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争端

合集下载

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海洋法庭的职责

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海洋法庭的职责

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海洋法庭的职责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到。

在全球海洋治理的体系中,国际海洋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ITLOS)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和职责。

本文将围绕全球海洋治理和国际海洋法庭的职责展开讨论。

一、全球海洋治理的背景与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

同时,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捕捞过度、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等,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球海洋治理的背景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全球海洋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海洋资源的界定和归属问题引发了跨国争端。

各国在划定海洋边界和领海范围时,常常存在争议。

其次,海洋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性使得海洋治理变得艰巨。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交互性导致海洋环境问题难以解决。

第三,国际海上治安形势严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等威胁全球海洋治理的稳定。

因此,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机构。

二、国际海洋法庭的职责国际海洋法庭(ITLOS)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执行机构之一,其职责主要包括:1. 解决海洋争端:ITLOS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法庭,负责解决和裁决国家、组织、企业间的海洋争端。

当各方无法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时,他们可以选择将争端提交给ITLOS,并接受其裁决。

2. 解释海洋法公约:ITLOS有权对国际海洋法公约进行解释,特别是对其中的模棱两可和争议性条款进行解释。

它确保国际海洋法的实施和应用具有一致性和权威性。

3. 发布海洋法裁决:ITLOS作为一个国际法庭,通过发布海洋法裁决来进行法学研究和理论探讨,可以为相关国家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

4. 促进海洋法律教育和培训:ITLOS致力于海洋法律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和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各国海洋法律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海洋争端的解决方法有哪些机构和程序是什么

海洋争端的解决方法有哪些机构和程序是什么

海洋争端的解决方法有哪些机构和程序是什么一、引言海洋争端是国之间或者地区之间之间最常见的争端之一,也是最容易引发军事冲突的问题之一。

因此,解决海洋争端对于保护世界和平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海洋争端的解决机构和程序。

二、国际海洋法院国际海洋法院是处理国家之间有关海洋法问题的最高司法机构,总部位于德国,设有法官十一人。

国际海洋法院的职责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处理海洋争端案件,例如领海、维权、渔业和环境等争端案件。

此法院所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双方需同意接受其裁决,因此,该机构的裁判需要得到各方承认方能生效。

三、双边磋商双边磋商是处理海洋争端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各国政府之间可以通过双边协议、协商或者通报等渠道解决海洋争端,例如海上渔业问题、领海和管辖权的划分等。

双边磋商优势是双方可以互通有无,以达到和解和共赢。

例如,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和平解决了多个争议问题。

四、地区组织地区组织也可以解决海洋争端这一问题。

例如,东盟联盟通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行为准则》等协议,与亚太区域国家就南海地区的争端进行了协商。

这些协议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防止海洋争端升级为军事冲突的有效手段。

五、专家调解专家调解是另一种帮助处理海洋争端的方式。

由于处理海洋争端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政治和经济因素,因此专家调解可以提供法律、经济和科学方面的建议,其政策和建议参考价值非常高。

六、综合方法为了有效解决海洋争端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是指使用多种方式处理海洋争端问题,包括使用法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种手段。

例如,一些争端可能既需要使用国际仲裁机制,又需要进行双边协商;又或者需要利用地区组织的力量,协调解决争端。

综合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共赢的目标。

七、结论以上就是目前解决海洋争端的方法和机构。

虽然处理海洋争端是顶尖的难题,但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手段简化争端,避免它变成暴力冲突。

问题的根源在于各国应当遵守国际法,尊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优先考虑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

海洋国土论论文-应用物理

海洋国土论论文-应用物理

论海洋争端产生的原因及我国应对策略摘要:目前,南海争端层出不穷,南海局势愈加复杂,这个问题并不只是与南海周边国家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争端背后都有大国的身影。

但我们必须知道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所公认的,并具有法律效力。

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对南沙争端提出了两个选项:“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

基于睦邻友好的和平政策,中国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的选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使用武力收回被占岛礁的权利。

对此,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51条及联合国有关决议提供了充足的国际法依据。

我们的首要原则还是和平解决,共同获益。

关键词:南海共同开发和平战争一、南海重要性及争端的产生的原因(一)海洋国土的价值1、自然财富之源(1)海洋气候资源贮存热量—“空调器”。

吸收4/5的太阳到达地表的辐射热,海洋植物光合作用积蓄太阳能—“地球之肺”;海洋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60倍,大气70-80%氧来自海洋植物;风雾雨雪的故乡—“生命之源”;海洋每年蒸发出44亿立方千米淡水由气流送往大陆。

(2)海洋生物资源以我国为例,已鉴生物品种已达20278种,海洋动物12500种,浮游藻类1500种,附着性藻类320种,渤、黄、东、南四个海区初级生产力总量“45亿吨”-折合鱼类生物量1500万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折合人民币21736亿元。

(3)海洋港口航运资源以我国为例,中国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段400余公里。

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建大中型以上泊位。

全国沿海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可建中型以上泊位的港址164个,万吨级以上40多个,10万吨级以上10多个。

(4)海洋游乐资源以我国为例,中国海域从北到南跨越40多个纬度,具备“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五大旅游要素。

既有热带典型的珊瑚礁、红树林景观,又有温带平缓海滩、风成沙丘、滨海湿地景观;既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景观,又有河口海岸、淤泥质海岸景观;还有世界闻名的特殊景观。

解析国际海洋法世界海洋资源与海洋争端的法律规定

解析国际海洋法世界海洋资源与海洋争端的法律规定

解析国际海洋法世界海洋资源与海洋争端的法律规定国际海洋法是为管理和利用全球海洋资源,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解决海洋争端而制定的法律框架。

在全球化时代,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际海洋法在管理海洋资源和解决海洋争端方面的法律规定。

一、海洋资源管理1. 划定领海和领土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每个国家有权划定自己的领海和领土。

领海是指从岸线向外延伸的一部分海域,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

领土则是指国家对陆地和海洋的主权和控制权。

通过划定领海和领土范围,国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海洋资源。

2. 专属经济区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每个国家还有权利在距离其基线200海里以外的海域划定专属经济区(EEZ)。

在EEZ内,国家享有石油、天然气、矿产等海洋资源的开采和管理权。

通过划定EEZ,国家可以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自身的海洋资源,同时遵守相关保护环境的国际法律。

3. 国际渔业管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国际合作和共同管理。

联合国食品及农业组织(FAO)通过制定渔业管理计划和渔业合作协议,推动不同国家在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合作。

例如,国际鱼类资源公约旨在保护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的渔业资源。

二、海洋争端解决1. 国际法庭和仲裁当涉及到海洋争端时,国家可以通过国际法庭或仲裁机制来解决争端。

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是负责解决涉及国家之间的海洋争端和解释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最高司法机构。

仲裁机构例如国际仲裁法庭和常设仲裁法院等,也提供了解决海洋争端的途径。

2. 谈判和协商除了法律手段外,国家还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海洋争端。

双边和多边谈判机制可以帮助不同国家就海洋边界划定、资源分配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对话和协商。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是维护海洋秩序和和平稳定的理想方式。

3. 国际合作与保护环境国际海洋法公约强调了各国间的合作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国际合作,国家可以共同管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

如何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

如何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xx争端我的家乡是一个港口城市,从小,我对大海就有一种亲切感。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作为领土面积世界第三的东方大国——中国,在致力于其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大了对领海的开发。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

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

在政治上,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在经济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对海洋的发展,即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在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

总而言之,领海在维护沿海国海洋权益、保卫海防安全、开发利用海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有6个国家与我国海上为邻。

我国东南部诸海,除渤海为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海上邻国存在共同海域。

到了近现代,积弱的海权直接导致了中华帝国的衰落。

如今作为“和平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海洋战略构成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和拓展我国国家利益的现实因素。

但从地理上讲,我国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洋区域。

南海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南海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南海争端的由来及现状根据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授一堂战备形势教育课。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发展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海洋领土争端日益激烈,给我国发展的外部安全环境造成相当的压力。

作为军人,我们不能被当前的太平盛世所麻痹,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时刻准备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问题——南海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这里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南海基本情况(一)南海的地理概念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北纬23°27′与南纬3°00′和东经99°10′与122°10′之间,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

南海诸岛分布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二)南海的历史沿革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

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的记载。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扶南传》更是对南海的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

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人一直在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占领了我国南海诸岛。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海诸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发表的《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中严正指出:西沙、南沙群岛和东沙、中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概述一、导致任择性决定的程序(一)谈判谈判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种程序,历史较为久远,使用的频率也较高。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外交途径来直接谈判,整个过程都只有当事国各方参与,不存在第三方介入,充分尊重当事国各方的意愿。

《公约》关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规定,也将谈判作为解决争端的首选之法。

而在实践中这种程序也曾成功解决了国际上许多的海洋争端纠纷,成果斐然,典型如已签订的大陆架划界协定、渔业协定以及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公约等。

谈判作为最常见而且适用程序较为简单的一种手段,一直备受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用途的广泛化,比如政治争端时可以适用谈判,法律争端同样也可以适用谈判。

而且在谈判过程中,争端当事国各方对于谈判的进度、方向以及和解程序的设计都有较为灵活的可操作性。

也正是基于此,它很容易被各方所接受。

《公约》没有明确规定在使用其他方式解决争端之前要先进行谈判,所以谈判程序的适用还是需要基于自愿,即需要當事国各方一致同意。

(二)调解与谈判的高度自由稍有不同,调解是较为正式的程序,它是指将争端交由调解员小组或者是专家小组,通过他们取信调查之后给出专业的调解建议进而实现争端的解决。

调解通常是没有强制性与约束力的,虽然《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中赋予了调解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公约》除了在特定的几个章节对调解有所提及之外,并没有详细的将传统的调解归置到核心程序之列。

其意图是希望当事国各方能够更多的通过谈判来自我化解矛盾争端,进而节省司法资源。

就适用程序而言,《公约》第284条曾规定,将争端提交调解的前提是各方的一致同意,即争端当事国各方已经达成了一致协议将适用调解程序。

但即使以已经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也不是说调解就可以启动了,除了需要协议一致,还需要书面通知。

也就是说调解程序的正式启动是以发出书面通知为标志的。

二、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公约》中关于争端程序的强制解决机构实际上一共有四种,除了出镜频率较高的国际法院外,另三项程序在公约中都有所提及,其中的国际海洋法法庭和特别仲裁法庭作为《公约》做出的新规定,尤其值得关注。

中日东海争端详解

中日东海争端详解

领土主权与中日领海争端大家好:(15:00)下面,我将利用15分钟的时间,从这样三个方面讲述一下领土主权与中日的领海争端。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领土主权与领海危机大家知道,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领土的管辖权、所有权和不可侵犯权,是具有排他性的最高权力。

国际关系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一旦遭到破坏,其他主权也就难免遭受威胁,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最终灭亡。

1.那么我国的领土主权状况如何呢?请看,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是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作为中国的领土主权空间来定义的。

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整版图,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标记着红色区域的争议地区,我们与周边邻国在这些地区还存在着重大的领土主权纠纷,甚至还有大面积的中国领土长期以来被他们所占有。

近些年来,日本强化在我钓鱼岛的军事存在,菲律宾国会通过专项法案将我黄岩岛等划为已有,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更是提出了对南沙群岛的全部主权要求,还有美韩、美日不断在我黄海、东海海域实施军事演习等等。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海域风不平、浪不静,甚至常常是风起云涌、波谲云诡。

环顾整个世界的领海主权纷争,从这张地图上相互交错的各国海洋要求控制线,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所处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领海、经济专属区及大陆架争议最为激烈的地区。

2. 《海洋法》关于沿海国海洋权益的有关界定为清晰明了地搞清中日的领海争端问题,先让我们通过这张图示来认识一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中涉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几个概念。

这条线是海水退潮后的陆地边线,称做领海基线。

这以内的水域称为内水。

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以内的这些海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海。

距领海基线12海里至24海里以内这12海里宽的水域,被称做毗连区。

毗连区向外到距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的海域,是专属经济区。

而大陆架,则是指沿海国领土自然延伸到海底的海床和底土,在其200海里内的范围可以说与专属经济区是一致的,向外最多可延伸到350海里。

海洋争端解决原则和方法

海洋争端解决原则和方法
返回
第2页/共14页
第二节 海洋争端解决的原则
一、和平解决海洋国际争端的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 则(P233)
《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第279条规定:“各缔 约国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项以和平方 法解决他们之间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 端,并应为此目的以宪章第33条第1项所指的方法 求得解决。”
第6页/共14页
第7页/共14页
二、调解(P237) 公约第284条规定,作为争端一方的缔约国“可邀
请他方按照附件五第一节规定的程序或另一种调解 程序,将争端提交调解”。争端当事国可适用公约 规定的调解程序,也可适用其他的调解程序。 除一般的调解程序外,公约附件五第二节,还规定 了强制调解程序。该程序由一个专家小组或调解员 小组对争端进行调解,提出调解建议,然而这种建 议不具强制性的约束力。
国家之间关于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的争端将仍然是 较为严重的海洋争端。
其他的海洋争端还有: 1.关于非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捕鱼的争端; 2.关于海洋污染责任和管辖权的争端; 3.关于外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争端; 4.关于航行和飞越制度实施及沿海国管辖权的争端; 5.关于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争端; 6.以及管理局、缔约国和其他实体在开发国际海底时发生的争端; 7.其他争端。
第13页/共14页
思考题:解决海洋争端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14页/共14页
第10页/共14页
五、用尽当地补救办法(P234) 在涉外争端中,作为争端一方的外国自然人
或法人应该先诉诸当地国的法律解决。只有 在当地国法院有明显的不当司法程序或者滥 用权利等原因,外国自然人或法人才能寻找 其他方法解决争端。 公约的此项规定只适用于争端的一方为外国 的自然人或法人,而不能适用于两个缔约国 之间。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及解决方案关于海洋权益的定义,不同的国家都有其各自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书籍和文件也有些各自不同的描述。

如在郁志荣《浅谈对海洋权益》中的定义中所叙述的一种海洋权益的定义是:海洋权益是一个法律概念,指国家在海洋上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主要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权。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在这些海域内,不少区域和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主要集中在海洋政治权益与海洋经济权益这两方面。

海洋经济权益是伴随海洋政治权益而产生的,因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主要集中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分问题,以及岛屿归属问题方面。

在南海和我国的周边海域,有些国家已经非法在开发和开采利用那里的资源了,而由于我们国家的政治及军事等一系列原因,或是综合考虑,一直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动作。

尤其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小国,更是猖獗异常。

透过日本、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所属海域大肆开发、旅游的表面景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还是为了攫取各种各样的利益。

而国家海洋权益是综合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三个方面,周边国家行动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这三种利益。

下面按照我国的海域分别阐述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

1、黄海,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

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海洋权益争端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国家间的领土、资源、管辖权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现状和解决方式等方面,对海洋权益争端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各国海洋权益的交叉性,海洋权益争端也日益增多。

二、原因海洋权益争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渔业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海洋管辖权的争议也不容忽视。

一些国家主张对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主权,而其他国家则认为这些区域属于公海或双方共有。

此外,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因素、国际法解释差异等也是导致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原因。

三、现状目前,国际社会对于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方式仍然存在分歧。

一些国家采取强硬手段,通过武力冲突、情报收集、网络攻击等方式争夺海洋权益。

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和国际法解决争端。

尽管如此,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海洋权益争端,如南海、东海等问题。

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也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四、解决方式为了解决海洋权益争端,国际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是关键。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变化和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挑战。

其次,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

国际法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基础,各国应该尊重国际法原则和精神,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争端。

此外,建立公平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是必要的。

国际社会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或机制,负责处理海洋权益争端,确保争端解决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最后,加强民间交流和对话也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该加强与相关利益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氛围。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此外。从全球贸易的角度讲,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海洋的交通功能使得国与国利益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程度加强。
其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为可匹敌的安全优势。纵观中国近代的历史你会发现,入侵者绝大部分是来自海洋的,陆地上的入侵者很少,对中国的伤害性也是有限的,只有来自海洋的敌人造成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从这个角度看,海权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没自己的海权,安全就没有,随时可能被人家入侵。再看美国,在近200年多年来, 他的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不断扩大,他现在已经控制了地球上的主要的海上的通道,并占领了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重要的地理位置的众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坐落在海上交通线上。美国正是凭借他强大的海权,不仅充分保证了本土的安全,还把安全防线推向海外,极大地扩充了战略的纵深。
这说明了有史以来海洋在有些国家和有些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海权,一直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个说法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对中国海权的发展,国内外有着形形色色的观点。毕竟这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

第十一讲 海洋争端的解决

第十一讲  海洋争端的解决

11.4 国际海洋法法庭
1996年8月1日《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会议选举 了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首批21名法官,这意味着《公 约》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国际海洋法 法庭,作为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司法机构正式出现。
11.4 国际海洋法法庭
案例一:塞加号案
塞加号是一艘在圣文森特登记、为塞浦路斯尼科西亚的 塔博纳海运有限公司所有的油轮。1997年10月27日,塞加 号进入几内亚专属经济区,向3艘渔船供应汽油。10月28日, “塞加号”跨过几内亚专属经济区的南界,被几内亚巡逻艇 扣押。在扣船过程中,两名船员受伤。该船及其船员被带往 科纳克里,船长被拘留。不久,几内亚当局在初审地方法院 对塞加号船长提出刑事诉讼。12月17日,初审法院判决“塞 加号”船长犯了有关禁运、欺诈和逃税罪,并处以罚金,没 收了作为支付担保的该船及其货物。1998年2月3日上诉法 院维持了原判。
〖双方主张及理由〗 圣文森特声称,几内亚将其海关法延伸到专属经济区是
违反《公约》的,“塞加号”在几内亚专属经济区向渔船加 油并未违反其任何法律。几内亚不仅未按照《公约》规定合 法行使紧追权,而且在逮捕“塞加号”使用了过分、不合理 的武力。几内亚逮捕“塞加号”和其后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侵犯了它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自由或海洋其他国际合法 用途的权利。因此,几内亚应赔偿“塞加号”出售石油的价 款及利息损失。
11.4 国际海洋法法庭
〖判决及其依据〗 法庭认为,根据《公约》第111条行使紧追权的条件是累
积的。紧追要合法必须满足每一个条件。其中条件之一是沿 海国当局须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按照《公约》 可适用的法律和规章。既然“塞加号”没有违反按照《公约》 可适用的几内亚法律和规章,扣押该船当然没有法律依据。 几内亚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在追逐开始前发出了必要的 视觉或听觉的停驶信号。而且,无论其开始可能存在的法律 根据如何,追逐船被召回构成了任何追逐的明显中断。

南海争端对海洋意识教育的启示

南海争端对海洋意识教育的启示

南海争端对海洋意识教育的启示南海争端是当前世界热点之一,涉及国家主权、领土争议和海洋权益等问题。

南海作为全球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和海洋资源聚集区,其争端不仅影响争议国家的安全稳定,也可能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南海争端的出现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就南海争端对海洋意识教育的启示展开讨论。

首先,南海争端表明海洋意识教育重要性。

海洋意识教育是培育公民海洋文化素养、提升公众海洋认知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

南海争端过程中,对于涉及国家而言,海洋意识教育是一个深层次、全局性的议题。

如果各国的公民都能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南海争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减少争端的发生和升级。

海洋意识教育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海洋的重要性,还可以培养环保意识和海洋资源管理能力。

在南海争端中,各国应该充分了解海洋的生态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其次,南海争端表明海洋合作与沟通的必要性。

海洋问题不是单一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各国间的合作和沟通。

南海争端中,各国需要在保护自己海洋权益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争端,通过对话沟通,建立和平、友好、合作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各国间的海洋探索、科研、文化交流等合作,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同时,海洋意识教育也可以促进有关国家间采取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发展的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最后,南海争端表明加强海洋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在南海争端中,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争议、海洋权益的复杂法律问题。

加强海洋法制意识教育,有利于各国公民理解自己在南海争端中的位置和权益,以及应如何应对或维护它们。

同时,各国应当通过国际法和联合国公约等国际规则加强对南海争端的管理和解决,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伙伴合作。

综上所述,南海争端对于我们认识和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海洋文化素养,提升公众海洋认知和保护海洋环境,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南海争端和我们国与国之间共同的责任,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维护海洋的安全与和平。

南海争端中国领土与海洋权益的争夺

南海争端中国领土与海洋权益的争夺

南海争端中国领土与海洋权益的争夺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资源与战略地位,然而,这片海域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领土争端之一。

南海争端涉及到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对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夺,双方都将这片海域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并坚称自己在南海拥有合法的主权。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海争端的历史背景、相关国家的立场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

一、历史背景南海争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殖民时期。

欧洲列强扩张势力,纷纷侵占了南海的一些岛屿,造成了南海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1947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周边国家开始对南海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并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提出了领土要求。

近年来,南海争端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成为南海地区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相关国家的立场1.中国中国坚持“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立场,主张通过历史和国际法来支持这一主张。

中国声称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区有长期以来的历史控制,强调对南海诸岛拥有完整主权。

2.菲律宾菲律宾对南海拥有一些岛屿的主权要求,尤其是斯卡伯勒岛以及位于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菲律宾争端从1946年开始,菲律宾认为这些岛屿是其独立前的领土。

3.越南越南也对南海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要求,特别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越南指出,它对这些岛屿拥有历史上的控制权,并强调国际法的支持。

4.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对南海部分水域和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并参与南海的争夺。

三、国际社会的看法国际社会普遍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并遵循国际法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社会解决类似争端的主要依据,鼓励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

然而,国际社会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支持中国的主权主张,认为中国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另一些国家则支持其他国家的领土要求,呼吁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解决争端,维护南海的和平与安全。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南海争端,各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通过外交对话,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为解决分歧创造条件。

关于海洋争端的一些观点

关于海洋争端的一些观点

关于海洋争端的一些观点长期以来,“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观点是作为中国对于争议海区的一贯原则、立场和观点的。

现在看来,也正是这个观点促使我们对一块块海域丧失控制权,甚至处于被动的局面。

众所周知,现代主权国家的四个要素是领土,人口,政权,主权。

而主权对内为至高无上性,对外则是独立性。

如此看来,“主权在我”这句话很正确,但后面两句就与此矛盾了。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个别国家侵害我国领土的纵容,就是对他们无视我国领土管辖权的放纵,换言之,就是软弱。

既然“主权在我”,那就是没有争议,就是我的。

哪怕有争议,那也不能共同开发,共同开发或许换得了现在的利益,但却是以牺牲今后长期的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是我的,今后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的,那又何必急于一时,现在开发,便宜他人?在共同开发的背景下,他国的势力可以符合游戏规则的进入我国的海域,进行实际控制,使得主权所属的概念渐渐被模糊,使我们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个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外交政策所决定的。

我们的外交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或者说有着一个一贯的方针:中庸。

这使得我们国家总希望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好的名声,并且认为那就是国际地位和声望。

但恰恰相反,在真正的大国看来,这是愚蠢,愚不可及。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交往中永恒的话题是国家利益,在大国的怂恿下,小国就通过这种漏洞来对你进行侵扰和侵害,以谋求国家利益。

并且,在当今世界,威慑永远是第一位的。

英国同样拥有广阔的海上领土,却不会被侵占,不是因为他周边的国家很善良,很守规则,而是英国曾经的作为曾经威慑着他们不敢这样去做。

中国成为一个大国,不是也不应该是通过怀柔的方式来获得。

我们的观念应该改变,没有海洋霸权的国家不足以实现其强大。

中国海洋边界的划界问题,我的意见是不妥协,不拖延,强力划界。

因为海洋边界的划界,是利益,理由,和力量三者的交锋。

利益是每个国家都讲的,是一切争议的基础,而理由却不是。

既然是争议,自然是各有各的理,不可调和,除非拿利益来进行交换。

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方法

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方法

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方法根据中国海洋局的资料,全世界共有380多处国家间的海洋边界需要最终划定,而目前只解决了约1/3。归根结底,岛屿之争实际上是海洋权益之争。根据《海洋法公约》,“一般的岛屿与大陆领土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一个岛屿,就可以获得和一般领土一样的海洋资源权益。面对不同的海域争端,全球岛屿争端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国际司法解决,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对位于加勒比海的4个岛屿的争端解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10月,国际法院将4个岛屿判归洪都拉斯所有,确定了两国海洋边界的起始点,划分了两国之间的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国对此都表示了接受;政治解决,典型案例就是位于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有关国家通过外交谈判,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该群岛主权归属挪威,其他所有缔约国公民在该条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从事科学研究、渔业捕捞等权利;武力方式解决,典型案例是英阿马岛战争。为了争夺马岛主权,英国和阿根廷于1982年爆发战争;民族公决,马岛地方政府于今年6月12日宣布,将在2013年就马岛政治地位举行全体岛民公决。但因目前岛民多为英国人后裔,阿根廷已明确表态反对公决,指出这不过是“英国的政治把戏”。国际海洋法法庭成立于1996年10月,总部设在德国的汉堡。法庭迄今已审理19起案件,主要是关于船只、船员迅速释放和临时措施等案件。孟加拉国与缅甸海洋划界案是国际海洋法庭受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件。《海洋法公约》附件六《国际海洋法法庭规约》规定了国际海洋法庭的组织、权限、程序和争端分庭的设立等事项。此外,法庭还视情况设立特别分庭,包括简易分庭,渔业争端分庭和海洋环境争端分庭等。根据公约规定,法庭由21名独立法官组成。法官任期九年,可连选连任。根据公约规定,法庭的管辖权及于下列案件:(一)有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二)关于与公约的目的有关的其他国际协议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三)如果同公约主题事项有关的现行有效条约或公约的所有缔约国同意,有关这种条约或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也可提交法庭。选择国际海洋法庭解决争端需要双方当事国同意,争端一方当事国不同意就无法向国际海洋法庭提交争端。但是一旦提交,国际海洋法庭作出裁决,双方当事国必须遵守。作为联合国常设机构,联合国国际法院在过去几十年,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海洋争议案件,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关于白礁岛、中岩岛和南礁岛的主权争端。中国不接受国际海洋法庭管辖虽然法律途径和国际司法机构解决了不少海洋争端,但是2006年8月25日,中国根据《海洋法公约》第298条的规定,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一个排除性的声明。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解决南海争端;中国主张以直接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中国不主张以国际司法或国际仲裁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被《联合国宪章》列为各种和平解决争端方法之首。可见,中国主张以直接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完全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从效果上看,谈判的方法更友好,双方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而诉诸法律是最后的解决方法。中国不愿将南海争端通过法律方法解决,也是由南海问题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是在南海问题上,缺乏明确的、统一的、公认的国际法律标准和依据;二是由于前述原因,使得中国产生对提交国际司法或仲裁后的结果不确定性的顾虑。虽然中国坚持政治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但是政治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存在不少弊端。政治谈判意味着谈判的一方要作出让步。在涉及海域主权争端时,如果双方采用政治谈判解决争端,就意味着其中的一方要放弃争议海域或者其中一部分的主权要求。而这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很难实现。海域争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争端方很难放弃对争议海域的主权要求而接受其他方式的利益补偿。。

世界各国解决岛礁争端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世界各国解决岛礁争端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世界各国解决岛礁争端的主要模式与启示刘 朋1,梁程虎2(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党建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53;2. 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广东 江门 529099)摘要:岛礁主权争端事关领土主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是考验各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通过梳理发现,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国际司法解决、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军事手段武力解决、全民公决等模式应对岛礁主权争端,这些模式是各国应对海洋岛屿主权争端的常规做法。

总结梳理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应对和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岛礁争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岛礁争端;解决模式;司法裁决;协商中图分类号:D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20)03-0022-06DOI:10. 13977/j. cnki. lnxk. 2020. 03. 003国际岛礁争端是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岛礁主权争端事关领土主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影响当事国之间关系的“死结”。

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海洋与岛屿争端此起彼伏,争端的数量与复杂程度都在逐步增加,目前有60多个国家存在岛礁争端,有效解决争端的成功案例却并不多见。

由于岛礁主权争端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历史根源、民族情感、现实利益、战略考量以及国内政治力量博弈纠纷等因素,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不会轻言放弃,加之这些因素交错叠加,就决定了岛礁争端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解决,增加了岛礁争端解决的难度。

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是考验各国执政党和政府国家治理能力和对外关系的试金石。

20世纪中叶以来,岛礁争端各当事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政治和法律等途径形成了一些解决争端的做法和模式。

梳理和总结这些争端解决的做法和模式,对于我们系统思考和有效应对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岛礁争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国际司法解决 国际司法解决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司法裁决和司法冲裁,这是国际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做法和选项。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

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中小国家也将海权竞争视为国际海洋 秩序重新洗牌、海洋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 契机。韩国积极维护拓展管辖海域,将开 发海洋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越南将维持、取得东南亚海军第一强国地 位作为争夺海洋权益、获取地区大国地位 的基础,大力强化军备建设。菲律宾加紧 侵夺南沙海洋权益,将控制海洋通道、争 夺海洋资源视为提升国际地位、加速自身 经济发展的良机。 当前国际海域争端的新特点、新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其次,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其他各种矿产资 源,是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的资源宝库。 据保守估计,北极地区蕴藏着占世界总储量25%的石 油和天然气,被誉为“地球尽头的中东”。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5月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 北 极地区拥有800亿桶的原油储量, 石油储量占全球未 开采石油的13%, 能够供给接下来几十年世界市场的 需要; 天然气资源更多, 占全球30%。据俄罗斯等国 资料, 北极地区原油储量约为2500亿桶, 相当于目前 被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的1/ 4,天然气储量估计为80 万亿立方米, 约为全球天然气储量的41%。




2003年,丹麦军舰造访北冰洋小岛-汉斯岛,并 单方面宣示主权,与加拿大引起争端。 2004年底,丹麦斥资2500万美元派出一支科考 队赴北极考察 考察活动结束后,桑德就宣布了一项最新的地 理发现北极与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是由一条绵 延1240千米长的水下山脉莱蒙索夫海岭连接着 的。而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 国家可以将其海岸线外200海里(约370千米) 的范围划为大陆架,并在此范围内行使主权,于 是丹麦拥有北极资源的合法权利。
首先,各国纷纷从战略高度谋划、参与海 权竞争,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 著提升。 其次,争夺焦点向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拓 展,国际海权竞争更趋激烈。 第三,国际海洋规约体系严重缺失,成为 激化竞争的诱因。 第四,各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合作、斗争更 趋复杂,海洋秩序面临深刻调整。


作为海洋超级大国的美国,始终将维护、 拓展海洋霸权作为维系其全球霸权的重要 内容。从2000年至今,先后出台《美国海 洋行动规划》、《21世纪海上武装力量合作 战略》等文件,建立了“国家海洋政策委 员会”。此外,还提出要打造兼具太平洋、 印度洋重大战略利益的两洋强国,抛出 “全球海上伙伴关系”、“千舰计划”, 加紧整合各国海上力量。


北极周边国家有俄罗斯、挪威、丹麦、加拿大、 美国、冰岛、瑞典和芬兰8国。 冷战结束以后,各国对北极的兴趣逐渐从军事 转向主权和资源,几乎每个国家都试图证明北 极是自己的。长期以来,北极周边国家经过激 烈的争夺,基本确立了各自在北极圈内的领土 主权。北极地区的大小岛屿现在几乎被周边各 国瓜分殆尽。 因此,当前各国争夺的焦点逐渐从对陆地(主 要是岛屿) 的争夺转向对北极点的争夺,其直 接目标是占有北极点附近的水域。
北极航线分为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东北航线:又称北海航线,它是连接大西洋 和太平洋间的海上捷径也是联系欧亚两地海 上的最短航线

西起摩尔曼斯克,经北冰洋南部的巴伦支海、 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 奇海至太平洋白令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 崴 ,全长约5620n mile.




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区域海洋大国也纷纷将 海权竞争视为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俄计划2020年前将航母编队增至6个,将争夺 海洋主导权、开发海洋战略资源,作为重振大 国雄风的重要战略着力点。 日相继出台《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 划》、《海洋能源、矿物资源开发计划》,不 断充实、完善海洋立国的战略定位,将海洋作 为拓展疆域与增强国际影响的重要途径。 印将获取印度洋控制权作为维系、争夺大国地 位的重要战略支点,并加紧打造“蓝水海军”, 大力推进“远洋延伸”战略,东出太平洋,西 进亚丁湾,以此彰显海洋大国形象。


一是以外大陆架划界为核心,加紧对海底资源的争夺,并 以各种方式强化主权宣示。截至2009年底,《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159个缔约方中,有69个国家就外大陆架划界向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单独或联合申请。美虽未签 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始终对大陆架等深海洋底的 划界问题保持介入态势。 俄出台《俄罗斯联邦保护国家边界、内水、领海、专属经 济区、大陆架及其资源法》,成为首个向联合国提出划界 申请的国家。日投入巨资,全面展开对相关海域的深海环 境及洋底大陆架的科考,在东亚国家中率先向联合国提交 了大陆架划界申请。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中小国家也积极提出外大陆架 划界案,通过各种方式加紧主权宣示。




北极储藏的煤炭资源估计占世界总量的9%,而西伯利 亚的煤炭储量估计为7000亿吨或者更多,甚至可能超过 全球储量的一半。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报告显示,仅在俄 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所蕴藏的矿物价值就高达2 万亿美元。 北极能源以外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例如喀拉半岛的 世界级大铁矿便十分著名,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铜一镍 一钚(bu)复合矿以及金、银、金刚石及铀、钚等战 略性矿产,而且根据推测还可能蕴藏着同南极地区基本 对称的世界级大型铁矿。 北极地区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其边缘海巴伦支海己 成为世界海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能源和资源 的可开发性大为提高,故各大国均希望分得一杯羹
英国阿根廷之间的马 岛(福克兰)之争
北极之争
北极地区之所以受到北极周边各国乃至全 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一言以蔽之,就是其战 略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这主要体现在 战略位置 能源资源 航道





首先,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大国战略核武器的前 沿部署基地。 北极地区常常暴风雪肆虐,乌云翻滚,再加上北冰洋以上的面积覆 盖着厚达数米的大冰盖,成为潜艇的天然屏障,这一切都阻挡了包 括海洋监视卫星在内的所有传感器对冰层动态的追踪与监视,核 潜艇留在那里就像小鸡钻进了母鸡的翅膀下面,完全躲开了近地 轨道侦察卫星的耳目,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携带核武器潜 伏在海底并独立打赢一场战争。自冷战以来,北极地区一直是美 苏等国战略核潜艇的舞台,冷战结束后这种格局也没有改变。 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与这些国家有着 相同的最短距离,因而这里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弹道 导弹发射阵地, 谁占据了这里,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战略威慑力。





二是不断强化对极地的战略争夺。 在北极,美国出台北极政策文件,加快组建北极航 母编队,加紧勘测北极新航线。 俄罗斯大力建造进行极地海洋科考与勘探的船只, 将重要通道划为内水,限制外国海军活动。加拿大 举行大规模北极军演,并计划在北极新建军事基地 和深水码头。 丹麦、挪威、冰岛、瑞典、芬兰等欧盟国家,召开 北冰洋军事安全合作会议,推动欧盟参与北极竞争。 在南极,英国、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不 顾《南极条约》,纷纷对南极海域提出主权要求。 其中,澳大利亚大陆架划界案获得批准后,其部分 大陆架延伸已进入南极海域。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就首先宣布对北极地区拥 有主权。然而国际法庭判称,如果其他国家在100年内不 对此提出异议,北极就可成为加拿大的领土。对于丹麦公 然挑战加拿大主权要求的行动,加拿大当然不甘示弱,加 科学家也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材料,以反击丹麦对北极的主 权要求 2004年8月,加拿大军队在北极圈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 的代号为“独角鲸”的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以宣示 其军事力量在北极存在的决心。针对丹麦变本加厉提出 对北极拥有主权,加拿大大幅增加了军费预算,更以反恐 为名,在其位于北极地区的国境线上加强军事部署。 加拿大总理哈珀2年来也多次前往加拿大北部宣示对北 极地区岛屿和水域的主权, 并决定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科 研和巡逻工作。
注: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 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 约,即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 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协约国。该条约使 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 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 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 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随着北冰洋海冰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西 北航线和东北航线将成为新的“大西洋—— 太平 洋 轴 心 航 线”欧 洲、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海上 航程将会大大缩短。 若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伦敦的习惯航线全程约 10500 n mile ,采用东北航线航程约为8000n mile , 航程缩短约 2500n mile。 从伦敦到东京的习惯航线须经巴拿马运河航程约 1.3万n mile , 若 能采用北冰洋航线将缩短为 8850n mile 。 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在 这种情况之下,谁掌控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经济的新走廊
2001年,俄罗斯政府声称,包括北极在内的半 个北冰洋都是西伯利亚的地理延伸,北极是 俄罗斯的。 2003年,美国擅自向一些国际石油公司拍卖 北极的天然气开采权,暗示北极是属于美国 的。 当前新一轮的北极争夺战是由丹麦在2004 年点燃的,而俄罗斯在北冰洋底的插旗行动 只是这次争夺战的延续

美国历来宣称北极属于全世界,针对俄罗斯 的北极考察行动,美国也立即组建科考队前 往北极。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希利”号重 型破冰船于8月6日离开西雅图赴北极,进行 为期2个月的考察。 此外,美国还打算在北极设立军事训练中心 和基地,美国海军的“北极舰队”也在酝酿 当中。



挪威也有动作,它把“斯瓦尔巴条约”作为“护身符”,而 且以保护环境为由,称其他国家的冰层钻探技术不成熟,在 开采北极石油时会造成环境污染,试图以国际舆论的压力迫 使其他国家止步 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石油输出国, 挪威已经制定了为期两年 的北极钻井勘探计划, 以确定自己未来可能拥有的北极油 气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