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背诵篇目(2017)
历届江苏高考诗歌鉴赏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汇总三、古诗词鉴赏(11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 迫;逼迫。
邻舍比里,共相压迮。
――《后汉书·陈忠传》2. 压;榨。
例:迮取汁,如饴饧。
――《齐民要术》3. 狭窄。
通"窄"。
4. 仓促。
仓猝例: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5. 姓。
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参考答案1、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2、以丹凤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三、古诗词鉴赏(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甚:为何,为什么。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李商隐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10.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学科&网11.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017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 “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銘》,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交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注释】1、王引之,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
2、汪容甫先生行状,汪中,字容甫,清代乾嘉时期哲学家、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
行状,文体名,记录人物生平事略的文章体裁。
3、江都,扬州的古称。
4、书贾,卖书的商人。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请考生认真复习!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背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范本模板】

高考背诵篇目一。
初中部分(25篇)1、《〈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

展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
突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
03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与技巧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理解与运用:在记忆的基础上,要理解篇目的含义、背景和深层含义,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04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提高语文素养
增强文化底蕴:通过背诵经典篇目,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背诵经典篇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内涵。
提升写作水平:通过学习经典篇目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升个人的写作水平。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背诵和运用经典篇目,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使表达更丰富、准确。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
目录
01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概览
02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解析
03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学习方法
04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05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对未来的影响
01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概览
必背篇目数量及占比
必背篇目数量:14篇
05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对未来的影响
对大学学习的影响
提升文学素养: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多为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添加项标题
强化古文基础:高考必背篇目中的古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相关课程。
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17年汇总)

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17年汇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前方
曹文轩在《前方》中说,人总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起先,我们乘着牛拉的车,从泥泞和山路中走出来,再换乘大车小车,最终跻身高楼和车流之间。
我们期待着前方的路,学习奋斗,为了在万家灯火中有属于自己的一盏。
自行车轮一圈圈转动,吹着口哨骑车的是那个憧憬未来的年轻人儿。
慢慢的,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些老成,时间也如车轮一般转个不停,把自行车转得又老又旧。
多了一辆汽车行驶在路上,里面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人。
好像我们终于到了想要到的前方。
但是,人们似乎还是不满意,在另一个地方,把车变得越来越快,把房子变得越来越高,车更快,更稳,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可以越过高山和泥泞,那些我们已经不太去的地方,车可以去了。
我们的足迹、我们的心却被这一方小小的金属笼子禁锢了,我们从泥泞中走来,从广袤中走来,从自由中走来,却走进了一方金属,水泥制成的笼子中。
我们在此中兜兜转转,忙忙碌碌,乐此不疲。
年少时向往的前方,就是在车和房子间切换的生活吗?。
(系统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2017年高考语文背诵资料1.《孟子三则》(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礼记》一则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江苏高考背诵篇目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课内)1.《荀子·劝学》(节选)22.庄子《逍遥游》(节选)23.韩愈《师说》34.杜牧《阿房宫赋》35.苏轼《前赤壁赋》46.《诗经·卫风·氓》47.屈原《离骚》(节选)58.李白《蜀道难》59.杜甫《登高》510.白居易《琵琶行》511.李商隐《锦瑟》612.李煜《虞美人》6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15.《论语》《孔子语录》616.孟子《鱼我所欲也》717.诸葛亮《出师表》718.陶渊明《桃花源记》819.郦道元《三峡》820.刘禹锡《陋室铭》821.范仲淹《岳阳楼记》822.欧阳修《醉翁亭记》923.周敦颐《爱莲说》9 24.《诗经·秦风·蒹葭》925.曹操《观沧海》102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 27.王维《使至塞上》1028.李白《行路难》1029.杜甫《春望》103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 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0 32.李贺《雁门太守行》11 33.杜牧《泊秦淮》1134.李商隐《无题》1135.范仲淹《渔家傲》1136.晏殊《浣溪沙》113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1 38.陆游《游山西村》114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2 4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2 42.龚自珍《己亥杂诗》12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D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 .先生往谒.谒:拜见 C .称之不置.置:置办 D .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有右,江左即江东。
B .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
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 .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江苏高考背诵篇目

1.《荀子.劝学》(节选) (2)2.庄子《逍遥游》(节选) (2)3.韩愈《师说》 (2)4.杜牧《阿房宫赋》 (3)5.苏轼《前赤壁赋》 (3)6.《诗经.卫风.氓》 (4)7.屈原《离骚》(节选) (4)8.李白《蜀道难》 (4)9.杜甫《登高》 (5)10.白居易《琵琶行》 (5)11.李商隐《锦瑟》 (5)12.李煜《虞美人》 (5)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15.《论语》《孔子语录》 (6)16.孟子《鱼我所欲也》 (6)17.诸葛亮《出师表》 (6)18.陶渊明《桃花源记》 (7)19.郦道元《三峡》 (7)20.刘禹锡《陋室铭》 (7)21.范仲淹《岳阳楼记》 (8)22.欧阳修《醉翁亭记》 (8)23.周敦颐《爱莲说》 (8)24.《诗经.秦风.蒹葭》 (9)25.曹操《观沧海》 (9)2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27.王维《使至塞上》 (9)28.李白《行路难》 (9)29.杜甫《春望》 (9)3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32.李贺《雁门太守行》 (10)33.杜牧《泊秦淮》 (10)34.李商隐《无题》 (10)35.范仲淹《渔家傲》 (10)36.晏殊《浣溪沙》 (10)3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38.陆游《游山西村》 (10)39.辛弃疾《破阵子》 (11)4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4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1)42.龚自珍《己亥杂诗》 (11)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江苏高考背诵篇目()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课内)1.《荀子·劝学》(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庄子《逍遥游》(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韩愈《师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杜牧《阿房宫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苏轼《前赤壁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诗经·卫风·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屈原《离骚》(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李白《蜀道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杜甫《登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白居易《琵琶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李商隐《锦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李煜《虞美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论语》《孔子语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孟子《鱼我所欲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7江苏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7江苏卷⾼考优秀满分作⽂【五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第⼀篇:⽊车上的⼈⽣】现代旅⾏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般穿越障碍,瞬间直达,我们常为交通的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在遥远的⼏千年前,曾有这样⼀位思想者,就乘坐在⼀辆简陋⽽缓慢的⽊车上,为了⾃⼰的理想往返奔⾛在苍茫的⼤地上,不知疲倦,终其⼀⽣。
他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思想家、教育家——孔⼦。
鲍鹏⼭在《风流去》中曾对孔⼦有过这样⼀段描述:在⼀条浩浩汤汤的河边,孔⼦师徒⼜找不到渡⼝了,⼦路上前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却只是得到“天下皆乱,举世皆然,何不避世归隐,躬耕陇亩”的劝诫。
难道孔⼦不明⽩这些吗?⼏⼗年来,他历尽艰⾟,学⽽不厌,“⼗年磨⼀剑”,却连“霜刃未曾试”,⼼中的满腔豪情与伟⼤抱负⽆⼈⾔说,也⽆⼈理解,如何能没有感慨,如何能没有惆怅?但是他却握紧⼿中的缰绳,坚守着“君⼦固穷”的决⼼,⽴下了“邦有道,如⽮,邦⽆道,如⽮”的泣⾎誓⾔。
君⼦,安能作穷途之哭,那只是⽆能者的怯懦表现。
他不羡慕避世⽥园、闲云野鹤的⾃由隐⼠,也不向往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俗世⽣活,他只是孤独地驾着那辆破旧的⽊车,周游于列国之中,往来于天地之间,渺⼩⼜伟岸。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
但是这样⼀位似乎不可理喻的执着者依然在⽊车上颠沛着,流离着,这在越来越懂得进退有据的现代⼈眼⾥是不可思议的。
然⽽,正是这样的倔强,让世界感到了畏惧。
我们从那辘辘的⽊轮声中,听懂了“政治”的真正含义。
那是对⼈⽣、对⼟地、对宇宙的求索,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想,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他将⾃⼰满腔的热情注⼊《春秋》之中。
他显⽰了穷却依然兼济天下的政治胸怀,⽤燃烧的激情驱逐了整个冬天的寒冷,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切艰难险阻,⼜化作明灯,照亮了亘古的长夜。
⽊车虽⼩,却阻不断万丈激情。
2017江苏高考作文《渐行渐远》

2017江苏高考作文《渐行渐远》
生活的不易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而那些与众非凡的人生又将会何去何从呢?改变的又没有自己。
在这渐行渐远之中,我们又同样会得到即失去的重要,但这生活又固然如此,放眼欲穿从前的自己,只是幼稚罢了。
而此时的我们又会以成熟所带领奔向远方。
现行渐远的偏爱又固然如此,那么就请珍惜现在的现在,只有拥有了,才将会是XXX行渐远的成熟,渐行渐远的长大!
消逝
消逝之中的一切都将会是最好的,但这青春又从改变了多少,不曾有从前,却没有现在。
那最初的守护已经永远留在心中消逝之中所度过,那么就请珍惜现在的时间,期待着向往及追求。
最初的初心也算会在此时消逝,只是为了更美好地相遇。
初心一直在都将会是永久的守护!消逝之中,奔向成熟席位来改变你我的又同样会是现在,成长了,便会拥有了少年的模样消失,只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即守护。
给足安全,放飞自我,相信时间的陪伴者会一直在你我安好,我便安心。
渐行渐远
三年之约如期而至,三年后的我们已经变成了大人的模样,已经走向了成熟稳重的时刻了。
但对于正形渐远的朋友们,只能够说一句,希望再次遇见。
时光的匆匆就只剩下了自己一人,现行教员只留下了自己,那么就请接受考验!考验的非凡,考验的时刻会怎样的心情呢?你生日同样会没有不散的筵席,可能一瞬间就见不到彼此了,但余生之路才有只能够自己一人所承受。
无论受到挫折就伤害都应该的关的亲面对,不要总是留下遗憾满满,不要总是感到后悔了,才明白渐行渐远,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
时间不停地转动,但渐行渐远的我们,一定会是走向成熟成功的。
耀眼星辰。
2017年江苏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详细解读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科目详细解读:名著考查改为9篇,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说明:1.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进行微调。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査篇目有增有删,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较去年减少1篇。
2.典型题示例适当更新。
删去部分较为陈旧的试题,新增了部分2016年江苏高考试题,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更好地体现命题导向。
解读: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总体上保持稳定。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查篇目删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新增陶渊明《饮酒》,考查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改为9篇,较去年减少1篇《女神》,有利于适度减轻学生负担。
典型题示例适当调整,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典型题适度增减,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
删去部分较陈旧的试题,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语言表达略有调整,格式更加统一规范。
个别语言表达进行了微调,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科目详细解读:试题难度与以往保持一致说明:1.在“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部分,强调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重要性。
关于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以及关于“了解”“理解”的描述,参照考试大纲作了适当微调。
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
新增近两年江苏高考试题。
引导中学教师和广大考生重视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考点,踏踏实实开展教学工作。
解读:考试内容、试题结构、试题难度等方面和以往保持一致,变化如下。
1、对命题指导思想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微调:一是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强调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重要性;另外两处是对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以及关于了解、理解的描述。
2、在“典型题示例”部分,增加了2015年和2016年的江苏高考真题。
“典型题例——必做题部分”:在“填空题”内容中,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没有变化,但更新了部分试题。
第1—5,7—10,14题,保持原题不变;第6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7题;第11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11题;第12题替换为原11题;第13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13题。
2017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42篇)范文

2017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42篇)范文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分为:初中部分(50篇)和高中部分(14篇),合计64篇。
古诗词填空属于高考送分题,大家一定要把送分题全部拿到手。
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提高一分,干掉一千!一分往往决定你是二本还是一本,你是专科还是本科!每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填空题题目和答案都在本篇日志中,赶紧背吧!一、初中课内必背古诗文汇集(50篇)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课内)1.《荀子.劝学》(节选) (2)2.庄子《逍遥游》(节选) (2)3.韩愈《师说》 (3)4.杜牧《阿房宫赋》 (3)5.苏轼《前赤壁赋》 (4)6.《诗经.卫风.氓》 (4)7.屈原《离骚》(节选) (4)8.李白《蜀道难》 (5)9.杜甫《登高》 (5)10.白居易《琵琶行》 (5)11.李商隐《锦瑟》 (6)12.李煜《虞美人》 (6)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15.《论语》《孔子语录》 (6)16.孟子《鱼我所欲也》 (6)17.诸葛亮《出师表》 (7)18.陶渊明《桃花源记》 (7)19.郦道元《三峡》 (8)20.刘禹锡《陋室铭》 (8)21.范仲淹《岳阳楼记》 (8)22.欧阳修《醉翁亭记》 (8)23.周敦颐《爱莲说》 (9)24.陶渊明《饮酒》 (9)25.《诗经.秦风.蒹葭》 (9)26.曹操《观沧海》 (9)2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28.王维《使至塞上》 (10)29.李白《行路难》 (10)30.杜甫《春望》 (10)3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3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3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34.李贺《雁门太守行》 (10)35.杜牧《泊秦淮》 (11)36.李商隐《无题》 (11)37.李煜《相见欢》 (11)38.晏殊《浣溪沙》 (11)39.苏轼《水调歌头》 (11)40.陆游《游山西村》 (11)41.辛弃疾《破阵子》 (11)4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4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44.龚自珍《己亥杂诗》 (12)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庄子《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7.屈原《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8.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