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冤臣
历史趣谈细数历史上十大被国人冤枉的名人最冤的人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细数历史上十大被国人冤枉的名人 最冤的人是谁导语:NO10、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 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幼年时多NO10、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于公元223年继位为皇帝,在位四十年。
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公元263年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
一般人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刘禅亲政后信小人远君子。
但是,古代有哪个皇帝身边没有几个小人呢?第二,不战而降,但不能说他就是个混蛋,中国皇帝不战而降的很多。
当时,他跟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诸葛亮挟少主以令蜀中欲称帝却无胆,刘禅正是利用诸葛亮这种心理而智斗周旋最终胜利,但并未掘其祖坟,这样看来,刘禅还是一个仁君。
第三,没心没肺。
蜀国灭掉后,刘禅被带到了洛阳。
司马昭招待他,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
但内容不怎么好,像当年韩信玩的四面楚歌。
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刘禅却谈笑自若。
换一个角度来讲,此时的刘禅已为“鱼肉”,“没心没肺”未尝不是一种明哲保身。
他还是中华历史上唯一亡国之后善终的君主。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官员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官员中国古代十大奸相指我国封建社会时的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的官员,他们以赵高、秦桧等为代表,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独揽大权、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奢侈无度,造成朝政黑暗、边防松弛、民不聊生,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赵高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
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
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
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关于书法...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宠信的宦官。
一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
关于他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高者,诸疏远属也。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 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0》条云:“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
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也。
” 赵高,(前259─前207)本为赵国贵族,后入秦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
第二年他迫二世自杀,另立子婴。
不久被子婴杀掉,诛夷三族。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爱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
”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赵高。
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
唐张怀罐《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
教始皇少子胡女书。
”著有《爱历篇》六章。
司马道子司马道子(364-402) 东晋皇族。
河内温县人。
人神共愤!盘点中国历史上祸国十大奸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人神共愤!盘点中国历史上祸国十大奸臣导语: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
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
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
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
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
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
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
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
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
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
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珅——惊世巨贪,自作自受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
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代十大奸臣
中國歷代十大奸臣1.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趙高(秦朝)趙國人,生而受宮刑。
及長,強健有力,通獄法,秦始皇聞之,遂以其為中車府令,教其幼子胡亥。
西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於出遊途中,高偽造詔書,改立胡亥,殺始皇長子贏扶蘇、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將軍蒙恬、右丞相馮去疾等人。
及胡亥即位,高為郎中令。
乃殺丞相李斯,自為丞相,集大權於一身,駕空二世。
他橫徵暴斂,濫殺無辜,譽“殺人眾者為忠臣”;在危機四起之時,又殺二世,立贏子嬰為秦王。
後為子嬰所殺。
2.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董卓(漢朝)隴西人,性粗猛,有謀,體力過人。
少時曾遊羌中,盡與其豪帥相結。
初為兵馬掾。
繼為羽林郎、軍司馬、郎中、東中郎將。
西元184年,被黃巾軍擊敗,抵罪。
西元190年,征為少府,辭不受命,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八月,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
自為相國,專斷朝政,兇暴淫亂,激起全國反對。
他焚燒洛陽,西遷長安。
西元191年二月,為太師,位在諸王之上。
他掠奪錢財巨萬,計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錦綺奇玩堆積如山。
西元192年,為司徒王允等人所殺。
中國的三國大分裂時代終於到來了。
3.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黃皓(三國)宦官。
不知為何許人。
性奸佞,善奉迎。
初,服侍太子劉禪。
禪即位,是為後主。
因先有丞相諸葛亮,後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過黃門丞。
西元246年,允死,陳祗代為侍中。
皓、祗二人狼狽為奸,縱後主淫樂,朝治日益腐敗。
及祗死,皓為中常侍、奉車都尉。
自是操弄權柄,以至滅亡。
魏征西將軍鄧艾,知其奸險,將殺之。
皓賄賂艾左右,終免一死。
4.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阮佃夫(南北朝)會稽人,初為台小吏,後為淮陽王劉彧主衣,後為世子劉昱之師,頗受信任。
西元456年,佃夫等殺前廢帝,立彧為帝,是為宋明帝。
繼因平定長史鄧琬之亂,遷龍驤將軍、司徒參軍。
後為太子步兵校尉參預朝政,權壓人主。
橫徵暴斂,人有逆之,禍害立至。
大收賄賂,生活奢侈,諸王莫及。
廣用親信。
西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劉昱為後廢帝,佃夫加給事中、輔國將軍,權任益重。
中国历史上十大悲壮忠臣:为何无一善终
中国历史上十大悲壮忠臣:为何无一善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功盖千秋的贤帝,也有出将入相的能臣;有残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遗臭万年的奸人。
他们大多都记载史册,任凭后人评论他们的是非功过。
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忠君卫国,敢谏直言,心系社稷,忧国忧民,但他们最后都不能善终,每每回想他们的故事,都会为他们高尚的气节敬仰折服的同时,也为他们不公的命运哀婉叹息。
1.关龙逢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
夏桀生活奢侈,荒淫无道。
他竭尽民力,修筑王宫,又常常强迫人民打仗。
据史书记载,当时有施族部落败,有施氏向桀王献一美女,名叫妹喜(又叫未喜或妹嬉)。
夏桀很是宠爱,昼夜与其饮乐,对妹喜言听计从,常常为此不理朝政。
夏桀的暴虐无道,百姓十分怨眼。
夏桀却不以为然,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
百姓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为“你这个太阳还不快点完蛋!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对于夏桀的暴行,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逢实在看不下去。
据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逢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
他多次向夏桀进谏,要他关心百姓与国家,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
经过长期思考之后,关龙逢决定以献黄图进谏。
关龙逢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夏桀应多关心朝政。
关龙逢献了黄图,故意立而不去。
夏桀看到关龙逢的样子,心里很不耐烦,就说:“你还有什么惑众的妖言要说?”关龙逢怒目而视。
夏桀早就对这人絮絮叨叨、净说难听话的关龙逢厌恶极了,什么也不问便把黄图烧毁,接着喊来兵士把关龙逢囚禁起来,不久就杀了。
夏桀杀了关龙逢,更加肆无忌惮。
而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一举灭了夏朝,夏桀和妹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于亭山。
他应该是这类人的鼻祖吧。
2.比干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
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
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
中国历史上比窦娥还冤的九大文臣武将
中国历史上比窦娥还冤的九大文臣武将在古代皇权社会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是一个人的天下,所有人的命运掌控在一人之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朝堂之上的权贵高官在皇权天威面前也只是一些可怜的任其宰割的鸡鸭罢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杀害文臣武将真是太多太多了,其中不乏含冤而死,含恨而终的。
1、比干面对商纣王的残暴不仁,他的叔父比干到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商纣大怒说:“你这样想做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窍,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
”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看。
2、商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施行变法,秦国日益强盛,为日后秦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许多权贵。
秦孝公一死,他失去了靠山。
继任的秦惠王车裂商鞅,并灭其族。
3、伍子胥伍子胥一家受楚王迫害,伍子胥得以逃脱。
来到吴国后,与军事家孙武一起将吴国打造成一时之霸主,攻入楚国都城,掘楚王坟墓,鞭楚王尸。
后受小人诬陷,吴王令其自杀。
伍子胥不服,留遗言要人把他眼睛挖出来悬于东门之上,他要看到越军攻入都城。
吴王大怒,将他的尸身抛入江中喂鱼。
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吴王后悔没听伍子胥的,死前脸上蒙一块黑布,说在地下无颜面对伍子胥。
4、李斯李斯作为秦始皇的重要谋士,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居功至伟,而且许多影响后世的制度也是由他制定的。
但是,后来与赵高沆瀣一气,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做出许多倒行逆施之事,最终被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
5、韩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他功高震主,为刘邦所猜忌,吕后与萧何设计,诱使他进宫,韩信不疑老朋友萧何会害他,相信了他的话,进去后被几十个宫女乱棍打死在长乐宫中。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6、晁错汉景帝的智囊,因为坚持削藩政策,激怒诸侯王,引发七国之乱。
景帝为安抚人心,不得不让晁错做了替罪羊,将他腰斩于长安市,父母、妻子、同族大小一律被杀。
历史趣谈梁山死得最冤枉的十大好汉 水浒十大冤死英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梁山死得最冤枉的十大好汉水浒十大冤死英雄
导语:一部慷慨激昂的《水浒传》,临近尾声之时,壮士断臂,好汉吻颈,凄惨之至,令人不忍读之。
纵能以死而慰身平之志,不枉一腔热血,亦为虽死无
一部慷慨激昂的《水浒传》,临近尾声之时,壮士断臂,好汉吻颈,凄惨之至,令人不忍读之。
纵能以死而慰身平之志,不枉一腔热血,亦为虽死无憾;而命丧无谓之处,一身好本领不得建更大之功勋,可谓冤甚至哉!下面将为大家盘点一下梁山十大被冤死的好汉。
TOP10 中箭虎丁得孙
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手下的副将。
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失败,宋江前去支援,丁得孙被吕方、郭盛所捉,归降了梁山。
梁山大聚义中排第79位,对应天罡地煞星号为地速星,任步军将校。
梁山受招安后,丁得孙参与了“征四寇”的战争(百回本为征辽、征方腊)。
征讨方腊时被毒蛇咬伤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中箭虎丁得孙在《水浒传》中有两大吸人眼球的“闪光点”:一是“面颊连项都满是疤痕”,其恐怖丑陋应不逊于鬼脸儿杜兴,因而有“中箭虎”之称;第二便是在远赴江南作战时被草丛中的毒蛇咬中,不治身亡。
丁得孙本领不错,东昌府之战便尽显其锋芒,上得梁山以来,大小数百战役,虽无关胜、林冲般的显赫功勋,却也是兢兢业业,不输旁人。
一颗光茫四射的地煞之星,没能死于两军阵前,却最终窝囊毙命于丛中之蛇,怎么说都有点让人唏嘘不已。
遗憾指数:6.0
TOP8 TOP9 锦毛虎燕顺铁笛仙马麟
燕顺,山东莱州人氏,原是羊马贩子,只因赤发黄须,臂长腰阔,生活常识分享。
盘点我国古代历朝奸佞之臣
盘点我国古代历朝奸佞之臣中国历史绵延两千余年,封建王朝更迭,能臣与奸臣并存。
历史上,有不少忠贞之士为国家鞠躬尽瘁,也有许多奸佞之徒凭借权谋和私利祸乱朝纲,阻碍国家发展。
这些奸臣的所作所为,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以下是中国古代历朝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人是如何背叛国家和民族的。
1. 赵高——篡改诏书的罪人赵高是秦朝末期的大奸臣,因其篡改秦始皇遗诏,害死太子扶苏,直接促成了秦朝的迅速灭亡。
在始皇驾崩后,赵高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软禁并控制秦二世,妄图通过操纵政局保全自身。
然而,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赵高反而试图杀掉胡亥自保,最终被人反噬,落得身死的下场。
如果扶苏继位,秦朝或许会有更长久的历史。
2. 梁冀——操纵朝廷的东汉权臣梁冀是东汉时期的大权臣,但与其父梁商的忠心不同,梁冀上位后开始结党营私,任用亲信,严重破坏朝廷的公正。
更为骇人的是,他操纵权力,甚至毒死了年幼的汉质帝,以继续掌控大权。
最终,汉桓帝利用宦官势力除掉梁冀,虽一度稳住局势,但也开启了宦官干政的乱象,给东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3. 黄皓——蜀汉的奸臣黄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宦官,深受刘禅宠信。
在诸葛亮去世后,黄皓逐渐掌控朝政,并不断排挤忠臣良将,尤其是在姜维北伐期间,黄皓屡次阻挠北伐计划,致使蜀国失去良机。
在黄皓的操控下,蜀汉内部贪污腐败横行,蜀汉的衰落与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4. 董卓——乱政篡位的暴君董卓是东汉末年的西凉军阀,凭借何进的召请进入朝廷后,他很快篡夺大权,废少帝,立献帝,以达到控制中央政权的目的。
董卓的暴政引发了朝廷上下的普遍不满,最终被王允与吕布设计反杀。
董卓的残暴统治让东汉社会秩序进一步崩溃,直接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
5. 李林甫——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善于阿谀奉承,在朝中排除异己,广泛安插党羽,导致忠良被排挤。
李林甫不仅排除能臣,还建议唐玄宗重用胡将安禄山,助其坐大。
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安禄山得以发展壮大,最终发动了“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李林甫可谓是祸乱之源。
中国近代有十大汉奸
中国近代有十大汉奸,分别是:1、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
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
武昌起义后获释。
曾任《民报》主编。
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部长。
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被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
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
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
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
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1938年12月29日,发“艳电”,电文称: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主权”,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以“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
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
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主席。
1944年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
最初动机:为当国民政府主席,争权失利最高伪职:任伪国民政府主席最幸之事:三次遇刺,大难不死最终下场:命丧江湖郎中之手,死后焚尸扬灰2、曹汝霖(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
早年留学日本。
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
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
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
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
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
历史上下场最惨的十大忠臣。
历史上下场最惨的十大忠臣。
1.商鞅,死因,五马分尸。
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
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
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
其次,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
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商鞅一样抱着法家“明法”的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
商鞅独立的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
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
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
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
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
第三,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
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
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2.李斯,死因,腰斩。
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泰山石刻据说好多都是他的手笔,同时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谏逐客书,鲁迅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竟被指鹿为马的小人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
政治•废分封周统一以后,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后来一个个都疏远了,互相视为仇敌,经常发生战争,周天子也不能禁止。
郡县,天下才得以安宁。
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已经统一了,再立许多国,不利于统一,安宁也没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见。
中国古代十大最惨冤死名将
高颖从小聪明能干,十七岁开始做官,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立过战功,受过爵赏。杨坚看重了他,派心腹人与他面谈,他欣然接受杨坚的招纳。他对杨坚说:“愿意听从你的指使,即便你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颖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于是杨坚让他在丞相府担任司录,官虽不大,却很被重用。高颖为什么要这样死心踏地地追随杨坚冒风险呢?史书没有魑募窃亍^衿湫问疲湓虿煌饬教酰阂皇茄罴岬牡匚凰淙换共还蹋芽嫉檬疲晒Φ南M艽螅欢歉哂比沃暗谋敝埽⒎怯钗氖霞易宓牡障担壹扔氡逼敫呤匣首逋冢嗉次敝苡钗氖现莱稹?
杨坚为丞相,遭到了北周一部分统治者的激烈反对。首先举兵反叛的是尉迟迥,继之者还有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一时天下骚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尤其是尉迟迥的叛乱,影响特别大。当时有人评论其事说:“尉迟迥据有北齐的故地,乘杨坚刚刚执政之机,人心浮动,指挥军队,联合各方势力,占据了全国九州的三州,拥有全国人口的十分之六。”面对这种局势,怎么办呢?只能是武力镇压,仗打胜了,就可使政权获得巩固;仗打败了,就可能要垮台。杨坚派韦孝宽率军前往,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停顿下来,没有人敢冲向前去,原因是军心不稳,部将有异心。形势颇为紧急。只有派一名既忠心耿耿,又有魄力,能压得住阵脚的人去做监军,才有可能战胜敌人。杨坚首先挑选了崔仲方,崔仲方以父亲在敌方境内为理由,辞不就任。轮下来最适合的人选是郑译、刘访,他们都是拥载杨坚上台的中坚人物。但是他们由于个人目的没有达到,所以心怀不满。郑译想当大司马,结果当了相府长史;刘访想当小冢宰,结果当了相府司马,因而他们忿忿不平起来;他们还利用职权,大发横财,与富商大贾们打得火热,并且玩忽职守,消极殆工。杨坚要他们去作韦孝宽的监军,对他们说:“需要心腹之人去统率大军,你们二位,谁能去呢?”刘访说,他没有当过带兵的将领,不能去。郑译说,他有老母在堂,离不开。一个软钉子碰得杨坚闷闷不乐。就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前线统帅部副长官送来密报,说是“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宏度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金,军中骚动,人心大变”。怎么办呢?有人主张另派三人去代替那怀有异心的三员大将。朝臣李德林不同意这种意见,他认为这样做恐难收效,甚或会引起其他问题。他对杨坚说:“依我的看法,只派一个既是你的心腹,又明于事理,能够随机应变,且向来为诸将所信服的人,快速赶赴军中,观察形势,看看内情究竟如何。这样,即便有人图谋不轨,也不敢妄动。”一席话,点醒了杨坚,他说:“要不是你说,几乎要坏大事。”高颖见此情势,乃自告奋勇,甘负重任。杨坚欣然同意。高颖当即衔命出发,来不及回家,只派人去向他的母亲告别。
10大汉奸
Act 1.太史公因为替他说话而遭了腐刑。
汉武帝说他是个汉奸。
他本来也算是一代名将。
却投降了匈奴。
或许他并不能算无耻的汉奸。
他但却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汉奸他叫__ _?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十位无耻指数:4李陵__遗臭指数:4综合指数:4Act 2.崇祯皇帝曾经以为他死了,追封过他。
他却投降了,据说是为了皇太极的老婆。
他是一代儒将,九省经略。
最后成了史书中的贰臣。
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九位洪承田寿无耻指数:6遗臭指数:6综何指数:6Act 3.接下来出场的这位人物仍然健在。
他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汉人。
他自称二十二岁以前是日本人。
他是****皇民化的结果。
他是日本人亲密的小伙伴。
由于他的血统关系,我们应称他为四分之三汉奸。
因为他有四分之一“高贵”的日本血统。
他是谁?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出来了吧!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八位李登辉无耻指数:8遣臭指数:6(预测)综合指数:7Act 4.两宋更替的时候,中原曾经出现过一个存在了三十多天的政权。
政权是金人出面建的,皇帝却是个汉人。
他便是当时北宋的宰相,所谓的“大楚”的皇帝。
他在旁人鄙夷的眼光里登基,又在一片骂声和无奈中退位。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汉奸。
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七位无耻指数:8遗臭指数:7综合指数:7.5Act 5.还是两宋更替的时候,还是在中原地区。
还是金人出面建的政权,皇帝仍是一个汉人。
他名叫,所谓“大齐”的皇帝。
不过,他比(Act 4)更加无耻。
他一听说金人要在汉人降官中挑“子皇帝”,便大举贿赂,终于过了皇帝瘾。
他曾经数次攻打南宋,甘为金人的马前卒。
他在战败后被金人所废,得到可耻的下场。
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六位无耻指数:9遣臭指数:7综合指数:8Act 6.乱世多英雄,也多汉奸。
提起岳飞,谁都会想起另外一个人。
一开始的他似乎很正直。
不过他却被金人改造了。
由于他,岳飞未能直捣黄龙。
由于他,岳飞死于非命。
千古奇冤:盘点中国历史上含冤而死的十大贤臣
千古奇冤:盘点中国历史上含冤而死的十大贤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
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
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
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力:让人愤怒,悲凉和无奈。
我们就来看看史上着名的10大冤案!NO10 范雎进谗杀白起冤枉指数:9白起是春秋战国时代继孙子和吴起之后最出色的将军,在大秦统一全国的进程中,白起参与指挥了两次足以影响历史的大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讨伐楚国的战争,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继孙子之后第二个攻克楚国都城郢都的大将,还挖掘了楚国先王的陵墓,使东方六国心惊胆战。
吓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
当时秦国文有范雎,武有白起,好象很快就能统一全国了。
可悲的是范雎这样一个人物也犯了小人之过----嫉妒。
利用自己和秦王的关系好,老是抓机会说白起的坏话。
终于有一天,秦王在外面征战,要求白起带兵配合一下。
范雎进谗杀白起白起认为这次战役发动起来不值得,就给秦王提了个建议,说自己不去为好。
这是个纯技术性的建议,结果被范雎钻了空子,说白起要造反,秦王本来就对战无不胜的白起有忌惮,于是赐给了白起宝剑,让他自杀。
白起愤怒的问到:”为什么?”后来转念一下子想通了,”我在赵国杀了四十万人,难道还不应该死吗?”白起死了,秦国一时将才接应不上来,起用了范雎的老乡一个叫郑安平的人,结果这个窝囊废一出兵就捅了漏子,被活捉了。
秦王有一次不经意的在范雎面前说:”白起要是活着,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失败呢?”范雎羞臊的脸都红了,知道秦王在埋怨自己,于是找了个机会辞职走了。
结果秦国统一的步伐又推迟了几十年。
NO9 伍子胥被杀冤枉指数:10伍子胥是司马迁最佩服的一个历史任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伍员身负国耻家仇,却忍耐着巨大的悲痛和彻骨的愤怒等待时机,几十年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最后终于杀回了故乡干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真是一个有血性的烈丈夫!”伍子胥的伟大在于他对中国传统的那种以德报怨的观念不屑一顾,在他看来,烈火就是要用冷水扑灭,恶人就是要用武力来制服所以当好朋友申包胥责备他说:”即使国家对不起你,你也不应该反过来毁灭这个国家啊。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冤的十员大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冤的十员大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冤的十员大将十大冤将之一:韩信淮阴候,主要战绩有:灭赵,代,魏,齐,燕,楚及三秦王,可以说整个汉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来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功高震主,当君主对这样的将领已无封赏可赐的时候一般都会取了他们的脑袋,所以,很不幸,他成了本文的第一位主角死法,勒死,据说是刘邦曾答应他不使其终生有血光之灾,如此不可一世的英雄,竟然死得如此凄惨,楚霸王泉下有知,可以含笑矣!罪名:谋反,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说有的能举出若干的例子,说没有的只有一条:果真想反,韩信早就反了,反了刘邦还拿他没办法。
十大冤将之二:高颖大隋开国四名将之首,宰相,主要战绩有:平尉迟同,灭陈,平萧岩之叛。
为人仁义温良,素得军将之心,且又素掌政事,一国上下,无不敬之,问题出在独孤皇后及杨素,杨广身上,因其掌管着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又同情杨勇,杨广欲上台必要先除之,否则无法控制局面,又因为高颖曾为宫女之事在杨坚面前说过独孤皇后的不是,三家同心,再加上隋文帝有惧内的传统,高颖之死不可避免。
死法:赐死。
新仇旧恨一起算,这样的结局已算是比较好的一种了,还没有凌迟处死呢。
罪名:诽谤朝政,是与不是很明显,真正是大大的冤枉,你没登基之前人家反对你就算在内?也太牛了吧?十大冤将之三:蒙恬据说是毛笔的发明人,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不过就其参与灭楚之战,北驱匈奴,修建长城,提数十万重兵驻屯边疆来看,轻重不难想见,其实他对始皇帝倒是挺忠心的,就算有人告他谋反始皇帝也不会信,问题是始皇帝终究是要死的,而他作为力挺太子苏的重要人物,不死倒是真有些不合情理了,据说在其死前曾自谓“吾何罪?获罪于天”又一想自言“吾修长城,自临洮起万余里,或断人地脉,互固宜也”,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
死法:自尽罪名:连坐十大冤将之四:周亚夫亚子在世,孙吴重生。
单从这句话便可得出他在后世兵家心中的地位。
战绩主要有平定七国之叛,官职太尉,也是全国兵马大元帅。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奸臣”。
指不忠于君主,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
庆父,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
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
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内乱。
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
孟孙氏是其后裔。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
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
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
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梁冀(?-159年),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权臣。
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时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其父亲为梁商,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
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
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他所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
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
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
官至太师,封郿侯。
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
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
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来俊臣(651~697) ,唐朝武则天时酷吏。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
少时凶险,不事生产。
因告密得武则天信任,成为武则天在政争中的鹰犬。
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
善音律,会机变,善钻营。
开元中,迁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结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
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握。
明朝十大冤臣:剥皮碎尸灭十族,割舌断肢剁肉酱,两个被凌迟卖肉
明朝十大冤臣:剥皮碎尸灭十族,割舌断肢剁肉酱,两个被凌迟卖肉明朝是一个冤杀大臣最多的朝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亡国皇帝朱由检,冤杀的大臣数目难以统计。
这些冤臣有不少都死得很惨,剥皮碎尸灭十族,割舌断肢剁肉酱,人类能想到的最痛苦死法都用到了。
那么多冤臣我们不可能全部找出来,这里只列出比较著名的十位,按被杀时间为序排列:第一位:李善长(1314—1390)。
明朝开国丞相,定远人。
协助朱元璋打天下,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
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和朱元璋结成儿女亲家,朱元璋赐他免死铁券。
晚年之时,胡惟庸意图谋反,曾游说于他,他虽然反对,但却说了一句话:“我老了,干动了,等我死你,任你们闹去。
”胡案发后,牵连到他,朱元璋将其满门抄斩。
时年77岁的他带领一家70余口走上刑场。
只因一句话引来灭门之祸,可谓冤也。
第二位:方孝孺(1357—1402)。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宁海人。
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因称“正学先生”。
“靖难之变”时,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剥皮碎尸“灭十族”,吃连坐被凌迟者达870余人,真是又冤又惨。
第三位:练子宁(1350—1402)。
明朝大臣,三洲人。
洪武十八年(1385)中榜眼,官至吏部侍郎。
朱棣夺位登基时,练子宁被绑上朝,大骂朱棣,被朱棣割掉舌头,砍断四肢剁成肉酱。
其亲属151人被杀,371人被发,老家练氏480户全部被屠,比方孝儒还惨。
第四位:铁铉(1366—1402),明朝大臣,邓人,元代色目人后裔,官至兵部尚书。
靖难之变时召集溃士兵坚守济南,击退朱棣。
朱棣夺位后,将铁铉绑缚大殿,割掉耳朵,又割其肉,将肉烧过塞入其口,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朱棣将其凌迟碎尸。
第五位:解缙(1369-1415)。
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吉水州人。
历官御史、翰林待诏、侍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因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最后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活活冻死。
中国古代十大罪臣
中国古代十大罪臣中国古代十大罪臣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之弟。
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掉两个国君,后自缢而死。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
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
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却被子婴诛杀。
3.梁冀: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桓帝皇后。
顺帝死后,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横朝政近20年。
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
公元159年,桓帝诛灭梁氏一家,梁冀自杀。
4.董卓:初为凉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并州牧,凶残异常。
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阳,毒死少帝,另立献帝,自为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被王允、吕布杀掉。
5.来俊臣:唐武则天时酷吏。
因告密受宠,后任中丞。
后来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后处死。
成语:“请君入瓮”讲得就是他与右丞周兴的事。
6.李林甫:唐朝权臣。
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
他“口有蜜,腹有剑”。
在任19年中,唐朝政事败坏,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丞等职。
靖康二年,被金军虏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
他结党专权,主张投降,以“莫须有”罪名杀死岳父父子等,为后人唾弃。
8.严嵩:明朝大臣。
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师。
以其子严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
在任时十分之六的军饷被其侵吞。
公元1562年。
御史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严世蕃。
世蕃被杀。
抄出黄金万余两、白银200余万两。
严嵩逐被革职,不久病死。
9.魏忠贤:明朝宦臣。
万历年入宫。
1620年,他被任司礼秉笔太监兼管东厂,网罗死党。
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坤:原在清迁銮仪当卫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帝所宠。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死后,嘉庆宣布他20条罪状并责其自杀。
被抄家产值钱约八亿两。
等于朝廷十年收入。
中国历代十大奸臣
中国历代十大奸臣NO.1之赵高(秦朝)赵国人,生而受宫刑。
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
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
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
乃杀丞相李斯,自为丞相,集大权于一身,驾空二世。
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誉杀人众者为忠臣;在危机四起之时,又杀二世,立赢子婴为秦王。
后为子婴所杀。
NO.2之董卓(汉朝)陇西人,性粗猛,有谋,体力过人。
少时曾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
初为兵马掾。
继为羽林郎、军司马、郎中、东中郎将。
公元184年,被黄巾军击败,抵罪。
公元190年,征为少府,辞不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八月,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
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激起全国反对。
他燃烧洛阳,西迁长安。
公元191年二月,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
他掠夺钱财巨万,计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
公元192年,为司徒王允等人所杀。
中国的三国大分裂时代终于到来了。
NO.3之黄皓(三国)宦官。
不知为何许人。
性奸佞,善奉迎。
初,伺候太子刘禅。
禅即位,是为后主。
因先有丞相诸葛亮,后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过黄门丞。
公元246年,允死,陈祗代为侍中。
皓、祗二人狼狈为奸,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
及祗死,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
自是操弄权柄,以至灭亡。
魏征西邓艾,知其奸险,将杀之。
皓贿赂艾左右,终免一死。
NO.4之阮佃夫(南北朝)会稽人,初为台小吏,后为淮阳王刘彧主衣,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信任。
公元456年,佃夫等杀前废帝,立彧为帝,是为宋明帝。
继因平定长史邓琬之乱,迁龙骧、司徒参军。
后为太子步兵校尉参预朝政,权压人主。
横征暴敛,人有逆之,祸害立至。
大收贿赂,生活奢侈,诸王莫及。
广用亲信。
公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佃夫加给事中、辅国,权任益重。
次年,镇压建平王刘景素之乱,以功为南豫州刺史、冠军。
历史上被皇帝害死的10大悲惨名臣:白起岳飞上榜!
历史上被皇帝害死的10大悲惨名臣:白起岳飞上榜!10大名臣被帝王冤杀的历史教训:封建体制下屡屡发生名臣被冤杀的事情,有的因正直而遭诬陷,有的因改革而受攻击,有的因才高而遭妒忌……他们的冤情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却体现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实况。
盘点中国古代被冤杀的10大名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
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
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
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力:让人愤怒,悲凉和无奈。
NO.1崇祯杀袁崇焕袁崇焕在关外的宁远(今天的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进关的要道,使明朝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
清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在宁远城下受挫,袁崇焕象堵在喉咙里的骨头,吞不下,吐不出。
还生生的噎死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战场上解决不了的人,可以战场外解决。
于是范文程出了个主意,让皇太极从蒙古借路,从科尔沁南下,进攻北京。
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行动,清军抛弃辎重,轻兵急进。
这个时候的北京*** 慌了神,正商议迁都的时候,袁崇焕从关外杀回来了,举朝欢腾。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袁崇焕在城外首仗打败了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对阵扎营。
接着,北京城里开始有流言,说袁要和清军和谈,后来流言越来越神,说是袁私自把山海关防线打开了个口,放清军进关。
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皇太极和范文程正在城外偷笑……被冤杀的十大名臣这时候一个太监赶回来了,他是从清军的俘虏营里回来的,说晚上睡觉听到了帐外的清军将领在庆祝,说袁崇焕马上要投降大清了,还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呢。
崇祯一听就火往上撞,一点儿都没有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是怎么样从设防严密的清军大营里出来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崇祯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还发动百姓去撕咬袁的躯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崇祯时代担任政府高级官员,尤其是那种独当一面的高级官员,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崇祯朝非正常死亡的高级官员,远远多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代,如熊廷弼、王化贞、杨镐,他们要么死于当权者制造的冤狱,要么死于崇祯的一纸诏书,要么死于事败后的畏罪自杀。
但是,与一代名将袁崇焕之死—凌迟而死相比,他们的死已经算得上非常体面、非常人性化了。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北京城一派肃杀,凌迟袁崇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
多次遭受后金军队骚扰的北京吏民无不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袁崇焕这个引狼入室的汉奸终于要遭到应有的惩罚了——袁崇焕是以勾结后金、阴谋叛逆的罪名被捕的。
《明季北略》中记载了袁崇焕受凌迟的细节:袁崇焕被凌迟到“皮肉已尽”时,还没有断气,“心肺之间叫声不绝”,“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
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另一说广西藤县,可能因为生得黑瘦矮小,崇祯曾亲切地称他“袁蛮子”。
像明朝的大多数官员一样,袁崇焕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他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同年被授福建邵武知县。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发表七大恨宣布与明朝誓不两立,它像一座城市的地标,乃晚明的标志性事件:对袁崇焕来讲,意味着这位固执自负的南方人,即便身处远离辽东数千公里外的福建做地方官,却依然在处理钱粮与诉讼之余对辽东边事无限关注。
《明史》称袁崇焕“为人慷慨富胆略,好谈兵……以边才自许”。
后由于御史侯恂的举荐,知县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
史书中记载了两件关于袁崇焕的轶事:其一,天启二年,刚被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恰好遇到广宁战役中明军大败,朝廷商议派人守卫山海关。
袁崇焕得知此事后,单骑前往山海关明察暗访,由于没给兵部首长请假,部里竟然不知道这位主事去了哪里,家里人当然也不知道。
过了段时间,袁主事回来向首长表示:给我军马钱粮,我足以守卫此关。
其二,努尔哈赤去世时,身为宁远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不经朝廷授权,就自作主张派人前往吊唁,虽然究其实质,乃是想借吊唁之机刺探敌情,但后金毕竟是大明多年来的强硬敌对者,没有朝廷命令而擅自与之互通往来,乃大忌。
由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袁崇焕是一个优秀的实干家,一个行动主义者。
富于理想和激情,却往往为了理想而置游戏规则于不顾;作为体制内的高级官员,他喜欢独行专断,机杼自出,凭借他的才华和一腔报国激情,他也的确干出了一番成效。
但他不明白一个事实: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而恰好他的主子崇祯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
两个刚愎自用的人成为上下级,当外在形势紧张之时,他们或许可能有合作蜜月,但互相猜忌一定会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潜滋暗长,而这种潜滋暗长的猜忌注定有一天会酿出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悲剧。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七月,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袁崇焕从家乡来到了熟悉的北京城,崇祯立即在平台召见。
然而,此次平台召问,再次暴露了袁崇焕的性格弱点,他不假思索的豪言壮语,成为日后遭受极刑的诱因之一。
崇祯礼貌地和袁崇焕略事寒暄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袁崇焕:“建部(后金)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
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回答:“所有方略已另写奏本。
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这肯定是第一个在崇祯面前为平定辽东定下日期的能吏。
一听说只要五年时间就能化解辽东大麻烦,被汹汹天下搞得焦头烂额的崇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旁陪同接见的内阁重臣们也莫不欢欣鼓舞。
然而,也有人对袁崇焕的五年计划表示怀疑,此人就是兵科给事中许誉卿。
他趁崇祯接见中途回后宫休息的间歇,悄悄问袁崇焕有何方案,然而袁崇焕的回答大出许誉卿的意料,“聊慰圣心耳”!许誉卿闻言大惊,提醒袁崇焕:“皇上英明至极,你岂可浪对?到时按期责功,你怎么办?”当崇祯再次回到平台时,袁崇焕立即对五年计划提出了相当的条件:第一要户部保证钱粮;第二要兵部保证武器;第三要吏、兵二部保证给他用人上的主动权。
对这些近乎苛刻的条件,崇祯一一应允,并赐给他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而正是这把令人望而生畏的尚方宝剑,后来断送了袁崇焕的性命,也在某种意义上断送了大明的江山。
曾亲历过甲申之变的明季文人张岱对这次平台召问和袁崇焕本人的悲剧性格作了深入的剖析:“袁崇焕短小精干,形如小猱,而性格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着魇也。
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
”张岱的评价略显刻薄,却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知识分子出身的袁崇焕尽管久在沙场,过着铁马甲衣的行伍生活,但仍然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夸夸其谈、好为大言的特性。
这样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无可置疑,对所负责任也竭尽全力,但却无法掩盖一个铁定的事实:他们往往有志大才疏的嫌疑。
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忠心与赤诚能够挽狂澜于既倒,却不知道大厦将倾时已是独木难支。
更何况,手捧尚方宝剑,在崇祯热切的期望里远赴辽东的袁崇焕面对的是一个极其麻烦的烂摊子。
崇祯下旨,将袁崇焕“依律磔之”,其妻子和袁崇焕的兄弟一起,流放两千里以外。
那场“大快人心”的凌迟就这样不可阻挡地发生了。
当袁崇焕在刽子手冷漠无情地数刀数的声音和周围看客们兴奋的斥骂声中承受临死前的煎熬时,注定了大明帝国只有毁灭才是最终的结局。
首先是钱粮。
尽管衮衮诸公都清楚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的浅显道理,但守卫辽东的将士却长年领不到军饷。
因此,几乎横贯了晚明军史的主线就是缺饷的士兵不断哗变、逃亡。
就在袁崇焕赶往辽东之时,辽东最高行政首长毕自肃和总兵朱梅等人被缺饷四个月的士兵抓住后打得血流满面,毕自肃获释后,愤而上吊自杀。
袁崇焕到任后,朝廷的确给辽东拨发了部分军饷,但与巨大的开支相比,仍属杯水车薪。
袁崇焕不得已向崇祯上书,要求崇祯能把内帑用于辽事,否则兵变还会不断发生。
而崇祯最恨大臣们提议动用他的私房钱,哪怕这私房钱是用来保卫他们朱家的江山和朱家的性命。
所以,可以想象,袁崇焕的提议根本不可能被崇祯采纳,反而还会在崇祯心里投下第一道不满的阴影。
其次是坐大于皮岛的毛文龙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处理毛文龙问题的轻率与专断,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袁崇焕的悲剧命运。
皮岛又称椴岛、东江,是位于渤海中的一座长15里、宽10里的岛屿,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和鹿岛遥相呼应,呈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皮岛地处当时的后金、朝鲜和明朝的辽东、山东登州、莱州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毛文龙原是杭州的一个无业游民,30岁时经其舅父推荐给辽东巡抚王化贞,很快脱颖而出,一直升到副总兵。
此后,他率军进驻皮岛,利用该岛的交通要枢条件,召集流民,通商开发,几年间就使该岛遂“称雄镇”。
皮岛地处后金海上咽喉之地,当明军在辽东的几座重镇相继失守后,皮岛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
应当说,毛文龙尽管有过杀良冒功的行径,但他治理的皮岛对后金仍是极大的牵制,朝廷包括对政事一向不感兴趣的天启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仅把他提升为总兵,还多次派人前往慰问。
对毛文龙的作用,翰林院编修姜曰广认为:“建州之有东江,犹人身之有蚤虱也。
撮之则无处著手,听之则吮肤而不宁……使无东江,则彼得用辽人耕辽土矣。
”也就是说,毛文龙像叮附在后金身上的一只跳蚤,虽然不至于使后金为此丧命,却可以不断地骚扰它,使它不得安宁。
但坐镇一方的时间稍长,这只跳蚤就变得不那么容易控制了,朝廷上下开始对毛文龙由腹诽到口诛笔伐,而毛文龙也的确由于久镇一方而变得骄横不法:其一,他几乎把皮岛的驻军变成了毛家军—军中担任要职的,大多是他的子侄或义子,将领全部姓毛;其二,他虚报兵额20万,其实不到5万,其他十几万人的军饷,大多落入他的私囊;其三,他利用皮岛地处海上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向来往商船征税,而这并没得到朝廷的授权。
袁崇焕对毛文龙的这些不法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这位有道德洁癖的忠臣在还没有正式接触毛文龙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应对之策。
还在京城期间,阁臣钱龙锡问及如何处理和毛文龙的关系,袁崇焕脱口而出:“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不难看出,驱使他这样做的并不是个人私利,而是个人的道德好恶。
他看不惯毛文龙的骄横不法,更看不惯毛文龙对朝廷诏命的阳奉阴违。
但无论如何,毛文龙罪不致死,更何况,大敌当前,毛文龙也算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员,如此草率地加以杀戮,袁崇焕何其失策。
果然,袁崇焕到任后,和毛文龙关系极为紧张。
他首先派官员到皮岛对毛文龙的经济进行审计,接着又宣布海禁,不许商船径直开往皮岛。
这第二招颇为毒辣,其直接后果就是使毛文龙原本十分丰厚的税收从此颗粒无收。
毛文龙当然不愿就此服输,他多次上书崇祯,但崇祯态度含糊,不肯表态。
奏章中,毛文龙悲愤地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
”以后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证明,毛文龙这一介武夫的激愤之语并非虚妄之词,只是那时的变故,不仅毛文龙看不到,袁崇焕也看不到了。
袁崇焕上任伊始,首先对付的竟然是自己人毛文龙,这是很令人惊讶的事情,隐约透露出这位以忠勇自诩的高级将领,大概也信奉“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
毛文龙不愿服输,袁崇焕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不可用”,既然不可用,那么就要杀之。
对付毛文龙一事,充分体现了袁崇焕的智谋,可惜,这智谋对付的不是虎视眈眈的后金,而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袁崇焕一面对毛文龙动了杀机,一面为了麻痹他,主动给他送上一大批军饷。
紧接着,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于崇祯二年六月深入皮岛。
对此,毛文龙全然不备。
当毛文龙手下的将领前来参见袁崇焕时,袁当即煽动—我在宁远前线的官兵,军饷比你们高,都还吃不饱,你们在海上更加劳苦,军饷却更低,还要靠它养家糊口,我对此感到心酸。
你们受我一拜吧。
毛文龙手下将领对袁崇焕的一席话,既有几分感动,又有几分畏惧,古人所谓恩威并施,大抵如此。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袁崇焕当众宣布毛文龙有十二大罪,然而真正沾得上边的不过两三条而已,其他大多是捕风捉影的罗织之词。
更何况,真正要处死一个高级将领,只要有一条坐实的大罪就行了。
过多的罪名反而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罗织者生怕罪名不够充足,理由不够充分。
毛文龙当天即在帐前遭斩首,死在他苦心经营了10年的皮岛上。
毛的部众被袁崇焕整编,毛家军从此不复存在。
虽然此前崇祯赐予了袁崇焕可以便宜行事的尚方宝剑,但袁崇焕竟然在不作任何汇报的情况下,擅自处死一名朝廷和崇祯均认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官员,这不仅是简单的越权,简直就是擅作威福的草菅“官”命。
然而,崇祯也有他的苦衷:他刚把辽事全盘托付给袁崇焕,把袁崇焕确定为力挽狂澜的不二人选,袁崇焕本人也立下了五年平辽的军令状,那么,追究处死毛文龙之罪,不但毛文龙已死而无济于事,反而有可能影响五年平辽大计。
也就是说,当崇祯迫不得已下诏对袁崇焕的行为表示赞许时,这位君主的内心有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袁崇焕必须兑现五年平辽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