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合集下载

(完整版)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完整版)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一)房屋空间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次,每次20分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柒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空气1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1次,可选择每天幼儿离开以后进行消毒。

关好门窗,用消毒灯消毒30分钟;只要是符合规格的消毒灯,均要掌握好有效消毒面积,否则达不到消毒目的。

消毒完后开窗等消毒气味散去后让幼儿进入。

活动室消毒时间一般定在中午睡时或下午离园后进行。

(二)地面、墙面消毒1、地面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经常会有孩子趴到地上、坐在地上,手经常接触地面,如有污染不及时清除,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1)常规:每日早晚采用湿拖把清扫各1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通常采用含有效氯3%的消毒液拖地30分钟。

(2)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作用30分钟。

2.墙面消毒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到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

常用有效氯3%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处理,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

(三)楼梯扶手、桌子、椅子、门把手、水龙头等用品表面的消毒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1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

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用严格的消毒处理(1)化学消毒剂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当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时,可相应加大化学消毒剂剂量,并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2)紫外线灯照射: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离污染物表面不宜超过1米,照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0分钟。

用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30—60分钟。

(四)玩具、图书等物品的消毒传染病流行或发生时,要根据不同的玩具选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1)耐热的木质玩具以及毛巾、口杯等:可在开水中煮沸10—15分钟;(2)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84消毒液中浸泡15—30分钟;(3)怕湿怕烫的毛类玩具以及图书、纸盒等:可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借助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将细菌杀灭;(4)高档玩具、电子玩具:可定期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经常抚摸的部分。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规程 幼儿园消毒操作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规程 幼儿园消毒操作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规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是保证幼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规程展开详细介绍。

一、消毒操作的必要性1.幼儿园是儿童的集中活动场所,儿童抵抗病菌的能力相对较弱,消毒操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幼儿园的玩具、床上用品、餐具等物品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

3.在季节交替时,病毒易造成传播,消毒操作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二、消毒操作的原则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物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科学的消毒时间和浓度:要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浓度和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毒。

3.注意消毒环境的通风:消毒操作需要室外通风,避免有害气体滞留。

4.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消毒设备的正常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三、日常消毒操作的具体步骤1.清洗:在进行消毒之前,首先要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

2.浸泡:将清洗干净的物品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确保消毒液充分渗透。

3.翻拌:适当的时间后,将浸泡的物品进行翻拌,保证每个部分都能受到消毒液的浸泡。

4.晾干:物品在消毒后,要进行室外晾晒,确保消毒液挥发干净。

5.返场:待物品完全晾干后进行入库,确保物品不受细菌污染。

四、消毒操作的注意事项1.注意消毒操作的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2.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和维修。

3.注意消毒剂的保存和管理,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4.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时间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五、日常消毒操作的成效评估1.定期组织专业部门对消毒操作的成效进行评估,确保消毒操作的有效性。

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提高消毒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的档案记录系统,将每一次消毒操作的具体信息和成效进行详细记录。

以上就是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一)房屋空间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次,每次20分钟,就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柒病发生得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空气1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1次,可选择每天幼儿离开以后进行消毒。

关好门窗,用消毒灯消毒30分钟;只要就是符合规格得消毒灯,均要掌握好有效消毒面积,否则达不到消毒目得。

消毒完后开窗等消毒气味散去后让幼儿进入。

活动室消毒时间一般定在中午睡时或下午离园后进行。

(二)地面、墙面消毒1、地面就是孩子们活动得场所,经常会有孩子趴到地上、坐在地上,手经常接触地面,如有污染不及时清除,极易造成病原菌得扩散。

(1)常规:每日早晚采用湿拖把清扫各1次,清除地面得污秽与部分病原微生物;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通常采用含有效氯3%得消毒液拖地30分钟。

(2)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作用30分钟。

2.墙面消毒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到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

常用有效氯3%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处理,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

(三)楼梯扶手、桌子、椅子、门把手、水龙头等用品表面得消毒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得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得湿抹布,每日1次擦拭各种用品得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

当室内各种用品得表面受到病原菌得污染时,必须采用严格得消毒处理(1)化学消毒剂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当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时,可相应加大化学消毒剂剂量,并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2)紫外线灯照射: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离污染物表面不宜超过1米,照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0分钟。

用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30—60分钟。

(四)玩具、图书等物品得消毒传染病流行或发生时,要根据不同得玩具选用不同得消毒方式。

(1)耐热得木质玩具以及毛巾、口杯等:可在开水中煮沸10—15分钟;(2)塑料与橡胶玩具:可在84消毒液中浸泡15—30分钟;(3)怕湿怕烫得毛类玩具以及图书、纸盒等:可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借助太阳紫外线得照射,将细菌杀灭;(4)高档玩具、电子玩具:可定期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经常抚摸得部分。

幼儿园消毒配比与消毒方法

幼儿园消毒配比与消毒方法

幼儿园消毒配比与消毒方法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消毒配比与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保护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消毒配比与消毒方法,以帮助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职工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消毒配比1. 氯溶液消毒配比氯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常见的配比为500倍。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一个密封容器,容量为1000毫升。

步骤二:取出1000毫升的水,加入5毫升的84消毒液(含氯)或10克的高锰酸钾。

步骤三:充分搅拌溶解,即可得到500倍的氯溶液。

2. 过氧化氢消毒配比过氧化氢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常用的配比为100倍。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一个密封容器,容量为1000毫升。

步骤二:取出1000毫升的水,加入10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三:充分搅拌溶解,即可得到100倍的过氧化氢溶液。

二、消毒方法1. 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指在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常见的方法包括擦拭、刷洗等。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清洁工具,如纱布、刷子等,以及消毒剂。

步骤二:将消毒剂配比加入清水中,按照要求的比例进行搅拌。

步骤三:将清洁工具浸入消毒液中,确保彻底湿润。

步骤四:开始清洁工作,擦拭或刷洗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步骤五:清洗完毕后,将清洁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保证下次使用的卫生。

2. 喷洒消毒喷洒消毒是指将消毒剂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适用于较大面积或难以清洁的区域。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喷洒器、消毒剂。

步骤二:将消毒剂按照要求的配比加入喷洒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步骤三:以匀速推动喷洒器,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区域。

步骤四:确保消毒剂覆盖整个区域,特别是角落和隐蔽处。

步骤五:根据使用说明,等待一定时间,让消毒剂起效。

步骤六:通风或使用通风设备,加速消毒剂的挥发和蒸发。

三、消毒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需要消毒的物体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要求的配比进行配置。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1. 消毒物品及频次幼儿园将定期购置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物品,并按照以下频次进行消毒:- 每日清晨对幼儿园的走廊、楼梯及公共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上午对教室、餐厅、卫生间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下午对教具、玩具、桌椅等接触面进行一次消毒。

2. 消毒方法幼儿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硬表面进行擦拭,确保消毒液充分接触;- 使用酒精消毒液对小型玩具、文具等进行喷洒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器对床上用品等进行蒸气消毒;- 使用洗衣机对幼儿园服装、床单等进行高温清洗消毒。

3. 人员要求幼儿园将配备专职卫生人员负责卫生消毒工作,要求其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 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 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在工作中不会成为传染源。

4. 监督与检查幼儿园将设立卫生消毒检查组,定期对卫生消毒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消毒工作。

对于长期不合格或违反规定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处罚甚至解聘。

二、幼儿园隔离制度1. 病患隔离幼儿园将对发现有疾病症状的幼儿实行隔离措施:-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幼儿将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就医;- 对于确诊感染疾病的幼儿,将进行长期隔离,直到痊愈并获得医生的证明方可返园。

2. 病例隔离幼儿园将建立疾病病例登记制度,对于发现感染疾病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隔离:- 确认有感染病例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将被要求居家隔离;- 隔离期满后,须提供医生的证明,并经过幼儿园卫生人员的检查后方可返园。

3. 卫生隔离幼儿园将对特殊环境进行卫生隔离:- 对于食品进货渠道不明或来源不可靠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进行隔离,并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后方可使用;- 对于发现有害生物或有异味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隔离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进行调查处理。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金色阳光幼儿园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一、消毒的目的(1)防止病原体散播到社会中,引发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避免幼儿园内其他人员相互感染二、消毒工作主要包括:(1)日常清洁卫生消毒(2)定期卫生消毒三、消毒的方法(一)常用物品清洁卫生消毒1.毛巾在集体生活中,毛巾卫生不好是传染疾病的途径之一。

毛巾要每天清洗消毒,将毛巾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钟,浓度为每升水中含有有效氯250毫克,浸泡后必须用清水再次浸泡、清洗,然后挂在毛巾架上。

2.水杯幼儿水杯是专人专用,如果一天只喝水,不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只需消毒一次即可,如果用水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

每天下午将水杯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钟,浓度为每升水中含有有效氯250毫克,浸泡后必须用清水再次浸泡、清洗,然后擦干放入消毒柜消毒3.餐具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用洗洁精将油腻洗净,在用清水冲洗2遍,将洗好的餐具擦干,放入消毒柜高温消毒4.毛巾架挂毛巾两巾距离间隔10cm,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灰尘,每周三用消毒液擦洗一遍5.水杯柜水杯柜上面贴有标识,对模糊不清或发黄,剥脱的标识要及时更换。

每天早晨在放入杯子前用清水擦一遍7.被褥被套每月清洗一次,每周一次把被褥打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8.抹布、拖把、垃圾抹布要分开,有清水抹布和消毒抹布,擦桌子、擦窗户、擦柜子的分开,做好标识,分开使用,随时搓洗、晾干。

拖把分开干和湿的,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垃圾每天都有清掉,把垃圾桶清洗干净。

9.玩具一周一次,用洗衣粉清洗,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2个小时(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1.桌子、窗台桌面在进餐前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抹,最后用清水抹一遍。

若桌面很脏,第一遍用洗衣粉水,第二遍用清水,第三遍用消毒液,第四遍用清水。

擦拭时朝一个方向擦拭,一块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张桌子,抹布要清洗一次。

幼儿园6种消毒方法教案

幼儿园6种消毒方法教案

幼儿园6种消毒方法教案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传播,人们日常消毒和个人卫生意识得到了大规模的加强。

幼儿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更需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针对幼儿园消毒的具体操作方法,本文将介绍6种常用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1.75%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酒精的挥发特性,快速杀灭病菌。

使用前应先用肥皂水清洁幼儿园表面,等待表面干燥后,再使用擦拭棉或者喷雾器均匀涂抹在物品、器材表面,保证有效杀灭病菌。

2.过氧化氢气态消毒过氧化氢气态消毒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消毒方式,主要通过喷洒高温下悬浮的过氧化氢气态液体,在具有加热装置的密闭空间内进行。

这种消毒方式能够做到毒力强、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以避免治愈的氧化氢暴露引起伤害。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能杀死细菌的物理特性,通过特殊的紫外线消毒灯杀死空气、水和表面上的各种病菌。

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其他消毒剂,能够杀灭大多数常见病原体,有前期投资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4.高温蒸汽消毒高温蒸汽消毒是利用高温下的蒸汽作用,将空气和命大的病毒、细菌消灭在物品、器材表面。

这个消毒方法速度快、效果好,而且能够杀死很多有害物质,但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巧,并且可能会影响一些敏感物品的使用寿命。

5.氯气消毒氯气消毒是利用氯气熏蒸的方式实现对表面和空气中病毒的彻底消灭。

这种消毒方式可以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但是氯气是一种强力的氧化剂,如果浓度过高容易流至对人体伤害,所以在进行氯气消毒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6.复合消毒复合消毒方法指通过多种消毒方式配合使用,以达到彻底、全面地杀菌消毒的目的。

比如可以先使用75%酒精消毒表面,然后再使用紫外线消毒,甚至可以再进行高温蒸汽消毒,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消毒的效果,保护幼儿的健康。

结语本教案介绍了常见的6种幼儿园消毒方法,旨在提高消毒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确保幼儿园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最新幼儿园消毒培训(通用8篇)

最新幼儿园消毒培训(通用8篇)

幼儿园消毒培训(通用 8 篇)为了保证入园幼儿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情况下保证该场所的卫生质量,卫生消毒以及规章制落实,适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包括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洁卫生工作。

20XX 年 X 月X 日 XX 幼儿园对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卫生消毒知识专项培训。

首先,从日常活动开始必须要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流行。

以保障师生健康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如晨午检、教室内物品的消毒等。

1、室内空气消毒自然通风:开门窗,空气对流,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消毒剂的配制日常物体表面消毒液浓度 500mg/L,拖布浸泡消毒液浓度 1000mg/L。

消毒片:配制有效含氯量为500mg/L 的配制比例为 1 片:1L 水,即把 1 片消毒片加到 1 升水中,就配制成 500mg/L 的溶液, 1 片:500ml 水配制出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即是1000mg/L。

3、温馨提示XX 园长强调到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消毒半小时后要用清水冲洗和擦净。

含氯消毒剂不稳定,要现用现配,并盛放在有盖的容器内。

注意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物体表面消毒耐湿物体:如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把手、课桌椅、餐桌、床栏杆等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者喷洒消毒,作用时间 30 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不耐湿物体:如书本、被褥等,可采用阳光暴晒和紫外线消毒的方法。

5、玩具:可采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半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首选蒸汽或者煮沸消毒,可用食具消毒柜。

7、毛巾:个人专用,每日清洗,首选煮沸消毒。

8、厕所:门把手、手接触的门和墙面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者喷洒消毒,地面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过的拖布拖地。

9、《正确的七部洗手法》1.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幼儿园卫生消常规操作

幼儿园卫生消常规操作

幼儿园卫生消常规操作幼儿园卫生消毒规范操作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人们对卫生和消毒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

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所,卫生消毒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并执行幼儿园卫生消毒规范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园卫生消毒规范操作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清洁卫生。

首先,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础。

定期对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清洁,保持地面干净整洁,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教室内的桌椅、玩具等物品也需要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幼儿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第二,消毒操作。

除了日常清洁之外,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消毒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餐具、玩具、床上用品等常接触物品需要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细菌,确保幼儿的健康。

消毒方式可以采用喷雾消毒、擦拭消毒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第三,消毒剂选择。

在进行消毒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也至关重要。

消毒剂应具有杀菌、灭活病毒的效果,且对幼儿无害。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酒精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操作。

第四,消毒频率。

对于不同区域和物品,消毒的频率也有所不同。

比如幼儿园食堂、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需要定期进行消毒,而普通教室、活动室等区域可以适当延长消毒周期。

在疫情时期,消毒频率可以适当增加,确保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安全。

第五,员工培训。

幼儿园工作人员是执行卫生消毒规范操作的执行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卫生消毒效果。

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卫生消毒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消毒知识、操作技巧、应急处理等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卫生消毒水平。

通过以上几点规范操作,幼儿园可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营造一个清洁、温馨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卫生消毒规范操作不仅是对疫情的有效防控,更是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呵护。

希望每一个幼儿园都能严格执行卫生消毒规范操作,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

幼儿园的消毒要求与操作.doc

幼儿园的消毒要求与操作.doc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幼儿园公共场所及物品一律按规定定期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及传染病发生期间的重点消毒工作。

日常预防性消毒要求:(一)餐具、茶具、毛巾蒸汽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煮沸消毒,水开后20-30分钟以上;做到幼儿一人一杯一巾一用一消毒。

(二)周围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液拖、擦、喷洒、浸泡每天一次。

(三)玩具消毒每周一次:先清洗后消毒,有效率含量250mg/L浸泡半小时,晾干备用。

(四)被褥消毒:每两周暴晒一次(12小时),每月清洗一次。

(五)手的消毒:用药物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进行洗手。

(六)睡房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9月-10月份每周一次,11月份到次年4月每周两次,5-6月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

(七)活动室空气:0.2%-0.5%过氧乙酸喷雾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

(八)清洁抹布有效率含量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拖把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二、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要求:(一)发生传染病的班级与未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物品用具等分开消毒。

(二)餐具、茶具、毛巾、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玩具、被褥、睡房空气等在常规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消毒药液浓度加倍;消毒频率和作用时间增加:周围环境物体每天两次,玩具每天一次,睡房、活动室空气每天一次,被褥暴晒24小时。

(三)分泌物、排泄物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搅匀加盖2小时;容器使用后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30-60分钟。

三、抹布使用标准:抹布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长时间清洁不干净,残留物发酵,会使抹布有难闻的味道,也会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抹布的使用方法:首先,抹布应有颜色的区分例如:幼儿园餐桌清洁使用绿色抹布。

后厨档口日常使用红色抹布。

幼儿园清洁统一使用蓝色抹布。

卫生间清洁使用灰色抹布。

幼儿园消毒管理流程详解

幼儿园消毒管理流程详解

幼儿园消毒管理流程详解一、引言在幼儿园中,消毒管理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消毒管理流程的合理规划和执行,可以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扩散,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消毒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管理流程2.1 消毒前的准备在进行消毒前,幼儿园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1 制定消毒计划幼儿园应制定消毒计划,明确消毒的频率、对象和方法。

根据不同区域和物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例如每天对公共场所的托儿床、桌椅等进行消毒,每周对玩具、图书等进行消毒。

2.1.2 选择消毒产品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产品,确保产品的有效成分安全无害。

常用的消毒产品有含氯消毒液、酒精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

2.1.3 配备消毒工具准备好各类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消毒布、洗手液等。

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工具,确保消毒过程中所需的工具齐备。

2.2 消毒程序根据消毒计划和选择的消毒产品,执行以下消毒程序:2.2.1 清洁在进行消毒之前,必须先进行清洁工作。

清洁可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油脂,提高消毒效果。

采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物品表面,去除附着的污物。

2.2.2 分类消毒根据不同的物品属性和接触方式,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可将物品分为可湿洗和不可湿洗的两类,分别采用适当的消毒方式,如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可湿洗物品,使用酒精喷雾消毒不可湿洗物品。

2.2.3 消毒剂配制根据消毒产品说明书,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剂,按照正确比例配制。

2.2.4 消毒操作将配制好的消毒剂均匀喷洒于物品表面,或用消毒布蘸取消毒液,在物品表面擦拭。

确保消毒液充分覆盖物品表面,提高消毒效果。

2.3 消毒后处理消毒结束后,需要做好以下处理工作:2.3.1 通风保持消毒区域的通风良好,促使消毒剂挥发,避免残留物的残留。

2.3.2 清洗对于需要与幼儿接触的物品,如玩具等,消毒后需要进行清洗,去除消毒剂残留。

使用清水彻底冲洗,确保物品表面清洁。

(完整版)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完整版)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完整版)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一)房屋空间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次,每次20分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柒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空气1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1次,可选择每天幼儿离开以后进行消毒。

关好门窗,用消毒灯消毒30分钟;只要是符合规格的消毒灯,均要掌握好有效消毒面积,否则达不到消毒目的。

消毒完后开窗等消毒气味散去后让幼儿进入。

活动室消毒时间一般定在中午睡时或下午离园后进行。

(二)地面、墙面消毒1、地面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经常会有孩子趴到地上、坐在地上,手经常接触地面,如有污染不及时清除,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1)常规:每日早晚采用湿拖把清扫各1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通常采用含有效氯3%的消毒液拖地30分钟。

(2)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作用30分钟。

2.墙面消毒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到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

常用有效氯3%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处理,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

(三)楼梯扶手、桌子、椅子、门把手、水龙头等用品表面的消毒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1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

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用严格的消毒处理(1)化学消毒剂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当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时,可相应加大化学消毒剂剂量,并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2)紫外线灯照射: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离污染物表面不宜超过1米,照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0分钟。

用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30—60分钟。

(四)玩具、图书等物品的消毒传染病流行或发生时,要根据不同的玩具选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1)耐热的木质玩具以及毛巾、口杯等:可在开水中煮沸10—15分钟;(2)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84消毒液中浸泡15—30分钟;(3)怕湿怕烫的毛类玩具以及图书、纸盒等:可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借助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将细菌杀灭;(4)高档玩具、电子玩具:可定期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经常抚摸的部分。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
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我园特制定了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

以下是具体内容:
1. 消毒频次:每天至少对教室、活动场所和公共设施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消毒时间为30分钟。

2. 消毒时间:在每天幼儿离园前、上午午休结束后、下午片刻休息结束后,以及每周周末对整个园区进行紫外线消毒。

3. 消毒范围:包括教室、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如电梯、门把手等)、玩具和餐具等。

4. 消毒方法: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确保人员与紫外线光源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5. 消毒注意事项:
- 在消毒时,确保所有房间内没有人员,以免对幼儿与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确保电源和灯具的连接良好,避免漏电和火灾等意外事故。

- 消毒结束后,要注意关闭紫外线消毒灯,以免长时间使用损耗灯具和影响室内环境。

6. 紫外线消毒记录:每次消毒操作完成后,由园务人员或保洁
员填写消毒记录表,包括消毒日期、时间、消毒区域以及负责人员等信息。

7. 宣传教育:园方将定期向幼儿家长进行紫外线消毒的宣传,以提高他们的消毒意识和重要性。

紫外线消毒是当前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制定明确的消毒规定,可以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通过定期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家长对紫外线消毒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相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执行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规定能够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卫生消毒工作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确保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二、环境卫生消毒1. 基本原则环境卫生消毒是指对幼儿园内教室、卫生间、活动室等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原微生物。

基本原则如下:•定期消毒: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和消毒频率进行卫生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状况。

•环境清洁:消毒前先清洁,将污垢和杂物清除干净,以提高消毒效果。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确保杀菌效果和安全性。

2. 具体方法环境卫生消毒的具体方法如下:•整理储物室:将教具、玩具、书籍等摆放整齐,清除过期或损坏的物品。

对可水洗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清洁地面:使用清洁剂清洗地面,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儿童活动区域。

清洁剂应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通风。

•擦拭桌椅:对教室内的桌椅进行擦拭清洁,使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清洁剂。

•消毒卫生间:清洁卫生间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含有有效杀菌消毒剂的清洁剂进行清洁作业。

•通风换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细菌滋生。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环境的卫生状况,污染严重的区域要进行特殊处理。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环境卫生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消毒剂要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消毒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避免消毒剂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

•消毒剂储存要注意防火、防潮、避光、隔离食品等。

三、用具、玩具消毒1. 基本原则儿童在幼儿园内玩具的使用频繁,因此玩具消毒十分重要。

基本原则如下:•隔离消毒:将不同类别的玩具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玩具清洁:玩具在使用后要进行清洁,并保持干燥和通风。

•选择适当消毒剂:针对不同种类的玩具和用具选择适当的消毒剂,确保有效杀菌。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手册 幼儿园消毒操作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手册 幼儿园消毒操作

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手册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日常消毒操作在幼儿园管理中尤为重要。

下面是幼儿园日常消毒操作手册,希望能够对幼儿园工作人员提供指导与帮助。

一、消毒操作的原则1.制定明确的消毒计划: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包括哪些区域、物品需要消毒,消毒的频率是多久一次等。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物品和区域,选择适合的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

3.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物品和区域,采取合适的消毒方法,例如喷洒、擦拭、浸泡等。

4.保障员工安全: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

5.定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定期对已消毒的区域和物品进行检测,确保消毒效果。

二、消毒对象及频率1.幼儿园教室:每天早上对教室进行消毒,包括地面、桌椅、黑板、玩具等。

2.洗手间:每天对洗手间进行消毒,包括洗手池、马桶、地面、门把手等。

3.食堂:每天对食堂餐具和餐桌椅进行消毒,保证食品安全。

4.医务室:每天对医务室的医疗器具、床铺等进行消毒。

5.操场:每周对操场的游戏设施、椅子等进行消毒。

6.办公室:每周对办公室的桌椅、电脑、通信方式等进行消毒。

7.卫生间:每周对卫生间的地面、马桶、洗手池等部位进行消毒。

8.门把手、开关:每天对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消毒。

9.其他:对其他高频接触部位和物品,比如电梯按钮、水龙头、饮水机等也需要进行定期消毒。

三、消毒剂选择及稀释比例1.次氯酸钠:广泛用于幼儿园的消毒工作,使用浓度为500mg/L。

2.乙醇:用于消毒小物品和少量表面,使用浓度为75%。

3.漂白粉:用于消毒大面积物品和表面,使用浓度为5000mg/L。

4.过氧乙酸: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适用,使用浓度为400mg/L。

5.其他消毒剂: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但必须按照正规的稀释比例使用。

四、消毒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具,准备好消毒剂和工具。

幼儿园班级消毒工作常规

幼儿园班级消毒工作常规

幼儿园班级消毒工作常规为了维护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幼儿园的班级消毒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幼儿园班级消毒工作常规,包括消毒准备工作、日常消毒及清洁、定期消毒及清洁、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及清洁等。

一、消毒准备工作1.制定消毒工作方案:制定消毒工作流程和标准,明确消毒的频率和方法。

2.配备必要的消毒工具和材料:例如洗手液、消毒液、消毒酒精、消毒湿巾、手套、口罩等。

3.组织培训: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工具和材料、消毒的注意事项等。

4.确保消毒工具和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符合要求:幼儿园应建立专门的储存区域,保证消毒工具和材料的保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二、日常消毒及清洁1.清洁物品的分类:将幼儿园物品根据使用频率和接触程度进行分类,确定需要进行日常消毒的物品。

2.清洁和消毒区域:清洁幼儿园班级的地面、桌椅、玩具、门窗、卫生间等区域。

3.选择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剂:根据不同物品的不同材质和用途,选择适合的清洁和消毒剂。

4.注意清洁和消毒的顺序:先清洁,后消毒。

清洁时,使用清洁剂和清水清除污垢;消毒时,使用消毒剂将病原体杀灭。

5.合理分配消毒工作: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全面与及时性。

6.定期更换和检查消毒工具:定期更换消毒工具,如拖把、抹布等,确保工具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7.定期清洗和消毒垃圾箱:垃圾箱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定期消毒及清洁1.定期进行大面积消毒工作: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幼儿园班级的大面积消毒工作,如放假期间、季节交替等。

2.消毒玩具:定期对幼儿园的玩具进行消毒工作,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3.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净化设备,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4.清洗和消毒卫生间:定期清洗和消毒卫生间,并配备消毒湿巾、香薰等,增加空气的清新度。

四、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及清洁1.传染病爆发:当幼儿园出现传染病爆发时,要立即启动紧急消毒预案,对相关区域和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

幼儿园清洁与消毒工作

幼儿园清洁与消毒工作

幼儿园清洁与消毒工作一、.幼儿园适应的消毒方法:01、机械消毒法:开窗通风、刷洗、香皂或洗手液洗手等02、物理消毒法:开窗通风、太阳曝晒等03、高温消毒法:消毒柜、煮沸、蒸汽04、化学消毒法: 84消毒液及各种消毒液等05、消毒灯消毒法:紫外线消毒灯、臭氧消毒灯等二、.幼儿园消毒的内容:01.教室空气消毒06娱乐设施及玩具消毒02卫生间及大小便器消毒07图书消毒03毛巾及毛巾架消毒08桌椅、玩教具柜消毒04水杯及水杯架消毒09餐用具及炊具消毒05饮水机消毒10被褥清洁与消毒三、幼儿园使用84消毒液的配比方法:标准含氯浓度、标准含氯浓度、适用消毒对象、原液量稀水至形成配制倍数250mg/L(500ML) (100公斤)200日常消(1:200)200份500mg/L发生疫情时1份100份100(1:100)日常消毒100mg/L500被褥、衣服等500(1:500)四、幼儿园正确使用84消毒液消毒的方法:01.备量杯2个,其中一个为水量杯(可玻璃、也可塑料,刻度),另一个为消毒液量杯(小型、玻璃的、带刻度),配兑时先加水,后加消毒液。

02.84消毒液宜用凉水现用现配制,一次性使用,勿用500以上的水配制。

03.盛84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04.严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05. 84消毒液必须放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

06.蔬菜、水果等食物不得用84消毒液消毒。

五、幼儿园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的方法: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原则:1.选购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产品,保留好质保凭证及发票。

2.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应符合安全要求,保持一定的高度并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为防止幼儿误开,最好架设独立电路,特别是应和普通照明灯分开安装。

3.确保消毒灯有专人负责,保证设备安全及有效使用。

4.注意专项的安全教育,务必让每位教职工都知道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把相关知识纳入幼儿安全教育教学之中。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具体方法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制定卫生消毒工作计划: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卫生消毒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时间和责任人;•配置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清洁工具、消毒剂、防护装备等;•提醒家长和幼儿园员工:提前通知家长和幼儿园员工,确保他们配合做好相关卫生消毒准备工作,如个人卫生、清洁物品归位等。

2. 手部卫生手部是繁殖细菌最多的部位之一,因此,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2.1 洗手洗手是常规的手部卫生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打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用力揉搓双手掌至起泡;•双手掌心相互揉搓;•指缝交叉揉搓;•指尖揉搓手掌;•用清水冲洗双手;•用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2.2 消毒洗手液在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或季节交替时,可使用消毒洗手液进行更彻底的手部卫生。

•取适量消毒洗手液;•均匀涂抹全手面,并用力揉搓至干燥。

3. 环境清洁保持幼儿园环境清洁是预防传播病菌的重要措施。

3.1 地面清洁地面是最容易积聚灰尘、细菌和病毒的区域之一,每日清洁地面是关键。

•使用清洁工具(拖把、扫帚等)清扫地面,将灰尘、杂物清理干净;•使用消毒剂配制的清洁水擦拭地面,特别是易污染的区域,如餐厅、运动场等。

3.2 墙面清洁墙面是容易被接触的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洁是必要的。

•使用湿布或海绵蘸取清洁剂清洁墙壁;•清洁桌椅时,特别注意擦拭靠背和扶手,以及可移动部分。

3.3 物品清洁幼儿园中的各种物品,如玩具、图书、床上用品等,也需要定期清洁。

•玩具清洗:将可水洗的玩具浸泡于清洁剂水中,并彻底清洗和消毒;•图书清理:定期翻阅图书,检查是否有受潮、变质、脏污的图书,进行清理、整理和杀虫处理;•床上用品清洗: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并进行清洗和高温消毒。

4. 消毒工作卫生消毒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各个区域和物品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传播疾病。

4.1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4篇)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4篇)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幼儿园对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制度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提高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质量。

一、环境卫生准备为了保证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环境卫生准备工作:1.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区域,保持区域干燥、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洗涤设备和消毒设备;2.保持清洗消毒区域的整洁和干净,定期清扫、清理杂物;3.配备专人负责清洗消毒工作,确保人员数量充足,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4.使用专门的工具、器械清洗消毒,并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二、餐具清洗消毒流程幼儿园餐具的清洗消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餐具:收集幼儿食堂的餐具,保持餐具的完整性和整洁度;2.预洗:将餐具进行初步清洗,在放置在清洗池中,倒入适量清洗剂,使用刷子等清洗工具将餐具表面的食物残留清洗干净;3.洗涤:使用流动的清水,将餐具表面残留的清洗剂冲洗干净,确保餐具表面的清洁;4.消毒:将清洗干净的餐具放置在消毒设备中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餐具的无菌状态;5.晾干:将消毒干净的餐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后进行收纳。

三、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幼儿园餐具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在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确保安全无害;2.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指导,正确稀释和使用消毒剂;3.消毒剂的浓度要足够,但不能过高,以免对餐具造成损伤;4.使用消毒剂的容器要专用,不能与其他物品混合使用;5.定期更换消毒剂,确保其有效性。

四、餐具、用具存放和维护为了保证餐具、用具的卫生和保养,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存放和维护工作:1.干燥储存:清洗消毒后的餐具、用具要晾干后储存,确保餐具无水珠和水渍;2.分类存放:将不同用途的餐具、用具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感染;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餐具、用具的完整性和无菌状态,发现损坏或异常情况要及时更换或修复;4.定期更换和清理:定期更换餐具、用具,确保其质量和卫生;5.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清洗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效果。

幼儿园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流程

幼儿园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流程

幼儿园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流程好的呀,那咱们就开始聊聊幼儿园消毒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吧。

一、教室消毒。

教室可是小朋友们待得最久的地方呢,所以消毒工作可不能马虎。

1. 空气消毒。

- 每天都要开窗通风哦,就像给教室换换新鲜空气的衣服一样。

最好是在小朋友来园之前和离园之后,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呢。

如果天气不好,不能开窗,那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帮忙,不过还是要尽量找机会开窗透气哦。

2. 物体表面消毒。

- 像桌椅、玩具柜这些小朋友经常摸的东西呀,要用专门的消毒水来擦。

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配好消毒水,然后拿干净的抹布浸湿,再仔细地擦。

每个角落都要擦到,就像给它们洗个干净的澡一样。

特别是桌子的边缘、椅子的扶手,这些小地方最容易藏细菌啦。

擦完之后呢,要用清水再擦一遍,可不能让消毒水残留伤害到小朋友嫩嫩的小手哦。

- 玩具的消毒也很重要。

塑料玩具可以用消毒水浸泡一会儿,然后冲洗干净晾干。

毛绒玩具就有点麻烦啦,要先把灰尘拍打掉,然后放到阳光下晒一晒,阳光可是天然的消毒剂呢。

不过要注意翻面,让每个地方都能晒到太阳的小脸蛋。

二、餐具消毒。

小朋友吃饭的家伙事儿,那必须得干干净净的。

1. 清洗。

- 小朋友吃完饭之后,要先把餐具里的残渣倒掉,然后用洗洁精和温水仔细地洗。

那些小勺子、小碗的边边角角都要洗到,就像给它们做个全身按摩一样。

2. 消毒。

- 洗干净之后,就把餐具放到消毒柜里。

要确保餐具摆放整齐,不要叠放得乱七八糟的,不然有些地方就消不到毒啦。

如果没有消毒柜,也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

把餐具放到锅里,加水煮沸,煮个15 - 20分钟就可以啦,就像给餐具泡个高温温泉。

三、卫生间消毒。

卫生间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可得好好消毒。

1. 马桶和小便池。

- 每天都要用马桶刷和专门的清洁剂来清洁马桶和小便池。

先把清洁剂倒进去,然后用马桶刷用力地刷,把那些污渍都刷掉。

然后再用消毒水冲一遍,让细菌无处可逃。

而且要注意马桶座圈也要消毒哦,小朋友们小屁屁坐的地方可不能脏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一、房间空间
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次,每次要20分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空气1次,每次3 0分钟。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空气1次,要在幼儿离开以后进行消毒。

消毒完后开窗等消毒气味散去后让幼儿进入。

也可门窗关闭后,用消毒液喷雾,1小时后用清水擦洗窗台、门把手、家具等。

二、毛巾、毛巾架
在集体生活中,毛巾卫生不好是传染疾病的途径之一,如传染沙眼、流感等病毒。

擦手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再消毒;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在开水中蒸煮20~30分钟;如果当天不清洗,等幼儿用完后可放在阳光下曝晒。

有消毒柜的放在消毒柜里消毒,但要防止毛巾被烤焦,也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5~10分钟。

毛巾架每天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三、茶杯、茶杯箱
幼儿的茶杯要专人专用,每日在幼儿入园后茶杯箱里必须放好已消毒的茶杯。

茶杯一般用二种方法消毒,一种是用消毒柜消毒,另一种是蒸煮消毒,茶杯、餐具等不能用84液消毒。

茶杯如用消毒柜消毒时,需高温15分钟,消毒冷却后将茶杯及时放入茶杯箱里并将消毒柜擦拭干净。

茶杯如用蒸煮消毒时,水一定要浸没茶杯,等水开后煮沸15~20分钟。

如果茶杯只喝水,不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只需消毒一次。

如果茶杯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就要清洗消毒二次。

茶杯箱每天清晨用消毒液抹一遍,每周清洗消毒一遍,茶杯箱的布帘每周清洗一次,茶杯箱最好不要固定在墙壁上,那样不容易清洗消毒。

四、桌椅
桌子:在进餐前先按1:200或1:150的比例配置好84消毒液,准备好一盆84消毒液,一盆清水及毛巾多块,然后先用84液毛巾来回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毛巾擦拭一遍,同样的方法擦拭每只桌子。

椅子:每周用84消毒液擦拭一遍。

五、餐巾
餐巾每次在餐前消毒,将清洗好的餐巾膨松地放在托盘里,送入消毒柜,为防止餐巾烤焦可在托盘上面盖一个托盘或盖子。

也可将清洗好的餐巾放在布袋里蒸煮消毒;还可在就餐前把餐巾放入消毒液里浸泡10分钟后取出用。

餐巾清洗时,先用肥皂粉浸泡,再用清水搓洗干净,留在下一次餐前消毒。

六、玩具、玩具柜
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玩具可用肥皂粉清洗,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如果是毛绒玩具、布玩具清洗干净后可放入消毒柜消毒。

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等,每周放消毒柜消毒,或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

玩具柜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塑料筐、盒等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

七、被褥、席子
幼儿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日晒一次,每次晒2~4小时,也可将被褥打开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半小时。

床单、枕头套、被套每月清洗一次,用开水烫、日晒。

席子:每天睡眠前用热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八、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
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每天打扫时用清水抹一遍,必要时再用消毒液抹一遍。

九、卫生洁具
餐桌抹布和其他抹布要分开使用和清洗。

拖把要准备2只(一只干拖把,一只湿拖把),拖把、簸箕、抹布、扫把每天使用后清洗干净并日晒。

十、洗手池、地面、痰盂、厕所
洗手池:每天用肥皂水擦拭,上午下午各一遍,保证池内无油腻、无脏垢、无黄水迹,水龙头随时关好。

活动室地面:每日早、中、晚各拖一遍,午睡室、走廊、楼梯每日拖一遍,盥洗室、厕所根据情况随时拖,保证地面干净不潮湿。

拖把使用后要在专用的拖把池里清洗。

痰盂:每次使用后要冲洗,有消化道疾病发生时,痰盂每次使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厕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冲洗清刷一遍,大小便后流水随时冲洗,保证磁砖上无黄垢、无尿迹、无异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