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
脑梗塞康复训练计划
脑梗塞康复训练计划引言: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病发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脑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脑梗塞康复训练的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一、认识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堵塞造成的脑部缺血,导致脑细胞缺氧、死亡。
脑梗塞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无力、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
二、康复训练目标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恢复肢体功能、改善语言障碍、提高认知能力等。
三、康复训练计划1. 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运动康复: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康复器械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等。
- 日常生活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脸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 语言障碍改善训练- 言语康复:通过语言治疗和语言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
-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听力障碍,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3.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 认知康复:通过认知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功能。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
- 日常智力训练:通过解谜游戏、数学计算等智力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 心理辅导: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 社交训练:通过社交活动和交流训练,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社交能力。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因人而异。
2. 渐进式训练:康复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3. 定期评估:康复训练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 持之以恒:康复训练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Brunnstrom的简介
髋关节屈曲是下肢屈曲共同运动的最强要素,对患者来说仰卧位屈髋非常困难。但预先将髋和膝置于轻微屈曲位时,则髋屈肌群的作用就显示出来。
屈髋时髋外展、外旋则显得次要。
髋屈曲收缩时,进行抵抗试验可显示足背屈肌的较强作用。
(4)下肢伸肌共同运动
膝关节显示较强的伸肌共同运动,常伴踝关节趾屈、内翻。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这一反射是婴儿学会翻身的必要条件,也是伸手抓物时视觉固定的基础。
6.紧张性迷路反射(屈曲协同)
紧张性迷路反射:
(静态和动态)
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
俯卧位头稍前屈时;可见全身的屈曲肌张力增加,可见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
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
(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
为日常捕获猎物的四足兽的姿势反射。
它有助于发展屈曲和伸直间的平衡,用来稳定抗重力的姿势。
(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旋转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
(一)原始反射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又称为原始反射。
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
但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反射。
原始反射
1.同侧伸屈反射
2.交叉伸屈反射
四肢瘫痪的健康宣教
四肢瘫痪的健康宣教四肢瘫痪是指因脑血管病引起的大脑皮质或半半脑的损害,导致肢体运动、感觉和协调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于四肢瘫痪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四肢瘫痪的常见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脑血管病是引起四肢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
其他常见的病因包括颅脑外伤、肿瘤、脊髓损伤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患者和家人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次,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四肢瘫痪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和身心健康。
此外,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四肢瘫痪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顾,他们的家人要学习一些护理技巧,如如何正确翻身、如何进行皮肤护理等。
此外,患者和家人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相互支持和理解,建立一个和谐和温暖的家庭环境。
最后,四肢瘫痪患者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四肢瘫痪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通过不断地锻炼和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患者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方案,坚持锻炼,尽量恢复自己的肢体功能。
总之,四肢瘫痪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然而,通过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家庭的支持和关爱,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个挑战,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四肢瘫痪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康复资源和福利保障,共同为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摘要】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62-02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他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有所上升。
此病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随着现代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更多的肢体功能恢复已成为病人及家属的迫切要求。
为了减少和解除伤残病的痛苦,迫使我国康复医学迅速发展。
1 临床资料对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为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训练,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4例,脑梗死2例。
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40-73岁,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即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经过14-120天的康复训练,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侧肢体的肌力。
2 康复治疗要领2.1 康复评定2.1.1 评定内容全身状况的评定,包括年龄、一般情况(意识、智力、言语、心理)、合并症、既往史、主要脏器功能状态、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条件、居住环境等状况;常用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肢体功能,见表1。
2.1.2 康复目标近期目标,从执行开始到最近一个月要达到的。
远期目标,及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最终恢复到什么情况,如独立生活、部分独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康复目标的制定因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家属的大力支持,康复训练才能完成取效。
2.2 治疗原则2.2.1 尽早进行,原则上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梗塞3天左右,脑出血两周后开始。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脑梗塞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
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
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
,因此,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很重要。
本期专家观点特邀胥方元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脑梗死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脑梗塞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脑梗死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采取个体化的方案,循序渐进.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的康复。
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溴隐亭等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巴氯芬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由小剂量开始,可选择应用。
可乐定、哌唑嗪、苯妥英钠、安定、苯巴比妥、氟哌啶醇对急性期的运动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少用或不用.严密观察脑梗死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
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一、主动活动: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
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二、床上训练: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矗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三、保持良姿位: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
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锻炼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局部脑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严重的话甚至可造成残疾或死亡。
脑梗塞严重危害着病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在康复过程中,肢体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
脑梗塞影响了病人的肢体功能,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肌肉功能紊乱等。
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锻炼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训练:针对患者运动障碍的特点,进行主动、被动和辅助性肢体运动训练。
可以通过活动、被动屈伸、踏步、及日常生活活动模拟等方式,逐步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例如,可以逐渐引导患者进行手曲伸训练、下肢踏步训练,同时结合康复器械进行辅助训练。
2. 感觉训练:通过触觉、温度、震动等刺激,提高患者的感觉活动能力。
例如,可以进行刺激感觉带(Sensory Glove)训练,通过触觉刺激帮助患者提高手部感觉。
3.平衡训练:脑梗塞患者往往伴随着平衡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行走和日常活动的能力。
可以进行单脚站立、侧卧抬腿、步态训练等,加强患者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4.肌肉功能锻炼:脑梗塞患者常常肌力减退,进行适当的肌肉功能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提高日常活动的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负重训练、肢体抗阻训练等方式,增加患者的肌肉力量。
5.活动能力训练:脑梗塞患者因肢体功能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骤减,通过日常活动的模拟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例如,进行如穿衣、握笔、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的功能训练。
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性:在进行锻炼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要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注意适度和适当的努力度,避免过度训练。
2.渐进性:在设计锻炼方案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灵活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逐步增加适应性锻炼。
3.持续性:肢体功能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能中断。
脑血栓的康复治疗有哪些方法
脑血栓的康复治疗有哪些方法1. 引言脑血栓,也被称为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它的发展过程往往会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在脑血栓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治疗的目标脑血栓的康复治疗旨在促进患者的症状缓解、功能恢复,减少残疾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恢复神经功能: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促进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功能等的恢复。
•预防并发症:预防脑血栓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坠瘫、压疮等。
•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建社会和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
3. 康复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血栓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再形成,减少动脉供血阻力,促进血液循环。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支持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降脂药物等,用于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3.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脑血栓康复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运动训练: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肌肉运动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和运动范围的恢复。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通过电刺激肌肉,促进神经回路的修复和肌肉的恢复。
•步态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行走的技能,减少步态异常和平衡问题。
•热疗和冷疗:通过局部热敷或冷敷,促进肌肉松弛或收缩,减少疼痛和肌肉僵硬。
3.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血栓康复治疗的核心,它的目标是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功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穿衣、洗脸、进食等,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运动训练:通过肢体运动、平衡和协调练习,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范围。
脑梗塞康复训练方法
脑梗塞康复训练方法脑梗塞是由于脑血流不畅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的疾病,病情严重时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介绍一些脑梗塞康复训练的方法。
1.运动治疗:进行一些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逐渐适应身体运动,增加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平衡能力,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
2.感觉训练:利用不同的感官刺激,如触觉、听觉、视觉等,进行感觉训练。
可以通过触摸、听力训练、视觉训练等方式,刺激神经系统,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3.肌肉训练:通过一些特定的肌肉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拉伸和放松,进行手指灵敏度训练等。
4.平衡训练:平衡功能对于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步态训练等方式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5.认知训练:脑梗塞后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通过一些认知训练,如解迷题、数独等,可以刺激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6.功能性训练:根据患者康复的需要,进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训练,如穿衣、刷牙、洗脸等。
逐步提高患者对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促进康复。
7.心理治疗:脑梗塞后可能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康复效果。
8.家庭环境改造: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对家庭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如增加扶手、防滑垫等,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9.康复工具辅助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要,可以使用一些康复辅助设备,如助行器、假肢等,以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康复进程。
总之,脑梗塞康复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康复需求和个体差异。
上述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具体的训练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康复专家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脑梗塞病人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
精品文档脑堵塞病人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脑堵塞患者的身体运动功能能否恢复,各种治疗方法能否收到满意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觉功能能否正常。
感觉障碍阻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触觉、运动位置觉的障碍。
由于缺乏正常的感觉反应,患者很难正常的调节、控制其运动,致使丧失双手的协调运动。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感觉训练和运动训练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
脑萎缩病人感觉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为:1、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到达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
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
2、木钉盘活动也可以充分运用在感觉训练方面。
将制作的一些木块、木棒,在其周围分别缠绕一层各种不同的材料,如丝绸、纱布、海绵等,指导患者拿放。
3、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会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
为了便于手掌的滑动,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滑石粉。
4、在一个平阔的容器内放入细沙,指导患者用手指在细沙上写字、随意画一些图案,然后抹掉重来,如此反复屡次。
容器内还可以选择性的放入米粒、豆粒等,颗粒越大产生的刺激越粗糙,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5、区分物体的练习:最初从练习区分物体的一个特点开始入手。
具体方法是:遮住患者的视线,给患者提供需要区分的物体进行分辨。
治疗者可以通过调整区分物体的相似程度,来灵活掌握作业活动的难易程度。
脑堵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锻炼脑堵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精细动作的活动来进行,临床上训练手指的抓握能力的活动工程很多,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动作都与手的操作有关系。
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有利于提高手的灵巧性。
另外,市场上出售的儿童成套玩具,都含有手的捏、插、拔、拧、转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得治疗意义。
棋类、扑克、麻将等活动既有娱乐的作用,又是训练手指对粗、细、大、小、方、圆等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物体抓握的良好时机。
Brunnstrom技术治疗脑梗死偏瘫病人临床观察
Brunnstrom技术治疗脑梗死偏瘫病人临床观察锁建军;杨红旗【摘要】目的探讨Brunnstrom技术治疗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肢体恢复情况及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偏瘫病人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康复技术治疗: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能力训练、下肢分离运动、牵张训练、神经促进技术、骨盆控制训练.每日2次,每次2 h.试验组给予Brunnstrom技术治疗,进行Ⅰ~Ⅵ阶段患肢(上下肢)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积分降低,FMA 评分及ADL的BI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NIHSS积分较低(P<0.05),FMA 评分、ADL的BI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Brunnstrom技术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肢体康复疗效,降低致残率.【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5)011【总页数】4页(P1395-1398)【关键词】脑梗死;偏瘫;Brunnstrom技术;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作者】锁建军;杨红旗【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三门峡 472100;河南省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2脑梗死是一种脑组织损伤性疾病,由于脑组织血液、氧气供需障碍,致其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又称脑梗塞或缺血性脑卒中[1]。
脑梗死临床分型常分为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等,在脑卒中发病率中,脑梗死的发病率最高为80%[2]。
任何年龄段人均有可能发生脑梗死,脑组织损坏程度由血栓部位和大小决定[3],发生脑梗死病人以45岁~70岁的中老年人居多。
脑梗塞护理计划
【评估】1. 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 q_________h2. 评估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打【措施】1. 争取抢救时间,及时报告医生,同时使用脱水剂2. 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3. 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者,应及时吸痰4. 为防止呕吐物反流造成误吸,应将头偏向一侧5. 呼吸不规律者不宜频繁更换体位,但要注意压疮的发生,护理者可将手伸至病人身体受压处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相关因素痰液粘稠无力咳出预期目标1. 病人学会有效排痰的方法。
2.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措施1. 每日开窗通风 2 次,每次 15~20min,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并调节室温在 18~20摄氏度,湿度在 50%~60%。
2. 鼓励并协助病人翻身, q___h,同时赋予病人翻身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在拍背的同时鼓励病人咳嗽。
3. 指导病人有效的咳嗽,对病人所做的努力和进步给与肯定。
4. 每次饭前一小时,鼓励并协助病人排痰,排痰后给与舒适体位,嘱病人歇息。
5. 排痰后做好口腔护理,去除口腔内残留物,增加病人舒适感。
6. 保证病人充足摄水量,普通 2000ML/24H,以降低分泌物粘稠度。
7. 必要时,赋予雾化吸入并吸痰8. 鼓励并协助脑出血恢复期的病人,在床上坐起或者下床活动,以利于痰液排出。
吸烟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劝吸烟者戒烟。
【评估】1. 评估病人的呼吸形态2. 监测体温变化3. 观察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措施】1.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2. 指导卧床病人进行深呼吸,恢复期病人鼓励多活动3. 给病人翻身和拍背 q___h,又下向上,由外向内,并鼓励咳痰4. 注意口腔卫生,进餐后协助漱口,重者赋予口腔护理5. 维持足够的营养,水分和维生素6. 指导病人/家属认识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位,包括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率加快7. 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8. 如果已经发生坠积性肺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体温超过38.5℃,赋予物理降温9. 遵医嘱赋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并保持管道通畅10.遵医嘱赋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相关因素】吞咽障碍【预期目标】病人不发生误吸【评估】1. 评估病人吞咽艰难的程度2. 了解哪种稀稠度的食物,使病人容易接受【措施】1.进食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将床头轻度抬高2.喂饭动作药轻巧,给病人充分吞咽的时间,不要催别人3.药物需研碎后在服用,以利吞咽4.饭前 1 小时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5.指导病人使用饮水管,不要太用力吸,防止呛咳6.进食后,床边备好吸引器,如有误吸,及时吸出严重吞咽艰难者,遵医嘱赋予鼻饲【评估】密切观察病人的呕吐物、大便颜色和量,评估有无消化道出血【措施】1.讲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2.遵医嘱赋予禁食或者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诱发出血3.及时准确地使用止血药4.保持病人的衣裤整洁,如果被呕吐物或者大便污染后及时更换 5.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6.创造肃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的歇息7.通风每日 2 次,每日 15~20min,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同时注意保暖相关因素颅内压增高预期目标病人诉说疼痛减轻。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病人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还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次护理查房旨在对一位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以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均未规律服药治疗。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右侧肢体肌力 5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体温 365℃,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80/100mmHg。
2、意识状态:神志清楚,但精神状态较差,表情痛苦。
3、肢体活动:左侧肢体肌力 2 级,肌张力减低,右侧肢体肌力 5 级,肌张力正常。
4、感觉功能:左侧肢体感觉减退,右侧肢体感觉正常。
5、言语功能:言语不清,吐字困难。
6、吞咽功能: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7、心理状态:患者因突然患病,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
三、护理问题1、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言语不清有关。
3、吞咽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吞咽神经麻痹有关。
4、焦虑与突然患病、担心预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6、有跌倒的危险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下降有关。
四、护理措施1、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和足下垂。
肢体被动运动:每日为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每个动作重复 10-15 次,每日 2-3 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主动运动训练: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如床上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等,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脑出血病人的康复训练
一、言语功能的恢复训练
1、口语表达能力的康复训练: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愕和 声带运动的训练,以使语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发音训 练最简单的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令患者与人交谈。
2、听理解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康复办法是教患者看训练者发音时的口唇动 作与声音的联系,并配以物或图,以达到理解目的。
3、文字理解力的康复训练:让患者看物或画,或以指字复述 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 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 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 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 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 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 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 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压主迫 动屈伸手 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 乓球、小铁球等。
常用训练项目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 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 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 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 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 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 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 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 外晒被、种花等脑梗塞康复锻炼法。
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运动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
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 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 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 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 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护理查房脑梗塞后遗症完整版
护理查房脑梗塞后遗症完整版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及脑组织损伤。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脑梗塞发作后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
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下面是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查房报告。
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60岁主诉: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一、基本信息患者XXX,男性,60岁,高血压病史10年。
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已发病3天。
二、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a.意识状态:清醒,对人、地方、时间有较好的判断能力。
b.语言功能: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能基本理解简单的问题。
c.运动功能:右侧肢体无力,无法活动。
右上肢轻度瘫痪,右下肢完全瘫痪。
d.感觉功能: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理解障碍,对冷热、触觉、痛觉反应不敏感。
e.眼球活动:正常,能自主控制眼球活动。
f.面部表情:右侧表情淡漠,额肌无法抬起。
g.反射:右侧肢体的肌腱反射、膝反射、足跟反射减弱或消失。
2.循环系统:a.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140/90mmHg,持续稳定。
b.心率:正常,80次/分钟。
3.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无明显异常。
三、辅助检查1.头颅MRI:显示左侧大脑血管梗塞,脑梗塞范围较大。
2.血液检查:血脂水平升高,其他指标正常。
四、诊断脑梗塞后遗症,左侧大脑梗塞,言语障碍、偏瘫。
五、处理措施1.将患者安置在病房内,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刺激。
2.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药物治疗:a.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发脑梗塞。
b.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c.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六、护理重点1.防止压疮: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保持干燥清洁,翻身时间间隔不超过2小时。
2.日常护理: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漱、排便等。
脑梗康复方案
3.经验交流:总结康复治疗经验,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本康复方案旨在为脑梗患者提供合法合规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同时,加强康复团队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脑梗康复方案
一、引言
脑梗塞(以下简称“脑梗”)是因脑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的疾病。患者往往在急性期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本方案旨在为脑梗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合规的康复计划,以实现最佳康复效果。
脑梗康复方案
第1篇
脑梗康复方案
一、背景
脑梗塞(以下简称“脑梗”)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在我国,脑梗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经过急性期治疗后,大部分脑梗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因此,脑梗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饮食护理: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康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参与康复治疗,为患者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
(2)社会支持:争取社会资源,如康复救助、残疾人福利等,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
四、实施与监督
1.康复团队:由神经内科医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等组成。
二、目标
1.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偏瘫等后遗症。
针对这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实现有效康复。
一、目标设定康复训练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
具体目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平衡能力:通过训练,使患者能够在站立和行走时保持姿势稳定。
2. 改善肢体活动能力:通过特定运动以及物理疗法,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4. 促进神经再生:通过康复训练,刺激患者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
二、训练计划1. 基础训练a. 平衡训练:患者坐在平稳的座椅上,尽量保持坐姿平衡,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b. 肢体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拉伸、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增强患者肢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c. 康复器械训练:利用康复器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步态训练机、肌肉力量训练仪等。
2. 日常功能训练a. 空间定向训练:使用视觉和听觉刺激帮助患者提高空间定向能力,如指向物体、找东西等。
b. 日常动作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训练患者完成自理、进食、穿衣等基本动作。
c. 手部功能训练:针对上肢功能障碍,进行手部灵活性和力量的训练。
3. 社交参与训练a. 患者之间互动: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b. 社会参与: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参与感。
三、训练注意事项1. 个性化定制:针对每个患者的症状和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个性化康复效果。
2. 渐进式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渐进式地进行训练,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3. 专业指导:由专业康复医师或理疗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训练动作正确、安全。
脑梗塞后肢体能力恢复的创新策略与未来展望
一、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塞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致残率高达 50% 以上。
主要见于大脑半球梗塞和脑干梗塞的患者,病情常常较重,可出现偏侧肢体运动、感觉以及言语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梗塞后的肢体功能以及其它功能的恢复已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但目前仍有很多患者在脑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例如,大的大脑半球梗塞和脑干梗塞患者可能出现偏侧肢体瘫痪、活动不灵、麻木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脑梗塞后肢体能力的恢复至关重要,当前虽然研究成果丰富,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 研究目的脑梗塞给患者带来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脑梗塞后肢体能力恢复的新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如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理论基础2.1 脑梗塞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机制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这种病理生理过程会对肢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2.1.1 神经损伤与肢体功能障碍脑梗塞后,支配肢体活动的相应神经细胞因为缺血受到损伤,出现凋亡或坏死。
如果是管运动的中枢或皮质脊髓束的主干受损害,瘫痪就会很重;若只是周围脑组织病变影响到运动通路的局部,可能只出现乏力而不出现瘫痪。
例如,大脑左侧脑梗死以后,若神经传导束受损,患者右侧肢体会发生偏瘫,运动功能障碍,活动量减少,引起废用性的肌肉萎缩。
同时,感觉中枢受损、神经传导束受损会出现支配区域感觉功能障碍,患者会有手麻的症状。
2.1.2 血液循环障碍与肢体功能脑梗塞后,局部脑组织出现坏死或水肿,会引起血液循环问题。
一方面,脑梗塞影响了患者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时,会患者出现肢体无力、乏力、麻木的症状。
脑卒中的康复
24
7.ADL训练 8.作业治疗 9.言语治疗 10.手杖、步行器、轮椅和矫形器的
应用
25
• (三)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是指脑卒中发病后1年以上的时期 ,此期患者不同程度地留下各种后遗症,如痉挛 、肌力减退、挛缩畸形、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甚 至软瘫。 【康复目标】 • 维持性训练,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 【康复治疗】 • ①利用健侧代偿。②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杖、步 • 行器、轮椅、支具),改善周围环境,争取最大 • 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③重视职业、社会、心 • 理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
12
评定方法
脑损害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运动能评定:Brunnstrom
上田敏分级 Fugl-Meyer 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 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ADL评定: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言语、吞咽、认知、感知觉、心理、生活质量等
13
康复治疗
• (一)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 【康复目标】 • 1、预防褥疮(每隔2 h变换1次体位) • 2、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 3、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 • 4、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
动训练创造条件 • 5、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
14
良肢位摆放
①仰卧位:患肩垫枕, 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 腕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 支撑枕,使骨盆前伸, 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 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 屈。
Rood、PNF、Vojta 运动再学习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塞患者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脑梗塞的疾病背景,然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详细讨论了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影响因素、康复评估工具的应用以及康复护理中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展望了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前景,并强调了其重要性。
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临床实践提出了启示。
本文综合分析了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困难、挑战、前景展望、重要性、研究方向、临床实践、患者、护理、康复、疾病、意义、启示1. 引言1.1 疾病背景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所致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据统计,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过程漫长而艰难,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及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康复护理评估工具的应用和康复护理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探讨,有助于完善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为未来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的了解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
1.2 研究目的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和策略,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研究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病人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脑梗塞患者的身体运动功能能否恢复,各种治疗方法
能否收到满意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觉功能能否正常。
感觉障碍妨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触觉、运动位置觉的障碍。
由于缺乏正常的感觉反馈,患者很难正常的调节、控制其运动,致使丧失双手的协调运动。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感觉训练和运动训练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
脑萎缩病人感觉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为:1、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达到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
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
2、木钉盘活动也可以充分运用在感觉训练方面。
将制作的一些木块、木棒,在其周围分别缠绕一层各种不同的材料,如丝绸、纱布、海绵等,指导患者拿放。
3、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会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
为了便于手掌的滑动,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滑石粉。
4、在一个平阔的容器内放入细沙,指导患者用手指在细沙上写字、随意画一些图案,然后抹掉重来,如此反复多次。
容器内还可以选择性的放入米粒、豆粒等,颗粒越大产生的刺激越粗糙,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5、辨别物体的练习:最初从练习辨别物体的一个特点开始入手。
具体方法是:遮住患者的视线,给患者提供需要辨别的物体进行分辨。
治疗者可以通过调整辨别物体的相似程度,来灵活掌握作业活动的难易程度。
脑梗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锻炼脑梗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精细动作的活动来进行,临床上训练手指的抓握能力的活动项目很多,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动作都与手的操作有关系。
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有利于提高手的灵巧性。
另外,市场上出售的儿童成套玩具,都含有手的捏、插、拔、拧、转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得治疗意义。
棋类、扑克、麻将等活动既有娱乐的作用,又是训练手指对粗、细、大、小、方、圆等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物体抓握的良好机会。
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抓握水平,将棋子的形状加以调节,在棋子上固定一些小钩子或小袋子。
更主要的是,必须要在有人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坚持手和足的运动训练。
如左手练习握拳、伸指、屈指……训练左手捡黄豆、抓扑克牌、端茶杯、拧毛巾、扣衣扣等,练习双足长时间站立。
能站稳以后,再练单腿站立,平地行走;平地能行走后,可加练上下楼梯。
训练要循序渐进,运动量可逐渐加大,但每次不宜过疲劳,如有胸闷、头痛等
则应暂停。
康复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配合治疗。
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2)上肢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3)下肢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
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进行行走练习,进一步可搀扶病人行走练习。
4)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
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