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13.3修订说明

合集下载

NBT47013.3-2015标准 PPT

NBT47013.3-2015标准 PPT
3、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 4、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的要求; 5、增加了“安全要求”,对人员在超声检测中的安全提出了要求; 6、增加了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列出了制订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
7、重新对本部分所用试块类型进行了划分,主要按国内相关通用的规 定进行划分,而不是在本部分自行划定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的类型; 8、调整了“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内容的顺序,按板材、复合板、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钢螺栓坯件、 奥氏体钢锻件、无缝钢管等进行编写; 9、合并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 镍及镍合金板材、奥氏体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钢板等超声检测方法和 质量分级。重新设计了对比试块。检测灵敏度主要以对比试块平底孔 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修改了质量等级要求,各个级别的合格指标均 有所严格,JB/T 4730.3—2005的板材检测质量等级要求偏低,已难以 控制板材质量要求,且和ISO、欧盟EN等标准相关质量要求的具体指标 有较大差距,故参考欧盟EN等标准对质量分级进行了修订; 10、整合了2005版中“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和 “承压设备管子、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两章 内容。 按焊接接头类型、工件厚度及检测面曲率大小等内容进行分类 ;
3、NB/T47013-2015
恢复了超声测厚并增加了不锈钢堆焊层的超声测厚, 扩大了适用范围,更多地采用了欧标,体现了与国际接 轨的发展方向
1、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包括把原JB/T4730.1中的 有关超声检测的术语和定义;
2、用GB/T 27664.1《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 :仪器》替代JB/T 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 件》,对超声检测设备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实施20××-××-××发布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附件Preformed directly buried steam insulating pipes and fittings for heating in city(征求意见稿)CJ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ICS 91.140.10 P 46目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产品结构 (5)4.1 保温管和管路附件的基本结构 (5)4.2 保温层结构 (11)4.3 外护管结构 (11)4.4 导向滑动支座 (12)5 要求 (12)5.1 外观 (12)5.2 工作管和钢制部件 (12)5.3 保温层 (13)5.4 外护管 (13)5.5 保温管的基本性能 (14)6 试验方法 (14)6.1 外观 (14)6.2 工作管和钢制部件 (14)6.3 保温层 (15)6.4 外护管 (15)6.5 保温管的基本性能 (15)7 检验规则 (15)7.1 检验分类和项目 (15)7.2 出厂检验 (17)7.3 型式检验 (17)7.4 合格判定 (17)7.5 不合格产品处理 (17)8 标志、运输和贮存 (17)8.1 标志 (17)8.2 运输 (18)8.3 储存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CJ/T 200-2004《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技术条件》、CJ/T 246-2007《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管路附件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CJ/T 200-2004、CJ/T 246-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保温管和管路附件两本标准整合为一本标准,删除其中重复性的要求;——补充和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范围中适用管道的工作压力;——增加了管路附件新的结构形式;——删除了玻璃纤维外护管的内容;——修改了钢制部件的焊接要求;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汇总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汇总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汇总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检测中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检测。

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

本规程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程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B/T470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GB/T12604.2-2005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JB/T7902-2006 线型象质计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一般要求射线照相检验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NB/T47013.1-201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按GB11924的规定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射线胶片系统分为6类,即C1、C2、C3、C4、C5、C6类。

C1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

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和常见牌号胶片所属的胶片系统类别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47013.3修订说明

47013.3修订说明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修订主要参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一)国内超声检测标准: GB/T 7734-2004 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8651-2002 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 5777-2008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该标准主 要参照ISO 9303:1989(E) 压力用途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 外)钢管纵向缺陷超声检测)。 GB/T 6402-2008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该标准主要采用 EN 10228-3:1998 钢锻件无损检测铁素体及马氏体钢锻件 超声检测和EN 10228-4-1999 钢锻件无损检测奥氏体及奥 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锻件超声检测)。 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 分级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工作过程 2013 年8月 12 日至 2013 年9月 20 日,由锅容标委委 员 对 送 审 稿 进 行 函 审 。 针 对 委 员 的 意 见 , JB/T 4730.3 标准工作组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委员意见 汇总处理表初稿和报批稿初稿。 2013 年 10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对函审意见处理和 报批稿初稿进行了集中讨论和研究,会后按锅容 标委委员的函审意见并结合此次会议的意见和建 议,形成了报批稿讨论稿。 标准工作组于 2013 年 10 月 27 日至 28 日在海口对报 批稿讨论稿进行了逐章、逐条进行了讨论、修改 和完善,形成了报批稿。 2014年8月15日上报《报批稿》。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工作过程 标准修订工作组于2012年1月组建。 2012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JB/T 4730标准修订大纲讨论会。2012年10月 在北京召开了标准修制订工作会议,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具体 要求。 2012年11月22~23日在合肥召开了JB/T 4730.3标准修订初稿讨论会。 2012年 11月31日~12月 1日在海南召开了 JB/T 4730标准修订征求意见 稿讨论会。 2013年4月日~5月31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在锅容标委网站上公开征求 意见。 2013年6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了JB/T 4730征求意见汇总处理和送审 稿初稿讨论会。 2013年7月6~7日在大连召开了JB/T 4730.3送审稿讨论会。 2013年 7月形成送审稿。向锅容标委及各分会委员发送通知函等方式 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nbt47013.3-5

nbt47013.3-5
• 表2 原材料、零部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
• •
本章:增加了关于工艺文件的要求。 调整了相关章节的顺序。
5 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5.3 承压设备用板材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5.3.1 范围 • 5.3.1.1 本条适用于板厚6mm~25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承压设 备用板材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5.3.1.2 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镍及镍合金板材和铜及铜 合金板材的超声检测方法参照本条执行,质量分级按本条。 • 5.3.1.3 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板材超声检测方法 可参照本条执行,质量分级按本条。 • 5.3.2 检测原则 • 5.3.2.1 板材一般采用直探头进行检测。 • 5.3.2.2 在检测过程中对缺陷有疑问或合同双方技术协议中有规定时, 可采用斜探头进行检测。
5 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5.3 承压设备用 当采用液浸法检测板厚小于等于20mm的板材时,也可选用 单晶直探头进行检测。
• 5.3.3.1.3 双晶直探头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 5.3.3.2 斜探头 • 斜探头的选用应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 • 5.3.4 对比试块 • 5.3.4.1 用双晶直探头检测厚度不大于20mm的板材时,可以采用如图 1所示的阶梯平底试块。 • 5.3.4.2 检测厚度大于20mm的板材时,对比试块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表 4和图2的规定。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为φ5mm平底孔,反射体个数至 少3个。
NB/T47013.3-2015
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培训
5 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5.1 范围
• 本章规定了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NBT 4701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NBT 4701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附件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14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①第2章第十三行中更改标准号:“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②4.2.6.1条第一行中更改标准号:“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③5.5.6.3条后补充新条文,5.5.6.4:“不要求100%检测的小径管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由合同双方商定”。

④7.1.1条改用新条文:7.1.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⑤7.2.1条改用新条文:7.2.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铝及铝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⑥7.3.1条改用新条文:7.3.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钛及钛基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14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讲解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讲解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检测中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检测。

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

本规程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程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B/T470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GB/T12604.2-2005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JB/T7902-2006 线型象质计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一般要求射线照相检验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NB/T47013.1-201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按GB11924的规定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射线胶片系统分为6类,即C1、C2、C3、C4、C5、C6类。

C1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

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和常见牌号胶片所属的胶片系统类别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NBT47013.3-2015标准

NBT47013.3-2015标准

解释:
➢ GB/T 11259 -2008替代JB/T 7913-1995; ➢ GB/T 12604.1-2005替代GB/T 12604.1-1990;
(最新版本) ➢ GB/T 27664.1 -2011替代JB/T 10061-1999; ➢ GB/T 27664.2 -2011替代JB/T 10062-1999; ➢ JB/T 9214-2010替代JB/T 9214 -1999;(除仪器
13、细化了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要求。涉及内 容包括平板对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插入式接管角、嵌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 对接接头等;
14、重新设计了GS试块。增加了圆弧反射面等。主要有利 于弧面探头的时基线调整;
15、对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中对Ⅰ区非裂纹类缺陷的长度给 出了限制;
10、整合了2005版中“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和 “承压设备管子、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两章内 容。 按焊接接头类型、工件厚度及检测面曲率大小等内容进行分类 ;
11、对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工件厚度的适用范围从8mm~ 400mm扩大到了6~500mm;
12、重新设计了CSK-IIA和CSK-IVA试块上人工反射体 的位置和数量。这样既保证检测区域覆盖,又适用于 直探头检测焊接接头基准灵敏度的调节。新CSK-IIA试 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6mm~200mm,该试块主要参考 欧盟(EN)和日本(JIS)标准,人工反射体直径仍为 φ2mm ;新CSK-IVA试块适用工件厚度大于200mm~ 500mm。CSK-IVA试块主要在参考美国ASME规范的基础 上进行了改进,人工反射体直径统一为φ6mm;
二、标准修改及内容解析
1 范围 修改概述:增加了条文1.3 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原来 JB4730-94有超声测厚内容,但JB/T4730.3-2005没有列入。 1.1 NB/T 47013(JB/T 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采用A型脉 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检测工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要求。 1.2 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和焊接接 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3 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1.4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 分使用。

新版NB 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讲解

新版NB 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讲解

2019/2/17
19
4、总体要求
4.2.4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在检定 、校准或核查周期内,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运 行核查,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应在检测单位的工 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运行核查(in-service checks),系指在定期的检定/校准周期内所进行 的核查,用以确保设备和器材的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运行核查不是 再校准,校准解决仪器设备“准不准”,而运行核查解决仪器设备“稳( 定)不稳(定)”。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管理中,需要考虑运行核查的有 :黑度计每6个月应采用标准密度片进行核查;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每 隔3个月或6个月应采用标准试块进行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核查;电磁轭的 提升力每6个月应采用经校准的提升力重力试块进行核查;提升力重力试块 每2年应采用经校准的秤重器具进行核查;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每6个月 进行核查;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每3个月进行核查等
运行核查一般为1个月、3个月或半年
2019/2/17
20
4、总体要求
4.2.5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每次无 损检测前,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 项目应在检测单位的操作指导书中予以规定。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每次使用前,应该检查的有:超声检测斜探头的参数 (前沿距离(入射点);K值(折射角β )与主声束偏离);超声检测直 探头的参数(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磁粉检测设备及磁粉 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荧光磁粉或渗透检测前,应采用黑 光幅照计对被检测表面的黑光幅照度进行检查,使用白光照度计对周围环 境白光亮度进行检查;对于非荧光磁粉或渗透检测前,应采用白光照度计 对周围环境白光亮度进行检查;等

NBT47013.3-2015标准(2016超声Ⅲ级班)

NBT47013.3-2015标准(2016超声Ⅲ级班)

NB/T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解释:

GB/T 11259 -2008替代JB/T 7913-1995; GB/T 12604.1-2005替代GB/T 12604.1-1990; (最新版本) GB/T 27664.1 -2011替代JB/T 10061-1999; GB/T 27664.2 -2011替代JB/T 10062-1999;
一、NB/T47013-2015的主要技术变化
1、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包括把原JB/T4730.1中的
有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 :仪器》替代JB/T 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 件》,对超声检测设备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 3、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 4、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的要求; 5、增加了“安全要求”,对人员在超声检测中的安全提出了要求; 6、增加了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列出了制订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
GB/T11259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
超声检测
GB/T12604.1 无损检测 术语
GB/T27664.1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GB/T27664.2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2部分:探头 JB/T8428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试块 JB/T9214 无损检测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2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4.2.2.3.6 仪器-斜探头组合性能要求 a) 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42dB; b) 斜探头远场分辨力不小于12dB。 4.2.2.3.7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 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4.2.2.3.8 仪器和探头组合频率的测试方法按JB/T 10062的规定,其它组合性能的测试方法按JB/T 9214的 规定。 解释: 灵敏度余量为新增加要求; 斜探头远场分辨力从6dB改为12dB。

新版NBT470131-201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讲解ppt课件

新版NBT470131-201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讲解ppt课件
对象:设计文件、检验方案
4.3.1.4 当采用未列入本规范规定或超出本规范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 法时,需具备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设备器材和检测工艺规程,经现场实 验和技术验证,并构成企业规范。
容规:新方法运用—企业规范—总局委托技术评审—总局批复—运用 锅规:新方法运用—企业规范—安委会技术评审 —总局批复—运用
4、总体要求
4.1 无损检测人员

4.1.1 从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 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历。
4.1.2 无损检测人员资历级别分为I级〔初级〕、II级〔中级 〕和III级〔高级〕。
4.1.3 获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不同资历
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
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任务。
未设人员资历和级别的
4、总体要求
4.2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
机、料
4.2.1 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应附有产质量量合格证明文 件。
射线:X光机、底片;超声:仪器、探头、试块;…
4.2.2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规范规定, 且其性能应满足本规范NB/T 47013.2~NB/T 47013.13中规定 的有关要求。
三、总体构造与修订思绪
1 范围
2 规范性援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普通要求〕
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运用原那么
6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平安防护
7 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能检测的普通 缺陷
三、总体构造与修订思绪
4 总体要求 人、机、料、法、环
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运用原那么 通用原那么、各无损检测方法的才干

nbt47013.3-9

nbt47013.3-9

9 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 b) 在螺栓或螺柱无螺纹部位采用K 1~K 1.5,标称频率为 2MHz ~5MHz的横波斜探头进行轴向检测; • c) 纵波斜探头检测和横波斜探头轴向检测的对比试样应采用与被检工 件材料、 形式和规格相同或相近的螺栓或螺柱制作。人工缺陷反射体 (切槽)应位于最大探测声程处并垂直于螺栓或螺柱的轴线,切槽离开 螺栓两端的距离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人工缺陷反射体的形状和尺寸如图 • .2.2所示。也可将螺栓的丝扣反射波幅调节到某一基准波高并以此作为 检测灵敏度; • d) 在用螺栓或螺柱超声检测时,如在螺纹根部出现比切槽回波幅度高
9 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 • •
9.4.6.2.3 类型确定步骤2_缺陷指向性(方向性)
9.4.6.2.3.1 缺陷长度要求 按步骤 2进行缺陷分类时,缺陷指示长度应满足: a) 工件厚度 6mm≤t≤15mm时,缺陷指示长度应大于等于 t;

• • •
b) 工件厚度t>15mm时,缺陷指示长度应大于等于t/2或 15mm(取大者,但 最大不超过 50mm)。
9 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 9.4.5.4 回波波形为模式Ⅳ[模式识别详见附录 O(规范性附录)]的
密集性缺陷 9.4.5.4.1 若在缺陷 A型扫描回波包络线中,各反射回波波 峰在显示屏扫描线中不能分辨时,则可作为一个单一缺陷考虑,其高度
方向的尺寸可用端点衍射回波法或端部最大回波法测定。如无法确定端
NB/T47013.3征求意见稿-9
9 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 • • • • 9.1 范围 本章适用于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9.2 在用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 9.2.1 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9.2.1.1 工艺规程一般应包括表 4.3、表 5.2.2和表 9.2.2所列的相关因素。 对每项因素,工艺规程应给出具体的值或值的范围。 • 9.2.1.2 若表 4.3、表 5.2.2和表 9.2.1中相关因素规定的值或值的范围变 化时,应重新进行工艺规程的编制。 • 9.2.1.3 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以及被检对象的检测要求编制工艺卡。

47013.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20170307

47013.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20170307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年××月××日以××字第×××号文批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修改事项)①5.3.3.1.1条改用新条文:5.3.3.1.1 “直探头选用一般应按表3的规定进行。

在满足5.3条规定的灵敏度及缺陷判定的基础上,也可以选用其他型式的探头,如双晶直探头或多晶直探头(含板材厚度>60mm时)。

”②5.3.9.2 第一行中更改质量分级级别:“Ⅴ级”更改为“Ⅳ级”。

③表6更改为新表6:表6 承压设备用板材中部检测区域质量分级单位为mm④表7更改为新表7:表7 承压设备用板材边缘或剖口预定线两侧检测区域质量分级单位为mm⑤将5.6.4.1条文中的“轴向”二字删除。

⑥将5.6.4.2条文中的“轴向”二字删除。

⑦8.4.6.2.3.1 b)条改用新条文:8.4.6.2.3.1 b) “工件厚度t>15mm时,缺陷指示长度应大于等于t/2或15mm(取大者,但最大为30mm)。

”⑧附录J的表J.1更改为新表J.1:表J.1RB-L系列对比试块尺寸(推荐)单位为mm⑨附录J的图J.1更改为新图J.1:a)RB-L-Ⅰ试块b)RB-L-Ⅱ试块c)RB-L-Ⅲ试块d)RB-L-Ⅳ试块e)RB-L-Ⅴ试块图J.1 RB-L系列对比试块示意图(推荐)⑩K.2.1条改用新条文:K.2.1 “对比试块RB-C的形状和尺寸见图K.1。

为方便试块加工和灵敏度调节,也可使用如表K.1和图K.2的试块。

”○11附录K的图K.1后补充表K.1和图K.2。

表K.1RB-C系列对比试块尺寸(推荐)单位为mma)RB-C-Ⅰ试块b)RB-C-Ⅱ试块c)RB-C-Ⅲ试块d)RB-C-Ⅳ试块e)RB-C-Ⅴ试块图K.2 RB-C系列对比试块示意图(推荐)○12附录K的表K.1序号更改为表K.2。

NBT47013.3-2015标准+1#修改单(2016超声Ⅲ级班)

NBT47013.3-2015标准+1#修改单(2016超声Ⅲ级班)
电压报警或低电压自动关机电压、发射脉冲重复频率、 有效输出阻抗、发射脉冲电压、发射脉冲上升时间、发 射脉冲宽度(采用方波脉冲作为发射脉冲的)和接收器 频带等主要性能参数;探头产品质量合格证中至少应给 出中心频率、带宽、电阻抗或静电容、相对脉冲回波灵 敏度、脉冲宽度以及声束性能(包括探头入射点、折射 角(K值)、主声束偏离、偏向角及偏移、声束扩散角等 )等主要参数。 解释: 2005版只要求超声检测设备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 证明文件。现列出了至少要包括的项目,并有相应指标的 要求。
3.2 密集区缺陷
锻件检测时,在显示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声程范围内同时 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是在50×50mm的检测面 上发现在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 其反射波幅均大于等于某一特定当量平底孔的缺陷。
3.3 基准灵敏度 将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回波高度或被检工件底面回
二、标准修改及内容解析
1 范围 修改概述:增加了条文1.3 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原来 JB4730-94有超声测厚内容,但JB/T4730.3-2005没有列入。 1.1 NB/T 47013(JB/T 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采用A型脉 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检测工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要求。 1.2 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和焊接接 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3 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1.4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 分使用。
13、细化了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要求。涉及内 容包括平板对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插入式接管角接 接头、L型焊接接头、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角 接接头、十字焊接接头、嵌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 对接接头等;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讲解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讲解

2020/11/22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讲解
u4.1.3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不同资格
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
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未设人员资格和级别的
2020/11/22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讲解
4、总体要求
4.2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
机、料
u4.2.1 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35.场强计; 38.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仪、个人剂 量计;
2020/11/22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讲解
4、总体要求
b)校准: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可进行量值溯源的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可选择中国合格评 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也可由检测单位自行 开展,检测单位自行开展的应具备按本标准各部分规定的校准 要求开展的能力。
u2014年7月 提交国家能源局
2020/11/22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讲解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与JB/T4730.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ua)修改了适用范围;
ub)修改了无损检测人员要求;
uc)修改了名词术语;
ud)增加了对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
ue)增加了对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的技术要求;
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 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 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和评价。
3.2-3.13 不同的缺陷术语
2020/11/22
新版NBT470131XX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讲解

NBT47013第一号修改单

NBT47013第一号修改单

附件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14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①第2章第十三行中更改标准号:“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②4.2.6.1条第一行中更改标准号:“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③5.5.6.3条后补充新条文,5.5.6.4:“不要求100%检测的小径管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由合同双方商定”。

④7.1.1条改用新条文:7.1.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⑤7.2.1条改用新条文:7.2.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铝及铝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⑥7.3.1条改用新条文:7.3.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钛及钛基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

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14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NBT47013修改内容详解

NBT47013修改内容详解

通用部分与JB/T4730.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适用范围;b)修改了术语和定义;c)修改了无损检测人员要求;d)增加了对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e)增加了对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的技术要求;f)修改了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g)增加了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要求;h)增加了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的要求;i)取消了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要求。

(相关法规另有规定和要求)j)取消了原附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

本部分代替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与JB/T4730.2-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插入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安放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X射线及Υ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并取消了钢的分类;--修改和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射线检测专用术语和定义的内容;增加了Tm170和Yb169射线源应用的规定;--修改了特殊条件下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允许放宽原则;修改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分类,将胶片分为C1、C2 、C3 、C4 、C5 和C6六类。

胶片类型的选择按照新的分类标准重新进行修订,同时补充了胶片灰雾度测量的要求;——修改了黑度计核查时机的内容;——增加了标准密度片的黑度范围和测量点数目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孔型像质计应用的内容,并修订了不同材料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及像质计使用和放置原则;——修改了检测时机要求,明确检测时机应满足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合同双方要求。

增加了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范围确定的内容;--增加量内偏心透照(F﹤D0/2)时透照次数的计算公式;--增加了暗室安全照明时间确定的内容;--增加了增感屏质量及使用要求、中屏材料及厚度范围、以及Tm170和Yb169两种Υ射线增感屏材料及厚度范围,并明晚了增感屏制造标准;--增加了射线检测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和验证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双胶片透照技术和底片观察技术应用的内容;--增加了管座角焊缝、椭圆形封头和蝶形封头小Υ区的焊缝、以及其他曲线连续变化的焊缝确定一次透照长度;增加了胶片暗室处理试剂选用原则、胶片处理延迟时间及底片处理质量检验的内容;--修改了底片质量要求的内容,增加了底片保存的内容;--修改了不同透照厚度应达到的像质计灵敏度,对应材料厚度范围有所扩大,并增加了孔型像质计的灵敏度要求;--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部门增加了适用的焊接结构型式;--增加和修订了射线检测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取消了“专用像质计的型式和规格”的内容;--修改了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汇总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汇总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检测中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检测。

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

本规程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程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B/T470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GB/T12604.2-2005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JB/T7902-2006 线型象质计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一般要求射线照相检验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NB/T47013.1-201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按GB11924的规定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射线胶片系统分为6类,即C1、C2、C3、C4、C5、C6类。

C1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

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和常见牌号胶片所属的胶片系统类别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主要参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二)国外超声检测标准: 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卷《无损检测》A分篇第4、5章和B分篇的第23章。

ISO 17577:2006 大于等于6mm钢板超声检测(实际到200mm,满足一定条件也适用于 奥氏体不锈钢板超声检测:如信噪比等)。


EN 1713:1998/A1: 2002/A2:2003 焊 接 接 头 无 损 检 测 超 声 检 测 缺 陷 指 示 特 征 EN 1714:1997/A1: 2002/A2:2003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方法
JIS Z 3060-2002 铁素体钢焊缝超声检测等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内容的主要变化 7 合并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 金板材、镍及镍合金板材、奥氏体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钢板等 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重新设计了对比试块。检测灵敏度 主要以对比试块平底孔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修改了质量等级 要求,各个级别的合格指标均有所严格,JB/T 4730.3—2005的 板材检测质量等级要求偏低,已难以控制板材质量要求,且和 ISO 、欧盟 EN 等标准相关质量要求的具体指标有较大差距,故 参考欧盟EN等标准对质量分级进行了修订;近几年国内钢板质 量现状 8 整合了2005版中“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和“承压设备管子、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 级”两章内容。按焊接接头类型、工件厚度及检测面曲率大小 等内容进行分类;Ⅰ型、Ⅱ型焊接接头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内容的主要变化 9 扩大了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工件厚度的适用范围,从6mm~400mm扩大到了 6~500mm;Ⅰ型焊接接头 10 重新设计了CSK-IIA和CSK-IVA试块上人工反射体的位置和数量。这样既保 证检测区域覆盖,又适用于直探头检测焊接接头基准灵敏度的调节。CSK-IIA 试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 6mm~200mm , CSK-IVA 试块适用工件厚度大于 200mm~ 500mm。新CSK-IIA试块主要参考欧盟(EN)和日本(JIS)标准, 人工反射体直径为φ2mm ;新CSK-IVA试块主要在参考美国ASME规范的基础 上进行了改进,人工反射体直径为φ6mm; 11 细化了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要求。涉及内容包括平板对接接头、T型 焊接接头、插入式接管角接接头、L型焊接接头、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 角接接头、十字焊接接头、嵌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对接接头等; 12 重新设计了GS试块进行,增加了圆弧反射面等。主要利于弧面探头的时基 线调整; 13对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中Ⅰ区非裂纹类缺陷的长度给出了限制;
JB/T 4730.3修订说明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原则 1、以JB/T 4730.3-2005为基础。 2 、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ASME 、 ISO 、 EN 、 JIS 等标 准。 3、重点对制造安装过程所产生的缺陷进行检测和 评价。 4 、原材料的检测标准可参照 ASME 规范的编制方 法,直接引用或参照现有的国标或其它行业标准。 5、在用承压设备按合于使用的原则进行缺陷检测 和评价。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修订主要参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一)国内超声检测标准: GB/T 7734-2004 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8651-2002 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 5777-2008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该标准主 要参照ISO 9303:1989(E) 压力用途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 外)钢管纵向缺陷超声检测)。 GB/T 6402-2008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该标准主要采用 EN 10228-3:1998 钢锻件无损检测铁素体及马氏体钢锻件 超声检测和EN 10228-4-1999 钢锻件无损检测奥氏体及奥 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锻件超声检测)。 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 分级


Biblioteka EN 10160:1999大于等于6mm钢板超声检测(脉冲反射法) JIS G0801-2008 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检测 EN ISO 17640-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方法 ISO EN 11666: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欧盟标准化委员会起草) ISO EN 17635:2010 金属材料制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一般原则 ISO EN 23279: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缺陷指示特征 EN 1712:1997/A1: 2002/A2:2003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内容的主要变化 14调整了涉及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整体编制结构,把接管与筒体(封头)角接接 头超声检测方法、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堆焊层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 级等放入了附录; 15根据实际检验检测需要,增加了第7章“承压设备厚度超声测量方法”; 16 对在用承压设备进行超声检测时,增加了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主体材 料、零部件或焊接接头的失效模式,或者风险评估(RBI)的分析结果等选择 超声检测技术、检测部位和检测比例。缺陷类型判别。 17 对超声检测记录和报告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主要强调记录的重要性。

JB/T 4730.3修订说明



标准内容的主要变化 1 增加术语和定义,包括原JB/T 4730.1中的有关超声检测的术语和定 义; 2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 3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的要求; 4 增加了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列出了制订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 5 重新对本部分所用试块的类型(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进行了划分, 主要按国内相关通用标准的规定进行划分,而不是在本部分自行划定 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的类型; 6 调整了“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内容的顺序,按板材、复合板、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钢螺栓坯件、 奥氏体钢锻件、无缝钢管等进行编写;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工作过程 标准修订工作组于2012年1月组建。 2012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JB/T 4730标准修订大纲讨论会。2012年10月 在北京召开了标准修制订工作会议,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具体 要求。 2012年11月22~23日在合肥召开了JB/T 4730.3标准修订初稿讨论会。 2012年 11月31日~12月 1日在海南召开了 JB/T 4730标准修订征求意见 稿讨论会。 2013年4月日~5月31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在锅容标委网站上公开征求 意见。 2013年6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了JB/T 4730征求意见汇总处理和送审 稿初稿讨论会。 2013年7月6~7日在大连召开了JB/T 4730.3送审稿讨论会。 2013年 7月形成送审稿。向锅容标委及各分会委员发送通知函等方式 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工作过程 2013 年8月 12 日至 2013 年9月 20 日,由锅容标委委 员 对 送 审 稿 进 行 函 审 。 针 对 委 员 的 意 见 , JB/T 4730.3 标准工作组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委员意见 汇总处理表初稿和报批稿初稿。 2013 年 10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对函审意见处理和 报批稿初稿进行了集中讨论和研究,会后按锅容 标委委员的函审意见并结合此次会议的意见和建 议,形成了报批稿讨论稿。 标准工作组于 2013 年 10 月 27 日至 28 日在海口对报 批稿讨论稿进行了逐章、逐条进行了讨论、修改 和完善,形成了报批稿。 2014年8月15日上报《报批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