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员--电梯基础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电梯检验员实梯实际操作培训(C1-含全部内容)

电梯检验员实梯实际操作培训(C1-含全部内容)

保护装置 不起作用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3、现场判断开关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1、现场指出轿厢侧面与轿底设称重仪(如果有)、轿厢护
置的名称 关于 轿厢侧面 2、现场说出安全钳型式种类 7 及轿底设 3、现场分析如何选择安全钳型式 备与装置
脚板、 瞬时式和渐进式
进入底坑之前确认: a. 轿顶停止开关、底坑通道门附近停止开关的有效性 b. 门安全回路的有效性 c. 电梯不会响应任何外召唤 从层门进入底坑时: a. 打开井道照明 b. 轿厢置于底层端站的上一层平层位置,层门和轿门保持开启,由轿顶人员将检 修开关置于“检修”位置,轿顶停止开关处于“停止位置”。 c. 打开底层端站层门并用机械方式挡住,打开底坑照明,将底坑通道门附近的停 止开关处于“停止”位置 d. 确认底坑爬梯是否牢靠,观察底坑区域的障碍物后进入底坑 e. 确认安全藏身区,关闭底层端站出门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上下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位置上。轿厢上行 一次碰撞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
1.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 2.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1.将上行(下行)限位开关短接以检修速度使位于顶层(底层)端站的轿厢向上(向 下)运行,检查井道上端(下端)极限开关动作情况 2.短接上下两端极限开关和极限开关以检修速度提升(下降)轿厢使对重(轿厢) 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检查极限开关动作状态
动作灵敏
5、结合现场情况,描述在底坑检验时 1、佩戴个人安全保护装置
的安全和防护要求
2、注意和其他部件的钩挂
1、现场指出缓冲器实物
轿厢对重缓冲器
5
关于 2、现场说出缓冲器型式、指出本机缓 蓄能型(弹簧、聚氨酯)或耗能型; 缓冲器 冲器的型式

电梯检验员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资料

电梯检验员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资料

电梯检验员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资料一、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目标:1.掌握电梯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梯的各个零部件及其功能。

2.熟悉电梯维保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电梯安全检验的操作规程。

3.学会使用常见的电梯检测工具和设备,如电梯故障检测仪、电梯开闭门试验仪等。

4.掌握电梯的日常检验和维护方法,了解电梯故障的处理和排除方法。

二、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内容:1.电梯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梯井道、轿厢、导轨、曳引机、电动机等。

-了解电梯的传动方式和运行原理,如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机房式电梯等。

-了解电梯安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限速器、安全钳、限位开关等。

2.电梯安全检验的操作规程:-学习电梯安全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如外观检查、驱动系统检查、导轨系统检查等。

-学习电梯安全监督检验的标准和要求,如电梯使用登记、电梯安全证书等。

-掌握电梯各项检验指标和故障处理要求,如电梯运行速度、超载保护要求等。

3.电梯检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了解电梯常见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如电梯故障检测仪、电梯开闭门试验仪等。

-掌握电梯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操作界面、参数设置、数据读取等。

-学习电梯检测工具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如检测仪的校准、传感器的更换等。

4.电梯日常检验和维护方法:-学习电梯日常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如按规定进行定期巡视和维护,处理常见故障等。

-了解电梯维保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按要求做好电梯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记录整理。

-学习电梯故障的处理和排除方法,如紧急救援、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等。

三、实梯实际操作培训学习方法:1.高度实梯实际操作:通过实梯演练和模拟检验,掌握电梯检验的实际操作技巧。

2.经验分享和案例讲解:邀请电梯检验老师和行业专家,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

3.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参观电梯生产企业、安装企业和维保企业,亲自操作电梯设备。

4.理论知识辅助学习:结合课堂教学和远程学习,学习电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舱、悬挂系统、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舱是乘客和货物的载体,悬挂系统包括导轨、钢丝绳、平衡块等,并负责支撑和运行电梯舱。

门系统包括门轨、门扇等,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导轮等,负责提供动力和传递力量。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气元件、传感器等,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运行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系统提供力量,使得电梯舱在导轨上上下运动。

控制系统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气信号和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开闭、停靠等操作。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能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二、电梯的安全设施和标准1.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轿厢限位器、门锁检测装置、地震传感器等。

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立即制动,安全钳在电梯发生意外时立即切断电梯的电源,轿厢限位器能够确保电梯在轨道范围内运行,门锁检测装置能够确保电梯门的关闭,地震传感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停机。

2. 电梯的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主要包括EN115、EN81、ISO 9001等。

行业标准由国内电梯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维护周期电梯的维护周期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周期性维护和定期大修。

日常维护是指对电梯日常运行中的小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周期性维护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大修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

2. 电梯的维护内容电梯的维护内容包括机械部分的润滑、检查和清洁,电气部分的检查和调试,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检查和校准等。

3. 电梯的维保单位和人员电梯的维保单位通常是由电梯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保公司提供,维保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在建筑物内部或者外部的升降运输。

在现代城市中,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因此,对电梯的基本知识了解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对电梯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梯。

电梯的结构和原理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部分。

其中,电梯井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电梯轿厢则是载人或者货物的运输部分,驱动系统用于提供电梯的动力,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安全系统则保证电梯运行时的安全。

电梯的原理是利用电机和传动装置提供动力,通过控制电梯的运行,实现乘客或者货物的垂直运输。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电梯的开关门、运行速度的控制,以及故障保护等功能。

电梯的种类根据用途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物电梯和杂物电梯等不同种类。

乘客电梯主要用于运送人员,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内部,货物电梯则主要用于运输货物,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后勤通道或者仓库等地方,而杂物电梯则主要用于运输杂物和设备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电梯,即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需要设置一个机房来安放电梯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而无机房电梯则将这些部分整合在了电梯井内部,从而节省了建筑空间,提高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

电梯的安全由于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比如承载能力、速度限制、故障保护等。

此外,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可靠。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专业的维保人员进行,他们会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关于电梯的安全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

在中国,电梯的安全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并且在《电梯安全规范》中进行了详细规定。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一:电梯检验员培训(自动扶梯)_PPT课件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一:电梯检验员培训(自动扶梯)_PPT课件

扶手带头部驱动装置
扶手胶带
安全装置
梳齿板
a、组成:支撑板、梳齿板、梳齿。 b、结构:工程塑料盒铝合金注射成型和压铸成形。梳齿板强 度应低于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造的梯级或者踏板 c、作用:方便乘客上下过渡,保护梯级或者踏板。 d、隐患点:梳齿板断齿超标、梳齿板与梯级间隙
梳齿板
润滑装置
普通滴油润滑装置(普通型自动扶梯和人行道)和自动润滑系统
2、电气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
直接驱动方式和变频驱动方式(节能),变频驱动方式的自动扶梯和 自动人行道可以多种速度运行,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减速箱组成驱 动主机。 电气人行道
结构:踏板式(最广泛)、胶带式和双线式(已淘汰)自动 人行道。 倾角:0°~12°,其余分类跟自动扶梯类似。
二、基本结构
1、机械部分 金属结构(桁架、支撑结构) 导轨系统 驱动装置 梯级系统 扶手装置 扶手带系统 梳齿板 润滑装置
金属结构
组成:端部托梁、上弦材、下弦材、纵梁、横梁、斜材、底 部封板及支持件、起吊部件和检修盖板。 结构:采用角钢型材焊接而成,桁架端部托梁与土建预埋钢 板连接采用防震橡胶垫,桁架分为上水平段、中间段(提升高 度较高,可以是多段)、下水平段,各段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作用:支撑自重载荷、乘客载荷、偏载荷以及连接建筑物。 隐患点:各段连接处、检修盖板、出入口防护栏杆
卸荷导轨(unloading track)
驱动装置
组成:主机(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主机链轮)、传动链条、 驱动和回转主轴。 结构:驱动主机分为立式和卧式,大多数安装在桁架的上部机房 中。电动机一般采用三相异步4极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通 常用在普通扶梯,齿轮传动多用在公共交通型和重载扶梯上。制动 器分为鼓式、带式和盘式制动器,自动扶梯一般采用外抱鼓式制动 器。传动链条采用多排或者单根多条滚子链条,降低链条断裂风险。 作用:提供自动扶梯动力源。 隐患点:主机移位、减速器涡轮齿断裂、制动器失效、传动链条 断裂或者脱落

电梯及其部件检验检测技术概述

电梯及其部件检验检测技术概述
目录
一、电梯检验类型、机构及人员 二、电梯各类检验的实施要求 三、电梯检验仪器设备介绍 四、国44外电梯检验简介
一、电梯检验类型、机构及人员
电梯检验类型: ➢ 型式试验:针对新研制的电梯新产品进入市场前
的准入检验。 ➢ 监督检验:针对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
进行的检验。 ➢ 定期检验:针对在用电梯定期进行的检验。
试验依据:TSG T7007-2016《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简称 “电梯型规”)。 产品类型:电梯型规适用于曳引(或强制)驱动的乘客电梯 与载货电梯、液压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 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上述各类型电梯所使用的 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 实施日期:电梯型规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A. 具有检验员相应的职责; B. 对检验员进行技能培训、评估和工作指导; C. 可以进行编制、审核、签发检验检测方案、检验检测报告; D. 参与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及特种设备重大事故、严重事故、一般事故的 检验师 调查、分析和处理; E. 参与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编写和审定; F. 对检验案例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对同类设备检验中所发现的同样问 题或安全隐患是否具有规律性,以及该类设备是否均可能存在同样的安全隐
二、电梯各检验实施要求
电梯型式试验产品目录一(整机)
二、电梯各检验实施要求
电梯型式试验产品目录二(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二、电梯各检验实施要求
电梯型式试验产品目录三(电梯主要部件)
二、电梯各检验实施要求
申请
型式 试验 基本 流程
பைடு நூலகம்
抽样(部件) 技术资料审查 样机检查和试验 出具报告和证书
信息发布
二、电梯各检验实施要求
患予以评估

江苏省“电梯检验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电梯机械原理讲义精品文档

江苏省“电梯检验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电梯机械原理讲义精品文档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 2002
21
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 着导轨上下作升降运动。
组成:由导轨、导靴、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并对它们的运
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一般由钢轨与连接板构成。 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
组成:对重和对重块及重量补偿装置。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其重量与轿厢满载时的重量 成一定比例,与轿厢间的重量差具有一个恒定的最大值,又 称平衡重。
对重重量=轿厢重量+K*额定载重量(K=0.4- 0.5) 重量平衡装置:补偿轿厢与对重侧曳引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
衡设计影响的装置,一般有平衡链和平衡钢丝绳。
M10) 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舒适快捷
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 2002
18
电梯基本构造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 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 于人的神经。
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为现代科技 的综合产品。
电梯的组成结构 按机电划分
机械与电气 按结构划分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 2002
29
安全保护系统
缓冲器 当轿厢或对重撞击底坑时吸收能量,保证轿厢安全制停,有弹 簧式及油压式之分。
端站保护装置 一组防止电梯超越上、下端站的开关或强迫换速装置,能在
轿厢或对重碰到缓冲器前,切断控制回路或总电源,使电梯安 全制停。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 2002
30
综合而言 电梯速度:低速→快速→高速→超高速10米/秒以上,最高
已达16米/秒 电气控制:由有触点(继电器→无触点(PLC、半导体) 元气件:分立元件→集成电路→微处理器 驱动:交流双速→直流调速(可控硅)→交流调速→交流变

电梯基础知识概述

电梯基础知识概述

电梯基础知识概述1. 介绍电梯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垂直交通工具,它能够在楼层之间垂直运送人和物。

电梯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电动机、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

了解电梯的基础知识对于设计、安装和维护电梯非常重要。

2.1 家用电梯家用电梯是安装在住宅或私人建筑中的电梯。

它们通常较小,容纳2-6人。

家用电梯的设计和装饰与建筑的室内风格相协调。

2.2 商用电梯商用电梯用于办公大楼、商业中心、酒店等公共建筑。

它们有较大的运载能力,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和货物。

商用电梯常常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系统,以应对不同的需求。

低速电梯的运行速度一般在0.4米/秒到1.0米/秒之间。

它们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如住宅和小商业建筑。

2.4 高速电梯高速电梯的运行速度通常大于1.0米/秒。

它们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如写字楼、酒店和公寓。

3.1 电动机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来源。

它通常安装在电梯的机房内或顶部。

电动机可以是交流或直流电动机,它们通过驱动轮来提供升降力。

3.2 轿厢轿厢是电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空间。

它通常由钢板构成,内部配有按钮、灯光和安全设备。

导轨系统是电梯的指引和支撑结构。

它们通常由钢材制成,固定在电梯井壁上,保持轿厢的垂直运动。

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开关门、运行速度和楼层选择等功能。

它通常由电子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

安全系统是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紧急刹车装置、紧急通话装置和故障报警系统等。

4. 电梯运行原理4.1 电梯的起升原理电梯的起升原理与物体的重力和运动相互作用。

电梯的电动机通过驱动轮提供升降力,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

4.2 电梯的安全原理电梯的安全原理包括紧急刹车装置、重载保护装置和安全门等。

这些装置能够在突发情况下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4.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控制原理涉及到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通过按钮和传感器,乘客可以选择所需的楼层,并且电梯会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相应的运行。

5. 电梯维护和保养电梯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电梯检验员培训大纲

电梯检验员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通过本培训,使学员掌握电梯检验的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和检验技能,提高电梯检验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培训对象1. 具有起重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大专以上学历或起重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安全工程类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电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检验、监察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2. 具有起重专业机械类、电气类中专、理工科(非起重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起重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安全工程类技术员任职资格,并从事电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检验、监察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3. 具有理工科(非起重专业)中专学历或技术员、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电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检验、监察工作三年以上的人员。

三、培训时间共计5天,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电梯检验员基础知识1. 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2. 电梯检验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电梯检验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第二天:电梯结构及工作原理1. 电梯基本结构及功能2.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3. 电梯液压系统4.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5. 电梯轿厢、门及导向系统6. 电梯曳引与平衡系统第三天:电梯检验方法及设备1. 电梯检验基本方法2. 电梯检验设备介绍及操作3. 电梯检验数据采集与分析4. 电梯检验报告编写及审核第四天:电梯检验案例分析1. 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 电梯检验案例分析3.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沟通技巧第五天:电梯检验员实际操作考核1. 电梯检验员实际操作考核2. 考核点评及反馈四、培训内容1. 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2. 电梯检验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电梯结构及工作原理4. 电梯检验方法及设备5. 电梯检验案例分析6. 电梯检验员实际操作考核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解电梯检验员所需的专业知识;2. 实操演示:邀请资深电梯检验员现场演示电梯检验操作;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电梯检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4.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员的检验技能。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大全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大全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动机和输送机构进行运转。

当电梯在运行时,电动机提供动力,使输送机构(比如钢丝绳和导轨)带动电梯舱体进行上下运动。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电梯的启停、匀速运行、楼层停靠等功能。

其中,电动机为电梯提供动力,在电梯控制系统理控制电梯的运行。

二、电梯的结构组成1. 电梯舱体:电梯舱体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用于容纳乘客或货物,一般由钢板和玻璃等材料构成。

电梯舱体的设计应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感。

2. 输送机构:输送机构是电梯的运输装置,常见的有液压驱动系统和钢丝绳驱动系统。

其中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缸带动电梯舱体上下运动,钢丝绳驱动系统则通过电动机和滑轮来提供动力。

3. 门套和门扇:电梯门套和门扇用于乘客上下电梯时进行开启和关闭,保证乘客的安全。

其中门扇一般采用自动门系统,通过电机控制门扇的开启和关闭。

4.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是整个电梯运行的大脑,它能够实现电梯的启停、楼层选择、安全检测等功能。

控制系统中包括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器、按钮等组件。

5. 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紧急制动装置、限速器、缓冲器等,能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保障乘客的安全。

6.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电气控制柜、开关等,它能够实现电梯的电力供应和运行控制。

7. 装饰装潢:电梯的装饰装潢包括顶部装饰、地面装饰、镜面、灯饰等,可以提高电梯的美观度和舒适感。

以上就是电梯的一些结构组成,它们共同作用实现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舒适体验。

三、电梯的安全措施1. 限速器:电梯在运行时会配备限速器,一旦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限速器就会启动,迫使电梯停止运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 缓冲器:电梯舱体的上下运动会在底部和顶部配备缓冲器,一旦电梯发生意外情况,缓冲器可以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保护乘客的安全。

3. 紧急制动装置:电梯在发生故障时,紧急制动装置可以迅速启动并使电梯停止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电梯检验员考试教材参考资料

电梯检验员考试教材参考资料

第5章液压电梯5.1 液压电梯基础知识5.1.1 液压电梯发展历程和方向5.1.1.1什么是液压电梯?答:《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21240—2007)定义:液压电梯是依靠电力驱动液压泵输送液压油到液压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的电梯(可以使用多电动机、液压泵和/或液压缸)。

液压电梯是以液压作为驱动方式的电梯,其工作原理和曳引式电梯、卷筒驱动电梯,齿轮齿条驱动电梯和螺杆驱动电梯有很大的不同。

采用柱塞液压缸的液压电梯是通过电力驱动的泵传递液压油到油缸,柱塞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轿厢,实现轿厢上行;通过载荷和轿厢重力的作用使油缸中的液压油流回到油箱,实现轿厢下行。

从使用角度分类,有液压乘客电梯,液压载货电梯,液压观光电梯,液压病床电梯,液压杂物电梯等。

索引:《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21240—2007)5.1.1.2简述早期液压电梯的发展历程。

答:液压电梯比曳引式电梯出现更早。

在1845年,威廉·汤姆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力液压电梯,利用井道顶部水箱中的水压将水注入液压缸使液压电梯工作,电梯的速度很低,机械结构比较简单,用于码头运输和库房运输。

到十九世纪末,液压电梯的工作压力增高,速度也有所加快。

对于大载荷和较高速度的电梯,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高于55bar,最高速度己经达到3.5m/s,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电力传输和实用技术的发展,以电机带动曳引轮,靠钢丝绳和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电梯运动的曳引式电梯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在此期间,液压电梯技术停滞不前,没有创新,乘客液压电梯的市场几乎完全被电力驱动曳引式电梯所占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油为介质的具有独立液压传动系统的液压电梯开始出现。

欧洲和美国的各大液压公司均进入液压电梯控制系统制造领域,从事液压电梯专用控制阀、集成阀组以及动力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液压电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造价也开始低于曳引式电梯,使得液压电梯在电梯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电梯品种。

民用电梯知识点总结

民用电梯知识点总结

民用电梯知识点总结一、电梯的基本知识1. 电梯的定义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在建筑物内垂直运输乘客和货物,通常由电动机和钢丝绳、液压装置等组成。

2. 电梯的分类按用途划分,主要有客运电梯、货运电梯、液压电梯等;按驱动方式划分,主要有牵引电梯、液压电梯等。

3. 电梯的结构主要由电动机、悬吊系统、控制系统、轿厢、轿厢门等部分组成。

二、电梯的安全保障1. 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紧急制动器、限速器、缓冲器、轿厢限位开关、门锁等安全装置,用于保障电梯在运行中的安全性。

2. 电梯的检验和维护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检验和维护主要包括每年的定期全面检查、每月的定期保养、每周的例行检查等。

3. 电梯的使用安全在使用电梯时,乘客需要按照规定使用,不得超载、不得乱动按钮等,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三、电梯的运行原理1. 牵引电梯的运行原理牵引电梯通过电动机和钢丝绳的组合,实现轿厢的垂直上下运动。

2. 液压电梯的运行原理液压电梯通过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组合,实现轿厢的垂直上下运动。

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控制、楼层选择控制、轿厢门控制等,用于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输。

四、电梯的设计标准1. 电梯的载客量和速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电梯的载客量和速度,确保满足建筑物的运输需求。

2. 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门洞尺寸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空间,确定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门洞尺寸,确保电梯的安装和运行顺利。

3. 电梯的安全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定电梯的安全标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五、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日常维护包括轿厢内部清洁、电梯门的润滑、电梯空调系统的清洁等,以确保电梯整洁和舒适。

2. 电梯的定期保养需要定期更换轿厢内的各种零部件、润滑轴承、检查电梯的主要传动部件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3. 电梯的故障处理在电梯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处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检验员资料

电梯检验员资料

电梯检验员资料一、电梯检验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电梯检验员是指负责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维护和保养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能够全面、细致地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确保其安全可靠。

1.1 定期检验电梯检验员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些检验包括每年一次的大修、每半年一次的小修以及每月一次的例行巡查。

在这些过程中,他们需要对电梯机房、轿厢、门系统、驱动系统等各个部分进行仔细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维护和保养除了定期检验之外,电梯检验员还需要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这包括清洁轿厢内部、更换灯泡等简单工作,也包括更换损坏零部件等较为复杂的操作。

在这些过程中,他们需要准确地诊断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

二、成为一名电梯检验员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求成为一名电梯检验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满足相关的资格认证要求。

2.1 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电梯检验员需要具备较为广泛的技术知识,包括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电梯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维护保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成为一名电梯检验员之前,通常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或教育。

2.2 资格认证要求除了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之外,成为一名电梯检验员还需要满足相关的资格认证要求。

在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其中规定了电梯检验员应当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三、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梯检验员或是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的人来说,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3.1 学习新知识电梯技术不断发展,因此电梯检验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究最新的技术文献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3.2 实践经验在电梯检验工作中,实践经验也非常重要。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维护保养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并解决。

电梯面试专业知识

电梯面试专业知识

电梯面试专业知识1.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升降机和配套系统来完成人员和物品的运输。

电梯主要由电动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

2. 电梯的分类根据使用场所和用途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家用电梯:用于住宅、别墅等私人住宅中。

- 商用电梯:用于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商业建筑中。

- 医用电梯: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

- 货用电梯:用于运输货物的电梯。

- 观光电梯:用于景区、游乐场等游览场所中。

3. 电梯的安全措施为了保障乘坐电梯的安全,电梯设计中通常包含以下安全措施: - 限速器:用于监测电梯运行速度,一旦超过设定速度,限速器将触发制动装置以减速或停止电梯。

- 安全钳:用于夹住导轨,一旦电梯失去控制,安全钳会夹住导轨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 紧急制动器: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电梯的运行。

- 过载保护装置:用于监测电梯的载重情况,一旦超过额定载重,过载保护装置将停止电梯的运行。

- 紧急通信装置:用于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通常是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实现。

4.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常见的维护与保养包括: - 定期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 清洁电梯的内外部,保持电梯的整洁和美观。

- 润滑电梯的运行部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 检查电梯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如限速器、安全钳等。

- 定期进行紧固件的检查和紧固。

5. 电梯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如电梯停在某一楼层无法开门、电梯无法启动等。

对于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 检查电梯是否停在紧急刹车状态,如果是,解除刹车状态。

- 检查电梯是否由于过载而停止运行,如果是,减少载重后重新启动电梯。

- 检查电梯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正常,需要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基础知识
曳引绳补偿装置
用来补偿电梯运行时 因曳引绳造成的轿厢和对 重两侧重量不平衡的部件。 一般使用在楼层比较高的 电梯。补偿绳采单位长度的 重量与相同单位长度的曳 引绳重量基本一致;在底 部需设置张紧轮,以保证 补偿绳处于张紧状态。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导向系统
滑动导靴 弹性滑动导靴,如图所示。由靴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消防员电梯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1.5 电梯基本结构 电梯基础知识
八个系统
功能
组成的主要构件
1.曳引系统
2.导向系统
3.轿厢系统
4.门系统
5.重量平衡 系统
6.电力拖动 系统
7.电气控制 系统
8.安全保护 装置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 沿着导轨运动 运送乘客及货物的部件,是电梯的承载工作部分 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层门和轿门关闭后,电梯 才能运行 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中曳引绳重量的 影响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 故安全
座、靴头、靴衬、靴轴、压缩弹簧或 橡胶弹簧、调节套或调节螺母等组成。
弹簧式弹性滑动导靴的靴头只能 在弹簧的压缩方向上作轴向浮动,因 此又称单向弹性导靴;橡胶弹簧式滑 动导靴的靴头除了能作轴向浮动外, 在其他方向上也能做适量的位置调整,因此弹性滑动导靴与固定滑动导 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靴头是浮动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靴衬的底部始 终压贴在导轨端面上,因此能使轿厢保持较稳定的水平位置,同时在运 行中具有吸收振动与冲击的作用,运行中需用油加以润滑。
曳引机、曳引钢绳、导向轮、返绳轮
轿厢和锁、开门机、关门 防夹装置
对重、补偿链(绳)
供电系统、电机调速装置
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层楼指示、 平层开关、行程开关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 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护、上下极限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2)曳引式电梯钢丝绳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增减,目前曳引式电梯钢丝绳多为三根以 上,有的多达十根,安全冗余度足以得到保证,由断绳造成坠落的可能性极小。
3)提升高度大,强制式驱动电梯受卷筒绕绳量限制、液压电梯受缸筒伸缩长度限制导致 电梯提升高度有限,曳引式电梯钢丝绳不受长度限制,可以方便地实现大高度的提升, 且在提升高度改变时,驱动装置无需改变。目前最大提升高度的曳引式电梯达600m以 上。
(2)《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总局2009年第115号令
(3)《高耗能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总局2009年第116号令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4.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D层次——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是质检总局依据《条例》,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 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等活动制定颁布的强制性规定。
(1)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 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2)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例如:
(1)《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总局2000年第13号令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2.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B 层次——行政法规
(1)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行 政法规的形式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等。 (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 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3)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 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E层次:技术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1.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A层次——法律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分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法律 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电梯基础知识
控制系统
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由轿内指令线路、层外召唤线路、定向选层线路、启动运行线 路、平层线路、指层线路、开关门控制线路、安全保护线路等控制线路组成,如下图 所示。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的规定,电 梯安全部件有:层门门锁装置、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含有电子 元件的安全电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2015年5号文)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质技监局锅发[2001] 57号 2001年4月9日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1〕202号 2001年12月21日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3)电梯专用类安全技术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TSG T6001—2007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电梯的组成(从占用的四个空间划分)
电梯基础知识
曳引系统
有齿轮曳引机
无齿轮曳引机
电梯基础知识
曳引式电梯的特点
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吊轿厢, 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轿厢及对重的重量使 曳引轮两侧的钢丝绳产生一定的张力,该张 力使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产生静压力,使轮 槽与绳之间产生一定的静摩擦力,该静摩擦 力即称为曳引力。曳引轮由电机带动而转动 时,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静摩擦力驱使轿 厢上下运动。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2)机电类特种设备通用类安全技术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 [2003] 174号 2003年6月17日 )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 [2003] 251号 2003年8月8日 )
注: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的通知(国质检特[2014])260号对《机电类特 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特[2003])251号附件5《电梯施工类别表》进行了修订。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结构可以分成A、B、C、D、E5个层次,由A至E, 文件的数量逐级增加,由E至A,法律效力逐级升高。 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情况下,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5个层次分别为:
A层次:法律。
B层次:行政法规。
C 层次:部门规章。
D层次: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5001—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 T7001-2009第1号修改单 )
曳引式电梯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在1903 年推出,之后很快取代了卷筒式电梯。
电梯基础知识
强制动电梯特点 1.无对重装置,机械结构较简单; 2.下行是靠轿厢及载荷的重力驱动; 3.提升高度与载重受限制。
电梯基础知识
曳引驱动电梯与强制驱动电梯相比较优点:
1)运行安全,当电梯运行失控发生冲顶、蹲底时,只要一边的钢丝绳松弛,钢丝绳与曳 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另一边的轿厢或对重就不能继续向上提升,不会发生撞 击井道顶板或拉断钢丝绳的事故。
电梯相关知识培训
——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安全监督
培训内容
一、 电梯基础知识 二、 电梯法规标准 三、 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
1.3 电梯产品的分类
总局2014年114号文公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将电梯分为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100)、液压驱动电梯(3200)、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3300)、其它类型电梯 (3400)四个大类别。其中,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分为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 载货电梯、强制驱动载货电梯3个品种;液压驱动电梯分为液压乘客电梯、液压载货 电梯2个品种;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分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2个品种;其它类型 电梯分为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3个品种。
电梯基础知识
滚动导靴 滚动导靴由滚轮、摇臂、靴座、
压缩弹簧等组成,如图所示。 滚动导靴的三只滚轮在弹簧力
的作用下,压在导轨的正面和两个 侧面上,电梯运行时,滚轮在导轨 面上滚动,滚轮工作面采用硬质橡 胶制成。滚动导靴减少了摩擦损耗, 节省动力,也减少了振动和噪声, 同时在导轨的三个工作面上都实现 了弹性支撑,因此滚动导靴广泛应 用在高速和超高速电梯上。在使用 时导轨工作面上不允许加润滑油。
例如: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年国务院第549号令)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 年国务院 第493 号令 )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国务院 第591 号令)
(4)《某省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电梯法规标准 电梯法规标准
3.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C层次——规章
(1)特种设备通用类安全技术规范与规范性文件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总局〔2015〕5号 2007年1月
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总局公告〔2007〕 第115号 2007年8月8日 )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总局公告〔2004〕第203号 2004年12月3日 TSG Z7002—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 (总局公告〔2004〕第203号 2004年12月 3日 ) TSG Z7003—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总局公告〔2004〕第203号 2004年 12月3日 ) TSG Z7004--2011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 (总局公告〔2011〕第67号 2011年5月10日 ) TSG Z8002—2013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总局公告〔2013〕第10号 2013年1月16日) TSG Z0006—2009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 (总局公告〔2009〕第35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