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合集下载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样本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样本

体温单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理解病人病情,同步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某些。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一项寻常重要工作。

普通体温单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别的只填日。

(2)40℃-42℃之间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暂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背面填写新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达。

40℃-42℃之间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详细时间外,别的均按24小时制,精准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 时X分”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背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术后日数以同法表达。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持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天写手术⑵。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一、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 301—2↑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体温单书写要求》PPT课件

《体温单书写要求》PPT课件
— —
— — — — —
入手出分转急死外 院术院娩入诊亡出
手 九十十二三术四 时时时时时入时 十 十十十院五 分 分分分 分
四 时 十 分
40℃
入手出分转死请 院术院娩入亡假 九 十二三四 时 时时时时 十 十十十五 分 分分分分
11
2. 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 并履行相应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 注明。
脉搏 体温 (次/分) ℃
入院手 术
分 娩
请 假








160 41°
九 时
九 时
九 时














140 40°
120 39°
100 38°
80 37° 60 36°
40 35°
口表
冰 敷
腋表 肛表 20 34°
脉搏
辅 助 呼 吸
停 辅 助
冰 敷


体 温 不 升
心率
呼吸 (次/分)
50 PG(-) Pro(+)
其它
第 1周
26
广东省人民医院 体温单
姓名
年龄 性别 入院日期
病区
床号
住院号
日 期 2002-12-29 30
31
2003-1-1
2
3
4
手术或产后日期
0
1
2
3
Ⅱ -0
1
2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4 8 12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一、体温单填写要求体温单是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的医疗文书。

体温单项目内容包括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等。

填写时应根据各项目的填写要求使用正确的颜色、符号进行记录,对计算机打印的纸质病历不做颜色要求。

(一)眉栏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入院日期等,使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填写。

(二)一般项目内容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使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填写。

1.日期:体温单的每页第1天应填写年、月、日(例:2020-03-26),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写日期;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年、月、日。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患者出院。

3.手术后天数:连续填写7天,如在7天内又做手术,则第2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1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

例:第1次手术1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1(2),1/2,2/3,3/4……7/8,连续填写至末次手术的第7天。

(三)生命体征1.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人、出院、死亡等项目,除手术不填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记录到分钟。

2.患者住院期间应每天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至少1次并记录,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未在相应时间点测量时,顺延至下一时间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3.体温、脉搏、呼吸、疼痛等(1)体温①体温用黑色或蓝黑色笔绘制,腋温以“×”表示,肛温以“O”表示,口温以“●”表示,相邻温度用直线相连。

②常规体温每日测量1次(15:00)。

当日手术患者术前加测1次(7:00);手术后3天内每天常规测量2次(7:00、15:00);新入院患者,即时测量体温1次,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

③发热患者(体温≥37.5℃)每4小时测量1次;如患者体温在38℃以下,23:00和3:00酌情免测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为常规测量。

护理体温单书写规范

护理体温单书写规范

PART 2
体温的测量与记录
测量方法
单击添加标题
测量工具: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
单击添加标题
测量部位:腋下、口腔、肛门等
单击添加标题
测量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测量时保持体温计清洁 干燥;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准确记录日期、时间、测量部位和温度值。
PART 3
脉搏的测量与记录
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使 用电子血压计
或听诊器
测量部位:通 常选择在患者 的上臂,也可 以选择在手腕
或脚踝
测量姿势:患 者应保持坐位 或卧位,手臂 放在身体一侧,
放松
测量频率:根 据护理需要, 定时记录脉搏 情况,如每小 时一次或每两
小时一次
正常脉搏范围
测量方法: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测量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正常范围:60-100次/分钟 注意事项:测量时应保持安静,不要紧张,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记录方式:在体温单上记录脉搏次数,并注明测量时间
皮肤情况
皮肤颜色 皮肤湿度 皮肤温度 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
江元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雪
汇报时间:20XX/01/01
饮食类型:记录患者所摄入 的食物种类和营养价值
食欲状况:评估患者的食欲 是否正常,是否有厌食、暴
食等异常情况
饮食相关症状:记录患者是 否有与饮食相关的症状,如
恶心、呕吐、腹泻等
排泄情况
记录内容:排便的次数、颜 色、性状、量等
记录时间:每次排便后及时 记录
异常情况:记录异常情况, 如便秘、腹泻等
备注:如有特殊情况,需在 备注栏注明

(完整word版)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完整word版)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一、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1、楣栏及日期/日数/时间的填写要求: ①用黑笔填写.②楣栏填写格式:姓名、年龄(岁)、性别、日期、科别、病室(如3-5)、床号(8)、住院号(000000123456)。

③转科/床的填写格式:例如:病区: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床号:15→30④入院日期填写格式: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如“2007-3—27”,其余6天,只填写日期;如到新的月份,应填月—日如“4-3";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如:“2008-1—1”⑤住院日数填写格式:从入院当天起为第一天,连续写至出院。

手术或产后日数:(用红笔填写)手术当日写0,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10天;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依次填写到手术后10天止.依次类推2、40℃横线以上的内容填写:①用红笔填写在相应的时间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出院/转入/手术/分娩/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24小时填写,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

手术不填写时间. ②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内科转入外科,由外科接收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

3、40℃横线以下的内容填写:①体温记录法:用蓝色笔绘制,口温“●”,液温“X”,肛温“O”。

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若体温在横线上也要连接。

物理降温记录:红圆圈表示,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在同一纵格内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多次测体温时,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②如体温低于35℃,则在35℃以下用黑笔写“体温不升"。

患者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黑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③患者如拒测/外出/请假而未测体温,在34—35℃之间用黑笔写“拒测”、“外出”、“请假",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患者因手术、检查等原因(没有离院)而未测体温,前后两次体温要连接.④脉搏记录法: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若脉搏率在红粗线上不必连接;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

体温单书写规范【范本模板】

体温单书写规范【范本模板】

体温单书写规范体温单是用于描绘患者体温、脉搏、呼吸曲线和记录患者血压、体重、出人水量、人院、出院、转科、手术、死亡等。

一、体温单的记录要求:1.用蓝色钢笔填写以下眉栏项目: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门诊号、住院号、日期、住院天数。

2.日期栏: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只填日,如在其中遇到新的月份或新的年度,应填月、日或年、月、日。

3住院天数栏:自人院第1日起连续填写至出院日。

4.手术日期栏:该栏用红钢笔填写,主要填写手术或分娩后日期。

手术(或分娩)当日在相应时间内纵行填写“手术"(分娩)二字于4O一42℃之间,次日为术后(分娩后)第1日,填写“1”以后依次类推,填至术后(分娩后)14天,如在此期间作第2 次手术,应在手术当日填“手术2”,其他同前。

5.在体温单4O- 42℃之间相应时间格内,红笔纵行填写人院、转科、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特殊治疗与用药。

二、体温曲线的绘制:1.体温以蓝“x,’标志腋温,”○’’标志肛温,"●”标本口温,两次体温之间以蓝笔连线。

2.物理或药物降温后30mm的体温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次的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3.体温不升时,在35℃以下相应时间格内以蓝钢笔填写“不升”二字,下次体温不与前次体温相连。

三、脉搏曲线的绘制:1脉搏以红“●”为标志,相邻两次脉搏以红线相连。

如脉搏与体温相遇,则在体温之外画以红圈。

2.心率与脉搏不一致时,心率画红圈,脉搏画红点,并分别连线至一致后再画红点,两连线的空白区以红铅笔画直线填满。

四、呼吸曲线的绘制:1.呼吸以黑笔“●”为标志,相邻两次呼吸以黑铅笔画线相连。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应以黑⑧表示。

五、体温单下方诸项填写要求1.体温单下方各项均应用蓝钢笔填写2.大便以次为单位.如灌肠后大便一次填写1/E,灌肠后无大便填写O/E,失禁者以来为标志。

3. 小便以次为单位,如记录尿量应用ml表示.4.出入水量以ml为单位。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皮试、页码等;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填写要求如下:一、眉栏、项目栏均使用黑色水性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二、眉栏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如遇转科/转床时科别、病区、床号用箭头表示;三、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产后天数的书写: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5天进行第2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61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一天,6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六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3次手术,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7天,第2次手术后第2天,进行第三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3/81代表第三次手术第一天,3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三天,8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八天;以此类推;所有手术患者须填写手术后天数,包括介入手术患者;4.产后天数:自分娩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四、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一记录频次1. 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每天一次;2.住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大便次数一次;3.病危/病重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六次;4.发热患者:腋温正常范围 ,腋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四次,连续三天测得腋温℃以下改为每天一次;腋温高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六次,连续测量体温六次降至℃以下改每日四次,降温30分钟需要复测体温并记录;5.手术患者前一天18:00和术晨06:00测量一次T、P、R、BP,术后每日四次,连续3天,正常后每天一次;二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三体温1.体温符号:口温以黑色“●”表示,腋温以“×”表示,肛温以“○”表示;国家卫生部规定以蓝色表示2.每小格为℃,按实际测量度数,记录在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直线相连;国家卫生部规定以蓝色表示3.体温不升时,将“不升”二字记录在35℃-34℃之间的空格内,定格记录;4.患者如拒测或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而未测体温,在35℃-34℃之间用黑笔写“拒测”、“外出”,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如果患者连续拒测体温请及时与上级护士和主管医生汇报,如外出检查在返回病房后及时补测体温并记录相应的时间栏内;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圆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如物理降温后体温不变,在原体温外划“○”,例如:“ⓧ”;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四脉搏1.脉搏符号:脉搏用圆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直线相连;心率用圆圈“○”表示,相邻心率之间也用直线相连;脉搏短绌患者测脉搏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在体温符号外划圆圈“○”;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4.心率超过180次时,受体温单格式限制,需将心率变化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五呼吸1. 在呼吸栏内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2.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表示,在体温单呼吸栏内用®表示,不需要记录频次;五、血压、体重、大便、入量、出量、身高、皮试、空格栏的记录要求:一血压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一次;2.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 毫米汞柱mmHg;3.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例如:150/90下肢;二入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07:00-07:00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三出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07:00-07:00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四大便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1日24小时大便次数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3单位:次/日;五尿量:如为导尿,尿量则以“ml/c”;小便失禁时用“※”表示;六体重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一次;2特殊情况: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测量者,在体重内可填上“卧床”3单位:公斤kg;七身高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身高并记录;2单位:厘米cm;八皮试如患者药物过敏,可用黑色笔写药物名称及括号,阳性可用红笔写“+”表示,例如:青霉素+; 阴性可用黑笔写“-”表示;例如:青霉素-;如果同一天做几种药物过敏试验九空格栏可作为需观察增加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引流量情况等;参考文献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体温单一格是几度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体温单一格是几度

体温单的书写规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局部。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准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 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假设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又行二次手术,那么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场计数,连续书写14天,假设在14天进展第2次手术,那么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体温单填写标准

体温单填写标准

附件一:体温单填写规范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1、科别:必须写全称。

例如:精神科一。

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科别:精神科二、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

例:原102—3 。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

例如:202—4床号: 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 月—日,例如: 2010—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11—01—01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单位:毫升(ml)。

(3)出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 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一月一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301 —2T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一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 应填写月一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一月一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 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 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 则表示为“ 1500/C”。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 (1 )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 40C —42C之间的记录:40C—42C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C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C- 42C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C—42C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n,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n,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 n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 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体温单填写规范

体温单填写规范

附件一:体温单填写规范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一、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1)科别:必须写全称。

例如:精神科一。

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科别:精神科二(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

例:原102—3 。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

例如:202—4床号: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10—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11—01—01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单位:毫升(ml)。

(3)出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 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一、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301—2↑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体温记录单书写范例

体温记录单书写范例

体温记录单书写范例1. 介绍体温记录单是用来记录每天患者体温情况的重要文件,对于疾病防控和医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档为体温记录单的书写范例,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填写与记录体温信息。

2. 书写要求- 书写清晰、规范,避免出现潦草、模糊的字迹。

- 使用可靠且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 使用单位标准的温度计(摄氏度或华氏度),并在记录中注明使用的温度计类型。

- 每天记录的体温应包括以下信息:测量时间、体温数值、是否服用退热药物或其他情况说明。

- 每日体温信息应有连续的时间顺序,方便观察和分析体温的变化趋势。

3. 书写范例日期:2022年1月1日- 上午8时测量:37.0°C- 中午12时测量:37.5°C- 下午4时测量:38.2°C(口腔测量)- 晚上8时测量:37.8°C备注:中午12时服用了退烧药物。

日期:2022年1月2日- 上午7时测量:37.2°C- 中午12时测量:37.4°C- 下午4时测量:37.9°C- 晚上9时测量:37.7°C备注:无特殊情况。

...4. 注意事项- 若体温持续超过38°C或出现其他疑似病症,请及时告知相关医务人员。

- 如有病情恶化或急需咨询,请立即就医。

- 不能自行更改或擅自涂改已记录的体温信息,以免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

-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进行体温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体温记录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和随时跟踪病情。

5. 总结准确记录体温是掌握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础工作。

本文档提供了体温记录单书写的具体要求和示例,希望能帮助您正确记录体温信息,同时也鼓励您在生活中注重个人健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一、体温单书写规范
(一)体温单内容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
(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
1.眉栏:
(1)姓名
(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07-07-06
(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

科别:呼吸二
(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 301—2

床号:706--3
(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
月—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
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5)大便次数: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大便栏内,每24小时记录1次。

大便失禁或人造肝门者用“*”表示,灌肠用“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用“1/E”表示。

(6)药敏试验:填写药物名称及试敏结果。

试敏结果记录在相应栏内,用蓝黑墨水笔写“(阴性)”,如阳性括号内用红色墨水笔填写“(阳性)”,不用“(+)”/“(-)”表示。

同一天做两种药敏试验时,一格内填写两个结果,依次上下排列。

同一天做两种以上药敏试验,则在栏下加写。

(三)用红色笔填写下来各项:
1、在42-40℃相应时间内顶格纵行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入、急诊手术入院、出院、死亡等,应填写相应时间,要求具体到时和分(见示例)。

竖破折号占一小格(如病人接往手术室后停手术返回病房,体温单上纵行填写停手术回病室-×时×分)。

2、转入由接收科室填写。

3、手术后日数: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

例如:术后日数1 2 3 4 5/Ⅱ6/1 7/2 8/3 9/4.
(四)体温曲线绘制:
1.用蓝黑笔绘制符号:口温“●”,腋温“×”,肛温“○”,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直线连接。

体温单中曲线用相应颜色笔标识和连线。

2、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画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栏内,以红圈表示,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相连。

药物降温后的结果,应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体温不升,低于体温单最低线时,画在体温单最低线处,并在右侧同格内用蓝笔画一向下箭头。

例如:“×↓”。

实际数值记录在相关护理记录单上。

4、亚低温治疗按实际所测体温进行绘制。

示入手术分转急死出
例院术毕娩入诊亡院
:∣离回∣∣手∣∣
九病病二十术四十
时室室时时入时时
十∣∣十五院五十
分八十分分∣分分
时时四
五五时
分分十

(五)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1、脉搏以“●”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

2.如脉搏与体温重叠,在蓝叉外画红圈表示;肛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圈内画红点表示;口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点外画红圈表示。

3、高热短绌脉以红圈表示心尖搏动,红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为短绌,用红色平行线填满。

4、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率应以红圈内写“红色H”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

5、如脉搏、心率超过180次/分,画在180次处,并在脉搏右侧同格内用红笔画一向上箭头。

例如“:●↑”。

实际数值记录在相关护理记录单上。

(六)呼吸:
呼吸以数字来表示,用蓝黑墨水笔在相应栏内填写,相邻两次呼吸上下错开,先上后下
(七)测量频率:
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2次(8:00 16:00),连续三天,术后三天测4次,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6:00测量体温、脉搏一次;体温达37.5℃及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4次(8:00 12:00 16:0020:00),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16:00);体温超过38.5度以上,每4小时测一次,有处理措施;体温超过39度有降温后的复测标识。

(八)其他:
体温单只能单面使用,不可以正反面印刷和使用。

长期住院的精神、康复科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异常表现,可采取自制记录单记录生命体征的测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