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组合方式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建筑群体是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一个整体,是城市及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则是这个整体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其形式与特点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空间结构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详解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
首先,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可以分为线形、块状、环型、点状等几种类型。
其中,线形建筑群体一般沿着道路、河流等线性要素布局,互相独立却又相互联系。
它具有突出的方向感和连贯的纵向结构,如上海的外滩、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
而块状建筑群体则是由几座建筑物集合在一个区块内,形成一种紧密的整体。
它们常常被设计成同质性和连续性极强的建筑体系,如法国的拉德芳斯。
其次,环型建筑群体则是由圆形或半圆形的建筑物围绕一个中心点形成,形成一种明显的自我封闭区域。
这种布局可使人感到安全而温馨,如意大利罗马的科洛塞奥广场。
而点状建筑群体则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建筑物组成,其间隔相当远,没有明显的空间形态,如美国的硅谷地区。
接下来,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宏大相对于单个建筑物,建筑群体规模更大,可以集中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同时,建筑群体也更能够在城市中彰显出存在感和视觉效果。
2.空间关系复杂建筑群体较单个建筑物,空间结构更为复杂。
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直接关系到城市空间内的交通流动和人的行为,其合理和有序的配置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很大。
3.构建人居环境建筑群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平面组合形式可为城市景观带来独特的风貌。
为了优化人居环境,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必须考虑环境、景观、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
4.利于功能互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建筑物的功能应互相补充,如商业、居住、文化等多种功能相互融合,才能深度地服务于城市群体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综上所述,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在都市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者应该在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上,结合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要求,注重各个建筑物之间、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创造出更加优异的城市空间效果。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内部的三维空间结构。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形态、方向、位置等方面相互组合而成的整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一、基本组合形式1. 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沿着一条直线依次排列,构成一条线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走廊、通道等公共区域。
2. 平面组合平面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平面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室内设计中,如客厅、卧室等。
3. 立体组合立体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三维空间中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立体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中,如商场、写字楼等。
二、复杂组合形式1. 集群式组合集群式组合是指多个不同功能或用途的建筑空间在同一场地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等。
2. 分层式组合分层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不同的高度上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垂直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
3. 环状式组合环状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围绕一个中心点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环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公共广场、博物馆等。
三、设计要点1. 功能需求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需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需要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
如商场需要采用集群式组合,而医院需要采用分层式组合。
2. 空间布局建筑空间的布局是指建筑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关系。
在进行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和流线性,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
3. 空间比例建筑空间比例是指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进行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使用需求,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总结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功能需求、空间布局和空间比例等因素进行设计。
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

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引言:住宅平面组合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空间布局,将各个功能区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合理、舒适、方便居住的住宅平面布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
一、开放式布局开放式布局是指通过拆除或减少隔墙,将客厅、餐厅、厨房等功能区域融为一体的设计方式。
开放式布局能够增加室内的通透感和采光效果,使得整个空间更为宽敞明亮。
此外,开放式布局还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居住的舒适度。
二、分区式布局分区式布局是指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住宅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分区包括客厅区、餐厅区、卧室区、书房区等。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使得空间更加合理利用,提升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三、过渡式布局过渡式布局是指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设置过渡空间,使得整个住宅空间更具流动性和连贯性。
常见的过渡空间包括过道、门厅、走廊等。
过渡式布局能够提供室内的动线引导,使得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
四、主次分明布局主次分明布局是指在住宅平面中,将主要功能区域与次要功能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
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而次要功能区域则包括储物室、洗衣间、阳台等。
主次分明布局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功能区域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使得空间更加合理利用。
五、对称式布局对称式布局是指将住宅平面中的各个功能区域按照中轴线进行对称排列的设计方式。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使得空间更具平衡感和稳定感,给人一种整齐、庄重的感觉。
对称式布局常见于传统风格的住宅设计,给人一种古典、典雅的氛围。
六、非对称式布局非对称式布局是指在住宅平面中,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形状不完全对称的设计方式。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增加空间的变化性和趣味性,使得空间更加富有个性和创意。
七、功能分区布局功能分区布局是指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住宅平面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将相似的功能区域进行集中布置。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生活区、睡眠区、工作区、娱乐区等。
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些_智慧工地

筑丰创想官网:
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串连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将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例如某些工厂的生产车间、某些展览馆的展室、车站、商场等等。
2.并联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接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
例如大部分旅馆、住宅、教学楼等。
3.混合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往往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特点建筑群体是一个城市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组建筑群体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区,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
建筑群体是由多个建筑物共同组成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平面组合形式。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
首先是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主要由一条或多条线性通路组成,通道两侧建有建筑物,视线一般沿直线型道路或水系展开。
线性结构建筑群体在旅游景区、繁华市区等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在这条线性结构中自由地穿行,欣赏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色彩的建筑,感受到城市的多彩生活。
其次是环形结构。
环形建筑群体由一圈建筑物围成,外围通常是街道、绿化带等,集中内向,建筑体量相对较大,呈现出完美、圆润的弧形,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环形建筑群体在商业广场、公园等场所的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使得这些场所非常具有吸引力和视觉美感。
再次是网格结构。
网格型建筑群体由多个均匀排列、相互平行的建筑物组成,呈规则的方格形排列,形成一个平坦的空间。
网格型建筑群体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业街区或住宅区等功能性场所,多表现出现代化、平面化的变化趋势。
最后是组块结构。
组块型建筑群体由多个建筑单位组成,这些建筑单位彼此独立或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个局部的建筑群体。
组块型建筑群体多应用于新建小区、新建城市区域等区域的规划和设计,在城市中,组块型建筑群体的出现,也使得城市的密度和韵律变得更加紧密和协调美观。
总之,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不同的平面组合形式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居住环境,从而使建筑群体更加均衡、高效和宜人。
同时,在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特色、自然环境的融入和人文情感的表达。
2-28-平面组合形式-建筑平面设计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平面组合 形式
套间式组合
(图2-58) 放射式空间组合实例 放射式是将各房间围绕同一个交通枢纽呈放射状穿套起来 放射式组合的特点是联系方便,使用较灵活,房间独立性好,但容易产生交叉迂回,相互干扰。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平面组合 形式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平面组合 形式
2.5.2 平面组合形式
1.走道式组合走廊式组合的特征是房间沿走廊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廊,房 间之间通过走廊来联系。 走廊式组合的优点是:使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分工明确,房间独立性强,相互干扰较少。由 于走廊的作用,各房间之间又保持必要而便捷的联系,平面组合比较灵活,各房间便于获得天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 (图2-55;图2-56)
单元式组合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平面组合 形式
(图2-62) 单元式住宅组合形式
大厅式组合
(图2-60) 大厅式组合形式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平面组合 形式
大厅式组合
(图2-61) 大厅式空间组合形式
无视听需要的大厅,常 指专供人流散集或进行 商业活动的大厅,如火 车站、航空港、大型商 场、食堂等。这类建筑 大厅,内部允许设柱子, 因此可形成多层大厅
2.套间式组合套间式组合的特征是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穿套,无需经过走廊来联系。其特点是 平面布置紧凑,面积利用率高,房间之间联系便捷;缺点是各房间使用灵活性、独立性受到限 制,相互干扰较大。(图2-57;图2-58)
套间式组合依穿套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
2建筑平面设计-- 组合

74
课 堂 讨 论:
75
• 作业1:单元住宅平面设计 • 要求:建筑面积:80~130m2 • 图幅:3#,比例1:100
76
阳台 卧室 厨房
卧室
客厅
阳台
77
厨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杂物间
卧室
餐厅
储藏
卧室 卧室 客厅
阳台
78
40
• 五、筒体、筒中筒
• 当超过40—50层时,需要采用抗侧移刚度 更大的结构体系—框筒或筒中筒结构。
41
42
43
• 六、巨型框架结构
用一个以上筒体(实腹与框筒)分散 布置,用刚度很大的水平构件将筒体连系 起来,形成巨型框筒结构。
44
45
七、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通常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 结构以及悬索结构等。
(1)结构体型齐整、平面组合应符合柱网尺寸的规
格、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的要求(当以钢筋砼梁 板布置时,通常柱网的经济尺寸为6~8m×4~6m); (2)楼梯间和电梯间在平面的位置,应均匀布置,
选择有利于加强框架结构整体刚度的位置。
38
三、剪力墙结构
39
• 四、框 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把框架和剪力墙 综合在一起共同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一 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
2013-6-2 71 71
71
日照间距,通常是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因素。
L
H tan
式中:L——房屋水平间距; 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垂直高 度; • α——当房屋正南向时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72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a)平地;(b)向阳坡
14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二)套间式组合
特点: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贯通有一定序列。减少了
走道,节约交通面积,平面布局紧凑。
适用:常用于各房间之间在适用顺序上有连续要求的
建筑,如展览馆、火车站、公共浴室等。
形式: 串联式——按一定的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 放射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放射状地布置。 大空间式——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用灵活隔断陈列
跨度大等优点,主要用于跨度为60~100m 左右的公共建筑 。 ※
(三)合理的设备管线布置
在平面布置时应将其设置于集中部 位,不要分散布置。
管线路线应简捷。
在剖面设计时,应将设备管线上、 下对齐。
二、平面组合形式
(一)走道式组合 (二)套间式组合 (三)大厅式组合 (四)单元式组合 (五)混合式组合
1、主次关系:主要房间与辅助房间的位置、
朝向等选择。
2、内外关系:内部使用的房间应设单独的
出入口,避免与外来人流交叉干扰。
3、联系与分隔 4、顺序与流线:火车站、宾馆一类的建筑
(二)合理的结构体系
1、小空间的多层建筑宜采用墙承重结构。 2、某些大空间建筑、高层建筑宜采用框
架结构。
3、以大空间为主体的建筑宜采用大跨度
料强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刚架结构:由横梁和柱整体连接成刚性节点,使结构刚度增
强因而自重减轻,节省材料,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双坡屋面中小型 建筑。
网架结构:有许多杆件按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各
杆件相互起支撑作用,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等优点。
壳体结构:轻质,外形类似动植物外壳。 悬索结构:承重部位是受拉的钢索,具有省材料、自重轻、
空间结构。
墙承重结构
横墙承重:开间不宜过大,横墙间距受楼板经济跨度 的影响,4m左右最为经济。
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

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一、一字型平面组合一字型平面组合是指住宅的平面布局形状呈一字型排列。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长而狭窄的用地,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各个功能区域呈线性排列。
例如,住宅的入口、客厅、餐厅和卧室都可以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整体的布局。
这种组合方式简洁明了,符合实用性的设计原则,同时也方便日常生活的流线。
二、L型平面组合L型平面组合是指住宅的平面布局形状呈L型排列。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两个或多个房间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
例如,住宅的客厅、餐厅和厨房可以形成一个L型的布局,中间的庭院空间可以作为休闲活动的场所。
这种组合方式不仅满足了功能的需求,还增加了空间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三、U型平面组合U型平面组合是指住宅的平面布局形状呈U型排列。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大面积的用地,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并且各个功能区域都可以面向庭院。
例如,住宅的客厅、餐厅、厨房和卧室都可以环绕着一个中央庭院进行布局,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空间。
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住宅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视觉层次。
四、H型平面组合H型平面组合是指住宅的平面布局形状呈H型排列。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大面积的用地,可以形成一个中央庭院和两个对称的翼楼。
例如,住宅的客厅、餐厅、厨房和卧室可以分别位于两个翼楼中,中央的庭院可以作为休闲活动的场所。
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住宅具有较高的私密性和独特的空间感,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五、复式平面组合复式平面组合是指住宅的平面布局形状呈多层次的排列。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小面积的用地,可以通过错层的设计来增加使用面积。
例如,住宅的客厅、餐厅和厨房可以位于一层,卧室和书房可以位于二层。
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住宅的使用空间更加灵活多样,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方式有一字型、L型、U型、H型和复式等。
不同的组合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用地面积和功能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空间的布局合理性、功能的便捷性和视觉的美感,以实现住宅的舒适和实用。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在建筑设计中,平面组合方式是决定建筑物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建筑物可以采用不同的平面组合方式。
本文将介绍八种常见的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一、开放式布局开放式布局是一种不设明显分隔界限的布局方式,空间相互贯通,内外融为一体。
这种布局方式可以增加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常用于一些公共建筑或商业建筑,如商场、展览馆等。
二、封闭式布局封闭式布局是一种设有明显分隔界限的布局方式,各个功能空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这种布局方式可以提供相对安静和私密的空间环境,常用于一些住宅、办公室等需要独立空间的建筑。
三、走廊式布局走廊式布局是通过一条走廊将各个房间或功能空间串联起来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常用于一些小户型住宅、小型办公室等。
四、庭院式布局庭院式布局是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庭院来组织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的方式。
庭院可以提供绿化和休闲空间,增加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宜居性,常用于一些别墅、高档住宅等。
五、混合式布局混合式布局是一种结合了多种布局方式的平面组合方式,它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布局方式的优点,以满足建筑物的复杂功能需求。
混合式布局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境要求。
六、自由式布局自由式布局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平面组合方式,它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规则,而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者的创意进行自由组合。
自由式布局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常用于一些具有创意的建筑作品。
七、线性布局线性布局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线性关系组织空间元素的布局方式。
它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
线性布局可以使空间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常用于一些交通空间、办公空间等。
八、组团式布局组团式布局是一种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组团,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布局方式。
组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回复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回复我们来讨论一下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这个话题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呢?简而言之,平面组合方式是指建筑物不同部分在平面上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它可以涉及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布置,也可以涉及建筑物外部的形状和布局。
而这些组合方式则决定了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利用效率和视觉效果。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呢?首先,我们可以考虑矩形平面组合方式。
矩形是最简单的形状之一,它在建筑设计中非常常见。
许多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基于矩形的基本形式。
这种组合方式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规则的空间划分,适用于一些基础功能的建筑,例如住宅和办公楼。
此外,矩形平面组合方式也可以用于组合多个功能区域,例如将餐厅、厨房和客厅等分配在不同的矩形空间中。
然后,我们有圆形平面组合方式。
与矩形相比,圆形组合方式更为复杂。
圆形的平面布局可以创建出特殊的空间效果和良好的流线。
这种组合方式在一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剧院和音乐厅。
圆形的空间布局可以提供更好的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更有利于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互动。
此外,我们还有交错和错位平面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通常用于创意建筑和现代建筑中。
通过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错位和交错放置,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方法常常被用于博物馆、艺术中心和展览馆等建筑,以突出其独特的功能和身份。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平面组合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复合结构或多边形布局。
这种组合方式可以通过组合矩形、圆形和其他形状的部分来创造出复杂多样的空间布局。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设计复杂的功能建筑或大型建筑群,例如医院、学校和公共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应该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目标来确定。
不同的组合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用途。
建筑师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需求、流线、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最佳的平面组合方式。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特点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特点建筑群体是指由多个建筑单元组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
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平面组合形式与特点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群体的设计。
一、独立式平面组合形式独立式平面组合形式是指建筑单元布局相互独立、不重叠的群体形式。
这种平面组合形式最为常见,也最为灵活。
建筑单元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排列,形成不同形状和规模的建筑群体。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建筑,如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等。
独立式平面组合形式有以下特点:1、独立性强每个单元之间布局独立,不会互相影响。
新的建筑单元可以加入或删除,不会对整个群体造成影响。
这种独立性强的特点使得建筑群体的平面形式更灵活。
2、空间分离明显独立式平面组合形式的建筑单元之间没有相交或叠加,各自之间有明显的空间隔离。
这种空间分离可以使得不同用途的建筑得以相互独立发展,互不干扰。
3、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建筑单元进行分区。
如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区,可以使得其各自的功能得到明确和突出。
同时,不同功能区域之间也可以进行空间上的分离,以避免干扰和冲突。
二、串联式平面组合形式串联式平面组合形式是指一系列建筑单元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形成连续线条形状的群体形式。
这种平面组合形式适用于遵循一定线性布局的建筑群体,如道路两侧的连续商业店面等。
串联式平面组合形式有以下特点:1、线性布局串联式平面组合形式的建筑单元布局呈线性排列,可以使得建筑群体与线性建筑如街道、道路等相互呼应,增强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联系。
2、空间层次分明这种平面组合形式可以形成一条建筑街带,每个建筑单元之间有明显的空间层次分明。
通过不同的高度、立面造型等,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丰富性。
3、形式单一由于串联式平面组合形式的特点是线性布局,因此建筑单元之间的布局方式相似。
这种形式单一的特点可能在设计上受到限制,有时难以表达较为丰富的空间形态和造型特点。
请阐述平面组合的四种形式,并写明每种形式的特点和优点

请阐述平面组合的四种形式,并写明每种形式的特点和优点平面组合是指二维图形在空间中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排列和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在设计和建筑领域中,平面组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中,如建筑立面、景观布局、室内设计等。
平面组合不仅仅是简单的排列,更是一种艺术和设计的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排列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设计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平面组合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交错、重叠和错落,每种形式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一、平行平行形式是指图形或元素在空间中呈平行排列的形式。
这种形式简洁、规整,能够营造出稳定和统一的空间感,给人一种整齐、干净的美感。
平行形式在建筑立面和室内设计中常被运用,可以利用平行排列的图形、线条或色块,打造出简洁清晰的设计效果,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
平行形式的布局规整,有利于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实现,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二、交错交错形式是指图形或元素在空间中呈交错排列的形式。
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动感,能够活跃空间氛围,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交错形式常被用于景观设计和装饰设计中,通过图形、线条或色块的交错排列,可以打破空间的单调性,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让人感到生动和活跃。
交错形式还可以有效地处理空间的过渡和连接,使得设计更加流畅和自然。
三、重叠重叠形式是指图形或元素在空间中呈重叠排列的形式。
这种形式能够营造出深度和立体感,使设计更加丰富和立体。
重叠形式常被用于建筑立面和艺术装饰中,通过图形、线条或色块的重叠排列,能够使设计更加有层次感和透视感,增加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使人产生一种立体的美感和沉浸感。
重叠形式还可以有效地处理空间的关系,使得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空间感。
四、错落错落形式是指图形或元素在空间中呈错落排列的形式。
这种形式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不规则而又有秩序的空间效果,使设计更加富有变化和趣味。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建筑设计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平面组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组合建筑群体的平面形态以实现设计目标是建筑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
1. 线性组合形式线性组合形式是最常见的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
比如布满城市分布的街道、沿海岸线拓展的住宅区和多层办公楼群等形式。
这种组合形式可以整合现有的空间,让建筑群体完美的融入城市环境中。
线性组合的建筑群体可根据需求、规划、布局合理布置,更方便地进行分布控制和观察。
线性建筑群体要想改变其形态时,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布局或者增建新的节点,因此其运作效率会降低。
2. 集合组合形式集合组合形式是将建筑群体协调地集合到一个中心点的形式。
集合组合形式考虑到了对城市环境需求、规划与群体协作。
由于建筑群体集中在一个中心点,集合组合的空间整体视觉效果强烈,在城市中很容易识别,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集合组合形式会给居民带来的一定的不便,人们要进行长距离走动才能前往其他的建筑群体。
3. 环路组合形式环路组合形式将建筑群体构造成环形,中心开阔的地带一般用于花园或其他公共空间。
这种建筑群体的平面结构常用于高档住宅区和度假村民居,由于其环形走廊便于往来,能够使居民感觉到社区更加融洽,人们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和周围人建立深厚的联系。
4. 网格组合形式网格组合形式通常被应用在工业区、商业区、办公区、学校等大规模建筑群体区域。
网格组合形式则采用密集的格状网格,以便将地区内各个区域高效分割。
它能够完整的利用建本地区,容易规划并统一管理。
然而网格组合形式由于过于机械化而缺乏情趣,其在城市群体景观中显得单调而缺乏立体感。
总之,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是建筑设计获得独特气质的关键之一。
建筑师需要考虑群体内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群体周围空间和生活环境的需求。
这要求建筑师从视觉、功能和情感上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综合策略,努力实现建筑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目标。
建筑的组合方式

建筑的组合方式
建筑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组合方式:
1. 平面组合方式:不同功能空间按照平面布局进行组合,常见的有直线型、L型、U型、T型、H型、环状等。
2. 纵向组合方式:建筑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组合,比如多层建筑,可以通过挤压、堆叠、悬挑等形式进行组合。
3. 集群组合方式:多个建筑单体按照一定规划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单位,常见的有建筑群、园区、村庄等。
4. 空间组合方式:通过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与转换,形成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常见的有内外穿插、错落有致、分区分隔等。
5. 体块组合方式:将不同形态、功能、尺度的建筑体块进行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层面的空间形态,常见的有并列式、嵌套式、穿插式等。
6. 格局组合方式:通过某种规则的布局方式进行建筑的组合,如格网、中轴线对称等。
以上仅为建筑的一些常见组合方式,实际上建筑的组合方式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尝试。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和特点

建筑群体的平面组合形式和特点建筑群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平面组合形式和特点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和格局,也关系到城市的品质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建筑群体的排列方式、形态以及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群体的排列方式1. 矩阵式排列矩阵式排列是指建筑群体按照规律、统一的方式排列,形成类似网格状的布局。
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大规模住宅区建设,可以节省用地,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
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容易导致单调、缺乏变化的视觉效果,需要在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布局上进行差异化设计。
2. 点式排列点式排列是指建筑群体的建筑物之间留有较大的空地,形成散点状的布局。
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公共用地、大型商业中心、休闲娱乐场所等建筑。
点式排列可以让建筑之间的空地成为公共交流、休闲、绿化等功能空间,提高了城市的品质和生活环境。
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对空地的面积和形态要求较高,需要有严格的规划和设计。
3. 环形排列环形排列是指建筑群体的建筑物按照环形或半环形的方式排列,通常用于建筑物包围场地的方式。
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建筑的展览、演出、运动等场馆,可以形成中心活动场地和周边观众区域。
但是,环形排列容易造成场地通风不畅、采光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建筑设计和选址上加以考虑。
二、建筑群体的形态特点1. 均衡性建筑群体的形态应当尽可能保持均衡和协调,不同建筑之间的高度、设计、样式等要求相对统一。
这可以在视觉上减少不协调、不和谐的视觉冲突,同时也可以提高场地形态和风格的统一性。
2. 大空间感建筑群体的形态应该尽可能创造空间感和流畅感,使人们在建筑群体内穿行时感觉舒适、宽松、开阔。
可以采用宽敞的广场、长廊、大厅等设计手法,增强建筑群体的开敞感和流动感,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开放和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
3. 多样性建筑群体的形态应该多样化,这可以增强建筑群体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不同建筑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例如现代风格、传统风格、古典风格等,以增加建筑群体的个性和辨识度。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组合、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的良好设计是实现建筑理念和建筑美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其设计。
一、建筑空间的基本组合方式建筑空间组合关系是指建筑空间在大尺度上的关系和组合方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指建筑空间在一条线性轴线上排列,构成连续的空间序列。
常见的线性组合方式有中厅式、过道式、露台式等。
线性组合方式适合于长狭土地的建筑或者要求内部环境变化丰富的建筑类型。
2.平面组合平面组合是指建筑空间在平面上取得各种角度和相对位置的组合。
常见的平面组合方式有对称式、不对称式、轴对称式等。
平面组合方式要求建筑的立面表现简洁大方,在平面上形成良好的视觉结构。
3.点阵组合点阵组合是指建筑空间以点阵形式呈现,构成有机的空间体量。
点阵组合方式适用于要求建筑空间动感和流动性的建筑类型。
二、建筑空间的基本设计原则1.空间的连贯性空间的连贯性是指建筑空间的各个部分之间能够顺畅地过渡,并且形成有机的有序关系。
要实现空间的连贯性,需要考虑建筑空间的功能、比例和形态等因素,并尽可能精心地设计空间内和空间间的连通方式。
2.空间的层次感空间的层次感是指建筑空间在不同高度和深度上通过运用形式、构造和材料等手段形成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空间形态。
层次感的形成需要考虑建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体现建筑的节奏感和动感。
3.空间的功能性空间的功能性是指建筑空间能够适应业主的需求和功能,达到相应的使用效果。
在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实现空间尺度的适宜性、空间的通透性、收纳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
4. 空间的美学性空间的美学性是指设计者通过对空间尺度、氛围和构造的设计和处理,达到相应的美感。
美学性的设计需要注重建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细节的处理,通过建筑材料、色彩和光影等手段,营造出空间的魅力。
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

一.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有哪些?
1、走廊式组合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
有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间与房间可通过走道互相联系。
2、套间式组合特点:是减少了走道,节约交通面积,平面布局紧凑。
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等建筑。
3、大厅式组合特点:主体大厅使用人数多,空间高大,而与大厅相比辅助
房间尺寸相差悬殊,依附在大厅周围并与大厅保持一定联系。
适用于火车站、影剧院、体育馆、菜市场等建筑。
4、单元式组合特点:能提高建筑标准化,简化设计、生产和施工工作,同
时功能分区明确,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平面和立面造型均有韵律感。
适用于住宅、学校,幼儿园等建筑。
5、混合式组合特点: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
适用:少年宫等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将建筑平面中的使用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使 用方便、结构合理、体型简洁、构图完整、造价 经济及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物。 一、平面组合要求 二、平面组合形式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组合的影响
一、平面组合要求
(一)合理的功能分区 (二)明确的交通组织 (三)紧凑的空间布局 (四)合理的结构体系 (五)合理的设备管线布置 (六)美观的建筑形象(建筑造型)
2、 框架结构
定义:用柱、梁、板等构件组成的承重结构形 式,墙体不承重只作围护。 优点:
对空间限制小,空间划分灵活,门窗位置大小 不受限制,对于大空间的建筑比较适宜。 结构自重轻,有利于抵抗地震力,适用于高层 建筑。 结构占据空间小,直线杆件焊接或拉结而成。 拱结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受力性能好,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刚架结构:由横梁和柱整体连接成刚性节点,使结构刚度增强因而 自重减轻,节省材料,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双坡屋面中小型建筑。 网架结构:有许多杆件按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各杆件相 互起支撑作用,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等优点。 壳体结构:轻质,外形类似动植物外壳。 悬索结构:承重部位是受拉的钢索,具有省材料、自重轻、跨度大 等优点,主要用于跨度为60~100m 左右的公共建筑 。 张拉膜结构 : 图例
(一)合理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析图:将某类建筑的各个使用部分用途 表方式形象的绘出其相互关系。例:学校功能
分析图1、图2
1、合理的功能分区:
主次关系:主要房间与辅助房间的位置、朝向 等选择。图 内外关系:内部使用的房间应设单独的出入口, 避免与外来人流交叉干扰。图、图 联系与分隔。图、一、二、三、四、例
特点:用走廊连接使用房间,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 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 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适用:房间面积不大,同类型房间数量较多并要求独立 的建筑。如:教学楼、宿舍、医院、旅馆等。 形式:图
内廊式(单内廊、双内廊)——房屋占地面积较小,交通面积 和外墙面小,建筑进深较大;但一边朝向及采光通风不好。 动画1、动画2 外廊式(单外廊、双外廊)———朝向与采光通风好;但占地 面积大,外墙和走廊 长度增加。
(三)大厅式
特点:以一个高大的房间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在 其周围布置其它辅助房间;主体房间使用人数 多,面 积大、层高大;主体大厅与辅助房间尺寸相差悬殊,但有 相互联系。 适用:主次分明的建筑,如火车站、影剧院、体育 馆等。 形式:图 动画
有视听要求的大厅——基本封闭,厅内不设柱, 大厅多为单层。 供人流聚集或进行商业活动的大厅 —— 大厅允许设柱子,可 以是单层或多层。
墙体承重结构注意事项
①当采用横墙承重时,房间的开间应尽量统一,并符合钢筋混凝 土楼板的经济跨度; ②当采用纵墙承重时,房间的进深应基本相同; ③承重墙的布置应均匀,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④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要对应 重合,承重墙上门窗洞口的位置及大小,应符合墙体的传力要求; 在地震区,承重墙的局部尺寸及门窗洞口的位置,还应符合抗震 设计规范的规定; ⑤个别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设置在房屋的顶层或形成独立体部。
(三)紧凑的空间布局
在满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压缩辅助部 分面积,使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A.加大建筑物进深---可以充分利用交通空间 B.增加层数---层数低,平面分散,交通面积大 C.降低层高---节约楼梯空间,减少上下的疲劳 D.走廊尽端布置大空间---可以缩短走廊长度
(四)合理的结构体系
目前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类型有三种: 墙体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小空间的多层建筑宜采用墙承重结构。 2、某些大空间建筑、高层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 3、以大空间为主体的建筑宜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横墙承重:整体刚度较好,进深不限,但开间不宜过大。横 墙间距受楼板经济跨度的影响,4m左右最为经济。 纵墙承重:整体刚度较差,开间不限,进深受限。空间较 大,组合较灵活,但纵墙间距不宜过大 。 纵横墙承重:整体刚度好,进深和空间均受限。适用于空间 较小的建筑。如住宅
(四)单元式组合
将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几个房间组成独立的单元,再用楼梯或 走廊把若干个单元组成一幢房屋,称单元组合。 特点:
能提高建筑标准化,节省设计工作量,简化施工。 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对保持独立, 互不干扰。 布置灵活,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形成多种不同组合形式。
适用:在我国城市职工住宅中应用最广,其它如医院、学校、 幼儿园等。图 例 动画
(二)套间式组合
特点: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贯通有一定序列。减少了走道, 节约交通面积,平面布局紧凑。房间联系方便,但各房间使 用不灵活,相互干扰大。 适用:常用于各房间之间在适用顺序上有连续要求的建筑, 如展览馆、火车站、公共浴室等。 形式:图
串联式——按一定的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动画 放射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放射状地布置。动画 大空间式——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用灵活隔断陈列 空间和人流活动空间。
1、朝向:
朝向:主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 用要求、基地环境。 日照:我国建筑气候区划(五个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 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福建:南部夏热冬暖、北部-夏热冬冷。 风向:炎热地区建筑长度垂直夏季主导风向; 严寒地区建筑主要入口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有气味污染的建筑放在下风向布置。 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朝向:南向、南偏东、南偏西少许。
2、间距
间距: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建筑防火安全,防止 声音和视线干等。
(1)日照间距 (2)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 多层与多层或高层建筑裙房之间:6M, 多层或高层建筑裙房与高层建筑之间:9M, 高层与高层之间:13M。 (3)其他要求:长边相对的两排教室之间及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之间 ≥25M;医院两座病房之间≥12M。
(二)明确的交通组织
1.各种流线应分开:火车站、宾馆一类的建筑。图 2. 尽量避免迂回交叉,应遵循使用上的先后次序。 如门诊:依就诊顺序:挂号——侯诊——诊断——辅助医 疗——取药。 A将人流集中的挂号和取药分开。优:病员流程短捷,避免往 返交叉,但需设两个出入口。 B将药房与挂号集中设在门厅。优:只设一个出入口,门厅导 向明确,易于找到各部分,管理方便,节约面积。 C将挂号迁出门诊另建。
(五)合理的设备管线布置
在平面布置时应将其设置于集中部位,不要分散布 置。图 例 管线路线应简捷。 在剖面设计时,应将设备管线上、下对齐。
二、平面组合形式
(一)走道式组合 (二)套间式组合 (三)大厅式组合 (四)单元式组合 (五)庭院式组合 (六)大面积灵活隔断 (七)综合式组合 图
(一)走道式组合
(1)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保证房间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日照时数: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如托儿所 3h,病房、老年公寓、普 通教室 2h。 D=(H-H1)/tanα D:正南房屋日照间距, α: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高度角 图 H:南向前排房屋北檐至地面高度 H1:后排房屋底层窗台距地面高度(窗台指距室内地坪0.9M高度处 的外墙位置) 不同方位折减系数:0~15°1.0;15~30°0.9; 30~45°0.8; 45~60°0.9;≥ 60°0.95。 D/H:日照间距系数,我国一般的日照间距约1.0~1.8H。
三、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1、基地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2、基地的地形条件 3、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
1、基地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直接影响房屋的平面组合、外轮廓形状和尺 寸、出入口的布置等。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的要求。图 例
基地大小、形状主要影响房间功能分区:集中紧凑或 分散组织;建筑平面布局;外轮廓形状和尺寸。 基地内人流、物流、道路走向是确定建筑平面各部分 及出入口、门厅等位置的重要依据。
2、基地的地形条件
平行等高线布置:建筑物纵轴与等高线平行,适合 于25%以下的坡地,是最常用的方式。土方量少, 但向坡面房间采光、通风条件差。 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纵轴与等高线垂直,适合于 25%以上的均匀坡。建筑一般采取跌落或错层处理。 与等高线斜交布置:适应坡度范围较广。图
3、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