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ppt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 ppt课件
重建矩阵和显示矩阵:重建矩阵是X线线性衰减系数 的矩阵,其大小决定了图像分辨率;显示矩阵是指 显示器上图像的矩阵。
3.体素(voxel)
CT图像是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如1mm、5mm、 10mm)的体层像,把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 很小的体积单元,这些体积单元称为体素。
体素是三维的,每个体素中的μ是一致的。
人眼不能分辨微小的灰度差异,为了提高组织结
构的细微显示效果,分辨相邻组织的差别,突出显示
诊断需要的图像信息(感兴趣区),通常通过调节图
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完成,这种技术称为窗口技术,
窗口技术分为窗宽和窗位。
13
(1)窗宽(windows width,WW)
窗宽表示的是图像上包含的16个灰阶的CT 值的范围。
窗宽主要影响CT图像的对比度,窗宽窄图 像的层次少,对比度强,每级灰阶代表的 CT值幅度较小,可分辨密度差异较小的组 织结构,如脑组织的WW(80~100)。窗宽 增大,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幅度加大,图 像对比度差,但轮廓光滑,适于分辨密度 差别较大的组织,如肺组织的WW为1300~ 1800。
14
空气约为0(实际为0.0013),水的CT值为0HU,
人们将-1000~+1000分为2001个等级来表示
CT值的差别。
9
10
2.矩阵(matrix)
在CT技术中,矩阵的大小影响着图像质量,矩 阵大,象素数量相应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高,图 像质量越好,512×512、1024×1024最为常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
2
第四章 CT扫描技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CT成像系统概述 第二节 CT扫描技术概述 第三节 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四节 CT图像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人体各部位CT扫描技术
3.体素(voxel)
CT图像是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如1mm、5mm、 10mm)的体层像,把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 很小的体积单元,这些体积单元称为体素。
体素是三维的,每个体素中的μ是一致的。
人眼不能分辨微小的灰度差异,为了提高组织结
构的细微显示效果,分辨相邻组织的差别,突出显示
诊断需要的图像信息(感兴趣区),通常通过调节图
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完成,这种技术称为窗口技术,
窗口技术分为窗宽和窗位。
13
(1)窗宽(windows width,WW)
窗宽表示的是图像上包含的16个灰阶的CT 值的范围。
窗宽主要影响CT图像的对比度,窗宽窄图 像的层次少,对比度强,每级灰阶代表的 CT值幅度较小,可分辨密度差异较小的组 织结构,如脑组织的WW(80~100)。窗宽 增大,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幅度加大,图 像对比度差,但轮廓光滑,适于分辨密度 差别较大的组织,如肺组织的WW为1300~ 1800。
14
空气约为0(实际为0.0013),水的CT值为0HU,
人们将-1000~+1000分为2001个等级来表示
CT值的差别。
9
10
2.矩阵(matrix)
在CT技术中,矩阵的大小影响着图像质量,矩 阵大,象素数量相应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高,图 像质量越好,512×512、1024×1024最为常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
2
第四章 CT扫描技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CT成像系统概述 第二节 CT扫描技术概述 第三节 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四节 CT图像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人体各部位CT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MRI成像特点
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 织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性 强。
常见MRI检查方法介绍
01
02
03
常规MRI检查
包括T1加权、T2加权、质 子密度加权等多种序列, 用于观察组织形态、结构、 信号特点等。
功能MRI检查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 (DWI)、灌注加权成像 (PWI)、磁共振波谱分 析(MRS)等,用于评估 组织功能状态。
缺点
辐射剂量较高,对人体有一定损害;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难 以显示细微结构。
03
CATALOGUE
CT检查技术
CT成像原理及特点
CT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 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 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D型超声
多普勒超声,利用多普勒效应检 测血流速度和方向,常用于心血
管疾病的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超声诊断优缺点分析优点
实时动态成像,可观察脏器运动状态;无创无辐射,安全性高;价格相对较低,易于普及;便于床旁检查, 适用于急诊和重症患者。
缺点
对气体和骨骼的显示效果不佳;受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对于某些复杂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有待 提高。
《医学影像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 X线检查技术 • CT检查技术 • MRI检查技术 • 超声诊断技术 • 核医学诊断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 织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性 强。
常见MRI检查方法介绍
01
02
03
常规MRI检查
包括T1加权、T2加权、质 子密度加权等多种序列, 用于观察组织形态、结构、 信号特点等。
功能MRI检查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 (DWI)、灌注加权成像 (PWI)、磁共振波谱分 析(MRS)等,用于评估 组织功能状态。
缺点
辐射剂量较高,对人体有一定损害;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难 以显示细微结构。
03
CATALOGUE
CT检查技术
CT成像原理及特点
CT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 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 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D型超声
多普勒超声,利用多普勒效应检 测血流速度和方向,常用于心血
管疾病的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超声诊断优缺点分析优点
实时动态成像,可观察脏器运动状态;无创无辐射,安全性高;价格相对较低,易于普及;便于床旁检查, 适用于急诊和重症患者。
缺点
对气体和骨骼的显示效果不佳;受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对于某些复杂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有待 提高。
《医学影像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 X线检查技术 • CT检查技术 • MRI检查技术 • 超声诊断技术 • 核医学诊断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课件——CT篇》
CT扫描安全性
介绍CT扫描的安全性问题,包括辐射剂量控制、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等, 以及减少辐射风险的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见CT扫描检查方法
介绍常见的CT扫描检查方法,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
头颅及颞骨CT诊断技术
详细介绍头颅及颞骨CT诊断技术,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头颅骨折等疾 病的诊断方法和图像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课件— —CT篇
本课件提供详细的CT(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诊断技术的指导,包括概述、 扫描原理、影像质量控制、安全性等内容。
CT扫描原理及技术
深入解析CT扫描的原理和技术,包括X射线的产生和检测、数据采集和图像重 建等方面的知识。
CT影像质量控制
探讨如何确保CT影像的质量,包括校准、标定、影像重建的参数设置等方面 的技术。
颈部CT诊断技术
探讨颈部CT诊断技术在颈部疾病、颈椎病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图像解剖学和 病理学表现等。
肺部CT诊断技术
揭示肺部CT诊断技术在肺癌、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应用,包括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心脏CT诊断技术
全面介绍心脏CT诊断技术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方面的应用, 包括图像解剖学和功能评估等内容。
《医学影像技术学》PPT课件
中的表现差异。
鉴别诊断思路与方法
病史与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强调病史和临床表现对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信息。
分析不同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征,包括 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信号等信 息。
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治疗
介绍实验室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如血 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等结果对诊断 的提示作用。
X线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04
X线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X线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X线防护与安全措施
CT成像设备与技术
CT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CT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CT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MRI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MRI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02
MRI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方法
包括透视、摄影、造影检 查等。
X线检查应用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等部位的检查。
CT检查方法及应用
01 02
CT成像原理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疾病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技术可观察心 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对心脏病、血
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X线钡餐造影、CT、MRI等技术,可 以检测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病变, 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鉴别诊断思路与方法
病史与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强调病史和临床表现对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信息。
分析不同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征,包括 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信号等信 息。
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治疗
介绍实验室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如血 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等结果对诊断 的提示作用。
X线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04
X线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X线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X线防护与安全措施
CT成像设备与技术
CT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CT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CT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MRI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MRI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02
MRI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方法
包括透视、摄影、造影检 查等。
X线检查应用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等部位的检查。
CT检查方法及应用
01 02
CT成像原理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疾病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技术可观察心 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对心脏病、血
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X线钡餐造影、CT、MRI等技术,可 以检测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病变, 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影像学的未来发展
探索新技术和方法在医学影 像领域的应用前景。
X光影像技术
工作原理
描述X光的产生和成像原理。
临床应用
介绍X光在胸部、骨骼等疾病诊 断中的应用。
专业解读
指出尽量通过专业的放射科医师 解读X光结果的重要性。
CT扫描技术
1
原理和技术
解释CT扫描的原理和现代技术的进展,
应用领域
2
包括多层螺旋CT。
医学影像设备
现代设备
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现代化和数 字化趋势。
高端设备
展示高端设备如高场强MRI和多 层螺旋CT的特点和应用。
便携设备
探讨便携式超声波设备的发展和 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包括X光、CT扫描、MRI、超 声波、PET扫描和SPECT技术等。探讨影像诊断的原则、影像学报告的编写和 影像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医学影像技术简介
影像学的演进
从传统的X光技术到现代高级 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影像学的应用领域
在疾病诊断、治疗和手术规 划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CT扫描在头颅、胸部、腹部等器官
的应用。
3
低剂量CT扫描
介绍低辐射剂量的CT技术在临床中的应 用和优点。
MRI技术
1 工作原理
解释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核 磁共振的应用。
2 影像对比度
探讨MRI的不同序列和参数 对影像对比度的影响。
3பைடு நூலகம்临床应用
展示MRI在诊断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
原理和技术
描述超声波成像的原理和应用技 术,如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CT扫描技术及结果解读》
脑部异常
脑出血、肿瘤、脑梗死等疾病在CT 扫描中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帮助 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胸部异常
肺结节、肺炎、肺癌等疾病在CT扫 描中能够显示出其大小、形态和位 置,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
腹部异常
肝脏、肾脏、脾脏等腹部器官的肿 瘤、炎症等疾病会在CT扫描中显示 出不同的密度和形态变化。
结论和总结
CT扫描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应用范围广泛且不断发展。通 过正确解读CT扫描结果,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保 驾护航。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CT扫描技术及结果解读》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结果解读的要点。 通过清晰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帮助您了解这一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
什么是CT扫描技术?
CT(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技术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旋转式X射线和计 算机处理,生成横断面身体图像。它可以用于心脏、脑部、肺部等区域的检 查,提供更详细和清晰的结构信息。
CT扫描报告的基本结构
患者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确 定扫描图像的解读范围。
扫描参数
记录扫描所使用的参数,如施加的X射线剂量、扫 描层厚度等。这些参数决定了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图像述
对扫描图像中的器官、异常或病变进行详细描述。 医生会提供形态、位置、大小等信息,以及可能的 诊断建议。
结论和建议
根据图像的解读结果,医生会提供结论并制定治疗 或随访建议,以帮助患者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
如何正确解读CT扫描结果
正确解读CT扫描结果需要考虑图像的解剖结构、密度变化、形态异常等因素。 医生会综合这些信息,与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比对,做出准确的诊断。
《CT扫描技术》课件
特点
具有高分辨率、无创、无痛、无 辐射等优点,能够提供物体内部 结构的详细信息,广泛应用于医 疗、工业、安检等领域。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CT扫描技术通过X射线对物体进行多角度照射,并利用计算 机技术重建物体内部结构。X射线穿透物体后,被探测器接收 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二维图像,再通过 三维重建算法形成三维图像。
以缩短检查时间。
局限性
01
02
03
04
辐射暴露
虽然CT扫描的辐射暴露量较 低,但多次或频繁的CT扫描 可能会增加辐射暴露的风险。
成本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X光机,CT扫描 机的成本较高,导致检查费用
也较高。
操作复杂
相对于X光机,CT扫描机的操 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
员操作。
移动受限
由于CT扫描机的体积较大, 不易移动,因此患者需要到设
创伤评估
对于外伤患者,CT扫描能 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是否存 在颅脑、脊柱等部位的损 伤。
科学研究
生物医学研究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CT扫 描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材料科学
在材料科学领域,CT扫描 可用于检测材料的内部结 构和缺陷。
地质学
在地质学研究中,CT扫描 可用于分析岩石和矿物的 内部结构。
其他领域应用
安全检查
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CT扫描可用于安全 检查,检测违禁物品和危险品。
文化遗产保护
对于珍贵文物和历史建筑,CT扫描可用于了解其 内部结构和保存状况,为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工业制造
在工业制造中,CT扫描可用于检测产品的内部结 构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CHAPTER
在进行CT扫描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扫描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性。
具有高分辨率、无创、无痛、无 辐射等优点,能够提供物体内部 结构的详细信息,广泛应用于医 疗、工业、安检等领域。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CT扫描技术通过X射线对物体进行多角度照射,并利用计算 机技术重建物体内部结构。X射线穿透物体后,被探测器接收 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二维图像,再通过 三维重建算法形成三维图像。
以缩短检查时间。
局限性
01
02
03
04
辐射暴露
虽然CT扫描的辐射暴露量较 低,但多次或频繁的CT扫描 可能会增加辐射暴露的风险。
成本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X光机,CT扫描 机的成本较高,导致检查费用
也较高。
操作复杂
相对于X光机,CT扫描机的操 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
员操作。
移动受限
由于CT扫描机的体积较大, 不易移动,因此患者需要到设
创伤评估
对于外伤患者,CT扫描能 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是否存 在颅脑、脊柱等部位的损 伤。
科学研究
生物医学研究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CT扫 描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材料科学
在材料科学领域,CT扫描 可用于检测材料的内部结 构和缺陷。
地质学
在地质学研究中,CT扫描 可用于分析岩石和矿物的 内部结构。
其他领域应用
安全检查
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CT扫描可用于安全 检查,检测违禁物品和危险品。
文化遗产保护
对于珍贵文物和历史建筑,CT扫描可用于了解其 内部结构和保存状况,为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工业制造
在工业制造中,CT扫描可用于检测产品的内部结 构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CHAPTER
在进行CT扫描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扫描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性。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检查前准备和检查步骤 ppt课件
CT扫描胃肠道内对比剂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检查前准备
• 4.制动 • 5.除去金属物品 以防伪影产生 • 6.增强扫描及造影检查准备 行增强扫描及血管
造影检查的病人检查前4小时禁食、水;碘过敏 试验;在碘对比剂检查说明书上签名
• 7. 注意监护 危重病人检查时,需请临床科室医 护人员陪同
• 8.防尘 • 9.注意患者家属防护
第四节 CT检查前准备和检查步骤
一、CT检查前准备
• 1.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携带的有 关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 2.解释工作 对病人耐心做好扫描说明解释工作, 以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 3.胃肠道准备 腹部、盆腔、腰骶部检查者,扫 描前一周,不作胃肠道钡剂造影,不服含金属的 药物,如铋剂等。扫描前两日少吃多渣食物。腹 部检查前4h禁饮食,扫描前口服对比剂,使胃 肠道充盈。盆腔检查前晚口服甘露醇等泻剂清洁 肠道,若行清洁灌肠更佳;扫描前2h口服对比 剂充盈肠道。
精品资料
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5.扫描 • 6.照相和存储
自动照相 手工照相 照片 硬盘 磁带 光盘
三、CT检查注意事项
• 1.CT检查必须注意放射线的防护 • 2. 认真了解病史及既往影像检查资料 • 3.注意增强扫描中的过敏反应 • 4.对危重病人的处置
二、CT检查步骤
《CT扫描技术》PPT课件
Your site here
LOGO
〔二〕动态加强扫描(dynamic scanning〕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短时间内 对兴趣区进展快速延续扫描。
加强后为获得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 中的浓度变化而进展的延续扫描方式, 单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察看感兴趣层 面在某一时间段中对比剂浓度的变化, 多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察看多个层面 的加强效果。
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再于病灶部位添 加一组扫描的方法,如肝脏加强扫描, 对于肝脏血管瘤、肝癌的鉴别就需延迟 3~10分钟后再扫描一层或几层。
Your site here
LOGO
谢谢!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三〕薄层扫描
❖薄层扫描〔thin slice scan〕是指层厚 小于5mm的扫描,目前最薄的扫描层厚可 小至1mm,在普通CT机和螺旋CT机上均可 实施。薄层扫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部分 容效应,从而真实反映病变及组织器官 内部的密度。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七〕高分辨力扫描
高分辨力扫描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是指在较短的扫 描时间内,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 CT图像的扫描方法。HRCT具有良好的空 间分辨力,对显示小病灶、小器官及其 细微构造优于普通CT扫描,多作为普通 CT扫描的一种补充,如肺部弥漫性与结 节性病变的检查,但亦可作为独立的扫 描检查方法,如内耳的检查。
〔四〕重叠扫描〔 overlap LOGO scanning〕
重叠扫描(overlap scan)是指扫 描时设置的层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 描层面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例如扫 描层厚10mm,层距5mm,相邻两个层面就 有5mm厚度的重叠。重叠扫描对CT机没有 特殊要求,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 小病灶检出的时机。
LOGO
〔二〕动态加强扫描(dynamic scanning〕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短时间内 对兴趣区进展快速延续扫描。
加强后为获得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 中的浓度变化而进展的延续扫描方式, 单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察看感兴趣层 面在某一时间段中对比剂浓度的变化, 多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察看多个层面 的加强效果。
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再于病灶部位添 加一组扫描的方法,如肝脏加强扫描, 对于肝脏血管瘤、肝癌的鉴别就需延迟 3~10分钟后再扫描一层或几层。
Your site here
LOGO
谢谢!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三〕薄层扫描
❖薄层扫描〔thin slice scan〕是指层厚 小于5mm的扫描,目前最薄的扫描层厚可 小至1mm,在普通CT机和螺旋CT机上均可 实施。薄层扫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部分 容效应,从而真实反映病变及组织器官 内部的密度。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七〕高分辨力扫描
高分辨力扫描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是指在较短的扫 描时间内,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 CT图像的扫描方法。HRCT具有良好的空 间分辨力,对显示小病灶、小器官及其 细微构造优于普通CT扫描,多作为普通 CT扫描的一种补充,如肺部弥漫性与结 节性病变的检查,但亦可作为独立的扫 描检查方法,如内耳的检查。
〔四〕重叠扫描〔 overlap LOGO scanning〕
重叠扫描(overlap scan)是指扫 描时设置的层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 描层面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例如扫 描层厚10mm,层距5mm,相邻两个层面就 有5mm厚度的重叠。重叠扫描对CT机没有 特殊要求,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 小病灶检出的时机。
【源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 - CT
CT诞生 1967年,Godfrey N. Houndsfield在英国EMI 公司制造了第一始CT机,处理图像近一天时间。 扫描人脑标本,能将肿瘤组织和脑灰/白质分开。
1974年,Siretom 颅脑CT扫描机
现代CT机为350ms
机架旋转速度:5sec…4sec…1sec…0.5sec,
CT头颅扫描
常规扫描
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 层距:10 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
特殊扫描
薄层扫描:层厚5 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 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CT头颅增强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 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早期
后期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额叶 顶叶
半卵圆中心 大脑镰
甲旁亢多发钙化
急性硬膜外血肿
多发脑脓肿伴白质水肿
轻度脑积水的认识
第三脑室和 侧脑室颞角
脑室的扩张以第三脑室及侧脑室颞角最敏感,正常时第 三脑室呈现细缝状,当有脑积水时就变成圆形.
弥漫性脑萎缩
脑干出血
出血掩盖肿瘤征象 多形性胶质瘤
基底节及岛盖密度减低
蝶骨小翼 前床突
脑桥 小脑半球 枕内隆凸
额叶 颞叶 小脑半球
鞍上池层面
额窦
鞍上池 脑桥 第四脑室
额叶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松果体钙化
枕叶
第三脑室层面
大脑镰 侧脑室前角 第脑室 四叠体池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
脉络丛 枕叶
大脑镰 透明隔 大脑内静脉
大脑镰
CT诞生 1967年,Godfrey N. Houndsfield在英国EMI 公司制造了第一始CT机,处理图像近一天时间。 扫描人脑标本,能将肿瘤组织和脑灰/白质分开。
1974年,Siretom 颅脑CT扫描机
现代CT机为350ms
机架旋转速度:5sec…4sec…1sec…0.5sec,
CT头颅扫描
常规扫描
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 层距:10 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
特殊扫描
薄层扫描:层厚5 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 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CT头颅增强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 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早期
后期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额叶 顶叶
半卵圆中心 大脑镰
甲旁亢多发钙化
急性硬膜外血肿
多发脑脓肿伴白质水肿
轻度脑积水的认识
第三脑室和 侧脑室颞角
脑室的扩张以第三脑室及侧脑室颞角最敏感,正常时第 三脑室呈现细缝状,当有脑积水时就变成圆形.
弥漫性脑萎缩
脑干出血
出血掩盖肿瘤征象 多形性胶质瘤
基底节及岛盖密度减低
蝶骨小翼 前床突
脑桥 小脑半球 枕内隆凸
额叶 颞叶 小脑半球
鞍上池层面
额窦
鞍上池 脑桥 第四脑室
额叶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松果体钙化
枕叶
第三脑室层面
大脑镰 侧脑室前角 第脑室 四叠体池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
脉络丛 枕叶
大脑镰 透明隔 大脑内静脉
大脑镰
CT扫描技术课件
图像放大技术
2、 变域图像放大
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应用在图像重建阶段, 可将一个剖面图像的数据通过变域放大仅 对感兴趣区部分重建放大,便于观察,使 较小区域的图像最大可用整个图像显示矩 阵来显示 ,解决了分辨率受显示矩阵限制 的问题。而且将图像中感兴趣区的中心置 于图像显示矩阵的中心,由于重建的只是 原始数据的一部分,因此缩短了图像重建 时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图像放大技术
4、 内插图像放大
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内插处理 过程,原图像矩阵中的一部分经内插处理 后在整个图像矩阵上显示,由于这种放大 技术是在图像显示及处理阶段,不能改变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多用在感兴趣区 尺寸测量及CT值测定比较准确。对从定位 片上决定扫描角度等方面尤为有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CT图像的质量参数
(2)周围间隙现象
指在同一扫描层面上, 与层面垂直的两种相邻且 密度不同的结构,测其边缘部的CT值也不准确。 密度高者其边缘CT值小,而密度低者边缘CT值大, 二者交界边缘也分辨不清,这是扫描线束在这两 种结构的邻接处测量互相重叠造成的物理现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CT检查规则
1. CT检查前的工作程序 凡需做CT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均应按下列 工作程序进行: (1) 划价交费。 (2) 预约登记。 (3) 编写索引。 (4) 交代准备工作。 (5) 以上工作需要由登记室完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变域图像放大
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应用在图像重建阶段, 可将一个剖面图像的数据通过变域放大仅 对感兴趣区部分重建放大,便于观察,使 较小区域的图像最大可用整个图像显示矩 阵来显示 ,解决了分辨率受显示矩阵限制 的问题。而且将图像中感兴趣区的中心置 于图像显示矩阵的中心,由于重建的只是 原始数据的一部分,因此缩短了图像重建 时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图像放大技术
4、 内插图像放大
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内插处理 过程,原图像矩阵中的一部分经内插处理 后在整个图像矩阵上显示,由于这种放大 技术是在图像显示及处理阶段,不能改变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多用在感兴趣区 尺寸测量及CT值测定比较准确。对从定位 片上决定扫描角度等方面尤为有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CT图像的质量参数
(2)周围间隙现象
指在同一扫描层面上, 与层面垂直的两种相邻且 密度不同的结构,测其边缘部的CT值也不准确。 密度高者其边缘CT值小,而密度低者边缘CT值大, 二者交界边缘也分辨不清,这是扫描线束在这两 种结构的邻接处测量互相重叠造成的物理现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CT检查规则
1. CT检查前的工作程序 凡需做CT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均应按下列 工作程序进行: (1) 划价交费。 (2) 预约登记。 (3) 编写索引。 (4) 交代准备工作。 (5) 以上工作需要由登记室完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影像。
2、造影检查 → 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 → 人为形成密度
差 → 形成影像。造影检查明显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
3、对比剂分易被X线穿透和不易被X线穿透两大类。
↓
↓
阴性造影剂
阳性造影剂
↓
↓
氧气、二氧化碳 钡剂、碘剂
4、对比剂引入人体内方法有直接引入(逆行造影、经皮肝穿
等)和生理积聚(如IVP、胆道静脉造影等),使用对比剂
第四代:探测器数目增加到一千个以上,并固定在扫描架四周,仅球 管绕患者旋转(即旋转固定式),并多采用滑环技术,使扫 描进一步缩短,并且可以进行螺旋扫描。
第五代:即超高速CT,采用电子枪结构,在扫描速度上有飞跃发展,
1秒内可扫描17层,故尤其适用于心脏动态检查,此外,还能
进行血流量的测定,三维图像重建,电影动态摄影,功能诊
a
6
a
7
2、高千伏摄影 (High kilovolt photography) (1)120KV↑,∵散射线 ↑,∴采用12:1↑滤线 栅和r值↑的X线胶片, mAs量↓,辐射线量↓。 (2)常用于胸部、心脏、胸 部肿块的检查。
a
8
•
• 3、软X线摄影(Soft X-ray photography)
宫等能很好地显示其内部结构和微小的病变、病灶、窗宽、窗位的
随意调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需要的组织结构,使病灶显示最隹。 检查方法简便,快捷、无痛苦、无创伤,在放射领域中很快得到了 迅速发展,应用面也越来越广。
五、缺点(Defect)
1、含有放射线;
2、曝光总时间较长,易产生运动性伪影;
3、空间分辨率较差,有部分容积效应;
应注意药物反应。
a
21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超声检查方法与技巧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探头和检查模式,调节仪器参 数等。
检查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涂耦合剂,轻放探 头,避免过度加压或滑动。
检查技巧
掌握不同部位和病变的扫查方法和技巧,如纵切、横切、 斜切等;注意探头方向和角度的调整;观察病变的形态、 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多模态融合
将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融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智能化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影像技术前沿动态
光声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的优点,实现高分辨率、深层组织成像 。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细胞和组织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
科研与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为医学研究 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和工具。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包括普通X射线、CR、DR等,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等领域的检查。
超声成像
包括B超、彩超、三维超声等, 主要应用于腹部、妇产、心血 管等领域的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
包括MRI、fMRI等,对软组织 分辨率高,广泛应用于神经系 统、肌肉骨骼系统等领域的检 查。
MRI检查方法与技巧
1 2
检查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去除金属物 品,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检查方法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线圈和扫描序列,设置 相关参数,进行预扫描和正式扫描。
3
扫描技巧
针对不同部位和病变选择合适的扫描体位和角度 ,优化扫描序列和参数,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 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对于婴幼儿、躁动不安或其它不配合的病人,应 根据情况给予镇定。
6
三、CT机的操作步骤
1.开机 2.X线管预热 3.空气校准:是为了修正零点漂移造成的误差而
进行的,校准的方式是对空气进行扫描,获得 探测器各通道的零点漂移值,从而保证采集到 的数据相对准确。 4.检查磁盘空间 5.扫描:根据申请单的要求,完成扫描。 6.关机:每天扫描工作结束后,关闭CT机。
2
(二)CT成像中的基本概念
1.CT值 (CT number)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 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 称为CT值。
CT值=(( μ物质-μ水)/μ水)×K
K为分度因数(设为1000),则CT值的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CT值的定义是以水为标准,其它组织与之比较 后得出。水的线性衰减系数为1,致密骨约为2,
的方法称为放大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
又称为原始放大。
11
9.目标扫描(靶扫描,target scanning) 对感兴趣区的层面、区域采用薄层、小视野
的扫描方法,又称,常用于鞍区、乳突中耳、肾 上腺等的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 10.增强扫描 (contrast scanning)
9.根据需要选择照片的张数、幅数,拍摄图像 照片,送照相机打印,打印后得到CT照片。
10.转存图像数据,将存储在CT机硬盘的图像 数据转存于便于长期保存的介质中,如CD光盘、 磁光盘(MOD) 等,以备科研、教学、会诊等 使用。
9
五、CT扫描常用的方法
1.常规扫描(平扫)
不注入造影剂的情况下,对检查部位一层一层的扫 描。传统CT…,而螺旋扫描,曝光时X线管不停地旋转, 检查床连续进/退的同时曝光。
5
二、扫描前病人的准备工作
1.对被检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 和紧张情绪。
2.检查并除去检查部位的异物,防止图像伪影。
3.胸部、腹部扫描时,均应做好呼吸训练,减少移 动伪影。喉部扫描者嘱被检者在扫描中不要做吞 咽动作。
4.增强扫描者,扫描前6小时禁食,检查前20分钟 做碘过敏试验。
5.腹部扫描者,扫描前一周不吃含金属药物,不做 胃肠道钡餐检查。
指注入对比剂后所做的扫描 11.快速连续扫描
预先设计好扫描方案,确定扫描的范围和扫 描参数后,自动完成扫描的方法。主要用于CT增 强扫描及危重及不配合的患者。 12.动态扫描 (dynamic scanning)
增强后为获得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中的浓度 变化而进行的连续扫描方式,单层面的动态扫描, 可以观察感兴趣层面在某一时间段中对比剂浓度 的变化,多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多个层面 的增强效果。
12
13.延迟扫描 (delayed scanning)
对比剂注射完后,隔一段时间(如几分钟,甚 至几小时)再于病灶部位增加一组扫描的方法,如 肝脏增强扫描,对于肝脏血管瘤、肝癌的鉴别就需 延迟3~10分钟后再扫描一层或几层。
我们的做法… 7
四、常规CT扫描的步骤
1.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2.输入被检者的自然资料,包括CT号、姓名、性别、年 龄、出生年月日、体位名称等。
3.摆放好被检者体位,向被检者交待扫描时的注意事项, 做好呼吸、屏气的训练等。
4.选择扫描方案,包括:①从屏幕菜单中选择相关的体 位,如是颅脑扫描还是上腹部扫描?是头先进还是足先 进?是仰卧、俯卧、左侧卧还是右侧卧?②选择扫描技 术参数,如kV、mA、扫描时间、扫描方式(轴位扫描、 螺旋or逐层扫描)、扫描视野、显示视野、层厚、层间 距、重建模式等。
空气约为0(实际为0.0013),水的CT值为0HU,
人们将-1000~+1000分为2001个等级来表示
CT值的差别。
3
4
CT扫描技术概述
一、CT检查的工作程序
1.划价、交费 2.预约、登记 3.交待准备工作:询问被检者是否做过不适宜立即
行CT扫描的检查,如胃肠道钡检;增强扫描者是 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4.摆好扫描体位、扫描。 5.摄取图像照片、打印。 6.发出诊断报告。
冠状面图像的扫描方式,即冠扫,主要用于头部各部位,
如眼眶、副鼻窦、垂体的冠扫。
10
4.重叠扫描 (overlap scanning)
扫描层厚大于层间距的扫描方法,这种扫描方式可 以提高较小病灶的检出率,防止遗漏,螺旋CT由于容积 扫描及任意后重建的优点,重叠扫描已很少使用。
5.薄层扫描 (thin slice scanning)
CT扫描技术学 余飞
1
一、CT的成像原理
(一)基本原理
CT成像的物理学基础是物体对X线的吸 收存在差异。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个 部位按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穿过人体的X线 由探测器接收→ 经放大变为电子流→ A/D转 换→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通过运算得出 该断面上各体素的X线吸收值,并排列成数 字数字矩阵→经D/A转换后用不同的灰度等 级在显示器上显示即获得该部位的横断面或 冠状面的CT图像。
5.开始扫描,根据需要可选择:①利用定位指示灯确定
开始位置直接扫描(轴位扫描或螺旋扫描)。②先扫描出
正位或侧位或正位+侧位的定位片,然后根据定位片确
定扫描的上下范围及机架的倾斜角度。
8
6.观察重建出来的图像,是否需要向上或向下 补扫几层,病灶区域是否需要加扫薄层?
7.结束检查,退出检查床。
8.图像的后处理工作,如三维表面重建、仿真 模拟内窥镜等处理。
2.定位扫描
为了准确的定出扫描范围,先取得一幅扫描部位的 正位或侧位图像(定位片),然后在定位片上定出确切 的扫描区域。扫描定位片时,X线管固定于人体的上边 (或侧面)不动,曝光过程中,检查床连续做进/的移 动。正位定位片(0°)及侧位定位片(90°)
3.冠状位扫描(冠扫)
指X线管围绕腹背轴旋转进行扫描,获得该部位的
扫描层厚≤5mm的扫描
6.中间加层扫描
在层间加扫一层或几层的薄层,以重点观察局部病灶
7.高分辨率扫描 (high resolution CT,HRCT)
扫描层厚≤3mm、特殊模式重建图像的扫描方法,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减少图像噪声,需增加曝光条件, 胸部、乳突中耳
8.放大扫描
扫描时通过缩小扫描视野来获得高清晰度放大图像
6
三、CT机的操作步骤
1.开机 2.X线管预热 3.空气校准:是为了修正零点漂移造成的误差而
进行的,校准的方式是对空气进行扫描,获得 探测器各通道的零点漂移值,从而保证采集到 的数据相对准确。 4.检查磁盘空间 5.扫描:根据申请单的要求,完成扫描。 6.关机:每天扫描工作结束后,关闭CT机。
2
(二)CT成像中的基本概念
1.CT值 (CT number)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 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 称为CT值。
CT值=(( μ物质-μ水)/μ水)×K
K为分度因数(设为1000),则CT值的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CT值的定义是以水为标准,其它组织与之比较 后得出。水的线性衰减系数为1,致密骨约为2,
的方法称为放大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
又称为原始放大。
11
9.目标扫描(靶扫描,target scanning) 对感兴趣区的层面、区域采用薄层、小视野
的扫描方法,又称,常用于鞍区、乳突中耳、肾 上腺等的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 10.增强扫描 (contrast scanning)
9.根据需要选择照片的张数、幅数,拍摄图像 照片,送照相机打印,打印后得到CT照片。
10.转存图像数据,将存储在CT机硬盘的图像 数据转存于便于长期保存的介质中,如CD光盘、 磁光盘(MOD) 等,以备科研、教学、会诊等 使用。
9
五、CT扫描常用的方法
1.常规扫描(平扫)
不注入造影剂的情况下,对检查部位一层一层的扫 描。传统CT…,而螺旋扫描,曝光时X线管不停地旋转, 检查床连续进/退的同时曝光。
5
二、扫描前病人的准备工作
1.对被检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 和紧张情绪。
2.检查并除去检查部位的异物,防止图像伪影。
3.胸部、腹部扫描时,均应做好呼吸训练,减少移 动伪影。喉部扫描者嘱被检者在扫描中不要做吞 咽动作。
4.增强扫描者,扫描前6小时禁食,检查前20分钟 做碘过敏试验。
5.腹部扫描者,扫描前一周不吃含金属药物,不做 胃肠道钡餐检查。
指注入对比剂后所做的扫描 11.快速连续扫描
预先设计好扫描方案,确定扫描的范围和扫 描参数后,自动完成扫描的方法。主要用于CT增 强扫描及危重及不配合的患者。 12.动态扫描 (dynamic scanning)
增强后为获得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中的浓度 变化而进行的连续扫描方式,单层面的动态扫描, 可以观察感兴趣层面在某一时间段中对比剂浓度 的变化,多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多个层面 的增强效果。
12
13.延迟扫描 (delayed scanning)
对比剂注射完后,隔一段时间(如几分钟,甚 至几小时)再于病灶部位增加一组扫描的方法,如 肝脏增强扫描,对于肝脏血管瘤、肝癌的鉴别就需 延迟3~10分钟后再扫描一层或几层。
我们的做法… 7
四、常规CT扫描的步骤
1.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2.输入被检者的自然资料,包括CT号、姓名、性别、年 龄、出生年月日、体位名称等。
3.摆放好被检者体位,向被检者交待扫描时的注意事项, 做好呼吸、屏气的训练等。
4.选择扫描方案,包括:①从屏幕菜单中选择相关的体 位,如是颅脑扫描还是上腹部扫描?是头先进还是足先 进?是仰卧、俯卧、左侧卧还是右侧卧?②选择扫描技 术参数,如kV、mA、扫描时间、扫描方式(轴位扫描、 螺旋or逐层扫描)、扫描视野、显示视野、层厚、层间 距、重建模式等。
空气约为0(实际为0.0013),水的CT值为0HU,
人们将-1000~+1000分为2001个等级来表示
CT值的差别。
3
4
CT扫描技术概述
一、CT检查的工作程序
1.划价、交费 2.预约、登记 3.交待准备工作:询问被检者是否做过不适宜立即
行CT扫描的检查,如胃肠道钡检;增强扫描者是 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4.摆好扫描体位、扫描。 5.摄取图像照片、打印。 6.发出诊断报告。
冠状面图像的扫描方式,即冠扫,主要用于头部各部位,
如眼眶、副鼻窦、垂体的冠扫。
10
4.重叠扫描 (overlap scanning)
扫描层厚大于层间距的扫描方法,这种扫描方式可 以提高较小病灶的检出率,防止遗漏,螺旋CT由于容积 扫描及任意后重建的优点,重叠扫描已很少使用。
5.薄层扫描 (thin slice scanning)
CT扫描技术学 余飞
1
一、CT的成像原理
(一)基本原理
CT成像的物理学基础是物体对X线的吸 收存在差异。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个 部位按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穿过人体的X线 由探测器接收→ 经放大变为电子流→ A/D转 换→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通过运算得出 该断面上各体素的X线吸收值,并排列成数 字数字矩阵→经D/A转换后用不同的灰度等 级在显示器上显示即获得该部位的横断面或 冠状面的CT图像。
5.开始扫描,根据需要可选择:①利用定位指示灯确定
开始位置直接扫描(轴位扫描或螺旋扫描)。②先扫描出
正位或侧位或正位+侧位的定位片,然后根据定位片确
定扫描的上下范围及机架的倾斜角度。
8
6.观察重建出来的图像,是否需要向上或向下 补扫几层,病灶区域是否需要加扫薄层?
7.结束检查,退出检查床。
8.图像的后处理工作,如三维表面重建、仿真 模拟内窥镜等处理。
2.定位扫描
为了准确的定出扫描范围,先取得一幅扫描部位的 正位或侧位图像(定位片),然后在定位片上定出确切 的扫描区域。扫描定位片时,X线管固定于人体的上边 (或侧面)不动,曝光过程中,检查床连续做进/的移 动。正位定位片(0°)及侧位定位片(90°)
3.冠状位扫描(冠扫)
指X线管围绕腹背轴旋转进行扫描,获得该部位的
扫描层厚≤5mm的扫描
6.中间加层扫描
在层间加扫一层或几层的薄层,以重点观察局部病灶
7.高分辨率扫描 (high resolution CT,HRCT)
扫描层厚≤3mm、特殊模式重建图像的扫描方法,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减少图像噪声,需增加曝光条件, 胸部、乳突中耳
8.放大扫描
扫描时通过缩小扫描视野来获得高清晰度放大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