉发行,后来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私人信誉不够,才由国家统一发行。
从纸币的发行制度来看,纸币的发行权分为分散发行与集中发行两种。
现代各国都采取集中发行的制度,但各国在历史上都采用过分散发行的制度。
2、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机器人也能从事劳动,因此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答:错误。
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第一,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包括机器人都是以不变资本的形式存在,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创造价值。
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创造的。
第三,生产工人的劳动变得更复杂,复杂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四,个别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答:错误。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但是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是指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指要在流通领域购买到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力商品,才能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后,也必须在流通领域才能实现。
4、垄断价格的出现,违背了价值规律。
答:错误。
没有违背。
垄断价格虽然不能与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垄断价格和生产价格仍然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
教材:政治经济学 张维达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运行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市场和供求
市场和价格
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规律
第三章 货币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
信用
经济制度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自由竞争资本济学 张维达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版 2003年2月第10次印刷
目录
导论
商品经济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不逾越性
第二章 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第十二章 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
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2002年试题)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BA.交换B.生产C.消费D.分配1958年3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中宣布:“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在这种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在经济生活中急剧扩大集体规模,提高公有程度,大力推行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这种空想的理论和实践,大大超越了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结果造成了三年经济困难,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次大的挫折.问题:试分析这段话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章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1 3 4)⑴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⑵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⑶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⑷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⑸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3 5)⑴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⑵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⑶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⑷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⑸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12345)⑴劳动者的技能的熟练程度⑵科技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⑶经营管理水平⑷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⑸生产的自然条件对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分析可以看出:(12345)⑴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⑵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⑶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⑷商品使用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⑸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1234 )(1)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2)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5)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1234)(1)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供求关系(3)纸币发行量(4)货币商品价值(5)货币的价值尺度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124)(1)流通中的商品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商品网点的多少(4)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5)商品的流通速度货币的基本职能是:(1.3)(1)价值尺度(2)贮藏手段(3)流通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2009年试题)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
政治经济学(山东联盟-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A:对B:错答案:B2.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劳动对象B:劳动者C:劳动资料D:生产管理答案:B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A:劳动对象的状况B:劳动者的技能C:生产工具的状况D:劳动资料的状况答案:C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规律B:生产力C:生产方式及其发展的规律性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答案:D5.劳动过程的三个最简单的要素是()A:劳动对象B:劳动技术C:劳动资料D:劳动方式E:劳动者的劳动答案:ACE第二章测试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B:企业内部分工C:自然分工D:社会分工答案:D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B: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C: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D: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答案:C3.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 )A: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B:私人劳动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C: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的关系D: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的关系E:个别劳动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答案:ABD4.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A:对B:错答案:B5.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答案:C2.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有()A:实际工资B:相对工资C:名义工资D:福利工资答案:ABC3.相对剩余价值是()A:在工人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B: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的结果C:所有企业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答案:ACD4.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目的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A: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答案:D5.劳动力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解答案
题解
3、先求Ⅰc和 m, Ⅱ c和 m? Ⅰc =[(24,000c+1650 △c )×50%] × (1+1/5)
=12825 ×6/5=15390(c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Ⅱ c =[(6,000c+ 750 △c )×50%] × (1+1/5)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为百分之多少?(2)产业 资本家集团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 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商品出厂价格是多 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是多少?
题解
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 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 业予付资本总额+商业予付资本总额)
=[1,800×200%+(100+100)×200%-200]/(16,200 +1,800+1,000+300+500+200)=19%
2、产业平均利润=(16,200+1,800)×19%=3,420万元
商业平均利润=(1,000+300+500+200)×19%
=380万元
3、出厂价格=(16,200-13,250×4/5)+1,800+3,420= 10,820万元
计算题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 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 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 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 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 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力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化生产
体现形式
普遍化商品 经济
基本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私有制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占有
对生产资料 “一无所有”
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 的再生产。
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 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 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
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 100%,剩余价值是500。
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 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32 1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 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 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 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 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 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 变资本要素。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 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2000答案
参考答案南开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一、简要回答下列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是什么?答:(1)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内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重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因素。
因为劳动时间是劳动量衡量的天然尺度,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来衡量的。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因为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作为人力无差别的劳动,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只能是一般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外在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是表现价值。
因此,在执行此职能时值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即给商品标明价格。
既然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量。
2.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有何主要区别?答:超额利润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再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其源泉归根结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超额利润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的。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经典著作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②卡尔·马克思《资本论》,中央编译局翻译,人民出版社,1975,2004③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④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1971,1973,2014⑤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⑥希法亭《金融资本》,商务印书馆,1998⑦保罗·巴兰、保罗·斯威奇《垄断资本》,商务印书馆,1977⑧阿里吉著;《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谱系》路爱国等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⑨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⑩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8⑾[比] 埃内斯特·曼德尔《<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⑿约翰·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段中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经济史①李宗正,鲁友章《经济学说史》(第二版),人民出版社②姚开健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③宋承先《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江西人民出版社④艾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⑤吴易风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⑥孙健主编《中国经济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⑦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⑧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⑨姚开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方法论方面①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②[英]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③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④[英]布劳格,巴克豪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⑤[英]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科学出版社,1965。
《新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3、中国需要新政治经济学
中国的转轨现实,巨大的制度变迁
哈佛大学发展经济学家帕金斯在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对中 国经济学家的挑战》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 最大挑战是中国经济本身,并且对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提 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处理重大问题,而不 是鸡毛蒜皮和雕虫小技的问题;二是先不要试图解决经济 学问题,而是深入了解所处社会的政治、社会、文化、法 律背景以及所有跟经济因素相关的外界因素;三是不要随 便用一个数据光盘就做多元回归,然后就胡乱下结论;四 是把关于中国问题的结论拿到国际社会上进行国别之间的 比较、对话,融入西方社会科学的主流 。
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是什么?现代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发展与新政治经济学 的产生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发展 2、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3、中国需要新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发展
(1)古典经济学之前的政治经济学 古希腊、经院哲学、重商主义、重农学派 (2)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约翰· 穆勒 (3)边际革命、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同时期的政治经 济学 边际革命、新古典经济学 瑞典学派、德国历史学派、奥国学派、美国制度学 派等 (4)新古典经济学之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与新 古典综合
“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诸如法律、犯罪和惩罚, 甚至结婚和离婚等”,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 货币和财政制度;再分配、转移支付和人口流 动;政治变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政 治经济学;多重视角的经济和政治转型;以及 公共财政、公共产品供给、外部性等问题。 ——Stuart Sayer, ―Issues in New Political Economy: An Over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Vol. 14 No.5, 2000, pp.513-526.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假设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待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为4万亿元,同一单位货币在该时期的流通速度为10次,计算:(1)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条件下,需要多少元的金属货币?(2)在使用纸币的条件下,通货膨胀100%,需要多少纸币?(3)在使用金属货币条件下,假设赊销商品价格总额3000亿元,到期支付的总额2000亿元,彼此抵消的支付总额1000亿元,需要多少元的金属货币?(4)在使用纸币条件下,通货膨胀100%,假设赊销商品价格总额4000亿元,到期支付的总额2000亿元,彼此抵消的支付总额1000亿元,需要多少元的纸币?•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为1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工人每天劳动时间为12小时。
由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1小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现在的剩余价值率为多少?•1.百利工贸公司预付资本总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预付不变资本1000万元,预付可变资本一年周转8次,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计算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2.以下为表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正常运行条件的图表,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请填写等式中空缺的数字,并用连线表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Ⅰ6000c+( )v+( )m=100Ⅱ( )c+1000v+( )m=( )•1.某企业总预付资本为220万元,其中厂房价值20万元,可用20年;机器价值80万元,可用10年;工具价值10万元,可用4年;流动资本110万元,一年周转8次。
试计算:(1)一年中固定资本价值xx总额?(2)一年中流动资本价值xx总额?(3)该企业总资本一年xx的次数?(4)如果该企业流动资本中可变资本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该企业的年利润率是多少?(5)如果利润率在各个部门平均化以后,年平均利润率为30%,该企业正好处于中等水平,试计算该企业所获得的年利润量?•解:写出计算公式(不写计算公式扣分)•(1)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总额万元•(2)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总额=110×8=880万元。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一、概念题1.市场 2.市场机制 3.市场经济4.市场体系 5.市场规则二、判断题1.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
2.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中心机制,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
3.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它们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4.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升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反之,则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三、选择题1.市场机制主要包括:(1)价格机制(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4)汇率机制(5)工资机制2. 市场是(1)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2)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的总和(3)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4)市场机制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5)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换劳动(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的经济(4)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5)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影响需求的因素有:(1)该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的预期5.影响供给的因素有:(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生产的技术状况(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四、辨析题1.计划和市场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的,因此二者无区别。
3.需要就是需求,生产就是供给,市场均衡就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绝对平衡。
4.市场规则实质上就是以法律、法规、契约、公约形式规定下来的市场运行的准则。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内容:2001年初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油价和油价期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跌到了每桶25元以下这个欧佩克内部参考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甲)编号:505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必要产品2. 商业信用3. 超额剩余价值4. 经济体制5. 人力资本6. 通货紧缩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
2. 为什么在垄断资本成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后,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3. 如何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4. 简述投资需求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请分析各个资本家集团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2. 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
答案部分浙江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编号:505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必要产品: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及其家属的正常消费支出,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支出。
必要产品用于生产者自身再生产,制造必要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必要产品价值,简称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
与之对应的概念是剩余产品。
制造剩余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剩余产品价值,简称剩余价值。
必要产品是必要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必要产品,就没有必要价值,同样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剩余产品,就谈不上剩余价值。
2. 商业信用:指非金融性企业之间所发生的信用,也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中最常用的一种筹资方式。
通常表现为以赊账方式向其他单位购买其所需要的材料物资,形成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反映在会计账簿和报表上,即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商业承兑汇票等。
应付账款是由赊销商品形成的最典型、最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其成本的计算可根据是否提供现金折扣和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来决定。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在于其易得性,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连续性的融资方式。
企业不需办理筹资手续,就可取得商业信用。
如果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没有资金成本;与银行借贷相比,商业信用融资的限制条件较少。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在于,与其他短期筹资方式相比,商业信用筹资的使用期限较短,数额也受到交易规模的限制,如果企业放弃现金折扣,则商业信用筹资的成本很高。
3. 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
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4. 经济体制:指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它决定着一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它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机制。
经济体制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还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两个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人力资本:指投入者为了产生超过投入价值的新增价值,对劳动者健康、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改善进行投入所形成的价值。
这种新增价值为投入者所占有和支配。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资本的特点:(1)独占性。
物质资本的产权可以变更,而人力资本则不能。
即使企业拥有和占有人力资本,也不是通过物权实现的,而是通过特殊的交易实现的。
(2)可变性。
物质资本的价格一般来说是固定的,他们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受客观供求关系影响。
而人的劳动能力,除了上述之外,还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
(3)专用性。
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具有不断专门化的趋向,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对劳动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就不断增强。
6.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它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
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地下跌。
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目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
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值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人们通过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
商品交换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出现了,在原始部落之间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出现了偶然的物物交换。
由于生产力得到发展,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交换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与农业不同,手工业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交换。
因此,“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
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是偶然的,而是采取了经常化和扩大的形式,流通也随之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从而产生了商人阶级,即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断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
社会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没有分工,就不存在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
因此,社会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生产者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每一个生产者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员,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同产品生产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这就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
随着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品经济也就越来越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没有剩余产品的存在,不存在进行交换的对象,也就不存在交换的必要。
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经济性的剩余产品,特别是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经常性的交换,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用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或支配他人劳动,作为劳动结果的物质产品也就归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和支配。
马克思说:“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又决定了交换的等价性,交换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彼此都同意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产品等价交换对方的产品,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
可见,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剩余产品及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则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社会化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意味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2. 为什么在垄断资本成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后,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答:随着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后,垄断资本也成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
尽管如此,垄断资本不会也不可能消灭或完全取代非垄断资本即中小企业的资本。
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有以下客观原因。
(1)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经济的体系极其庞大与复杂,少数大垄断企业不可能囊括一切经济部门和一切经济领域,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2)现代科技与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使行业和产品的专业化走向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职能逐渐独立化为中小企业的专有生产职能。
(3)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的趋势,为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
国家经济调解的政策手段还有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
中小企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迄今还是广泛存在的。
虽然从单个中小企业来看,它们作用不大,但作为一个总体,它们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关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与垄断企业之间的关系。
这里要扼要论述的是国家从调节整个社会经济出发对中小企业实施的政策。
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既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对待中小企业上,自然也是反映垄断组织利益的。
但它从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约束,提出一些安抚与稳定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如颁布反托拉斯法令、规定在国家采购和国家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照顾等等。
为了标榜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当代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之类的政府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贷款担保,帮助中小企业培训管理人员,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等等。
这些做法不仅是出之于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的考虑,也是出之于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国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也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广泛发展创造了机会。
由于中小企业可以在垄断资本尚未到达的部门或地区,弥补垄断资本的不足,满足社会不可缺少的各种需求;同时也为垄断组织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服务,以满足垄断资本的需求,并且在扩大一国的就业和对外贸易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此国家在调节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中小企业都实施扶持或优惠政策。
3. 如何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答:我国经济在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在9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使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由此也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得严峻起来,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僵化、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