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在建筑和工程领域,钢结构因其高强度、轻质、施工便捷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要设计和建造安全可靠的钢结构,准确的计算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谈谈钢结构的受力分析。
在钢结构中,最常见的受力形式包括拉力、压力、剪力和弯矩。
对于承受拉力或压力的构件,其强度计算公式为:σ = N / A ,其中σ表示应力,N 表示拉力或压力,A 表示构件的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构件在受力时是否会发生破坏。
当钢结构构件受到剪力时,我们需要用到剪力计算公式:τ = V /A ,其中τ表示剪应力,V 表示剪力,A 表示受剪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评估构件在剪力作用下的安全性。
弯矩是钢结构中另一个重要的受力形式。
对于受弯构件,我们通常使用抗弯强度计算公式:σ = M / W ,其中 M 表示弯矩,W 表示截面抵抗矩。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构件在弯曲时的承载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钢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钢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受压构件,我们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常用的欧拉公式为:Pcr =π²E I /(μL)² ,其中 Pcr 表示临界压力,E 表示弹性模量,I 表示截面惯性矩,μ表示长度系数,L 表示构件的计算长度。
在钢结构的连接设计中,也有一系列的计算公式。
例如,对于螺栓连接,我们需要计算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以确定所需螺栓的数量和规格。
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v =nvπd²fvb / 4 ,其中nv 表示受剪面数量,d 表示螺栓直径,fvb 表示螺栓的抗剪强度。
对于焊接连接,焊缝的强度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计算公式为:σ = N /lwδ ,其中 lw 表示焊缝长度,δ 表示焊缝厚度。
钢结构的变形计算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例如,梁的挠度计算公式为:f = 5ql⁴/(384EI) ,其中 q 表示均布荷载,l 表示梁的跨度。
钢结构承载力计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以下为补充内容】不采纳我的回答是不是不相信我算的?下边我把计算过程列出,你爱看就看看吧。
(第一项,单个40槽钢计算,计算不满足,长细比不满足,局部稳定不满足。
单个槽钢不适合作为轴心受压构件,)一、强度决定的构件承载力构件截面的最大厚度为18.00mm, 根据GB50017-2003表3.4.1-1, f = 205.00N/mm2根据GB/T 700-1988及GB/T 1591-1994, fy =225.00N/mm2根据公式5.1.1-1,N1 = 1.00× f × An = 1.00 × 205.00 × 67.54 × 102 103 = 1384.49kN 二、整体稳定按5.1.2-2进行计算λx = l0xix = 7.70 × 10215.30 = 50.33λy = l0yiy = 7.70 × 1022.81 = 274.02截面为单轴对称的构件,绕对称轴的长细比λy 应按5.1.2-3, 5.1.2-4取计及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λyz 代替之,取λyz = 12 ( λy2+λz2 ) + ( λy2+λz2 )2 - 4(1 - e02 / i02)λy2λz20.5其中,λz2 = i02A / (It/25.7 + Iω/lχ2 ) (5.1.2-4)i02 = e02 + ix2 + iy2式中, e0 = 5.84 cm--------截面形心至剪心的距离i0--------截面对剪心的极回转半径;λy --------构件对对称轴的长细比;把以上各值代入上式, 得λyz = 276.50取长细比较大值λyz , 根据GB50017-2003表5.1.2-1, 属于b类截面, 查附录C, 得稳定系数ϕ为0.106******两个主轴方向的最大长细比为276.50,不大于设定的长细比150.00,不满足要求******根据规范公式5.1.2-1,N2 = 1.00fϕA = 1.00 × 205.00 × 0.106 × 75.04 × 102 × 10-3 = 163.69kN 三、局部稳定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bt = 89.50 18.00 = 4.97 < (10+0.1 λ)235fy = (10 + 0.1×100.00)×235225.00 = 20.44式中, λ-------两主轴方向长细比的较大值;当λ < 30 时,取λ = 30; 当λ > 100 时,取λ = 100.根据规范5.4.1-1, 翼缘稳定满足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钢结构公式大全
钢结构公式大全1. 钢结构自重计算公式:自重= A × B × C × D × G其中,A为钢结构体积,B为钢的密度,C为钢板厚度,D为钢板长度,G为钢板宽度。
2. 钢结构荷载计算公式:荷载= Qk × γk + Qd × γd + Qe × γe + Qs × γs其中,Qk为永久荷载,γk为永久荷载的安全系数;Qd为可变荷载,γd 为可变荷载的安全系数;Qe为地震荷载,γe为地震荷载的安全系数;Qs为风荷载,γs为风荷载的安全系数。
3. 钢结构强度计算公式:强度= σb × A /γm其中,σb为钢材的抗拉强度,A为受力面积,γm为安全系数。
4. 钢结构刚度计算公式:刚度= EI / L其中,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L为长度。
5. 钢结构稳定性计算公式:稳定性= Ncr / N其中,Ncr为临界承载力,N为实际承载力。
6. 钢结构焊接强度计算公式:焊接强度= 0.7 × Fexx × A / γw其中,Fexx为焊接材料的抗拉强度,A为焊缝截面积,γw为焊接安全系数。
7. 钢结构的变形计算公式:变形= F × L / (A × E)其中,F为受力,L为长度,A为截面积,E为弹性模量。
8. 钢结构的屈曲计算公式:Pcr = π² × E × I / L²其中,Pcr为临界压力,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L为长度。
9. 钢结构的板材抗弯计算公式:M = σ × W / y其中,M为弯矩,σ为应力,W为截面模量,y为离心距。
10. 钢结构的悬挂索计算公式:T = F / cosθ其中,T为索力,F为受力,θ为倾角。
以上是钢结构常用的计算公式,但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钢结构 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工程计算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钢结构的设计载荷计算公式1.自重计算公式钢结构的自重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自重 = 单位长度重量 x 结构长度2.活载计算公式活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荷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活载 = 活载系数 x 单位面积活载3.风荷载计算公式风荷载是指风力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风荷载 = 风压 x 结构面积二、钢结构的强度计算公式1.抗弯强度计算公式抗弯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弯强度 = 弯矩 x 距离 / 截面惯性矩2.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抗剪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剪强度 = 剪力 x 距离 / 截面面积3.抗压强度计算公式抗压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压强度 = 压力 / 截面面积4.抗拉强度计算公式抗拉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拉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拉强度 = 拉力 / 截面面积三、钢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公式1.屈曲强度计算公式屈曲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发生屈曲破坏的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屈曲强度 = 屈曲载荷 / 截面面积2.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稳定系数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稳定性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稳定系数 = 屈曲载荷 / 临界载荷四、钢结构的挠度计算公式1.弹性挠度计算公式弹性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弹性变形程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弹性挠度 = (荷载 x 距离^4) / (8 x 弹性模量 x 截面惯性矩)2.塑性挠度计算公式塑性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塑性变形程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塑性挠度 = (荷载 x 距离^3) / (48 x 弹性模量 x 截面惯性矩)3.总挠度计算公式总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之和,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挠度 = 弹性挠度 + 塑性挠度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钢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各项参数,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1.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弹性模量(E)=应力(σ)/应变(ε)2.杨氏模量计算公式:杨氏模量(E)=弹性模量(E)/(1+泊松比(ν))3.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面积(A)×斜边平方(B^2+H^2)/124.截面面积计算公式:截面面积(A)=宽度(B)×高度(H)5.截面扭转常数计算公式:截面扭转常数(J)=钢材密度(ρ)×面积(A)×(B^2+H^2)/46.截面俯仰半径计算公式:截面俯仰半径(r)=平均弯曲半径(R)^2×面积(A)/(4×截面惯性矩(I))7.截面抵抗矩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矩(W)=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28.截面抵抗系数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系数(Z)=截面抵抗矩(W)/高度(H)9.截面塑性模量计算公式:截面塑性模量(ZP)=(2×截面抵抗系数(Z)×高度(H))/(钢材密度(ρ)×宽度(B))10.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截面极限承载力(Pu) = 截面抵抗系数(Z) × 强度设计值(fu)11.轴心受压疲劳强度计算公式:轴心受压疲劳强度(σf) = (0.707 × 强度设计值(fu)) / 安全系数(γm)12.截面受弯强度计算公式:截面受弯强度(Mp) = 截面抵抗矩(W) × 强度设计值(fy) / 安全系数(γm)13.吊孔极限载荷计算公式:吊孔极限载荷(Pf)=吊孔抗剪极限载荷(Ps)×安全系数(γf)14.钢管撑杆计算公式:撑杆的承载力(Pc)=钢材密度(ρ)×0.25×(外径(Do)^4-内径(Di)^4)/(安全系数(γm)×安全系数(γb))15.螺栓计算公式:螺栓的承载力(P)=钢材密度(ρ)×断面面积(A)×屈服点标称应力(σd)/安全系数(γf)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要求。
(完整word版)钢结构一注考试规范使用的公式
GB50017—(2003)钢结构规范公式2011.5应的下列换算长细比代替λy()()()2122202022222/1421⎥⎦⎤⎢⎣⎡--+++z y z y z y i e λλλλλλ (5。
1.2-3) ()2202/7.25//ωωλl I I A i t z += ( 5.1。
2—4)222020yx i i e i ++=3单角钢截面和双角钢组合T 形截面绕对称轴的λyz 图5。
1。
2 单角钢截面和双角钢组合T 形截面1)等边单角钢截面(图5。
1.2 a):当b /t ≤0.54 l oy /b 时:λyz =λy ( 1+)0.85224tl b oy (5.1。
2—5a)当b /t >0.54 l oy /b 时:λyz =4.78tb( 1+)5.13422b t l oy (5。
1。
2—5 b )式中 b 、t —分别为为角钢肢的宽度和厚度。
(5.2.5-2)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其稳定性计算图5。
2。
6 格构式构件截面1按整体计算:YytyExxxxmxxWMNNWMAN111βϕβϕ+⎪⎪⎭⎫⎝⎛'-+≤f (5。
2.6—1)2按分肢计算:在N和M x作用下,将分肢作为桁架弦杆计算其轴心力,M y按公式(5。
2.6—2)和公式(5。
2。
6-3)分配给两分肢(图5.2。
6),然后按5.2。
2条的规定计算分肢稳定性分肢1:M y1=yMyIyIyI221111///+(5。
2。
6—2)分肢2: M y2=yMyIyIyI221122///+(5.2。
6-3)式中I1,、I2—分肢1、分肢2对y轴的惯性矩;y1、y2—M y作用的主轴平面至分肢1、分肢2轴线的距离.当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为节间长度的2倍(图5.3.1)且两节间的弦杆轴心压力不相同时,则该弦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确定(但不应小于0.5 l1):l0=l1(0。
钢结构的计算公式
钢结构的计算公式钢结构的计算公式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其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对于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包括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方面。
二、受力分析1. 桁架结构受力分析在桁架结构中,每个节点上受力平衡是关键,根据受力平衡可以得到节点处的受力方程。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节点受力平衡方程- 钢材弹性变形计算公式2. 悬挑梁结构受力分析在悬挑梁结构中,梁的自重、外部荷载等都需要考虑在内,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受力情况:- 悬挑梁的自重计算公式- 外部荷载引起的受力计算公式三、强度计算1. 杆件强度计算钢结构中的杆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常用的强度计算公式有:- 杆件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杆件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杆件抗剪强度计算公式2. 连接件强度计算连接件承担着钢结构中的力传递任务,常用的强度计算公式有:-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公式- 焊缝连接的强度计算公式四、刚度计算1. 杆件刚度计算杆件的刚度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在计算杆件刚度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杆件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杆件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2. 连接件刚度计算连接件的刚度影响着结构的整体刚度,常用的刚度计算公式有:- 螺栓连接的刚度计算公式- 焊缝连接的刚度计算公式五、结论以上是钢结构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通过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等方面的公式应用,可以准确计算钢结构的力学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结构荷载计算表2. 钢材强度参数表3. 连接件强度参数表【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施工安全法: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法规和详细实施细则。
2. 建筑法:指涉及建筑工程规范性文件的法律。
钢结构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由于构架柱主要承受承台上层Φ32@150×150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因此验算构架柱时可简化为轴心受压构件。
1、荷载计算:(每平方米)1、钢筋自重(恒载):14m×6.32/m=88.48Kg2、施工荷载(活载):250 Kg∑q=1.2×88.48+250=356 Kg/m 2核心筒承台底宽为23.6m×23.6m,斜坡最宽处距底边3.579m ,因此计算荷载的承台面积为S=(23.6+3.579/2)2=645.16m 2,由于核心筒部位的36根桩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所以每根桩上的构架柱所受的轴向压力N 为:N=S×∑q÷36=356 Kg/m 2×645.16m 2÷36=6380Kg=62.5KN2、构架柱截面验算:A(1)、井架式构架柱的力学特征主肢:L63×6, A 0=7.29 cm 2 Z 0=1.78cm Ix=Iy=27.1 cm 4缀条:Φ25钢筋 A 01=4.91 cm 2 Ix=Iy=1.92 cm 4井架式构架柱最小总惯矩Ix=Iy=4[Ix+ A 0(b/2- Z 0)2]=4[27.1+ 7.29(50/2- 1.78)2] =15830 cm 4(2)、井架式构架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004//A I l Y y =λ=36.05换算长细比λ0y =0102/40A A y +λ=91.4229.744005.362⨯⨯⨯+=37.66<[λ]=15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908 =A=φσN 62.5×103/0.908×2916=23.6N/mm 2<[σ]=215N/mm 2 所以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3)、井架式构架柱的主肢稳定性验算:主肢计算长度 l 0=1.732m一个主肢的横截面积A 0=7.29 cm 2一个主肢的轴力N 0=N/4=15.6KN主肢的最小回转半径i min =1.24cmmin 0/i l =λ=140<[λ]=15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345 =A=φσN 15.6×103/0.345×729=62.13N/mm 2<[σ]=215N/mm 200iy=1.41 cm l 0=5.7m缀板:5厚钢板350mm ×150mm ,沿柱高间距1500mm(2)、对实轴验算整体稳定性和刚度x i l /0=λ=570/3.95=144.3<[λ]=15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330 =A=φσN 62.5×103/0.330×2540=74.56N/mm 2<[σ]=215N/mm 2 满足要求(3)、对虚轴验算整体稳定性I 0=25.6 cm 4 Z 0=1.52cm iy=1.41 cm b=350mm整个截面对虚轴的惯矩为:I X =2[I 0+2A 0×(b/2- Z 0)2]= 2[25.6+25.4×(35/2- 1.52)2]=13023.5 cm 4对虚轴的回转半径i X =A I x /=4.25/5.13023=22.64x i l /0=λ=570/22.64=25.18<[λ]=150其换算长细比为λ0=()222/3.14418.25+=76.42<[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711=A=φσN 62.5×103/0.711×2540=34.6N/mm 2<[σ]=215N/mm 2 满足要求(4)、缀板的刚度验算柱分肢的线刚度为I 0/缀板中心距=25.6/150=0.17两块缀板线刚度之和为2×1/12×0.5×153/31.96=8.8两者比值8.8/0.17=51.76>6所以缀板的刚度是足够的。
钢结构自重荷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自重荷载计算公式钢结构自重荷载计算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钢结构的自重荷载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它是计算和设计钢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计算和评估钢结构的自重荷载,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的自重荷载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属性来确定的。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密度、截面形状、截面面积和结构的长度等因素。
钢结构的自重是由结构中的各个构件的重量组成的。
不同构件的自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自重荷载 = 单位长度的截面面积× 构件长度× 材料密度其中,单位长度的截面面积是指构件在单位长度上的横截面面积,材料密度是指构件所使用的材料的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构件的自重荷载。
钢结构的自重荷载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形状和布置。
对于较为复杂的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构件进行计算。
然后将各个构件的自重荷载进行累加,得到整个结构的自重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自重荷载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和形变。
对于长期受力的结构,由于存在材料的蠕变和变形,自重荷载可能会随时间逐渐增加。
因此,在计算自重荷载时,需要考虑这种变形和形变的影响。
钢结构的自重荷载还需要与其他荷载进行组合计算,以评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组合荷载包括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这些荷载与自重荷载的组合计算,可以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钢结构的自重荷载计算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计算和评估自重荷载,可以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属性,并与其他荷载进行组合计算。
只有在对自重荷载有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的基础上,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钢结构 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好等优点。
在设计钢结构时,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来确保其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内容。
一、钢结构的自重计算公式钢结构的自重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在计算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各个部分的重量及其分布情况。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钢结构的自重:自重 = 单位长度的钢结构重量× 结构长度其中,单位长度的钢结构重量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计算得到。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来确定钢结构的单位长度重量。
二、钢结构的荷载计算公式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不同类型的荷载,如活载、恒载和风载等。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这些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
1. 活载计算公式活载是指在结构上移动或集中作用的荷载,如人员、设备等。
在计算活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活载 = 单位面积的活载× 结构的面积其中,单位面积的活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 恒载计算公式恒载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荷载,如结构自重、设备重量等。
在计算恒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恒载 = 单位长度的恒载× 结构长度其中,单位长度的恒载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计算得到。
3. 风载计算公式风载是指风对结构产生的荷载,是设计钢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计算风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风载 = 风压× 结构的投影面积其中,风压可以根据结构所在地区的风速等级和结构形式进行确定,结构的投影面积可以根据结构的平面形状进行计算。
三、钢结构的受力计算公式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各种受力,如弯矩、剪力等。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对受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1. 弯矩计算公式弯矩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弯矩 = 受力× 距离其中,受力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力,距离是指力作用点到结构某一点的距离。
钢结构承重计算公式
钢结构承重计算公式
钢结构承重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条件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涉及多个参数和变量,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 根据弯矩力学原理,利用弯曲理论计算承重能力。
公式为:M = σWl2/8I,其中M表示弯矩,σ表示材料的弯曲应力,W表示所承受荷载,l表示跨度,I表示梁的惯性矩。
2. 根据桁架结构原理,利用截面特性计算承重能力。
公式为:S = σA,其中S表示所需的截面面积,σ表示材料的应力,A表示截面的面积。
3. 根据拉伸强度理论,利用材料的拉伸强度计算承重能力。
公式为:F = σA,其中F表示所承受的荷载,σ表示材料的拉伸应力,A表示材料的截面面积。
这些计算公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计算,以确保钢结构承重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其计算需要依靠一系列的公式和规范,以下是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1.剪力传递与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剪力传递能力:V=φVc+Vs≤Vn其中,V是设计剪力,Vc是混凝土全截面抗剪承载力,Vs是钢筋抗剪承载力,Vn是剪力承载力。
2.弯矩传递与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弯矩传递能力:M=φMn≤Mu其中,M是设计弯矩,Mn是截面弯矩承载能力,Mu是弯矩承载能力。
3.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单轴受拉抗弯承载力:Mn=Fy*Zx其中,Mn是截面弯矩承载能力,Fy是钢材屈服强度,Zx是截面模量。
-双轴受拉抗弯承载力:Mn=Fy*Sx其中,Mn是截面弯矩承载能力,Fy是钢材屈服强度,Sx是截面模量。
-压弯承载力:Mn=Fy*Zx*γm0其中,Mn是截面弯矩承载能力,Fy是钢材屈服强度,Zx是截面模量,γm0是抗弯承载力的安全系数。
4.柱计算公式:-压力计算:Pn=Ag*Fc其中,Pn是柱的承载力,Ag是柱的截面面积,Fc是钢材的屈服强度。
-压弯组合计算:Pn=Ag*Fc+Mn/(h/2)其中,Pn是柱的承载力,Ag是柱的截面面积,Fc是钢材的屈服强度,Mn是柱的弯矩承载力,h是柱的高度。
5.焊接计算公式:-焊缝的承载能力:Fu=φFv*L*(2*τ)≤Vm其中,Fu是焊缝的承载能力,Fv是焊缝的强度,L是焊缝的长度,τ是应力分布系数,Vm是焊缝的抗剪强度。
6.疲劳强度计算公式:-疲劳强度寿命:N=(C*W*f*10^6/S)^b其中,N是疲劳强度寿命,C是修正系数,W是应力幅值,f是应力范围系数,S是疲劳曲线切割系数,b是曲线的斜率。
7.延性指数计算公式:-延性指数:μ=ΔL/L其中,μ是延性指数,ΔL是材料的延伸增量,L是材料的原始长度。
8.钢结构设计抗震计算公式:-设计基本剪力:Vb=C*W其中,Vb是设计基本剪力,C是抗震设防烈度系数,W是活载和地震作用产生的重力荷载。
h型钢承重计算公式表
h型钢承重计算公式表
H型钢承重计算公式表是用于计算H型钢梁在不同条件下的承重能力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H型钢承重计算公式:
1. 弯曲承载力计算公式:
弯曲承载力 = (0.6 * 弯矩) / (截面惯性矩 * 距离至中性轴的最大距离)
2. 压缩承载力计算公式:
压缩承载力 = (0.6 * 抗压强度 * 截面面积) / 安全系数
3. 拉伸承载力计算公式:
拉伸承载力 = (0.6 * 抗拉强度 * 截面面积) / 安全系数
4. 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剪切承载力 = (0.6 * 剪切强度 * 截面面积) / 安全系数
5. 扭转承载力计算公式:
扭转承载力 = (0.6 * 扭矩) / (截面抗扭矩 * 距离至中性轴的最大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H型钢梁的尺寸、材料性质和工况条件进行确定。
此外,安全系数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规范进行确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H型钢承重计算公式,但并不是详尽无遗的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影响、连接方式等。
因此,在进行H型钢承重计算时,建议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或者咨询专业工程师的意见。
钢结构计算公式 Word 文档
钢结构计算公式 Word 文档文档一: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钢结构计算公式的完整指南,包括各种钢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文档,读者将能够了解钢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2. 钢结构设计基础2.1 荷载计算2.2 结构系统选择2.3 材料选择2.4 构件设计3. 钢结构计算公式3.1 平截面计算公式3.2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公式3.3 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公式3.4 钢结构连接节点计算公式4. 钢结构计算实例4.1 梁设计实例4.2 柱设计实例4.3 连接节点设计实例5.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以下附件:- 钢结构设计软件- 钢结构计算表格模板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结构设计规范:指钢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
6.2 构件:指构成钢结构的各个元素,如梁、柱、连接件等。
6.3 连接节点:指连接构件的地方,如梁和柱的连接节点。
文档二: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钢结构计算公式的详细指南,包括各类钢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文档旨在读者掌握钢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2. 钢结构设计基础2.1 荷载计算钢结构设计前首先需计算荷载,包括常规静载荷、动载荷等。
2.2 结构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网架结构、拱结构等。
2.3 材料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钢材,包括常用钢材(如Q235、Q345)和高强度钢材(如Q550、Q690)。
2.4 构件设计根据结构系统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包括梁、柱、连接件等。
3. 钢结构计算公式3.1 平截面计算公式通过平截面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梁和柱的弯曲承载力、剪切承载力、轴心受压承载力等。
3.2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公式通过钢筋混凝土梁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梁的弯曲承载力、剪切承载力等。
3.3 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公式通过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等。
3.4 钢结构连接节点计算公式通过钢结构连接节点计算公式可以计算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等。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精心整理2-5钢结构计算2-5-1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或低于钢和Q420Q345钢应具有-202-77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2)表2-77注:1.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5293和《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中相关的规定;2.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其中厚度小于8mm 钢材的对接焊缝,不宜用超声波探伤确定焊缝质量等级;3.对接焊缝抗弯受压区强度设计值取f c w,抗弯受拉区强度设计值取f t w。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802)在单个零件和构件上按设计孔径分别用钻模钻成的孔;3)在单个零件上先钻成或冲成较小的孔径,然后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扩钻至设计孔径的孔。
2.在单个零件上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设计孔径的孔属于II类孔。
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或连接时,上述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1.单面连接的单角钢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0.85;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等边角钢0.6+0.0015δ,但不大于1.0: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5+0.0025δ,但不大于1.0;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70;几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连接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δ<20时,取δ=20;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0.85;3.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0.90;4.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0.80。
注: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注:1.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和伸臂梁为悬伸长度的2倍)。
2.[νT]为全部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如有起拱应减去拱度)允许值;[νQ]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允许值。
钢结构计算公式
引言钢结构计算公式是在设计和计算钢结构时所使用的一系列公式和表达式。
它们是基于钢结构力学和工程力学原理,用于确定钢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参数。
正确应用和运用这些公式对于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钢结构计算公式展开讨论,分析其应用和特点。
概述钢结构是一种使用钢材构建的建筑结构体系,其具有高强度、轻巧、可靠、施工快速等特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计算公式是钢结构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是根据力学原理和结构设计要求推导而来的。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可以确定钢结构的尺寸、材料强度、荷载能力等参数,从而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设计合理性。
正文内容1. 弹性力学公式弹性力学公式是钢结构计算公式中最基本的一类。
它们用于计算钢结构的刚度、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参数。
常用的弹性力学公式包括虎克定律、应变-位移关系、应力-变形关系等。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分析和计算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结构的变形和变形限值,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2. 承载力设计公式承载力设计公式是钢结构计算中的另一类重要公式。
它们用于分析和计算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承载力设计公式包括屈服强度设计公式、破坏强度设计公式、稳定性设计公式等。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钢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从而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3. 稳定性设计公式稳定性设计公式是钢结构计算中的又一类重要公式。
它们用于分析和计算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常用的稳定性设计公式包括屈曲弯曲扭曲稳定公式、侧扭稳定公式等。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钢结构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并进行稳定性校核,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屈曲和失稳现象。
4. 疲劳强度设计公式疲劳强度设计公式是钢结构计算中的特殊公式。
它们用于分析和计算钢结构在变动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强度。
常用的疲劳强度设计公式包括疲劳判据公式、疲劳寿命公式等。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钢结构在变动荷载下的疲劳寿命,从而保证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不发生疲劳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8焊缝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9注:1.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5293和《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12470中相关的规定;2.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
其中厚度小于8mm钢材的对接焊缝,不宜用超声波探伤确定焊缝质量等级;3.对接焊缝抗弯受压区强度设计值取f c w,抗弯受拉区强度设计值取f t w。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80注:1.A级螺栓用于d≤24mm和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B级螺栓用于d>24mm或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
d为公称直径,l为螺杆公称长度;2.A、B级螺栓孔的精度和孔壁表面粗糙度,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和孔壁表面粗糙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要求。
铆钉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81注: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I类孔:1)在装配好的构件上按设计孔径钻成的孔;2)在单个零件和构件上按设计孔径分别用钻模钻成的孔;3)在单个零件上先钻成或冲成较小的孔径,然后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扩钻至设计孔径的孔。
2.在单个零件上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设计孔径的孔属于II类孔。
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或连接时,上述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1.单面连接的单角钢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0.85;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等边角钢0.6+0.0015δ,但不大于1.0: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5+0.0025δ,但不大于1.0;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70;几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连接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δ<20时,取δ=20;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0.85;3.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0.90;4.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0.80。
注: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2-82。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表2-82吊车梁、楼盖梁、屋盖梁、工作平台梁以及墙架构件的挠度不宜超过表2-83所列的容许值。
受弯构件挠度允许值表2-83注:1.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和伸臂梁为悬伸长度的2倍)。
2.[νT]为全部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如有起拱应减去拱度)允许值;[νQ]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允许值。
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允许值: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框架柱顶水平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1.无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1502.有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4003.多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5004.多层框架的层间相对位移h/400H为自基础顶面至柱顶的总高度;h为层高。
注:1.对室内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宜适当减小。
无墙壁的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可适当放宽。
2.对轻型框架结构的柱顶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均可适当放宽。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见表2-84。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l0表2-84注:1.l为构件的几何长度(节点中心间距离);l1为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2.斜平面系指与桁架平面斜交的平面,适用于构件截面两主轴均不在桁架平面内的单角钢腹杆和双角钢十字形截面腹杆。
3.无节点板的腹杆计算长度在任意平面内均取其等于几何长度(钢管结构除外)。
受拉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见表2-85。
受压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见表2-86。
受拉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表2-85注:1.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中,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长细比。
2.在直接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单角钢受拉构件长细比的计算方法与表2-86注2相同。
3.中、重级工作制吊车桁架下弦杆的长细比不宜超过200。
4.在设有夹钳或刚性料耙等硬钩吊车的厂房中,支撑(表中第2项除外)的长细比不宜超过300。
5.受拉构件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作用下受压时,其长细比不宜超过250。
6.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拉弦杆和腹杆的长细比不宜超过30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2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受压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表2-86注:1.桁架(包括空间桁架)的受压腹杆,当其内力等于或小于承载能力的50%时,允许长细比值可取为200。
2.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但在计算交叉杆件平面外的长细比时,可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3.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压弦杆和端压杆的允许长细比值宜取为100,其他受压腹杆可取为15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12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的折减系数见表2-87。
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的折减系数表2-87注:有横梁的露天结构(如落锤车间等),其折减系数可采用0.9。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中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见表2-88。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见表2-89。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表2-88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kN)表2-89螺栓或铆钉的允许距离见表2-90。
螺栓或铆钉的最大、最小允许距离表2-90注:1.d0为螺栓或铆钉的孔径,t为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
2.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如角钢、槽钢等)相连的螺栓或铆钉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的数值采用。
常见型钢及其组合截面的回转半径的近似值见表2-91。
常见型钢及其组合截面的回转半径的近似值表表2-91圆形钢管规格及截面特征见表2-92。
圆形钢管规格及截面特征表表2-92直径外径D(mm)壁厚t(mm)截面面积(cm2)理论重量(kg/m)外表面积(m2/m)截面特征I(cm4)W(cm3)i(cm)I k(cm4)Z0(cm)(mm)(in)注:I——毛截面惯性矩;W——毛截面抵抗矩;i——回转半径;I k——抗扭惯性矩;Z0——截面重心到边缘距离。
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1.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公式(表2-93)强度和稳定性计算表表2-932.连接计算公式(表2-94)连接计算公式表2-942-5-3 钢管结构计算1.适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在节点处直接焊接的钢管桁架结构。
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超过100(y f 234)。
轴心受压方管或矩形管的最大外缘尺寸与壁厚之比,不应超40y f 234。
2.钢管节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管外径应大于支管外径,主管壁厚不应小于支管壁厚。
在支管与主管连接处不得将支管穿入主管内。
(2)主管和支管或两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θi 不宜小于30°。
(3)支管与主管的连接节点处,应尽可能避免偏心。
(4)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
(5)支管端部宜用自动切管机切割,支管壁厚小于6mm 时可不切坡口。
3.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可沿全周用角焊缝,也可部分用角焊缝、部分用对接焊缝,支管管壁与主管管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20°的区域宜用对接焊缝或带坡口的角焊缝。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 f 不宜大于支管壁厚的两倍。
4.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为全周角焊缝,按下式计算,但取βf =1:w f f we f f l h N βσ≤= 角焊缝的有效厚度he ,当支管轴心受力时取0.7h f 。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 w ,按下列公式计算:(1)在圆管结构中取支管与主管相交线长度:式中 d 、d i ——主管和支管外径;θi ——主管轴线与支管轴线的夹角。
(2)在矩形管结构中,支管与主管交线的计算长度,对于有间隙的K 形和N 形节点:对于T 、Y 、X 形节点ii w h l θsin 2= 式中 h i 、b i ——分别为支管的截面高度和宽度。
5.为保证节点处主管的强度,支管的轴心力不得大于表2-95规定的承载力设计值:支管轴心力的承载力设计值表2-95圆管结构的节点形式见图2-2。
图2-2 圆管结构的节点形式(a)X形节点;(b)T形和Y形受拉节点;(c)T形和Y形受压节点;(d)K形节点;(e)TT形节点;(f)KK形节点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组合梁为由混凝土翼板与钢梁通过抗剪连接件组成。
翼板可用现浇混凝土板,并可用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见表2-96。
混凝土翼板的计算宽度(图2-3)b e为:b e=b0+b1+b2式中b0——板托顶部的宽度,当α<45°时按α=45°计算板托顶部的宽度;当无板托时,取钢梁上翼缘的宽度;b1、b2——梁外侧和内侧的翼板计算宽度,各取梁跨度l的1/6和翼板厚度h c1的6倍中的较小值。
图2-3 混凝土翼板的计算宽度1-混凝土翼板;2-板托;3-钢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表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