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灯光表格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灯光表现手法?
导语
古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照明设计不仅要传达出这些古建筑自有的建筑语汇和文化神韵,还要注意建筑的保护性。那么,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有哪些灯光表现手法?对照明设计和照明产品又提出哪些特殊要求?
照明设计如何展现古建筑神韵
精致的园林、古朴的客家土楼、巍峨的高原庙宇、壮观的沙漠古城,其中独具特色的人字形屋顶、青砖灰瓦、精美的浮雕等,纵使岁月的痕迹斑斑,仍能透析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古典韵味以及丰富的文化涵。古建筑承载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朝代的历史,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代照明设计师通过结合灯光的艺术,赋予了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在黑夜中更好地展现建筑的特点和轮廓。
区别于现代化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需避免因照明产生的损害。这对于照明
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运用怎样的照明设计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展现古建筑独有的特色?
>>>>
以“面”展现整体光感
从“面”呈现古建筑特色,是目前照明设计师在古建筑照明项目中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禅影照明设计工程设计总监倪桢表示,对于新建的仿古建筑,通常会要求“见光不见灯”,因为既然是仿古建筑,照明也要尽量仿古,与仿古建筑相结合,灯具不能外露。
“个人建议不用过多表现建筑的细节,应该表现建筑的大面,而不是现在所谓的‘逢柱必打,逢线必勾’。因为中国建筑中有太多雕梁画栋的细节,如果每个都要细细照亮,灯具难以全部隐藏,我们只需将建筑本身的体量表现出来即可。”
“透过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进而塑造整体的夜间氛围。”
袁宗南照明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袁宗南同样着重在“面”的呈现。
在相应的灯具选取方面,倪桢推荐选用大型投光灯,或者使用那些能与建筑结构相匹配并有效隐藏的线型类产品去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灯具的隐藏需要尽早与建筑设计师确认预留安装节点。
在现实的项目中,大多是仿古建筑,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所长朱剑修表示,这类建筑的照明设计有更多的空间:一是灯具小型化,做好隐藏,通过漫反射光显示建筑的主要构件;其次是根据古建的功能、或者结构主要特色来重点表现,予以精确透光。三是根据场所做些投影,灯光秀,增加场所的表情和气氛,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
>>>>
以尊重及保护历史文化为核心
对于从属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建筑,表现手法与仿古建筑大致相同,但由于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在照明设计中应以尊重及保护为前提。
倪桢表示,对于重点历史保护建筑的照明设计,不管出于怎样的照明目的,首先要从保护建筑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固定在建筑本身的灯具。
袁宗南亦强调,将灯具固定于古建物上是不尊重文化的行为。
另外,传承多年的每一种中国古建筑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其加以照明设计,要求设计师需事先全面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风格、结构特征、饰面材料、装饰图案以及所处的环境,抓住古建筑照明的重点部位,充分展示古建筑的经典文化价值。
“在古建筑中,每块木头都是传奇,每棵树木都有记忆,每块砖石都有沉淀,每副楹联间都有深意,每块牌匾都有祈愿。想着它穿越时空
弥久的魅力。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仰慕之情。因为每处建筑都有思想,每个宅子都有人生,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思想和文化,见证了时代传奇,是生活的记忆,是文统的象征。我们今天重新看它,是因为走向未来,时刻提醒自己家园不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朱剑修句句道出了对古建筑蕴含的浓厚情怀,他强调,对于历尽风雨沧桑的古建筑,特别是历史文保建筑,应该从保护的角度来设计,主要是功能性照明,即从远观视角,投光显示轮廓。
此前很多中国古建筑的照明设计,经常采用勾边的照明手法,把建筑的轮廓用亮线勾勒出来,但轮廓灯的效果只是突出灯的本身,而不能完美体现出建筑的层次、细节、色彩等容。远距离投光的表现方法运用光影的层次和不同的光色展现出建筑的特色,同时营造符合的氛围。
>>>>
“以虚衬实”展现庭院空间
“以虚衬实”是针对庭院类古建筑照明设计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代建筑多为三维塑像体形式,为建筑做照明就是往建筑物本身投光,建筑的夜景是以实体型的形态体现;而中国古建筑大多以庭院为基本单元,由院子组合而构成建筑群,因此照明需要表现的对象实则是院子,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围合院子的此类古建筑进行照明设计,尽管建筑被照亮,但所要塑造的却不是它们自身,而是被它们围起来的庭院。即照亮的是实体的建筑,表现的却是“虚”的庭院空间。
“对于建筑环境照明来说,照明与建筑及环境最理想的关系就是融入,融于无形。月光景是夜景的最高境界。”
基恩照明科技一直专注于古建筑、现代建筑照明特色灯具的研发,已为无数座中国古建筑“添新衣”。对于其中的照明表现手法,基恩董事长陆章从众多案例中总结道,
“我在古建筑夜景照明中常用手法就是‘结构化照明’───化整为零
的泛光照明。简单归纳就是‘三结构’,即:灯光刻画结构、灯具融入结构、安装贴近结构。”
>>>>
小结
古建筑彰显着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魅力,现代照明设计师恰如其分地将灯光艺术完美融合到古建筑中,使之既不缺乏艺术效果的美感,也不破坏建筑本身,同时达到绿色照明标准,有效提升古建筑的夜间形象。
古建筑照明“见光不见灯”的坚持与妥协
围绕建筑照明,争论话题总是不绝于耳。随着现阶段夜景照明越来越多的依附于建筑照明中,其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多,一般认为,良好的建筑照明效果不光能挖掘建筑物本身的历史文化涵,更能散发城市、乡村周边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建筑照明设计作为对建筑夜景的诠释,同样不能脱离建筑本身存在。
也正因为承载如此之多的意义,建筑照明尤其是古建筑照明的表现手法也衍生诸多争议。“见光不见灯”作为最常提到的五字箴言,近来又被重新解读,是否奉为必须遵守之红线,或者考量重要甚至唯一标准,人云亦云。
>>>>
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的“灯”“光”
“可以夸,但不能改变”,陆章认为。
现代建筑中,很多建筑设计师和照明设计师会在灯具排布上出现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往往可以在前期的建筑设计中来沟解,建筑结构与照明效果方案的结合为后期的配合提供更多施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处理,落地灯、射灯等等这些显性灯具可以作为补充照明巧妙地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见光”与“见灯”也就并不矛盾。
相对于现代建筑,古建筑的结构则要复杂得多,古建筑照明的核在于保护与传承,保护建筑本身的形态,传承古建筑的文化底蕴,脱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