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小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除了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也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呢?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他们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发脾气等不良行为,而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此外,父母还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老师是他们的引路人。

在学校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他们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励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在班会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社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社会中,小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

因此,社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比如,在社会教育中,可以组织小学生参观一些社会公益机构,让他们了解社会的不同群体和困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在当今社会中,素质教育被愈加关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是一个需要长久实践的过程。

以下是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一、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学习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个品德导师。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与此同时,父母也要保持良好的道德风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推崇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它能体现人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诚实守信既表现在言语中,也表现在行动中。

从小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逐渐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承诺一定要做到,不说谎话等。

在孩子遵守这些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品德。

三、注重礼仪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礼仪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懂得礼貌、尊重他人、感恩、感恩之心等方面的知识,以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礼仪习惯。

如给他人打招呼,有礼貌地问好;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生活中可以适当地让孩子练习礼仪,使孩子养成一种优良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德,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各种资源的帮助,让孩子明白这些人和事物对他的意义,是让孩子学好感恩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逐渐引导孩子理解感恩的含义,如学会感谢、感悟亲情、感恩帮助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感恩之心,将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五、重视习惯养成养成良好的品德,离不开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也需要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自己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集体、遵守纪律,那么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从而效仿教师的行为。

比如,教师承诺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学生才能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教师在与同事交流时,表现出尊重和友善,学生也会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

各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正义感;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再者,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熏陶。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小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也可以展示一些体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标语、图片等,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成长背景,因此在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时,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对于调皮捣蛋、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逐步改正错误。

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

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

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

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1. 前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引导者。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就需要教师们给予精心的引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2. 以身作则——教师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孩子们往往会模仿成年人的一举一动,因此教师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只有自己做到了,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影响孩子。

3. 关爱和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关爱和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和引导每个孩子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从而树立自信和自尊。

4. 通过情感管理引导孩子正确行为情感管理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例如通过情感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5. 善于引导、鼓励和表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和表扬孩子。

当孩子做出了正确的行为举止,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正确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课堂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团队游戏,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尊重他人、承担责任,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7.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有爱心、耐心和智慧,善于以身作则、关爱每个孩子、引导孩子正确行为、鼓励和表扬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得到全面、深刻和灵活的成长。

学生优秀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学生优秀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学生优秀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计划一、培养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责任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清洁校园、义务劳动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责任和社会的需要。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一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要求学生按时提交作业、认真对待课堂活动等。

二、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往往容易放弃。

为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一些体验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坚持不懈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因此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集体活动、社团组织等,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合作、沟通和信任。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团队合作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控能力学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纪律和规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如规定课堂纪律、禁止违规行为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和培训,教育学生如何自律和自控,提高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的心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学习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压力和情绪。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学生优秀表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学习计划、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学生的社交能力是他们在社会中交往和合作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社交技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

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

因此小编带来以下关于培养良好品德的一些习惯与知识。

一、好品德的培养(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

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

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

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

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

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

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

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

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

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

开门、关门时要轻。

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

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品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德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这将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地方,在这里,父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行为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

一、树立榜样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展现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品德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自觉地定期阅读书籍,孩子看到了我们的例子,会更容易形成阅读的习惯。

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及积极与他人交流,这样孩子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学到如何与人友善相处的道理。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之一。

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充满积极学习氛围的学习空间,确保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

此外,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为他们规定适当的学习时间,避免熬夜和拖延现象的发生。

三、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规划好学习任务和时间分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和超越自我。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要素之一。

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让孩子参与到学习的决策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训,帮助他们学会高效学习。

五、倡导品德教育除了学习习惯,品德教育也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教育他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

例如,教导他们要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勇于承担责任等。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2023年,家长和社会都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因为良好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然而,孩子的品德教育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例如,孩子的父母应该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对待他人友善礼貌,有坚强的意志力等等。

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仅要求孩子做到,也必须率先做到。

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在家庭中营造和谐、宽松、友爱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要。

充满爱和理解的家庭可以使孩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3. 建立良好的家规家庭规矩是一种约束孩子行为、培养品德的有效方式。

家规要先从父母身上开始,父母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们就应该仿效。

在家庭中,要有明确的“该做、不该做”的标准,并建立相对固定的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4. 提供实践机会在生活和学校中,给孩子创造提高品德的机会。

比如,通过参加志愿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需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毅力和耐力;参与实验和创新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5.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人生人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引导孩子明确人生的价值意义,培养必要的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有许多故事可以为孩子树立人生目标和方向,提供直观的教育机会。

6. 塑造孩子的美德尊重孩子的个性,并关注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成功的信心。

在不断的实践中,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微笑待人,主动方便他人,早期规范好孩子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美德。

7. 强化品德教育体系管住自己和孩子的言行举止,通过教育理念及教材,引领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更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同步进行家长辅导,提升家庭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良好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从家庭到学校的协同育人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是孩子健康成长、能够顺利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自然明白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也深知这一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是孩子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1. 身教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要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家长要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恪守社会规则,让孩子清晰地感受到良好行为规范带来的积极影响。

2. 制定清晰的规则:家庭要制定出内容明确的规则,并让孩子参与到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提升孩子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规则要容易懂、可操作性强,并切实保证执行的公平公正。

3. 帮助、鼓励和奖励:根据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小礼物,也可以是亲子活动等。

奖励形式要多元化,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增强孩子的积极性。

4. 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长要耐心引导,尽量减少自我催眠。

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时,要及时纠正,并帮助孩子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二、学校是孩子行为规范的“第二课堂”1. 校规校纪:学校要制定出完善的校规校纪,并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广播宣传、榜样教育等多种方式,将校规校纪的内涵和意义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

2. 师德师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教师应以身示范,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传递正能量。

3. 课堂教学:将行为规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4. 集体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的集体活动,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遵守规则,谦让他人。

5. 家校联动:学校要主动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1、从小事入手,实践中锻炼在平日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必求其保质保量及时完成。

前面提到的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要在教学中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予以严格贯穿执行。

这样,孩子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品质。

2、让孩子拥有爱心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没有爱心的人,永远不会尊重人、同情人、不懂感恩,包括对自己的亲人。

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的都很自私,只会接受别人的爱,而不会爱别人,包括爱自己的父母,所以个人觉得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和感恩之心。

3、培养乐观的生活处世态度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无法代替孩子。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我想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吧。

我们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帮助他们渡过“挫折”的难关,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遭遇挫折、失败,我们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太急,心态平和,才能想出并使用最合适的家教方法,也才能影响并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要有意识的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鼓励孩子勇敢的承担责任;教育孩子珍惜父母、他人的劳动成果。

从小就独立,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有照顾家庭的责任。

5、培养孩子行孝如果孩子一旦行孝的品质养成了,将来最受益的就是孩子。

孩子对父母孝,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到社会上和人相处,那是开始真正要走向社会去施展他的魅力,所以他立身行道的本事是在社会当中体现的。

怎么行孝?一定要给孩子在家里建一个劳动岗位,这个劳动岗位,需要精心地设计。

这个劳动会让孩子有一种心理的暗示,要经常发生。

从小让孩子养成这种劳动习惯,孩子和家里有一种深深的链接,到了初中的孩子轻易不会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对他们度过青春期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良好品德培养的方法

良好品德培养的方法

良好品德培养的方法
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
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和学校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等。

2. 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接触到正直、有道德、有责任感的榜样人物,以便他们尊崇并亲近这些人,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提供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反思和讨论的机会,例如通过谈话、辩论、阅读等方式,让他们思考道德问题,了解不同观点和理解各种情况下的道德选择。

4. 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应该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和生活中。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实践和示范,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5. 培养自律和责任感:自律是良好品德的基础,孩子们应该学会自律,按时完成任务,遵守规章制度。

同时,还应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言行一致。

6. 培养同理心和助人精神: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

同时,还应该教育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理解和尊重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权益。

7.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还需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行为,例如守时、守信、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等,这些习惯和行为会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并逐渐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总之,良好品德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内化这些品德,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的养成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责任。

下面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父母应该做一个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到良好的行为模式。

2. 善于表扬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肯定的。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动力。

3. 约定规则家庭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和家规,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如何行为,以及不良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

约定的规则要明确、简洁,让孩子能够理解和遵守。

4. 沟通交流家长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

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品德观念。

5. 爱的教育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都要用爱心去教育,不要过分批评和责备。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二、学校教育1. 师生关系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引路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2. 课堂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激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班级管理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途径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途径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途径小学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1.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行为的准绳,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表现。

好的品德可以让孩子受人尊重、受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厚道、诚实、守信、礼貌、勤奋、守纪律等良好品德。

2.示范是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一部分。

身教比言教更有力,孩子们更多地接受来自成年人模范行为的启发。

在家庭和学校中,成年人应该经常向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从中受到启迪。

3.给予适当奖励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适时给予他们一些奖励也是很有必要的。

适当的奖励能够增强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性。

当小学生在学校表现出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老师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家长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小礼物作为鼓励。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人生、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并且关注孩子对某些事情的理解,定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劝。

5.合理引导情感体验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敏感期,对于他们的情感体验的合理引导也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引导小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义工活动,去认识和了解困难生活的人,促使他们感恩生活,懂得爱与帮助他人。

6.建立正确的奖罚制度在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建立正确的奖罚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奖励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适当的惩罚也能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更加重视自己的道德行为举止。

7.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也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对于孩子来说,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所以家长和老师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的道德,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否。

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培养学生品德的六种方式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我们常说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大道理必须要知道,如果没有了大道理的影响和约束,就更加容易造成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放纵。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帮助小学生塑造心目中的榜样,可以是各种成功的大人物大英雄,也可以是身边的小朋友或大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反倒更容易接近观察和模仿。

3、陶冶教育法:是学校和家长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灌注于生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

4、实际锻炼法:让小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无论是竞赛还是公益活动,又或者班级内部、家庭内部以及与社会实际接触的实践活动,都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5、品德修养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作为家长与老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弟子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弟子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弟子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弟子规,又称《朱子家训》、《百字令》等,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经典之一、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总结出几条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1.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或祖父母,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守法守德,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不做对孩子不利的榜样。

2.爱与尊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充满爱心,尊重孩子的个性。

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心生厌恶,不要采取体罚等伤害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

3.知识的传授。

要鼓励孩子爱读书,读好书。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与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书中的道德观念。

4.分享与帮助。

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情感。

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或家庭公益事务来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教给孩子分享与帮助他人的品德。

二、学校教育1.课堂教育。

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培养品德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正确的品德观念。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引导他们遵守纪律和规则。

2.德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如班级会议、主题讨论、德育知识竞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和感受正能量,培养良好的品德。

3.好人好事宣传。

学校可以定期宣传校内外的好人好事,通过播放影片、举办座谈会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和学习身边的好榜样,激发孩子的向上力量。

三、社会教育1.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亲友聚会或社区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引导正确的娱乐方式。

要引导孩子选择健康、良好的娱乐方式,如读书、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等。

避免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等不良娱乐方式,以免影响孩子的品德形成。

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十分关注。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提供一些有益的方法和策略。

1. 为小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小学生天性单纯,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对于教师来说,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标准,以此影响和激发学生的践行和模仿。

此外,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与孩子们分享道德故事和经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开展道德教育课程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道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诸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讲解案例、开展讨论和小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思考和行动。

此外,配合相关教材、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困难,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清洁活动、帮助特殊儿童或老人,并通过这些实践经验理解和实践道德。

4. 鼓励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义工队伍,协助学生参与公益项目,如捐助物资、关爱动物、支教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学生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分享和助人为乐,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媒体和科技现代媒体和科技发展迅速,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媒体和科技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家庭可以联合进行相关教育,教导学生如何辨别真假信息、防范网络骗局和保护个人隐私。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品德是每位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的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

一、家庭环境的塑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往往通过模仿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来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习惯与品德的培养非常重要。

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做到言传身教。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家规家训的制定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观念。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

孩子要学会自觉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行为。

父母可以通过制定规定和目标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

比如,每天规定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同时,父母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自我约束,不做对自己和他人有害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自律训练,孩子能够逐渐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表现,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

父母可以通过明确的责任划分和任务安排,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照顾好自己的物品,帮助家人完成家务等。

同时,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犯错误或不负责任时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由此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四、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善良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与品德的核心要素之一。

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或志愿者工作,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

同时,父母还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他们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友善待人的习惯。

五、培养孩子的坚持与毅力坚持与毅力是孩子克服困难和追求目标所必备的素质。

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设定适当的挑战和目标,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培养他们的坚持与毅力。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幼儿期,孩子的思想、行为和性格正在形成中,因此,正确的引导和训练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呢?一、示范行为,成为良好的榜样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往往会模仿身边的大人。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成为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示范。

例如,我们应该在孩子面前讲究礼貌,谦虚、和善、尊重他人、保持诚实等等。

二、使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育方式应该以积极的为主,不要使用体罚或恐吓等消极的手段。

更多的是鼓励,让孩子在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后自我激励。

例如,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加油努力。

三、制定行为规范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

老师需要制定行为规范,在班级中公布,让孩子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以游戏形式加强教育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非常短,教育和训练需要以游戏形式来加强。

例如,在绘本故事中加入角色扮演游戏,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

五、尊重幼儿个性和需求每个孩子的性格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就非常内向,有些则表现出来很外向。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求,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环境。

六、建立积极的家园联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教育除了在幼儿园中学习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老师需要和家长建立积极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和反应,及时了解家庭教育需求和建议,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总之,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需要共同配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我们相信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在当今社会,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首先,家庭是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首先,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天性善良,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一致,不遵守道德规范,那么孩子很容易学坏。

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承担责任,如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同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合理饮食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学校教育是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课堂教育是培养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同时,学校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是孩子的引路人,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管理。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和教育,以维护良好的学校秩序和氛围。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

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

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

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
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
教育。

”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
深远。

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

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
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

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
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

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

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

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叫高远飞,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

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

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

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

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

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
乐于接受。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