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支,主要关注如何决定个体的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市场机制。

下面是一些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

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或供给的敏感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高,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如果价格弹性低,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获得的额外满足感或效用,由额外消费的单位产生。

边际效用递减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额外产品的满足感递减。

4.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表示生产者生产每一单位额外产品所需的成本递增。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6.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供给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供给弹性高,说明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如果供给弹性低,说明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

7.垄断:垄断是指一个单一的卖家或供应者在市场上掌握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垄断会导致价格和产量与竞争市场的水平不一致。

8.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买家或市场段,以不同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

价格歧视可以增加利润,但也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

9.边际税负:边际税负是指额外税收与边际收入之间的比例,即税收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边际税负的增加可能会抑制个体的工作和投资行为。

10.资本:资本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建筑物等,用于生产出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财富。

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11.效用:效用是指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喜好或满意程度。

通过衡量效用,可以了解个体的消费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平衡各种选择。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

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4.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6.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1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d= 23.11.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s= 2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XY =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

12.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个人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会使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发生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均衡: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一定数量时,其总效用得到最大状态,此时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单位货币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4.商品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5。

弹性:自变量变动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相互比较并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3.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4.偏好: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5.边际量(marginal quantity)是指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增加的量。

6.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7.效用函数: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函数为:U=f (X l,X2)式中,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数量,U为效用水平。

8.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和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决策,关注市场微观结构和价格机制等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市场决定论、成本论、利润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

其中市场决定论认为市场是自由竞争、信息透明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成本论认为企业定价是基于成本考虑的,利润论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最优策略;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是基于偏好和价值观的,企业需要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来制定最优策略。

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生产决策、供应链等经济现象。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行为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交叉学科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消费者行为、政策制定等领域。

微观经济学对于理解经济现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学: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关于选择的学问3.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这是经济学产生的基本原因4.经济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即最优化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1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完全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和卖者,单个买者或卖者对市场的价格影响很小2.需求其他条件一定,一定时间内,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3.供给曲线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与该商品价格的函数关系4.均衡,均衡价格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的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价格均衡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5.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1%时,相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化的百分比具体是多少;需求价格弹性是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时所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1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包括技术在内的其它投入固定不变时,一种投入数量增加最终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在它以后产出水平会因为这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2等产量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种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规矩3.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4.等成本线;既定成本总额约束下所能购买到的劳动和资本的各种组合1.机会成本:将资源用于某用途而放弃其它用途可能带来的收益的最高价值。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 .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 .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 .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10 .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11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 .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 .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 .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 .价格一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29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在一定时期被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42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品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P44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P705、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

P586、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67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P618、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P819、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P8110、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一种特殊的劣等品。

作为劣等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没从使总效益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P8411、补偿预算线: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稀缺性:一个经济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产品和劳务。

3.稀缺: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是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5.生产者(厂商、企业):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6.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7.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9.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0.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11.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12.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13.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14.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15.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短期成本:现有工厂和其他不变成本既定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

包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为了采取一种决策而放弃的其他决策所获得的最大收益。

外在经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需求质更改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耗者收入两更改的反应水平。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更改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更改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权衡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权衡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耗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A-G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绝对:任何时间地点都稀缺;相对: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

(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2、选择:人的需要是无限的(轻重缓急之分);资源有限的(多用途)。

3、机会成本: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当用于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其它用途中最大收益。

4、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社会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5、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6、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7、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8、宏观经济学: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9、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0、比较分析(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1、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强调主观性)12、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强调客观性)13、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14、常量:15、内生力量: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16、外生力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7、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18、存量: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一、供给(Supply)在经济学中,供给是指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供给以及预期市场价格等。

供给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曲线,表示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供给的数量也会增加。

二、需求(Demand)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和个人偏好等。

需求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表示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需求的数量会减少。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需求的数量完全相等,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

这一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市场自主调节形成。

四、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逐渐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继续消费,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五、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中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承担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逐渐增加的原理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成本逐渐增加。

六、弹性(Elasticity)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根据弹性变化的幅度,需求和供给可以分为弹性、非常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弹性需求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很大,而非常弹性需求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很小。

七、垄断(Monopoly)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或供应商的市场形式。

垄断者通常会通过限制和控制市场中的供给,来操纵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这种市场结构下,垄断者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八、竞争(Competition)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家或供应商的市场形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2.均衡数量:对应于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3.需求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简称为需求量。

4.供给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于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被称为该价格下的供给量。

5.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7.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又简称为约束线,它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8.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也与商品消费量密切相关。

9.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10.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

1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通常由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人加以衡量。

12.等成本线: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花费相同的成本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被称为企业的等成本方程。

在劳动和资本构成的坐标平面中,等成本方程可以表为等成本线。

13.帕累托最优:在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配置是帕雷托有效配置,是指该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想要增加某一个人的福利,必须牺牲其他人的福利为代价。

14.帕累托改进:如果存在着对原有资源配置的一个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情况的条件下来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态,则称资源的配置是对原有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和企业在资源配置和决策中的行为,并研究价格形成、供求关系以及市场竞争等市场机制。

2.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取决于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市场趋势等因素。

3.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取决于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市场条件等因素。

4.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下,市场价格确定并且市场上的商品数量达到最优水平。

5. 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变化对需求或供给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6. 成本:成本是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市场价格。

7.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参与者的数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等。

8.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第三方的影响,该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补偿。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如教育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或负的(如污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9.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进行某种活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

机会成本反映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机会成本。

10.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由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等原因引起。

政府干预可以修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1.供给:指生产者或厂商在一段时间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受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指消费者或买家在一段时间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受价格、收入、人口、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3.市场:由大量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构成,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交易的地方,可以是一个行业、国家或地区。

4.市场均衡:指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是市场自动调节的结果。

5.弹性:指某种经济变量(如价格、收入)变化时,与之相关的另一种经济变量所发生的变化程度。

6.垄断:指一家公司或个人在市场上掌握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通过限制生产、提高价格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

7.垄断竞争:指市场中存在多家公司,但每家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价格不同,存在品牌差异。

8.市场失败:指市场中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转。

9.公共物品:指那些一旦提供给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不易限制其他人或群体的使用,如城市道路、公园等。

10.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企业行为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不仅限于该人或企业本身,而是波及到其他人或企业。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4、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5、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6、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7、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9、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10、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

我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

,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

————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

我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

,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

————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17.宏观经济学:研究所谓“大的”问题。

即研究总体经济行为。

这些总体经济行为涉及的变量包括:国民产出水品,如GDP。

总储蓄水平,投资水平,总需求量,总的劳动量和就业量等,也包括这些总量的平均量和变化率,如人均收入,国民产出增长率,还包括诸如利息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

18.实证分析: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只解释经济是如何运行的,19.实证经济学:用实证方法表述的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20.规范经济学:用规范的分析方法表述的经济学。

21.主流经济学:我们要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这些被大部分学家所认可的基本经济理论——有时我们称为主流经济学。

22.古典经济学:斯密所建立的经济学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23.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学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瓦尔拉斯,英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

24.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从异端走向正宗,并在古典经济学之后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是在19世纪末。

完成这项任务的是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

他于189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经济学院理》。

这本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门类——新古典经济学。

25.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6.需求函数: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7.需求表:是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28.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9.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30.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1.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32.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33.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34.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

35.市场出清的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3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这一关系称为供求定理。

37.弹性:指在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具体地说,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38.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39.需求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40.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比值。

41.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42.供给价格弹性(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只比。

43.供给弧弹性:表示在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44.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某些产品的价格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45.支持价格(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产业的生产对该产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46.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商品或享受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47.基数效用:是指用基数来度量效用。

48.序数效用:是指用序数来度量效用。

49.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或者效用量的总和。

50.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的增加,或效用量的增量。

5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第一定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2.消费者均衡:是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与消费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53.消费者均衡条件(戈森第二定理):在消费者收入一定,而且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条件。

5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

55.无差异曲线(等效用图):是指消费者偏好相同或者无差异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构成的曲线。

56.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57.等效用函数:两种消费数量会有多种不同的组合,在二维空间上用图表示,即是无差异曲线。

58.凸向原点;是指随着x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无差异曲线的切线越来越平缓,或边际替代率越来越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9.边际替代率:在经济学上,把无差异曲线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叫做边际替代率。

60.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支出线):是指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最大数量的商品组合。

61.收入消费曲线:它是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化引起的反映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

62.恩格尔曲线:根据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需求)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

63.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小。

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即所谓的恩尔系数。

64.价格消费曲线:表示在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消费组合成或均衡点的变动情况。

65.价格效应(总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这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66.替代效应:是在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后,在维持效应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这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

67.收入效应:是指在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后,货币收入虽然没有变化,但实际购买力变化所引起的对这种商品需求的变动量。

68.低档商品:是指消费者收入增加后对其需求或消费量反而减少,或者减少后对其需求或消费量增加的物品。

69.吉芬商品:是指不符合需求定律的商品,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70.不确定:是指决策者不能肯定某一结果或事件是否肯定会发生,也不知道其发生的概率。

71.风险:是指决策者虽然不知道肯定某一结果或事件一定发生,但却知道其发生的概率。

72.期望值:是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

73.权数:是每种事件的发生概率。

74.方差:是指每一可能事件所取数值与期望数值之差的加权平均数。

75.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数平方根。

76.风险倾向:是指人们承担风险的意识。

77.风险多样化:是指在所从事的活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行动或方案,以便降低风险。

78.厂商:是生产产品的技术单位,是经济学家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营利性业务的一类经济组织的泛称。

79.企业家:是指企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80.生产:是将投入(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产品)的过程。

81.生产函数:是每一时期各种投入品的数量与所生产的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82.等产量线:是一条表示生产某一数量的产品的所有可能并且有效的投入组合的点的集合(或曲线)。

83.短期:是指某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不能变化的时期。

84.长期:是所有投入品都可以调整的时期。

85.劳动的总产量:是指与一定量的劳动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86.劳动的平均产量:是分摊到每个劳动上的产量,等于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87.边际产量:是与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对应的产量,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量所增加的产量。

8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如果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一种投入品持续以相同的数量增加,当这种可变投入品的数量超过某一值后,由此而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将会递减。

8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个单位的劳动,技术上允许的资本可以减少的数量。

90.预算集:预算线和两条轴组成的区域。

91.厂里的理性:实现成本约束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给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