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走进《黄帝内经》 于铁成 章节测验答案.doc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答案+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书中的官名•B、书中的修辞用法•C、班固的考据•D、书中使用的历法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1【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旁篇》•D、《温病》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得分:0.0分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25.0分1【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A、《九卷》•B、《八十一难经》•C、《阴阳大论》•D、《胎胪药录》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我的答案:A得分:0.0分4【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黄帝内经《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内经选读》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单选题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A、《史记·扁鹊传》B、《七略》C、王叔和《脉经》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B)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温病条辨》(A)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刘歆D、刘向E、王冰(B)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A、战国B、东汉C、西汉D、战国至秦汉E、秦汉之际(D)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B、刘歆的《七略》C、司马迁的《史记》D、《后汉书》E、《吕氏春秋》(A)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A、《黄帝内经》B、《针灸甲乙经》C、《难经》D、《伤寒杂病论》E、《脉经》(D)7、《灵枢》之名始自()A、唐朝王冰B、东汉张仲景C、晋代皇甫谧D、西汉刘向E、西汉刘歆(A)10、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11、《黄帝内经素问》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其注家是()A、杨上善B、王冰C、张介宾D、马莳E、林亿(B)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黄帝内经太素》E、《类经》(C)15、《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是()A、王冰B、张介宾C、吴崑D、马莳E、杨上善(E)16、《类经》的作者是()A、王冰B、张介宾C、张志聪D、马莳E、高士宗(B)19、《内经知要》的作者是()A、李中梓B、丹波元简C、汪昂D、吴崑E、杨上善(A)2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A、《内经知要》B、《黄帝内经素问》C、《黄帝内经太素》D、《黄帝内经素问集注》E、《类经》(E)23、被称为《灵枢》第一注家的医家是()A、王冰B、张介宾C、全元起D、杨上善E、马莳(E)第一单元养生一、名词术语2、天真:先天之真气。
黄帝内经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2010.10.28整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A、《白氏内经》B、《汉书·艺文志》C、《史记》D、《针灸甲乙经》E、《脉经》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五脏之气的充盛B、天癸的形成C、水谷的摄入D、肾气的充盛E、三焦的气化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B、本C、楯D、根E、标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A、阳气致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净D、阴气固守于内E、传精神、服天气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A、温病B、飧泄C、痎疟D、咳嗽E、濡泄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A 脉B 脑C 魄门D 髓E 女子胞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的“化物”应该解释为()A、主传导糟粕B、分清泌浊C、化生水谷精气D、化生营气E、以上均不是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A、耳鸣B、形寒C、手足厥冷D、面白E、腰膝痠软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A、肾不化气B、肝失疏泄C、肺失宣降D、膀胱不藏E、气化失常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A 风池B 风府C 百会D 大椎E 阳维脉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烦满喘而呕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A、张志聪、王冰C、高世栻D、全元起E、滑寿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A、筋痿B、骨痿C、脉痿D、肉痿E、痿躄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A、肠蕈B、石瘕C、石水D、鼓胀E、皮水16、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A、得炅则痛立止B、痛不可按C、按之痛止D、按之无益E、腰与背相引而痛1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A、气之华B、血之华C、精之华D、神之华E、色之华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精不足者”的治则是()A、滋养胃阴B、滋养肝肾C、补之以阴D、温之以气E、补之以味19、《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损者”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行之B、收之C、通之D、益之E、温之20、《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惊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E、润之(二)多选题(10分,每题1分)1、注释《内经》全书的作者是()A、王冰B、马莳C、李中梓D、张介宾E、高士宗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不善养生者的主要表现为()A以酒为浆B以妄为常C不妄作劳D不知持满E不时御神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一日内消长规律是()A平旦阴尽而阳受气B平旦人气生C日中阳气隆;D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E夜半而阴隆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浊阴”的走向是()A 出上窍B走五脏 C 发腠理D归六腑 E 出下窍5.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A 藏精气而不泻B 传化物而不藏C 泻而不藏D 满而不能实E 实而不能满6、《素问·痹论》指出心痹的症状是()A 烦则心下鼓B夜卧则惊C暴上气而喘D嗌干、善噫E上为引如怀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夺气”的表现为()A、目不明B、言而微C、耳聋D、四肢乏力E、终日乃复言8、《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则()A、为呕B、为泄C、为喘D、为痛E、为满9、《素问·热论》对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包括()A、汗法B、下法C、吐法D、泄法E、消法10、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瞑者”的主要机理是()A、气血衰B、营卫之行不失其常C、肌肉枯,气涩D、五脏之气相搏E、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1分)1和于术数:适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吐纳、按跷、七损八益等。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第一章测试1、《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包括:A、藏象学说B、病因病机学说C、诊法学说D、治疗学说E、养生学说正确答案:ABCDE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歧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内经》理论体系形成条件有哪些?A、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B、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D、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正确答案:ABCD4、整部《黄帝内经》当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人身之气来源于:A、先天之气B、水谷之气C、自然之清气正确答案:ABC6、《黄帝内经》创立的最主要的医学模式是:A、整体观B、辨证论治C、天人合一D、格物致知正确答案:C7、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A、寻找病原体B、对抗治疗C、预防医学D、修复病灶正确答案:C8、中医学有哪些辨证方法:A、脏腑辨证B、气血辨证C、卫气营血辨证D、经络辨证正确答案:ABCD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减之D、彰之E、扬之正确答案:D10、《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有哪些?A、天人合一,五脏一体B、人生有形,不离阴阳C、候之所始,道治所生D、道法自然正确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A阴阳学说、B中庸思想、C变异思维、D、天人合一正确答案:D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下列哪个无关:、A天人合一、B天人合德、C、性天相通D、人定胜天正确答案:D3、以下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A、火B、风C、寒D、湿E、狂正确答案:E4、下列哪些属于不内外因?A、外伤B、劳累过度C、饮食不节D、虫兽所伤正确答案:ABCD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A、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B、冬天不要用寒凉药C、寒性药要热着吃D、寒性药不要凉着吃正确答案:B6、“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
最新最全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习题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1【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D)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C)。
∙A、书中的官名∙B、书中的修辞用法∙C、班固的考据∙D、书中使用的历法3【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D)。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黄帝内经》概论二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C)卷。
∙A、224∙B、220∙C、216∙D、196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C)。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旁篇》∙D、《温病》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概论(三)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C)。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C)∙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4【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黄帝内经》概论(四)1【单选题】日本汉学家山田庆儿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认为(D)是古代解剖学派的代表。
∙ A黄帝学派∙ B少师学派∙ C少俞学派∙ D伯高学派2【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A)。
∙ A哲学观∙ B养生观∙ C诊法∙ D脏腑经络学说3【判断题】《黄帝内经》是一本论文集,不同篇章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知到选修课答案解密黄帝内经2020章节测试答案.docx

知到选修课答案解密黄帝内经2020章节测试答案问:孙某在某城市A区成立了一家经营水果的个人独资企业,由于生意红火,决定在B区设立一家分支机构,则孙某应该( )答:自己或委托代理人向B区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分支机构经核准登记后,应将登记情况报A区登记机关备案问:为了活跃家长会的气氛,家长会过程中可以()答:AB问:你认为目前还是学生,以学习为主,所以选择服装时答:穿衣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运动休闲风为主的服装问:__________ arrival made it easier for us.答:His问:门脉高压症腹水患者每日钠摄入量答:500~800mg问:决策的结果是()。
答:选择满意方案问:决策的灵魂是()答:选择性问:决策的前提是()。
答:有明确的目的问:决策的实质是()。
答:主观判断过程问:决策的首要环节是()答:诊断问题问:陶瓷是水与火的艺术。
答:×问:战略环境是影响战略的:答:客观因素问:孟赛尔色棋色相测试色棋可测试色觉缺陷人员的色弱区域。
答:√问:资金是创建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任正非初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时的自有资金约()。
答:21000元问:考古学与文物学最大的区别是()。
答:获取资料的方法问:“推翻清政府统治,重新建立新政府”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答:革命派问:学者们总结梁山的斗争方案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江等人不是犯上作乱的强盗而是被逼无奈的忠义之士。
答:正确问:《红与黑》的标题中“黑”象征着:答:教会问: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 )答:√问:关于小说人物翠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翠翠身上显现着封建宗法制度下人民的愚昧无知问: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答:√问:下列选项中,属于评判幸福婚姻的他人标准的是()。
答:夫妻像是过日子的样子从未吵过架夫妻之间的条件比较般配问:可能因为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过多而造成夫妻之间情感上的裂痕。
智慧树知到《黄帝内经》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A. 脉学和素问B. 灵枢和脉学C. 素问和灵枢D. 针经和难经E. 道藏经和脉经正确答案:素问和灵枢2.【单选题】《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A. 晋朝皇甫谧B. 唐朝王冰C. 东汉张仲景D. 西汉刘向E. 南朝全元起正确答案:唐朝王冰3.【多选题】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A. 黄老之学B. “天论”观点C. ”重土“思想D. ”重阳“思想E. 气化理论正确答案:“天论”观点###”重土“思想###”重阳“思想4.【单选题】《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A. 伤寒杂病论B. 针炙甲乙经C. 神农本草经D. 脉经E. 史记正确答案:伤寒杂病论5.【单选题】《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A. 诵B. 解C. 别D. 明E. 彰正确答案:诵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A. 阴阳B. 五行C. 精气D. 五脏E. 病机正确答案:阴阳2.【多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A. 出上窍B. 走五脏C. 发腠理D. 归六腑E. 实四肢正确答案: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3.【单选题】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 阴虚阳亢B. 气血上冲C. 风中经络D. 痰迷心窍E. 热闭心包正确答案:阴虚阳亢4.【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A. 髓生血B. 肝内多髓C. 肾生肝D. 髓养肝E. 髓赖肝养正确答案:髓养肝5.【单选题】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正确答案:木对应章节第三章1.【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太阳B. 阳中之少阴C. 阴中之太阴D. 阳中之少阳E. 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阳中之少阴2.【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A. 谋虑出焉B. 技巧出焉C. 神明出焉D. 喜乐出焉E. 勇猛耐劳正确答案:勇猛耐劳3.【单选题】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 生之来谓之神B. 所以任物者谓之神C. 两神相搏谓之精D.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E. 并精出入者谓之魂正确答案:随神往来者谓之魂4.【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太阳B. 阳中之少阴C. 阴中之太阴D. 阳中之少阳E. 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阳中之少阳5.【多选题】体质的表现形式有A. 特异性B. 非特异性C. 生理性D. 连续可测性E. 病理性连续可测性正确答案:特异性###非特异性###生理性###病理性连续可测性对应章节第四章1.【单选题】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述,可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脏是A. 脾B. 肺C. 肝D. 心E. 肾正确答案:肺2.【单选题】《灵枢·营卫生会》“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之“两”是指A. 夺血、夺汗B. 夺气、夺血C. 夺汗、夺精D. 夺血、夺精E. 夺气、夺精正确答案:夺血、夺汗3.【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述“毛脉合精”是指A. 细小络脉相合B. 毛脉均受谷气C. 毛脉相会合D. 气血相合E. 经络均受谷气正确答案:气血相合4.【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水饮的生化过程包括的环节是A. 浊气归心,上归于脾B.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C. 上归于肺,肺朝百脉D.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E. 经气归于肺,通调水道正确答案:通调水道,下输膀胱5.【单选题】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的时间是A. 日中B. 平旦C. 日入D. 日西E. 夜半正确答案:夜半对应章节第五章1.【单选题】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手厥阴心包经B. 手少阴心经C. 手太阴肺经D. 手阳明大肠经E. 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手太阴肺经2.【单选题】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经B. 手太阴肺经C. 足太阴脾经D. 手少阴心经E. 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是:手太阴肺经3.【单选题】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与同名的足三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颈项部B. 头面部C. 上肢部D. 胸腹部E. 下肢部正确答案:头面部4.【单选题】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 四肢末端B. 胸部C. 头项部D. 头面部E. 腹部正确答案:四肢末端5.【单选题】被称作“水谷之海”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 足阳明胃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手太阳小肠经E. 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足阳明胃经对应章节第六章1.【单选题】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A. 经脉B. 宗筋C. 经筋D. 肌肉E. 络脉正确答案:宗筋2.【单选题】《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A. 肠蕈B. 石瘕C. 石水D. 鼓胀E. 皮水正确答案:石瘕3.【单选题】《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的路径是A. 肺脉而行B. 胃脉而行C. 脾脉而行D. 心脉而行E. 肾脉而行正确答案:胃脉而行4.【单选题】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可能预后是A. 病重B. 病愈C. 易已D. 必不免于死E. 迁延日久正确答案:必不免于死5.【单选题】在《素问·举痛论》所述九气为病机,因于情志者有A. 七条B. 两条C. 六条D. 八条E. 九条正确答案:六条对应章节第七章1.【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A. 气血将夺B. 精神将夺C. 卫气将夺D. 骨髓将夺E. 经气将夺正确答案:精神将夺2.【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包括的内容是A. 切脉动静B. 视精明C. 察五色D. 观五藏有余不足E. 六府强弱,形之盛衰正确答案:切脉动静###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3.【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之“上下”是指A. 人迎、寸口脉象B. 泛指身体上下部位的脉象C. 寸部脉(上)和(尺部脉)D. 脉象的浮与沉E.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下)长(上)正确答案:脉象的浮与沉4.【单选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载肝的病理脉象特征是A. 微弦B. 但弦无胃C. 毛多胃少D. 弦多胃少E. 脉有胃气而微弦正确答案:弦多胃少5.【单选题】根据《黄帝内经》所讲五色定位诊病理论,判断下面的病例病位在何脏某男,64岁,患水肿病20余载,反复住院治疗,近3个月来,凭借透析维持。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题库

读经典,做临床第一阶段考核试题题库一、笔试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共出5题,每题3分,占总分数15%)1、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
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
2、恬惔虚无: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恬惔,安闲清静。
虚无,心无杂念。
3、闭藏:形容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的自然景象。
4、痿厥:四肢软弱无力而逆冷的病证。
包括痿证和厥证。
5、内格:人体内在生理性能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不相协调。
6、治未病:含三方面意义。
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已病防变;三是早诊早治。
7、气以度行:气血运行速度与呼吸次数保持一定的比例。
8、乱而相引:真气衰败,功能紊乱,非但不能驱邪外出,反招邪气入内。
9、五疫:木火土金水五种感受天时不正之气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10、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11、端络经脉:推求经脉的分布。
端络,理出头绪。
12、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机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
13、治节:治理调节。
比喻肺佐心以调气血、行营卫、治理诸脏的功能。
14、封藏之本:指肾主藏精,宜闭藏而不妄泄的功能。
15、罢极之本: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
16、毛脉合精:肺主气,心主血脉,毛脉合精,即气血相合。
17、府精神明:言经脉中精气的运行正常不乱。
18、遊溢精气:指精气满溢。
遊溢,浮游淫溢之意。
精气,即饮之精气。
19、卫气内伐:卫气内扰而营卫运行紊乱(卫气内扰,克伐营气)。
20、毛蒸理泄:皮毛被风热之邪所蒸而腠理开泄汗出。
21、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全身。
22、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同沤渍食物,使之变化。
23、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如同沟渠排泄水液的功能。
24、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谓虚邪贼风遇到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
两虚,指虚邪之风与正气虚弱的机体。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解密黄帝内经》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解密黄帝内经》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文章中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第一章测试1.《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包括藏象学说、治疗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和养生学说。
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XXX。
3.《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包括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4.正确,整部《黄帝内经》当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
5.人身之气来源于自然之清气、水谷之气和先天之气。
6.《黄帝内经》创立的最主要的医学模式是辨证论治。
7.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是预防医学和修复病灶。
8.中医学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方法。
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XXX。
10.《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包括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人合一,五脏一体、道法自然和候之所始,道治所生。
第二章测试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
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人定胜天无关。
3.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狂和火。
4.外伤、虫兽所伤和劳累过度属于不内外因,饮食不节属于内因。
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
6.正确。
中医药学中的“四气”分别是指:A.寒、热、温、凉B.风、寒、湿、热C.阳、阴、虚、实D.气、血、津、液2多选题】(5分)中医药学中的“四性”分别是指:A.温B.寒C.热D.凉E.平3单选题】(3分)中医药学中的“五味”分别是指:A.酸、甜、苦、辣、咸B.酸、甜、苦、辣、香C.酸、甜、苦、辣、鲜D.酸、甜、苦、辣、酸甜4多选题】(5分)中药的药效分类包括:A.清热解毒B.益气养血C.祛风除湿D.活血化瘀E.润肺止咳5单选题】(3分)中药的“四性”中,“寒性”药物的主要作用是:A.清热解毒B.祛风除湿C.润肺止咳D.活血化瘀6多选题】(5分)中药煎煮方法包括:A.水煎B.水煮C.水炖D.水煮沸E.水浸泡7单选题】(3分)中药的“五味”中,“苦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A.清热解毒B.益气养血C.祛风除湿D.活血化瘀藏,府,经1.在《素问·调经论》中,属性为阳的病因归类包括风雨寒暑、喜怒不节、房事过度、饮食不节和起居失宜。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A:对 B:错答案:对2.对于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B: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C: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D: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答案:文化就是科学知识3.“过则为灾”体现了《黄帝内经》的什么疾病观:()A:情志内伤 B:天人合一 C:法于阴阳 D:生病起于过用答案:生病起于过用4.文化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文化万万不能。
()A:错 B:对答案:对5.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为本。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内经》关于“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神仙 B:指宇宙自然 C:指自然状态 D:指人体部位答案:神仙2.《内经》受先秦“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A:错 B:对答案:对3.对《内经》天人之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 B:《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 C: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 D:《内经》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医学模式和方法论答案:《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4.《黄帝内经》的天人观可以指导疾病诊断。
()A:对 B:错答案:对5.“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包括:()A:人与天地同岁 B:人与自然同构 C:人与自然同纪 D:人与自然同源答案: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纪;人与自然同源第三章测试1.当前与心身问题有关的三大矛盾是:()A:人际关系紧张 B:工作紧张劳累 C:天人关系对立 D:身心矛盾突出答案:人际关系紧张;天人关系对立;身心矛盾突出2.对心身医学的理解不正确是:()A:涉及到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B:多种精神疾病 C:研究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D: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答案:多种精神疾病3.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全称《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下面是一份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1. 题目:《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是中医“未病先防”的重要思想。
2. 题目:《内经》中“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用于解释人体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如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3. 题目:《内经》中“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病人的阴阳失衡状态来判断病情;在治疗中,通过调和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4. 题目:《内经》中“四气调神”是指什么?答案:“四气调神”是指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调整情志和生活方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春季应养生,夏季应养长,秋季应养收,冬季应养藏。
5. 题目:《内经》中“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提到五种基本味道:酸、苦、甘、辛、咸,它们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对应关系。
例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通过合理调配五味,可以调节五脏功能。
6. 题目:《内经》中“经络”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在中医治疗中,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7. 题目:《内经》中“精气神”三宝的概念是什么?答案:“精气神”是《内经》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精神活动的表现。
走进《黄帝内经》于铁成章节测验答案

《黄帝经》概论(一)待做1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神农本草经》• B 《黄帝经》• C 《伤寒杂病论》• D 《八十一难经》2最早记录《黄帝经》的书籍是()。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艺文志》• D 《新唐书》3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伤寒杂病论》• B 《金匮要略》• C 《温病》• D 《脉经》4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5《黄帝经》是黄帝写的。
()••6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黄帝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 《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经》、《温病条辨》• C 《黄帝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 《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7《黄帝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史记》• B 《脉经》• C 《汉书艺文志》• D 《七略》8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该书中的官名• B 修辞用法• C 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 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9《黄帝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10《黄帝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黄帝经》概论(二)待做1()被任命整理《黄帝经》等书籍。
• A 向• B 班固• C 司马迁• D 班超2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经》、《黄帝外经》、《扁鹊经》、《扁鹊外经》、《白氏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旁篇》• B 《神农本草经》• C 《金匮》• D 《玉机》3《黄帝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53• B 54• C 55• D 564第一次发现《黄帝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走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1分)汉代距今大约有多少年历史了?A.500年B.2000年C.1000年D.1500年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我国学术一般认为,1890年之前都属古代A.对B.错2【多选题】(1分)下列哪些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A.遗产性B.需保护性C.民族性D.文化性3【多选题】(1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A.心理健康B.躯体健康C.道德健康D.社会适应良好4【多选题】(1分)下列哪些是《黄帝内经》一书的组成部分A.甲乙经B.难经C.素问D.灵枢5【多选题】(1分)下列()皆属史前文明A.非洲奥克洛铀矿B.亚洲古巴比伦空中花园C.亚洲三星堆文明D.欧洲亚特兰蒂斯传说6【多选题】(1分)距今2600年以前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当今人们的推测有A.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B.混凝土浇灌的结果C.外星人文明的杰作D.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7【多选题】(1分)下面哪些古文明皆在北纬30度线上A.三星堆文明B.亚特兰蒂斯文明C.玛雅文明D.埃及金字塔8【多选题】(1分)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有最早的医学A.方剂文献B.健身图谱C.经络文献D.舌苔图谱9【多选题】(1分)《黄帝内经》一书可能成书于A.战国时代B.秦汉时代C.唐宋时代D.黄帝时代10【多选题】(1分)我们一般将古代分上古、中古、近古,一般说,下面除()之外,皆属“上古”时期A.秦汉B.夏商周C.南北朝D.魏晋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2016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倡议中,在第几条中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列入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点之一?A.第29条B.第9条C.第19条D.第39条2【单选题】(1分)“阴阳”二字的偏旁“阝”本义原是指什么?A.河水B.山地C.南北极D.赤道3【单选题】(1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中的“治本必求其本”,这里的“本”应指什么含义?A.阴阳之道B.五脏六腑C.发病部位D.致病病因4【单选题】(1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将病理排泄称“泄”,生理排泄称什么?A.出B.排C.下D.通5【单选题】(1分)“大道至简”源自()的思想?请选择。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内经”的含义是()。
A. 内部经典B. 内科经典C. 内治经典D. 内伤经典答案:A2.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
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3.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概念最早起源于()。
A. 哲学B. 医学C. 天文学D. 地理学答案:A4. 《黄帝内经》中“五行”学说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 人体脏腑B. 四时气候C. 五味D. 六腑答案:D5. 《黄帝内经》中“五脏”指的是()。
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脾、肺、胃C. 心、肝、脾、肺、胆D. 心、肝、脾、肺、大肠答案:A6. 《黄帝内经》中“六腑”指的是()。
A.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B.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C.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心包D.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答案:A7. 《黄帝内经》中“奇恒之腑”包括()。
A.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B. 脑、髓、骨、脉、胆、子宫C. 脑、髓、骨、脉、胆、精室D. 脑、髓、骨、脉、胆、胃答案:A8. 《黄帝内经》中“精气”的概念是指()。
A. 人体之气B. 人体之精C. 人体之气与精的总称D. 人体之精液答案:C9. 《黄帝内经》中“营气”的功能是()。
A. 营养全身B. 护卫全身C. 调节体温D. 推动血液循环答案:A10. 《黄帝内经》中“卫气”的功能是()。
A. 营养全身B. 护卫全身C. 调节体温D. 推动血液循环答案:B11. 《黄帝内经》中“四气”指的是()。
A. 寒、热、温、凉B. 风、寒、暑、湿C. 风、寒、暑、燥D. 风、寒、湿、燥答案:C12. 《黄帝内经》中“五味”指的是()。
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辛、淡C. 酸、苦、甘、辛、涩D. 酸、苦、甘、辛、辣答案:A13. 《黄帝内经》中“五色”指的是()。
中医选修《黄帝内经》考试答案

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岐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2、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A、《史记•扁鹊传》B、《针灸甲乙经》C、《汉书•艺文志》D、《伤寒杂病论》E、《七略》3、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A、杨上善撰注本B、李柱国的校勘本C、全元起的注本D、《素问识》E、林亿等的校本4、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A、多实B、多虚C、多寒D、多热E、寒热夹杂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A、人体正气B、水谷精气C、药食之气D、药物的四气E、天地之精气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A、精血B、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C、泛指先后天之精D、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7、《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A、法于阴阳B、和于术数C、起居有节D、延年益寿E、食饮有节8、《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A、藏象B、经络C、阴阳D、气血E、养生9、《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10、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A、飧泄B、温病C、咳嗽D、痎疟E、寒热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肾气有余B、体格健壮C、气血未衰D、五脏和调E、阴阳平秘12、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A、面B、发C、气口D、目E、七窍13、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的医家是:A、杨上善B、孙思邈C、巢元方D、王冰E、林亿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A、大便稀溏B、泄泻无度C、大便完谷不化D、下利脓血E、痢疾15、以下何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女子胞B、骨C、脉D、脑E、三焦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A、思想安静乐观B、精神充沛不妄耗C、顺应四时D、面部安祥E、起居有常17、《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影响寿命最主要因素是:A、肾气B、父母精血C、环境D、七损八益E、精神18、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A、发散B、发泄C、通利D、涌泄E、以上都不是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A、肺气B、水谷精气C、卫气D、汗液E、呼吸之气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B、病机C、病性D、病位E、阴阳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岐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2、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A、《史记•扁鹊传》B、《针灸甲乙经》C、《汉书•艺文志》D、《伤寒杂病论》E、《七略》3、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A、杨上善撰注本B、李柱国的校勘本C、全元起的注本D、《素问识》E、林亿等的校本4、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A、多实B、多虚C、多寒D、多热E、寒热夹杂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A、人体正气B、水谷精气C、药食之气D、药物的四气E、天地之精气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A、精血B、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C、泛指先后天之精D、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7、《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A、法于阴阳B、和于术数C、起居有节D、延年益寿E、食饮有节8、《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A、藏象B、经络C、阴阳D、气血E、养生9、《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10、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A、飧泄B、温病C、咳嗽D、痎疟E、寒热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肾气有余B、体格健壮C、气血未衰D、五脏和调E、阴阳平秘12、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A、面B、发C、气口D、目E、七窍13、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的医家是:A、杨上善B、孙思邈C、巢元方D、王冰E、林亿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A、大便稀溏B、泄泻无度C、大便完谷不化D、下利脓血E、痢疾15、以下何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女子胞B、骨C、脉D、脑E、三焦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A、思想安静乐观B、精神充沛不妄耗C、顺应四时D、面部安祥E、起居有常17、《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影响寿命最主要因素是:A、肾气B、父母精血C、环境D、七损八益E、精神18、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A、发散B、发泄C、通利D、涌泄E、以上都不是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A、肺气B、水谷精气C、卫气D、汗液E、呼吸之气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B、病机C、病性D、病位E、阴阳。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 习题

中篇经文选读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一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節選)A型题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是“天地之”A.气B.理C。
本D.纪E。
道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是“变化之”A.道理B.本始C。
纲纪D.征兆E。
父母3.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飧泄"的病机是A.清气在上B。
清气在下C.清气在表D.清气在里E。
清气在中4.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胀”的病机是A.浊气在下B。
浊气在上C.清气在下D.清气在上E。
清气在里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阳"的功能是A。
生精B。
成形C.化气D。
行血E.养神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D。
阴阳E。
精神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的是A。
天地B.寒热C.水火D.血气E。
男女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道路”的是A。
上下B。
左右C.东西D.内外E。
前后9。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A.归六腑B.走五脏C。
实四肢D。
通下窍E。
行三焦10。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浊阴"A。
归六腑B.出五脏C.实四肢D.走上窍E。
发腠里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性能是:A。
宣散发表B。
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
通利小便E。
补益精血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薄"者的性能是:A.宣散发表型B.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B.助阳发热C.泄利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味薄”者的性能是:A.宣散发表型B.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气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气味厚薄论药食的阴阳属性,指出气厚者为:A。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第一章测试1、《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包括:A、藏象学说B、病因病机学说C、诊法学说D、治疗学说E、养生学说正确答案:ABCDE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歧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内经》理论体系形成条件有哪些?A、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B、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D、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正确答案:ABCD4、整部《黄帝内经》当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人身之气来源于:A、先天之气B、水谷之气C、自然之清气正确答案:ABC6、《黄帝内经》创立的最主要的医学模式是:A、整体观B、辨证论治C、天人合一D、格物致知正确答案:C7、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A、寻找病原体B、对抗治疗C、预防医学D、修复病灶正确答案:C8、中医学有哪些辨证方法:A、脏腑辨证B、气血辨证C、卫气营血辨证D、经络辨证正确答案:ABCD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减之D、彰之E、扬之正确答案:D10、《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有哪些?A、天人合一,五脏一体B、人生有形,不离阴阳C、候之所始,道治所生D、道法自然正确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A阴阳学说、B中庸思想、C变异思维、D、天人合一正确答案:D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下列哪个无关:、A天人合一、B天人合德、C、性天相通D、人定胜天正确答案:D3、以下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A、火B、风C、寒D、湿E、狂正确答案:E4、下列哪些属于不内外因?A、外伤B、劳累过度C、饮食不节D、虫兽所伤正确答案:ABCD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A、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B、冬天不要用寒凉药C、寒性药要热着吃D、寒性药不要凉着吃正确答案:B6、“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1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B• C• D2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B• C• D3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B• C• D4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5《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6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B• C• D7《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B• C• D8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B• C• D9《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10《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1()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B• C• D2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B• C• D3《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B• C• D4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5刘向父子编著《七略》之前,没有发现《黄帝内经》的存在。
()••6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A• B• C• D7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 A• B• C• D8《黄帝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时期的医学成就。
()• A• B• C• D9《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10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已经存在并为扁鹊所用。
()••《黄帝内经》概论(三)待做1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了《素问》、《九卷》和()。
• A• B• C• D2皇甫谧把()、《九卷》当作《黄帝内经》。
• A• B• C• D3()写的《针灸甲乙经》。
• A• B• C• D4《黄帝内经》是一本医学论文集。
()••5《针灸甲乙经》是现存见到的第一部针灸著作。
()••6刘向刘歆父子依据古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将有关医学著作进行整理分类,其中《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主要反映()地区。
• A• B• C• D7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 A• B• C• D8《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反映的是当时沿海地区的医学文化,其为诊脉的方法开辟先河。
()••9《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黄帝内经》概论(四)待做1()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
• A• B• C• D2《黄帝内经》的内容不包括()。
• A• B• C• D3清朝张志冲的两本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
• A• B• C• D4《黄帝内经》里面的观点没有矛盾。
()••5中医学又被称为“歧黄之术”。
()••6《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是由唐代医学家()重新编纂《素问》加进去的。
()• A• B• C• D7根据《黄帝内经》中篇目论述内容的不同划分的五个医学流派,其中少师和()被合称为前期二派。
()• A• B• C• D8在现行流行的四种《黄帝内经》版本中,能够较好反应原书面貌的是()。
• A• B• C• D9岐伯所说的手太阴肺经与《雷公篇》所述的手太阴肺经,二者走势相同。
()••10《黄帝内经》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各家学派有关经络学的立场,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书中理论相互矛盾的原因。
()••上古天真论(一)待做1现在我们对《上古天真论》的理解需要借助()思想。
• A• B• C• D2“天真”的意思是()。
• A• B• C• D3朴、璞和()的概念相似。
• A• B• C• D4《黄帝内经》又被称之为《素问》。
()••5天真的具体表现为“德”。
()••上古天真论(二)待做1女子的生命表现是以()为一周期。
• A• B• C• D2男子的生命表现是以()为一周期。
• A• B• C• D3妇女身体衰落是从阳明脉开始。
()••4男子身体衰落是从肝气开始。
()••上古天真论(三)待做1术是指()。
• A• B• C• D2天以六为劫,地以()为制。
• A• B• C• D3()是指绝对的精神上的乐趣自由。
• A• B• C• D4五脏六腑中的“脏”属阳。
()••5数字的思维来自《周易》。
()••上古天真论(四)待做1只有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
• A• B• C• D2长寿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精神内守,二是避免()。
• A• B• C• D3心安而不惧,“惧”的意思是动。
()••4只有做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才能达到天真。
()••生气通天论(一)待做1《生气通天论》集中讲述了()思想。
• A• B• C• D2其生五,其气(),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 A• B• C• D3养生的最高原则是()。
• A• B• C• D4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5“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王阳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生气通天论(二)待做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关系。
• A• B• C• D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法则的制约。
• A• B• C• D3人与天地相参,与()相应。
• A• B• C• D4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
()••5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圆缺有着重要关系。
()••生气通天论(三)待做1在《素问·脉要精论》里,夏的代名词是()。
• A• B• C• D2春脉表现为()。
• A• B• C• D3现在最流行的诊法是()。
• A• B• C• D4“冬至”阳最为充盈,而阴气才开始产生。
()••生气通天论(四)待做1六十甲子表,以甲子年开始,以()年结束。
• A• B• C• D2如果一个人高烧,他在下午三点以后体温会升高。
()••3按照中国古历法,一年总共有365天。
()••生气通天论(五)待做1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前提下,()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A• B• C• D2阳气代表()。
• A• B• C• D3只有保持阳气的稳定,才能有()。
• A• B• C• D4阳气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扩散出去。
()••5如果你起居不规律,阳气就会外浮。
()••生气通天论(六)待做1()时期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
• A• B• C• D2《伤寒杂病论》是以《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为基础写成的。
• A• B• C• D3黄芪具有凝血的作用。
()••4浮肿、水肿是由两种不同的病因造成的。
()••生气通天论(七)待做1“四维”是指()。
• A• B• C• D2风邪伤人,会导致()。
• A• B• C• D3()中的《脉解篇》对煎厥的解释为“善怒者”。
• A• B• C• D4煎厥和薄厥都是由内因导致的疾病。
()••5“厥”的本义是指突然昏倒。
()••生气通天论(八)待做1煎厥和()是中风病的两个类型。
• A• B• C• D2由于夏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叫做()。
• A• B• C• D3半身不遂是偏瘫的俗称。
()••4偏枯不会伤及人体健康。
()••生气通天论(九)待做1“疟”的意思是()。
• A• B• C• D2“疟”多发生于()。
• A• B• C• D3阳气在()是最盛的时候。
• A• B• C• D4风疟就是指疟疾。
()••5疟疾导致人出现持续的发热症状。
()••生气通天论(十)已完成1()是健康根本。
•A、•B、•C、•D、我的答案:D2“凡阴阳只要,阳密乃固”,其中“密”的意思不应理解为()。
•A、•B、•C、•D、我的答案:A3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阴气。
()我的答案:×4黄芪不可以加强阳气。
()我的答案:×生气通天论(十一)待做1经常吃饱,容易出现肠澼和()疾病。
• A• B• C• D阴阳应象大论(一)待做1“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关于阴阳概念起源的说法出自()。
• A• B• C• D2人类最基础的生产是()。
• A• B• C• D3()在研究《周易》时提出八卦里的阴阳符号是古代对男女生殖器官的一个效仿。
• A• B• C• D4“远取诸物”意思说的是阴阳是古人们根据对()相背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相对的概念。
()• A• B• C• D5阴阳学说的核心是()。
• A• B• C• D6下列选项中属阳的是()。
• A• B• C• D7中医察色按脉离不开阴阳。
()••8“近取诸身”的阴阳起源说意为阴阳是在古代中国生殖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殖文化的升华。
()••9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刚柔和阴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0《庄子》中把气称为太极,又叫做混沌。
()••11天为父地为母所生的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正对的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阴阳应象大论(二)待做1“见乃谓之象”一语出自()。
• A• B• C• D2中医学中,将“为象思维”的思维方式称之为()。
• A• B• C• D3应象以()为基本象。
• A• B• C• D4“比拟、类比、模拟某种事物形象”在中医学中称为()。
• A• B• C• D5《黄帝内经》中的“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事物存在在自然界中的所有的表象,一个就是指所谓的“应象”。
()••6中医学中的“阴阳”之说其实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阴阳应象大论(三)待做1人的身体中,浊气在上会产生()。
• A• B• C• D2按照阴阳学说的说法,云是出自于()。
• A• B• C• D3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 A• B• C• D4冬至达到()的点。
• A• B• C• D5天和地是混沌之气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
()••6中医学上很多疾病是阴阳反作的结果。
()••7自然界在产生之前就存在阴阳状态。
()••阴阳应象大论(四)待做1和火相比,水属()。
• A• B• C• D2身体中“精”的产生要以()为食粮。
• A• B• C• D3五脏的基本功能是()。
• A• B• C• D4“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出自于()。
• A• B• C• D5味厚的药物属()。
• A• B• C• D6()药物可用作发散药物。
• A• B• C• D7阳气不足,胃的腐熟能力就会下降,汲取和散布的精气就会减少。
()••8临床用药时常用气比较厚的药物来作为发汗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