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氓》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氓 》(2)
淇水这一意象贯穿了女子生命中的最主要的三个阶
段,分别见证了婚前的甜蜜、婚后的怨愤、被休弃时 的决绝。具有线索的意义,形象而真实。(作用)
一位弃妇追忆昔日与丈夫相识相恋与婚嫁,许下 白首不弃的承诺却最终被弃的哀叹伤痛。诗中有 喜…有哀叹…有伤情…更有决绝之意。(俆巧)
“美” “渊”体现在哪些地方,任 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要求:选择一点阐述即可,四人小组 讨论,结合文本,可以撰写发言提纲。
《左传》季札评价《卫风》诗歌“美哉 渊乎!” (旨意深隐,情味深长)
再读诗歌后,感觉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
鲍鹏山:“在《诗经》中最完美 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 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为之歌《邶》、 《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
微写作 (两题任选其一)
1、以第二人称为主体,展开合 理想象,描写一段女子被休弃离家 时的场景。
氓
《诗经·卫风》
初读诗歌后,感觉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 结合原文提出依据。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因年老色衰而被丈夫抛弃 并遭人取笑的诗歌。诗中充满哀怨、苦涩之情。 (包琳佳)
本文写了一位弃妇与丈夫从相恋、嫁娶到被 抛弃的过程。是一首哀怨、悲愤伤感的诗歌。 (李科凝)
是对爱情的哭诉。女子被丈夫抛弃,很凄凉。 (毛仁杰)
2、女子离开后面临怎样的结局, 展开合理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 给诗歌加一个后续。
1、《诗经·国风》中的其他女子形象; 2、安意如《思无邪》; 3、鲍鹏山《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 诗经》
《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氓》教学目标1.熟读诗歌,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2.鉴赏诗歌,培养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
3.体会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学会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感受《氓》的艺术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学会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诗歌中,爱情是不可或缺的主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希冀,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的遗憾与眷恋,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与忠贞……由爱情生发出来的情感难以详尽描述,爱情环绕着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情感。
诗歌中描写的爱情有些是美好的,有些则充满了悲彩。
《氓》属于哪一类呢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诵读诗歌,把握情感1、了解《诗经》《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 篇,存目311 篇,其中6 篇有目无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氓》出自《诗经·卫风》。
2.播放范读,学生解决生字问题。
氓之蚩(chī)蚩送子涉淇(qí)匪我愆(qiān)期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___尔卜尔筮(shì)自我徂(cú)尔(xì)其笑矣隰(xí)则有泮3.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音,并指导朗读节奏。
4.再次集体朗读诗歌,积累文言字词,初步掌握大意。
(1)古今异义词至于顿丘古义:至,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女也不爽古义:没有过错。
今义:指身体、心情不爽快。
总角之宴古义:快乐。
今义:宴会。
(2)通假字无食桑葚(“无”同“毋",不要)犹可说也(“说”同“脱",摆脱、脱身)隰则有泮(“泮”同“畔",边、岸)(3)一词多义:遂言既遂矣(如愿)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通,达)归客遂海嵎(前进,前往)乃掘地,遂得水(于是,就)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将士乘胜,进攻其城(趁着,凭借)乘其财用之出入(计算)诗歌大意: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氓》
《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重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导入传说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
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
辽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谁知,苏东坡略一思索,就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
”何谓“四诗风雅颂”?(请学生作答)今天我们来学习草根文学——《诗经国风>中的一篇《氓》。
二、朗读课文,自由提问三、合作探究:淇水的作用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大多与“河”或与“水”有关,比如《牛郎织女》《白蛇传》,而本文中的爱情仍与水有关。
文中“淇水”出现三次,请分析淇水有何作用?(讨论后,学生板书)四、分析、评价女主人公这一形象1、分析形象一定要结合文本2、当女主人公选择了离开,和曾经的爱人说再见的时候,也是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尊严的时候,此时的她,摆脱了婚姻的牢笼,却又面临着生命的绝境,也许她“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所有的一切再不与他相关,用现在流行的一部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台词:爱,不将就。
都说这样的女人最美——“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也许正因如此,她才得以永久站立于《诗经》之中。
这样的形象还有很多,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她他们就像一道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在人类的精神史中绵延不绝,熠熠生辉。
五、作业:分析诗中男主人公形象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氓》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实用教学课件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手法:赋 比 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兴”手法知识介绍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是借助其他 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 有的诗句兼有兴和比两种表现手法。我们将其称 为比兴。
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2查找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的含义。 3、将《氓》改成现代文,可以加入合理想象。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兴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细读深品,赏析意象
重点意象—淇水
见证了女子的悲欢离合,女子的敢爱敢恨。
送子涉淇, 淇水汤汤, 结婚后的专一
渐车帷裳。
悲愤
淇则有岸, 被弃后的觉醒
隰则有泮。
比兴
决绝
细读深品,赏析称谓
探究:女子对氓的称呼变化有用意吗?
氓:初见 (平淡) 子:敬称(爱慕) 尔:(亲密) 复关:(思慕) 士:(怨恨) 尔:(失望)
恋爱 结婚 婚变 决绝离开
《诗经》里最完美的女性当属那位卫国女子 。 ——鲍鹏山《第三只眼看〈诗经〉》
痴情温柔 忠贞勤劳 善于反思 独立坚强 自尊自爱
细读深品,赏析意象
重点意象—桑
表现了男子情意的变化,女子的反思与觉醒。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女子年轻貌美 男子情深义重
桑之落矣,其陨而黄。
女子容貌衰减 男子情意衰退
以下形象你最欣赏哪一点?
痴情温柔 忠贞勤劳 善于反思 独立坚强 自尊自爱
独立坚强 自尊自爱
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这位郑国女子与卫国女子有何不同?
《氓》省级一等奖课件
《氓》省级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诗经》中的名篇《氓》。
该篇章属于《诗经·国风·周南》,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一个被负心汉抛弃的女子的内心独白,描述了她从甜蜜的热恋到痛苦的失恋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坚决与过去决裂的决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氓》的文学背景、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认识和理解,学会欣赏古人的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分析和审美情趣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古代女子失恋的图画,引起学生对爱情悲剧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氓》的文学背景、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对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挑选诗中的典型例句,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分析其比兴手法及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兴手法,创作一首简短的诗句,以加深对比兴手法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氓》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地位、爱情观念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她的评价。
答案示例:女子在诗中表现出忠诚、坚定、勇敢的性格特点,面对氓的变心,她坚决与之决裂,展现出独立的人格尊严。
2. 作业题目:运用比兴手法,创作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五言诗。
答案示例:花开花落情难留,水波荡漾思悠悠。
山盟海誓空对月,岁月无声换白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氓》的内涵,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章,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1《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鉴赏《诗经》的最大障碍是诗句理解,因此,引导鉴赏的前提是帮助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
学生鉴赏《诗经》的兴趣点应该是诵读,这与《诗经》本身的节奏韵律相关,因此,引导鉴赏的门径是诵读。
《氓》是一首叙事诗,它所涉及的有关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等内容是人类的母题之一,引导得当,学生当对此充满阅读期待。
核心素养目标语言的建构运用:1、识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特殊句式,其他实词及常用熟语。
2、体悟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古典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感受女主人的形象。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诗句的理解与《氓》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一起回顾一下。
(PPT展示《关雎》《蒹葭》,学生朗读。
)这两首诗中有哪些共同的元素呢?明确:水和爱情。
是的,因为人类靠水而居的古老生活方式,很多的人事故事都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爱情亦是如此。
今天我们了解淇水边的爱情之歌——《氓》。
二、诵读诗歌1、请同学们一起来诵读这首爱情之歌。
(生齐读,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节奏来读一读。
分小节请学生个人诵读。
(目的在于通过个人诵读了解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初步的情感感知。
)三、解读诗歌1、如果爱情和婚姻的中间是一条河,那么这条河就是淇水,两岸的风景各异。
淇水的两岸,有哪些风景呢?——自然的风景——桑、淇水人文的风景——人、事、情2、对女主人公而言,淇水两岸的这些风景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回到诗中,阅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1)事:恋爱、出嫁——婚变(2)情:幸福快乐——悲凉沉痛——决绝教师补充:(一)叙事的艺术——回忆。
PPT展示叔本华和普希金的文字。
在过去和遥远的情景之上铺上一层这么美妙的幻境,……尤其是任何一种困难使我们的忧惧超乎寻常的时候,突然回忆到过去和遥远的情景,就好像是一个失去的乐园又在我们面前飘过似的。
《氓》一等奖教学公开课课件
2023-11-07•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教学资源与支持服务•学生活动与作业布置目•《氓》课文解读与教学案例分析录01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氓》一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等知识;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讲解、讨论、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价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表达;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朗读法运用讲解技巧,对诗歌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使讲解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讲解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法将《氓》与其他爱情诗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同时引入现代爱情观的讨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比较法使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展示诗歌原文、注释、插图、音频等材料;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如诗歌朗诵、文化讲座等。
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诗人背景、作品评价等;建立班级学习平台,方便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网络资源教学工具的选择与应用0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选取《氓》作为教学内容该诗歌内容丰富,涵盖了爱情、婚姻、社会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安排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从诗歌背景介绍到文本解读,再到主题探讨和比较分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展开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展开对诗歌的解读和分析,包括对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的讲解,以及对主题、风格、比较等方面的探讨。
导入通过播放《氓》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归纳与总结在完成对诗歌的解读和比较分析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知识点,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氓》课堂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氓》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当代女作家安意如如此评价《诗经》“《诗经》是彼岸花,即使无法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上节课,通过复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诗经》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为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今天我们就一同领略《诗经•氓》中的卫女形象给予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二、细读文本,探究卫女形象师:《氓》作为《诗经》中一首较为完备的叙事性的抒情长诗,把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变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因其叙述女子的一生,故依据时间顺序将女子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呈现。
那么,将回忆与现实勾连在一起的是哪个自然段?用什么方法将二者相融?生1:第三自然段。
用了比兴的手法。
师:既然是回忆,着重写了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反省,那么最能体现这一反省的是哪句诗中的哪个字眼呢?生2:“犹可说也”中的“说”字。
师:“说”字只强调了“脱身”,并不能体现女子对爱情婚姻的深刻反省。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生3:“无与士耽”中的“耽”字。
“耽”是沉溺的意思,这里以劝诫的口吻告诉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溺于爱情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反省。
师:很好。
“耽”字,即“沉溺”,也有“耽搁”的意味。
女子沉醉于爱情之中难以自拔,男子一旦变心,女子被弃或被耽搁就成了必然。
整首诗中女子在爱情和婚姻中“耽”的表现是什么呢?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并分析。
生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女子送“氓”渡过淇水,既是对其“来即我谋”的内心认可,也是她对男子依依不舍,情义绵绵的体现。
师:这事实上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哪种感情?生:(齐答)痴情。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概括的“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还有哪位同学能找到相关诗句?生5:“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男子埋怨女子拖延婚期,女子赶紧辩解,错误不在自己,而是男子没有好的媒人。
如此迁就男子,足见她对男子用心之专。
||师:这正说明女子在热恋中,看男子什么都是好的,即使是暴躁的性格,无理的发怒,又>何尝不会误解为男子的热切焦急,何尝不会感到甜蜜爱意。
高中语文教案一等奖《氓》教学设计一等奖
高中语文教案一等奖《氓》教学设计一等奖《高中语文教案一等奖《氓》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中语文教案一等奖《氓》教学设计一等奖说教材:(一)教材地位《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说学法: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
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
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
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
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被誉为诗歌的王国。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诗经》中的《氓》。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一等奖3篇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篇6一、联系学生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先民们用他们的歌,唱他们的苦,唱他们的悲,开我国现实主义先河的《诗经》,真切地传递着他们的心声。
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声音,引导他们进入先民们的情感世界。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关雎》和《蒹葭》,对于诗经及“赋比兴”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高中所要做的,是通过诵读、品味、探究等多种方法,深入领会诗经的手法及其中的浓浓的诗情。
二、根据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为依据,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体会“赋、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把握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赋、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通过分析比兴手法,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时数为1课时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诗经》的资料必不可少。
另外,时隔数千年,年代久远,文字的障碍很大,然而,过分纠缠于文字的疏通会破坏诗歌的“气”,丧失诗歌的“神”,所以在学习时,应舍去条分缕析的理论评价,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然后引领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和事件,经由形象和事件领略情感,感受其中浓浓的`诗情。
诵读的环节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独奏《长相思》,营造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音调,读出感情,细细体味,让或优或喜的情愫萦绕心间,我们就触到了先民的灵魂。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氓》
《氓》朗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基本知识。
2、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
2、抓住重要词句,读懂情感。
3、结合情节,体会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及其抗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初中阶段学过《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由同学齐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诵读提示:诗经以四言为主,采用“二二”结构形式。
2、重温《诗经》:《诗经》是我国的诗歌总集,又称《》和《》,搜集了从公元前世纪到世纪的诗歌,共篇。
《诗经》分为、、、三大类,表现手法分为、、。
开创了我国的源头。
(二)、诵读指导诗歌之美在于语言,语言之魅力在于品读,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氓》的语言之美,体会其中透射的情感之美。
1、初读诗歌1)、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小结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重读词语提示(泣涕涟涟、载笑载言、无与士耽、至于暴矣、躬自悼矣、老使我怨、亦已焉哉、兮、矣);读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领会其回环往复之美。
2、再读诗歌1)、学生再读教师提示:要求学生完整的理解诗意。
明确: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并最终与丈夫决绝的经过。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诗经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翻译课文,诵读以体会诗之神韵。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掌握《氓》的情节和主题。
2、难点:鉴赏赋、比、兴的艺术效果,把握女主人公和氓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摸鱼儿问世间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这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其中“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已成为千古名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
”有太多的人在探寻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时代,在女主人公的身上来探寻这个答案吧!二、内容提要《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女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遗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的经过以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
它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
(《诗经》的“弃妇诗”共有八篇:《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推》、《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小弁》、《小雅谷风》。
《诗经》中的“弃妇诗"对后世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历代弃妇诗模写的典范。
汉代乐府民歌中的《怨歌行》和《孔雀东南飞》,中唐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母别子》、《琵琶行》等。
)三、分析课文(读、品、悟)第一幕(文章第一、二两节)(一)学生诵读,问题提出1、氓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蚩蚩”,忠厚老实2、氓是如何来提亲的?明确:“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3、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明确: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4、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时氓是什么表现?明确:生气5、婚事是否谈成?明确:秋以为期6、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她有何表现?7、明确:“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氓》公开课一等奖(课堂)
《氓》公开课一等奖(课堂)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氓》。
这是一首古代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反抗。
课文通过描写一个被社会压迫、欺凌的女性形象“氓”,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民的痛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会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氓”的图片,让学生对“氓”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见解。
3. 实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一个小品,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 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氓人物形象:弱者、受欺凌、坚强、反抗故事情节:受压迫、抗争、追求自由深刻思想: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氓》的大意。
答案:课文《氓》通过描写一个被社会压迫、欺凌的女性形象“氓”,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反抗。
2. 请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
答案:课文通过对“氓”的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压迫的反抗,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强和勇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氓》的理解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但在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的把握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氓》优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氓》优秀教案第一部分: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氓》这个词的含义和起源;2. 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3. 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4. 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1. 《氓》这个词的定义和词源;2. 文化背景:《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3. 《氓》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4. 《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5. 《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重点:1. 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2. 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难点:1. 理解《氓》中所涉及的古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第二部分:教师活动教师活动1:引入《氓》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氓》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这个词的定义和词源。
教师活动2:讲解《氓》的文化背景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3:介绍《氓》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活动目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氓》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教师活动4: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社会问题活动目标:帮助学生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促使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教师活动5: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氓》给我们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反思和启示。
教师活动6:总结教学内容活动目标: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部分: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展示活动目标: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氓》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氓》的社会问题活动目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
学生活动3:个人思考和写作活动目标:学生个人进行思考和写作,围绕《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进行文章创作。
学生活动4:集体讨论和分享活动目标:学生集体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文言文《氓》教学设计一等奖
1、文言文《氓》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2、文言文《氓》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重点】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知识梳理:1、注音并解释: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尔卜尔筮()()于嗟鸠兮()()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女也不爽()渐车帷裳()()士也罔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抱布贸丝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2、通假字:氓之蚩蚩于嗟鸠兮犹可说也隰则有泮不可说也3、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3: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 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 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 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女子的悲剧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问题探讨4:
❖ 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有怎样的爱 情婚姻观?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 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伟大爱情,要讲求奉献,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冷 暖相依。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 背景1:《氓》大致产生于春秋初期至中期即东周时期。这 时期,那“崩”而尚在的“礼”,仍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道 德观念和日常行为。《诗经·南山》说:“取妻如之何?必告 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直到孟子的时候,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 母、国人皆贱之。” 一张无形大网就这样从家庭一直撒向社 会,令人窒息。而《氓》诗里的女主人公,恰恰就生活在这 样的大背景下。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氓》。
2.试着把对《氓》的理解与感悟写下来, 形成文字。
❖ 泮:pàn
预习检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诵读的节奏: ❖ “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 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 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 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 故事相当完整。
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导入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
日不见,如三岁兮。” (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忠贞)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 索。
❖2.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 《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3.分析理解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预习检测1:这些字音你读准了吗?
❖ 氓: ❖ 蚩: ❖ 愆: ❖ 将: ❖ 垝垣: ❖ 筮: ❖ 咎: ❖ 于: ❖ 说:
❖ 陨: ❖ 徂: ❖ 汤: ❖ 渐: ❖ 罔: ❖ 靡: ❖ 夙: ❖ 咥: ❖ 隰:
问题探讨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
剧? 悲剧之悲体现在哪里?
1.女主人公特别能吃苦,勤劳,顾家,没错,还是被抛弃。 2.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还是会变。 3.女子感情特别专一,温柔又体贴。 4.遇人不淑,丈夫不好。 5.家人不理解。
❖问题探讨3: ❖你觉得诗中女子为何被弃,“付心
郎”为何变为“负心狼” ? ❖参考说法—— ❖1、男子负心说。 ❖2、年老色衰说。 ❖3、财富说。 ❖4、社会风俗说。
文章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情感 热情 基调 幸福
怨恨 伤心
决绝
六章
刚烈 自尊
问题探讨1:你喜欢诗中的女子吗?为什
么?
温柔、热情——“送子涉淇”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重情——“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清醒、刚烈、坚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泮:
❖ 读准字音:
❖ 氓:méng ❖ 蚩:chī ❖ 愆:qiān ❖ 将:qiāng ❖ 垝垣:ɡuǐ
yuán ❖ 筮:shì ❖ 咎:jiù ❖ 于:xū ❖ 说:tuō
❖ 陨:yǔn ❖ 徂:cú ❖ 汤:shāng ❖ 渐:jiān ❖ 罔:wǎng ❖ 靡:mǐ ❖ 夙:sù ❖ 咥:xì ❖ 隰: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