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2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共计 2 篇〕《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培育学生宠爱学校的情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及仆人翁意识;初步生疏校园环境和各种设施,知道他们各拘束校园中的方位。
2、学问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章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懂得敬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懂得学校各种设施的用处。
3、过程与方法:生疏校园环境,生疏校园中与自己亲热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帮助其他的同学,很快适应环境,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
教学重点让学生生疏校园环境,抑制对环境的生疏感,逐步适应环境下的生活。
教学难点让学生生疏校园环境,抑制对环境的生疏感,逐步适应环境下的生活;懂得利用学校各中设施的用处。
教学预备1、事先拍好各个地方的照片,并且完成 PPT 设计。
2、分好小组在课堂上争论,以便乱而无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1、讲授阶段师:我们在讲课之前要让大家看一段视频,看看你们生疏不生疏这些地方。
〔视频:校园的拓展〕看完以后,你们什么想法?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们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生:很想知道。
师:在我们参观之前呢?我们想一想,参观完以后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校园,等会我会让人起来答复以下问题。
师:我们首先来到了教学楼,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学楼高不高呀。
生:高。
师:那么我们学里边有些什么呢?生:有教室,有办公室,有楼梯……师:那么我们教室里边有些什么呢?谁能说说看。
生:有黑板,课桌,讲台,标语……师:这位同学答的很好,我们是不是给他鼓鼓掌呀。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有黑板,课桌等等,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标语是什么意思吗?〔标语:进即静,坐即安〕生:不知道。
师:那么我告知大家,这个意思是进到教室要安静,坐在位置上要平稳。
由于教室是个学习的地方,不能大声的喧哗和打闹,所以同学们知不知道呀生:知道了。
师:那么我们假设在楼梯或者是在楼道里应当怎么做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呀?生:上楼梯要靠右走,下楼时要靠左走。
小学思想政治_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来自老师及工作人员的关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和树立主人翁意识。
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活动准备:1、收集学校有价值的信息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
2、每位同学写出一条学校建设性意见。
教学过程:一、师导入:猜谜式方式导入课题。
1、出示拍摄到的有关校园的几张图片,学生观看后猜猜这是哪里?2、学生举手回答,引出课题《我们的学校》。
师板书课题。
二、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课下搜集到的有关学校的资料。
1、出示两个学生课间采访校长和老师的两个短视频,启发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①师:看视频,猜猜两个同学在做什么?他们获取了那些信息?看后老师出示获得的信息,生齐读,牢记知识点。
②师: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生回答,师小结:课间采访,获取信息。
3、分小组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学校的资料信息。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化认识,激发情感。
(1)环境方面,体会校园环境优美,激发爱校之情。
师:同学们,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环境怎么样?学生举手回答(美丽)。
你从哪里感受到学校环境很美丽?这么美丽干净的校园,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好呢?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举例也可以。
(爱护校园环境;讲究卫生;不随地扔纸、吐痰等;不乱写乱画;爱护课桌椅等公物;举止文明礼貌;爱护花草树木;做保护校园的小卫士。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篇1本课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2、行为与习惯:(1)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
(2)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知识与技能: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4、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做4面小组的队旗,分别标上4个小组的序号。
2、编排好参观路线,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
3、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可爱的家》的MV)师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啊?2、学生交流3、听了小朋友们的介绍,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我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就是希望我们能快乐地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来到乘航小学这个大家庭,以后大家将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那么你们对于我们的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校园的大照片)2、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板书课题)3、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啊?(学生交流)4、其实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有很多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一回小小探密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密,看看哪个小组收获最最多!【设计思路:采用探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奋点被提起来了。
】(二)校园探密。
1、准备阶段(1)(多媒体出示:校园探密)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可是我们全班这么多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往不同的地方去,那校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分散奔向校园各个角落乱糟糟的图片)(2)谁来说说这样去探密好吗?(学生交流)(3)过渡:是呀,这样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探密活动不仅让我们的校园变得乱乱的,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同学的学习,这多不好呀,看来在出发前,还需要大家出出点子,让这次探密活动有秩序地进行,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体验校园生活,使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和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
他们对校园里的各种设施和规则感兴趣,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校园,融入校园生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和功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2.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3.培养学生遵守校园规则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和功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2.难点: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环境,了解校园设施和功能。
2.体验法:让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3.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校园的感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环境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校园设施功能介绍资料,用于讲解和引导学生了解。
3.准备校园活动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体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校园里的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实物展示校园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并讲解每个设施的功能。
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地方,并说明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校园寻宝游戏,让学生在校园里找到相应的设施,并说出其功能。
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环境。
4.巩固(5分钟)提问:“我们在校园里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总结出遵守校园规则的重要性。
小学思想政治_《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5.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课题 5.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熟悉校园环境,通过了解校园的空间布局和相关设施,认识与自己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或场所,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问题。
2.通过“校园探秘”活动,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学会文明有序地探索校园环境,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感情。
3.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重点熟悉校园环境,能利用校园里的各种设施解决问题。
难点辨识校园各种设施及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在“校园探秘”环节中学习使用不同校园设施相应的规则。
教法学法本节以“校园探秘”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校园设施,了解它们所在的位置、功能等,帮助学生全面探索校园环境,熟悉各种设施的使用规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文明地参观,尊重、感谢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导入新课情景导入:观看教材中的图画师:小朋友们,我们进入新学校学习已有两周左右的时间了,你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为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通过谈谈对新校园的认识和感受,帮助学生亲近校园,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
课前调研,学生已经多多少少了解了校园基本情况,对于部分功能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多,因此,本节课对于校园里有哪些地方?我最喜欢哪个地方?通过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课前,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科普程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与反思,借助同伴的影响,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其他能力,促进全班同学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七八岁的儿童对新鲜事物普遍存在较为美好的感情,但这份感情往往不够明确、具体,通过活动强化对这些事物的美好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此外,熟悉校园环境,认识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材分析本教案所参考的教材为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章节。
该章节主要围绕小学生关于校园安全的观念和认识展开,分为校园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和警钟长鸣三部分。
1.2 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问题,建立正确的校园安全意识和认知。
2.学习常见的校园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
3.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3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遵守校园安全规定。
2.帮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提高学生安全知识和学习技巧。
1.4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校园中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2.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技能。
3.学生如何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判断。
1.5 教学方法1.图文并茂,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知识。
2.情景演练,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3.轮流演练,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1.6 教学时间45分钟。
1.7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校园安全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家里、学校和社区的安全事例,了解其中存在的危险和安全知识,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在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人群中的挤压、交通信号灯的作用等。
第二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做1.介绍校园交通规则,告诉学生如何在学校内正确地使用校园交通设施和工具。
2.向学生普及常见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如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交往等。
3.对学生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个人安全技能的培养。
第三部分警钟长鸣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园安全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识。
2.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校园安全规定,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并遵守规定。
1.8 教学评价1.小组合作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2.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准备在本次课程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幻灯片、小道具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安全知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
他们对校园中的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知道学校的基本布局。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3.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3.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校园;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看法,培养良好的品质;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知礼、明礼、守礼。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PPT。
3.实践环节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校园。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校园的基本布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功能区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校园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
4.巩固(5分钟)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知礼、明礼、守礼。
例如:模拟课堂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场景。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校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要知礼、明礼、守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和组成,培养良好的校园意识。
2.强化安全意识,学习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保障学生自身安全。
3.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学习社交礼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校园环境与组成2.校园安全法律法规3.社交礼仪难点1.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交礼仪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预习(10分钟)1.家庭作业:请学生前往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环境和组成。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一下校园里有哪些地方和事物。
2.通过图片或者小道具引导学生谈论一下校园安全问题。
观看课件视频(15分钟)1.通过播放课件视频,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和组成,以及校园的安全法律法规。
2.学生可以跟读或者做笔记,同时做演示。
课堂讲解(20分钟)1.通过演示和PPT等教具的辅助讲解,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意义。
2.就社交礼仪的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
教学实践(30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校园安全防范问题,并就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进行分享和讨论。
2.提供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例如模拟上下学路上的自我保护。
总结(5分钟)1.教师简单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体现出重点和难点。
2.请学生认真复习,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语文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写出对校园安全防范的思考。
2.家长帮助学生学习准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拨打警察电话等常识。
五、教学反思1.通过演示和案例分享,学生学习自保能力得到了提升。
2.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程度越来越深刻,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 (3)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3)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自己在校园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对于校园环境还比较陌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体验来逐步熟悉校园生活,了解校园的基本规则。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与同学、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2.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并熟悉校园的基本环境。
2.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的良好相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校园生活;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情境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任务的任务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校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境表演、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让学生对校园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游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如模拟上课、课间活动等。
4.巩固(1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如:设计校园活动、制定校园规则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校园中的美好回忆,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新】部编版道德法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我们的校园》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四)探秘校园中不熟悉的场所
1.提出问题,校园里有没有什么地方是你没去过,但是十分好奇的? 2.探秘无土栽培 3.探秘科技活动室 4.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是为了让大家在校园中安全、文明的生活。 5.你希望我们的校园中增加哪些场所或者设施呢?请在你的彩纸上写 出来或者画出来。
3. 介绍教室 (1)你平时在教室做什么? (2)教室里有哪些设施?这些设施有什么样的用处? (3)在教室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 上课时,不随便讲话,不随意走动 下课时,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 离开座位时,椅子要插好 保持教室整洁
4.律动:歌曲《校园的早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认识校园中常见的场所
1.提出问题,除了我们熟悉的场所以外,你还去过哪些地方? 2.介绍医务室 (1)你知道医务室的位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介绍医务室指示牌的作用 (3)像这样的指示牌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见过?指示牌的作用? (4)医务室是干什么的?什么时候去? (5)去医务室需要注意什么。 不能乱碰医用器械,保持安静。 3.结合图片介绍音乐教室、舞蹈教室、梦想舞台、沙盘室、科学实验室等。 4.介绍卫生间 (1)播放卫生间图片 (2)卫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上厕所前先敲门 上完厕所要沖水 卫生纸丟在 垃圾桶 上完厕所要洗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书本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学校全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操场,教学楼…… 2. 整体介绍校园的三大功能区:教学楼、操场、篮球场
过渡:看来同学们在东华小学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对我们的 校园有了一些认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秘我们的校园吧。
(五)、儿歌小结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 (6)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本课的内容包括对校园的介绍、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与同学相处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校园环境和同学关系还不太熟悉,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
学生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我将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校园环境,了解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使其能够适应校园生活,与同学和谐相处。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校园环境,了解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兴趣和热爱。
2.讲解:介绍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以及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运动、娱乐等。
3.实践: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如模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场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看法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这是我们的校园》是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一篇关键课文。
本课通过介绍校园的基本设施、环境布局以及学生在校园中的日常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并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材内容通常包括校园各个区域的介绍(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校园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等,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有序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校园内各个主要区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学生了解校园日常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够细致观察并描述校园环境。
增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能够清晰表述校园内各区域的相对位置。
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校园内各个主要区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2、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校园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兴趣。
2、引导学生将校园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踏入小学校园,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的学习环境既充满期待又可能感到一定的陌生和不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并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校园内的新奇事物和有趣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对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和日常规范可能还不够了解。
同时,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行为习惯可能还有待培养。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校园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手段,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导入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2、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3、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学生说,老师板书:我们的校园二、活动准备(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1、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实验小学)从哪里知道的?(家长、伙伴、邻居)3、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
(播放学校环境录象)4、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5、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二)分类1、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的场所,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办法,给它们分个类,好吗?2、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上课场所: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下课场所:操场、厕所、医务室老师场所:办公室、会议室3、这样看起来既清楚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
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4、注意事项:说话轻轻、走路轻轻。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 (2)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但对于校园的规则和秩序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包括教室、操场、食堂等场所,以及校园中的规则和秩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以及校园中的规则和秩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的情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景物和人物,引发学生对校园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校园中的规则和秩序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校园规则和秩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4.小组讨论:教师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遵守校园规则和秩序,以及如何关爱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
5.实践环节:教师学生进行实践,如捡拾校园垃圾、摆放整齐课桌等,让学生体验到关爱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上2.5《我们的校园》教案1

人教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上2.5《我们的校园》教案1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校园的各个部分有所了解,并教育学生要爱护校园设施,保护校园环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校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校园的各个部分和功能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图片和实例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观察校园图片和实例,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各个部分和功能,提高学生对校园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感情。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校园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到保护校园环境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保护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认出这是学校的哪些地方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校园各个部分的图片和实例,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并简要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校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互相描述校园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校园的认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保护校园环境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为校园做些什么?”让学生提出保护校园环境的具体举措,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我们的校园》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拉》的第二个分主题。
主要是让儿童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编写教材目的、指导思想等我个人非常认同。
教材从内容、结构、学习过程、活动方式、主题题目等诸多方面也做得很出色,体现出了儿童文化,创造真实,鲜活的活动情景,凸显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导向,在构建主题方面,凸显新的学习方式,开放了学习过程。
《我们的校园》旨在使一年级学生熟悉学校生活,可以利用学校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根据课时安排,这一课最快也要从第3个课时开始,从而忽略了学生对学校的陌生感和惧怕。
所以,在教材主题编排方面可以稍微变动一下,应该会有不同凡响的结果,或者我们教师也可以在课时安排上作以调整。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2“我们的校园”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本册教材收尾篇,是在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有了系统的认识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
教材选取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启发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加深对本册所学知识的理解,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中存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直观统计图,让学生用涂色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今天我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这节实践活动课。
第一节课是让学生整体观察主题图,并用完整的语言有条理的说说自己所观察的的.内容,这节课重点放在对每一项活动内容中所提出问题进行解决上面,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踢球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第二节课是引导学生统计各项活动人数,并在直观图中涂色,与此同时让学生体验直观图中的“笑脸”一个对着一个画的好处:一是美观,二是看得清楚,三是便于比较。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材解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材解析《我们的校园》教材解析一、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8课《上课了》同属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本单元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校园、学校里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等,逐步喜欢并适应校园环境。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小学生这个陌生的角色充满新鲜与好奇,他们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喜悦。
但同时,也会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而感到不安,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处在一种懵懂无知的境地,需要很好的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其中《我们的校园》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并能找到相应的地方,乐于在校园中学习、生活,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一年级的小学生当他们初次进入校园这一陌生的领域时,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
他们对于学校生活的认识与概念,可能仅仅来自于身边年长的已入学的孩子的生活经验。
许多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教育。
能否快速适应校园新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老师的引导。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新生入学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与无助的地位,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尽快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在新环境中开始学生生活。
了解自身角色的变化,树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
能与同学分享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并表现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能够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学校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设施。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三、教学目标1.萌生对校园的喜爱,逐步适应和喜欢学校里的生活。
2.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一些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自己的校园,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通过观看图片的活动熟悉校园环境。
3、了解校园,认识校园的场馆、设施等。
教学重点:通过图片,认识各个专业教室的名字以及具体用途。
学习方法:4、通过观看图片,初步了解学校场地、设施的名称。
5、通过观看图片,小组讨论,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教室的名称、位置以及具体用途。
6、通过小组谈论,展示汇报,分享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为什么喜欢?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大家仔细观察,这是哪里?生:我们的学校师:对,这是我们的学校。
你们刚刚成为中心小学的小学生,一定对我们的学校充满了好奇,今天老师带领你们认识认识我们的校园。
(板书:我们的校园)小组合作深度探究活动一:我知道师:从开学到现在,你们去过学校的哪些地方?生:操场、教室、厕所......师:大家知道的地方还真不少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地方你们是不是去过?(课件展示:教学楼、教室、小花园、小广场、操场、厕所)指生回答,在教室都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教室用来学习的地方,要遵守课堂纪律)小广场是用来做什么的?升国旗时应怎样做?(周一升国旗,升国旗时要立正,眼睛望向国旗,行队礼)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哪位老师负责?(操场是课间操和上体育课的活动场地,要听从体育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乱用体育器材)活动二:我认识师:大家懂得的知识真不少呢,那老师再来考你们,你们还知道学校的哪些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讨论知道的其他的地方)小组汇报,(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用课件一一展示学生说到的地方, 让学生说出专业教室的位置以及用途和与自身的关系如学生没有汇报完整,教师再展示课件内其他的专业教室师:我们刚才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老师的图片,认识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你认为我们的学校怎么样?(很好、很美丽)你想对我们的学校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我爱学校、我喜欢学校)板书:爱或喜欢活动三、我喜欢师:既然大家喜欢我们的校园,那老师问你们,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呢?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展示汇报小组展示喜欢的地方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等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喜欢专业教室的理由,能展示才艺的可以向学生展示才艺,引导学生说出专业教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美术教室需要携带美术工具;实验室要听从老师的要求,不能随意触碰实验器材;图书室要保持安静, 借阅的图书不能乱涂乱画,要及时归还)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激励性评价巩固提高达标测评师: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那老师考考你们,我们的学校有教学楼还有哪些设施、场地?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既然我们的学校场地这么多,设施这么齐全,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描绘我们的校园吧赞校园,校园好,校园的设施真不少你也爱,我也爱,大家一起爱校园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更加热爱我们的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通过观看图片的活动熟悉校园环境。
3、了解校园,认识校园的场馆、设施等。
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认识各个专业教室的名字以及具体用途。
学习方法:
4、通过观看图片,初步了解学校场地、设施的名称。
5、通过观看图片,小组讨论,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教室的名称、位置以及具体用途。
6、通过小组谈论,展示汇报,分享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为什么喜欢?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大家仔细观察,这是哪里?
生:我们的学校
师:对,这是我们的学校。
你们刚刚成为中心小学的小学生,一定对我们的学校充满了好奇,今天老师带领你们认识认识我们的校园。
(板书:我们的校园)
小组合作深度探究
活动一:我知道
师:从开学到现在,你们去过学校的哪些地方?
生:操场、教室、厕所......
师:大家知道的地方还真不少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地方你们是不是去过?(课件展示:教学楼、教室、小花园、小广场、操场、厕所)
指生回答,在教室都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教室用来学习的地方,要遵守课堂纪律)
小广场是用来做什么的?升国旗时应怎样做?
(周一升国旗,升国旗时要立正,眼睛望向国旗,行队礼)
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哪位老师负责?
(操场是课间操和上体育课的活动场地,要听从体育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乱用体育器材)
活动二:我认识
师:大家懂得的知识真不少呢,那老师再来考你们,你们还知道学校的哪些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讨论知道的其他的地方)
小组汇报,(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用课件一一展示学生说到的地方,让学生说出专业教室的位置以及用途和与自身的关系
如学生没有汇报完整,教师再展示课件内其他的专业教室
师:我们刚才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老师的图片,认识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你认为我们的学校怎么样?(很好、很美丽)你想对我们的学校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我爱学校、我喜欢学校)板书:爱或喜欢
活动三、我喜欢
师:既然大家喜欢我们的校园,那老师问你们,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呢?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展示汇报
小组展示喜欢的地方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等
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喜欢专业教室的理由,能展示才艺的可以向学生展示才艺,引导学生说出专业教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美术教室需要携带美术工具;实验室要听从老师的要求,不能随意触碰实验器材;图书室要保持安静,借阅的图书不能乱涂乱画,要及时归还)
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激励性评价
巩固提高达标测评
师: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那老师考考你们,我们的学校有教学楼还有哪些设施、场地?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既然我们的学校场地这么多,设施这么齐全,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描绘我们的校园吧
赞校园,校园好,校园的设施真不少
你也爱,我也爱,大家一起爱校园
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更加热爱
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5、我们的校园
爱、喜欢
《我们的校园》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对校园不熟悉,对学校的场地、设施不了解,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校园的有初步的认识。
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学生会更加了解校园中有很多的专业教室以及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
这有利于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以后的校园生活。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全面认识校园,知道各个教学楼的位置、识别各个专业教室的名称和具体位置,认识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设施的具体方位,从中体会到校园的美丽。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各个学校设施所在的位置以及具体用途。
在突破教学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介绍校园中各个专业教室的位置以及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了解。
《我们的校园》教学效果分析
一、在第一环汇报自己知道校园的哪些地方,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校园。
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在课堂中,学生将自己的资料进行了展示,又从别人那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学生参与了课堂的活动,在学习中不断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自己完善了自己。
二、在第二环让学生观看图片,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了解校园内的其他场地以及各个专业教室的功能。
通过合作小组的讨论研究及活动,学生对校园内的专业教室有更深的了解。
三、在第三个环通过让小组讨论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让学生更加喜欢校园生活,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
四、在赞美校园的儿歌中结束本课,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我们的校园》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1课。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校园》由“校园探秘”“我最喜欢的地方”两部分组成,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学校空间布局及相关功能,知道在学校活动的注意事项,遵守校园设施的使用规则,产生亲近、喜爱校园的情感,体现课程标准中“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以及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与要求”的法治教育要求等。
二、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通过观看图片的活动熟悉校园环境。
3.了解校园,认识校园的场馆、设施等。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不能拘泥于课本,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说说“自己的校园”,引导学生去用心观察和发现。
2、学生在分享校园里的场所、设施、设备时,老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方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进而萌生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目标的落实”观评记录表
评析总结:
本课有效地落实了各个教学目标,在新课导入中,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的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学生知道的学校场地开始。
接着,小组讨论、观看图片了解学校其他场地以及各个专业教室的位置和用途,然后指导学生小组交流,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为什么喜欢。
总结阶段,注意情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爱校园,进而喜欢学校生活。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观评记录表
“教材内容的处理”的观评记录表
课题:《我们的校园》授课人:班级:1.3 课型:新授观评人:时间:二
《我们的校园》评测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校园里基本的场地、设施、以及各个专业教室的位置和具体用途。
1、我们的学校里有教室、()、()和()等一些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