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482856951e79b89690226e1.png)
色谱定量方法之马矢奏春创作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 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发生信号, 获得相应的色谱峰, 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 可将校正因子消去, 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把持条件略有变动时对结果影响较小.缺点是:必需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超卓谱柱, 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发生信号.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比物质, 以对比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力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工作曲线法是用对比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比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 求出斜率、截距.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准确进样与对比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 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或用回归方程计算, 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取代.通常截距应为零, 若不即是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 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力法)定量.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比品溶液比较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将对比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屡次进样, 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 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W)及(A)分别代表在对比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外标法方法简便, 不需用校正因子, 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 均可看待测组分定量.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另外, 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 应尽量使配制的对比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比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 以待测组分和对比物质的响应信号比较, 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内标”的由来是因为标准(对比)物质加入到样品中, 有别于外标法.该对比物质称为内标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不是所有组分都能流超卓谱柱(如有难气化组分), 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都发生信号, 或只需测定混合物中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 可采纳内标法.准确称量W克样品, 再准确称量W克内标物, 加入至样品中, 混匀, 进样.丈量待测组分i的峰面积A及内标物的峰面积A, 则i组分在W克样品中所含的重量W, 与内标物的重量W, 有下述关系:(7.37) 待测组分i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C%为:(7.38)对内标物的要求;①内标物是原样品中不含有的组分, 否则会使峰重叠而无法准确丈量内标物的峰面积;②内标物的保管时间应与待测组分相近, 但彼此能完全分离(R≥1.5);③内标物必需是纯度合乎要求的纯物质.内标法的优点是:①在进样量不超限(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 定量结果与进样量的重复性无关.②只要被测组分及内标物出峰, 且分离度合乎要求, 就可定量, 与其他组分是否出峰无关.③很适用于测定药物中微量有效成份或杂质的含量.由于杂质(或微量组分)与主要成份含量相差悬殊, 无法用归一化法测定含量, 用内标法则很方便.加一个与杂质量相当的内标物.加年夜进样量突出杂质峰, 测定杂质峰与内标峰面积之比, 即可求出杂质含量.但样品配制比力麻烦和内标物不容易找寻是其缺点.。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70c26a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b.png)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气相色谱(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分离和定量检测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峰面积法、内标法、外标法等多种方法。
以下将讨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 峰面积法(Peak area method):优点:-简单易操作,不需要额外标准样品或者内标物。
-峰面积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受流速和柱长等因素的影响。
缺点:-定量结果受到峰形和峰宽的影响,精确度较低。
-需要标准曲线来建立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可能出现峰重叠和共享等问题,导致不确定性增加。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浓度较高的化合物。
-适用于研究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变化。
2. 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优点:-通过在样品中加入一个已知浓度的内标物,可以用来消除样品准备和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
-可以减少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漂移和变化对定量结果的影响。
-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缺点:-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其性质必须与被测分析物相似,但不会出现在样品中。
-内标物的添加可能引入额外的误差。
-需要确保内标物的纯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复杂样品中低浓度分析物的定量。
3. 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优点:-通过与已知浓度的外部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可以直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常用于单一组分的分析,样品准备简单。
-精确性高,适用于高灵敏度定量分析。
缺点:-外标法对于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的应答程度不同,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加。
-需要准确制备一系列外部标准样品,费时费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定量分析信号强度较强的物质。
除了以上常用的定量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面积归一法、标准加入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和实验需求下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总之,不同的定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
归一化法_内标法_外标法
![归一化法_内标法_外标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ad2d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0.png)
归一化法_内标法_外标法归一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也被称为校正方法。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分析物与内标物一起处理,通过确定它们之间的响应因子,将分析物的响应信号进行校正,从而消除各种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归一化法的原理基于分析物和内标物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即在相同的取样条件下,它们在仪器中的峰面积应该是成比例的。
因此,通过比较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信号大小,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响应因子,进而校正分析结果,消除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于各种样品和仪器。
通过选择适当的内标物和优化实验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由于内标物是与分析物一同处理的,因此还能消除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归一化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选择适当的内标物和确定响应因子。
内标物必须和分析物在物理和化学上具有相似的特性,并且不受任何影响,否则将影响校正结果。
另外,响应因子的确定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包括内标物和分析物的浓度、检测器响应等,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验成本。
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的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通过内标物与分析物的测量信号比较,利用比率的关系消除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法适用于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物性质,掌握其分析过程的基本规律,通过外加内标物的方式进行校正。
相对于其他方法,内标法需要更少的分析时间和分析成本,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特别适用于需要分析多个样品的场合。
外标法不像归一化法和内标法那样需要专门选择一种标准物质,而是直接使用外标样品校正分析结果。
与其他方法相比,外标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选择内标物或者确定响应因子,因此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对大量样品进行分析的场合。
但外标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相对较低,因为各种误差因素都包括在了分析物信号和外标信号的比例关系中。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11901a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8.png)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色谱分析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样品进行定量,而色谱法定量的依据是组分的重量或在载气中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有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大家容易傻傻分不清楚的莫过于内标法和外标法了,下面我们从定义、特点等方面剖析一下它们的异同和优点。
一、内标法1.定义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内标物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
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
2.内标物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3.选择内标物的四个要求(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4.影响因素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色谱的定量分析
![色谱的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f8c33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3.png)
色谱的定量分析1.色谱分析有几种定量方法色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内加(增量)内标法、外标法。
1、面积归一化法优点是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多组分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但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因此,此法在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2、外标法是用纯物质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直接购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色谱仪,根据峰面积和浓度做标准曲线。
在分析未知样时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操作条件和方法,由标准曲线查出所需组分的浓度(现在在工作站上直接就能求出浓度)。
此法要求进样准确,操作条件稳定,分析样品和标准曲线条件必须一致。
3、内标法是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此法。
内标法是在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中,加入一定的标准物质(内标物),根据内标物和试样的质量以及色谱图上的相应峰面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物质与被测物质相近,能溶于样品中,但不能于样品发生反应。
此法比较费事,一般不使用于快速分析。
2.常用的层析分析方法有哪些在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分析中,层析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较为复杂,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里只能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一、吸附层析1、吸附柱层析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方法。
2、薄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
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聚酰胺薄膜层析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
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
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导致分离物质达到分离目的。
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的优缺点
![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3d37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a.png)
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的优缺点内标法、外标法和归一化法,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厨房里的调料,各有各的味道和用途。
先说说内标法。
这种方法就像在做菜的时候放点香料,增强了整体的风味。
你看,内标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校正结果,这样一来,哪怕测量环境有点小变化,结果也能比较靠谱。
不过,内标法有个小问题,标准物质得和样品性质相似,不然就好比盐放在甜点里,完全不搭调啊。
再来聊聊外标法,这个方法就像是在外面找个好评,直接参考。
你得先测几个标准样品,建立一个关系模型,然后再用这个模型来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特别适合一些常规分析,仿佛每次出门都能带上一个贴心的指南。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风险,若标准样品的质量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可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想象一下,你精心准备了一道菜,结果外面的调料全都是过期的,结果不堪入目。
接下来就是归一化法,这个方法有点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减肥,旨在消除数据中的干扰因素,确保结果的纯净。
归一化法通过调整数据,使得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直接比较,尤其在多样本实验中,简直是神器。
不过,归一化也有个缺陷。
你可能会失去一些关键信息,就好比为了减肥而忌口,最后发现自己失去了原本的风味,反而吃得不那么开心。
想想看,这三种方法就像是厨房里的三个大厨,各有各的绝活。
内标法就像是大厨加了秘制调料,外标法像是找了个食客的推荐,而归一化法则是根据大家的口味调整出最受欢迎的菜品。
选哪个,完全取决于你的需求,哪种更合适。
很多人对这三种方法的选择感到迷茫。
其实没必要太纠结,选适合自己的就好。
就像做饭,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口味,别太追求完美,有时候“简单就是美”。
所以,面对实验中的各种困惑,试着从实际出发,选择最贴近需求的方法。
分享个小窍门,别忘了在做实验的时候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变化。
这就好比记下每次烹饪的经验,下一次做菜时能更得心应手。
无论是内标、外标还是归一化,都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们。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3796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4.png)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
方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1.归一化法:将色谱峰的面积与标准物的质量直接比较,从而得到组分的含
量。
它是最简便的定量方法,但它的准确性受进样量的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即使进样量不准确,对结果亦无影响,操作条件的变动对结果影响也较小。
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并且在色谱图上都显示色谱峰的样品测定。
但若试样中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则不能应用此方法。
2.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
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在进样量不超限的范围内,定量结果与进样量的重复性无关。
缺点是样品配制比较麻烦和内标物不易找寻。
3.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
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缺点是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请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归一化法 内标法 外标法
![归一化法 内标法 外标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c410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b.png)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内标法与外标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中,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它们旨在减小误差、提高数据可靠性,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比较。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一、归一化法归一化法是一种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通过将数据映射到特定的范围内,消除不同尺度和变化幅度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线性归一化、零均值归一化和标准差归一化等。
1.1 线性归一化线性归一化是将数据映射到0和1之间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x_{min}}{x_{max} - x_{min}}$$其中,$x$为原始数据,$x_{min}$和$x_{max}$分别为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线性归一化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相对关系,适用于对数据的相对大小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场景。
1.2 零均值归一化零均值归一化是将数据的均值调整为0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mu}{\sigma}$$其中,$x$为原始数据,$\mu$为数据的均值,$\sigma$为数据的标准差。
零均值归一化可以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偏差,使得数据更加可比较和稳定。
1.3 标准差归一化标准差归一化是将数据的均值调整为0,标准差调整为1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mu}{\sigma}$$标准差归一化除了具有零均值归一化的优点外,还可以进一步消除数据之间的尺度差异。
因此,标准差归一化常用于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分析和建模的场景。
二、内标法内标法是通过在实验过程中引入内部参照物质,将待测物质和内标物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校正的方法。
内标法的原理是通过内标物质的稳定性和可追踪性,来消除仪器误差和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1 内标物质的选择在内标法中,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非常重要。
内标物质应具备与待测物质相似的特性,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
色谱归一法与内外标法的区别
![色谱归一法与内外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aca06c449649b6648d74766.png)
色谱分析统计方法的区别1、峰面积归一法:如果被分析样品的组分是同系物,校正因子相近可直接用峰面积求出组分的百分含量。
如果被分析样品的组分不是同系物,则要知道每种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优点:不必准确知道进样量,操作条件略为变动对结果影响较小,计算方便,适合多组分的工厂例行分析。
主要分析对象为任意。
2、内标法:当色谱柱不能使所有组分流出,或检测器不是对所有组分都有信号,以及在定量分析中只需求测定某一个或几个组分,其他组分因含量太低或太高而难以测定时,可用内标法。
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一定量某纯物质作内标。
选用的内标物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物质,并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必须与样品中各组分不起化学反应。
内标法定量准确度高,但每次分析需称样配样,操作比较麻烦。
主要分析对象为液体。
3、外标法:不论样品中的所有组分是否全部出峰,均可采用外标法对出峰组分做定量分析。
就定量参比物而言,外标法是最为准确的方法,因为是同质组分进行比较;然而由于检测器的响应性能、工作温度和载气流速等GC条件很难绝对稳定,而且进样量也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外标法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主要分析对象为气体。
1.面积归一化法要求:1.所有成分都洗脱并且在检测器有响应;2.所有成分的响应系数是一样的(即相同含量峰面积相同)。
在这2个前提下面,用峰面积的百分比当作含量的百分比。
实际上这2个前提是不可能百分百满足的,最多是近似。
2.外标法:需要用标准品,用不同浓度标准溶液进样做标准曲线(浓度-峰面积回归线),然后进样品,根据峰面积计算浓度,换算成含量。
3.内标法:需用标准品和内标。
需用一系列标准溶液(含不同浓度标准品和相同浓度内标)进样,做标准曲线(浓度-标准品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回归线),然后进样品(也含有和标准溶液相同浓度的内标),根据样品待测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来计算待测物浓度,换算成含量。
内标的选择,要求样品中不含内标物质,且内标保留时间与待测物相近,与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分离。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c42d706bed5b9f3f90f1c5b.png)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 i=A i W s/A s式中W i与A i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 s及A s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四种定量方法介绍及优缺点对比
![四种定量方法介绍及优缺点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cd9970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3.png)
四种定量方法介绍及优缺点对比1、归一化法把所有出峰的组分含量之和按100%计的定量方法,称为归一化法。
各成分校正因子一致时可用该法,该法简便、准确,特别是进样量不容易准确控制时,进样浓度及进样量的变化的影响很小。
其他操作条件,如流速、柱温等变化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也很小。
GC应用广于HPLC。
2、外标法:(标准曲线法;直接比较法)首先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具体作法是:用标准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与欲测组分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等体积准确量进样,测量各峰的峰面积或峰高,用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此标准工作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直线。
若标准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说明测定方法存在系统误差。
标准工作曲线的斜率即为绝对校正因子。
当欲测组分含量变化不大,并已知这一组分的大概含量时,也可以不必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而用单点校正法,即直接比较法定量。
单点校正法实际上是利用原点作为标准工作曲线上的另一个点。
因此,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时(即标准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单点校正法的误差较大。
因此规定:y=ax+b 。
b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00%响应值,是y的2%。
(1)标准曲线法的优点: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就很简单了,计算时可直接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含量,这对大量样品分析十分合适。
特别是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后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在此段时间内可经常用一个标准样品对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单点校正,以确定该标准工作曲线是否还可使用。
(2)标准曲线法的缺点:每次样品分析的色谱条件(检测器的响应性能,柱温度,流动相流速及组成,进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另外标准工作曲线绘制时,一般使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或已知准确含量的样品),因此对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欲测组分的变化无法进行补偿。
3、内标法:选择适宜的物质作为欲测组分的参比物,定量加到样品中去,依据欲测组分和参比物在检测器上的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和参比物加入的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07ebb2c3968011ca300916b.png)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02babf23186bceb18e8bb17.png)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色谱定量计算三种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色谱定量计算三种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78626faaea998fcc220ef4.png)
色谱法是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进行定量分析的。
色谱定量计算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1. 归一化法如果试样中所有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并显示色谱峰,则可用此法计算组分含量。
设试样中共有n个组分,各组分的量分别为m1,m2,……,m n,则i种组分的百分含量为: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进样量的多少不影响定量的准确性,操作条件的变动对结果的影响也较小,对组分的同时测定尤其显得方便。
缺点是试样中所用的组分必须全部出峰,某些不需定量的组分也需测出其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因此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2. 内标法当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几个组分时,可用此法。
准确称取m(g)试样,加入某种纯物质ms(g)作为内标物,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比m s/m及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之比,基于下式可求组分i的百分含量W i%:因为所以内标物的选择条件是:内标物与试样互溶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内标物的色谱峰既处于待测组分峰附近,彼此又能很好地分开且不受其它峰干扰;加入量宜与待测组分量相近。
内标法的优点是定量准确,操作条件不必严格控制,且不象归一化法那样在使用上有所限制。
缺点是必须对试样和内标物准确称重,比较费时。
3. 外标法(亦称标准曲线法)该法是在一定色谱操作条件下,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标准样,定量进样,按测得的峰面积对标准系列的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进行试样分析时,在与标准系列严格相同的条件下定量进样,由所得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待测组分的含量。
外标法的优点是操作和计算简便,不需要知道所有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其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的准确和重现性,以及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色谱分析中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色谱分析中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4ef0c05998fcc22bdd10db9.png)
色谱分解中里积归一化法、中标法、内标法适用范畴及劣缺面简介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色谱分解中,即咱们时常使用的下效液相色谱分解(HPLC)战睦相色谱分解(GC)分解中,举止分解时,常常采与三种要领:里积归一化法、中标法、内标法.那三种要领的适用范畴及各自的劣缺面是什么呢?正在那里简朴干一介绍.1、归一化法.即正在一定分解条件下,样品通过曲交溶解,过滤等支配以来,曲交进分解仪器检测,得到色谱图.通时常使用于大略查看样品中的各出峰身分含量,用于定性战大略的定量.便宜:与进样量准确度无闭、与仪器战分解条件有闭.缺面:a.正在此条件之下,所有灵验组分必须出峰,且所有组分必须正在一个分解周期内流出色谱峰;b.定量估计必须先知讲各身分的矫正果子,矫正果子的供出较贫苦.2、易挥收性的油脂类化合物战混同性气体、液体,可用GC归一化法举止定量检测.比圆食用油内里各身分的含量测定.2、中标法.用待测组分的杂品动做对于照物量,以对于照物量战样品中待测组分的赞同旗号(即峰里积大小)相比较举止定量的要领.便宜:烦琐;只闭注待测身分出峰,没有需要所有身分出峰.缺面:a.必须有被测组分的杂品动做尺度对于照物;b.此要领准确性受进样沉复性战真验条件宁静性的做用.3、内标法.采用样品中没有含有的杂物量动做内标物加进待测样品中,以待测组分战内标物的赞同旗号(即峰里积大小)对于比,对于待测组分定量的要领.便宜:a.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要领;b.定量截止与进样量沉复性无闭(正在色谱柱没有超载范畴内);c.只需要内标物与被测物出峰,达到一定的分散度即可;d.时常使用于样品的GC定量检测以及微量身分含量检测;缺面:摆设较贫苦;内标物需要跟待测组分正在共样条件下出峰,且分散度较佳,所以采用符合的内标物比较艰易.。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d84f6910912a2161579298a.png)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C.%-―7 -------------- -------- T -------------------- L X 100 =二L‘ 1广X 100%扎求+血去+血迟十…+血£匸扎灵⑺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A.a%- ---------------- ---------- x 100^爲十血十缶十・*■十百丸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 A(WY / (Ay(7.36)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三及(A Y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
![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ca2ac41d15abe23482f4dbe.png)
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在色谱分析中,即我们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气相色谱分析(GC)分析中,进行分析时,通常采用三种方法: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在这里简单做一介绍。
1、归一化法。
即在一定分析条件下,样品经过直接溶解,过滤等操作以后,直接进分析仪器检测,得到色谱图。
通常用于粗略检查样品中的各出峰成分含量,用于定性和粗略的定量。
优点:与进样量准确度无关、与仪器和分析条件有关。
缺点:a.在此条件之下,所有有效组分必须出峰,且所有组分必须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流出色谱峰;b.定量计算必须先知道各成分的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的求出较麻烦。
2、易挥发性的油脂类化合物和混合性气体、液体,可用GC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检测。
例如食用油里面各成分的含量测定。
2、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为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优点:简便;只关注待测成分出峰,不需要所有成分出峰。
缺点:a.必须有被测组分的纯品作为标准对照物;b.此方法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3、内标法。
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待测样品中,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对比,对待测组分定量的方法。
优点:a.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b.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范围内);c.只需要内标物与被测物出峰,达到一定的分离度即可;d.常用于样品的GC定量检测以及微量成分含量检测;缺点:配置较麻烦;内标物需要跟待测组分在同样条件下出峰,且分离度较好,所以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02babf23186bceb18e8bb17.png)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及标准加入法简介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及标准加入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43e40a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a.png)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及标准加入法简介面积归一法、内标法、外标法、标准加入法。
这么多定量法,用哪一种呢?每一种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呢?其优缺点又是什么?其标准物又有什么要求呢?看完你就都知道了。
归一化法把所有出峰的组分含量之和按100%计的定量方法,称为归一化法。
各成分校正因子一致时可用该法,该法简便、准确,特别是进样量不容易准确控制时,进样浓度及进样量的变化的影响很小。
其他操作条件,如流速、柱温等变化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也很小。
GC应用广于HPLC。
外标法(标准曲线法、直接比较法)首先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具体作法是:用标准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与欲测组分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等体积准确量进样,测量各峰的峰面积或峰高,用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此标准工作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直线。
若标准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说明测定方法存在系统误差。
标准工作曲线的斜率即为绝对校正因子。
当欲测组分含量变化不大,并已知这一组分的大概含量时,也可以不必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而用单点校正法,即直接比较法定量。
单点校正法实际上是利用原点作为标准工作曲线上的另一个点。
因此,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时(即标准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单点校正法的误差较大。
因此规定,y=ax+b 。
b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00%响应值是y的2%。
标准曲线法的优点: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就很简单了,计算时可直接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含量,这对大量样品分析十分合适。
特别是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后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在此段时间内可经常用一个标准样品对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单点校正,以确定该标准工作曲线是否还可使用。
标准曲线法的缺点:每次样品分析的色谱条件(检测器的响应性能,柱温度,流动相流速及组成,进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
在色谱分析中,即我们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气相色谱分析(GC)分析中,进行分析时,通常采用三种方法: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在这里简单做一介绍。
1、归一化法。
即在一定分析条件下,样品经过直接溶解,过滤等操作以后,直接进分析仪器检测,得到色谱图。
通常用于粗略检查样品中的各出峰成分含量,用于定性和粗略的定量。
优点:与进样量准确度无关、与仪器和分析条件有关。
缺点:a.在此条件之下,所有有效组分必须出峰,且所有组分必须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流出色谱峰;
b.定量计算必须先知道各成分的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的求出较麻烦。
2、易挥发性的油脂类化合物和混合性气体、液体,可用GC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检测。
例如食用油里面各成分的含量测定。
2、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为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优点:简便;只关注待测成分出峰,不需要所有成分出峰。
缺点:a.必须有被测组分的纯品作为标准对照物;
b.此方法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3、内标法。
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待测样
品中,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对比,对待测组分定量的方法。
优点:a.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
b.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范围内);
c.只需要内标物与被测物出峰,达到一定的分离度即可;
d.常用于样品的GC定量检测以及微量成分含量检测;
缺点:配置较麻烦;内标物需要跟待测组分在同样条件下出峰,且分离度较好,所以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