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中生死意识
《关于郭沫若的生死》及其他
生平 思 想研 究
《 关于郭沫若 的生死》 其他 及
弋
我 在 搜 集 和研 究 中 国 2 0世 纪 2 代 末 3 0年 0
年代初的左翼文化运动史料的过程 中,曾留心潘 汉年的有关史料。 13 年 4 1 在 90 月 0日出版的《 出 版月刊》 第四期上 , 我找到 了潘汉年的一篇重要佚 文——《 关于郭沫若的生死》 ,这具有多方面的史 料价值 ,也为潘汉年 3 年代负责 中央文委工作 , O 开展文化、 出版 、 文艺界的联络统战工作提供了一
郭之 生死是 家常便饭? 目前可以告慰朋友们 的: 但 郭
沫若 尚未被 杀 。假 如 我们 转过 眼睛 来看 看各 地 的被 杀的 工农群 众 , 那对 郭 沫若之 生 死 , 是 值 不得 我 们如此 注意。
马路 ( 今福 州路——引者 ) 书店里去 , 总有许 多朋友 , 以郭沫若生死问题来询 问, 有时我答
为了介绍潘汉年这篇佚文内容 , 先要说明一 些至今未曾有人道及 的潘汉年和西门书店 、出版 《
2 5
月刊》 等的背景材料 。12 年下半年 , 99 党中央加强
了对文化工作 的统一领导。担任中央文化工作委 员会 书记 的潘汉年具体领 导了 12 ~ 13 99 9O年 蓬勃发展的左翼文化运动。进步出版界在这一左 翼文化运动的热潮中也作 出了努力 ,出版 了大量 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著作和马列 主义理论 , 革 命 的文 艺书 刊和译 作 在整 个 出版物 中 占有 较大 的
复他 们说 是谣 言 ,他们 好像 我 故意 安慰 他们
一
再 附带告诉你一件事,现代小说》尚未 《
禁止发 行 。
论郭沫若早期诗歌中死亡意识
论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摘要郭沫若早期诗歌具有浓郁的死亡意识。
这种在诗行中反复闪现的死亡意识,不仅强化了诗歌的情绪表达,对诗歌的内在结构进行赋形,还深深影响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美学风格。
当然,死亡意识的形成根源于风云激荡的时代氛围和作家不幸的爱情经历,而它的升华则得益于作家早期浪漫唯美的美学趣味与泛神论的思想底蕴。
关键词:郭沫若早期诗歌死亡意识情绪结构风格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在郭沫若早期诗歌中,死亡意识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不断闪现,反复回响。
如在《凤凰涅》中,那凤鸟与凰鸟又是“起舞”,又是“歌唱”,然而它们所有的匆忙恰是在筹备一场盛大的火葬;在《天狗》一诗中,那吞食一切的天狗,最终又在疯狂自虐中爆裂消亡;在《死》一诗中,抒情主体把现实世界中恐怖冰冷的死比喻成“我的情郎”;而在《死的诱惑》中,死亡又化身为多情的女郎;等等。
那么,在早期的诗歌创作中,郭沫若为什么如此青睐死亡这一意象?郭沫若的诗歌是崇尚情绪表现的,在对死亡主题的不断强化、对死亡意象的反复渲染中,诗人究竟意欲传达怎样的情绪?再者,郭沫若的早期诗歌,以激昂的情绪、瑰丽的想象、宏伟的构思与悲壮的风格于“五四”诗坛横空出世,那么,这种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诗人浓郁的死亡意识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加以探析。
一死亡意识对郭沫若诗歌早期情绪表达的强化郭沫若早期诗歌特别重视情绪的酝酿与传达,他认为,“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olod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
”他甚至更直接地用公式来表达对诗的理解:“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在这些阐释中,郭沫若把情绪放置到诗歌本体的地位。
因为直觉是情绪激发的门户,想象是情绪飞翔的翅膀,它们和“适当的文字”一起,共同导向诗意情绪的传达。
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情绪指向非常明确,呈现出两极对立的爱恨情绪。
不朽的生命力——郭沫若《天狗》解析
摘要:郭沫若笔下的“天狗”已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狂奔了将近一个世纪,即便是在今天,“天狗”的形象依然鲜活,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总体来说,《天狗》是时代的产物,主体意识的觉醒唤起了诗人与诗歌的重生。
在作家与文本的互动下,原始本能性与创造性同时迸发,《天狗》变成了诗歌中的摇滚乐。
经过浪迹淘沙,在接受群体内形成了公共期待视阈,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效应。
另外,《天狗》的诗美追求与诗歌生命结合成一个密不可分整体。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当成我们所面临的诗歌重建任务的启示。
关键词:郭沫若;天狗;原始本能;生命“五四”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滥觞,这股衍生在源头的文学潮流迅速发展成为一股激流,推动并渗透进中国文学的内部机制。
可以说,在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探索的进程中,不管对其文学史如何断代(或许这种“断代史”本身的规制就是不合理的),各个断代史的内部话语形态(有时候表现为潜在话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五四”精神或“五四”气质。
郭沫若作为浪漫主义新诗的巨子,他的诗作《天狗》恰好能够准确地提炼出“五四”时期的精神风貌。
而“天狗”这样一个时代缩影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飞奔”了将近一个世纪,以狂飙突进、把日月来吞的豪气引爆了现当代文学的创作风气,贯穿起十七年文学的“跃进”,文革文学的“激情”,乃至新时期文学的“重生”。
即便是在今天,“天狗”这一鲜活的形象,依然蕴育着旺盛的生命力,散发出青春的气息,依然在现代人的接受视野里“歇斯底里”地“狂欢”。
一、主体的觉醒:诗人与诗的重生“五四”时代是一个觉醒的时代,“五四”文学通常被唤作是“人性文学”。
几千年封建思想对人性的压抑,人的主体意识逐渐模糊成“陌生化”问题,人对“人”本身存在的追问也无意识地成为创作盲区。
文学革命初期,周作人针对此种非人的文学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富于人道主义的启蒙思想。
然而,“人的文学”仍然是被动的文学,文学仍然是人的附庸,是创作主体制造出来“为人生”服务的精神产品而已。
生与死_郭沫若文学创作主题之矛盾
2005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 o 6,2005(总第94期) JOU R NA L O F M U DA N JIA NG CO LL EGE OF EDU CA T IO NT ota l No 94[收稿日期]2005-07-25[作者简介]程锦(1971-),女,河南永城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与死郭沫若文学创作主题之矛盾程 锦(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 郭沫若是一位充满矛盾的文学巨星。
他的开一代诗风的 女神!和获得巨大社会效应与政治效应的∀抗战六大史剧#,在创作主题上均存在着矛盾。
这是作家个人与特定历史背景矛盾性和复杂性相结合的结果。
剖析此矛盾现象,对研究郭沫若的创作及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有帮助。
[关键词] 创作主题;诗歌;历史剧;矛盾[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5)06-0003-03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巨星,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的又一面旗帜。
他在诗歌、戏剧、小说、历史研究等领域都有多方面的成就,尤其在诗歌和历史剧创作上,他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同时他又是一位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文学巨星,他的形式自由、开一代诗风的 女神!与获得巨大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的∀抗战六大史剧#,在创作主题上均存在着矛盾。
这是作家个人与特定历史背景矛盾性和复杂性相结合的结果。
探讨此矛盾现象,对研究郭沫若的创作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有帮助。
∀五四#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时代,也是一个催生天才和杰作的时代。
在革命高潮中具有兴奋快、热度高特点的青年诗人郭沫若,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为∀个人的郁积#和∀民族的郁积#寻找到了∀喷火口#和∀喷火的方式#,用火山爆发般的激情,为一场伟大的新革命的降临而纵声欢呼,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正如闻一多说的:∀∃五四%后之中国青年,他们的烦恼悲哀真像火一样烧着,潮一样涌着,他们觉得这∃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宇宙真一秒钟也羁留不得了。
凤凰涅盘的诗歌主题
凤凰涅槃的诗歌主题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叙事诗,发表于1920年,后收入诗集《女神》。
此诗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
它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体自焚,从烈焰中新生的神话传说,鞭挞丑恶的现实,呼唤美好的未来。
在《凤凰涅槃》中,凤凰“集香木自焚”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的精神,“复从死灰中更生”则是创造意志的写照。
新生后的图景是诗人对五四后中国的创造性想象。
在此诗中,“凤凰更生歌”被描绘为祖国的新生之歌,新生的凤凰被视为《女神》中的自我化身。
这不仅是对新鲜、净朗、华美、芬芳、和谐、自由的新中国的想象和描绘,而且为之欢唱、赞美,爱国之情由沉郁而激越。
此外,该诗由一个“小序”和四章组成,结构缜密完整,戏剧化的诗或诗化的戏剧的元素也很明显。
因此可以说,《凤凰涅槃》的主题借神话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
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阅读及赏析
郭沫若《凤凰涅槃》原文阅读及赏析《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的一篇哲理诗。
在这首诗中,郭沫若以凤凰涅槃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世界的环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原文参考:凤凰涅槃,焕然一新。
羽翼丰满,光辉四射;智慧与力量,双倍倍增。
烈火中燃尽身躯,化为灰烬的凤凰,又在凤凰涅槃的灰烬中重生;涅槃之火,焚烧不凡之魂。
敢于迎接挑战的心灵,淘汰退缩之念,时时专注强化自我,总能在涅槃的火焰中重生。
长路漫漫,莫等闲。
耐心深思破局,才能成功;凤凰喻我们,磨难锻造,千锤百炼,才能更强大,更高贵。
赏析参考:《凤凰涅槃》这篇诗歌运用了凤凰的形象,表达了破旧重生,超越自我,强大成长的主题。
诗歌的开头以“凤凰涅槃”为题,预示着一次彻底的变革,一种凤凰从灰烬中重生的绝佳形象,引人深思。
其后,作者用表现手法描述凤凰燃尽身躯,化为灰烬,不断涅槃的过程,表现出在经过种种挫折和磨难之后,心灵经过了重新垂范。
同时,这一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智慧与力量双倍增加的概念,象征着在深思熟虑的过程中,心境得以突破,迎来精神上的升华。
在《凤凰涅槃》中,诗人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意象来表现主题,把生命与凤凰对应起来,将涅槃之火的明能量象征成自我提升的力量。
这篇诗歌以其简练明快的语言设定,吸引读者的眼球。
从凤凰涅槃的元素、智慧与力量的双倍增加、及涅槃之火的焚烧,都旨在告诉我们,生命需要经历磨难,需要在痛苦中得到升华。
这篇诗歌可以上升到高飞的凤凰,并回到灰烬中,然后再次升华,体现了生命与时间之间的奇妙关系。
总之,《凤凰涅槃》是一篇深刻的哲学诗歌,充满了哲学意味。
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与思考,同时表达出艺术家对生命力的敬仰。
通过诗歌,郭沫若呈现出一种精神的向上、挺拔、阳刚。
即使在困难的日子里,也要一路前行,像凤凰一样,坚定、勇敢地实现我们的梦想。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郭沫若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朗读这两首诗 2.分两组讨论
(1)明确诗歌大体内容 (2)研讨诗歌语言、思想内涵 (3)自由发表意见,两组相互质疑 (4)两组各选一名代表,宣布研讨结果
第一首: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切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第三首: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 精神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2.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3.朗读指导 4.鉴赏方法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 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 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 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 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 的革命精神。
表达斗争到底的决心。
提问:“招”可否换成“收”、“率”?
“收”:收集 重在“搜索”,不合语境。 “率”:率领 “招”:招集 空间广阔 声势浩大 领导形象 不含“聚集”之意
如何鉴赏诗歌
1.诵读法 2.延伸阅读 3.字词鉴赏 4.把握思想内涵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一柱天南百战身
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长沙市二十六中学
潘雪陵
一 二 断头今日意如何? 南国烽烟正十年,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头须向国门悬。 此去泉台招旧部, 后死诸君多努力, 旌旗十万斩阎罗。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精读 自读 美读
①“断头今日意如何”
生死观中的创造性精神探究——浅析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
第10卷第4期Vol.10,No.42019年7月Jul.,2019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生死观中的创造性精神探究——浅析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严方舟(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郭沫若的诗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今对郭沫若诗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其中的泛神论思想与反抗意识,忽视了郭沫若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索,而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中出现的许多意象往往都展现出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进行的人生思考。
本文从郭沫若对待生死的态度切入,分析其诗歌创作不同阶段下生死观的变化并反映其中所”现的创造性意义。
关键词:郭沫若诗歌;生死问题;创造性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69-03朱自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这样评价郭沫若:“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一一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反抗精神。
”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他的诗歌中除了泛 神论与强烈的反抗精神外,对人生的根本问题也进行了清晰的阐释,而其中所体现出的生机勃发的创造性精神使郭沫若区别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家,开创了一代诗风。
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五四前期(1919前)、五四时期(1919-1921)与创造社成立以后(1921-1928)。
不同阶段的诗歌体现出对生与死关系的不同思考和态度,并导致所体现的创造性精神的不同内涵。
一、五四前期一悦死恶生观下的创造精神发展郭沫若青年时曾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泰戈尔的思想源于印度古代奥义书和吠檀多哲学,《五十奥义书》第一篇《爱多列雅奥义书》提到:“太初,此世界唯独’自我’也。
无有任何其他(闪)眼者(生物)。
彼自思惟,我其创造世界夫,彼遂创造此诸世界,洪洋也,光明也,死亡也,诸水也。
”即世间一切皆由“彼”所创,“彼”可创造万物。
而郭沫若将这种“创造”引申到了文学创作上,认为正像神可以创造万物一样,诗人也“可以在身之周围随处创造乐园。
幻梦的背后——浅析郭沫若的《残春》
幻梦的背后——浅析郭沫若的《残春》简要评析郭沫若的残春以下:
郭沫若早期短篇小说《残春》,以当时流行的知识分子的苦闷为主题材,却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试图用有关无意识理论来探悉小说主人公内心世界,揭示其内心真正的精神世界。
郭沫若的小说《残春》揭开了主人公白日不能实现的欲在梦中折射出来的心理。
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及其生死存亡都决定于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及其变相冲动。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以及弗洛伊德为说明这三种心理状态而引入的本我、自我、超我等概念,恰恰可以解释《残春》中我的情欲、爱欲、潜意识、意识以及由此引发的意志、思想、生命意识的流动过程,这就是“我”在与s姑娘的爱欲情感和与妻子的忠诚情感之间出现的潜意识与意识交相起伏的过程。
在作品里,“我”的这两种感情彼此纠合在一起,时而潜意识溜出,时而意识主宰,心灵深处的“本我”时时萌动,“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中徘徊,“超我”又在理性的情感的控制下压制“本我”,呈现理l生的面貌。
由此,我们说《残春》在心理意识上的表露,完美地呈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赏析】在郭沫若看来,无限的宇宙涵映在有限的个体生命之中:“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好像一张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涵映着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波翻浪涌起来,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
”(《三叶集》)当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宇宙生命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系,郭沫若以新的灵感方式改变了自己视觉感应中的宇宙秩序。
他已经大大偏离了古代作家的视觉常规。
他不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夜空。
夜空引诱着他的幽思遐想,使他以审美化的态度与无限的宇宙进行更直接的交流。
在郭沫若的生命节奏中,既有“鼓舞调”,也有“沉静调”(《论节奏》)。
他的《星空》诗,便是“鼓舞调”的夜空的巡礼。
在他笔下,夜空是那样奇丽可惊,那样荡人心肺。
他歌唱道:“美哉!美哉!/永恒不易的天球/竟有如许变换!/美哉!美哉!/我醉后一枕黑酣,/天机却永恒在转!”而《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则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
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洁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
从有限走向永恒——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死亡观的嬗变
中回
研
的美好 的希望的孕育 。如果说在 《 湘累》、 《 死的诱惑》等作品中死亡作为结束痛苦生
隰建 尜但
命的手段还有一 定的消极因素。那么在 《 风 凰 涅 巢》 中诗人 唱的 便是热 烈 的死亡 赞歌 了,在这里死亡是人生旅程最终最 高也是最
论郭沫若文学创作 中死亡观的嬗 变 望。作为 中华 民族的化 身同时也是一个无 希
私 无畏 的叛逆者形象的 “ 风凰 ”,从 已经生
圆满的境界 ,孕育着~个 更加美好 的新生的
身外的 宇宙 “ 冷酷如铁 ” “ 黑暗如漆 ”, 自身的内 宇宙也失去 了年轻时候的 “ 新鲜 ” “ 甘美”
亡作 为一种神 秘的意蒙被 反复吟 咏 。这种现象 绝非偶然, 和超越死亡 ,在这一宗 旨上郭沫若 与其 他作家是一致的, 它反 映了作家 的一种审美选择 : 即在对死亡 的审美观照中 不 同的是 郭沫 若 笔下 的死亡 是那 么美 丽平和 ,富 于诱惑 表达 作家 对生命蕴奥 的探 索以及对理想 生命形 态的构想与 力 。与揭 示社会吃人本质 的死亡主题 的沉重悲怆乃至绝望 追求 。本文拟 以 “ 四”时期的诗歌与三 、四十年代的历 相 比,郭沫若 的涅架意识不仅是独特 的,而 且有着张扬 自 五
死的哀歌: “ 魂散魄空存 ,苦身死未早……有生不足乐,常 但衡定死亡 的价值 、选择生或死的方式却要 由人的意志来决 望早死好 。”作家柔弱的心灵充满 了对人生的厌倦 ,在悲恸 定。没有价值 的生,生不如死 ,有价值的死 ,虽死犹生,正 哭泣中竟至于 “ 出门寻死去”。 如 《 虎符》 中侯 赢所 说: “ 的时候 ,死是永 生,有的时 有
“ 华 ”和 “ 爱 ” ,为 了埋 葬这 “ 外 的 光 欢 身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深圳市田东中学詹泉洲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初期浪漫派诗人诗歌中的死亡意识,受过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影响。
他们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进行了改造,使“我”拥有神的无穷力量,正因如此,他们感到自己是强者,对世界、未来充满信心,这使他们的诗染上了乐观的情调。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说过:“诗人底宇宙观以Patheism(泛神论)为最适宜。
”①“泛神论便是无神论。
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
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
”②既然我即是神,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
人到无我的时候,与大自然化为一体,死亡也就不存在了。
这种瞬间永恒的精神,倒是跟庄子的思想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庄子“把有限相对的感性世界与无限绝对的净土(印度)、理念世界(西方)合而为一,从而以使一切都归于混沌的‘天人合一’来解脱生命的痛苦和死亡,使人在有限相对的感性现实中就达到了生命的无限绝对的永恒。
”③此外,初期浪漫派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受尼采、叔本华、庄子、儒家思想、英法德浪漫主义诗歌等的影响。
集中考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诗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少年的时期的郭沫若就由于多重的失望而开始思考生死问题了,他的《澡堂狂吟》表现了厌世思想。
1914年初,郭沫若满负身心创伤来到日本,但饱尝了由孤独、婚姻的失意及受岐视而带来的悲哀和凄凉,死之精灵又飘进他的心灵深处。
人生本来应享有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幸福。
而如今的世界却是“屠场”、“囚牢”、“坟墓”、“地狱”(《凤凰涅槃》),如此的世界,如此的社会,只能使人多活一天就多一份耻辱与痛苦!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不管个体生命在生的瞬间是平淡或灿烂,都逃不过死亡。
既然死亡是必然,那又何必在这悲惨世间苦苦挣扎、跋涉?!有了这种对死亡的超然情愫,郭沫若才会把死神当作自己久别的情人来拥抱、亲吻、爱恋与渴盼。
现代诗: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作者介绍与及诗歌赏析
现代诗: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作者介绍与及诗歌赏析《凤凰涅盘》(郭沫若)一名,菲尼克司的科美体天方国古有神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恐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
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
广雅云:凤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曲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烈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香木集高了,凤已飞倦了,凰已飞倦了,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凰又扇,山上的香烟弥散,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香木已燃了,凤已啄倦了,凰已扇倦了,他们的死期已近了!啊啊!哀哀的凤凰!凤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壮!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飞来观葬。
凤歌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那儿来?你坐在那儿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那儿来?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他从那儿来?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昂头我问天,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海正扬声而呜。
啊啊!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便是把金刚石的宾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你到底为什么存在?我们飞向西方,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南方同意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郭沫若屈原最后一句理解
郭沫若屈原最后一句理解
郭沫若的《屈原》最后一句话是:“他死了,他死了,他要活在我们的心里。
” 这
句话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敬仰和纪念之情,同时也寓意着屈原的精神和思想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
在郭沫若看来,屈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个坚贞不屈、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战士。
屈原的遭遇和牺牲,让郭沫若深感悲愤和痛惜,但他也坚信,屈原的精神和思想将永远闪耀着光芒,为后人指明方向。
因此,郭沫若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纪念,同时也呼吁人们要铭记屈原的精神和思想,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郭沫若的语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郭沫若的语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郭沫若,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革命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激情与智慧。
他的言行、作品中凝聚着对人生真理的深刻思考与领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语录。
其中一句语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然被人广泛引用和传颂着。
这句格言寓意深远,蕴含着郭沫若对于人生、历史、奋斗的独到见解。
从这句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生命的肯定与价值的探讨。
首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郭沫若对于人生的看法。
他认为生命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的,这是自古以来人们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每个人都将走向终结,这是人生的必然。
这句话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而“留取丹心照汗青”则传递出了郭沫若对于历史与传承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虽然有限,但是只有那些胸怀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的人才能留下真正的印记,才能为后人树立榜样,照亮前进的道路。
郭沫若曾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社会变迁与历史巨变,他深深明白只有那些用心血和努力创造辉煌的人们,才能在历史中留下不朽的丰碑。
因此,他倡导每个人要秉持坚定的信念,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这句语录中的“丹心”两个字更是充满了哲理与力量。
丹心,代表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追求和奋斗的精神,正如炽烈的火焰,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炽热与张力。
拥有丹心,就意味着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与挑战,都能坚守初心,不忘使命。
而只有这种炙热的丹心才能照亮历史,给后人以启迪与激励。
郭沫若的这句语录,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激情与对于生命与历史的思考。
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肯定与珍惜,也鼓舞人们在任何困境中都坚持追求真理、追求梦想的勇气与决心。
无论处在何种环境,我们都应当牢记这句话,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保持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用一颗执着的心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正如郭沫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只有拥有丹心的人,才能在生命有限的过程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领略《七年级语文教案》中郭沫若的生命之美
《七年级语文教案》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指导,其中涵盖了许多文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其对于文学、语言、生活等方面的有益思考。
而本文将从教案中的郭沫若先生的文章入手,并试图探索其中的生命之美。
郭沫若是新民主主义文艺的先驱,其所处的时代特别动荡,而他所写的文章也紧扣着时代的脉搏。
然而,我们从他的散文作品中不难发现,他最为关注的是生命本身。
“生命,就是一种创造。
”在他的《创造生命》中,郭沫若笔下的生命是如此地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创造的关系,而生命的创造则贯穿其中。
他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渲染了秋天的缤纷,而生命的灵性和美好也在其中显现。
“生命,就是一个田地。
”在他的《田野》中,郭沫若将生命比作一片田野,每一颗突出的麦穗都是生命的韵律。
他写道:“这辣辣的麦风声,在午后,会替我作曲;这大地的鼓动,在我身旁,会唤醒我的心灵;这麦穗的颠簸,在我足下,会跳起生命的韵律。
”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地与生命的交融,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丰的收获之美。
“生命,就是一片马头琴。
”在《小忆大唐》中,郭沫若将生命比作一片马头琴。
他说:“庄严的乐章,不断响起在我内心深处;响彻在我的祖国,和世界共鸣。
”这里的马头琴是他故乡内蒙古的音乐文化代表性之一。
而郭沫若将其与生命相比,不仅是为了表达他的家乡魅力,更是为了强调生命的内在价值。
如同琴弦振动,我们的生命也在各种经历之后变得更加饱满、更加灵性。
“生命,就是一个火辣辣的夏天。
”在《我的美芳园》中,郭沫若将生命比作火辣辣的夏天。
他描述了自己的一次旅行,那是夏天的尾巴,阳光下的草地和比利牛斯山向后延伸。
他说:“这里的生命,像是一道道直切我的肌肉,注入我的血里。
是那种热力,像是烧红铁铺的火。
”这里的生命岁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心灵,燃起了我们的热情与爱。
生命的美丽在郭沫若的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他把生命看作是一次次的创造、一片片的丰收、一曲曲的音乐、一段段的经历……通过这些描写,他表达出生命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的死亡意识
第19卷 第l0期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2005年10月 V01.19 N0.10 Joum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ct.2005【语言文学】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的死亡意识+吴小华1”,靳明全2(1.重庆工学院,重庆400050;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古今中外,一般情况下,大凡常人都忌讳在言语中提及死亡,害怕思想上笼罩死亡的阴影,可奇怪的是千古文人都曾以死亡为话题,探讨生与死这两种生命状态的意义。
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有着或相似或不似的诠释,郭沫若与川端康成在死亡意识上也有着分歧和共鸣。
1 不期而遇的死亡主题人生有生、老、病、死4个生命阶段,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它就不能不关注死亡这一客观生命阶段,因此死亡也如同爱情、战争一样是文学艺术创作共同的、永恒的主题。
郭沫若和川端康成的作品不约而同都有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这一主题在二者的著作中占有相当份量。
郭沫若认为“生命与文学不是判然两物。
生命是文学的本质。
文学是生命的反映。
离了生命,没有文学。
”…这里郭沫若所说的生命当然包含着死亡这一阶段。
川端康成也说:“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
”[2]+收稿日期:2005—07—06 作者简介:吴小华(1977一),女,g日Jll人,硕士,主要从事文学研究。
摘要: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对死亡这一文学主题的敏感度是不相上下的,但二者在生死临界点上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无畏、果敢和洒脱的,一个则是恐惧、感伤和缠绵的,让人困惑的是二者最后又殊途同归:看通生死、以死为美。
观照上述现象,剖析了导致二者死亡意识相同与不同背后的社会时代、人生境遇、人生观、世界观、中日文化等因素。
关键词:郭沫若;川端康成;死亡意识由圈分拳鲁.l207.65:Il09.5 支献标识码.A 支童编号:1671—0924(2005)10—0122—04 ̄gn tittle Consciousnesses of Guo Moruo and Kawabata Yasunari on Death WU Xiao-hua1'2, JIN Ming-quan2 ( 1.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2.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Abstract: The alertness to death, a literary topic, of Guo Moruo and Kawabata Yasunari is equally  ̄atched. However,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critical poin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re entirely differ-  ̄: ̄ ̄: one is fearless, courageous and free and easy, and the other is fearful, sentimental and lingering.  ̄' ̄7! ̄at  ̄nakes people bewildered is they reached the same goal by different routes: they saw through life . and death and took death as beauty. Based on above-mentioned phenome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Such as social times, life circumstances, values of life and the world,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 tures that led to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their consciousnesses of death. Key words: Guo Moruo; Kawabata Yasunari; consciousness of death 吴小华,等: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的死亡意识 l23 郭沫若作品中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贯穿了死亡主题。
郭沫若抗战史剧表现的生死观
View of Life and Death in Guo Moruo's Historical
Anti-war Drama
作者: 陈鉴昌
作者机构: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出版物刊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4-57页
主题词: 郭沫若 抗战史剧 内容 生死观
摘要:郭沫若的抗战史剧,选材立意追求普遍性,突出表现为反映人类永久关心的生死问题。
它依靠戏剧冲突所表现的生死观,具体内涵包括三点:讴歌人民大众的崇高生死观,鞭挞剥削阶级的卑劣生死观,昭明生存与死亡的辩证关系。
艺术作品如何避免速朽而永葆青春,郭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郭沫若诗《凤凰涅盘》是一首现代诗歌,由郭沫若所作,发表于19
郭沫若诗《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诗歌,由郭沫若所作,发表于19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诗歌。
由郭沫若所作。
发表于1920。
后收入《女神》诗集。
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
本诗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恶痛绝。
势不两立。
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
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
同时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
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作品名称,凤凰涅槃。
创作年代,1920年。
作品出处,《郭沫若诗集》。
文学体裁,现代诗歌。
作者,郭沫若。
《凤凰涅槃》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
通过凤凰集木自焚。
从烈焰中更生的故事。
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
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
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
全诗基调雄浑悲壮。
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作之一。
序曲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又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的死期已近了!啊啊!哀哀的凤凰!凤起舞。
低昂!凰唱歌。
悲壮!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凤歌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
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
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
腥秽如血!宇宙呀。
宇宙。
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哪儿来?你坐在哪儿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郭沫若诗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儿来?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论郭沫若的生命观
作者: 张斌
作者机构: 山东省烟台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页码: 40-42页
主题词: 郭沫若 生命观 “五四”时期 否定之否定 40年代 生命意识 文学创作 《女神》 生命意志 浪漫主义 历史剧 生命力 诗歌 情怀 诗人
摘要:从"五四"时期的诗歌到40年代的历史剧,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始终饱含着一股强烈的生命意识,贯穿着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与探索.早期以<女神>为代表,诗人以澎湃激荡的浪漫主义情怀不遗余力地张扬自我的生命意志,高歌破坏与创造的生命力,通过对生命的否定之否定,追求"一切的一与一的一切"的融合与永恒,但他这种以个性解放为基调的热烈追求不可避免地要导引到一种悲剧的情境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郭沫若诗歌中的生死意识
摘要: 在郭沫若的诗歌里,不仅有创新、革命、激情,还有生命、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等等,特别是诗人在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对自然界的崇拜,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和关照,值得后世研
究和效法,本文通过对郭沫若诗歌中的生命和死亡的分析,来展现
郭沫若对生命、死亡以及自然的思考。
关键词: 郭沫若诗歌生命死亡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初期浪漫派诗人诗歌中的死亡意识,受过斯
宾诺莎泛神论的影响。
他们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进行了改造,使“我”拥有神的无穷力量,正因如此,他们感到自己是强者,对世界、未来充满信心,这使他们的诗充满了乐观的情调。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说过:“诗人底宇宙观以
patheism(泛神论)为最适宜。
”“泛神论便是无神论。
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
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
”既然我即是神,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
人到无我的时候,与大自然化为一体,死亡也就不存在了。
这种瞬间永恒的精神,与庄子的“把有限相对的感性世界与无限绝对的净土(印度)、理念世界(西方)合而为一,从而以使一切都归于混沌的‘天人合一’来解脱生命的痛苦和死亡,使人在有限相对的感性现实中就达到了生命的无限绝对的永恒。
”这两种思想有很多类似之处。
此外,初期浪漫派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受
尼采、叔本华、庄子、儒家思想、英法德浪漫主义诗歌等影响。
本文集中考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诗歌
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二
少年的时期的郭沫若就由于多重的失望而开始思考生死问题了,他的《澡堂狂吟》表现了厌世思想。
1914年初,郭沫若满怀身心创伤来到日本,但饱尝了由孤独、婚姻的失意及受歧视而带来的悲哀和凄凉,死之精灵又飘进他的心灵深处。
人生本来应享有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幸福。
而如今的世界却是“屠场”、“囚牢”、“坟墓”、“地狱”。
对郭沫若来说,死已不再是悲剧,而是解除一切烦恼、痛苦与不幸的灵丹妙药。
叔本华曾说,死亡是对无法生存的现实的一种背叛和反抗。
联系郭沫若死亡意识产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郭沫若死亡意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生的执著和依恋。
正因为如此,才使此时的郭沫若没有完全走向颓废消极甚至自杀的道路。
“悦死恶生”作为对生命的反动,乃是庄子的发明。
庄子认为“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庄子的观点对少年郭沫若的死亡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郭沫若又写道:“偷生实在苦,决死复何难。
”(《郭沫若旧体诗词集》)可见,少年郭沫若也并不是真的要拥抱死神,从这里又可以看出他的死亡意识又有别于庄子。
少年郭沫若“悦死恶生”的死亡意识,其实正是个体生命忧患意识的觉醒。
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死亡观,是以宗法伦理秩序和群体价值为视点,更兼有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义殉身精神。
这种超越个体生命进入崇高道德范畴的生死观和生命价值取向,淹没了个体生命死亡的忧患意识。
因此,郭沫若这种忧患个体生命的死亡观无疑是对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死亡意识的反动。
把生命的价值取向由群体转向了个体,由儒家的外在事功的追求转向了内在心性的自足。
五四运动爆发后,郭沫若从黑暗如磐的中国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在致宗白华的信中,他说:“我如今却除了法门,我要朝生处走了。
”
五四时期郭沫若诗歌中的死亡意识,首先表现在他认为死是生的创造前提。
巴霍芬在《原宗教与古代的象征》中指出:“死是生的前提,只有在此关系中,即在不断的毁灭中,创造之力才会生机勃勃。
从而,生成与消亡是相互关联着的。
”只有在生与死的永恒交替中,才有不断超升的生与死的永恒之流。
郭沫若在《女冲之再生》中,借众女神意象传达了这种哲理内涵。
面对被那些“武夫蛮伯”糟蹋得稀烂的宇宙天体,众女神毅然让旧的宇宙烂去,而要“创造一个新鲜的太阳”。
在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面对有如地狱般的宇宙,凤凰不顾群鸟的嘲笑,毅然点燃熊熊大火,慷慨赴火,希望在死灰中获得永生。
当凤凰高唱“更生歌”之际,“一切的一,更生了”。
腐败、黑暗、充满残杀的宇宙变得“自由”、“新鲜”、“欢乐”。
在郭沫若看来,死不过是未意识到的沉没。
死对人来说,有如音乐一般,它是一种甜柔的渴求。
死并不是最后的外在的终结,而是当下瞬时存在的一部分。
同时死的胁迫把生命从真的麻木的沉沦中唤醒,促使它投
入最后的超升。
在死的时刻,生之大门才敞开它生命的全部现实性。
所以郭沫若要高擎“破坏”之大旗,渴盼“毁灭”,崇拜“力”,要“不断地毁灭,不断地创造。
”
对生与死的创造关系,尼采曾作过极端的推演,他说:“我告诉你们完成使命之死,这种死激励着活的人,这种死将成为活着的人的
誓言。
完成使命的人欣欣然,在满怀希望和立下誓言的人的簇拥下,去了结自己的死。
”郭沫若十分赞赏这种高度自觉的死亡意识,在《棠棣之花》中,他借聂嫈之口唱出死亡圣歌:“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
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
”这种将个人生死观自觉地纳入民族生死存亡之中的死亡观已经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求生避死是个体生命的本能欲望,面对死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常有变节偷生的事发生。
郭沫若认为,个体生命的贪生怕死心理会导致卖友求生,对革命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故郭沫若在歌颂死是生的创造前提之际,也没有忘记歌颂那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
在抒情诗《胜利的死》中,郭沫若歌颂了司克司威尼绝食而牺牲的以身殉义的壮举。
在郭沫若这个时期的诗歌中,还出现了歌颂“美丽死亡”的名篇。
他的《蜜桑索罗普之夜歌》中,借神话中的人鱼泣泪成珠的典故,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传统文化中那种苟且偷生的人生哲学,赞美在缥缈的银辉中坠落了的星辰,赞美那种有价值的牺牲。
三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
风雨飘摇岁月中的心路历程。
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
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
郭沫若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
《女神》提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一份
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
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阎焕东.凤凰、女神及其他——郭沫若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王锦厚等.郭沫若纵横论.成都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