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虫种群增长、怀卵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虫种群增长、怀卵率的影响

2021.5轮虫作为天然水体中主要浮游生物之一,因其繁殖迅速、营养丰富、体形大小适宜、能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大量培养、容易被水产动物幼体摄食和消化吸收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开口饵料。

氨氮是我国大部分水系中主要污染指标,水质中氨氮浓度严重超标将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对水生动物的许多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其发病死亡。

在轮虫培育过程中,轮虫的种群生长与培养水体的水质、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在轮虫大规模培养过程中一些环境因子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轮虫的大批量死亡,其中氨氮浓度的增加是影响轮虫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轮虫工厂化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施肥培养微藻或泼洒豆浆等方法丰富轮虫饵料以提高其密度,然而这些肥料和饵料增加常会伴随着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分解,从而导致水体中氨氮的大量积累,进而严重制约轮虫产量的增长,甚至导致轮虫的大批死亡。

也有许多研究表明培养水体中轮虫种群密度的降低往往伴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

Schlüter M 等(1985)研究大量培养过程中培养水体中非离子氨对海水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时发现,当水体中非离子氨浓度达到13.2毫克/升时轮虫的种群增长率降低50%。

Park 等(2001)研究氨氮对淡水萼花臂尾轮虫急性毒性影响时得到氨氮在24、48和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3、6.7和2.3毫克/升。

因此,工厂化轮虫培养过程中严格控制水体中氨氮含量是提高轮虫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实验通过研究圆形臂尾轮虫在不同氨氮浓度、时间条件下对轮虫的种群增长、怀卵率的影响,以探究氨氮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进而得到在培养轮虫过程中培养水体氨氮的安全浓度,为轮虫的大批量培养等生产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一、材料与方法1.轮虫的来源和培养试验用圆形臂尾轮虫来自吉林农业大学水产实验室。

轮虫以盐度为30的人工配制海水预培养,培养期间保持连续充气,自然光照,温度为(25±1)℃,pH 为7.3~7.8。

罗氏沼虾养殖中轮叶黑藻的作用及生态养殖要点

罗氏沼虾养殖中轮叶黑藻的作用及生态养殖要点

罗氏沼虾养殖中轮叶黑藻的作用及生态养殖要点1.提供优良生态环境:-轮叶黑藻具有丰富的分枝结构,能够扩大虾类的生活空间,为其提供良好的遮蔽场所,特别是在蜕壳阶段,有助于保护虾不受捕食者的侵害。

-耐高温特性使得轮叶黑藻在罗氏沼虾最适宜生长温度(25~30℃)期间仍能茂盛生长,适应了虾类养殖对水温的要求。

2.水质改良:-轮叶黑藻通过其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优化水质。

-其强大的光合作用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尤其在白天,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至5毫克/升以上,有利于增强罗氏沼虾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3.抑制有害生物:-轮叶黑藻能通过竞争作用抑制其他可能过度繁殖的藻类,避免浮萍等大量繁殖导致水体氧气消耗过多,从而降低溶氧至罗氏沼虾的窒息点。

4.生态系统平衡:-种植轮叶黑藻有助于维护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水体“肥、活、嫩、爽”的状态,这对于保持虾类健康和养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生态养殖要点:-种植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春季的谷雨前后,适当排水,保留10~15厘米厚的底泥,然后进行插植或者播种轮叶黑藻的断株,利于其快速生根成活。

-种植比例:通常建议池塘中水草覆盖率控制在约20%,轮叶黑藻可以与其他水草(如苦草、马来眼子菜、空心菜等)搭配种植,以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轮叶黑藻的生长状况,适时收割老叶、疏密,保持合理的密度,防止过密影响光照和水体流动,同时也要防止过于稀疏导致水质调节功能减弱。

-设施配套:确保池塘具备完善的增氧设施,如配备足够的增氧机,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机械配置,以应对早晚不同时间段的溶氧变化,保证全天候的水质稳定。

氨氮在水生生物生长中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氨氮在水生生物生长中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氨氮在水生生物生长中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水生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也给这些生物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氨氮作为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质,在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氨氮在水生生物中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一、氨氮是什么氨氮是一种当今环境中非常常见的水体有机污染物质。

氨氮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农业和养殖业中对氮肥和草料的过度使用导致的,其次是排放废水所导致的,最后是由于城市密集化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氨氮的生态效应氨氮的存在对于水生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氨氮会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氨氮还会造成水体中吸氧量的增大,从而导致氧气供给不足,再进一步就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有害藻类增多,最终导致水质的恶化。

三、氨氮对于微生物的影响在水体中的微生物则是氨氮最直接的“拾荒者”。

微生物通过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进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促进了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发展。

当然,如果氨氮的浓度过高,会导致水体中的硝酸根离子过多,并最终导致水体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从而进一步破坏了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氨氮对于植物的影响氨氮作为弱碱性物质,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进而形成亚硝酸和亚硫酸。

这些化合物在植物的根系中会产生酸性排放,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健康。

此外,氨氮在水体中的作用也会影响水草和其他植物的生长,进而抑制植物的生物生长和繁殖。

五、氨氮对于鱼类的影响氨氮主要对于鱼类的影响表现在其会影响鱼体内的物质代谢,进而导致鱼减肥、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同时,氨氮也会影响鱼的肝脏和肾脏健康,甚至对于早期幼鱼的发育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六、氨氮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的来说,氨氮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广泛。

它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崩溃。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氨氮主要来自于养殖废水和饲料残渣,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控制,会给水产养殖业产生危害。

本文将分析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理技术。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恶化: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会使水体的氧含量降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状况,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2. 水生生物受损:高浓度的氨氮会对水生动物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导致鱼类和虾蟹等养殖物种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受到限制。

3. 养殖效益下降:氨氮污染会使鱼类和虾蟹等养殖物种的免疫力下降,易患病死亡,减少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1. 生物方法:利用一些生物物种来降解和吸收氨氮,例如利用硝化细菌对氨氮进行硝化转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也可以通过放养一些具有氨氮利用能力的水生植物,如水稻苗和苔藓等,通过吸收氨氮来净化养殖水体。

2. 物理-化学方法:采用一些物理或化学手段来处理氨氮污染。

通过通风和曝气等方法,将水中的氨氮气化释放到大气中;利用吸附剂、离子交换剂等物质来吸附和去除水中的氨氮。

3. 循环农业技术:养殖废水中含有的氨氮可以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通过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氨氮的排放和污染,实现农田和水产养殖的良性循环。

4. 水质监测和管理: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氨氮污染问题。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合理调整饲养方式和投喂量,减少废水和饲料残渣的排放和浪费。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产生的危害不可忽视。

通过采取适当的处理技术,合理管理养殖环境,可以有效降低氨氮污染带来的影响,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氮化合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氮化合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氮化合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氮化合物是现代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主要包括氨气、硝酸根、亚硝酸根和硝酸盐等,其排放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氮化合物污染的加剧,学界对氮化合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和研究。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是全球生物量和生产力最高的物种之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藻类生长的质量和数量主要受海洋水体中的养分含量控制,而氮化合物的排放不仅可导致水体中养分浓度增加,还会影响到藻类的生长和物质代谢等多个方面。

首先,氮化合物的排放会改变海洋水体中的氮素养分比例,给藻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氨气和亚硝酸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它们是蓝藻、硅藻等一些优势种的补充氮源。

但是,长期大量持续排放造成的硝酸盐和硝酸根增加,会使得海洋水体中的氮素养分比例发生变化,这会导致一些氮素稀缺的浮游藻类生长不足,从而减少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藻类的数量。

其次,氮化合物的排放对藻类的营养生长和元素循环过程造成影响。

氮化合物中的氮素形态和数量会直接影响藻类促生因子和酶类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藻类生命活动和养分再生。

长期大量持续排放的氮化合物会导致底层水体中铵态氮盐的富集和蓝藻、绿球藻等的过度繁殖,从而降低藻类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多样性。

此外,氮化合物的排放也会影响到藻类营养生长与海洋碳汇的结构与功能。

氮化合物中的硝酸盐和硝酸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可作为藻类生长的营养源,但同时也会促进藻类的呼吸作用,加速海洋碳汇进入海底沉积物的速度。

因此,氮化合物排放对藻类的生长并不是简单的促进作用,而是一种对海洋碳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多种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破坏以及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的一种影响。

综上所述,氮化合物的排放和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藻类的生长产生着明显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多种阶段多层面的综合作用正在改变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

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

DOI 10. 13671 / j . hjkxxb . 2014. 0183宋玉芝,赵淑颖,杨美玖,等. 2014. 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J ]. 环境科学学报,34( 5) : 1173-1177 Song Y Z ,Zhao S Y ,Yang M J ,e t al . 2014. Effects of ammonia and substrate on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 gae [J ].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34( 5) : 1173-1177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宋玉芝* ,赵淑颖,杨美玖,杨旻,王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 收稿日期: 2013-08-08修回日期: 2013-10-02录用日期: 2013-10-24摘要: 为了了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附着藻类群落演替规律,本文设置了 0. 5、1. 5、2. 5 、5、10 m g ·L -1 5 组氨氮浓度,利用显微计数法研究了 5 组氨氮浓度下菹草和载玻片上附着藻类群落组成. 结果表明,将相同群落组成的附着藻类接种到不同氨氮浓度下进行培养,在低浓度氨氮条件 下附着藻类群落以硅藻门的舟行藻、异极藻以及蓝藻门的色球藻为优势藻,在氨氮浓度较高时则以硅藻门的舟行藻和异极藻以及绿藻门的纤维藻为优势属; 在相同氨氮浓度下,基质性质影响附着藻类优势种群个数,载玻片基质上附着藻类优势种群数量小于菹草上的种群数量,但当 氨氮浓度较高时,基质不仅影响附着藻类优势种群个数而且还影响附着藻类优势种,载玻片上绿藻门的毛枝藻( 65% ) 的丰度远远超过附着在 菹草上毛枝藻( <<1% ) . 表明氨氮浓度及基质种类影响附着藻类优势种群组成. 关键词: 附着藻类; 菹草; 载玻片; 氨氮浓度 文章编号: 0253-2468( 2014) 05-1173-05中图分类号: X17文献标识码: AEffects of ammonia and substrate on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gaeSONG Yuzhi *,ZHAO Shuying ,YANG Meijiu ,YANG Min ,WANG Mi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Received 8 August 2013;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 October 2013;accept ed 24 O ctob er 2013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epiphytic algae community succession in the eutrophication process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s of epiphytic alga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acroscopic counting method under the different ammonia concentrations ( 0. 5,1. 5,2. 5,5 and 10 mg ·L -1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same epiphytic algae species inoculated ,the epiphytic algal community com position varied under different ammonia concentrations . The genus of Navicula ( Bacillariophyta) ,Gomphonema ( Bacillariophyta) and Chroococcus ( Cyanophyta) were dominated in the low ammonia concentration , while the genus of Navicula ,Gomphonema and Ankistrodesmus ( Chlorophyta) were dom inated in the high ammonia concentration . At the same ammonia concentration ,the abundance of dom inant epiphytic algae genus wa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bstrates . F or instance ,the abundance of dominant genus on the glass slide was less than that on the Potamogeton crispus . However ,the substrate could affect both the abundance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dominant epiphytic algae genus under high ammonia concentration . For instance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Stigeoclonium on the glass slide( 65% )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Potamogeton crispus ( <<1% ) .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gae could be effected by both the ammonia and the substrate .Keywords: epiphytic algae; Potamogeton crispus ; glass slide; ammonia concentration常用藻类的种群结构、污染指示种、生长潜力、种类多样性指数和综合指数等生物学指标来进行评估 ( 况琪军等,2005 ) . 藻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数量 分布、与环境理化的关系等的研究,已经普遍应用引言( Introduction)1 附植藻类是湖泊重要的初级生 产 者 之 一 ( Vadeboncoeur et al . ,2001) ,在湖泊营养型评价时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 4107134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No . 2012ZX07101-010)Support ed by the N ational N atural Scien ce Foun dation of Chin a( No . 41071341 ) an d the Import ant N ational Sci ence & Technology Specific Projects ( No . 2012ZX07101-010)作者简介: 宋玉芝( 1970—) ,女,E-mail: syz70@ nuist . edu . cn; * 通讯作者( 责任作者) Biograph y: SON G Yuzhi( 1970—) ,female ,E-mail: syz70@ nuist . edu . cn; * Correspo nding autho r1174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34 卷于水质监测( 杨红军等,2002; 顾詠洁等,2005; 李长 春等,2000) . 通过调查发现,在沉水植物叶片上的 藻类群落组成和丰度要高于人造植物上的种群组 成和丰度,但附植藻类群落在天然生长的植物或者cm) ,每缸 20 杯,每杯 4 株; 每缸注入用自来水配置 而成的1 /40 的霍格兰氏营养液 14 ( 自来水总氮 mg ·L -1 ,氨氮 L mg ·L -1、0. 08 及总磷含量分别为 2. 1 浓度可以忽略不计,pH 为 6. 8 ~ 7. 2 ) . 菹草在光线 良好的室内驯化培养 10 d 后,更换培养液并进行氨 氮处理,放入惰性基质,并添加附着藻类. 根据太湖水体氨氮水平,水体氨氮浓度用氯化氨设置 0. 5、1. 人造植物上都能生长良好( Burkholder and Wetzel , 1990; Cattaneo and Kalff ,1978 ) . 附着藻类的生长无 疑要从周围的环境中摄取大量的氮、磷,降低水体 中营养盐的浓度. 目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 重,其主要特征是水体氮磷含量较高,因此,一些学 者探索在人工基质上构建附着藻类群落,或利用自 然基质( 包括植物) 上附着藻类群落来有效的降低水体氮磷浓度( 孔进等,2010; 张彦浩等,2007; 张强 和刘正文,2010; 刑丽贞等,2004) ,以及抑制湖泊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来降低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 Colemana and Burkholder ,1994) . 研究结果表明,水 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与附着藻类的生物量、生长 速率以及种类组成密切相关. 因此,不同环境因子 对附着 藻 类 的 影 响成为关注的焦点 ( 庄 树 宏 和 Sven ,1999; 朱 英 等,2010; 文 航 等,2011; 张 伟 等, 2009) . 目前,水体氮、磷等含量对附着藻类的影响 研究较多. 主要集中在总氮、总磷以及硝态氮对附 着藻类群落组成等方面. 有研究发现不同氮磷比影 响藻类群落组成( 孙凌等,2006 ) ,添加磷对藻类生长与藻类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钟远等,2005 ) ,还会 mg·L -15 个水平,每个处理水平设 3 个5、2. 5、5、10 重复. 用载玻片做惰性基质,每缸悬挂 24 片载玻片; 每缸添加 87 g 附着藻类洗刷液于玻璃缸中,添加的 附植藻类来源于太湖梅梁湾沉水植物狐尾藻、马来眼子菜等多种植物上的附着藻类( 将采集的沉水植 物用软毛刷刷洗植株叶片表面,刷洗液定容,一部 分用于属种鉴定,一部分用于添加的藻类) . 附着藻 类经鉴定共有 5 门 20 属,优势藻丰度组成见图 1.氨氮处理后第 4 天开始采集附植藻类,每次每缸取 一杯菹草和 2 片载玻片,分别刷洗并定容备用. 以后 每 4 d 采 1 次样并更换 1 次对应氨氮处理浓度的培 养液,直至每个处理的附着藻类群落组成没有显著 变化时结束.增加附生藻类的组成和 硅藻的相对丰度 ( Linet al . ,1996) ,控制硝酸盐的供给,能够控制附植藻类的群落结构和优势藻( 张强和刘正文,2010 ) ,而 氨氮浓度对藻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研究氨氮对 附着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 念宇等认为各种基质上着生藻类在种类组成上基本一致( 念 宇等,2009) ,由文辉发现不同生物基质和人工基质 上的藻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类存在差异( 由文辉, 1999) . 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到底存在什么样 的影响值得探讨. 因此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来研 究氨氮浓度、不同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造成的 影响.图1 样品藻类组成比例 Fig . 1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2. 2 附植藻类的鉴定和计数取适量的用软毛刷所刷洗基质上附着藻类备用液,加入鲁哥试剂,静置 48 h 浓缩后计数并计算 相对丰度. 藻类属种的鉴定依据《中国淡水藻类》, 鉴定到属. 优势种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藻类体积也考虑藻类密度并转换为相对丰度,相对丰度指藻类密度,并以相对丰度大于 1% 为优势种.2 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实验设计及样品处理 实验在 4 月中旬展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株长 为 10 cm 的菹草,将其表面的附植藻类轻轻刷去,种 植于装有 5 cm 厚干净沙子、底部有孔的塑料杯中,2. 13 结果与分析(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 1 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 各实验组 A 、B 、C 、D 、E 随着实验天数的增加, 再把塑料杯放置于玻璃缸中 ( 21 cm × 31 cm × 415 期宋玉芝等: 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 1175呈现出一定的附着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待菹草和载 玻片上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稳定时,分别对其进行鉴 定,丰度大于 1% 的为优势藻. A1、B1、C1、D1、E1 和 A2、B2、C2、D2、E2 分别表示菹草和载玻片上附植藻类所处的 5 个氨氮浓度,具体组成见图2. 优势的藻属为毛枝藻,相对丰度高达 82% ,菹草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5 种,载玻片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5 种. 总体而言,菹草上附着藻类优势藻种群数量要 高于载玻片上.在每一相同氨氮浓度组中,菹草和载玻片上优 势藻种群数量、具体组成不相同,并且菹草上优势 藻数量要高于载玻片上,但是在不同基质上,优势 藻为硅藻和绿藻. 念宇等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基质 上的优势藻也都为硅藻,他认为藻类组成与藻类本 身习性和细胞结构有关,也与基质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念宇等,2009 ) . 硅藻的着生种类常具有胶质柄 或者包被在胶质团或胶质管中,容易附着在基质上 面,这也导致了不同基质上的优势藻均为硅藻. 绿 藻在水体中常附着于沉水的岩石和木头这类惰性 基质上,这可能也是造成绿藻更容易附着在载玻片 上的原因. 菹草表面相对来说比较粗糙,载玻片表 面比较光滑,造成了着生藻类附着情况的不同. 而 裴国凤等通过对比人工基质( 包括花岗岩、玻璃、塑料和木板) 和天然基质上底栖藻类群落结构发现,不同基质上的藻类的组成不同,但是硅藻群落中, 优势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十分相似( 优势种相对丰度 大于 5% ) ( 裴国凤和刘梅芳,2009) . 由文辉通过研 究 5 种沉水植物( 苦草、马来眼子菜、菹草、黑藻和金鱼藻) 和人工基质( 塑料板) 上的着生藻类后发 现,藻类群落组成在沉水植物和人工基质上是不同 的,在不同生物基质上也不尽相同,不过着生藻类 密度以硅藻门最大( 由文辉,1999 ) . 王雪梅等认为 不同基质类型的基质对生物膜的结构能产生显著 的影响,尤其是在藻类种类方面( 王雪梅等,2010) .3. 2氨氮浓度对附植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图 2 菹草和载玻片上附着藻类在五种氨氮浓度下的群落组成 Fig . 2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gae on Potamogetoncrispus and glass slides in five groups of the ammonia nitrogen分别对比在 A 、B 、C 、D 、E 5 种氨氮浓度下,不同基质( 菹草和载玻片) 上的附着藻类群落组成可以 看出,在每一组浓度下,不同基质上的附着藻类组成不同,并且差异较大. 在 A 组中,占绝对优势的藻 属均为舟形藻,菹草上异极藻和新月藻的优势也较 为明显,而在载玻片上脆杆藻和异极藻的优势较为明显,菹草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5 种,载玻片上的优势 藻数量有 4 种. 在 B 组中,相对丰度最大藻属均为 舟形藻,菹草上脆杆藻、异极藻、色球藻和新月藻都 有较明显的优势,载玻片上脆杆藻、异极藻和新月 藻也有较明显的优势,菹草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6 种, 载玻片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4 种. 在 C 组中,菹草上 舟形藻和异极藻优势明显,其次为脆杆藻和针杆 藻,载玻片上的优势藻属与 A1 中基本一致,菹草上 的优势藻数量有 6 种,载玻片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4 种. 在 D 组中,菹草上舟形藻和异极藻优势明显,其 余各藻属所占相对丰度相差不大,而载玻片上毛枝 藻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异极藻和针杆藻,菹草上 的优势藻数量有 6 种,载玻片上的优势藻数量有 5 种. 在 E 组中,脆杆藻、异极藻和纤维藻均呈现明显 的优势,色球藻和栅藻次之,载玻片上呈现出绝对-1实验设计 0. 5、1. 5、2. 5 5 组不同、5、10 mg ·L 氨氮浓度处理,不同浓度下的菹草上和载玻片上附 植藻类群落组成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待稳定后分别对其进行鉴定,丰度 大于1% 的为优势藻. 对菹草上附植藻类在各氨氮浓度下的群落结 构进行鉴定,具体组成见图 3.从图 3 中可以看出,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菹草 上附着藻类变化明显. 在 A 组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舟 形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相对丰度有所下降; 脆 杆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在 D 、E 中 已不是优势藻属; 异极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 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在中高氨氮浓度的 C 、D 、E 组中1176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34 卷从图 4 中可以看出,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载玻 片上各藻种变化明显. 舟形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 高,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幅度较大; 脆杆藻只在 A 、 B 、C 3 组中存在,并且在 A 、C 两组中的相对丰度要 高于在 B 组中; 异极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先下 降后上升再下降,变化较为明显; 色球藻在 B 组中 的相对丰度较高,在其他各组中优势不明显; 纤维 藻只在 D 、E 组中存在,并且所占优势不明显; 毛枝 藻也只在 D 、E 组中存在,并且随着氨氮浓的升高, 优势越明显,在 E 中的相对丰度达到了 82% . 载玻 片上硅藻门各藻属基本上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相对丰度基本呈现下降趋势; 蓝藻门色球藻依旧没有 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出现明显的波动; 而绿藻门纤 维藻和毛枝藻只在高氨氮浓度的 D 、E 组中出现,尤 其是毛枝藻,出现后占有绝对优势. 从优势藻数量 上来看,A 、B 、C 3 组中出现了 4 种优势藻,D 、E 组中 出现了 6 种.不同氨氮浓度的 A 、B 、C 、D 、E 组中,附着藻类 的优势藻数量、丰度等都有所区别,在菹草上最多 有 8 种优势藻属( 舟形藻、脆杆藻、异极藻、色球藻、 栅藻、新月藻、针杆藻、纤维藻) ,在载玻片上最多有 6 种( 舟形藻、脆杆藻、异极藻、色球藻、纤维藻、毛枝 藻) ,但是菹草上的优势藻属不能完全包括载玻片 上的优势藻属. 有些藻适应低氨氮浓度,有些藻适应高氨氮浓度,因此氨氮浓度的变化,造成了附着 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 从整体上看,硅藻随着氨氮 浓度的升高相对丰度有所下降,蓝藻随着氨氮浓度 的升高变化不大,绿藻在高氨氮浓度下生长良好, 并且优势明显. 王朝晖在野外条件下利用玻璃挂片 法测定着生藻类群落时,发现丝状绿藻占有优势, 其中毛枝藻是绝对优势种,而附着在绿藻藻体的一 些硅藻,比如脆杆藻和异极藻是常见优势种,而此 图3 不同氨氮浓度下菹草上附植藻类群落结构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gae Potamogetoncrispus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mmonia nitrogenFig . 3onof 所占的相对丰度要高于低氨氮浓度的 A 、B 两组; 色 球藻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 栅藻随着氨氮浓度升高,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变化量不大; 针杆藻只在 C 组中出现; 新月藻只在 B 、D 组中出 现; 纤维藻只在 D 、E 组中出现. 大多数的优势藻均 属于硅藻门,并且随着氨氮浓度变化明显; 蓝藻门 的优势藻只有色球藻,但并没有随着氨氮浓度的变 化出现较大波动; 其余的优势藻属于绿藻门,除了 栅藻在各氨氮浓度中变化不大,其余藻种只在特定 几个浓度组中出现. 从优势藻数量来说,低氨氮浓 度 A 组和超高氨氮浓度 E 组中,均只出现了 5 种优 势藻,而中高氨氮浓度 B 、C 、D 组 中 则 出 现 了 3 6 种.对菹草上附植藻类在各氨氮浓度下的群落结 构进行鉴定,具体组成见图 4.mg ·L -1时水体总氮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 86 ~ 2. 1 ( 王朝晖等,2009 ) ,此结果与本文较高氨氮浓度条 件下载玻片上群落组成相类似,不过王朝晖分析的 是野外条件下总氮对藻类群落的影响,与本文的实 验条件有一定差异.附着藻类本身是浮游藻类的一种,其特性是容 易附着在基质上,可以说附着藻类是浮游藻类的变 形,两者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陈立婧等认为总 氮能够影响藻类群落结构( 陈立婧等,2012 ) ,与王朝晖的观点类似. 并且王珂通过研究发现,氨氮的 加入能够使得硅藻逐渐成为绝对优势种,少量添加图4 不同氨氮浓度下载玻片上附着藻类群落结构 Fig . 4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epiphytic algae on glassslides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5 期宋玉芝等: 氨氮浓度及基质对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的影响1177能够刺激藻类生长,而大量添加则会出现明显的抑制( 王珂等,2012 ) .说明氨氮对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也存在影响,尤其是对硅藻,这与菹草上附着藻类的变化相似.浮游藻类的种群结构与水体氨氮浓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不过由于浮游藻类是悬浮在水体中,会受到水流的影响( 秦铭俐等,2008 ) ,浮游藻类部分悬浮在水体中,部分附着在基质上成为附着藻类,进而使得附着藻类与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出现了差异.94,109孔进,李哿,刘连光.2010.固定藻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5( 1) : 79-84况琪军,马沛明,胡征宇,等.2005.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5( 2) : 87-91Lin H J,Nixon S W,Taylor D I,et al.1996.Responses of epiphytes on eelgrass,Zostera marina L.,to separate and combin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nrichment[J].Aquatic Botany,52( 4) : 243-258念宇,韩耀宗,杨再福.2009.不同基质上着生生物群落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J].环境科技,22( 5) :14-17裴国凤,刘梅芳.2009.武汉东湖底栖藻类在不同基质上生长的比较[J].湖泊科学,21( 3) : 357-362秦铭俐,魏永杰,王晓波,等.2008.杭州湾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7( S1) : 57-60孙春梅,范亚文.2009.黑龙江黑河江段藻类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J].湖泊科学,21( 6) : 839-844孙凌,金相灿,钟远,等.2006.不同氮磷比条件下浮游藻类群落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17( 7) : 1218-1223Vadeboncoeur Y,Lodge D M,Carpenter S R.2001.Whole-lake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distribu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between benthic and pelagic habitats[J]. Ecology,82( 4) : 1065-1077王珂,王林同,牛海凤,等.2012.低温下氨氮对淡水浮游藻生长及群落结构影响的生态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2 ( 3 ) : 731-738结论( Conclusions)41) 硅藻和绿藻在生物基质上( 菹草) 和惰性基质上( 载玻片) 均为优势藻,但不同基质上附着藻类的优势种类及数量存在差异.2) 硅藻门中舟形藻和异极藻在各浓度中均为优势藻种,而脆杆藻不能在高氨氮浓度( D、E ) 中存在.3) 氨氮浓度的升高对不同基质上的附着藻类组成影响不同.在菹草上,附植藻类在中低氨氮浓度时占有绝对优势的为硅藻,随着氨氮浓度升高,硅藻依旧为主要优势藻,但是优势种类和丰度变化较大; 在载玻片上,随着氨氮浓度升高,硅藻的绝对优势被绿藻所替代.王雪梅,刘静玲,马牧源.2010.生物膜法应用于白洋淀湿地生态监测的基质筛选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9 ( 10 ) : 1876-1883王朝晖,胡韧,谷阳光,等.2009.珠江广州河段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9( 7) : 1510-1516文航,蔡佳亮,苏玉,等.2011.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湖泊科学,23 ( 1 ) : 40-48谢钦铭,李长春,彭赐莲.2000.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J].江西科学,18( 3) : 162-166刑丽贞,陈文兵,孔进.2004.藻类在净化污水中的应用-水力藻类床工艺[J].净水技术,23( 2) : 18-20责任作者简介: 宋玉芝( 1970—) ,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水生态修复.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杨红军,袁峻峰,张锦平.着生藻类群落在黄浦江水质监测2002.Burkholder J M,Wetzel RG. 1990.Epiphytic alkaline phosphatase o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lants in an oligotrophic lake: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macrophytes as a phosphorus source for epiphytes [J].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35( 3) : 736-747Cattaneo A,Kalff J.1978.Seasonal changes in the epiphyte community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macrophytes in Lake Memphremagog ( Que.& Vt.)[J].Hydrobiologia,60( 2) : 135-144陈立婧,景钰湘,吴艳芳,等.2012.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浮游藻类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2( 11) :686-689由文辉.淀山湖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与数量特征[J].环境科1999.学,20( 5) :59-62张强,刘正文.2010a.附着藻类对湖水磷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31-34学与技术,33( 9) :张强,刘正文.2010b.附着藻类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J].湖泊科学,22( 6) : 930-934张伟,李纯厚,贾晓平,等.2009.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9( 8) : 4053-4060张彦浩,刑丽贞,孔进,等.2007.附着藻类床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氮、磷[J].中国给水排水,23( 9) : 48-52钟远,金相灿,孙凌,等.2005.磷及环境因子对太湖梅梁湾藻类生长及其群落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8( 6) : 32-36 朱英,沈根祥,王振旗,等.2010.大莲湖水域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9 ( 5 ) : 202-205群落特征[J].生态学杂志,31( 7) :1771-1779Colemana V L, Burkholder J M.1994.C ommunity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epiphytic m icroalgae on eelgrass ( Zostera marina L.) under water-column nitrate enrichmen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179( 1) : 29-48丰茂武,吴云海,冯仕训,等.2008.不同氮磷比对藻类生长的影响[J].生态环境,17( 5) : 1759-1763Heijs F M L.1985.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the epiphytic algae on Thalassia hemprichii ( Ehrenb.) Aschers.from Papua New Guinea[J].Aquatic Botany,21( 4) : 295-324顾詠洁,王秀芝,廖祖荷.2005.利用着生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监测水质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 ) : 87-庄树宏,Sv en H.光照强度和波长对底栖藻类种群生长的影1999.响( Ⅰ) —光合色素的变化[J].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2( 2) :108-113。

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氨氮吸附/释放特征的影响

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氨氮吸附/释放特征的影响

动力学 过程 , 种植沉 水植 物没有 影响氨氮释放的趋势 ,但增强 ‘沉积物释放氨氮 的能 力 ; 2) r ( 分别用 多个模 型对沉积物氨 氮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 程进 行拟合 , 结果 均表 明种植沉水植物以后 , 沉积 物对 氨氮吸附的趋 势没有影响 , 吸附强度有 但
所下降。
关 键 词 :沉 水植 物 ;黑 藻 ;氨 氮 ;热 力 学 ;动 力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XI 1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l7 . 15( 0 7) 20 3.6 6 22 7 2 0 0 .3 60
12 试 验方 法 .
1 . 释 放 动力 学 实验 .1 2
称取 沉积 物 干样 05g若 干份 , 于 10mL聚 . 置 0 乙烯 离 心管 中 ,加入 00 l 中性 K 溶 液 5 .2mo- L C1 O mL,在室 温 下振荡 ( 0 mi o每隔 一定 时 间 间 20r n - 隔 ( 、l 、3 、6 、9 、10 8 、3 0mi ,取 5 O O O 0 2 、10 0 n) 出离 心 管在 5 0 mi 条件 下 离心 5mi,取上 清 0 0r n . n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
液过 0 5 m滤膜抽滤。 . 4u 测定滤液 中 N 4 H+ 离子的浓
度 【。 9 】
本研 究所 用黑 藻取 自北 京房 I区拒 马河 ,在温 I I 室 内预培 养 7d ,选取 生 长 良好 长 势一 致 的植株 顶 枝 2 m 做 试 验 材 料 。沉 积 物 取 自环 科 院 湖 泊 0c ( HK) 之 混 匀 过筛 去 除 杂 质 ,营养 状 况如 表 1 ,将 所示 。实验 设 2个试 验 组 ,一 组 用沉 积物 HK来 培 养黑藻( HK组 ) 另一组 作无 植 物对 照组 ( K组 ) , C 。 每 组在 1 1 08m 的玻 璃缸 内设 l . m× m ̄ 6个小 桶( 高 2 m,直 径 2 m ) 桶装 3k 积物 ,栽 l 0c 0 c 。每 g沉 O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摘要】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污染问题,会对水产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了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如影响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水生物大量死亡等。

其次分析了影响水产养殖氨氮污染的因素,包括养殖水体流速、温度、养殖密度等。

然后介绍了处理氨氮污染的技术,包括常见的氨氮污染处理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以及新型氨氮污染处理技术如纳米材料技术。

通过对这些处理技术的分析,可以有效减少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加强氨氮污染的处理技术研究,对于保护水产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氨氮污染、水产养殖、危害、影响因素、处理技术、常见处理方法、新型技术、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污染问题之一,对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池塘和水体中的氨氮排放量逐渐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质恶化,从而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氨氮会直接毒害水生动物,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氨氮会降低水中氧气的含量,导致水体缺氧,加重了水产养殖环境的恶化;氨氮会促进水体中有害藻类和细菌的生长,导致藻华爆发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处理氨氮污染成为了水产养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各种处理氨氮污染的技术不断涌现,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

新型氨氮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适合自己养殖场具体情况的氨氮污染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1.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氨氮是水生生物的致命毒素,当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影响养殖物种的生长和繁殖。

2. 氨氮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的过量输入会导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加剧,从而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和水产养殖环境。

轮叶黑藻腐解过程营养物质释放及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轮叶黑藻腐解过程营养物质释放及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轮叶黑藻腐解过程营养物质释放及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张松贺;张丽莎;韩冰;严玲玲;周甜甜【摘要】通过轮叶黑藻腐解模拟试验,分析了底泥和砂石2种基质条件下营养物质释放和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底泥组和砂石组的轮叶黑藻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4.62%和62.15%.植物腐解过程释放的营养物质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迅速降低,TN、TP质量浓度迅速增加.试验结束时(146 d),上覆水体的水质基本恢复初始水平.水体有机质在56d以色氨基酸类蛋白质为主,之后逐渐以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类物质为主.植物腐解过程与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跟水体水质及植物本身的特性相关.纤维素酶、蔗糖酶密切相关(r=0.70,P<0.05),且受植物TOC和水体TN的影响,过氧化氢酶与水体的DO和EC相关(P<0.05),碱性磷酸酶及脲酶则分别受TP和NH3-N的抑制调节(P<0.05).【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7页(P95-101)【关键词】轮叶黑藻;植物腐解;底泥;砂石;胞外酶【作者】张松贺;张丽莎;韩冰;严玲玲;周甜甜【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2;X172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以沉水植物为主导的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重要途径[1-2]。

然而当沉水植物集中衰败、死亡时,会释放大量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物质含量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形成“湖泛”现象[3]。

水生植物腐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阶段和缓慢分解阶段[4],水体营养物质、水文条件等因素均会对腐解过程产生影响[5]。

研究发现,陆生植物落叶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会明显增多,且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降解有机物质及系统碳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6]。

不同浓度铵态氮对镉胁迫轮叶黑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不同浓度铵态氮对镉胁迫轮叶黑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and NH4 + N, SOD activ 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 ly, w hile such an increase needed 3 hours under
sing le Cd stress. Relat ive to chlorophy ll and pro tein, ant iox idant enzym e system w as an early sensi
叶黑藻能产生明显的胁迫作用, 叶绿素合成量明显降低; 超氧化物岐化酶 ( SOD) 与过氧化物
酶 ( POD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NH 4+ N 能加速 Cd对植物的胁迫作用, 单因子 Cd作
用 3 h时 SOD 明显升高, 而 Cd和 NH 4 + N 共同作用 0 5 h SOD 就明显升高. Cd与 NH 4 + N 共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各组叶绿素 a、b及总叶 绿素合成量都明显下降 ( 图 1). 但每次取样, 不同浓 度 NH 4 + N 试验组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说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不同浓度 NH4 + N 对 Cd胁迫下黑 藻的叶绿素合成未产生显著影响.
图 1 不同 浓度 NH4 + N 对 Cd胁迫下黑藻叶绿素的影响 Fig. 1 Effect on chlorophy ll ofH . verticillata stressed by Cd under different amm on ium N concentrations. % & ∋分别表示采样时间为 0 h、0 5 h、3 h、2 d、5 d % & ∋ m ean t the samp ling t im e w as 0 h, 0 5 h, 3 h, 2 d and 5 d, resp ectively. 下同 The sam e below.

富营养化水体中铵态氮对金鱼藻生长的影响_高镜清

富营养化水体中铵态氮对金鱼藻生长的影响_高镜清
表 2 铵态氮( N H 4+ -N) 处理组合的设定 T ab . 2 Se tup of N H 4+-N T rea tment
初始 pH 7 9 0. 5 m g/ L pH =9 , 0 . 5 mg/ L 铵态氮浓度 5mg/ L pH =9 , 5 m g/ L 10m g/ L pH =7 , 10 mg/ L pH =9 , 10 mg/ L
[ 8] + 4 [ 6 , 7]
, 选用相对生 长速率
收稿日期 : 2010-05 -25 ; 修回日期 : 2010 - 07 -09 基金项目 : 973 项目“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 2002CB412300) 作者简介 : 高镜清( 1980 ~ ), 男 , 河南省周口人 , 讲师 ,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修复和水污染控制 . E-mail : jingqinggao @zzu . edu . cn
。 有一些研究认为铵态氮的毒性仅仅是
由于分子态氨( NH 3 ) 引起的 。 另外一些研究报道 , 在铵态氮浓度比较高时两种形态的氨均有毒性 。 目 前 , 关于水体中铵态氮对沉水植物的毒性已经有了 一些研究 ,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 , 溶液的 pH 值通 常不被控制 , 这样无法区分分子态氨 ( NH 3 ) 和离子 态氨( NH ) 对沉水植物的影响效果 。 因此 , 本实验 研究选取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净化效果的沉水 植物 金 鱼 藻 为 供 试 植 物
+ + 4
( 1) ( 2) ( 3)
当水体的 pH =7 时 , 分子态 氨占总铵态氮 的 0 . 564 %, 当水体的 pH = 9 时 , 分子态氨占总铵态氮 的 36. 222 %。 不 同 的 处 理 组 合 下 , 离 子 态 氨 ( NH 4 ) 和分子态氨( NH 3 ) 的浓度如表 3 :

不同浓度氨氮对5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浓度氨氮对5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40卷第6期 2019年 11月
DOI:10.15928/j.l674 -3075.2019.06.010
水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Hydroecology
Vol.40,No.6 Nov. 2019
不同浓度氨氮对5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奇英,朱文君,刘晓波,蓝于倩,莫俊宁,沈文钢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2002)。将每组实验植物洗净后迅速用 滤纸擦干测量鲜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酒精提 取法(李志丹,2011);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 马斯亮蓝法(蒋立科和罗曼,2007);丙二醛含量的测 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Heath & Packer,1968)。 1.4数据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沉水植物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金鱼藻和小
茨藻均采自某水生植物基地的水塘,选取生长良好、 形态大小一致的作为实验材料 ,其中苦草株高为 20 cm,穗花狐尾藻、黑藻、金鱼藻株高为25 cm,小 茨藻株高为10〜20 cm,种植前将植物清洗干净并 称鲜重。
68
第40卷第6期
收稿日期:2017-12-1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4904). 作者简介:高奇英,1989年生,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治理 研究。E-mail: 1050540264@
为节省成本,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对水质进行提升成 为新的技术选择。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发育的关键生 态类群,其中沉水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最为敏感。 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利用生态修复措施对水质 进行提升,沉水植物存在受氨氮胁迫的风险(Farn­ sworth-Lee & Baker, 2000)。因此,在黑臭水体治 理中,筛选出能够耐受高浓度氨氮的沉水植物,构 建健康有效的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质改善,具有现实 意义。本文选取常见的5种沉水植物,研究其在不 同氨氮浓度条件下生长情况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 比较其对不同氨氮浓度的适应性,筛选出适用于黑 臭水体水生态修复的耐氨氮先锋物种。

污水处理中氨氮超标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有哪些

污水处理中氨氮超标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有哪些

污水处理中氨氮超标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有哪些随着工业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而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某些情况下,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氨氮超标的情况,这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探讨污水处理中氨氮超标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一、氨氮超标对鱼类的危害氨氮超标的水体中,对鱼类产生直接的毒性效应。

当氨氮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阻碍鱼类的呼吸系统,使得鳃受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

氨氮还会与鱼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可逆的氨基甲诺铁血红蛋白,导致氧气无法正常运输到鱼体的各个组织,引起组织缺氧。

此外,氨氮超标还会影响鱼体的免疫系统,使得鱼类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侵害,导致鱼类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传播。

二、氨氮超标对浮游生物的危害在水中,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指示器,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氨氮超标会直接影响浮游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高浓度的氨氮会破坏浮游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的呼吸过程,导致浮游生物逐渐死亡。

此外,氨氮还会影响浮游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其生长发育,降低种群数量,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氨氮超标对底栖生物的危害底栖生物是水体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氨氮超标会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呼吸和摄食,导致其生活活动受限,甚至死亡。

此外,氨氮超标还会对底栖生物的繁殖造成不利影响,干扰其正常的生殖行为和生殖能力,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氨氮超标对水生植物的危害水生植物是水生生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环境的净化和氧气的增氧有着重要作用。

氨氮超标会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其能量的获取和利用,导致水生植物逐渐衰弱、凋零。

水生植物的减少会导致水体中氧气含量的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生存。

综上所述,氨氮超标对水生生物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不同氮磷营养对金鱼藻的生理影响

不同氮磷营养对金鱼藻的生理影响

不同氮磷营养对金鱼藻的生理影响
熊汉锋;姚志煌
【期刊名称】《鄂州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16)002
【摘要】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NP水平培养的金鱼藻(Ceracophyllurn dernersurn)的茎解剖结构、植株NP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发现,随N,P
浓度的增加,金鱼藻茎的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空洞;茎叶中NP含量随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均随N,P浓度的增加
而上升.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POD和SOD活性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随时间延伸上升.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熊汉锋;姚志煌
【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湖北省湿地资源经济研究所,湖北,鄂州,436000;鄂州市水利局,湖北,鄂州,4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富营养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影响 [J], 王珺;顾宇飞;纪东成;尹大强
2.不同磷营养水平下金鱼藻的生理响应 [J], 李运祥;肖军
3.不同氮磷营养供应比例对盐地碱蓬生长的影响 [J], 张安峰; 刘晓玲; 张建霞
4.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海黍子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吕芳;王翔宇;辛美丽;詹冬梅;丁刚;吴海一
5.不同比例硝态氮和尿素氮对苦草的生理影响 [J], 朱增银;王珺;尹大强;陈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氮、磷浓度对微藻生长代谢的影响

不同氮、磷浓度对微藻生长代谢的影响

不同氮、磷浓度对微藻生长代谢的影响1 目的与意义扁藻(Tetraselmis Chui)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的海藻。

扁藻作为海产品幼体前期的优质植物性饵料,对海产品幼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所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裸腹蛋、丰年虫等起着良好的同步强化作用;通过扁藻的光合作用,能降低并消除育苗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并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保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盐藻(Duanziezla salsna)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盐藻科的海藻,其原生质裸露,体形变化很大,单细胞、无细胞壁、具两条等长鞭毛。

盐藻的人工培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鱼、虾、贝类幼体的饵料。

真正以提取β-胡萝卜素为目的的盐藻培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盐藻在代谢过程中除积累β-胡萝卜素外,盐藻在以海水为培养基培养时,可积累大量的蛋白质,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50~60%,其中含有包括人类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是一种优良的蛋白饲料或人类食品加工原料。

盐藻在胁迫的环境中还积累大量的甘油,含量高达干重的80%。

天然甘油是优质的化妆品原料,同时也是化工、轻工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绿色盐藻藻体内还含有的植物蛋白、脂肪酸、多糖、叶绿素、甘油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应用于人体保健、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领域,开发天然保健品或生物药品以及耐盐基因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5~20种,天然水体或土壤里的大多数元素都能满足它的需要,不会成为限制性因子。

淡水中常缺磷,而海水中常缺氮,氮和磷含量过低常会限制微藻的生长。

所以N、P是微藻生长的主要营养盐。

因此,本文对微绿球藻和盐藻对N和P营养盐需求的研究,以期为今后为海洋微藻培育过程中营养盐的研究和微藻生态调控防病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资料。

2.1 藻种:扁藻(Tetraselmis Chui)、盐藻(Dunaliella salina)2.2 实验设计2.2.1不同盐度对微藻生长特性及氮、磷利用的影响实验所用海水取自近海海域,经过棉花粗滤、0.45p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120℃高温灭菌20min后使用。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氨氮是我国水体污染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来源广泛,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针对不同的氨氮处理方法及其适用的氨氮废水类型进行探讨,形成综述,以供今后氨氮废水处理应用为参考。

【关键词】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氨氮是我国地表水水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水中氨氮过高会严重影响水质,抑制水中生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我国将氨氮列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控制指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要求对氨氮等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把氨氮列为控制排放总量的主要污染物,要求在“十三五”期间的排放总量减少10%,为约束性指标。

为有序达到2035年美丽中国和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长期战略目标,我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依旧会持续削减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不同类型的氨氮废水特性不同,其适用的处理方法也存在区别,只有保证氨氮废水中氨氮外排达到最佳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削减水体污染和消除人们健康安全的隐患。

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氨氮废水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氨氮废水简述氨氮指的是水体中的氨态氮,存在形式包括游离态氨和铵离子,通常情况下采用NH3-N表示,水中游离态氨和铵离子之比受pH值和温度影响,含有NH3-N的废水称为氨氮废水。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主要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农业的氨氮废水主要来源养殖业的含氮排泄物以及农作物施用氮肥后冲刷到附近的地表水,生活中的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和排泄物产生的废水,工业上的氨氮废水来源于金属冶炼、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排放废水[1]。

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水中氨氮过高时会导致一些有害水体的生物繁殖,影响鱼类和植物的生长,且游离态氨的毒性高于铵离子。

周金波等[2]研究表明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4种耐污能力的沉水植物分别在氨氮为6、6、4和2mg/L以上的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而分别在氨氮为16、16、8和6mg/L的水体中全部死亡;王志飞等[3]研究表明金沙江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81.92mg/L,而游离态氨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2.20mg/L和0.22mg/L。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所形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化学污染物之一,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水产养殖产生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氨氮污染的危害和处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氨氮污染的危害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水产养殖废水中饲料残渣、粪便、尿液等有机物分解释放出来的氨氮导致的。

而氨氮的高浓度会对水产养殖产生以下几种严重的危害:(一) 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氨氮的浓度一旦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会对水生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鱼类的呼吸困难和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氨氮可以直接进入到水生生物的体内,对其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让其难以正常呼吸和运动。

(二) 促进藻类的生长氨氮也会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繁殖,一旦藻类过多,就会对水的透明度和氧气水平产生影响,导致水中的氧含量降低,从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三) 降低水生生物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氨氮的存在,水中的氧气含量会降低,从而影响了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的成长,影响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二、处理技术分析为了控制氨氮的浓度,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和发展,各种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处理技术。

(一) 生物净化法生物净化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氨氮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一些可以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好氧或厌氧微生物应用于处理废水。

有机物与氨氮最终转化为微生物的生物质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实现氨氮的降解。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尤其在小型场地使用更为节约。

(二)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氨氮通过添加一定的化学试剂来沉淀和处理的方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可以快速地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化学试剂,并可能导致废水中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

两种营养状态下pH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营养状态下pH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营养状态下pH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张浏;陈灿;高倩;王保忠;尹大强【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07(016)003【摘要】富营养化湖泊夏季藻类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湖水pH值普遍升高,因此相关生态因子变化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成为沉水植物组建和水生态恢复的基础.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中营养(TN 0.60 mg·L-1;TP 0.04 mg·L-1)和富营养(TN 4.20 mg·L-1; TP 0.28 mg·L-1)两种状态下不同pH(7, 8, 9, 10)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和MDA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培养21 d后,pH 10时两种营养状态黑藻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富营养状态下抑制程度更加显著;pH 7和pH 8时富营养状态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pH 10时富营养状态叶绿素含量低于中营养状态.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富营养状态下pH 8时活性大幅上升,pH 9时出现下降,而中营养状态下在pH 9时活性才有所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在两种营养状态下,pH 9时活性均显著上升,pH 10时在富营养状态下受到明显抑制;富营养状态下在pH 7~9时,植物丙二醛(MDA)含量随着pH升高显著上升,并且均显著高于中营养状态,在pH 9时与中营养状态差异达到最大.研究表明,pH对轮叶黑藻的影响与营养状态相关,当pH大于9时,两种营养状态下轮叶黑藻均受到一定胁迫,富营养状态下作用更加显著.【总页数】5页(P748-752)【作者】张浏;陈灿;高倩;王保忠;尹大强【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富营养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影响 [J], 王珺;顾宇飞;纪东成;尹大强2.模拟牧食损害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 [J], 高远;马旭洲;王友成;郎月林;范伟3.不同密度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王倩红;刘正文;甄伟;张秀梅;郝征;莫家勇;赵雪枫4.不同水体营养盐浓度下沉积物添加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 [J], 符亦舒;何虎;何宏业;马路生;苏雅玲;刘正文5.两种氮浓度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腐解过程营养盐释放及附着生物膜内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J], 刘敏;张松贺;张丽莎;周甜甜;刘远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生 态 学 报 %&’% (&)*)+,&% -,.,&%
/012 !" , .02 # !$$" 345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 ! 颜昌宙8 , ,曾阿妍# , 金相灿8 , ,赵景柱! ,许秋瑾8 ,王兴民8 ( 8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 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8$$$8! ;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8$$$^9 ;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8#$$8! )
Z C期
Z Z Z 颜昌宙Z 等: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Z
7467
!"#!$#%&’%("# (# )"* +,.- /+ !"#!$#%&’%("# $01$&(2$#%3 ( 45 6 , 7, 8 29 : ; +,.- /+) 5 ,"*$<$&,*=$# +,.- /+ !"#!$#%&’%("# *’3 ’>"<$ . 29 : ; %=$ !"#%$#%3 "? !=)"&"1=@)) ’#A 3")B>)$ 3B9’& (# %=$ 8. %= A ,C8 #A A ’#A .4 %= A 3’21)(#9 A$!&$’3$A #"%(!$’>)@ !"21’&$A %" %=$ !"#%&") $01$&(2$#%5 D# )"* +,.- /+ !"#!$#%&’%("# ( 45 6 ,7 ,8 29 : ; )$01$&(2$#%3 %=$ 1&"%$(# !"#%$#%3 "? !" #$%&’(’))*&* A$!&$’3$A (#(%(’))@ ’#A (#!&$’3$A )’%$&;(# !"#%&") $01$&(2$#%3 %=$ 1&"%$(# !"#%$#% *$#% B1 !"#%(#B"B3)@ ;(# =(9= +,.- /+ !"#!$#%&’%("# ( E, 7F 29 : ;)$01$&(2$#%3 %=$ 1&"%$(# !"#%$#% A$!&$’3$A &$2’&G’>)@5 H<$&’)) , %=$ ’!%(<(%($3 "? IJ,KHL ’#A JHL 3="*$A #" A(??$&$#!$ (# %=$(& !=’#9(#9 %&$#A3;%=$3$ $#M@2’%(! ’!%(<(%($3 (#!&$’3$A #"%(!$’>)@ B#A$& %=$ !"#A(%("# "? =(9= !"#!$#%&’%("# "? +,.- /+ ’#A 3="*$A ’ 1’%%$&# "? (#(%(’) (#!&$’3(#9 ’#A 3B>3$NB$#% A$!&$’3(#9 *(%= ’!%(<(%($3 1$’G(#9 (# %=$ 3(0%$$#%= "& %=$ %*$#%@/?"B&%= A’@5 O=$ &$3B)%3 (#A(!’%$ %=’% %=$ (#!&$’3$A +,.- /+ !"#!$#%&’%("#3 *$&$ ’ 3%&$33 %" !" #$%&’(’))*&* B#A$& $B%&"1=(! !"#A(%("#5 O=$ (#!&$’3$A +,.- /+ !"#!$#%&’%("#3 !"B)A ’??$!% %=$ 1=@3(")"9(!’) ?B#!%("# "? !" #$%&’(’))*&*,>@ &$3%&’(#(#9 (%3 9&"*%=,’#A $<$# &$3B)%(#9 (# (%3 A$’%=5 P)%="B9= !" #$%&’(’))*&* !"B)A &$3(3% %=$ !=’#9$3 (# +,.- /+ !"#!$#%&’%("#3 %" 3"2$ $0%$#% ,(%3 %")$&’#!$ 9&’AB’))@ *$’G$#$A *(%= %(2$5 !"# $%&’(:’22"#(’/#(%&"9$# ;!+,%’))* #$%&’(’))*&*;1=@3(")"9(!’) $??$!%3;3%&$33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 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 $2 9 、 8、 !、 7、 ^、 8: >G \ * ) 的氨氮( ._7‘ ;. ) 对沉水植物黑藻( !"#$%&&’ ()$*%+%&&’*’ ) 的 生理生化影响, 测定了黑藻生物量、 叶绿素、 可溶性糖、 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 X)V) 、 超氧化物歧化酶( -)V) 、 谷氨酰氨合成 酶( +-) 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氨氮( $2 9 、 8、 ! >G \ *) 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稍有促进作用, 但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 7>G \ * 时, 黑藻的相对生长率( ,) 明显下降, 当浓度达到 8:>G \ * 时, 黑藻在 !$ 多天内全部死亡。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 黑藻叶 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 7>G \ * 时, 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 !7 、 #! 、 7$ 天取样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氨氮处理组( $2 9 、 8、 ! >G \ *) 的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又上升, 而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一直 在上升, 高浓度氨氮处理组( ^、 8:>G \ *) 的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X)V、 -)V 和 +- 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在高浓度 氨氮条件下增加显著, 并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格局, 在第 8: 天或第 !7 天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提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氨氮 浓度的升高将影响其生理功能, 过高浓度的氨氮对轮叶黑藻是一种逆境胁迫, 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轮叶黑藻对氨 氮浓度变化虽有一定耐性, 但耐性会随时间延长而变弱。 关键词:氨氮; 黑藻; 生理影响; 胁迫
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富营养化造成沉水植被衰退和消失的现
7] 象已经广为人知 [ , 但有关富营养化过程中沉水植被退化的原因却众说纷纭。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氨氮对植 8 Q .] 物生理影响非常明显 [ , 然而至今还很少有关水体氨氮浓度升高对沉水植物直接胁迫效应的研究。氮是植
+,.R /+) 和硝态氮( +HCR /+) 是植物利用的主要形式。研究证实, 植物优先利 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其中铵态氮(
6] 但当植物吸收了过多的 +,.R /+ 时就会产生氨害 [ , 而且 +,.R /+ 的存在还会抑制 +HC- /+ 的吸 用 +,.R /+, F] S] 收[ 。目前, 我国许多湖泊特别是城市湖泊的总氮和氨氮污染严重 [ , 如: 在富营养化严重、 沉水植物绝迹的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678!#$"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9$$! ) 收稿日期: !$$:;$8;$7 ;修订日期: !$$:;$";89 作者简介: 颜昌宙( 8<:< = ) , 男, 湖南衡阳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湖泊生态学研究2 (;>4?1: @4ABCD B54EF2 05G2 BA 通讯作者 &055EFH0AI?AG 4JKL052 (;>4?1:M?AN?4AGB4A!$$7D 8:#2 B0> !"#$%&’("$ (’)*: ’LE H50OEBK P4F Q?A4AB?411@ FJHH05KEI R@ .4K?0A41 SE@ T0JAI4K?0A41 UEFE45BL 4AI VEWE10H>EAK X50G54> ( .02 !$$!&678!#$" ) , )JKFK4AI?AG Y0JKL T0JAI4K?0A 0Q .4K?0A41 .4KJ541 -B?EABE T0JAI4K?0A 0Q &L?A4 ( .02 "$#!9$$! ) +),)(-)% %&’): !$$:;$8;$7 ;.,,)/’)% %&’): !$$:;$";89 0("12&/34: Y%. &L4AG;ZL0J,XL2 V2 ,%FF0B?4KE H50QEFF05,>4?A1@ EAG4GEI ?A 14[E EAW?50A>EAK 4AI EB010G@2 (;>4?1: @4ABCD B54EF2 05G2 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