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规范性与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复习题
人文社会科学复习题1.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科学化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
2.简述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
双重属性是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是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3.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1)坚持真理原则A 不受阶级立场左右B 不受个人观点左右(2)具体的研究方法A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人们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B 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的一种方法。
C 抽象和具体方法。
抽象:是通过分析把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的属性抽取出来进行深入的研究,舍弃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掌握其共同的、必然的、和本质的东西。
具体,是指在理性思维中把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完整地再现出来的认识。
D 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历史,是指客观现实以及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逻辑,是指以概念、范畴、科学理论等思维形式对上述两方面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应和概括,即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价值分析法。
经济分析法:肯定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在阶级社会里,各门人文社会科学都有阶级性。
历史分析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毕生的科学研究中一直十分强调,分析任何社会问题都必须把问题置于它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
价值分析法:价值判断要回答的是事物的理想化状态。
(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致性。
4.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是什么?双重属性是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是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a.科学性:必须从客观事物出发,秉持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主流位置。
3、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做纯粹客观的想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想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4、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主题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5、研究方式: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采用调查研究;人类学者采用实地研究;传播学者采用文献研究。
6、(社会)理论:是以一套加以系统陈述的,以可靠地经验资料为基础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
其基本要素包括: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
/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在世纪社会研究中,理论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之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管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
(袁方)7、概念:它是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
8、自变量: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
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1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一、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应具备的能力和习惯。
而校园文化则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
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创设出来的,在教育者自觉控制下优化的、形象的典型环境,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艰苦奋斗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需要有一个教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
具体说来,校园文化主要指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主要指全体师生在教育、生活与劳动中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基础。
优良的学校文化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还能促进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
校园文化并非什么新名词,而各种文化说也颇为多见。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无论你怎样理解,怎样看待或是否已意识到,校园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在外显与内隐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许多办学成功的校长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开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一流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重点的转移,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校园文化能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机制,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学角度看,校园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审美、娱乐等文化知识;既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余活动。
从学校自身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简单的传授,还有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等等。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步骤:(1)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调查阶段;<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问题的提出:(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问题可以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B)可以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
(C)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们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研究问题的选择:(A)理论意义。
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
(B)应用价值。
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包括对社会长远发展有价值的问题。
(C)迫切性。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D)可行性。
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保证。
(E)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
(2)选择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2>理论研究。
<3>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地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探索性研究:也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3)探索性研究的内容:<1>查阅文献:作用:(A)了解以往研究成果;(B)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C)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第一节确定研究类型第二节确定研究方式第三节确定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第四节研究的操作化第五节设计研究方案第一节确定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的性质、目的、时间和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做不同的划分,从而形成不同的研究类型。
一、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性质,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是指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验证并丰富以往的理论成果。
它一般都需要具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在研究中检验假设,以此来发展理论。
•应用性研究是指为提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应用。
它不关注如何发展和完善理论,而只是关注搜集必要信息并以此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社会科学可以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说明,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它事先一般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通常采取归纳分析的逻辑方法。
比如要了解人民大学教师对校长的看法如何,则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
•解释性研究:对研究对象作出解释,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它是描述性研究基础上的深化,一般具有明确的研究假设,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所收集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来对研究假设进行证实或者证伪。
如对人大教师对校长态度的形成原因的分析。
它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因果分析、功能分析、量化分析、历史分析等。
•纵贯研究:在不同时点或较长时间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它侧重探讨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具体分为:a) 趋势研究:针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
如:广告效果的研究(如受众在看某个广告之前、期间、之后对某产品认知度的变化研究)b) 同期群研究: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群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系统阐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与层次
系统阐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与层次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关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的活动规律,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
主要包括社会学(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政治学(对国家、政府的研究)、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具有整体性、客观性、价值性等特点。
《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利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加识。
”可以做这样的概括:首先,科学具有客观性;其次,科学具有系统性;第三,科学具有普遍性;第四,科学具有实证件;第五,科学具有毛开放性。
总之,科学不相信一劳永逸的发现,不接受千古不变的结论,科学是开放的。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都有着鲜明的区别。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首先,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个性事件、难以模拟、难以控制、复杂性、难以简单化、难以量化、认识对象反作用等,它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抽取更多的样本,而且难以做出准确的长期预测,研究结果的推广范围小;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第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件与整体性的统一,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与人文学科研究相比,首先,意图不同。
人文学科关注的是具体的特殊性,通过特殊性来探讨人生的意义;而社科学关注普遍的共性;其次,方法不同。
人文学科主要是采取主观思辨方法,体察对象的主观思想状态,依靠直觉或理解进行研究;社会科学则主要采取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仅仅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观测和实验活动,也不仅仅是学者是书斋中皓首穷经耳朵读书与写作工作,而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验证结论的全过程。
德育原理重点
1、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界较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正确的理解是: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现代德育的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5、德育的理论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是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8、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
•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
9、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发展功能。
享用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衡系统的作用。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姓名:谭俊娇学号:2011211553学院:信息学院通过前几周较系统的学习,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课后翻阅相关资料和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浅谈一下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认识。
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社会研究?社会研究,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现象加以了解、说明和解释的一切活动。
它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释和预测为目的,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进而社会研究方法就应该是指: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加以解释和预测的科学方式和手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解释说明这些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活动包含基本的自然运动,但社会现象比物理现象等自然现象复杂得多,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所无法进行的,这时必须通过理解来进行解释,应该坚持实证方法与理解相结合。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在社会科学范围内,除了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价值取向的因素之外,由于认识对象也是具有价值取向,追求一定目的的人的活动。
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不可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坚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统一。
两种研究方法可以互相提供帮助与支持,可以穿插使用,相互借鉴,相互结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两者的统一,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工作,要最终实现研究的目标,就必须在研究实施之前对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完整的设计。
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既定目标,就要根据其研究类型采用相应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
现代教育概论
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主—客—主的模式。
根据这种认识,我们把教育过程的要素分为作为主体的教育者,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和中介客体。
教育活动在总体结构上呈现一种“主体--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启动者、调控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或是客体。
但这种主客关系之表现在意向性上。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的目的性。
师生之间的交往时有目的的,他试图改变学生的身心结构,朝其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是认识上的主客关系,这种认识是双向的,是一个双方相互了解的认识过程。
教育活动在次级结构上呈现“主体--客体--主体”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双重角色,而且自身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
就教育者而言,即使教育活动(教育者与教育中介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又是受教育者认识的客体和作为受教育者学习资源的客体。
就受教育者而言,首先是教育者认识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活动(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
所以教育过程就是由三个环节“同客体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同另一主体的交往活动、同自身的对象化活动”所构成的实践活动,。
这一实践活动是以人的自我建构为目的的,其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往。
教育就可以认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
2、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未特性化,未完成性说明了人的可塑性,给你的发展留下了空间,这就为教育的留有余地。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类生命。
教育可谓是人的第二天性和第二生命,人从父母那里获得第一生命,只是具备了做人的基础,人要成为人还要经历二次生成,受教育是人性的拓展与升华,是人本质力量的扩充与丰富,教育是类生命所特有的存在形式。
规范如何进入社会科学解释——对当代自然主义基于语境模型的语义分析
社会 科 学 解 释 是 社 会 科 学 哲 学 的重 要 研 究 领
域, 该领 域 的争论 始 终 和 科 学 哲 学 关 于解 释 的讨 论 纠 结在一 起 。其 中 , 为 激烈 的是 : 最 自然 主义 和反 自 然 主义 围绕规 律 和规 范在 社会 科 学解 释 中的地位 的 争论 。 自然 主义 主张 社会 科学 解 释与 自然科 学解 释 没 有本质 的 区别 , 以规 律 在 社 会科 学解 释 中 占据 所
20 年 1 08 O月
0C ., 08 t 20
规 范 如何 进 入 社会 科 学 解 释
— —
对 当代 自然 主 义 基 于语 境 模 型 的 语 义 分 析
袁 继 红
( 广东 商学 院 政 治 与教 育学 院 , 东 广州 5 0 2 ) 广 1 3 0
[ 摘
要 ] 在社 会 科 学哲 学领域 , 当代 自然主 义和 反 自然 主 义 关 于社会 科 学解释 的争 论 焦 点之 一
自然 主义寻 求语 境 解 释 模 型 , 么 语 境 模 型是 否 能 那 有 效地 应对 有关 规 范 的问题 呢 ?本文 对 这一话 题 持
肯 定态度 , 而亨德 森 ( .He d ro ) 用 语境 模 型 D n es n 利
已经作 出这 种尝试 , 因此 , 文试 图考 察这 一进 路 的 本 关 键脉 络 , 在 亨德 森 的基础 上作 以下 推进 : 并
收 稿 日期 :0 8 8 O 20 —0 —2
基 金 项 目 :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境 主 义 知 识 论 难 题 研 究 ” 编号 :8 Z 0 7 ; 东 商学 院校 级 课 题 资 助 “ 于认 知 科 国 语 ( 0C X 1:6 S 2 0 ) ( 0 B 7 0 1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3篇)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探索过程。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我了解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出真正可信的结论。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水平。
其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实证分析,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定性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通过深入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定量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测量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推断问题的解释。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定性研究的采访、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也掌握了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能够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效度。
再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因果关系,研究对象也常常是动态和多样的。
因此,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问题的深入和问题的解释,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提出研究假设和论证研究结论。
同时,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正确和有效,要注意避免研究误差和研究偏差,尽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第一章绪论1、科学: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是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2、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3、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2)因果决定论—科学假设,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普遍性—科学对象与科学结论是普遍的(4)开放性—任何科学知识都知识相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科学研究依靠经验观察与验证等实证方法(6)客观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则尽量排除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7)明确性—科学研究针对具体事务,并且以明确的操作化方法进行(8)社会性—科学必然受社会影响和制约5、科学的功能:技术功能—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一种技术手段学术功能—基本功能,科学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真理、建立科学理论社会功能—科学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6、科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分类;第二阶段是对自然界运行机制或规律的认识;第三阶段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认识。
7、当代科学在发展上遇到的问题:科学与文化的分离、科学方法的局限、社会制度的制约。
8、社会科学的内容: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研究9、社会科学的出发点: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10、社会科学的性质:同科学的性质11、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12、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从早期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没发展到更强调对现象做系统的解释;社会科学像自然科学家那样更侧重发现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注重说明个别事件或现象的特殊性。
13、14、传统的求知方法:权威法、经验法、思辨法(依靠直觉、洞察和逻辑推理来获取知识)科学程序:科学方法的核心,基本程序:建立假设、操作化、经验观察、得出结论15、16、17、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中西方差异——思维方式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比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地理环境半封闭、大陆型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经济小农经济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代表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惊异”思维中心伦常治道认知自然政治 + 伦理 + 哲学 +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 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家 = 政治家 = 道德家 = 文学家/诗人哲学 + 科学 =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哲学家 = 自然科学家孔子哲学:以“仁”、“礼”为中心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击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重科学、重认知2.整体性与分析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1) 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2) 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3) 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中国辩证思维方式比较:中国的“元气说” vs. 西方的“原子论”“元气说”—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原子论”—分析性思维方式: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为原则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1.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2.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3.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3.意向性与对象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经世致用”,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重视“治人”与“人治”的政治伦理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以自然为认知对象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4.直觉性与逻辑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儒、道、佛—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理学家:‘太极”;佛教:“顿悟都靠直觉、灵感、顿悟、领会儒家—孔子:“内省不疚”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道家—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佛教—禅宗主张“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西方思维方式——逻辑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从教会的《圣经》出发5.意象性与实证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象性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 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采用:意象 - 联想 - 想象替代; 概念 - 判断 - 推理的逻辑论证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集中表现: “立意于象”,“妙象尽意”“微言尽意”,“入理言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西方思维方式——实证性古代希腊人注重:形体,特别是解剖侧重于事物的要素、结构重定形,而非定性手工业发达:工匠传统近代西方实验科学:实证性培根:创立归纳法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奥地利马赫和法国阿芬那留斯:创立第二代实证主义德国哲学家石里克:创立第三代实证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6.模糊性与精确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模糊性思维的对象、方法和工具:模糊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重视直觉体悟疏于分析实证,缺乏逻辑推理描述事物重求其似、其“神”不甚求其真、其实不甚求其精确、清晰往往带有朦胧、粗略、笼统甚至是猜测的成分西方思维方式——精确性古希腊人的传统:注重雕塑这种三维艺术精确性思维的基础:二值逻辑“非此即彼”、“非真即假”基本原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重视数学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确定性、规范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理化、符号化注重语言的逻辑性7.求同性与求异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求同性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信仰和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压制异己的先例“汉代孔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径,古今之通义也”科举考试制度:按统一的八股文格式写同类文章表达同种观念和同类观点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以维护君权专制为核心,以皇帝圣旨为最高权威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特权制度强化一元化的政治结构把不同思想视为异端规范意识、群体意识、集体主义、同一的价值取向、人格标准、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求同、排异“超稳定”文化西方思维方式——求异性西方智者:对于自然奥秘充满好奇心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西方思维方式随着科学发展而变化科学与民主氛围:不求一成不变西方思维的批判性:继承、怀疑、批判、挑战、否定、求异忌同,标新立异,开拓创新笛卡儿:“怀疑论”主张思想自由、破除奴性、摆脱束缚个体主义: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喜欢各抒己见思维方式——多元化:多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寻求新的方面、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重视追根穷源: “为什么” - “是什么” - “为什么”...8.后馈性与前瞻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后馈性一体化政治结构和“大一统”思想:唯圣、唯书、唯上、膜拜祖先,崇尚圣人、经典、权威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以经典之学说为信条、以权威之结论为根据喜欢引经据典,“温故而知新”,“言必称三代”嗜好对经书进行训诂、注疏和考据(即所谓“经学”)结果:重视历史,崇拜祖先,尊重经验,推崇传统以托古求认同,以“古已有之”为立论准则以“古纸堆”而非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西方思维方式——前瞻性前瞻性的主要表现:提出许多预测性、前瞻性的理论和学说,如:柏拉图:理想国哥白尼:日心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德国弗勒希特海姆:未来学9.内向性与外向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内向性内向性的主要原因: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的闭关锁国,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大一统”的思想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向性的主要表现:注重内向自求,重“心术”“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反省内求”“人人可以反求自识,而无事乎向外追索”认为自识本心即可达到自我完善亦即把握了外界事物的本体儒家:在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反省人的社会本质道家: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反省人的自然本性返回到人自身的致思倾向:内向性的思维方式求稳的心理,好静的性格:“静”、“思”、“悟”、“忍”安分守己、知足忍让、重义轻利满足现状、害怕竞争、怯于突破热衷于“窝里斗”、“内耗”,不求向外进取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西方思维方式——外向性外向性的主要原因: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商业、航海业发达古希腊传统:注重研究自然客体,向外探索自然奥秘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追求自由近代以来: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外向性的主要表现:思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方式开放型海上大扩张,对外侵略、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求变的心理,好动的性格:“动”、“变”、“争”、“斗”全球观念,宇宙意识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现代西方哲学名词解释
现代西方哲学名词解释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试题汇总1.意向性意向性是意识的基本结构,即排除了与个人心理相关的意识内容之后剩余的纯粹意识。
意向性的纯粹性表现在:即使意识与外部实在没有发生关系,意识也因指向某物的活动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
胡塞尔用意向性来建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2.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3.试述波普尔的否证主义有哪些特点。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1)波普尔以证伪主义为旗帜登上哲学舞台的。
其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性标准就在于其可否证性。
不能为任何想象的事件所否证的理论是非科学的。
可否证性概念是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核心概念。
首先,它被用来解决科学划界问题;其次,它用于解决归纳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简单地说,方法论及时关于方法的方法。
它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是抽象地、概括的“方法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问题。
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描述可谓众说纷纭,而我们则是试图从两方面来介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一是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之争,二是社会科学与外部的冲突。
社会科学内部的不同观点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主要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
自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相继发展起来,并树立了自然科学的权威位置。
此后社会科学各学科也竞相建立并争取自己的科学地位。
社会学一诞生,其鼻祖奥古斯特·孔德就提出,社会学时关于“社会的科学”,并是各自学科的’“皇后”。
其后的几代社会学家大都继续了孔德的弘旨,努力创建所谓的“科学的社会学”。
故人们通常把这种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孔德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实证主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的工具实证主义阶段和后实证主义阶段。
经典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孔德在《实证政治学体系》中提出我们的每一个观点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或虚构;形而上学或抽象;科学的或实证的。
与之相适应,人的发展也经历三个阶段;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和工业社会。
他认为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实证主义应是这种社会中主要的思想。
由此他提出了“科学层次”理论和社会学。
工具实证主义的代表人徐尔平提出,工具实证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研究方法是独立与哲学,客观性,而非哲学性。
后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继承传统实证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当代的其它各种思想观点。
他通过倡导后实证主义观点而赋予实证主义新的内容,并提高了它的解释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各种反实证主义或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纷纷出现,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作业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课程作业一、概念题:1、科学:是指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科学的三个主要任务是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个性解释:个性解释是指对某一独特事件或个人行为的解释,即对其特殊性或独特性的解释。
历史学、法学常采用这种模式。
个性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发生学解释;(2)意向性解释;(3)倾向性解释;(4)多因素解释。
3、第二手分析:第二手分析也称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4、调查研究:调查研究( Survey research)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5、实地研究: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是一种深人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二、简答题:1、科学知识的特征是什么?:系统性、因果决定论、普遍性、开放性、实证性、客观性、明确性、社会性。
2、社会科学研究要符合什么标准?第一,可以由科学研究来解答的;第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文献的分类?第一,日记、回忆录和自传;第二,信件;第三,报刊;第四,官方统计资料;第五,历史文献。
4、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层次包括哪些?第一,社会变迁研究;第二,社会结构研究;第三,社会行为与态度的研究。
5、研究报告撰写要注意什么事项?第一,准确清楚。
一篇好的研究报告在写作上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准确清楚;第二,先列出报告的大纲;第三,用简单的语言写作。
第四,用例子来作解释和说明。
亨普尔的社会科学解释观述评
普尔的社会科学解释观并分析其局限性 。 规 律及 可确 证 性
一
、
亨普尔主张社会现象也像其他 自然现象
一
样可 由普遍规律和先决条件来解释, 社会科
学的 目 标之一就是发现合适 的规律 , 作出解释
和预测。这种合适 的规律分为普遍规律 和统 计规律两类。术语“ 规律” 暗含着该陈述实际 上充分得到了可获得 的相关证据 的证实。由
收稿 日期 :0 6— 4—1 20 0 0
步表达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演绎的覆盖律解释观 , 同时明确 表达 了他 的 自然主义立场。亨普尔的 自然主
义观包含两层意思 : 第一 , 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
作者简介: 袁继红(97 , , 17 一)女 湖南华容人,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10 3
维普资讯
可确证性 。一个陈述是有意义的, 要么它是有
然科学解释都可运用统一的解释模型 , 解释的
逻辑是普遍适用的。
在亨普尔的所有论证中, 规律的存在是贯
穿始终的红线 , 可确证性是其应对和解决对覆
盖律解释运用于社会科学解释的反驳的法宝 。 许多早期的社会科学家 和哲学家认为与
自 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经验性相 比, 社会科学研
学研究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社会科学研究必 不可少地要运 用能 被 经验 检验 的全 称假设 ( 普遍规律) 第二 , ; 无论 社会科学解 释还是 自
“ 扩充 ” 以便成为成熟的条件。“ 扩充 ” 过程一
般会引起所涉及 的阐述 的精确 性逐渐增 加。 但是 , 在这个过程的任何 阶段上 , 那些 阐述都 要有某种经验意义 , 至少能大致地表明哪种证 据适于检验它们 、 哪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确证它 们。这就使得我们得 以区分科学上可接受 的 解释概要与假解释。 总之, 亨普尔区分解释与假解释的标准是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绪论部分:一、方法1. 方法的定义:方法是指基于某种目标而进行活动的正确规则、方式或者手段。
2. 方法包含的四个要素:1)目的性:也被称为有用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2)规律性:带有普遍性,同时具有程序化、逻辑化、规则化的特点。
3)工具性: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物质方面:借助于物化的工具,精神方面则主要包括的是,语言、逻辑、范式等等,可以指导物质层面。
4)对象性:方法必须作用于一定的客体,方法根据对象来制定。
3. 方法的多样性第一章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一、概念:1. 科学:1)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4)具体方法与技术:这涉及到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调查、汇集资料、处理数据等。
3. 对象: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运动规律三、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1. 复杂性高: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明显,但是社会显现纷繁复杂,导致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无法穷尽。
不能直接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照搬到社会科学之中。
2. 依赖性强: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依赖性较强。
3. 主观性明显: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些都不可避免受到研究主体的民族和阶级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当保持价值中立。
超出一切价值判断,只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4. 验证困难:社会现象具有不可逆、周期长和牵涉利益广这些特点,这就导致了社会科学的验证变得不可能,或者是极度困难。
同时要特别注意:1. 要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个人行为、个人生活状况而是重点在于解释和说明这些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
2. 要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论科学价值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论科学价值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吴恺【摘要】科学价值是科学对人类需要的意义,是科学的客观属性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性能。
这决定了科学价值具有多维度的辩证特性: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常住性与时效性的统一、效用性与意向性的统一、规范性与情感性的统一、首创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Scientific value is the meaning of science to human needs,and it is the function which the objective attributes of science can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beings. This determines that scientific value has following mul-tidimensional dialectical characteristics:the unity of direct and indirect,the unity of permanent and time-limited, the unity of serviceable and purposeful,the unity of normative and emotional and the unity of initiative and devel-opmental.【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科学;价值;科学价值;元概念;辩证;统一【作者】吴恺【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18科学价值以多样化的科学主体为核心,以客观的科学实践为基础,以丰富的科学成果为来源。
科学价值是科学本质的外在集中体现,是科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正确定位科学的价值、准确把握科学价值的内涵及特点,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论、价值论、实践论的发展,对改进科学活动本身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向性、规范性与社会科学郑宇健转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万卷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分析哲学几位重量级人物的一部分相关思想的介绍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展示笔者近年一直关注的规范性主题及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可能蕴含。
具体来说,我将详简不等地提到如下几位哲学家:奎因(Quine)、戴维森(Davidson)、丹尼特(Dennett)、麦克道尔(McDowell)、塞尔(Searle)和布兰登(Brandom)。
所谓“相关思想”指的是一条潜伏在以上几位(乃至更大规模上的哲学研究纲领)风格迥异的论著背后的关键脉络—笔者称之为“深层规范性”。
由于本文最终着眼点落在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可能连接上,我将选择塞尔的一部近着《社会实在的构造》中的某些概念装置作为论述和例示的重点。
不过,在谈塞尔前,最好还是宏观地鸟瞰一下作为规范性主题之背景的问题域。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思想所遭遇的恒古未有之巨变可以“世界之去魅”来概括。
去魅之根本原因在于对自然万物背后的因果必然性的原则信念。
今天,一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必须承认,从原子物理到天体物理,凡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最终都有物理学上的依据;从单细胞生物到智能生物,无一例外地来自于漫长的宇宙进化。
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自然主义前提,任何脱离这一前提进行的思辩或理论建构,在当代的学术语境中都不会受到严肃对待。
一旦从这一自然主义大背景出发看问题,最触目的疑难显然是作为人类的我们所特有的、第一人称上最熟悉不过的意向性问题。
在最简略、最原始的意义上,所谓“意向性”就是某物的一个状态代表、表征、或关涉(about)自身以外的另一物或其状态。
这是如何可能的呢?对于从小就会说话的常人来说,语词能代表想说的、意会中的东西,这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在实践上不存在提问的动机)。
但你只要稍稍多想一下如下这个问题,某种疑惑就可能油然而生:一块石头的物理状态,无论其多简单或多复杂,它不可能关涉另一样东西(哪怕是一块相邻的石头),而人的思想(必定是在某个体的脑中)可以关涉千里之外、百代之前、甚至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而人脑与石头的差别,在足够微观的层面上无非是不同粒子的排列关系上的差别。
假若任何粒子都谈不上意向性的话,那么无论其叠加、组合重复多少次也不可能变出意向性来。
这就是自然主义面临人类常识时的挑战,也是哲学和科学迄今未能破解的“神秘”(当然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
意向性之所以关键,不仅仅在于它伴随着任何语言现象的存在,而且更关乎任何理由(包括询问、解释、推理或证明得以进行的一切依据)的可能性。
简单地说,在上述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无所不包的因果空间之外,有一个人们赖以思考、计划、选择、与他人合作或协调的观念性关系网络—我们不妨称之为“理由空间”。
当代的哲学疑难,可以说正是理由空间与因果空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人类规范性与自然描述性之间的聨结问题。
而如何理解意向性恰恰是走向解开这一疑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许是入其堂奥的切入点。
现在,我们不妨摘要地回顾一下当代分析哲学自奎因以来对意向性问题的讨论。
奎因首先关注的是人们在沟通中如何赋予彼此意向性。
在人们的常识心理学层面,大家均不怀疑彼此具有信念、欲望、意图等一系列心理态度,唯有靠着对这些态度的识别(即知识论上的赋予ascription)我们才能彼此理解。
问题是,信念、欲望等等这些意向性术语是否果真对应于任何本体论上真实的存在物?奎因倾向于认为这些“在实践上必不可少的”意向性术语其实不过是一些十分有用的“戏剧性成语”,即其本性上并非描述自然界的存在物。
这也就是奎因著名的(关于原初翻译的)不确定原理,以及后来由其学生戴维森大加阐述和发挥的(关于人际阐释的)施惠原则背后的初衷或因由。
在这两个原则(不确定和施惠)背后的另一个立场则是关于意向性术语的整体论:即一个说话者说出的每一句话原则上都可能有无数互不兼容、但又都与他所说的其它话兼容的阐释。
戴维森接过了这一不无怀疑论倾向的整体论,而把它改造成为一种在理性构造意义上获得客观性的整体论。
他的基本思路可以简述如下:施惠原则是一种阐释别人行为时别无选择地必须采用的规范性原则,否则阐释者根本无从入手去判别阐释对象是否具有任何信念(因为信念的显现乃至其源起均依赖其它相关信念所组成的信念网络的存在—而这种网络存在的前提则是整体规模上的融贯性和真实性)。
这里的关键在于看到,该原则并非一种类似交通规则(比如靠右行驶)的调节性规则,而是一种存在论上的构成性规则(若无象棋的规则,就无象棋这种游戏本身)。
严格地说,阐释者自身作为言说或行为主体,其意向性的形成也离不开施惠原则(即是在同一种根本上带有阐释规范的原始人际互动中发生的)。
一旦我们抓住了这一条线索(即方法论上行之有效的规范有赖于社会本体论或语言发生学上的构成性规范),我们就不难理解戴维森的整体论的特色及广泛影响(这一点在稍后在讨论塞尔时还会看得更清楚)。
奎因的另一个学生丹尼特则进一步在生物进化论的宏大背景下将有关意向性的阐释性策略推广至整个生物界(乃至前生物阶段)。
丹尼特把“意向性姿态”作为一种在方法论上必不可少的、理解大部分生物现象所需的概念工具。
当人们看见非洲原野上一群狮子配合默契地围猎一只掉队的羚羊时,人们很难怀疑这些狮子有着明确的意向,以及如何才能最省力地猎获羚羊的原始信念;同样,夺命狂逃的羚羊必定相信背后有着迫在眉捷的危险,同时具备逃生的欲望。
当我们几乎本能地使用“信念”、“欲望”这些意向性术语来描述上述场景时,不仅仅是出于方便,而且有着更深层的原因—丹尼特认为,世界上很多真实存在的有意义的图景只能从意向性姿态这个视角才能看得到。
换言之,如果换一个纯粹物理学的视角,你所能看到的充其量只是一堆运动着或碰撞着的粒子及其所受的种种因果机制的支配。
有趣的是,类似的情形适用于人造品,此如说一只手表。
手表对人的意义是指示时间,但这一设计上的功能只能从具备着理解设计者目的的阐释能力(以及时问观念)的使用者的角度才能看出。
在这个意义上,“设计性姿态”(丹尼特的另一个基本阐释姿态)与意向性姿态密切相关。
任何设计均为着某个目的,所以唯有具备目的性这种意向力的存在者才谈得上设计。
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前提意味着大自然本身没有目的性,那么我们如何解释生物界无所不在的生物功能呢? 严格地说,“功能”预设着一种目的论框架,或者说预设着某种理由关系(对“为什么”的回答只能诉诸理由)。
如果不是某个意向者的理由的话,那它只能是一种丹尼特称之为“自由漂移的理据或遍在的达尔文式理由”。
对应于适者生存这一进化原则的自然选择观念,隐含着其选择产物将不断得到优化,最终达致从设计姿态看近乎完美的功能状态这一潜命题。
进化过程本身彷佛趋向着某种合乎理性的目的(但我们确知它没有预见、没有目的),大自然母亲彷佛是终极的设计者、有着某种原初的意向性(但达尔文进化论的美妙之处恰在于用非意识的、或者说“盲目的”因果机制取代了自然心灵),而人类心灵却的的确确来自于自然演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衍生的意向性”(就象计算机所禀具的衍生意向性来自于人类一样)。
有意思的恰恰是这种后起的、衍生的人类意向性及其表征力,使得原本已存在或展开的生命秩序“史无前例”地呈现出来,使得先前无法被识别的种种客观的理由关系破天荒地建立起来,或真正成其为理由—不单单是在事后被发现的意义上,而更是在被当作理由而成为有意义的、可思议的东西这一意义上。
换言之,尽管大自然作为人类进化之母是人类实现为有意向的诠释者的本体论条件,但是,具有意义诠释力(或理性立法力)的人类乃是使大自然获得合理性的知识论条件。
我前面提到的所谓“深层规范性”,从一个侧面说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在理由关系上的互为条件性。
当人类祖先从蒙昧状态中“苏醒”时,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意义关联并不是自己臆造的,而是从自然母体的肌肤上拷贝下来的,他们凭借的概念资源也直接或间接得自于该母体(或以之为生存境况的社会性实践)。
至此,我们尚未触及自然(物理)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区分。
上面刚刚提到的“意义关联”仍然只是从人类眼中或意向性姿态看出的自然事实所呈现的秩序或联系,这尚不等于我们作为人类的成员最为熟悉的、与社会规范或制度相关的事实。
而后者正是塞尔前述之书所关注的焦点。
塞尔早年因其有关“言语行为”以及稍后有关意向性的论著而暴得大名。
在九十年代中出版的这部专门讨论制度性实在的专著,也立刻引起了相当范围(包括不少社会科学家在内)的争辩和几乎一致的对其重要性的首肯。
在本文余下的有限篇幅中,我只能用最减省和(希望是)最单刀直入的方式剖析一下此书的独特题旨及其与上面所勾勒的问题域之间的关系。
此书力图从微观机理上建构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社会本体论。
其核心问题是:社会事实在什么意义上存在?所谓制度性实在背后的逻辑结构是什么?简单地说,塞尔的回答是:社会事实就是那种只有我们相信(或同意、接受)它才会存在的事态或关系。
社会事实的独特性(即区别于纯自然事实之处)在于:在集体的意义上,它依赖主体(“我们”);而对任何个体(“我”)来说,它又是客观的。
理解这一独特性的关键概念是“集体意向性”。
集体意向性并不意味着存在任何超个体的心灵或世界精神之类的东西。
一切意向性结构仍须从个体心理过程入手。
塞尔强调,集体意向性的命题内容包含主词“我们—意向”,它不可还原于“我—意向”及其与其它“我—意向”的组合关系。
但另一方面,集体意向性又不限于具有命题表征能力的人类,在很多动物(尤其是社会性动物象蚂蚁)那里同样存在。
换言之,集体意向性是一种原始而基本的形态,无论在逻辑顺序还是在历史发生学上均优先于具有充分的自我指涉性的个人意向性。
但塞尔似乎尚未充分意识到,对前人类的原始集体意向性的真正识别或定性,只能是自觉进入理由空间之后的人类才能做到的事。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区分:一方面是作为原始自然事实的因果机制或关系,另一方面是对这类事实的可能描述—后者不但基于语言这一根本的社会制度,而且渗透着不同层面的人类规范性成果。
理解制度性事实所需的另一关键概念是所谓“地位功能”及其被赋予某物的方式。
塞尔用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一个物理事实如何变成制度性事实:“X 在语境C下算作Y”。
这里的X是有形而可见的经验对象,比如说一张纸,Y 则是无形却实在的制度性对象或功能,比如说钱。
显然,作为功能的钱不可能等同于作为物理存在的纸,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纯因果关系—否则在任何情况下这张纸都必导致钱的存在。
上述公式中的关键词还应是“算作”。
塞尔花了相当篇幅分析这“算作”成立的条件,一言以蔽之的话,无非是一种规范关系以某种集体认可的方式得到确立。
表面上看,这步骤平淡无奇(制度对人来说已是如此司空见惯而早已失其对好奇心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