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精)
对比语言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作业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姓名:朝鲁门学号:20104004017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2.1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2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3.1叶斯帕森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展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展综述【摘要】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人和英美人在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模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都有不少差异,因而两种语言也大相径庭。
开展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翻译学应用理论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语言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汉语;英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1.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的比较研究源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当时的研究旨在发现语言之间的历史演变和亲属关系。
现代对比语言学是从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布拉格学派有不少语言学家对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感兴趣。
1941年美国语言学家B.L.Whorf在《语言与逻辑》(language and logic)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contrastive linguistics这一名称。
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而从事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的对比,旨在发现语言间的相同相异之处,得出了规律性的理论。
我国语言学界目前谈论得比较热烈的英汉语比较的话题也是这种类型的研究。
据杨自俭、李瑞华1990年合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我国最早的英汉对比研究大概应从严复的《英文汉沽》算起。
2. 英汉语言对比对比研究的发展现状自严复的《英文汉沽》后,1898年马建忠著成了《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以后有黎锦熙、赵元任、王力、高明凯、吕叔湘、林语堂等,他们都对汉外对比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赵元任和吕叔湘在英汉对比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吕叔湘(1942)明确提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隔着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并在书中“把汉语同印欧语尤其是英语作了画龙点睛式比较”(王菊泉,1998)。
1977年他发表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著名演讲,第二年亲自招收了我国第一个英汉对比语言专业的硕士生,应该说,英汉对比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了。
1994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英汉语比较研究已迈上一个新台阶。
《对比语言学》教学大纲

《对比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对比语言学课程编码:学分:2 学时:40 实验学时:适用(学科)专业:语言学类执笔人:周国宝学科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一、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进行汉英语言微观对比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应用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学习要求本课程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汉英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旨在揭示汉英语言的相似和差异,以寻求可用于语言教学与英汉互译等实际问题的原理。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定义、发展与现状、研究范围与对象、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篇章、修辞、文化等方面,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 2学时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2章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 4学时语言的可比性;对比描述的基础与内容;对比语言材料的选择;对比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3章语音对比 4学时语音研究与语音对比;语音学对比;音位学对比;生成音系学对比。
第4章词汇对比 4学时词汇研究与词汇对比;词汇形态学对比;词汇语义学对比。
第5章语法对比 4学时语法研究与语法对比;语法范畴对比;表层句法对比;深层句法对比。
第6章篇章对比 4学时篇章研究与篇章对比;篇章粘连性对比;篇章连贯性对比。
第7章语用对比 4学时语用研究与语用对比;语用功能对比;话语结构对比。
第8章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 4学时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位置;对比分析假设;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9章对比分析与翻译 4学时对比分析与翻译理论;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
第10章定量对比研究 6学时定量对比研究的方法与研究设计;定量篇章对比分析研究;语言对比试验研究;语言对比调查研究。
对比语言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作业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姓名:朝鲁门学号:20104004017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2.1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2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3.1叶斯帕森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
对比语言学

比语言学的产生及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于1941 年首先提出来的。
他使用的术语是“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 ,这一术语已被语言学界所接受。
俄罗斯、东欧语言学界通常使用" conoc TaBUTe刃bHa刃刃UH「BUCTUK a”。
对比语言学的具体工作或成果则常表述为“对比研究” 或“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
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说过: “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学的比较,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学科,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有根本上的区别。
对比语言学的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美国语言学家弗里斯(C1C1 Fries ) 从1945 年起开始在许多文章和演讲中谈到对比语言学问题,并在密西根大学奠定了对比语言学的基础,把语言教材的编写建立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
他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写出了较早的对比语言学文献《论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
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拉多(R1Lado) 在其1957 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 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步骤。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系统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研究汉语语法,全书各个章节都详细深入地比较了文言与白话的异同。
他在该书中写道: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与特殊之点。
”吕叔湘在《中国人学英文》(1947) 一书中指出: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是不知不觉地把英文当作和中文差不多的东西看待,不知不觉地在那里比附。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1、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比较两个或者多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通过
系统比较方法,揭示语言演变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2、目的:对比语言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一种语言的系统发展史,特别
是探索系统演变的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3、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开始进行了,
当时将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比较研究。
到改革时期,约瑟夫·勃罗瓦(1549年~1590年)首先把语言学研究从古典研究上拓宽到比较重点,并由此发展出了语源学,成为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4、方法:对比语言学研究侧重于系统比较,主要采用“系统比较法”作为比较
语言要素的主要方法,即比较语言要素是按照系统性、鉴别性等原则来进行比较
研究,结合实证研究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词汇、形式等要素的模糊性进行深入量化的研究。
5、应用范围:对比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比较相近的语言或者不同类型
的语言,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历史演变,从而发现语言的演变规律。
6、典型案例:一个典型案例是牛津大学蒙特利尔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心(CCLA)开展的《欧洲文化语源学研究》。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比较从蒙古语系充
满活力的分支,从而找到一般概念的以及推断研究的结论.
7、使用价值:对比语言学把语言系统的历史演变作为比较对象,可以更加明
确地发现并揭示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推知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对比语言学可以为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作业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姓名:朝鲁门学号:017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叶斯帕森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例如,通过对英语的历时比较,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等四个阶段。
其语法演变的总趋势表现为从一个综合型的语言逐步向一个分析型的语言发展,即词的屈折变化逐渐减少,语法意义的表达越来越多地依赖语序以及介词等语法作用词的运用。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的语言史及其分科(如词源学、古今比较语法学等研究的主要方法。
象限Ⅲ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不同语言(一般是亲属语言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进行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探讨语言之间的历史联系,并据此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或构拟某一组亲属语的共同原始语(proto-language,找出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发展规律. 例如,语言学家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之向的历时比较研究,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这些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关系,推断出原始印欧语的大致形式。
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往往需要与同一语言的历时比较相结合,这就形成了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又称比较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发端于十八世纪末,到了十九世纪,逐步发展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象限Ⅳ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静态的(主要是现时状态的比较,以便找出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根据比较的目的和所涉及语言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大致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的目的是试图找出世界上所有语言在形式结构上的共有特点和某些具有倾向性的规律,这是语言学中,语言普遍现象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第二类的目的是试图找出世界上所有语言在形式结构上的典型不同之处,并根据这些不同,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类型学上的分类。
这是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以上两类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在比较中所涉及的语言应该是越多越好,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够包括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或者至少所选的语言能够代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
因此;在这两类比较研究中,必须建立一个包括世界上各地区许多语言的语料库,例如,Hawkins(1983对语序普遍现象的研究便涉及到大约350种语言。
第三类比较则通常局限于两种语言之间进行。
有时虽然也可能包括两种以上的语言,但这时我们却不必去考虑所比较的语言是否具有代表性,因为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典型区别,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形式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及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而言的不同之处。
这便是对比语言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对比语言学下这样一个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e task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s to make synchronic contrasting study of two or more languages, to describe 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and to apply the research into other relevant fields.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对比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是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
一方面,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普遍语言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包括对比语言学在内的任何语言学分支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也能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It is firstly,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re close to but different from othe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On one hand,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are the issues that common linguistics need to study. They also offer important theory foundation for any branch of linguistics including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On the other, the respective study of each branch of linguistics mutually completes and promotes each oth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can be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ubjects, and vice versa.第二,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它不同于一般的描写语言学,因为描写语言学一般是对某一种语言加以描述。
Secondly,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s a contrasting description that differs from ordinary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as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generally describes one language.第三,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这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在其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
这将对比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语言发展史的研究区别开来。
在实践中,所谓共时对比,主要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时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不过也并不排斥将某一语言的现实状态与另一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进行对比,比如将现代汉语与古希腊语进行对比。
Thirdly,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s a synchronic study, which means that the object of study is a status of language in its development, no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This feature distinguishe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from either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or the study on histor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the so-called "synchronic contrast" is mainly to make a contrastive description of the temporary status of two or more languages. Yet it does not exclude the contrast between a temporary status of one language and a historic status of another language, tak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olden Greek as an example.第四,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中的“对比”一词便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一侧重点,以示与一般的‘比较”相区别。
’当然,这种不同是建立在相同基础上的不同,没有多少相似之处的不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Fourthly, though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mong languages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 former part has been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word "contrastive" in the term of this subject is used to highlight this point, in the purpose of differing from commo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These differences, however, are found on the basis of same foundation because differences with few similarities are meaningless.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起源创始人创立时间代表作标志欧洲德国洪堡特(Humboldt)1820年《语言比较研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对比语言学的诞生Between Language Comparative Study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nguageÜber das vergleichende Sprachstudium in Beziehung auf die verschiedenen Epochen der Sprachentwicklung丹麦叶斯柏森( OttoJespersen1924年《语法哲学》ThePhilosophy ofGrammar“新的比较语法”的提出美国沃尔夫(B.L.Whorf 1941年《语言与逻辑》第一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The Origin of Wester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1、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