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今天上午,公司网线出了问题,干脆就安心的看前几天就下下来一直没安心看的电影。
《第七封印》是前天下的,因为看到一篇介绍,说人临死之前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一时冲动也就下了。
《第七封印》,我觉得这部片子有种宗教色彩。
我没有看的很懂,但是看的有点激动。
呵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片中人的脸,对,就是脸。
我承认,我是个有点注重脸面的人,第一眼看人的时候首先看的往往都是人的眼睛。
《第七封印》就这样对了我的胃口。
片中有很多的镜头都是人的眼睛。
西方人的眼窝都是有点深陷的,看起来深邃无比。
在影片的刻意强调下更显得如此。
安东尼的脸色总是苍白的,从第一次见到死神到最后都是如此。
眼睛里总有很奇怪的东西在善良。
他是绝望的,还有恐惧。
一直都在恐惧着,所以他一直都很不安。
即使是在那个黄昏,喝着牛奶吃着野草莓,他说他会记住的那个黄昏,他的眼睛里依然有惊惶。
他是不相信上帝的,至少不是很相信。
影片中有一段他对死神说的话,说了很久。
我觉得更像是他的自白。
他怀疑上帝的存在,因为人们总是在祈祷,却总也看不到那些传说中的神迹,只是凭着一种模模糊糊的信仰罢了。
死神就说了一句话,“你在恐惧。
”安东尼的情绪突然就转变了,他说,“是的,我在恐惧。
因为恐惧,所以必须抓住一点信仰。
”可能信仰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很多时候不可克服,如果有了信仰,至少还可以让自己去相信那一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的东西。
在西方,上帝就是这么个东西。
可惜,在《第七封印》中,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上帝,我怎么看都觉得恐怖。
那样狰狞的一个上帝,更像是中国神话中的怪物。
至少也是坏蛋。
片中有一段音乐,没有看到人物的时候我觉得很好听,虽然听起来有点绝望,但是悠扬无比,震撼人心。
然而,随之出现的是什么情景啊。
那麽多哀哭着的人,鞭笞着前进。
他们背负着耶稣,背负着十字架。
牧师发表那么慷慨激昂的演说。
他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一个如花的姑娘,谁又知道明天是不是就是一具苍白的尸体呢?那样健壮的一个男人,没有人知道他还能污染这个本来就肮脏的世界多久。
对《第七封印》“教堂忏悔”一场的读解尝试
对《第七封印》“教堂忏悔”一场的读解尝试画面图及分镜头剧本镜号景别摄法内容音响长度(秒) 1 全景固定摄影骑士布洛克走进教堂钟声起 7秒2 近景固定摄影骑士凝视耶稣像 3秒3 特写固定摄影耶稣像 3秒4 近景固定摄影骑士发现忏悔窗内有人 4秒5 中近景固定摄影死神转身避免骑士看见自己 6秒6a 近景摇(起幅)骑士走向忏悔窗 12秒6b 中景摇(落幅)镜号景别摄法内容音响长度(秒) 7a 中近景推(起幅)骑士忏悔,不知对方是死神 40秒7b 近景推(落幅)8 特写固定摄影耶稣像 1秒9 近景固定摄影骑士下蹲 3秒10 近景固定摄影骑士表明他的困惑 18秒11 特写固定摄影耶稣像 5秒12a 近景摇骑士怀疑上帝 23秒12b 特写推死神说他知道这一点钟声止13 特写固定摄影骑士说出他与死神的下棋和协议 122秒14 近景固定摄影骑士发现对方是死神 9秒15 特写固定摄影骑士谴责死神欺骗他 13秒16 特写固定摄影死神表示会置骑士于死地 7秒17 中近景固定摄影骑士表示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战胜死神音乐 30秒机位图(数字代表镜号)文字分析1956年,英格玛·伯格曼拍摄了《第七封印》。
影片以中世纪骑士安东尼·布洛克从十字军东征圣地耶路撒冷返乡路途为故事背景,讲述这位骑士在遭遇死神后,如何通过努力在棋盘上战胜死神,为自己赢取时间,并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见甘小二《〈第七封印〉:伯格曼的启示录》)以上为这个段落的故事背景。
这个段落为整个影片的第七场“教堂忏悔”。
长度为5分钟。
整体效果:由于整个影片描写的是文明的毁灭,所以气氛是凝重的,这一场也不例外:环境安静,除了暗示本场内容的教堂钟声外别无环境声响;演员表情收敛,声音低沉,其中死神的声音透着自信和掌握一切,骑士的声音无力、悲观;光效表现性强,写实性弱,有好几个镜头之间的光源前后矛盾,例如镜头1和镜头4之间,镜头5和镜头7之间,这表明影片并不追求真实光源,而是让观众更集中注意力于人物身上,倾听他的言语。
第七封印观后感500
第七封印观后感500《第七封印》是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执导并于1957年上映的电影。
这部黑白电影讲述了一位骑士在魔鬼的引导下寻找上帝,并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无力感。
影片以其深刻的寓意和令人难忘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内心深度震撼的旅程。
《第七封印》通过一个中世纪的故事,探讨了人类面对死亡和宗教信仰的复杂心理。
片中的骑士安东尼乌斯在回到瑞典之际,发现着魔鬼对他的生命进行了倒计时,而他在临死之前想弄明白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上帝的存在。
于是他向上帝发出了七个封印,每一个封印都代表着对一个领域的独立的问题的探索:战争、饥荒、传染病、百姓对信仰的狂热、无神论的怀疑、知识分子对权力的傲慢以及死亡。
影片以黑白画面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种古老和庄重的氛围。
导演善于运用大量的长镜头,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角色内心的洞察。
这种镜头的运用使得观众可以更深度地思考影片所传递的信息和让思维得到了更大的开拓。
同时,影片中的风景布景及视觉效果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
在影片中,骑士与魔鬼的对话是整个故事的重点之一。
魔鬼以一种机智而挑衅的方式来探索人类对死亡和宗教的思考,使得观众在与骑士一同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性和信仰的问题。
这种对话让观众反思自己对人生和死亡的态度,并对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七封印》通过骑士的冒险和思考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无力感。
在饱受战争、饥荒和死亡的摧残下,人们的信仰开始瓦解,对上帝的怀疑愈发增加。
知识分子们在他们的傲慢中失去了对人性和宇宙的信心。
骑士的宗教信仰在经历了各种考验后,逐渐变得更加坚定。
他深刻体验到了人类无力和绝望的一面,但最终选择相信上帝并接受死亡的来临。
《第七封印》是一部充满思考和哲理的电影,它引导观众以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真谛。
通过揭示人性中的弱点和无力感,影片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人类存在的意义、宗教的力量、死亡的不可逆转性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沉思与博弈: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
沉思与博弈: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摘要】《第七封印》是伯格曼的经典之作,通过主题“沉思与博弈”呈现人物在生死边缘的哲学思考。
影片描述骑士与死神的对决,折射了道德与生命意义的探讨。
骑士在电影中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物分析,引发了观众对生死的思考。
伯格曼通过生死观念在电影中的表现,引发了观众的深刻沉思。
整部影片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道德选择,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观众在观看《第七封印》时,被带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思考境地,体验到了伯格曼对生死的独特诠释。
【关键词】伯格曼、第七封印、电影、沉思、博弈、主题、剧情、骑士、死神、人物、哲学思考、选择、道德、生命意义、生死观念、观众、深刻、哲学思考。
1. 引言1.1 《第七封印》是伯格曼的经典之作《第七封印》是伯格曼的经典之作,这部1957年上映的瑞典电影被誉为导演伯格曼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片以中世纪黑死病期间的瑞典为背景,描述了一名骑士在与死神搏斗的过程中对生命、信仰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伯格曼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对存在主义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发观众对生死、信仰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第七封印》的观看,人们可以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引发对自身生存状态和处境的反思,使观众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触动。
这部电影融合了沉思和博弈的元素,展示了导演伯格曼对于人类存在的深刻关怀和哲学探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盛宴。
2. 正文2.1 沉思与博弈: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的主题《第七封印》是一部由伯格曼执导的经典之作,影片中探讨了沉思与博弈的主题。
影片以14世纪的瑞典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骑士与死神的对决,探讨了人类对生死的思考和选择。
骑士安东尼乌斯是片中的主要角色,他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展现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在与死神对决的过程中,不仅思考了自己的生死观念,还思考了人类的道德与生命的意义。
影片通过骑士的思考和选择,引发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电影第七封印观后感
电影第七封印观后感《第七封印》是一部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于1957年执导的黑白电影。
该片以十四世纪末瑞典黑死病肆虐时期为背景,围绕着一位骑士在面对死亡和上帝存在的问题上进行内心挣扎的故事展开。
这是一部具有深邃思考和哲学意味的电影,通过多重层面的探讨与描绘带给观众不同层次的触动。
首先,这部电影在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角度上给人以深思。
电影中的主角骑士安东尼奥向上帝提出质疑,他质问上帝为什么要交托他这么多苦难。
安东尼奥试图通过对神灵存在的探索来找到答案。
而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代表了不同的信仰观念,比如骑士的随从瓦尔塔、寡妇女、小丑等。
这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引导观众一同思考自己对宗教和信仰的看法,引发内心的共鸣与思索。
其次,电影揭示了生死和时间的无常。
在电影中,死神成为主角的启示者,逐一带走生命。
在黑死病的困扰下,人们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到来。
骑士与死神展开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通过探讨死亡、生命和永恒的话题,探索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本质。
电影中的幅度感和氛围感的营造,以及情节的展开,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这种对于生命的反思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引发了观众对人性本身的思考。
在电影中,人生存在着罪恶与真善。
电影中的角色们都面临着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比如贪婪、欲望等。
电影通过对这些感受的展示,让观众反思人性的复杂性,时刻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电影中也通过对真爱和友谊的描绘,展示了善良与勇敢的一面。
这种对人性不同层次的揭示,让观众思考和认识到自己内心隐藏的一面。
最后,电影还通过寓意深长的符号和画面给观众以深刻的影响。
比如电影一开始骑士与死神下棋的场景,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较量;而电影中频繁出现的火焰、飞鸟、蜡烛等符号则代表着复杂的象征意义。
电影中用黑白画面和镜头的运用,以及舞台剧化的场景设置,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
这些符号和画面的运用,使电影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而深刻,也让观众在思考的同时享受到艺术的美感。
浅析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的宗教哲思
浅析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的宗教哲思作者:宋亚晴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4期【摘要】英格玛·伯格曼将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思考通过那些精湛的镜像语言传达出来。
在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奇幻国度的同时,也对上帝的存在、死亡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这些关涉生命终极意义的主题展开了绝无仅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阐释。
本文通过伯格曼的代表作《第七封印》来探究伯格曼作品中与人类的终极命题紧密相关的宗教哲思。
【关键词】宗教信仰;哲思;质疑;追寻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102-01《第七封印》是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讲述宗教与信仰的作品,“是切断了人通往“灵魂不朽”的永生之路,追寻现代人内在的宗教需求——现世的、世俗的神性”[1],是伯格曼表达宗教观点的纲领性作品。
一、信仰的源起伯格曼曾说:“我的全部创作实际上完全是以童年的印象为基础的。
我可以随时回到当时的情境中。
整个说来,我所做的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2]伯格曼的故乡是远近闻名的瑞典小城——乌普萨拉,这里有古朴的大学和教会,有中世纪遗物尤其是涉及宗教神话的壁画特别多。
他的父亲恩里克·伯格曼的职业就是一名牧师。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对伯格曼的严厉几近到了苛刻的地步。
牧师家庭里长大的小伯格曼,在父亲布道的乡村教堂里,将那些生动地诠释着《圣经》故事的壁画,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在不知不觉中将基督教教义消化吸收,成为他倾其一生追寻生命意义的起点,而这些都在《第七封印》中淋漓呈现。
二、宗教哲思:质疑与追寻《第七封印》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14世纪中期的瑞典,瘟疫肆虐。
东征十字军中的一位骑士安托纽斯·布罗克与他的侍从琼斯在返乡归家的途中,在海边与死神对弈并获得继续生存的权利,之后骑士在途中又偶遇卖艺人约瑟夫一家人。
瘟疫还在荼毒人间,死神一路穷追不舍。
信仰——浅析电影《第七封印》
信仰——浅析电影《第七封印》发表时间:2019-06-10T15:29:54.40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作者:江艾宸[导读] 《第七封印》以骑士和死神的一盘棋作为线索贯穿整部电影,通过旗子的变化衬托骑士的心理变化来探讨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04)摘要:《第七封印》以骑士和死神的一盘棋作为线索贯穿整部电影,通过旗子的变化衬托骑士的心理变化来探讨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第七封印》;现实主义;理想主义1.前言这部电影是导演英格玛·博格曼的一部中期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探讨的是有关信仰哲理的问题,看起来非常的玄奥但实际上用骑士与死神下的那盘棋贯穿了整部电影,而在两人棋局对弈的进行过程中骑士前行的途中遇到的事件在慢慢深入的引导着骑士对自己内心的拷问,同时从每一次发生的事件中渐渐深入的剖析骑士心中的迷茫挣扎到最终找到真理。
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这是一部瑞典现实主义的电影,而导演博格曼是一位现代主义大师,也可以说是博格曼开创了瑞典现代主义电影的先河。
这部电影用虚幻与现实结合,从理想进入到现实、再从现实引申回理想,同时骑士前行中遇到的每个片段都将它紧紧的联系了起来,马戏团的演员去骑士们后来走到的村庄表演,与村里部分人同行穿过树林的时候遇上之前被村里人绑住将要烧死的所谓看见了魔鬼的女巫并目睹小孩子被烧死。
而每当骑士对上帝的存在发出拷问时,就会有死神出来与骑士对话,这是一种骑士信仰的思考和对与宗教的拷问。
3.人物的隐喻意义这部电影诞生与二战时期,但它所选取的题材通过资料的勘察是十四世纪的黑死病爆发的历史时期,博格曼用宗教第七封印的典故引申出来将当时人们面对瘟疫时的无可奈何,信仰神鬼并依赖神鬼而做出许多愚昧之事的历史用这种骑士与死神对弈的拍摄方式隐喻出来,而最终这些人们也没有逃过死神的镰刀,终将归去。
但在影片的最后,那一排的人们对于到来的死神的态度,有三种不同。
第七封印读后感
第七封印读后感《第七封印》是瑞典作家英格玛·贝格曼于1957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该小说凭借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和赞誉。
阅读完《第七封印》后,我深感震撼和思考,下面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小说以十四世纪的瑞典为背景,讲述了圣骑士安东尼乌斯回到家乡时,却发现黑死病无情地蔓延,人们陷入了绝望的恐慌中。
安东尼乌斯与死神斗智斗勇的故事引人入胜,但更重要的是小说所探讨的人类存在意义的问题。
在小说中,贝格曼通过安东尼乌斯与死神的对话,提出了诸多关于人类信仰、宗教、死亡以及上帝的问题。
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安东尼乌斯的深度思考和痛苦挣扎,使读者得以感受到他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深入而愈发凸显。
贝格曼通过安东尼乌斯的经历,让我反思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人生态度。
小说中,安东尼乌斯不断与死神进行对话,试图寻找答案。
然而,他却发现死神对于人类存在的问题给予的回答模糊而不确定。
正是这种对抗和求索的过程,让我思考到人类对于意义的追寻是永无止境的。
通过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和情节,贝格曼也传递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在黑死病的威胁下,人们陷入了无助和绝望之中,放荡和贪婪激发了人们最原始的本能。
这让我意识到人性的脆弱和贪欲的危害,引发了我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贝格曼的叙事手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运用象征、隐喻和宗教意象等多种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
这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故事,更是艺术和文化的融合。
每一句对话中的深意和每一幕情节中的独特符号都让我陶醉其中。
总结而言,《第七封印》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通过安东尼乌斯与死神的对话,小说引发了我对生命意义、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贝格曼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思考的氛围。
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_第七封印_现代意义上的人和宗教
基督教,将为这种新的文化类型提供价值体系的核心。
(1)( 2)引自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与末世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5 0页。
(3)转引自刘森尧的序《魔灯的背后:伯格曼的电影世界试探》,[瑞典 ]
英格玛 ·伯格曼《魔灯——伯格曼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05年1月
版,第2页。
(4)引自格非《伯格曼的微笑》,《读书》2002年12月1 0日,第 55页。
(5)同(1),第 188页。
(6)同(1),第 189页。
REVIEWS OF FILM ACADEMIES 学苑论坛
伯格曼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他既保留了宗教浓郁的
气息和价值体系,也并没有把这种内在的宗教需求表达为“一
射出他们空洞冷漠的心灵。
影片中多次展现湘琪独处的场景,空旷阴暗的房间里
只有电视传播画面发出声响,仿佛是一个忠实的伴侣,随时
播报各种政坛消息、干旱新闻,在孤独个体与现实社会之间
建构起一丝残存的联系。蔡明亮在拍摄电视时,刻意将女人
岔开的大腿放在前景,电视则处于后景的中心点,也就是在
两腿之间。这个颇为怪异并带有性暗示的构图,隐喻电视不
命运动终极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继续成为一个永不能达到目
标的空洞的强烈欲望。(6)众所周知,在西方前现代性的基
督教已然逐渐被现代性所超越,而现代性被后现代性所超越。
但是,后现代性的非稳定性注定要被一种相对固定的价值体
系所超越。并且这种能够超越后现代性的文化类型不可能在
历史之外被凭空创造出来。而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经
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影片信息:•片名:第七封印•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上映时间:1957年•类型:剧情、奇幻简介《第七封印》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于1957年执导的一部艺术电影。
影片以黑暗的中世纪为背景,围绕着骑士安东尼乌斯的故事展开,他在十字军东征后返回家乡,却发现疫病流行、信仰危机和无尽的苦难困扰着人们。
在面对死神的威胁之下,安东尼乌斯展开了一场灵魂和信仰的探索,引发了无穷的思考和观众的深度思索。
剧情回顾故事发生在疫病、风雨、饥荒和死亡笼罩的中世纪黑暗时代。
骑士安东尼乌斯和他的侍从约克里斯特回到家乡,却发现教堂的影子不见了,生活无法安宁。
在森林中,安东尼乌斯遇见了死神。
为了挣扎生存,他与死神进行了一场象征性的棋局。
在这场游戏中,安东尼乌斯询问死神关于生存的问题,同时他也在寻找意义和信仰的答案。
在电影中,安东尼乌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物都代表着不同的信仰、观念和生活态度。
有虔诚的修女、极端的疯子、谦虚的神父等。
他们在死亡的威胁下,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生命和信仰的看法。
伴随着疫病和死亡的阴影,安东尼乌斯的信仰、道德和人性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和洗礼。
安东尼乌斯跟随一个马戏团,他们身穿黑袍、涂着白色的脸,展示着滑稽、荒诞和不可思议的表演。
这段景象寓意深刻,象征着嘲弄、讥讽和肤浅的人世间的一种新观点。
影片观感《第七封印》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思考和触动。
导演以中世纪黑暗的背景,通过宗教、生死、存在哲学等重要主题,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信仰的价值进行了深度思考。
首先,影片将人类的无知和渺小展现得淋漓尽致。
黑暗时代的人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疫病蔓延着,百姓们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死神与骑士之间的象征性棋局,表达了人类面临死亡时的无力感和对未知的恐惧。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以及对生命和时间的掌控。
其次,影片探讨了宗教和信仰的力量。
在死亡四伏的环境中,人们纷纷寻找信仰的安慰。
电影《第七封印》的观后感
电影《第七封印》的观后感
《第七封印》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
影片以一个神秘而黑暗的主题为特色,内容深刻而又复杂。
故事的开始是在一个叫做“Serenity”
的小镇,几个孩子发现可以使用一张神秘的地图来打开一个大门,从而进入另一个星球,这里充满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精彩的历史和神奇的动画。
影片中,主角们在这个新天地中遇到了命运之神,拿到了七个特殊的第七封印令,最终用这些令意志可以改变命运,获得幸福。
但是,故事不是只有甜头,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面对诸多挑战,才可以真正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着迷于这部电影,它的剧情比较紧凑,但也充满了紧张期待,每一步都勉励着我们追求梦想;它的场景切换平缓,让人有去旅行的感觉,在那里,我可以逃离精神世界,体会影片带给我的情感;最后,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点燃希望,不断拼搏,就会有奇迹发生!
总之,《第七封印》不仅带给我们精彩的剧情,更有令人沉醉的画面,它催人热血澎湃、激励人去努力、改变命运,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正能量,我深受启发,期待下一次的观赏旅程!。
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电影《第七封印》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于1957年执导的一部文艺片,主要讲述了骑士安东尼乌斯在十字军东征归来后,在黑死病肆虐的黑暗时代中与死神对弈的故事。
本片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导演风格闻名于世,是伯格曼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观影后,我想表达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第七封印》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探讨的人类命运和存在的意义。
通过骑士安东尼乌斯与死神的对弈,电影表达了对死亡与信仰的思考。
在黑暗的时代中,人们陷入绝望和无知之中,对死亡充满恐惧。
骑士安东尼乌斯试图与死神达成一种交易,以延长他的生命,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这让我思考了人的存在意义,人们是否应该去追求无法逃脱的死亡,亦或是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更有意义的事物。
其次,电影通过描绘黑死病肆虐的景象,表现了人类面临灾难时的愚蠢和恐慌。
在电影中,人们因为恐惧而迷信,他们把灾难归咎于上帝的愤怒,勾结起诱导恶魔献祭等邪恶行为。
这让我思考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常常容易陷入迷信和恶行之中,而忽视了理智和人性的光明面。
此外,电影中的宗教元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中,骑士安东尼乌斯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对神的存在有着坚定的信仰。
但随着与死神的对弈,他开始怀疑上帝的公正与存在。
电影以宗教元素探讨了信仰与怀疑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对上帝意义的反思。
这使我思考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不断思考和怀疑。
最后,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格曼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运用黑白画面和充满戏剧性的构图,营造了一种压抑而幽闭的氛围。
尤其是片中骑士与死神对弈的场景,通过近乎静止的画面和富有张力的镜头运动,极大地增强了紧张感和无力感。
而电影配乐中的教堂音乐则更加凸显了宗教元素,深化了观众对宗教的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第七封印》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导演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人类命运、存在意义、灾难与信仰等话题的探讨,它引发了我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沉思与博弈: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
作者: 杨亦骄;关大我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年卷期: 2015年 第5X期
主题词: 伯格曼;第七封印;救赎
摘要:近年来,对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解读众说纷纭,作为"圣三位一体"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影片充满了宗教气质,并以银幕书写了关乎于生存与死亡、当下与永恒的思索,伯格曼以他挣扎的宗教信仰思考着人生,这样的沉思与博弈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尤其体现在他的电影《第七封印》中。
《第七封印》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伯格曼的思想,对伯格曼来说,他的一生亦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抗争。
《第七封印》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
《第七封印》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如果在死前一定要我选择一部电影的话,我一定会选《第七封印》——马丁·斯科西斯出于纪念大师的目的,我看了《第七封印》这部1957年的老片,当影片落下帷幕的那一刻,我不得不佩服Ingmar Bergman这个伟大的电影哲学家。
在他那晦涩难懂的电影语言下,流淌着的是最深层的人类智慧,这种智慧注定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了神秘的宗教信仰,更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要完全领会这部电影,或许要花上整整一生的时间。
笔者不才,简单的讲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模糊感受。
“第七封印”来源与《圣经》中的《启示录》,是“唯有羔羊(基督)配开书卷”,当七个封印被完全打开时,将是一场巨大的毁灭。
影片的开头是被乌云遮挡的太阳和一只在空中盘旋的鹰,险峻的海滩作为背景,圣经中的语句开始出现:当第七封印被揭开的那一刻,天堂一片死寂,这样的死寂延续了半小时之久,而此时,七位天使也即将吹响他们手中的号角。
引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了下文,紧接着出现的是躺在海边的骑士和他的随从,他们都显得十分劳累,刚刚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简单的镜头切换之后,死神登场了。
死神的出场是突然的,死神在影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简明扼要的,每一句话都直接地点出了人类的相同之处。
比方说死神问骑士“你准备好了吗?”骑士的回答是“我的身体准备好了,但是我的心还没有。
”当死神挥手准备取他性命的时候,骑士说道“等一下。
”死神做出的回答是“每个人都这么说。
”简单的对白中所反映出来的,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与迟疑,面对着死亡,所有的正常人都会说“等一下。
”死神在影片中始终都是一个无法与之对抗的制高点,骑士提出要与他下棋,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始终都是一个胜利者,两个人选子的时候,死神执黑,拿到黑子的死神说“这再合适不过了。
”在骑士与死神的第一次交锋中,死神的每一句话都暗示着他的那种不可战胜以及他洞悉一切的那种过人之处,因为他是神,而骑士是一个凡人,骑士始终无法战胜死神。
第七封印
伯格曼电影的总体风格
1、具有复杂的哲学含义 2、量少然而极其精炼的对话 3、以异乎寻常的构图和高反差的光彩对比为特色的优秀摄影 4、速度往往是缓慢的、若有所思的 5、强烈但却有控制的表演 6、简单的剪接技术,很少运用出乎意料的剪接和精心设计的复杂蒙 太奇
7、有节制地、严格选择地运用音乐和音响效果,有效地运用“沉 默”效果
象征隐喻
■ 隐喻和象征是伯格曼许多影片的不可缺少的剧作元素,它 们有助于揭示主题,创造必要的情调和气氛。伯格曼是现 代哲理电影的先驱,而隐喻往往是他用来表达哲理意念的 手段。他的每一部影片几乎都包含着对某个哲理或某个人 生哲学问题的探讨。 ■ 片名 《第七封印》取自《圣经》,第七封印即羊皮卷上 七个印封中的第七个。使徒约翰看到的书卷记录了神为这 世界准备的一切,用七个印封住,唯有耶稣配开书卷。耶 稣揭开羊皮卷上的七印时,分别出现了种种异象,这是世 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信号。
影片主题二
“我记得自己一直很怕死,这份恐惧与日俱增,到了青少年时
期和二十几岁的时候,简直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经由死亡, 我即化为乌有,穿过黑暗之门,而等着我的,全是我无法控 制、预料及安排的东西。这对我来说,有如无底的恐惧深渊。 一直等到我突然鼓起勇气,将死神妆扮成一个白色的小丑, 会和人交谈、下棋,还没有秘密,才算是踏出克服自己对死 亡恐惧的第一步。”
■ 1918年出生于瑞典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从小被灌输 罪恶、忏悔、惩罚、宽恕和谦恭等观念。 ■ 1937年,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就读,主修文学与艺术。 在校期间写了大量戏剧剧本,并任学校剧团的助理导演,离校 后到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 影片《危机》,开始了电影生涯。 一生创作过60多部电影,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及 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大奖。 1975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7年7月30日,在他的定居地瑞典法罗岛去世,享年89岁。
有关《第七封印》的感想
有关《第七封印》的感想
张老师你好:
说实在的,我并没有看得太懂,不过有些东西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一种阴沉沉的感觉,是一幅乌云压顶的画面,其中也隐约射出一点儿阳光来。
好像在预示着这是一个灾难的时代,黑暗的时代。
这里边的死神也是很有个性的,他也有自己的爱好,在一幅铁石面孔之后还是有一颗活动的心的。
他和安东尼斯布洛克下棋,那幅认真劲儿还挺可爱的,特别是他那种契而不舍的精神还是很令人佩服的。
电影里老是有“死亡就在你背后”“和死亡下棋”等字眼,让人看到了死亡离每个人是多么近。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约瑟夫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又是多么的宝贵,多么的美好。
在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很温馨的场面,他们很多人坐在那里,小孩子安静地睡着了,约瑟夫弹着他创做的曲子,他们坐在那儿,吃着野草莓,喝着新鲜的牛奶,这是多么安详的画面啊,让人不禁要赞叹生命的美好,活着的美好。
可是在不远处却是一幅很惨的景象,瘟疫、饥饿、痛苦、荒凉,恰恰是在这种环境中,这一点点温馨才显得难能可贵,才显得无比美好。
布洛克说手还能动,血还在流,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
对呀,人还活着,一切都能感受,这些确实已经很难得了,要好好珍惜才是。
铁匠和他妻子的爱情虽说不是从一而终的,可是那也是很不错的爱情了,爱在不完美中得到完美,这是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我们不该去求爱情过于完美,那是徒增烦恼,珍惜你现有的吧,它就是最完美的,无论发生过什么,无论有过多么大的污点,毕竟没有一尘不染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一定有很多可笑之处,可我还是愿意和老师交流一下。
对外汉语张美荣。
存在主义视域下电影《第七封印》哲学之思
作者: 杨雪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43-14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存在主义;死亡;上帝
摘要: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出生在一个路德教会牧师家庭.在这种家庭氛围影响下,伯格曼大部分作品充满了宗教气息,在他创作生涯的50多部作品中,大部分都采用了这样一种宗教视角关注着作为"人"的生存与挣扎.《第七封印》就是这一类型电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影片,以骑士与扈从二人回乡途中的经历为主,探寻上帝存在与否以及人类生存之意义.。
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第七封印观后感篇1这部电影实质上是以骑兵布洛克的经历来研究讨论宗教、耶和华乃至于整个儿人的生活的意义,既是加入了十字军东征,骑兵当时一定怀着大致相似于设法寻求私人及国度光荣的名誉的动因和幻想。
不过当回返故土时,他发觉往日的乐土已经被腐朽和失去生命的气息所笼罩,于是便陷于深深的疑惑和苦痛中。
一个女孩将要被处以死刑,由于许多人信任她是魔鬼的使节,会把疫疠满眼广泛散布。
衣着打扮黑袍子的死神促推他深刻思考保存生命与失去生命。
盗贼,铁匠和叛离他的妇女,勾引铁匠妻子儿女的演员,它们作别代表圣经中不一样的罪恶,最后都被施予失去生命的办罪。
影片儿中饱含黑色的隐喻。
我们老是不可以以一个原则来剖析整部影片儿,假如大师的意向都让我们猜透了它们怎么还能唬住评委?所以我们不可以依据上头的细节就判断这部电影是在肯定宗教的意义。
由于布洛克在面临死神假扮的神甫时,对耶和华的存在提出了质疑:“我们务必构筑一个抗争惊慌害怕的崇拜对象,而那一个崇拜对象我们称之为耶和华。
”这句话大约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所要表现的重点之一。
不过约瑟夫一家其乐融融的生存让他感到,性命实际上是一种听天由命的物品,我们本不需要认真追究,只须一点儿一滴徐徐去体验认识便是。
于是他说:“我会记取这一刻,这祥和的傍晚,还有荒草莓和牛乳,你在昏暗的天色中的脸盘,米卡尔在安静的睡觉,约瑟夫弹着鲁特琴;我会记取我们说的每句话,我会谨慎地典藏这段记忆,就像捧着满满一碗牛乳普通谨慎,这会是我生打中目标忽闪的一刻”。
看看,大师的`观点与我是何等的相仿!!英雄所见略同啊!!骑兵参加了战争和杀害,盗贼不止盗劫财物,还欺负弱者,演员犯了淫罪,巫婆与耶和华为敌,所以它们所有应当受满眼罚。
疫疠,失去生命……约瑟夫代表了严格遵守教义的顺民,他平静,乐观,抑制,于是他的命数被与别人差别开来。
他享用稳重和欢乐,况且比骑兵等人长寿。
这些个外在的物品,给予这部电影更加永久的生气。
第七封印观后感
第七封印观后感向死而生——观《第七封印》有感“当羔羊揭开第七印,天空寂静约有两刻,立于上帝面前的七位天使被赐与七支号,一位持金香炉的天使来在祭坛旁,香炉内的香烟并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缓缓升到上帝的面前;天使将坛上的火盛满香炉遂倾倒于地上,顿时电闪雷鸣,大地震颤……”这便是《启示录》里对于第七封印的描述。
第七封印,象征着审判,当审判到来之日,就是末日降临之时,那时天使出现,坟墓打开,大家一起恭迎上帝的到来。
影片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充满了恐惧与死亡的时代。
这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那时候,“圣战”归来,人们饱受着战争与瘟疫带来的双重困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就如同影片的情节一般,地中海的水是冰凉刺骨的,画面是阴沉黑暗的,河岸上到处都是尸体与枯骨,死亡在那时离人是那么的近。
而教堂里的作画师享受的描绘着他的得意之作:死神带着人们共舞,直至走向黑暗的国度;人们在瘟疫中痛苦不堪,直至生命结束;可怜的人们鞭挞自己祈求得到上帝的原谅……这时,天是黑的,满眼剩下的,满眼将只剩下的只有死亡!此时,末日审判似乎已提早降临在这片土地,人们自顾不暇。
布洛克看到的只有血腥的杀戮和无情的死亡,这富有冲击力的场景不停地提示他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回乡的途中,布洛克碰见了死神,死神要取走他的性命。
怕死知心人皆有之,那句“我的身体准备好了,而我的心还没有。
”无疑是布洛克怕死的最好说明,于是,他邀请死神与他对弈,想借此机会暂缓死亡之期。
棋局之间,死亡面前,布洛克似乎加速了对人生意义的领悟。
死神在他身后,而他依旧思索。
傅统先曾论证何以人怕死而贪生,一是因为贪生,生时的确有相当的快乐;二是因为怕死,许多人都觉得人死的样子可怕且十分痛苦;三是因为一直以来死的印象就给人以恐惧的幻觉;四是因为死给人的心灵一种茫茫不定的漂泊感使人惧怕孤单;五则为死于人生来说是太大的变化。
种种原因作用,对死亡的不同看待,于是人面对死亡就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其实人生注定要死,但生存的意义正是“向死而生”,死亡的可能性唤起了生存的真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死而生
——观《第七封印》有感
“当羔羊揭开第七印,天空寂静约有两刻,立于上帝面前的七位天使被赐与七支号,一位持金香炉的天使来在祭坛旁,香炉内的香烟并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缓缓升到上帝的面前;天使将坛上的火盛满香炉遂倾倒于地上,顿时电闪雷鸣,大地震颤……”
这便是《启示录》里对于第七封印的描述。
第七封印,象征着审判,当审判到来之日,就是末日降临之时,那时天使出现,坟墓打开,大家一起恭迎上帝的到来。
影片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充满了恐惧与死亡的时代。
这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那时候,“圣战”归来,人们饱受着战争与瘟疫带来的双重困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就如同影片的情节一般,地中海的水是冰凉刺骨的,画面是阴沉黑暗的,河岸上到处都是尸体与枯骨,死亡在那时离人是那么的近。
而教堂里的作画师享受的描绘着他的得意之作:死神带着人们共舞,直至走向黑暗的国度;人们在瘟疫中痛苦不堪,直至生命结束;可怜的人们鞭挞自己祈求得到上帝的原谅……这时,天是黑的,满眼剩下的,满眼将只剩下的只有死亡!
此时,末日审判似乎已提早降临在这片土地,人们自顾不暇。
布洛克看到的只有血腥的杀戮和无情的死亡,这富有冲击力的场景不停地提示他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回乡的途中,布洛克碰见了死神,死神要取走他的性命。
怕死知心人皆有之,那句“我的身体准备好了,而我的心还没有。
”无疑是布洛克怕死的最好说明,于是,他邀请死神与他对弈,想借此机会暂缓死亡之期。
棋局之间,死亡面前,布洛克似乎加速了对人生意义的领悟。
死神在他身后,而他依旧思索。
傅统先曾论证何以人怕死而贪生,一是因为贪生,生时的确有相当的快乐;二是因为怕死,许多人都觉得人死的样子可怕且十分痛苦;三是因为一直以来死的印象就给人以恐惧的幻觉;四是因为死给人的心灵一种茫茫不定的漂泊感使人惧怕孤单;五则为死于人生来说是太大的变化。
种种原因作用,对死亡的不同看待,于是人面对死亡就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其实人生注定要死,但生存的意义正是“向死而生”,死亡的可能性唤起了生存的真正意义。
人的超越性使得人能够通过对死亡的领悟而通向本真。
正如许多人所说,布洛克是个理想主义者,在接近了死亡的时候,他开始思索人生,寻找生命的真谛。
教堂中,布洛克所言似乎已印证了他心中所想:“ 为什么我们不能杀死心中的上帝?为何他使我蒙羞?尽管我想要把他从我心中抹去,为什么他总像一个我无法摆脱的嘲笑者?我需要真理,不是信仰,不是承诺,而是真理。
我希望上帝能伸出他的手,露出他的脸和我说话。
我在黑暗之中呼唤他,但似乎没有人在那里。
那么生命真是荒诞而可怕的。
没人可以活着面对死神,了解一切都是虚幻的。
但是有一天当你站在死亡边缘,我们必须构筑一个对抗恐惧的偶像,那个偶像我们称之为上帝。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洛克对于知识的渴望,知识给人智慧,从而给人克服一切的勇气,帮他解释他困惑的问题。
人生的价值何在?为何面对死亡又是如何的无力?
此后的每一段旅程,都是对生的追问。
对信仰的追问。
每一次追问,都是他向死而生的过程。
我深爱布洛克与死神的三次棋盘上的对决。
第一次他用战术赢了死神,却在教堂向神父的忏悔中说出了取胜之道,没想到神父竟然就是死神本人,他意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
第二
次他将计就计,让死神步入了自己的圈套,然后对死神调皮又轻蔑的一笑,是存在主义直面虚无的姿态,纵然命中注定我将死于这场决斗,但我也还有能力让决斗变得精彩。
第三次他更加洒脱,打翻棋子也满不在乎,只要能拖延时间放跑小丑夫妇,满盘皆输也是赢了。
回到家中,看到在这乱世仍有妻子忠贞的等待,便皈依上帝欣然接受死神的召唤。
此时或许就是生命的乐趣。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属约夫与米亚夫妇。
也是对波洛克影响最深的人。
他们是影片的阴沉格调中令人清新的一笔,死亡与瘟疫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美好快乐的生活,同时约夫又有着绝对坚定与纯粹的信仰。
约夫夫妇与布洛克的交谈体现了二者不同的人生观,约夫夫妇简单快乐,而布洛克却辛苦压抑。
布洛克纠缠在信仰与生死间每日惶惶,约夫夫妇给了他一种希望。
布洛克和他们坐在草地上午餐,他看着自己的手,感到生命里的恩典从来没有离开过。
他对玛丽亚说:“我的手它还能动,我的血液在里面流淌,太阳还在头顶。
你在微笑,迈克已经睡着了,约瑟夫弹着自己创作的赞美诗,这一刻我永远不能忘记”。
这一刻显得如此珍贵,在布洛克的生命中留下了最动人最重要的一笔。
或许简简单单才是真性情,正如世间珍贵不过一碗安乐茶饭。
我们能看到布洛克生活并不快乐,他不断追问、怀疑上帝,而未能得到答案。
他其实是一个生活在精神困境中的人,无法在现实和他所渴望的和谐中找到平衡,无形之中为自己打造了镣铐。
但是,正因为他从没停止思考,才如此重要。
尽管身披镣铐,却依旧拷问世界。
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人人都有枷锁,唯有哲人得到自由的真谛。
因为生,人走向沉沦。
因为死,人走向澄明。
有人称布洛克的随从为犬儒主义者,玩世不恭,随心所欲。
琼斯一路唱着类似“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不采白不采”的小调,面对海岸上死去的人竟还可以开出“他很善言”的玩笑。
十字军东征只能让他看到教会的荒谬,人生的无常,他不能理解主人为什么那么痛苦。
也许他算是最幸福的一个人了,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对生的异常珍惜。
可惜的是,他最终也未逃脱死神共舞,在阴沉的天空下,他走向了死亡。
此外,还有象征了放荡与欺骗的铁匠妻子丽莎和另一个小丑演员斯卡,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铁匠普罗格,偷盗的神父……他们尽管看上去那么市侩,那么可笑,但这些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面对那个时代那样的死亡,他们显得那么渺小,但这何尝不是芸芸众生面对死亡的态度?因为死的不可预见性,他们并未像布洛克一般向死而生。
死亡面前,人性复杂的一面因此暴露,人们都露出了他们丑恶的嘴脸。
当太阳再次照亮,一行人已经死去,伴着布洛克妻子诵读《启示录》的声音,他们接受了死亡。
好在,约夫夫妇的幸存给了人们一些希望,信仰的力量似乎存在,又不像骑士所想那么虚无。
影片结尾,约夫看到了一行人与死神共舞,那么恐怖那么唯美。
他们死了,伴随着对上帝的或怀疑或无所谓,走向了审判。
或许若是约夫夫妇也在此行,末日将是好得无比的企盼。
因为第七封印被展开之前的那一句经文说,“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此时,死亡面对信仰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伯格曼死了。
生前他说,“经由死亡,我即化为乌有,穿过黑暗之门。
等着我的,全是我无法控制、预料和安排的东西,这对我来说,有如无底的恐惧深渊”。
我们不信,因为我们信无能。
穿过黑暗的玻璃,或者听见,或者一无所有。
”伯格曼晚年亦说过:“当一个人功成立就之后,坐享天下的财富,拥有他所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他会发现万事皆空。
”我们今生今世注定受层层限制。
但我觉得,那些都不重要,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人并不是作为现成的存在者而存在,人总是不断的在选择、创造、超越自我,人的本质就是医生生生不息结果的总和。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中。
”当你觉得万事皆空的时候,就会认识到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一瞬间就可以澄明一生。
布洛克死的并不冤枉,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他甚至怀疑信仰,企图用真理探求人的价值。
这些就足以为他的死做祭奠,因为那时他已经在向死而生的路上,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这便是生命的最完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