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毕业论文发表范文2篇
新闻学毕业论文(优秀4篇)
新闻学毕业论文(优秀4篇)001、记者社会责任论002、评“用事实说话”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004、论报刊的市场化005、谈报纸的批评报道006、试论新闻的真实性007、论新闻的指导性008、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009、舆论引导之我见010、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011、新闻传播效果论01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01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01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019、论新闻客观性020、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047、简评社会责任理论052、报纸与网络053、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054、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记者的新闻敏感056、试论记者的观察057、记者的道德修养058、记者的知识结构059、采访心理学研究060、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061、采访技术初探062、略谈采访如何深化063、记者的资料积累064、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065、略论新闻导语066、新闻背景初探067、新闻结构探讨068、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069、略论人物通讯070、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071、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072、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073、试论新闻特写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075、信息与新闻写作076、试论新闻语言077、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078、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079、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080、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081、批评性事件浅议082、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的一点思考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094、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096、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097、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098、报纸短评初探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118、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119、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的趋势121、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123、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125、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126、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127、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128、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29、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130、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132、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133、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134、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136、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0、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141、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142、媒介公共关系研究143、媒介受众调查研究144、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145、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146、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147、传媒集团化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发展快,构成了这一学科的重要特点。
关于新闻论文范文(2)
关于新闻论文范文(2)新闻论文范文篇3浅谈我国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成因及对策一、新闻媒体道德失范分析新闻职业道德指从事新闻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合。
如果超越或没有遵循道德规范,就可以被认定为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一)虚假新闻,扭曲事实作为新闻的本质,新闻报道必须要真实,但是在现在的媒体报道中,虚假新闻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新闻真实性受到严峻的挑战,网络传播中信息鱼龙混杂现象越来越严重。
由于网络媒体把关不严,虚假新闻愈演愈烈。
从过去的“抢盐风波”到“皮革酸奶”,这些假新闻混淆视听,充斥网络,使得网民真假难辨。
(二)内容低俗低俗新闻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而片面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倾向、情绪和要求等低浅层次审美情趣的报道。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有关血腥暴力和色情低俗的新闻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中愈演愈烈,这些不健康的新闻极大化地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
这些低俗的新闻在一些高层次的读者眼里,无疑是一无是处而且受到鄙夷的,如果我们的媒体环境被这些低俗新闻大量占领,无疑给媒体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有偿新闻有偿的新闻一般是指的一些单位,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是服务在媒体上面能够更加夺目,通过新闻报纸等方式给自己做广告,从而给予记者或者是媒体单位利益,或者包括某些政府单位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一些不正当行为而贿赂新闻人员从而做一些违背事实的新闻报告的违法行为。
比如劳务费、餐饮费;以新闻为诱饵换取赞助;以曝光为要挟换取钱物等等。
二、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对策(一)加强政府督导作用想要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政府的督导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判定一个国家的文明与现代程度,社会诚信体系的成熟与否是一个重要标志。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完善的诚信体系会导致社会道德下滑以及个人信用溃崩的现象。
新闻系毕业论文
新闻系毕业论文•相关推荐新闻系毕业论文(通用5篇)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新闻系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系毕业论文篇1关键词:阿毛效应;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摘要:灾难性信息由于其重大性、突发性、紧迫性特点,对民众生活影响很大,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阿毛效应”现象。
不论是激励性信息、伤悲性信息还是警示性信息,如果传播策略失当,强度、角度、频度不能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
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
因而,在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前提下。
媒体体应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
提高报道技巧,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而产生“阿毛效应”现象。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经受了重大考验。
灾情发生后,媒体能迅速反应,透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
透过第一时间信息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不回避问题,对灾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客观、真实、及时报道,呼吁和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援助,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的理念。
宏扬社会正气和民族精神,将大灾面前良好的国民形象向全球传播,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和赞扬。
在民族灾难面前,正是媒体的快速反应、有职责感的权威报道,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信息传播要到达良好效果,要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时要营造出有利的舆论氛围,从这一方面来看,几次灾难性事件报道做得较为到位。
但是,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性信息传播的强度、角度、频度就应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出现“阿毛效应”现象。
一、“阿毛效应”概念界定“阿毛效应”的说法,来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
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在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以后,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撑,到处向别人诉说。
新闻系毕业论文范文
新闻系毕业论文范文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系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系毕业论文范文篇1受众心理需求与电视新闻编排的关联探讨摘要: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吸引大众要求,保持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受众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
本文分析受众心理与电视编排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受众心理需求进行电视编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受众;心理需求;电视新闻;编排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行业已经不像过去一样风光无限。
一方面正受到互联网络等一些新兴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央视,地方各卫视高收视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如何提高收视率?如何满足大众的心里需求便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目的,电视新闻节目要赢得大众的关注,前提就是从受众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
1 电视新闻编排与受众心理的关系信息是从传播者那里经过编码的过程最终到达接受者,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信息的接受者是大众。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大部分大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巨大打击,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大幅度缩小。
不仅如此,还有来自于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央视,各卫视和一些报纸、杂志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电视新闻市场。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扩展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增加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才能实现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在竞争中的发展,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占有额。
地方电视新闻编排只要将受众心理需求摆到首位,不断分析受众心理状态,迎合受众群体对于新闻的需求,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受欢迎程度,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2 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心理需求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档不可或缺的节目,常常是老百姓喜欢收看的节目,因为电视媒体比传统报纸媒体有更强的及时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2)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2)新闻学的论文范文篇3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思路一、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才的发展现状作为传媒界的重要龙头,在进行实际的信息采集过程中,报纸、广播、电视始终都承担着重要的支柱角色。
一直到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粉墨登场后,这三分天下的格局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新媒体以其信息更新速度快抢占了电视的市场份额、以其内容丰富夺走了广播本就不广阔的领地、以小众定制和形式新颖打败了传媒泰斗――报纸。
面对这样的新媒体时代,三大媒体纷纷积极变革,希望通过联姻架起一条通往未来的坦途。
传统的报纸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金羊网并且持续盈利,针对手机客户端,各大报媒体还专门定制了手机报以迎合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而电台与新媒体融合的角度主要是内容合作模式,新媒体改变了电台节目转瞬即逝的缺憾,使得很多听众重新认识了网络电台的可选性和非线性。
据调查,目前以新媒体观看电视的受众基本上是18-35岁的年轻人群,因白天工作而错过了收视时间的他们正以滚雪球的速度激增到3亿网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传统媒体势必会抓住这个融媒时代的脉搏,让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从内容到技术,从渠道到市场实现更多方位的融合。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特点第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意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采编工作对新闻的快速传播需要具有更强的嗅觉,才能使新闻更具价值,体现出新闻的快捷。
第二,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高速传递并包含大量冗余的信息,直接影响到媒体的传播,也构建了新闻媒体网络,这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要求具有新闻的筛选能力,从大量的信息当中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
第三,信息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采编人员对事物的判断,此时采编人员需要根据传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不能盲目跟风,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最后,信息的互动性需要得到新闻采编人员的关注。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学的论文范文篇1试谈网络新闻的传播学我国的网络新闻发展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其在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已经发挥了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重大作用,典型例子即是其在2012年度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体现出意义与价值。
我们能看到网络新闻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特点,其对整个社会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同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体现出的网络新闻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的。
一、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概述以热议的“毒胶囊”、“皮鞋奶”事件为例,可以看到网络新闻在其中活跃的身影。
该事件最早起源于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其新浪微博中发出的一条消息,该消息借助于网络的无间距特性,在一天内被迅速转发十几万遍。
中国网友开始集思广益,经过对央视记者行动的分析、对赵普微博前后的分析,得出了所指的是部分企业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胶的问题,并列出了相关的证据。
随着网络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群众声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新闻的代表央视也终于坐不住了,在《每周质量报告》中给出了详细报道,“毒胶囊”、“皮鞋奶”终于被推上了台面,网络新闻和传统新闻共同形成的巨大力量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闻的开放性,使得全国网友众志成城的将涉案企业的全部社会关系挖了出来,被公之于众。
面对国人的一片声讨,案发当地政府也由最初的“不知情”态度转变为致歉、问责,“毒胶囊”事件最终得到了完满解决。
从这一事件的起源、升华、结尾中,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网络新闻的身影。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国民权力的胜利,也是中国网络新闻力量的胜利。
二、以“毒胶囊”事件为例分析网络新闻的传播学特点从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为例,不难发现网络新闻的许多特点。
1.网络新闻的快速性。
网络新闻基于互联网科技,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耗费任何时间,实现了媒体——受众的点对点联系,省去了传统新闻在纸质印刷、节目编排等环节耗费的时间,消除了时间上的距离,保证了其快速性。
新闻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新闻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第一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新闻本质论新闻传播模式论新闻舆论研究新闻价值论新闻受众理论研究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论新闻媒介批评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自律新闻观念变革与大众传播影响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我国新闻学的建设李普曼舆论学对传播学的意义麦克鲁汉媒介理论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及其评价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影响文化变迁与传播方式演变电视大众文化批判影视受众差异论电子媒介实现受众参与的途径传播新技术对世界影响的分析“议题设置”理论对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闻记者的角度意识和思维方法新闻敏感与记者素质培养新闻可读性研究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专业新闻特殊报道规律研究新闻报道方法的现代变革深度报道的新闻改革意义及其代表性新闻文体发展的现代趋势现代新闻写作的创新性现代新闻写作方法探索实例分析新闻编辑活动的社会文化控制我国报纸的扩版改革及其评价新闻审美与报纸版面艺术我国现代报纸版面风格的比较研究我国某报新闻编排特色评析报纸新闻标题创新例析现代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编辑的要求新闻编辑的报道创意与传播策划新闻编辑的媒介意识新闻编辑传播心理特征研究论浓度摄影报道新时期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走向新闻题材与新闻摄影的形式选择新闻摄影报道的独立性新闻敏感与新闻摄影的抓拍意识面对电视挑战的图片现场报道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协同的规律论新闻摄影艺术探索同艺术摄影的关系新闻摄影系列组照报道研究新闻摄影作家或作品风格例析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办报活动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穆青的新闻活动及其成就邹韬奋创办报刊的群众观点邓拓新闻观简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新闻思想评价晚清报刊的大众文化影响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改革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必须由本人撰写,不许抄书或其他文章;2.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结构严谨,联系实际,文通字顺,论文要包括以下内容;目录,正文(引言、一、二、三……、结语),注释(编号、作者、书名或文章题目、出版单位或刊出名、出版时间或刊期、引用页码),参考文献(格式同注释),论文摘要(500字左右);论文字数在5000字左右;3.论文定稿后,打印三份(a4),交到成人教育办公室。
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在现代社会中,媒介传播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波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范文篇一:《全球化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策略》摘要: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形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能力明显要弱于西方。
我国的新闻传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国家形象的宣传,因此对我国新闻传播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对外新闻传播能力,才能使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互相依托。
关键词:全球化;新闻传播;国家形象;战略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媒体形象塑造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释放出强大的势能。
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国家形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此形势下,国家应该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巨大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对外宣传,从而为我国对外发展提供助力。
一、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对宣传国家形象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在信息提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使社会公众了解国家信息,并在公众心中形成国家形象。
虽然新闻传播无法决定公众具体怎么想,但却可以或多或少地影响公众想什么。
在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新闻传播的存在,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新闻传播是他们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渠道,并通过这一渠道形成对国家的看法。
相关学者表明:在潜移默化之下,新闻传播能够影响公众对国家的看法,特别是通过新闻传播使公众了解国家时事、为公众提供舆论平台、形成规范评价等。
利用新闻传播的巨大作用,能够塑造和宣传良好的国家形象,也能够诋毁国家形象。
所以,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的积极作用。
二、对我国国家形象宣传产生制约的新闻传播因素(一)我国新闻传播能力弱于西方就目前国际传播秩序而言,传播信息是全球化的、万向的,是不受控制的;但是对于信息源来说,却是单国家、单向的,是受控制的。
新闻毕业论文范例
新闻毕业论文范例论文范例是指论文写作参考方面的范文,主要涉及到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内容要求、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细微的差别,总体基本都相似。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毕业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毕业论文范例篇1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探讨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作为传递社会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使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
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电视新闻媒体服务民众的功能作用,需要电视新闻媒体单位透彻地分析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发展的要求,然后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新媒体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发展策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媒体从某种程度讲,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单一化,使广大的电视新闻观众获得了更多发言权和创作权的机会。
就传统电视新闻而言虽然同新媒体相比在传播途径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传统电视新闻在交互性和及时性仍旧占据绝对优势,电视新闻不管是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权威性还是公信力方面都是新媒体无法替代的。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们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单位应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地对现有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发展要求1.1 进一步提高传播的便捷性,更好地满足电视新闻观众需求长期以来,电视新闻都是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即将时事新闻以固定的时间点传播于广大的观众。
但实际情况下,电视新闻受众不可能全部都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及时观看到电视新闻,使得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受众自身所需要的材料无法获取。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网络渠道可以收看到电视新闻特定时间内所播放的所有内容,从播放内容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资料。
新闻的毕业论文(2)
新闻的毕业论文(2)新闻的毕业论文篇2试谈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新闻传播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认知、赢得人心共识[1]。
新闻传播的功能就在于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建构起相应的社会关系,使人们通过信息交往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并形成各自社会行为的动机。
新闻传播所构建的社会关系不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全部,而是基于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所形成的特殊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随着社会条件变化所带来的人们需求增长而不断地充实、完善,成为新闻传播矛盾运动中的统一体。
新闻传播的实质是内容信息的传播,其核心方式在于传播(生产)者借助媒介呈现的社会现实,而最终的传播效果则体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消费)上。
在“信息―生产―消费”构成的新闻传播基本链条中,存在着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三对基本矛盾。
这三对矛盾的运动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共享关系、媒体信任关系和新闻文化关系的建构。
一、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共享关系通过新闻传播的制度构建、组织构建和市场构建,形成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的内在指向,构成了新闻传播功能的基础。
社会信息共享关系的达成需要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三者的关系。
(一)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信息公开,只有将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信息公开披露,才能在源头上释放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
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专业采集者、加工者、传播者,其从业人员要从各种常态和突发的事件中,从维护和发展公众利益出发,为人们提供丰富、详实、准确的新闻信息。
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掌握着大量信息内容,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信息素材。
从制度的层面对掌握公共信息的社会组织公布信息作出规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如我国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闻媒体的相关采访提供了责任主体。
新闻系毕业论文
新闻系毕业论文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基本规律的应用性社会科学。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系毕业论文篇1网络流行语对新闻事件传播的影响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不断涌现,“俯卧撑”、“躲猫猫”、“我爸是李刚”……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而反过来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产生与之相关联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因其特殊的载体(网络)特征和自身的本体特征,在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甚至波及到传统媒体。
网络流行语不仅加快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广度,甚至可能因其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舆论和价值倾向影响着新闻事件最终的走向,并可能带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社会影响。
网络流行语往往不仅仅指向某一具体事件,它高度浓缩了某种社会心态或社会现象,从而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学和新闻学意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新闻事件;传播近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开始逐渐形成一种语言风波,很多已经被传统媒体所接纳,并日渐影响着新闻事件的传播。
网络流行语主要指的是由互联网用户创造、使用,并在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传播中广泛流行应用的语言符号,在交流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本文中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由某一个新闻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后,经过网民的浓缩和指代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指代性的语言符号,如“俯卧撑”、“躲猫猫”、“被就业”、“欺实马”等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的本体特征1.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变异网络流行语语义变异主要包括:旧词新义,语义别解,谐音变异。
旧词新义是指网下生成再到网络上流行的词汇。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流行既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民众的一种普遍心理情怀。
如网络流行语“俯卧撑”“躲猫猫”就是语义变异中的旧词新义的体现,它与社会热点事件和年轻人心理特点有关。
新闻专业学术论文(2)
新闻专业学术论文(2)新闻专业学术论文篇二新闻与新闻报道摘要:新闻界对未做严格区分是造成新闻学理论一定程度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在《新闻本体论纲》[1]中提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属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表象和陈述,是对新闻所做的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关于“新闻”,我在《论纲》中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试图进一步对新闻报道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重新审视。
一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2]中区分了“两种新闻定义”,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信息”,另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并正确地指出,前者指的是新闻的实质内容,后者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
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李仅仅抓住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没有看到两者间的对立和矛盾,而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上,李注重的恰恰是形式而非内容,因此,最终不但并未真正将区分开来,而且把新闻的实质内容统一到了它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上。
现在我暂且把区分的任务放一放,先来讨论一下新闻学说界普遍认可的关于新闻定义的两个基本观点。
它们似乎就像计算机语言中的默认点(default positions),人们不假思索就持有这些观点,因而任何对这些观点的偏离都要求有意识的努力和令人信服的论证。
一是新闻只能是信息或讯息,不能是事实,因为事实客观存在着,无法移动,如我们不可能将一场火灾或一次车祸搬来移去,而只能复制并传播关于它们的信息;二是新闻必须经过传播,即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传播给那个人或那群人,不经过这种传播的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能是新闻。
我想从对这两个默认点的发难开始。
先看第一个问题。
它涉及到我们长期以来对“事实”的基本认识。
究竟什么是事实?什么样的事实是新闻学研究中有意义的事实? 总结我在《论纲》中的观点:(一)事实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即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如我们不能说“太阳”是事实,只能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事实;(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实际情况具有无庸置疑的客观性,不依赖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在事实”的存在;(三)但对人类社会来说,“自在事实”除了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经验和认识的无尽源泉便一无所用,包括新闻学在内的一般人文社会科学 ( 哲学除外)中研究的事实只能是那些在社会实践中与人相遇、被人感知的事实,即“经验事实”。
新闻学结课论文2900字_新闻学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新闻学结课论文2900字_新闻学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新闻学结课2900字(一):数据新闻:未来新闻学的新方向论文《预测与发现: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是河北大学任瑞娟教授代表作之一,该书于2019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一部基于当前的信息环境下探讨数据新闻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作者数年来对未来媒体技术变革的深刻思考,也是在相关教育教学领域的勇敢实践与细心开拓之作。
《预测与发现——数据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任瑞娟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1.忠于事实的资料考证:精选数据新闻实践案例作者从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数据新闻实践及获奖作品案例分析入手,以实践研究为基础,梳理发现了重要史料,提出了新的发现。
国内普遍认为的2009年英国《卫报》的数据博客是世界上最早的数据新闻案例,但作者通过对已公开的新闻实践与研究成果的调查发现:数据新闻最早的案例是英国BBC于1999年制作的数据新闻作品“学校排名表”。
该案例早于2009年英国《卫报》的数据博客10年。
作者对于数据新闻这一新事物的概念进行考证,发现:2006年,美国记者阿德里安·哈罗瓦提(AdrianHolovaty)在《报纸网站所需要的根本变革》中首次提出数据新闻的概念(Holovaty,2006),比国内普遍认为的欧洲新闻学中心于2 012创建的在线文献《数据新闻手册》的数据新闻概念的提出时间提前了6年。
2.扎实的数据新闻理论研究,深刻把握数据新闻的“神”首先,数据新闻“是什么”的问题,学界还有颇多争论,不同学科出身背景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这部新著源于作者的管理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三个学科背景,并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念进行融会贯通,其新意在于很好地做到了文理交融、学科互通。
笔者结合物理学中的空间维度理论,研究中将丹麦学者延森有关信息传播的三个维度的媒介融合观点梳理并加以引申,认为:网络媒介为高维媒介,它囊括了以前的所有低于它的媒介形式,如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的传播形式,可以认为正是融合了先前各种传播媒介的网络媒介才是数据新闻生存的基础与土壤,或者说媒介融合理论为数据新闻的研究与实践预置了媒介基础、信息环境与理论基础架构。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参考怎么写
新闻专业论文范文参考怎么写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新闻是我们了解国内外情况的一种途径,新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论文范文篇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走向研究》摘要: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日益推广应用的今天,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面临机遇与挑战,为加强对电视新闻传播的认识与了解,本文从媒介融合背景角度出发,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走向加以探究与分析,旨在推动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有序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走向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应用技术得到了创新发展,传统新闻的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需积极探索全新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和日臻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支持下,媒介融合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了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整体角度分析,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传播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电视新闻栏目也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与内容。
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以及对媒介融合以及电视新闻传播的认知,于下文中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1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优点所谓媒介融合主要是指各种媒介所呈现出的一种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一名教授所提出,认为媒介融合提高了传媒市场的发展,且具备的自主流动性与传统媒介形成消融现象,致使整个媒介生态发生重大变化。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市场一体化的整合,是媒介产业的一种发展趋势[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面临非常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新闻信息呈无限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无限化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形式,媒介融合是将各种通讯设备进行融合,具有广泛性。
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相比较,媒介融合背景下更趋向于传播性。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传播手段发生变革,单一、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中不断融合发展,促使新闻信息不再依靠固定的模式,受众了解新闻信息可以通过通讯设备、门户网站,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限化[2]。
新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_毕业论文范文_
新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新媒体营销传播发展现状综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大量涌现并且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手机、楼宇电梯间电视、公交移动电视……这些20年前的人们闻所未闻的新媒体正大行其道,并且在竞争激烈的广告市场上刮起一阵阵旋风——新媒体之势,波涛汹涌,风生水起。
一时间,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齐呼“狼来了!”它们为什么害怕?道理很简单,“眼球经济”的时代,媒体抢到了受众的注意力就算成功了一半,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抢走了大量的受众和媒体消费时间,而广告主是跟着受众的眼球跑的——这也就带走了大量的广告客户,等于危及到了传统媒体的生命线。
与传统媒体广告收入的不景气相对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广告发展的朝气蓬勃,下半年,相继发生了几件颇有影响力的大事,而新媒体营销传播都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先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造就了搜狐等网站的奥运营销热潮,而后吸引全世界目光的美国大选选出了号称“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
再让我们来看这些数字:中国的互联网用户xx年底达到2.9亿;xx 年全年网络广告投放的额度估计在180亿到200亿之间;xx年中国富媒体广告规模在18亿左右……2.实效传播的趋势与模式分析2.1“aaii优势论”新媒体究竟有什么绝招,可以从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一贯强势的传统媒体手中“分一杯羹”——甚至于“抢饭碗”呢?笔者以为,分众化、精确性、个性化、交互性所造就的实效传播正是新媒体敢于和传统媒体叫板并能抢得广告客户所仰仗的利器。
曾经的只有传统媒体独领风骚的时代,大量的广告与公关宣传都只通过大众传播来进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花费、广覆盖的营销传播是不精确的、低效率的、死板的、单向的传播,造成了大量的广告噪音和无效传播,广告费居高不下,投资回报率却始终无法让人满意。
但如今,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出现了,它们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甚至是颠覆性的传播理念,它们可以带给我们“分众”、“精确”、“个性”、“交互”等优点兼具的新传播模式。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电视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方式,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多年来针对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传播效率及其内部机制,形成了大量独到、又极富创见的研究成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一:电视新闻传播中媒介融合的应用摘要:媒介融合是当今电视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电视、手机移动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走向融合,发挥着更强大的功能。
依托文字、视频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其传播、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具体的新转变。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应用1媒介融合概念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媒介融合就是“指电脑、电视等当前主要运用的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交叉”[1],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共同推进信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且不改变各自传播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使新闻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拓展。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媒介融合不是单纯地传播媒介与网络技术的机械相加,而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它体现出了各种媒体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而这一趋势,不仅对于媒介自身的发展有莫大好处,还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应用新转变新闻传播的唯一本源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及时公开最新信息,进行事实的陈述。
新闻传播的应用是指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时的舆论引导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共享的功能。
在当今信息技术促进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本身具有独特优势的电视新闻,面对这种融合,新闻传播的应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2.1信息整合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各种主流媒介的融合使得信息传播渠道、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化,让每一个媒体面临和筛选的信息浩瀚繁多。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媒体在信息传播时,不仅是相互之间进行速度竞争,更是在面对纷繁错杂时如何正确选择信息,进行重组,让这些信息呈现新的联系,蕴含新的深意。
有关新闻学论文范文【范本模板】
有关新闻学论文范文新闻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
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新闻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新闻学论文范文篇1浅论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获得相关资料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新闻价值和质量的最终体现.“立片言以居要"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其含义就是要求新闻重在采访,之后的文字资料整理,只是为了梳理采访所获得的信息。
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采访第一、写作第二.写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整理出采访内容中的核心要素,从而使得整篇报道能够吸引眼球。
这就导致了很多新闻工作者注重加强采访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却忽略了新闻写作技巧方面的锻炼和学习。
往往使得一篇新闻稿件写不出民众所关心的话题,从而没有引起更高的关注度,甚至会面临重写的问题.那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在写作中,究竟有那些具体的写作技巧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总结概括了几点写作技巧。
1 广播电视新闻具体的写作技巧1。
1 整理好采访的资料,注意导语的使用导语是整个新闻的核心体现,因此需要采访者仔细的阅读所采访到的内容,找出其中的核心,再以最真实、客观的文字精简概括出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新闻事实.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的新闻导语和报纸新闻导语是不同的,报纸新闻导语意在概括新闻中的重要内容,而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所表述的是一个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主要信息包括:何人、何地、何时、发生何事以及事情的起因。
其中人,如果不是重要的或者特殊的人物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
在写作过程中,事件的地点很重要,能够让受众明白信息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上要将地点交待清楚和具体。
对于导语的叙述切记不能拖泥带水,要避免空话、大话、废话的出现。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必须是精炼、简洁、语句通顺且易懂。
因此,记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采访中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对导语进行阐述。
新闻学毕业论文
新闻学毕业论文新闻学既是一门“有用之学”,也是一门“无用之学”。
对新闻学本质的认识,不仅关系到新闻学研究的特定对象和方法,也关系到新闻学教育的方向与目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新闻传播转型中核心价值恪守意义【摘要】在如今这个新媒体盛行的大时代,新闻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冲击,核心价值受到了大幅削弱。
在这场转型变革的大趋势下,新闻传播要真正实现其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明确分析出现有的问题及原因,并定位好自己应当担任的角色,从而更好地践行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恢复新闻行业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传播;转型;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的坚守是新闻行业能够长久发展,保持繁荣的根本所在,而且新闻业的核心价值也代表着政府和民众的利益,所以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做好这个时代记录、建设和服务的工作,维护好新闻传播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关系。
坚定地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坚守新闻规律,坚守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做一名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分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闻核心价值流失原因分析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核心价值经受了诸多考验,而这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新闻业的基因异化。
(一)漠视新闻采访在媒介变得平民化、广泛化、个人化、自由化的新趋势下,人们也开始随意的传播观点和事件,这使得新闻的地位被拉低,业务能力被削弱,甚至是被漠视。
这更加弱化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材料,使其准确性受到大量相关却不真实新闻的干扰,而逐渐流失其核心价值。
而漠视和削弱新闻报道已成为在新闻传播业中的一种趋势。
在新闻内容方面,文章没有核心体系,只是凭自身感觉写些所谓的有价值的事,有时还会分享些出格的看法,并不考虑受众的态度。
当然,这应该是社会发展媒体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向,但这种趋向绝不是新闻报道尊重事实传播真相的必然规律。
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会出现大的危机。
新闻学角度论文3200字_新闻学角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新闻学角度论文3200字_新闻学角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新闻学角度论文3200字(一):从强化实践能力角度探究新闻学教学改革和方法论文【摘要】: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如何适应媒体需要,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新型教学生态,培养全媒体、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新闻学教学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新闻专业学生必备的几项实践能力着手,从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着重培养方向角度,提出当前新闻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新闻专业的革新提供些许启发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实践;新闻学;教学改革一、融媒背景下对新闻人才的全新要求1.需求人才的转型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其一是从传统的单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型,既要会写会拍、还要会采会编,既要懂音频报道、还要会视频剪辑。
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摄像机和一部智能手机组成的“移动工作室”将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采写报道要求。
其二是从单纯的信息生产者向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转型。
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对海量信息资源要有整合、分析与利用的能力,业界正需要这种高素质的业务人才与管理人才。
2.注重的人才素质和能力当今新闻人才必备的素质包括客观的视角、广博的知识、批判的态度与准确的判断;能力包括新闻洞察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沟通对话能力、传播能力、写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新闻洞察能力主要指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把握能力。
新闻策划能力越来越受到媒介的重视,是新闻进入创意时代的重要标志,往往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思维、反映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调查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反复研究、从而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
沟通对话能力,沟通和对话在本质上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总之,当今的传媒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毕业论文发表范文2篇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一:现代科技对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分析摘要:众所周知电视就是电子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现如今电视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所以科技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进而给观众带来更的感受。
文章对现代科技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完善。
关键词:现代科技、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实际影响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领域的改革和完善,而对于电视更是如此。
电视新闻传播由原来传统的采集、制作、传播等逐渐向便捷化、高效化的方式转变,因此可以说电视新闻传播的每一次完善都是在科技的推动下来完成的,不仅使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的完善,还使得相关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进而更好的投入到电视新闻工作中,为人们提供更准确、更新颖的新闻节目。
一、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技术的进展数字化的采编设备在现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虽然在采摄方面还依旧使用原来的分工模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采编和摄像进行了有效结合。
最近几年,在很多新闻事件现场中,电视新闻采编和传播更加及时,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报道更加与观众个体视角相符合,同时还保证了新闻报道的个性化以及色彩化[1]。
而使用这种数字化以及小型化的采编设备会变得更加普遍,不仅能够实时将新闻事件与观众进行分享,还让观众可以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解,而这种实时传播也被叫做交互式技术,而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还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进而更好的保证电视新闻水平提升。
二、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闻进行创新的主要表现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图像传播技术的诞生,使得电视这一高科技产物出现。
而电视一经出现就不难发现,它从里到外就都是科技的化身,同时它的应用和进步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而从电视新闻角度上来说,其自身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本的基础技术,在画面、色彩效果等方面上也有了更好的追求。
而计算机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改进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因此电视一直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科技成果,进而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强化[2]。
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在互联网、计算机以及数字化的推动和作用下,正朝着更好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对新闻传播时效、采编形式、制作模式以及观众收看形式等进行改变,进而使新闻传播具备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更好的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现代科技推动了新闻采集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电视新闻进行远程采集过程中,采集受图像、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新闻记者不能像报社记者一样进行传输采访信息,并且电视记者通常会跨地区进行采访,通常情况下不仅没有sng的有效配合,也没有跨地区的光缆能够对画面传输进行有效支撑,只能回到电视台里发出,而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丧失。
而近些年,计算机视频以及图像压缩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应用,使得电视新闻在跨区域采集过程中变得较为便捷。
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不管是在哪一个地区进行采集新闻,只要该区域有互联网结构,就可以通过电脑将新闻进行处理以后发回本部就可以。
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图像传输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让电视新闻图像传输像电话传真一样便捷,因此使得新闻采访再也不受异地采访的限制,真正的保证了电视的时效性。
例如,某电视台推出了对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的特别报道,多天且连续的对颁奖礼进行报道,而在对颁奖礼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有效将地域的影响进行打破,从而实现电视新闻素材的良好采集,并且保证了电视新闻自身的时效性,同时也达到了跨国报道的目的。
此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新闻一般都会在异地报道过程中尽可能的规避一些具有加强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而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原来的跨地区采访变得像在同一区域内一样简单,使得新闻选题再也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保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现阶段,科技发展为新闻远程的采访和报道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通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闻采访拍摄的形式进行了改变,从而有效的对新闻采集内容进行了影响[3]。
以往电视新闻记者通常采用的事后拍摄的方式来进行报道,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街道、各地点监控更加完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进行有效记录,使得新闻报道逐渐向进行式报道方面上转变。
2.现代科技对以往新闻制作方式进行了完善。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是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对事件进行表达,因此,声音及图像处理的越好,所能表达出现的新闻就越丰富、越清晰。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都推动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水平。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开始融入了flash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它和监控视频一样,都能够将事件经过进行描述,进而将新闻事件更加直观的展示给观众,而这两之间还有一定的不同,动画手法是后期制作时对事件的还原。
因此动画手法的有效应用对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在事发后的图像以及文字对事件进行描述,虽然使用了一定的特技或者是其他手法,但实际上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而flash 这种方式制作相对便捷,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表现力,能够有效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展示,使观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因此在电视新闻进行传播过程中,这一新技术有效的改变了以往新闻的传播观念[4]。
3.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收视习惯。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重复性,通常也就是播过以后就过去了,因此这也成为电视媒体最大的缺陷。
而近些年,存储技术和水平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电视新闻收视属性的改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旦要忘记某档新闻节目的收看,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的门户网站,就可以在其中收看到十分完整的节目,现阶段很多电视台都已经实现这种存储,这样就可以使观众观看新闻节目不再受时间、地域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观看的目的[5]。
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站的浏览边框上,都会将最近两天的新闻罗列出现,因此不管是想看整期内容还是其中的几条,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所见即所得。
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完善和进步,使得现阶段收看电视新闻像阅读报纸一样便捷和灵活,不仅可以进行跳跃观看,还能进行有效的挑选,即使需要在观看中间做些别的事情,在完成其他事情以后还能继续观看,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实现了有效的超越。
4.现代科技将观众与事件融合到一起。
现代科技中卫星技术、光缆技术、微波技术等等的有效发展,都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的直播,这些技术能够打破原有空间格局的阻碍,加之新闻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都增加电视新闻的传播的魅力[6]。
现阶段,电视新闻在进行直播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进行,一种是有线传输,另外一种是无线传输,而使用这两种传输方式就能够将新闻记者和观众放置在同一的时间轴线上,让二者能够一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见证某些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局。
因此新闻直播凭借自身同步性,对直播的魅力进行体现。
例如,2015年9月3号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直播,充分利用卫星采集的方式实现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接受,不仅保证了时间的同步性,还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三、电视新闻在创新传播方式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在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完善过程中,现代科技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不仅使传统传播观念进行了改变和更新,还有效为新闻节目的创新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7]。
但是还需注意的是科技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因此怎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避免其消极方面对新闻的影响,就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的对现代科技进行探究,进而提升运用现代科技的水平和能力。
1.正确看待成本问题。
虽然现代科技有效地推动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但是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对于一些规模一般的电视台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有时电视台为了实现异地的采访和新闻传输,通常会使用较为昂贵的直播车来进行,同时也可以使用电视传真技术来实现传输,而通过对比可知电视传真技术的成本较低,并且也不会对画面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
因此在对新闻节目进行直播时,不仅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还要保证传播效果的有效化,所以在对新闻节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对直播对象进行考虑,看新闻题材是否重大,观众是否对其进行高度关注等,如果单纯的为直播进行直播,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进而导致直播效果不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注重新闻直播的时效性。
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让观众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
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时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种考核,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被观众看到,严重的还会导致直播事故[9]。
所以进行直播也会对记者自身对事件现场的掌控力、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有着严格要求,而这样就需要记者不断对记者能力进行培养,制定良好的反应机制,进而将消极因素降到最低,更好的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3.借助各项资源将科技与新闻传播进行整合。
就电视新闻传播来说,不是所有能用的科技成果都要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去,一定要有选择性的使用现代科技,同时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
例如,虽然部分网站为了增加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增添了网页的点击率,也正是它这种节目留存的操作,有效地的弥补了电视不具重复性的缺点。
基于此,电视新闻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各门户网站间的合作,加大对电视新闻的宣传,进而增加电视新闻观众群体结构性。
例如,各相关部门在各路口、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内安装了监控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二十四小时运行的,可以拍摄到一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进而获得各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有效增加电视新闻的内容量,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同时,借用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来对电视新闻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完善和改善的目的[10]。
4.保证新闻业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业务进行良好的认知,真正的对新闻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深度挖掘现代科技与业务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进而在现代技术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激发新闻创作灵感和动力,制定最佳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案,确保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