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上海人的生活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札记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读书札记1. 内容简述《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一部关于20世纪初上海城市生活的研究著作,作者通过对当时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上海滩。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上海城市生活的窗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的。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当时上海社会的阶层结构、家庭生活、教育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还关注到了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如妓女、乞丐等,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作者还通过对当时上海的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上海。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了解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生活和社会风貌。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霓虹灯下度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1.1 研究背景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元交融的城市。
在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上海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迁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经济繁荣、人口迁徙、文化碰撞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上海现象。
而本书正是以此时期的上海为研究背景,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剖析,展示了这一时期上海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当时的上海,霓虹灯初现,繁华的街道与小巷交织,新旧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由于战乱和移民潮的影响,上海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成为了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建国前后上海工人工薪与生活状况之考察
建国前后上海工人工薪与生活状况之考察周仲海摘要:从1930年代至1950年代,上海工人的工薪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抗战爆发前,上海工人薪金收入大多数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抗战爆发后,上海工人生活状况更是每况愈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实行“胜利加薪”,上海工人的工资收入有过短暂的上调,生活水平有过暂时的提高。
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上海工人又陷入了饥饿半饥饿的生活状态。
建国初,中共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改善工人生活状况,上海工人的生活状况较建国前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
因而,从抗战和内战造成的水深火热之中走过来的上海工人,对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切身的实惠,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和拥护中共的政策。
关键词:上海工人;工薪收入;生活状况作者简介:周仲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从1930年代至1950年代,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对于在此阶段不同时期的工人工薪收情况及其实际生活状况,无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还是在建国后,都曾有过许多相关的数据和统计资料①。
建国后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专门研究劳动工资福利问题的机构与学者,也都曾发表或出版过较为扎实的研究成果②。
但是,迄今为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和建立以后中国工人工薪收入与实①有关建国以前的情况,特别值得提到的统计资料有:《全国工人生活及工业生产调查统计报告书》,工商部编,南京,民国十九年(1930年)印;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编的《上海特别市工资和工作时间》,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五月(1931.5);《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统计资料》(1934年10月)上海档案馆藏档,Y4-1-792;上海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编《近六年来上海工人生活费指数及零售物价》(1932-1937年);《上海市公用局关于1946年上海工人生活指数及各业工人平均实际收入统计》,上海档案馆藏档,Q5-3-3700;《上海市抗战前后主要工业工资调查表》,上海档案馆藏档,Q1-7-380;《上海市社会局关于抗战前后物价工资问题调查统计》,上海档案馆藏档,Q6-6-914;重庆市社会统计处部编《重庆市工资指数》(1941-1945年),北京图书馆,1992年;社会部统计处编《全国各重要市县工资指数》(1943-1944年);石家庄市总工会编《关于工资与工人待遇问题的调查》(1948年4月);有关建国以后的情况,最需要提到的统计资料有: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的《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年)(综合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年)(劳动工资和职工工资福利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编的《中国工业五十年》(第一、二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中共上海市委劳动工资委员会编印的《上海工资情况》第1-68期,上海档案馆藏档,A11-2-73;中共上海市委劳动工资委员会《关于工资改革中的重点工厂工资改革前后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变化情况调查统计表》,上海档案馆藏档,A11-2-12,等。
描写老上海的唯美的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老上海的唯美的句子(精选100句)老上海,犹如一颗宝石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每一条街道、每一片青砖瓦石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描绘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长河,用优美的句子,描绘老上海的唯美景象。
1. 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氛围。
2. 街巷间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仿佛在述说着往昔的故事。
3. 老上海的建筑,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宛如童话世界中的宫殿。
4. 繁花似锦的法租界,将这片土地装点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5. 聆听老弄堂里悠扬的琴声,仿佛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
6. 富丽堂皇的大宅门,展现着老上海的优雅与繁华。
7. 飘着淡淡茶香的咖啡馆,仿佛穿越到了法国的小镇。
8. 街头巷尾传来的古老南洋歌声,让人沉浸在温暖的怀旧情怀中。
9. 黑白老照片中,是一幅幅刻骨铭心的记忆,深深地扎根在老上海人的心中。
10. 那一抹雕花窗上的阳光映照,总是让人心生向往。
11. 柳荫下,老人们坐着下象棋,俨然一副宁静安详的画面。
12. 梧桐树下,盛开的樱花将整个街道装点得如诗如画。
13. 古色古香的小吃摊,让人垂涎欲滴。
14. 荡秋千的孩子们,笑声飞扬,将老上海街头点缀得更加生动。
15. 乌篷船在苏州河上荡漾,仿佛时间悄然停滞。
16. 小桥流水人家,老房子里弥漫着古老的味道。
17. 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勾勒出了老上海夜晚独有的魅力。
18. 老旧的码头,曾经见证了无数离别的场景。
19. 陶渊明的诗意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呈现,美丽的江南随处可见。
20. 蓝天白云下,街头巷尾一片宁静,仿佛时间静止。
21. 黄金时代里,丝绸之路的故事在老上海延续。
22. 纪实摄影师的镜头下,老上海展现出不同的面貌,每一帧都是一段永恒的记忆。
23. 江南风景,被老上海的街角装点得分外迷人。
24. 上海滩上的沙滩球赛,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热闹。
25. 在老洋房的庭院里,找到那份宁静与自由。
26. 海风扑面而来,呼吸间充满了大海的气息。
民国时期上海文化的多元性与变革
民国时期上海文化的多元性与变革随着近年来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的表达与传承。
而作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早已在百年前拥有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多元性。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个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的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文化吸收了来自各地的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民国时期上海文化的多元性与变革。
一、粤曲艺术的繁荣在民国时期,上海粤曲艺术非常繁荣。
粤曲是粤剧的一种形式,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广东地区。
自20世纪初期到上世纪40年代,上海曲艺市场持续增长,粤曲成为上海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当时的上海,从剧本创作到表演艺术形式,都吸收了大量的本地文化特色。
比如,上海的妇女地位及上海城市文化都被纳入表演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上海人形象。
因此,粤曲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表现当时社会和文化历史的一种载体。
二、上海的时尚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的时尚文化影响了整个东亚,从服装到发型,都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上海的时尚文化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元素,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从上海的街头到电影院,人们都追求着时尚的生活方式。
比如,旗袍就是上海时尚文化的代表之一,兼具中西风格,表达着女性的优美和包容。
而在上海的社交圈子里,时尚文化也成为了展示个人品味和身份的方式。
三、上海的廊桥文化廊桥是上海的一个特色景观,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上海的廊桥更是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廊桥上做各种事情,比如休闲、聊天、观看表演等。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上海的社交文化也随之形成,人们从各个社会层面互相结识,交流着各自的文化、思想和经验。
这种多元性的交流方式在当时的上海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成为一种缓解社会压力、释放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四、上海的民间艺术上海的民间艺术多样性也是当时上海文化的特点之一。
比如,剪纸、泥塑、苏绣等,这些民间艺术表现出上海文化中不同的方面和特色。
描写旧上海的唯美的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旧上海的唯美的句子(精选100句)旧上海,是一个充满着灵魂和记忆的城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旧上海,用唯美的句子描绘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1. 泛黄的石库门前,红砖青瓦衬托出丝丝怀旧的情绪。
2. 街头小巷间,风铃低吟,岁月的故事随风飘荡。
3. 满目红楼翠绿的院落里,婀娜多姿的梧桐树依旧映衬着时光的沧桑。
4. 碧瓦黄灯映照下的老弄堂,如同一幅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中。
5. 琉璃瓦上,错落有致的尖顶飞檐,承载着老上海的繁华与传说。
6. 遗世独立的洋楼,静静地伫立在斑驳的街头,凝视着往事的记忆。
7. 曲线柔美的外滩,深情款款地对江河低声诉说曾经的荣光。
8. 四通八达的石板路上,轻轻踏着的脚步,仿佛能聆听到曾经的欢声笑语。
9. 南国园林里的荷花簇拥,把繁华与宁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10. 开满丁香花的街坊里,飘散着淡淡的芳香,让人沉醉其中。
11. 水乡小桥上,河面上的透明鱼影,安静地流淌着岁月的痕迹。
12. 购物狂欢的南京东路,映照出城市繁忙的步伐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 懒散盛夏的法租界,绿草蔓延,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与宁静。
14. 曲径通幽的豫园,庭院深深,仿佛是一个花花世界的秘境。
15. 世界闻名的茶馆,一杯清茶带给人们悠闲和喜悦。
16. 婉转悠扬的古筝声飘过老弄堂,让人陶醉其中。
17. 海派建筑的独特韵味,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老上海的记忆。
18. 醉意浓烈的洋酒芳香,让人沉醉在高级酒吧的夜色里。
19. 夜幕笼罩的梧桐树下,街灯闪烁,衍生出一抹浪漫的情调。
20. 焦黄的老照片中,那些优雅的女子和帅气的绅士们,让人怀念不已。
21. 广寻花香,那一抹浓烈的茉莉花香永远铭刻在心间。
22. 踩着青石板的街坊,回荡着古老故事的诉说,似乎时光能够重启一切。
23. 隔着窗户呢围的前瞻拘束人们静静聚集,影像窗外见见过的人影一次次丧失。
24. 长桥的漫步者,如诗如画的景物,充满无限的诱惑。
【四年级作文】上海印象
【四年级作文】上海印象8月10日,我们一家人来到上海。
来到上海时,夜幕早已降临,于是我们随便找了个旅馆住下了。
第二天,我们吃了早饭,在爸爸的极力推荐下,我们决定去征服东方明珠塔。
我们向天空仰望,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向天空。
上海这几十年的发展,不正向一把出鞘的宝剑,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力量吗?我们朝塔中那个大球望去,云雾中的塔中球闪着点点光芒,似乎太阳把所有的金币都镶在了它的身上,为它打造了一件金甲。
我们向入口走去,排了一会儿队,进去以后,坐电梯来到东方明珠的全透明观光走廊,走廊上下左右全是玻璃,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也可以看见里面,人如同悬浮在空中,使我不禁想起在重庆长江索道上的情景。
所有景色尽收眼底,下面的行人和米粒差不多大小,车辆像乌龟一样缓慢地向各自的方向移动。
我身边的游客不断发出“啊”“呀”之类的尖叫声,我想这有什么好怕的,景区的设施肯定是经过安全测试的,不然,如果塌了,岂不是东方明珠塔要倒闭了?刚才在地面上被我们仰望的燕子大雁,现在它们都在我们眼底了。
要是东方明珠塔更高的话,会不会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了?建筑工人完成了这个举世之作时,岂不是感觉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无比英雄!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参观完了东方明珠塔,我们来到一楼的上海历史博物馆。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我们见识了上海劳动人民40年来对上海的卓越贡献。
40年前,上海几乎是一片荒凉,40年后,上海成为了高楼大厦的聚集地,楼房像巨人一样并排立在一起。
这里还陈列了上海各种各样的古董,有上世纪20年代的陶瓷,有18世纪明朝的铜钱……一段段历史,记录着上海的巨大变迁。
啊,上海!我不得不对你发出由衷地赞叹!你的高楼大厦,是多么令人振奋啊!啊,上海!你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科技力量,你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啊,上海,我怎么能忘记你呢?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8改革开放40年感悟观后感
2018改革开放40年感悟观后感2018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篇一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40年前的大上海,灯红酒绿,极尽繁华,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对普通市民也是一种梦的追求。
连一个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也是当时人们炫耀的一个资本。
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
电脑、小汽车、小别墅的个人所有越来越多,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上海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恰巧出生在1978年,至今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
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虽然,普通家庭也确实没有钱。
但是,在我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
进入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
记得那时我家住在天潼路,一家3口挤在10多平米的小小的屋子里,家具也少得可怜。
我想,在当时,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想法: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浦东,在我小小的心里,就像去北京那么远。
我家就在著名的外白渡桥的附近,马路对面,就是当时上海的最高建筑上海大厦。
夏天的傍晚,我们会跑到上海大厦的边上,铺一张席子,坐在上面乘凉,感受着从宾馆的窗缝里透出来的一丝丝冷气,感到无比的幸福;冬天的夜晚,会把灌满热水的汤婆子早早塞到被窝里,享受一个温暖的冬夜。
20世纪40年代的真实China
美国飞虎队用彩胶拍摄的中华民国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小屋里营业,在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粉笔写的菜单。
有一户人家的一个小女孩一直帮助他们,于是艾伦和伙伴们向男主人询问,是否可以为这个小女孩仿制一件和美军制服一样的服装,这家主人同意了,艾伦把制服送给了小女孩,并为她拍了这张拿着棒棒糖的照片。
黄浦江渡口,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
有轨电车,在战时及战后的许多年里一直行驶在南京东路上,其模样同美国、欧洲及印度的一些城市里的电车一样。
街边那张巨型广告画,上面分别是中国、苏联、英国和美国的旗帜,以及“庆祝抗战胜利,庆祝世界和平”的标语。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摄)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摄)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
(艾伦.拉森摄)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摄)昆明汇康百货商店美丽的西子湖!遭战争破坏的飞机修理库外停放着美军运输机和战斗机,建筑物上布满弹孔艾伦与一名中国空军技师在一架缴获后被翻新的日军战机上。
(威廉•迪柏摄)手拿野鸡的美军士兵美军在杭州的军旅生活稍许轻松一点,我们住在曾经是仓库的建筑内,当地的百姓为美军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如这个年轻女孩正在军营附近帮艾伦运送一袋要洗的衣服。
(威廉•迪柏摄)杭州农家姑娘(艾伦•拉森摄)目测战斗力被城管爆出翔街景1(威廉•迪柏摄)街景2(威廉•迪柏摄)街景3(威廉•迪柏摄)街景4(威廉•迪柏摄)街景5(威廉•迪柏摄)街景6(威廉•迪柏摄)在河边洗衣服!两边的碉堡。
“飞地”大丰:8万名上海知青曾经的家园
“飞地”大丰:8万名上海知青曾经的家园来源:新民网选稿:贾彦原标题为:“飞地”大丰:最后的上海知青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海丰农场最早是上海农场的一个分场。
1968年10月,第一批上海知青来到这里,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劳动生产。
截至到上世纪80年代,农场前后共接纳了8万名上海知青。
40多年来,他们在苏北荒滩上开垦出三块农场、50万亩土地,至今仍被称做上海的“飞地”。
40年过去,如今,相关大丰和上海的热门词汇,早已不是知青纪念馆、上海农场,而是港口合作、产业转移、联合发展。
正如大丰市市委书记倪峰所说,曾经联结沪丰友情的“飞地”,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为大丰全面接轨上海提供了契机。
激情燃烧新老两代上海知青36年前三月的一个夜晚,陈玉兰和一批跟她年龄相仿的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们登上了去苏北的客轮。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上海海丰农场,路程并不遥远,但他们下轮船,上汽车,下了汽车再转场部拖拉机,足足用了二十多个小时才到达连队,迎接他们的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涯。
陈玉兰所在的寝室是一个五十平米的破旧茅屋,要容纳25个知青的生活起居。
每人每天凭票可以在队里的老虎灶打一瓶开水,洗脸、洗脚、喝茶、漱口全靠它了,十天半个月才能洗头洗澡。
有一年夏天,队里的老虎灶坏了,几天没有供应热水,男生们还好,收工回来往河里一跳就没事了,女生们可不能忍受这滋味。
陈玉兰灵机一动,想到了学过的电工原理,用两块铜片接上正负两极电线,再用一块瓷片隔开,绕起来放在灌满水的搪瓷盆内加热,和现在的“热得快”差不多。
这样的做法很危险,但女生们还是纷纷效仿。
消息传到大队部,陈玉兰因此被罚了10元钱,这可相当于大半个月的工资。
陈玉兰这批是后来的“小知青”。
跟“老知青”相比,生活条件相对有所改善。
上世纪60年代,老知青们来到这片黄海滩涂时,四岔河、元华荡、东大滩荒芜人烟,蒿草遍野,没有一间可以居住的房屋,没有一条可以行车的路。
张姚珍:上海女知青苦尔村官40年
一
黧
“ 上 山下 乡 ” ,从 上海 来到 安 徽 省涡 阳县 店集 区宗圩 大 队王瓦 房生 产 队 “ 插 队 落户 ” 。这 年 ,张 姚 珍 l 7 岁 。因为她 的年龄小 , 姐姐 张姚 娟 执 意要 把她 带在 自
张姚珍 姐妹 俩 下放农 村 半 年后 , 父亲不幸病故 。料理 完 父亲 的后 事 ,姐 妹俩 怀 着 悲痛 又 回到生 产 队 。 自 从 失去 了父 亲后 ,姐 妹 俩 很 悲伤 ,张姚 珍 本来 就话
五 又 事・ 人旅屏风
我的
◎本刊特 约记者 李 芳
型
一
2 0 世纪 7 0 年 代初 , 刚 人 ,母 亲是 上 海无 线 电厂 质 量 要 好 于其 他 姐 妹 , 因 刚读 完初 中的张姚 珍 和二 的一名 技术 人 员 。张姚 珍 此 ,乡亲 们都很 喜欢 这个 姐 张 姚 娟 等 5名 女 同 学 姐妹 4人 , 她排行老三 。在 小姑娘 , 便选她 当记工员 。
“ 我 没有让 你 给 是张姚 珍崇拜 的偶 像 ; 姚 珍 一 个 人 站 在 井 台上 , 通 红 ,说 : 《 李 我, 我没钱 。” 张姚 双双 》 中的妇女 队长是她 把 桶往井 里放 , 扭 着头 , 身 我买 啊 , “ 这 算是 学 习的榜样 ;京剧 中 的李 子 往后 挺着 ,也 不敢 往 井 珍 大大 方方地 说 :
了的人谈 何 容易 。别 说 打 两 双泡 沫 凉鞋 。 当她 把鞋 心里踏实 。后来 , 只要村里 王 放 电影 或是 有演 出 ,他们 水了 , 往 井 台上一 站 , 那 么 子 送 给 王 廷 书 的时 候 , 深 的水井 , 看 着就头晕。张 廷 书却 不敢 要 ,他脸 涨得 都 去看 。《 英 雄儿 女 》 王芳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
【篇一】人生就是如此,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4次右眼手术。
1982年人们还沉静在春节的氛围里,我却躺在了病床上。
那年的正月初八(2月1日),对我而言可谓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点。
当晚小夜班,我已经完成了当班的任务,想再多车制几只零件,结果因车刀角度磨平了,铁屑不是车出来了的,而是硬挤出来了,铁屑飞出击中了我的右眼。
我用手拽铁屑,铁屑很烫没拽下来,血顺着脸颊往下淌。
从书本上获知,车制出来的铁屑温度可达500至600度。
我有些心慌了,忙招呼同班的师傅们。
我的师傅闻讯后,立刻用工作服把我的头蒙上,送到了厂部卫生所。
直到铁屑冷却,医生才把铁屑拽出说,赶快送到市人民医院,厂部解决不了。
近一个小时的修补,我才走出了手术房。
而此时已过子夜。
那一夜,我的师傅陪伴我一夜没合眼。
经医生诊断,我的右眼为角膜孔穿伤,视力无法复原。
次日,医生举起了两个手指头,我看到的是重影。
一个月后我出院了,医生在病历上写道眼睛不能用力,也就是说看东西不能疲劳,我这车工活也干不能持续。
伤愈后,我改行从事装配钳工活。
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偏爱写作,经常给地方小报和广播电台投稿,被厂部领导看中,我走进了厂宣传部。
经常整理材料和写新闻稿。
原来写稿不用戴眼镜,左眼视力为1.0,后来把老花镜戴上了。
如今左眼视力为0.4,且戴上了400度的老花镜,右眼基本上只能看到光亮了。
由于我的右眼受伤导致粘连,眼睛泪道堵塞。
眼睛泪水本应是在眼睛里循环打转,而我却成了“好哭”的男人,泪水在眼睛里转圈就外流,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遇见阳光和风流得更厉害。
3个月过后,我又做了一次手术,重新改通泪道。
近3个小时的手术,我有点吃不住了,中途期间,医生还加了麻药。
住院期间,护士每天要给我打消炎药水。
当时,不是挂点滴,而是在臀部注射,一天一次,左右轮换。
在病房里,我看见有病人被注射后,发出了轻微的呻吟。
当时没有药物过敏的,均注射青霉素。
大多数手术后注射单位为80万。
而我觉得注射后腿伸不直,发胀痛感。
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民国时期的男子服饰
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主要采用马褂、长衫。
与此同时,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 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 装”。穿着这种服装,能 给人以庄重、儒雅之感。 孙中山先生当年很喜欢这 种服装,并对此稍作改制, 广为流传,被尊称为“中
穿西服戴领结的男子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 通商口岸的租界中出 现华洋杂居现象。与 外国人联系密切的富 商、洋行职员等,因 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 式的影响,常仿效洋 人,开始穿起了西服、 西裤。
节 日
双十节 青年节 建军节
8月1日
5月4日 1月1日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10月10日
元 旦 3月29日
武昌起义
上海三四十年代电影海报
电影明星
广 播
思考: 通过对民国时期社 会生活的了解,对你有 何启示?
1939年达官贵人的时髦表现
吃 西 餐
欧( 美法 美 )
俄 式
意 式
德 式
原汁原味 酸命运度 鲜香可口
选料精细 讲求技艺 口味鲜美
油多味重 重奶重酸 自有味
咸中带甜 的特点 以香见长
上海一品香西菜馆
民 居
石 库 门
石库门对今天的上海人来说 是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沿用 至今、上海独创的民居,在 上海街头随处可见。
名人的旗袍服饰
饮 食
西菜进入上海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的事,上海成为对外通商港口,外国的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士和商人接踵而来。西菜从此传入上海。
在上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发 展了西菜各不相同的风味特点,逐渐形成 菜式流派,主要有法式、美式、俄式、德 式和意式5个大的流派,五种菜式代表了 整个西菜系列的独特风格,它与中式菜肴 各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一、饮食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一、饮食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一、饮食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一、饮食上海开埠后,西式点心、洋酒、雪茄、卷烟、肥皂、西式服装、化妆品等新的消费品行销上海,市民们日渐养成享用西方日用品的习俗。
一、饮食上海人讲究饮食,春季鲥鱼、刀鱼,夏季樱桃、枇杷、西瓜,秋季蟹(俗称清水大闸蟹)、松江四鳃鲈鱼,秋冬季节的檀香橄榄和糖炒栗子为时令食品。
糖莲芯、猪油年糕、酱肉、生煎馒头、蟹粉小笼、阳春面、菜肉馄饨、两面黄、酒酿圆子、桂花糖粥等知名。
卖肉必分为不同体位,按不同牌价出售。
糕点制作精细,粮食用量适合上海人的食量,由此,上海市在全国唯一发放过25克(半市两)的地方粮票。
清后期,安徽菜馆在上海开业,经营菜肴和面点。
上海开始出现外地帮菜肴徽菜,以及外地点心馄饨鸭和大血汤。
同治年间苏锡菜馆进入上海,经营太湖船菜。
咸丰年间粤菜馆在上海出现。
此后,京、川、闽、淮扬等帮菜肴陆续见诸沪上。
清末民初,上海有11个帮别的地方风味菜馆。
30年代,先后增加杭州、潮州、湖南等地的菜馆,加上清真和素菜形成八大菜系16个地方帮别的风味菜肴。
上海菜馆首创“和菜”,把冷盆、热炒、主菜和汤配套供顾客点用。
各帮菜肴进入上海,均根据上海人口味,改变烹调方法,在上海打开销路。
京菜为适合上海人口味,烧制普遍放糖。
广东菜在上海长时间未打开销路,只做外国人生意,后作改进和发展以适合上海人口味,20世纪80年代起大行于沪上。
20世纪40年代,扬菜根据上海人口味,改重油烧法,得到上海人的爱好。
川菜20世纪20年代传入上海,因上海人不擅辣,烹调少用辣,20世纪80年代,又因其辣鲜在上海餐饮界流行,吃四川火锅成为时尚。
上海本帮菜汤卤醇厚,浓油赤酱,咸淡适口,原汁原味。
烹调以红烧、生煸、煨、炸、蒸为主。
调味品中善用糟。
知名菜肴有草头圈子、红烧鮰鱼、糟缽头,八宝辣酱、扣三丝等。
上海风味小吃集各地之名点。
有粥、面、馄饨、馒头、包子、糕团、汤羹、油炸、菜肴等类,店摊遍及大街小巷。
改革开放40年:上海100项首创案例的读后感
改革开放40年:上海100项首创案例的读后感40年前,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上海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在国家改革的推动下,上海开始了自己的经济转型之路,展示出了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
作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我们有幸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看到了这座城市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果。
在本次40周年庆典中,我们旅行队有幸参加了上海100项首创案例的参观,也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读后感。
上海100项首创案例,它蕴含着的不仅仅是上海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上海创新精神和代表中国城市转型的缩影。
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城市脱胎换骨的历程,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这些案例的创造,看似是上海瞬间跃升的结果,但实际只是民间创新与政策导向的紧密结合。
作为一个在上海生长的青年,许多上海的历史、文化无法避免地成为了我表达情感的媒介;与此同时,新鲜的物质文明的不断涌现,刺激着城市精神的魂魄,拓宽了我的思路,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更多感性体悟。
透过这些“首创”案例,可以看到上海无穷的经济和文化生机,有人在这里实现梦想;同时,也能深化我们对改革开放所造就现代化城市的美好认知,使我对城市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次参观活动中,我对其中的几个展品印象极深,接下来会简单谈一下我的感受:首先,是上海长山拍照村。
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许多人因生活忧虑而无法安心的生活,他们需要索取着政府的功能,在一些机构和角落找到安置之所。
然而,上海长山拍照村却是一种不一样的创新:不依附任何政府机构,纯凭别有精神的年轻人的勇气与智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实现了非政府化、私营化的服务。
它以自己的创新力和创业精神证明了一件事情:勇于创新,人人皆有用武之地。
其次,是“锦绣商业”平台。
这个商业平台的创新点,不仅落实了很多社会责任,而且还使想要脱贫致富的人得以在新商业模式下发挥创造力。
它不但为人们创造了雇佣机会,也让商品找到了价格的正确位置,让全社会沐浴在创新带来的盈利之中。
老上海的饮食文化
老上海的饮食文化1 、鲜活生猛上海人的口味,以鲜为特色,所选用的原料,无论是蔬菜或肉类,都要求新鲜为了迎合这种饮食爱好,肉菜市场均设有水族箱或饲养笼,将各种鱼类、禽类活养着供顾客选购,即点、即宰、即售,方便家庭。
2 、夏秋清淡、冬春香浓夏秋季节,由于上海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大,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上海日常饮食以清淡、鲜爽、嫩滑等消暑祛热的菜式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类制成清香可口汤、煲等菜式。
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
在北风凛烈、寒气袭人的冬春季节,上海的家庭饮食以营养丰富、滋补暖身、味道香浓的菜式为主。
这时,狗肉、羊肉、鸽、蛇等,都是家庭的常用菜式。
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之类的小点心。
3 、一日三餐有汤水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
因而在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润的汤、羹、粥品。
饭前饭后一碗汤,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4 、浓油赤酱与清汤挂面:老上海人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
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爱吃椒盐排条。
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鲑鱼。
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红烧狮子头等。
5 、清真食品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开放,不只是新上海人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口味,就是老上海的饮食口味也在悄然变化。
看看小肥羊的若市门庭,清真食品也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明清以来,随着上海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增加,从上海本地食摊起家的小吃日益发展。
据《嘉定县续志》《松江府志》《上海县志》等史书记载,开埠前的上海,春玺、糖团、花糕、纱帽(即烧卖)等各种民间小吃已达百余种。
上海开埠后,银行、钱庄、交易所、商行、旅馆纷纷开张,海内外商贾纷至沓来,催生了小吃摊担的迅速发展。
当时饭店还不多,许多流动职业者、海关人员、洋行跑街、交易所职员等一日三餐不能定时的人员,常在摊上就食,许多市民除正常用餐外,也需要食用点心,造就了吃食摊担举目皆是,八方美食里弄飘香的繁荣景象。
四十年前的生活
四十年前的生活
四十年前的生活,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没
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人们的交流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谈,而不是通过社交媒体。
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听广播节目,或者是读书。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公园散步,或者是去邻居家串门。
没有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的诱惑,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户外活动和读书来娱乐自己。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
很朴素,但是我们却觉得很满足。
家里没有洗衣机,所以妈妈每天都要手洗衣服,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爸爸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就算下雨天也不例外,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四十年前的生活,人们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更加注重家庭的温暖
和和睦。
那时候的人们,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更加懂得感恩和快乐。
时光荏苒,四十年过去了,那个简单而温暖的时代已经远去。
现在的生活节奏
越来越快,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或许,我们可以回顾四十年前的生活,学会珍惜当下,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旧上海的“外国坟山”
旧上海的“外国坟山”▲ 一九四七年上海地图中的山东路外国坟山▲ 静安寺地图▲ 静安寺外国坟山▲ 静安寺公墓的大理石窟▲ 法兵墓碑▲ 静安寺公墓甬道▲ 静安寺公墓的焚化场▲ 山东路外国坟山◆薛理勇旧上海有这样的现象,中国的会馆公所或商业机构办的公共墓地大多称之“山庄”,著名者如广肇山庄、岭南山庄、普善山庄、联谊山庄等;旧上海有租界,居住着不少侨民,而侨民建的专用于侨民的公共墓地则多被叫作“外国坟山”。
旧上海有“外国坟山”约10处,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不少“外国坟山”已位于市中心,解放以后,侨民相继撤离上海,那些“外国坟山”就成了“无主坟地”,无人管理而成了乱坟岗,于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主管机构实行迁葬,统一埋葬。
上世纪80年代后,我接待过不少外国游客,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祖辈曾经安葬的cemetery(墓地)在哪里,这些cemetery及尸骨是如何处理的,本文择要介绍。
壹山东路“外国坟山”上海与欧洲相隔遥远,19世纪中叶海上航行依靠帆船,单程一趟就需半年,如侨民在上海逝世,要将灵柩运回欧洲十分艰难和昂贵,于是必须在上海建立墓地。
早在1844年,外侨就在上海组织一家公墓公司集资购进汉口路四川路一块土地,计划用于商业性墓地。
上海开埠后,临近外滩的地方发展飞快,地价上涨幅度更快,于是一家林特赛洋行(Lindsay & Co.)愿意用坐落在山东路的一块14亩土地与其交换,并在这里建了上海的第一块商业公墓,因大门开在山东路上,就叫作Shangtung Road Cemetery,上海人则叫作“山东路外国坟山”。
公墓初建仅距上海开埠两三年,尚无侨民在上海死亡,倒有一些海员在海上颠簸了半年,到上海后就病倒、死亡,于是这里安葬者多为海员,而早期跑洋的海员中,中国的宁波籍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这里安葬的宁波海员就更多,于是又被人们叫作“宁波坟山”。
上海开埠20年后,租界侨民的人数逐渐增加,死亡人数也有所上升,而山东路外国坟山附近已发展为闹市中心,于市容和卫生均有不妥之处,1862年工部局决议,上海的外国坟山由工部局的专门机构管理,一方面他们与上海道署协商,希望由上海地方政府提供一块偏离闹市中心的土地建公墓;另一方面对已存在的山东路外国坟山加强管理,至少要求在坟山的四周设立围墙,对原有墓地保持清洁,当时有人作“外国坟山”竹枝词:一地方方四面环,俗呼外国做坟山。
那些风行老上海的运动
那些风行老上海的运动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5期文/袁念琪图片提供/上海档案馆邢建榕秋季到徐汇看足球现代足球在上海出现并不算晚,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清同治年间。
它的传播路线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无论是玩还是组队比赛,皆是先租界而后华界。
在华界,足球最早出现在大学的校园。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圣约翰的学生就开始踢足球了。
七年后的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也成立了足球队。
华人社会足球队的诞生,则要到之后的民国元年。
对上海的足球而言,1902年是个该记住的日子。
在租界,随着外侨球队和比赛的不断增加,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出现的足球会在那年发展成了上海足球联合会,上海人叫它“西人足球联合会”,简称“西联会”。
在老上海,影响最大的体育组织除了跑马总会就属它了。
它的问世,使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开始有了—系列足球赛,按欧洲做法把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定为赛季,先后组织了15项比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史考托杯41届”、“国际杯33届”、“甲组联赛36届”和“埠际赛20届”等。
同年,华界的南洋同圣约翰定下每年举行主客场两次比赛。
有人把它比作一年一度的剑桥与牛津、哈佛与耶鲁的划船赛,笔者则把它看作上海华人足球赛的鼻祖。
可两队教练均是老外。
南洋与圣约翰这一体育恩怨,一踢就踢了四分之一世纪。
比赛已不再是两校的事,而成为上海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比赛日是“观众动辄万千,学校邻近,倾巷以赴”,称其盛况是“无逊于浴佛节之静安寺庙会”。
在1923年出版的《南洋大学学生生活》里,有刚佛《与圣约翰比赛足球的南洋》一文写道,“年年万人空巷,轰动社会一时。
法租界的电车,也要特别多开几次,拖车也要多挂一辆;徐汇的小店,也就多添—点收入。
南洋球场上热闹的情形,好像是北京中央公园的市民大会,上海公共体育场外交后援大会。
”而当圣约翰为主场时,球场所在的麦根路(今淮安路)同样热闹。
来看1921年《约翰学刊》里刘云舫《两雄鏖战录》里的记录:“以是本埠各界人士,前往作壁上观者,有如蜂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年前上海人的生活上海是文革重要根据地,又是张、王的基地,当时有“全国保上海”之说,主要指的是物质和物资供应。
另一方面,上海人出名的会精打细算,会巧作安排。
所以,表面看来,上海的情况相对于其它地方会好些,甚至好得多。
“绝对情况”,则可以通过下述具体事项知悉。
当时的月收入:年轻人:学徒12-18元(因里弄生产组、集体、国营的单位不同而异),转正后24-36元。
大学刚毕业:本科48。
5元,大专约42元。
转正后:本科58元,大专约52元。
中老年人:纺织女工:50-75元。
实际上当时拿一百多的工人也不少,各个老厂都有,纱厂上年纪的女工,工资也在一百以上,但都是解放前或解放初私营厂定的工资。
这些老工人绝大部分解放后没有加过工资(到七十年代)。
上述资料说明了几个问题;1、脑力劳动不被重视,到文革时已发展到薪酬部分倒挂,有个身边的例子:邻居两口子都是解放初工作的工人,工资70左右,丈夫考上了大学,带薪读书,(40多元/月)可毕业后工资反而比原来少了十来元,从此在家里抬不起头来。
2、56年全面公私合营,走社会主义道路后,城市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一直在下降,到文革时已降至近乎无法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
城市固然在用剪刀差剥夺农村,但城市劳动者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3、当时的制度是无法长期运转下去的。
实际上很多人现在还在念叨的当时的退休劳保制度,是建立在后续劳动者成倍增加,平均工资急剧下降的基础上的。
到文革后期这个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不可能再成倍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平均工资也已降到了底。
而政府完全没有为劳动者储存下养老基金。
所以改革根本是无可避免的。
1.“衣”一般衣料和衣服需要凭布票供应。
每人每年一丈二尺,一般靠家庭内部按照不同需要,量入为出,调剂安排使用。
比如说,年纪大的,穿着不必讲究,可以靠缝缝补补,不添置新衣服,省些给孩子用(孩子发育长大,打扮,或者结婚,耗量较大)。
有海外汇款收入者,按照汇款金额发放“侨汇布票”、“侨汇票”。
“侨汇票”可以购买到工业品和一些市场紧缺物品。
单位、工厂根据不同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有:工作帽,工作大衣,套装工作服,围裙,棉纱手套,套鞋,毡皮靴。
不等。
不收布票和钞票。
“人造棉”布料可以不收布票,好看的就排队,售完为止。
“的确凉”(涤纶)布料,大概是按照其中含棉的比例凭布票供应。
零碎料子,会减收一点布票。
上海人说:“合算”。
玩笑说:某人长得高大,是“费布票”的料,不吃香。
被子的芯子,凭“棉花票”供应。
棉衣凭布票加“棉花票”供应。
当时上海流行穿中装棉衣,外面加“罩衫”。
男式“罩衫”蓝、灰两种颜色;女式“罩衫”可以花样多多,争奇斗艳。
曾经流行女同志把衬衫领子翻到“罩衫”领子外面,一来好看,二来保护棉袄领子。
天冷时,脖子上套上绒线领套或者围巾。
耳朵戴上耳朵套。
彩色被面、呢绒大衣、呢绒中山装、绒线、羊毛衫、牛皮皮鞋、套鞋、尼龙袜子、卡普龙袜子等等,凭“工业品票”供应。
“工业品票”的发放数量与工资收入“正相关”。
布鞋、棉鞋、布袜子凭布票供应。
有所谓“节约领”者,就是衬衫的“领头”,穿在里面反正看不见,可以省钱省布票。
又有所谓“765皮鞋”者,是猪皮制作,不须凭票,一般人买来上班,或者学生穿用。
“毛的确凉”裤子每条约20多元。
“棉的确凉”衬衫约10元。
牛皮皮鞋每双约20多元。
呢绒短大衣77元。
尼龙袜子2.5元。
羊毛围巾5-10元。
混纺围巾2-3元。
羊毛绒线20多元一斤,混纺的10多元。
当时曾经流行“元宝针”厚毛衣,男式的,一件需耗费绒线2斤。
衬衫、夹克衫、卡其裤子等每件约10元。
棉袄约15-30元;罩衫约10多元。
2.“住”本来打算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但是,“食”最琐碎复杂,不如参照考试的办法,先把比较简单的题目做了。
先说“住房”,上海大概算是全国最困难的了,三代人住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包吃包撒,并非罕见。
一般情况,上海人多住在市区弄堂狭小拥挤的“石库门”房子。
上者,有“新式弄堂”、“公寓”等;下者,有大量的“棚户”,就是最简易的小房屋,一般都是“私房”――国家不愿意接收这种简陋房屋。
典型的传统弄堂“石库门”房子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底层:有前门和后门。
前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4-6平方。
然后进入“客堂间”,约20-28平方不等。
一般比较阴暗潮湿。
再深入,经过楼梯和小卫生间,到达厨房,约6-8平方。
厨房有后门。
上一道楼梯,到达“亭子间”,约6-10平方,朝北,阴冷。
再上一道楼梯,到达二楼“房间”,面积与“客堂间”相等。
再上一道楼梯,就到了一个小晒台,也就是“亭子间”的房顶。
再上一道楼梯,是“三层阁楼”,三角斜顶,“老虎窗”,人能够站得直得面积大约12平方。
这样得房子,原始的设计,是一家人居住。
“客堂间”会客,二楼“房间”是卧室。
“亭子间”和“三层阁楼”堆放杂物。
结构和现在的“联体别墅”相仿。
解放前,“亭子间”往往就是许多穷文人租住的地方。
解放后,一般这么一个房子会住进四家人,最多的听说有七家的(子女结婚“派生”而来,用“硬件”或者“软件”隔开)。
相对于“棚户”,这还算天堂了。
如果男孩子住在“棚户”区,谈恋爱都大大的有问题:女方家长一般都要极力反对。
当时人们说,你看到一位打扮时髦妖娆,举止似乎相当高傲的女孩子,很可能就是住在“棚户”区的,她一般不会让人知道自己住在那里,很可能吹牛说住在淮海路某公寓!于是,你在“石库门”房子的厨房,会看到好几套煤气灶台,不少白天各自上锁,怕邻居偷着用。
还有各自的点灯开关。
烧饭时候,抢占水斗洗菜淘米等,难免磕磕碰碰。
互不相让就会造成“邻里纠纷”。
再“升级”,找人来打架,砸东西。
“武斗”吃了亏的,可能会搞“阶级斗争”报复――举报对方平时的“反动言论”,经常有鬼鬼祟祟的人聚集(其实是来往亲戚),是“反革命地下黑俱乐部”等等。
由简单的“邻里纠纷”攘成大祸的,并不少见。
当然,邻居的主流,还是互相帮助,互通有无。
邻居有当医生的,当老师的,卖肉的,卖衣服的。
都可以沾光。
自然,你也得巴结着他们。
一般的,烧了好吃的,大家分点尝尝,搞好关系。
如今,人们住上了独立式的高楼大厦,怀念“石库门”房子的邻里热闹,自然就“过滤”了当时那些不方便的甚至痛苦的回忆,这也是人情之常。
不过,怀念归怀念,任谁也不会真正要“回去”。
住房困难,青年男女的约会,一般是“看电影”。
当然醉翁之意,不是要瞻仰《列宁在十月》里列宁的胡子啦。
省钱的方式,是逛马路。
再要省脚力,就是到外滩的凳子上坐着谈恋爱――那是上海著名座无虚席的“情人角”。
一般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是每张凳子上背靠背坐上两对。
于是有传说,最后的结果,有对角线交错了谈成功的。
这个当然很难排除,不过怕是想象力的成果居多。
恋爱成熟要结婚,是单位负责分配房子。
一般,单位先调查男女双方原来居住的房屋面积。
如果比较宽敞,不予分配。
但可以出证明,让房管所帮助“间隔”分开。
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分配到一间8平方的“亭子间”作为婚房,就可以拥拥挤挤放进一套新家具和箱笼、缝纫机、马桶等物,床上堆叠摆放10-20床五颜六色的被子。
当时算是十分荣耀,万分幸福的了。
新婚之夜,洞房里的活计,首先要大费力气的,是把床上这堆被子搬开摆放到地板、沙发等合适的地方。
大街上常见的是“房屋交换广告”。
有意图牺牲地段换取较大面积的,比如有子女要结婚。
有以一换二,方便分家的。
不一而足。
如果认得“房管所”有权的人,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越换越好。
“寻租”,绝非自市场经济始。
3.“行”先说市内公交。
公交一般分段计费,大致每4个站为一段。
当时上海有三种:有轨电车,线路不太多,比较慢,但路线都是重要干线,比如1路车,由静安寺穿越整条南京路到虹口公园;8路车,由东新桥(广东路――浙江中路,靠近南京东路)经过秦皇岛轮船码头(往大连、青岛)到杨树浦底;而且价格便宜:3分,6分,9分,12分。
无轨电车,4分,7分,10分,15分。
公共汽车,5分,10分,15分,20分(这么长的线路不多)。
上海人比较精打细算,一般会前面走一站,下车后再走一站,省下一段的票价。
现在听起来,就3分钱,太可笑了吧?昨天我去买菜,给两个5分的硬币凑一毛钱,人家还拒收呢。
可是在当时,省这几分钱乃是上海人的共同实践,主要原因当然不是上海人特别“抠门”,完全是因为经济条件啊!我们知道,当时工资收入的“流行配置”乃是36元!中老年人,家庭负担重的,还有不少是起早摸黑,步行一小时上班的。
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省钱。
说到公共汽车,上班的人不少有月票,每月6元(单位根据上班路程远近给部分补贴),上车出示一下就行。
有月票的人当然就不必考虑“省下一段的票价”,他们会想法尽量乘得离家更近少走路。
但是如果用自行车上班,就不会有月票。
当时自然没有出租车扬招。
要车可以打电话预订,但一般视为奢侈,病人出院都不会叫车,只有产妇抱小孩回家,不愿吹着冷风,才可能会叫车,这种情况,邻居也能理解。
结婚,是绝对不敢叫车的!其它比较常用的就是人力三轮车。
再要省钱,单位或者什么地方借来“黄鱼车”(人力三轮运货车)用用也是有的。
再其次,就是自行车带人了――警察要管的,最多带一段,下来走一段。
过年的时候,一部自行车上面载着一家三口(一个小小孩子),车头挂着一盒大蛋糕,走亲戚,乃是当年上海的流行一景。
当然,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
一部自行车的价格大致是150――180元,凭票供应。
这个价钱,对比收入,绝对是一笔很大的投资!所以,大部分骑车人,爱护自行车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每天上班时间,用一个多小时揩拭宝车的,所在多有。
这样的男人,你让他为自己的小孩洗澡他还绝对没有这么好的耐心和细致呢。
还有自我规定下雨不骑的――不是怕危险,是爱护自行车。
还有极其少数的人(主要是有“外汇”收入的)会拥有机器脚踏两用车。
轻骑牌或者上海牌,大约每辆600――800元。
相对而言,其稀有和威风的程度,自然远胜过如今拥有大奔和宝马汽车!市外的出行,主要是火车。
上海到苏州,90公里,慢车票价1。
2元。
车行2小时,平均5分钟停一站。
要乘快车,是以慢车票价1。
2元为基础,加“加快费”0。
6元(另外再给一张票),车行1小时左右。
上海到西安,快车22元左右,车行约25小时。
以上说的都不是卧铺,而是硬座。
那年头,不少人都会在长途火车上花去很多的钱,夫妻分居两地,探亲假以外再想团聚的;上山下乡回家探亲的(大部分家庭都会有)。
不少人会说:挣来的钱都送给铁路局了,还哪有什么积蓄?轮船比火车便宜,但费时间比较多,也有“水陆联运”的。
上海到大连的船票,5等(散席)约9。
3元,4等12元左右,大概是火车票的三分一。
4.“食”这个实在牵涉太广,说来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看来要随时补充。
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7-31斤。
最近才听到说,当年全国只有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