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茶效
古人论茶功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更有具体的论述:茗,苦,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这不仅复述了古人的饮茶功效,而且总结出长久饮茶有助减肥健体。唐代是佛教和社会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佛门僧徒、文人墨客饮茶巳成风尚,他们喝茶的目的,一是为了消遣,另外则是为了提神,很多古籍都有“令人不眠、少睡”的记述。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诗句称:“破睡见茶功”。 唐代顾况在《茶赋》中论茶功曰:“滋饭蔬之情素,攻肉食之膳腻,发当暑之请吟,涤通宵之昏寐。”这说明饮茶有消食去腻、解暑驱睡的作用。另外,唐代诗人卢仝对饮茶更有深切的体会,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曰:“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的这首七碗茶诗流传甚广,博得贫’赏和好评。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曾有过“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赞美诗句,同时也说明了饮茶防病健身的功效。
明代谈修在《漏露漫录》中对青藏钦民饮茶助消化的重要性予以评述:“茶之为物,西戎土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棵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系国家大经。”
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木草纲目》科学地记载了茶的功效:“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气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又记述有:“叶气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清头目,治中风昏聩、多睡不醒。治伤署,合醋治泄痢,甚效。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葱白煎饮,止头痛。浓煎,吐风热痰涎。”
名人茶语录
名人茶语录
1.茶是一种可以提神醒脑的饮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李嘉诚
2. 喝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杰伦
3. 喝茶之所以能让人放松,是因为它可以让你专注于当下,忘
记繁琐的事情。
——汪国真
4. 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享受一样重要,而茶正是这两者的
完美结合。
——马云
5. 茶是一种可以净化心灵的饮品,它可以让你感受到内心的平
静和宁静。
——李连杰
6. 喝好茶,是一种追求品质生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身心健康
的关注。
——梁朝伟
7. 茶能够让人保持清醒和专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在工
作或学习时喝茶。
——周涛
8. 喝茶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一种增进感情
的方式。
——李娜
9.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和情
感的传承和延续。
——梁思成
10. 喝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
- 1 -。
梁章钜论品茶
梁章钜论品茶展开全文品茶余侨寓浦城,艰于得酒,而易于得茶。
盖浦城本与武夷接壤,即浦产亦未尝不佳,而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浦茶之佳者,往往转运至武夷加焙,而其味较胜,其价亦顿增。
其实古人品茶,初不重武夷,亦不精焙法也。
画墁录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不着也。
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
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
”今考北苑虽隶建州,然其名为凤凰山,其旁为壑,源沙溪,非武夷也。
东坡作凤咮砚铭有云:“帝规武夷作茶囿,山为孤凤翔且嗅。
”又作荔支叹云:“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直以北苑之名凤凰山者为武夷。
渔隐丛话辨之甚详,谓北苑自有一溪,南流至富沙城下,方与西来武夷溪水合流,东去剑浦。
然又称武夷未尝有茶,则亦非是。
按武夷杂记云:“武夷茶赏自蔡君谟,始谓其过北苑龙团,周右父极抑之。
盖缘山中不晓焙制法,一味计多徇利之过。
”是宋时武夷已非无茶,特焙法不佳,而世不甚贵尔。
元时始于武夷置场官二员,茶园百有二所,设焙局于四曲溪,今御茶园、喊山台其遗迹并存,沿至近日,则武夷之茶,不胫而走四方。
且粤东岁运,番舶通之外夷,而北苑之名遂泯矣。
武夷九曲之末为星村,鬻茶者骈集交易于此。
多有贩他处所产,学其焙法,以赝充者,即武夷山下人亦不能辨也。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
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竞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
山中则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号称名种者,实仅得小种也。
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亦不可多得。
大约茶树与梅花相近者,即引得梅花之味,与木瓜相近者,即引得木瓜之味,他可类推。
此亦必须山中之水,方能发其精英,阅时稍久,而其味亦即消退,三十六峰中,不过数峰有之。
各寺观所藏,每种不能满一斤,用极小之锡瓶贮之,装在名种大瓶中间,遇贵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许,郑重瀹之。
喝茶的经典名人名言
喝茶的经典名人名言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喝茶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喝茶的名人名言1.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唐·陆羽2.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唐·皎然3.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唐·卢仝4.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5.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
——苏轼6. 世情弹指旋成尘,物外论交只与君。
试拣松阴投石坐,一杯分我建溪云。
——宋·郭祥正7. 山堂夜坐,汲泉煮茗。
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艳,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明·罗禀8. 煎茶非浪漫,要须人品与茶相得。
故其法往往传于高流隐逸、有烟霞泉石磊块胸次者。
——明·徐渭9. 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明·徐渭10. 一人得其神,二人得其趣,三人得其味,七八人是名施茶,饮茶者愈众,则离品茶真趣越远。
——明·陈继儒11. 香茗之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初阳薄暝,兴味萧骚,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拓贴,挥麈闲吟,篝灯夜读,可以远辟睡魔;青衣红袖,密语谈私,可以助情热意;坐雨闭窗,饭余散步,可以遣寂除烦;醉筵醒客,夜雨蓬窗,长啸空楼,冰弦戛指,可以佐欢解渴。
——明·文震亨12.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
精、燥、洁茶道尽矣。
——明·张源13.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
一经点染,便失其真。
古人对茶的评价
古人对茶的评价茶是中国的国饮,自古以来被广泛的赞美和推崇。
古人对茶的评价可谓是丰富多样,他们不仅从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等方面进行评价,还从茶的功效、文化内涵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对茶的评价吧!古人对茶的味道赞叹不已。
《茶经》中说道:“茶之好者,以其味清也。
”古人认为茶的味道清爽宜人,能够提神醒脑,消食解腻。
《大观茶论》中也提到:“茶以味为贵,以品为次。
”古人对于茶的味道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好的茶应该有香气醇厚,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因此,古人对于茶的味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古人对茶的香气也赞不绝口。
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会释放出独特的香气,这是茶的一大特点。
《茶经》中说:“夜闻其香,醒脑开窍。
”古人认为茶的香气能够提神醒脑,使人心旷神怡。
而且,不同种类的茶叶还有不同的香气,如龙井茶的香气清幽悠远,普洱茶的香气独特浓郁。
古人对于茶的香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古人对茶的色泽也非常注重。
《茶经》中说:“茶以绿为贵。
”古人认为好的茶应该具有翠绿的色泽,这是茶叶鲜活和品质优良的表现。
而且,茶叶的色泽还会随着泡制的时间和次数而变化,这也是茶文化的一大特色。
古人对于茶的色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除了对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的评价外,古人还对茶的功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降脂减肥等功效。
《大观茶论》中提到:“茶有解烦损、除齿腐、明目、消食、止渴、解毒、利尿、减肥之功效。
”古人认为饮茶可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有益健康。
古人对于茶的功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古人对茶的文化内涵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茶艺、茶道、茶诗、茶文化等多个方面。
古人认为茶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能够使人心静、身体健康。
茶的文化内涵在古人的评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赞美。
古人对茶的评价可谓是丰富多样,从茶的味道、香气、色泽等方面进行了赞美,还从茶的功效、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高度评价。
关于茶的名言名句
关于茶的名言名句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思想家、政治家都对茶情有独钟,并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和启发人心的名言名句。
在茶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智慧的闪光和内心的宁静。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的名言名句,让我们一同领略茶文化的魅力。
1. “茶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 ——陆羽陆羽是茶文化的奠基人,他在《茶经》中对茶的品饮、制作和效益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认为,品味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茶不仅给予人们舒适的体验,更加富有哲理,可以引导人们向内求真,向外践行。
2. “茶以其清香,清风可醒。
” ——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对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他用“茶以其清香,清风可醒”来形容茶的香气和清新使人精神振奋,唤醒内心的生机和活力。
3. “一杯茶,一个慢字,一生情。
” ——佚名这句名言表达了茶的独特魅力。
喝一杯茶,品味其滋味,仿佛时间凝固了,慢慢地流淌。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茶能带给人们片刻的宁静和内心的暖意。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不以茶道,不能成化圆。
” ——茶经这是茶经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茶道对于人的修养和品质的塑造的重要性。
只有按照规则和规矩来饮茶,才能使茶的美味和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5. “茶把文化融入生活。
” ——萧红萧红是中国现代作家,她用这句话形容茶的独特魅力和其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茶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载体,把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独特艺术表现与生活融为一体。
6. “品茶有修养,斗茶有情趣。
” ——贾宝玉《红楼梦》贾宝玉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角,他用这句话形容了品茶和斗茶的不同境界。
品茶是对茶的悟性和品味的体验,而斗茶则是在这种体验中展示个人的情趣和修养。
7. “茶是心境的修养。
” ——黄宾虹黄宾虹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他善于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感受。
他认为喝茶是一种心灵和身体的享受,通过品味茶的过程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境。
《本草纲目》论茶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如何论茶的?发布者:少林药局发布时间:2013-06-21 10:12:12我国为茶的故乡,我国古代医学家对茶与健康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茶而解之。
"《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饮茶有助于人保持心情愉悦,阴阳协调,免疫力增强,万病易愈。
茶中化学物质多达600多种,可归为十大类:生物碱类、茶多酚类、矿物质类、维生素芳香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茶色素等。
饮茶具有:提神益思、利尿、消炎灭菌、解毒醒酒、降压降脂、美丽容颜、抗癌、延年益寿等功效,"劝君常饮茶,做个长寿人。
"健康饮茶之忌:一忌空腹大量饮茶,二忌太烫、太浓的茶,三忌泡时间太久的茶,四忌饭前大量饮茶,五忌睡前大量饮茶,六忌用茶水服药,七忌饮变质、劣质茶。
茶具:陶瓷上、玻璃杯中、保温杯下。
水温:80-90℃开水冲泡时间:热水泡茶2-3分钟即可饮用。
据史书记载,我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高原,随着气候以及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而传到祖国各地以至外国。
陈椽教授所著《茶叶通史》中就这样记载着:"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以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南气候温和,茶树在此生根。
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心的河南(东周建都河南洛阳)。
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
"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可见信阳种茶历史之悠久。
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
中国茶道的人物
中国茶道的人物中国茶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茶道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对茶道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茶道的重要人物,并探索他们对茶道艺术的影响。
一.陆羽:茶经的创作者陆羽是中国茶道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茶经》的作者。
陆羽生活在唐代,他长期研究茶叶的栽培、制作和饮用方法,并将其系统地整理成《茶经》一书。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茶的分类、采摘、制作和品饮的技巧,成为了后世茶道发展的基石。
陆羽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著作,还在于他将茶的饮用和品茶的礼仪推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二.范仲淹:茶道与人生的结合范仲淹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和茶道家,他将茶道与人生哲学相结合,开创了茶道学问的新境界。
范仲淹在他的著作《岳阳楼记》中写到:“余尝惊人于车笠之盛,庖丁之美,又窃余以为是人之余欲乘风之未来也。
何等于茶。
”他从喝茶的乐趣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并通过茶道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范仲淹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茶道家,使茶道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
三.杨凝式:茶道与诗歌的结合杨凝式是宋代诗人和茶道家,他以其卓越的诗才和对茶道的热爱成为了茶道界的代表人物。
杨凝式的诗作中经常描绘茶的美丽和人们品茗的情景,将茶道与诗歌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他在茶道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将这种探索的过程融入到了他的诗创作中。
杨凝式的作品使茶道的美得以通过诗歌的方式传达出去,丰富了茶道的内涵和表达形式。
四.陈宗和:清代的茶道大师陈宗和是清代著名的茶道家,他是八大茶山之一的武夷岩茶的创始人。
陈宗和不仅在茶叶的选材和制作工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还重视茶道仪式和礼仪的传承。
陈宗和的茶道作品《茶山记》详细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品种、产地和制作工艺,对于茶叶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陈宗和将茶道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成就对于茶道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茶博士陈鹏:当代的茶道推动者陈鹏是中国当代知名茶学专家,被誉为“茶博士”。
陆羽对茶的贡献
陆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对茶文化的贡献不可估量。
他的代表作品《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陆羽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推广茶文化: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品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将茶文化传播至全国各地,推广了中国的茶文化。
完善茶文化:陆羽通过《茶经》中的论述,完善了中国茶文化的体系和理论,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提高茶的品质: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茶叶“臭、味、形、色”的品评标准,提高了人们对茶叶品质的重视程度,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
推动茶文化的国际化:陆羽的《茶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至国外,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进程,让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了世界。
综上所述,陆羽的贡献不仅是在茶叶生产、饮用方面,更在于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道专家都有谁
中国茶道专家都有谁中国茶道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茶道专家,他们以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为中国茶道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茶道专家,探索他们在茶道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影响。
一、陆羽陆羽,中国南宋时期的茶文化专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他是《茶经》的作者,这本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茶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陆羽对茶树的栽培和制茶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煮茶以百谷,食茶以八珍”的概念,强调茶的品质和茶具的选择对于品茶的重要性。
陆羽的《茶经》成为了后世茶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对于中国茶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王阳明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和茶道专家,提出了“心即理”的理念,将人的心境与茶道相结合。
他认为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品茗可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和谐。
王阳明的“心学”对于茶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倡了注重个体心灵体验的茶道观念,推崇了茶道与人生态度的融合。
三、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茶道专家和文化名流,他在茶道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范仲淹提出了“茶事大于茶味”的观点,强调了茶道仪式的重要性。
他主张茶道不仅要注重茶的味道和品质,更要注重礼仪和茶道活动的仪式感。
范仲淹的观点影响了后世茶道文化的发展,使茶道成为一种典雅高尚的文化表达方式。
四、余光中余光中,当代知名学者和茶道专家,被尊称为“茶圣”。
他对中国茶道的研究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光中的研究涵盖了茶史、茶艺和茶道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出版了多部关于茶道的专著,向人们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光中坚持推广传统茶道的同时,也倡导创新茶道,将茶道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为茶道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杨恭如杨恭如是现代茶道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被尊称为“茶仙”。
她致力于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对茶道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杨恭如主张茶道是一门艺术,强调了茶道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名人对饮茶的评价
名人对饮茶的评价
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被誉为“清心明目、解渴除烦”的良药。
许多名人在历史上也对饮茶有着自己的评价。
唐朝诗人杜甫曾在《茶歌》中赞美茶的品质:“味道清香甘美,能提神醒脑,使人心旷神怡。
”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曾赞美茶的魅力:“茶之香,薰脾兼齿,自古以为美事,今尚如此。
”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杨时所著《茶经》更是将茶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茶能够“养神、禁食、去烦、除患”,并称赞茶叶的“色状、气味、韵味”,并且还提出了饮茶的五大原则:“选好茶叶,用好水,掌好火候,斟好器具,交好友人。
”
清代学者陆游则认为饮茶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他在《茶香室自题赋》中写道:“人生无限苦短,何不吐故纳新,以茶香浅酌、以诗书深思。
”
如今,饮茶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中国,全球茶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茶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不断得到挖掘和发扬,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 1 -。
古人对茶的评价
古人对茶的评价茶,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饮品,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古以来,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古人对茶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其口感的赞美,更是对茶的精神内涵的赞扬。
茶,有“润燥”之功效。
古人常常将茶与火相对比,认为茶能够燥除体内的湿气。
唐代文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说道:“火性燥,燥则气上,茶性燥,故能除烦解困。
”茶能够帮助人们祛除身体的湿气,使人感到清爽舒适,是一种极好的饮品。
茶,有“提神”之功效。
古人常常将茶与兴奋剂相对比,认为茶能够提神醒脑。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茶经》中说道:“茶,一饮解百疾,二饮解千愁。
”茶因其茶碱的作用,能够促使人们保持清醒的状态,增加工作效率,提升思维能力。
茶,有“陶冶情操”之功效。
古人常常将茶与文化相对比,认为茶能够提升人的修养。
南宋文学家陆游在《茶经》中说道:“茶,入口有香气,回味无穷。
”喝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享受茶的香气和回味。
茶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使人心境舒畅。
茶,有“寄托情感”之功效。
古人常常将茶与交流相对比,认为茶能够成为人们情感的纽带。
唐代文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说道:“招徕友,煮饥客。
”茶作为一种社交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促进友谊的形成。
无论是与亲友相聚,还是与朋友交谈,茶都能够成为情感的连接点。
茶,有“修身养性”之功效。
古人常常将茶与修身养性相对比,认为茶能够提高人的品质和修养。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茶经》中说道:“茶性清淡,使人心志清净。
”喝茶能够让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远离喧嚣和烦恼,培养高尚的品质和修养。
茶,是一种具有神奇魅力的饮品。
古人对茶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其口感的赞美,更是对茶的精神内涵的赞扬。
茶的润燥、提神、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修身养性的功效,让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人对茶的评价中感受到茶的独特魅力,品味茶的同时,也品味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名人对茶的评价
名人对茶的评价茶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受到喜爱的饮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作为一种有许多品种和风味的饮品,茶受到了许多名人的喜爱。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茶的评价。
一、古代名人评价:1.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茶具有清心、宁神的功效。
他经常在与弟子们的对话中提到茶,并灌给他们喝。
孔子还说过:“君子不忧不惧,茶则茶也。
”这表达了他对茶的赞赏和认可。
2.陆羽:陆羽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创者之一,他是唐代茶学家,被认为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他在他的著作《茶经》中对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他说:“茶,无酒不欢,无饭不妍,无事不愿。
”这表达了他对茶的热爱和认可。
二、历史名人评价:1.傅雷:傅雷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茶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看法。
他认为茶是“一种心灵的精神剂”,可以帮助人们从繁忙和压力中得到一些宁静和放松。
2.林则徐:林则徐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化人,他也对茶有着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茶有“清心燥湿,除烦忧”的功效,可以提神醒脑,使人保持冷静和专注。
三、文学名人评价: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在他的戏剧作品中也提到了茶。
他在剧作《无事生非》中写道:“犹太人以萨拉士茶而亡”,形容了茶的美妙和独特。
2.齐邦媛:齐邦媛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和诗人,她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热爱。
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关于茶的意象和描写,她将茶与自然、生活和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她对茶的独特情感。
四、政治家评价:1.卡斯特罗:卡斯特罗是古巴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对茶有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之一,茶代表了博爱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他曾经对一位中国官员说:“我爱茶,我喜欢中国文化。
”2.约翰·F·肯尼迪: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也对茶有很高的评价。
他在一次讲话中说:“喝一杯茶,是解决问题的绝佳方法。
文学大师们谈喝茶
文学大师们谈喝茶汪曾祺摘自《寻常茶话》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
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
但是毫不讲究。
对茶叶不挑剔。
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
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
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
但是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
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北京人》里的江泰认为喝茶只是“止渴生津利小便”,我以为还有一种功能,是:提神。
《陶庵梦忆》记闵老子茶,说得神乎其神。
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
我不喜欢喝太烫的茶,沏茶也不爱满杯。
我的家乡论为客人斟茶斟酒:“酒要满,茶要浅。
”茶斟得太满是对客人不敬,甚至是骂人。
于是就只剩下一个字:浓。
我喝茶是喝得很酽的。
曾在机关开会,有女同志尝了我的一口茶,说是“跟药一样”。
周作人摘自《喝茶》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
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
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功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惟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鲁迅摘自《喝茶》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
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功调五脏能益思” 中国茶的养生保健功能
“功调五脏能益思”中国茶的养生保健功能余悦茶在我国的利用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由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的过程。
今天,茶已发展成为风 靡世界的饮料,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雅士撰文赞扬茶的功效。
那么,茶叶的功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 先从古人对饮茶功用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谈起。
一、古人对茶叶养生的认识从“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的传说中,我们得知,茶—首先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而被古人发现和 利用的,在茶叶被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是作为药用的。
茶可以解毒,这一观点 已被后代医药学家普遍接受。
后来经过人们长期实践,发现茶叶不仅能解毒,而且配合其他中草药,可医治多种疾病。
比如我国现存 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上对茶的功用就有明确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东汉神医华佗《在食论》中也云:“苦茶久食,益意思。
”指出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 寒杂病论》中记述有“茶治便脓血甚效”的验证。
盛唐时期,在朝廷命苏敬等编写的《唐本草》中云:“茶味 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理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
”著 名医学家王焘“代茶的《外台秘要》第三十一卷中有新饮方”一节,详细记述了药茶的制作,使用和主治疾 病,开创了药茶制作的先河。
宋代吴淑在《茶赋》中说:“涤烦疗渴,换骨轻身。
效在不眠,功存悦志,惟芳 茗之为用,益饮食之所资。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介绍:“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之毒,使人神思开爽不睡,此茶 之功也。
”明代顾之庆在《茶谱》中也写到:“人饮其茶能止渴、消食除疾、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由于古时茶叶的作用主要是药用,所以类似的茶效之说还很多。
比如梁代陶弘景的《杂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
”这虽有夸张之嫌,但也说明了茶叶有强身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关于茶的名人语录
关于茶的名人语录
1.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赵朴初
2.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藏
3.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藏蒙
4.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
5. 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鲁迅
6. 早茶晚酒黎明觉。
——周作人谈喝茶
7. 藏人茶饱肚,汉人饭饱肚。
——藏
8. 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湖南湘潭
9. 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唐·陆羽
10. 浅茶满酒。
——唐·陆羽
11. 高山生漆低山麻,阳坡桐子阴坡茶。
——唐·陆羽
12.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唐·陆羽。
中国茶道最有名的人
中国茶道最有名的人中国茶道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数千年来,许多杰出的人物对中国茶道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他们对茶道的理念和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陆羽陆羽(733年-804年)被誉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他是唐代的茶叶大师,著有《茶经》一书,被誉为茶叶的圣经。
陆羽在他的著作中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方法,深入探讨了茶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他提出了“茶以清心、涤肺、明目、益志、思考、不忧惧”等一系列理论,为后世茶道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周敦颐北宋时期的周敦颐(1017年-1073年)是一位茶道家和文学家,他对茶道的研究和推广贡献巨大。
周敦颐提出了“涵养天人之神秀”、“雅淡不沉浊,是以合天道”等茶道理念,强调了茶道与人性的关系。
他还在《爱莲说》中运用茶的形象描绘了人的境界,使茶和人的心灵相互融合,深化了中国茶道的文化内涵。
三、杨敬之明代的杨敬之(1433年-1515年)是一位茶道家和文化家,被誉为“茶圣”。
他著有《茶谱》一书,详尽地介绍了茶叶的种类、选购、制作和品饮方法。
杨敬之强调了茶礼、茶器和茶道与礼仪的关系,对茶道的仪式化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的茶道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茶人,对于中国茶道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陆羽兄弟陆羽兄弟是中国茶道历史上另一对重要的人物。
除了陆羽之外,陆羽的兄弟陆仁贾(733年-799年)和陆凯(746年-808年)也是茶叶的重要研究者和推广者。
陆仁贾著有《大观茶论》,详细描述了茶的制作和品种,强调了茶叶的关键技术和品质要求。
陆凯在《类茶要旨》中介绍了茶的分类和等级制度,对茶的评鉴有着重要贡献。
兄弟三人都将茶道与人生智慧相结合,使茶道在文化上得到更加深刻的探索。
五、黄宗羲明末清初的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是一位茶道家和思想家,他在《茶录》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茶道的价值和意义。
他提出“以乡茶为贵”、“汉唐制茶纪事”等诸多理论,对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名人说茶,爱茶的你对茶的理解是什么?
名⼈说茶,爱茶的你对茶的理解是什么?
⼀杯⼭西药茶,中华百草精华。
⼭西五台⼭沙棘制品有限公司是忻州药茶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研制开发的沙棘传奇⼩沱茶、沙棘饼茶⾃问世以来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关于喝茶⾃古以来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编为⼤家整理了部分名⼈对茶的理解,
⼀起来相约说茶吧。
名⼈说茶
林语堂:⼀个⼈在这种神清⽓爽,⼼⽓平静,知⼰满前的境地中,⽅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
因
为茶须静品,⽽酒则须热闹。
茶之为物,性能引导我们进⼊⼀个默想⼈⽣的世界。
名⼈茶语
杨绛:记不起哪⼀位英国作家说过,“⽂艺⼥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散⽂”。
⽽咱们中国诗,酒味茶⾹,兼⽽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名⼈茶语
梁实秋:⼈⽆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饮茶汤,甚⾄路喧埂畔还有⼈奉茶。
名⼈茶语
鲁讯: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先就须有⼯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名⼈茶语
⽼舍:有⼀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得。
烟酒虽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们都是男性的——粗莽、热烈、有思想,可也有⽕⽓。
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激,淡淡的相依,是⼥性的。
每个⼈对茶,对品茶都有⾃⼰的理解,以上是知识分⼦⽼前辈们对茶的理解,您爱的茶⼜在哪⾥呢,欢迎留⾔!。
[最新精品]古代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
[最新精品]古代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古代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古代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1、《本草纲目》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然火有五,火有虚实。
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
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
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
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
2、晋干宝《搜神记》载:武官因时病后,啜茗一斛二升乃止。
才减升合。
便为不足。
有客令更进五升,忽吐一物,状如牛脾而有口。
浇之以茗,尽一斛二升。
再浇五升,即溢出矣。
人遂谓之斛茗瘕。
嗜茶者观此可以戒矣。
3、陶隐居《杂录》言:丹丘子、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
4、《壶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
5、宋学士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
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
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
古人呼茗为酪奴,亦贱之也。
时珍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
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
故备述诸说。
以警同好焉。
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陛能升也。
6、《南诏备考》普洱府出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
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
虚人禁用。
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普洱茶膏能治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谈茶效1、爱茶人朱德作茶诗赞延年益寿朱德的兴趣广泛,爱好书法、作诗,也爱茶,常到茶区视察工作,其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即使是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也随身带有茶叶,饮茶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他认为坚持常年饮茶是延年益寿的一种决窍。
1959年,朱德在庐山植物园品饮“庐山云雾茶”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大振,因而诗兴勃发,当即写下五绝一首: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
这首茶诗充分表达了朱德知茶、爱茶、信茶的情感。
他深知“庐山云雾茶”产地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海拔高,土壤肥沃,云雾多,从而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滋味浓烈。
并根据他多年饮茶保健的经验,断定凡此好茶,只要坚持常年饮用,必定有益于人体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2、孙中山认为清茶最有益于养生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爱茶至深,极重视茶叶生产,主张发展茶叶实业,将其纳入建国方略的内容,孙中山先生对饮茶有很高的评价,且认为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
他在《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知难易行》中说道:“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
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他还在此文中指出:“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出产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
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
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即中国得之。
”3、慈禧习惯饮花茶安神养身慈禧太后心狠手辣,祸国殃民,然她在乱世纷争的生活中,却有她的一套养生之道,白天喜爱饮用金色银花茶,晚上临睡前饮用糖茶,就连服用滋补的珍珠粉也喜欢用茶水送服。
据宫中御女官德龄当时的记录可见其十分注意饮茶养生:“一个太监送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的美玉做的,茶托和盖碗都是金的。
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还放有一双金筷。
两个太监都在太后前面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挟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茶水浸金银花,增进了茶的滋味,也强化了茶水的保健作用,慈禧的这一偏好,也许正适合她的口味,有好的健身效果。
太后除此偏好之外,还喜欢在临睡前喝一杯糖茶,然后头枕在填满茶叶的枕头上才能安稳的睡觉,据她的体验,认为这样可以安神养身。
慈禧的养身之道,讲究饮茶也许是其中的重要一招。
4、乾隆皇帝一生嗜茶成癖清朝到了康熙、乾隆时,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一个昌盛时期,康熙过世后,乾隆25岁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
乾隆治国有方,养生也得法,他一生以茶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
他在御花园里辟有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乾隆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养性。
因此,常年饮茶也许是他从政几十年,仍然身心健康的秘诀。
乾隆下江南时到过不少著名的茶产地,品尝过杭州的龙井茶、岳阳的君山银针、崇安的大红袍和安溪的铁观音。
写过不少茶诗和文章,对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因此乾隆嗜茶的轶事趣闻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85岁让位时的趣闻流传甚广。
据传,当时有一位老臣无不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幽默而风趣地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由此可见,乾隆嗜茶成僻,与茶结有不解之缘。
5、营养学家于若木谈中国饮茶与智商在世界上,中国人的智商名列前茅,聪明智慧是公认的,中国人为何智商高,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发表了她的独到见解,她认为应归功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茶文化,是祖祖辈辈长期饮用绿茶而形成高智商的遗传因素。
她说:“中国人有较高的智商是得到很多外国人承认的,这也许与饮茶不无关系。
这并不是说他们在国外都喝茶,而是说中华民族的祖先由茶文化培育了较为发达的智力,并且把这优良的素质遗传给了后代。
因此可以说我们都是茶文化的受益者。
不管你已经意识到或还末意识到,不管你现在是否有喝茶的习惯,均可这样分析。
”她还认为,中国人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比例比西方低,这也与中国人爱饮茶有关。
她说:“我国是茶的故乡,提倡饮茶,并将茶作为国饮是顺理成单章,无可非议的。
”6、陆树声著书论茶效明代爱茶人陆树声(1509--1605),农家出身,一生爱茶,嘉靖年间(1541)考得头名进士,当官任礼部尚书,后退官隐居田园后,钻研茶书。
1570年将他品茶的亲身体验写成《茶寮记》一篇,内容包括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个方面。
其中论述饮茶功效一段题为“茶勋”(即茶之功勋)称:“除烦雪滞,涤醒破睡,潭渴书倦,是时茗碗策勋,不减凌烟。
”根据他的亲身体会认为能除烦闷、消积滞、破睡提神,其效果胜过凌烟,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陆树声虽然一生坎坷,但由于爱茶至深、讲究茶道、终于获得长寿,享年97岁。
7、林语堂认为饮用好茶能延年益寿文化名人林语堂(1895--1976),熟悉茶史、喜爱饮茶,写有《茶与交友》、《苏东坡佳人似佳茗》、《生活的艺术》等论茶文章,他认为,好茶不仅能振奋精神,而且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他深有体会地指出:“最好的茶叶是温和而有回味的,这种回味在茶水喝下去一二分钟之后,化学作用在唾液腺上发生之时就会产生。
这样的好茶喝下去之后会使每个人的情绪都为之一振,精神也会好起来。
我毫不怀疑它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
”林语堂的这一论断已被现代科学揭示的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有延缓衰老之轼效所证实。
8、吴觉农论饮茶益寿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一生从事茶叶事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为我国茶叶事业的发展创立了不朽的功绩。
吴觉农一生爱茶,饮茶方法颇为讲究,能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身体状况,选用不同的茶叶。
比如他八、九十岁以后,常常是上午喝绿茶,午睡以后喝杯红茶或乌龙茶,晚上一般不喝茶,有一套饮茶养生之道。
吴老一直活到93岁,在他90岁高龄时,思维依然敏捷,身体健康。
有人问他长寿健身和秘诀何在,他总是说:“我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大概与多喝茶有关吧:我是搞茶叶的,与茶叶界联系很多,他们每年都给我寄茶叶来,因此我家里红茶、绿茶、乌龙茶,好的差的样样都有,随时可喝,所以我的身体还算健康,至少手脚灵活,做笔记也不必戴眼镜。
特别我的老伴,原来身体很差,后来经常喝茶现在身体比我还好,还能做些家务劳动。
”吴老真不愧是茶人典范、饮茶益寿的证人。
9、韩素音论绿茶清饮健身法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对中国茶有特殊的感情和偏爱,平时韩女士喜欢喝绿茶,特别是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茶。
长期饮茶的生活习惯和亲身体验,无论是启发文思还是保持健美的体态,她都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她曾经说过:“尚若我得挥笔对茶赞颂一番,我要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
她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必需喝茶,她甚至说:“人不可无食,但我尤爱饮茶。
”韩素音女士对饮茶健身有她自己的体会,她主张“清饮”,她常常告诉别人:“我喝茶时,从不吃糕点等东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保持了苗条的身材。
”她对绿茶的品饮体会尤深,她说:“茶给人无上愉快,当我泡上一杯好茶,看着杯上蒸汽象白鹭腾空、冉冉而上,茶香四溢,沁人心肺。
茶汤黄绿透亮,令人悦目,慢啜细饮,但觉齿颊留芳,更是妙趣横生,此时此景,常使我怀念起中国,而不是英国。
”韩女士是位作家,她伏案写作时,总是边喝茶、边思索、边写作。
她认为喝了茶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广阔,她曾深有体会地说:“如果没有杯茶在手,我就无法感受生活。
”可见茶对她的写作帮助是很大的。
10、从唐代诗人皎然、柳宗元、颜真卿的诗句中看茶效中国古代,茶与佛教关系极为密切,不少高僧均通晓茶事,唐代诗僧皎然就是其一。
他写过不少茶诗,其中论及茶效有一篇名为《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中曰:“越人遗我浆。
一饮涤昏寤,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脑。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
……”诗人把浙江嵊县产的剡溪茶比作长生不老药“琼蕊浆”,这虽然有所夸张,但也写出了诗人一饮二饮三饮之后的精神感受。
唐代文学家、诗人柳宗元,也写过一些茶诗,其中《撰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一首五言诗,有如下诗句:“……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诗人对茶之功效予以高度评价,并夸张地将茶比作神仙的伴侣,颇为动人。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在《月夜啜茶诗》中赞茶功曰:“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
”表达了他对茶叶功效的体会。
11、刘贞亮概括饮茶好处为“十德”唐代刘贞这喜欢饮茶,并提倡饮茶修身养性,他将饮茶的好处概括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他不仅把饮茶作为养生之术,而且作为修身之道了。
12、从宋代诗人范仲淹、苏东坡、梅尧臣、吴淑的诗句中看茶效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对茶之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他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一些诗句可以看出,他以夸张的笔法,赞美了茶的神奇功效:“……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不如仙山一啜好,浍然便欲乘风飞。
”他把茶看作胜过美酒和仙药,啜饮之后能飘然升天,这与卢仝的七碗茶歌,“……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的茶诗给人们的印象极深,以前杭州藉香居茶室曾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与《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相配,构成一副神韵绝妙的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美妙的诗句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赞不绝口。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深信不疑,曾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诗句,这都是“茶迷”诗人的切身感受。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答李仲求建溪洪井茶诗》中有赞美茶功的诗句曰:“一日一尝瓯,六腑无昏邪。
”体会颇深。
宋代文人吴淑在《茶赋》中论茶功曰:“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
”对饮茶健身的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13、从明代文人文震亭、周履靖、汪道令的文章、诗句中看茶效明代文人文震亭在《长物志》中赞茶谓:“清心悦神,畅怀舒啸,远辟睡魔,助情热意,遣寂除烦,醉筵醒客,佐欢解酒。
”明代文人周履靖在《茶德颂》中赞茶功曰:“润喉漱齿,诗肠灌涤,妙思猛起,……一吸怀畅,再吸思陶,心烦顷舒,神昏顿醒,喉能清爽而发高声。
”明代诗人汪道令在《和茅孝若试(山介)茶歌》中论述茶功曰:“昔闻神农辩茶味,功调五脏能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