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教学内容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文件名称管理单位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0版文件管理员分管领导文件签发人制/修订情况制/修订次数制/修订主要内容制/修日期实施日期A/00 首次建立1 目的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信息化管理中心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
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主责部门 流 程 图形成文件/记录 信息化管理中心《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信息化管理中心各部门《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信息化领导委员会《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6 程序内容6.1建立评估体系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
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XYXY/XG2014-2015版本号:A/0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编制:审核:批准: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发布1 目的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4 管理职责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5.1 评测策划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a)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前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前,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与诊断。
b)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时或定期的监视与测量。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一目的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二范围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的职责、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
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三职责3.1XXX部XXX部负责组建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执行《绩效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并对部门(即部门主要负责人)绩效进行考核。
3.2公司各部门3.2.1XXX部负责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的归口管理,并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核。
3.2.2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核。
四内容4.1术语和定义绩效考核: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4.2总体要求4.2.1目的本管理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的过程方法、内容,旨在将两化融合评测与改进相关工作落到具体的部门和员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闭环。
4.2.2相关要求公司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制定考核指标,分解至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加强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覆盖两化融合相关职能和层次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对象、考核流程和考核结果的作用,公司应公开和反馈考核结果,因此应满足以下要求:a)考核内容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科学合理,并由总经办审定;b)考核指标体系覆盖到各业务流程、各环节;c)考核指标体系覆盖两化融合相关的职能及层级;d)考核对象明确,考核流程及考核内容清晰明了;e)考核内容符合相关制度规定,并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考核统一标准备,考核结果公开、透明。
XXX部对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宣贯和培训,确保各层级员工及时了解体系文件中各项条款要求和规定。
4.3业务描述各项条款要求和规定。
4.3.1年度绩效合约签订4.3.1.2确定年度绩效考核目标每年12月31日前,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与公司所签订的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和公司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在本部门绩效指标库中选择关键业绩指标选考项目并提出年度考核目标建议值(建议值定值原则)。
两化融合项目控制程序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项目控制程序文件编号:1 目的为了加强对两化融合项目的有效控制,更好地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与评价,保证两化融合项目的质量与进度,特制定本程序,并在公司内部全面执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开展的所有两化融合项目。
3 职责3.1 两化融合项目由两化融合领导组、两化融合项目组、信息部三层组织架构进行全面管理。
3.2 两化融合领导组由最高管理者(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团队的具体人员构成。
领导组的主要职责为: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公司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⑵对两化融合项目进行审批;⑶为两化融合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和跨部门协调;⑷对两化融合项目的成效进行评审;3.3 两化融合项目组项目经理由两化融合领导组指定,由项目经理确定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的主要职责包括:⑴依据两化融合目标,分解数据指标,同时制订可行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以及经济可靠的技术实现路径;⑵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对两化融合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受控;⑶对两化融合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评测与优化;3.4 信息部作为两化融合常规运营机构,主要职责包括:⑴在项目策划阶段提供技术解决方案;⑵在项目实施阶段,保证基础硬件,进行主数据和权限管理;⑶在试运行阶段及系统上线后,提供后台系统运维及前台用户支持服务;⑷日常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数据安全;4 工作程序两化融合项目的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计划与推进方案、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与配置、系统测试、试运行与上线、项目验收与关闭,其间包括项目过程监控管理、可能的项目变更管理。
4.1项目启动4.1.1 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阶段,两化融合项目组依据两化融合目标,制订两化融合项目立项报告,报两化融合领导组审批。
立项报告内容包括:⑴项目来由⑵解决方案概要⑶所需信息化环境⑷投资预算⑸建设周期⑹预期成效(需要量化)⑺项目风险4.1.2 启动会⑴项目在正式启动之前,必须召开启动会;⑵启动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项目团队,内部统一目标,达成共识,获得组织承诺。
两化融合新型能力与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新型能力与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提高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施两化融合,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能力与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以确保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新型能力的构建:1.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一批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技能。
同时,加强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2.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一批具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运维等技能。
同时,提高企业的工程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3.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技能。
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4.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
同时,加强企业的创新机制建设,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
二、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1.确立目标和指标: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制定两化融合的目标和指标,明确要达到的效果和效益。
2.编制实施方案:根据目标和指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落地措施和时间进度,明确责任人和推进方式。
3.资源配置:根据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资金等,确保实施顺利进行。
4.监控与评估: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跟踪两化融合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5.风险控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6.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进行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实施效果和效益。
7.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机制,收集、整理和传播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提高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新型能力的构建和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的建立,可以确保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按照GB/T 23020-2013的要求,公司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并登陆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了解本公司总体及关键指标与行业标杆和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明确公司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
5.3评估内容
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自评估体系,应保持GB/T 23020-2013所要求的评估框架的完整性。评估应覆盖与两该融合目标相关的所有职能和层次。
5工作程序
5.1评估范围
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水平与能力级别相关的评估关键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效能与效益提升结果相关的评估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企业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可各分为四个层次:初级水平、行业平均、国内先进、国际先进。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评ຫໍສະໝຸດ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保证本部门数据源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两化融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情况进行评估;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资金投入、组织和规划、设备设施配备、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进行评估。
5.4自评估报告及分析
信息中心负责登陆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填报评估数据并生成网站自评估报告,根据内审情况及评估数据编撰《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分析报告》并报管理者代表审阅。
1目的
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对两化融合开展整体性评估和诊断,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实施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与诊断。
3术语及定义
3.1基础建设
两化融合相关的资金投入、组织和规划、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评估两化融合技术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衡量两化融合基本资源保障的水平与能力。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烧成车间1.范围本控制程序规定了乂乂乂股份公司烧成车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车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为了确定管理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职责4.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状况;——负责起草管理评审报告,评价改进措施的效果;——负责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实施管理评审计划及评审后改进措施效果的跟踪检查。
4.2.车间各工段负责提供评审所需资料,并实施本工段改进措施。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5.1.总体要求5.1.1目的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并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5.1.2相关要求——管理评审基于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前期管理评审结果及改进措施执行情况,结合车间控制程序及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管理评审时要考虑是否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方针和目标进行修正。
——管理评审要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绩效。
——管理评审要关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5.2.业务描述5.2.1评审准备5.2.1.1评审计划根据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在管理评审实施前两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见附录A),报经主任审核、批准。
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评审时间、地点和方法;——评审范围、内容和重点要求;——评审所需的资料目录和提交工段;——出席人员。
15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FYFY/QP 2015-2017 版本号:A/0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编制:审核:批准:2017-08-01发布2017-08-01实施广东X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版本号:A/01 目的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4 管理职责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5.1 评测策划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a)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前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前,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与诊版本号:A/0断。
b)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时或定期的监视与测量。
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改进控制程序
3 術語 無
4 職責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負責組織開展自評估工作;組織對自評估中暴露的問題,討論和制定整 改方案;跟蹤改進結果。 相關部門:根據自評估與診斷結果,做好自身改進提升;負責自評估基礎數據收集。
5 工作內容 5.1 評估與診斷方式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借助中國兩化融合諮詢服務平臺,開展評估與診斷工作。 5.2 評估與診斷週期
電子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兩化融合評估診斷與改進控制程序
文件編號﹕____________ 修 訂﹕____________ 審 核﹕____________ 批 准﹕____________
版 本﹕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程
序
文
件 版本/次 A0
文件編號
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改进控制程序
5.6 評估與診斷跟蹤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負責定期督促和檢查整改效果。
6 活動程序 無。
7 記錄 兩化融合自評報告。
8 相關文件 《工業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評估規範》。
9 附件 無。
頁
碼
第2頁 共2頁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明確自評估時間,報請管理者代表審批通過後,開展自評估與診斷工作。 5.3 評估與診斷準備
a)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參考諮詢服務平臺通用評估指標體系,收集自評估各項關鍵指標相關 數據;
b)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明確相關單位資料收集、錄入、校對職責; c) 確立有關各項關鍵指標,與行業水平進行對比。 5.4 評估與診斷實施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自評估,填寫自評估記錄表,最終形成自評估報告,提 交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審批通過後,相關部門和單位遵照執行。 對於自評估過程中暴露的問題,無法統一意見時,報請管理者代表裁決。 5.5 評估與診斷改進 管理財務部資訊室組織相關單位,對自評估報告中涉及不符合要求的新型能力、不符合可持 續競爭優勢獲取的要求的問題,逐一討論落實改進措施和制定整改方案。
两化融合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受控编号1目的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实现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两化融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3.1总经办负责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负责联系法定的检测部门,对公司安全生产条件、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负责组织对员工的体检。
3.2信息部负责制定《两化融合体系监视和测量计划》,对有关两化融合运行控制、两化融合目标完成情况、打造新型能力的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并记录在《两化融合体系监视和测量记录》表内。
3.3生产中心负责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3.4设备安技部3.4.1负责组织对废弃物的处理并统计其排放量。
3.4.2负责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3.5各部门负责对相应的环境、职业安全表现、两化融合数据的监测。
4管理内容与方法4.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绩效的监视和测量4.1.1两化融合绩效的监视和测量4.1.1.1信息部负责制定《两化融合体系监视和测量计划》,计划应包括监测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次、责任人、相关记录等,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1.1.2信息部应充分应用控制与信息系统、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4.1.1.3信息部按计划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测量和监视,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两化融合目标的实现程度;——打造新型能力的实施方案执行情况;——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数据分析利用等方面的同步改进和提升情况。
4.1.2员工健康情况的检查4.1.2.1检查频率a特种作业人员:两年一次。
b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从事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作业人员:一年一次。
c从事一般性工作,不属于以上范围的人员:两到三年一次。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一、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方针、目标,以及管理体系的范围、结构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1、方针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两化融合方针,体现对两化融合的重视和推动决心。
方针应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一致,例如:“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设定可衡量的两化融合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 XX%、降低成本 XX%、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XX 天等。
2、管理体系范围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涵盖的业务范围和组织单元,包括生产、研发、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以及总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组织架构。
3、组织结构与职责清晰界定两化融合管理相关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
成立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设立专门的两化融合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协调、推进和监督工作;各业务部门则负责本部门两化融合工作的具体实施。
4、过程管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含多个关键过程,如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创新、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等。
对每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明确输入、输出、活动和资源需求,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接口关系。
5、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确保企业为两化融合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如招聘和培养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设立专项预算用于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等。
6、评估与改进建立两化融合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两化融合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测量,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二、相关程序文件相关程序文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和规范。
1、战略规划控制程序明确企业两化融合战略规划的制定流程,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确定、战略举措制定、评审和发布等环节。
两化融合贯标流程
两化融合贯标流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产业正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型,这就需要实现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这就是所谓的“两化融合”。
而贯标流程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标准的全过程控制。
两化融合贯标流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本文将介绍两化融合贯标流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关键要点。
一、需求分析阶段。
在实施两化融合贯标流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企业内部现有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同时,还需要对外部市场和行业标准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
通过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规划设计阶段。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两化融合贯标流程的规划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同时,还需要设计贯标流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包括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集成。
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是为了确保贯标流程的实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施执行阶段。
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需要开始实施执行两化融合贯标流程。
这包括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贯标流程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同时,还需要逐步推进贯标流程的实施,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
在实施执行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和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贯标流程,确保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四、监控评估阶段。
贯标流程的实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监控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在监控评估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受控编号:1 目的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评审,识别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促进公司的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每年定期举行的和必要时追加的管理体系评审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归口管理。
负责主持管理体系评审,作出管理体系运行结论,就管理评审的有关重大事项作出改进决策。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落实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其改进的建议。
3.3总经办——是管理评审的协助机构,负责发放管理评审会议通知,收集、汇总管理评审输入所需的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组织制订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并跟踪验证。
3.4各相关部门——负责按管理评审计划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管理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参加评审会议,制订并实施评审中提出的改进措施。
4.工作程序《管理评审控制流程》详见附件14.1管理评审计划4.1.1结合管理体系审核(包括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结果,总经理主持至少每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活动,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1.2总经办在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
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⑴评审时间⑵评审目的⑶评审范围⑷参加评审人员的组成⑸评审依据⑹评审输入内容4.1.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可适时增加管理评审:⑴本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⑵出现重大质量、环境、员工伤害事故或发生顾客的严重投诉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时;⑶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涉及法律法规、标准等重大问题时;⑷审核(包括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及第三方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
4.1.4管理评审计划在评审前10天通知到各职能部门,各相关部门准备评审输入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
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
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
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a)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b)评估方法;
c)评估指标项;
d)数据采集项;
e)填报对象;
f)填报说明。
6.2评估实施
6.2.1开展评估
6.2.2信息化管理中心将批准后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分发给各个业务部门,应明确各部门数据反馈时间。
6.2.3各部门认真填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报至信息化管理中心。
6.2.4各部门所填报数据应确保准确性、完整性,严格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数据填报说明进行填写。
6.2.5信息化管理中心汇总、审查各部门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数据,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评估方法开展具体评估工作,对每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出评估结论。
6.2.6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各项指标的评估结论,结合评估方法,评估公司两化融合所处发展阶段。
6.2.7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整体性评估结果,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确保找出原因: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没有形成预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不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要求。
针对问题和原因,按PDCA的方法进行检查和整改。
6.2.8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评估与诊断结果,组织编写《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6.2.9《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文件内容应包含:
a)评估背景;
b)评估范围;
c)评估目的;
d)评估方法;
e)评估结果;
f)评估分析;
g)改进措施。
6.2.10信息化管理中心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至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评估报告批准后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
7.相关文件
7.1《记录控制程序》
8.记录
8.1《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8.2《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8.3《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