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载荷计算及相关
起重机钢结构总体设计时常用地载荷系数
在进行起重机总体设计时,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考虑的载荷和工民建钢结构厂房设计考虑的载荷有很大不同,其特点就是起重机是动态使用的,在考虑载荷时,都要乘一个系数,现在我把整体设计时最常用的载荷系数简单得说一下,使对起重机钢结构设计不了解的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请这方面的专家指出不足之处。
《规范》中可没有这么详细啊!一、自重冲击系数当货物突然起升离地、货物下降制动、起重机运行通过轨道接缝或运动机构起动、制动时,起重机的的自身重量将产生冲击和振动。
由于这种冲击和振动,起重机各部分质量会产生附加的加速度,虽然可用计算机计算这种加速度,但计算工作量较大,所以,实际计算时是将自重乘以一个冲击系数,以考虑这种附加动载的影响。
按照《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的规定,自重冲击系数分两种情况,一是货物离地或货物下降制动对自重的冲击,将起重机自重乘以起升冲击系数φ1,二是吊着货物的起重机运行通过轨道接缝,将起重机自重和起升载荷均乘以相同的运行冲击系数φ4,他们都是经验值。
1、起升冲击系数φ1《规范》规定:0.9≤φ1≤1.1这个系数的应用分两种情况:当自重对要计算的元件起增大作用时,取φ1=1.0~1.1,否则取φ1=0.9~1.0。
2、运行冲击系数φ4《规范》规定,φ4用下式计算:φ4=1.10+0.058v√h (注:√h为h开更号)式中v-----起重机(或小车)的运行速度(m/s)h----轨道接缝处二轨道面的高度差(mm)理论表明,当速度较大时(v≤2m/s),冲击系数并不随速度增大,只要控制h≤2mm,系数不会大于1.1。
二、起升载荷动载系数φ2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系数。
φ2一般取1≤φ2≤2当起升质量突然离地上升或下降制动时起升质量将产生附加的加速度,由这个附加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将对机构和结构产生附加的动应力,我国《规范》规定,将起升载荷乘以系数φ2予以增大,φ2即为起升载荷动载系数。
1、φ2的估算值φ2=1+cv√[1/δg(λ0+yo)]各符号的意义见《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附录B为了检验上式的正确性,曾对通用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等做过测定,φ2值与实测值很接近。
钢结构吊车梁设计一般规定、荷载计算
钢结构吊车梁设计一般规定、荷载计算一、设计一般规定1.吊车梁及吊车的工作级别(1)吊车的使用等级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3.2.1,吊车按照吊车可能完成的总工作循环数将使用等级划分为U0~U9共10个等级,吊车使用总工作循环数Cr与吊车使用等级及使用频繁程度的关系见《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3.2.1表1,如下:表1 起重机的使用等级(2)吊车的起升荷载状态级别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3.2.2,起重机的起升载荷,是指起重机在实际的起吊作业中每一次吊运的物品质量(有效起重量)与吊具及属具质量的总和(即起升质量)的重力;起重机的额定起升载荷,是指起重机起吊额定起重量时能够吊运的物品最大质量与吊具及属具质量的总和(即总起升质量)的重力。
其单位为牛顿(N)或千牛(kN)。
起重机的起升载荷状态级别是指在该起重机的设计预期寿命期限内,它的各个有代表性的起升载荷值的大小及各相对应的起吊次数,与起重机的额定起升载荷值的大小及总的起吊次数的比值情况,据此载荷状态级别被分为Q1~Q4共4个级别。
详见《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3.2.2表2。
表2起重机的载荷状态级别及载荷谱系数(3)吊车的工作级别根据吊车的10个使用等级与吊车的4个起升荷载状态级别,将吊车整机的工作级别分为A1~A8共8个级别,详见《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3.2.3表3。
表3 吊车的工作级别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9-2012》(简称《荷规》)中,工作级别与吊车的荷载系数(《荷规》6.2)、动力系数(《荷规》6.3)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荷规》6.4)有关,为方便设计,在吊车荷载的条文说明中将吊车的工作制与工作级别的对应关系做如下规定:表4 吊车的工作制等级与工作级别的对应关系2吊车梁荷载吊车梁荷载分为竖向荷载(吊车的竖向轮压)与水平荷载,水平荷载又分为纵向水平荷载与横向水平荷载,吊车纵向水平制动力产生纵向水平荷载,对于轻、中级工作制吊车(A1-A5),横向水平荷载考虑由小车的水平制动力产生,对于重级、特重级工作制吊车(A6-A8),横向水平荷载还需考虑吊车的摇摆力,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3.2.2,计算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此水平力不宜与小车产生的水平制动力同时考虑。
钢结构的自重和荷载计算
钢结构的自重和荷载计算钢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化和可塑性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正确计算钢结构的自重和荷载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的自重和荷载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钢结构自重计算钢结构的自重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主要由构件材料和构件几何形状决定。
钢结构的自重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材料质量计算:根据结构设计中所使用的钢材型号和数量,计算结构的材料总质量。
例如,如果设计中使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钢材,需要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并将其相加得到总质量。
2. 构件几何形状计算:钢结构的几何形状对结构自重有影响,需考虑各构件的长度、截面积等参数。
根据构件尺寸和截面形状计算每个构件的体积,并乘以材料密度得到构件的质量。
3. 自重合计:将各构件的质量相加,得到钢结构的总自重。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自重时,还需考虑到附着在钢结构上的其他附件和设备的重量,如管道、设备等。
这些附件和设备的重量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计,并与钢结构自重相加计算。
二、钢结构荷载计算除了自重,钢结构还需承受来自外部作用力的荷载,包括常用的静荷载和动荷载。
1. 静荷载计算:静荷载主要包括常重、变重和附加重量。
常重是指永久存在于结构上的荷载,如结构自重、防水层等。
变重是指非永久存在于结构上但会反复作用的荷载,如积雪、人员、家具等。
附加重量是指突发性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如风载、爆炸载荷等。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在合适的位置施加相应的静荷载。
2. 动荷载计算:动荷载是指以一定速度移动或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和交通荷载等。
动荷载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
在荷载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组合。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规范,对于静荷载和动荷载,需要进行相应的组合计算。
常用的组合方式包括最不利组合、线性叠加组合等,通过计算得到结构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最大受力情况,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钢结构荷载计算方法
钢结构荷载计算方法钢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和构造钢结构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荷载计算方法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结构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荷载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1. 荷载的分类钢结构荷载可分为静载和动载两类。
静载包括恒载和变动载荷,如自重、附加荷载、温度荷载等;动载则是指突发的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荷载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考虑各类荷载的作用。
2. 荷载的计算方法(1)恒载的计算:恒载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荷载,如自重、设备重量等。
计算时需要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按照规范中的相关公式计算出恒载的大小,并考虑不同构件的荷载分布特点。
(2)变动载荷的计算:变动载荷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荷载,如人员活动荷载、设备运行荷载等。
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合理估计变动载荷的大小和分布,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3)风荷载的计算:钢结构在风力作用下会受到风荷载的影响。
风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结构的高度、形状、风向和风速等因素,并按照规范中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4)地震荷载的计算: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结构所受到的力。
地震荷载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结构的抗震性能等因素,进行地震荷载的合理估计和计算。
3. 荷载计算的规范钢结构荷载计算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对荷载计算的方法、公式和参数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设计人员在进行荷载计算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4. 荷载计算的软件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钢结构荷载计算的软件工具也越来越多。
这些软件工具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快捷、准确地进行荷载计算,提高工作效率。
常用的软件工具有SAP2000、ANSYS、STAAD.Pro 等。
5. 荷载计算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钢结构荷载计算的方法,下面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分析。
彩钢棚棚架钢结构计算书
彩钢棚棚架钢结构计算书一、引言彩钢棚棚架钢结构是一种轻型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抗震性好、施工快捷、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随着彩钢棚棚架钢结构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对其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次计算书旨在对一栋彩钢棚棚架钢结构进行结构计算和验算,保证其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结构计算1.结构参数本彩钢棚棚架钢结构的总体尺寸为30米宽、40米长、5米高,屋面采用彩钢板,屋面重量为500N/m²。
2.载荷计算(1)风载荷根据彩钢棚的尺寸和风的区域风压标准,计算出单位面积风压为100N/m²。
(2)自重彩钢板和钢构件的自重分别为300N/m²和200N/m²。
(3)活荷载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活动设备和人员,设置活荷载为100N/m²。
3.横杆的计算横杆是彩钢棚棚架钢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构件,需要对其进行计算。
(1)材料强度选择Q345钢材,材料屈服强度为345MPa,抗拉强度为470MPa。
(2)截面设计横杆的截面形式为矩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
假设横杆的宽度为300mm,高度为400mm。
(3)弯曲计算根据横杆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将横杆看做简支梁进行弯曲计算。
计算得到横杆的弯曲强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4.竖杆的计算竖杆是用来支撑彩钢棚顶部的主要构件,需要对其进行计算。
(1)材料强度同样选择Q345钢材,材料屈服强度为345MPa,抗拉强度为470MPa。
(2)截面设计竖杆的截面形式为圆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
假设竖杆的直径为200mm。
(3)压力计算根据竖杆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计算得到竖杆的压力强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5.节点的计算节点是连接彩钢棚棚架钢结构各个构件的部分,需要对其进行计算。
(1)强度计算使用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保证节点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刚度计算节点的刚度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起着重要作用,需要保证节点的刚度合理。
钢结构 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工程计算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钢结构的设计载荷计算公式1.自重计算公式钢结构的自重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自重 = 单位长度重量 x 结构长度2.活载计算公式活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荷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活载 = 活载系数 x 单位面积活载3.风荷载计算公式风荷载是指风力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风荷载 = 风压 x 结构面积二、钢结构的强度计算公式1.抗弯强度计算公式抗弯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弯强度 = 弯矩 x 距离 / 截面惯性矩2.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抗剪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剪强度 = 剪力 x 距离 / 截面面积3.抗压强度计算公式抗压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压强度 = 压力 / 截面面积4.抗拉强度计算公式抗拉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拉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抗拉强度 = 拉力 / 截面面积三、钢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公式1.屈曲强度计算公式屈曲强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发生屈曲破坏的能力,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屈曲强度 = 屈曲载荷 / 截面面积2.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稳定系数是指钢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稳定性能,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稳定系数 = 屈曲载荷 / 临界载荷四、钢结构的挠度计算公式1.弹性挠度计算公式弹性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弹性变形程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弹性挠度 = (荷载 x 距离^4) / (8 x 弹性模量 x 截面惯性矩)2.塑性挠度计算公式塑性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塑性变形程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塑性挠度 = (荷载 x 距离^3) / (48 x 弹性模量 x 截面惯性矩)3.总挠度计算公式总挠度是指钢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之和,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挠度 = 弹性挠度 + 塑性挠度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钢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各项参数,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钢结构垫铁计算公式
钢结构垫铁计算公式
1. 载荷,首先需要确定连接处的载荷,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是指结构自身的重量和静止状态下的外部荷载,而动载荷则是指结构在运行时受到的振动或冲击荷载。
2. 材料,垫铁的材料和强度也是计算的重要因素。
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等,而强度则取决于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3. 接触面积,垫铁与支座或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其承载能力,因此需要计算接触面积以确定垫铁的尺寸。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简化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垫铁的尺寸:
垫铁面积 = 载荷 / 材料的抗压强度。
垫铁厚度 = 垫铁面积 / 接触面积。
垫铁数量 = 连接处总载荷 / 单个垫铁的承载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实际的垫铁计算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垫铁的形状、安装方式、破坏模式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详细计算和设计。
起重机钢结构设计中载荷.pptx
φ6=(1+φ2)/2 2、静态试验是加额定载荷的125%,且处于起重机最不利位 置,载荷应平稳无冲击加载。载荷离地100~200mm,悬空时间 不得少于10min。《规范》规定,有特殊要求的起重机,其试验 载荷由用户和制造厂签定合同予以规定。 起重机试验详见《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86)
第110页/共19页
常规载荷
• 一、自重载荷PG 考虑乘以起升冲击系数φ1
• 二、起升载荷PQ 考虑乘以起升载荷动载系数φ2。 必要时,考虑乘以突然卸载冲击系数φ3(参
见上述φ3系数的解释) • 三、在不平路面运行产生的冲击载荷
考虑乘以运行冲击系数φ4,注意:PG和PQ 分别乘
第112页/共19页
第98页/共19页
起重机钢结构设计中的载荷系数 • 五(、弹G性振B动3增8大系1数1φ-5和8刚3性)动载系数φ8
这两个系数是用于传动机构动载荷计算的。
起重机机构启动时原动机发出的转矩要比机构的静阻转矩大,增大的转矩用来 加速机构的运动质量。因此机构启动存在动载荷。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n(KW)、额定转矩Mn(N.m)和转速n(r/min)存在以下 关系:
载荷,此时要包括由8.3m/s的风速或更大风速引 起的载荷。 • 在某些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对起重机结构中产 生的载荷亦需考虑。这些载荷与起重机及其结构 的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装卸的吊点和吊运方式、 在运输工具上的放置状态和支承点位置、运输工 具的类型及道路与路面状况、运输中发生的振动 冲击等状况有关。 • 2 工艺性载荷 • 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完成生产工艺需要进行 的动作而产生的载荷称为工艺性载荷,由起重机 使用者或订货者提出。将它作为偶然载荷或特殊 载荷进行考虑。
钢结构受力分析及其设计
钢结构受力分析及其设计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于加工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钢结构设计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并设计钢构件。
一、钢结构的受力分析在进行钢结构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通过分析结构所受作用力及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来确定结构的内力大小和分布规律,并综合考虑材料的耐力和变形,进行静力分析的一种方法。
1、载荷的分类载荷是指集中力、均布载荷、温度荷载、自重、风载、地震荷载等,主要可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两类。
静力荷载是指不随时间变化而作用于结构上的负荷,如自重、常温荷载等。
静力荷载的计算主要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体系进行计算。
动力荷载是指随时间变化而作用于结构上的负荷,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动力荷载的计算一般需采用动力计算,如求解结构的共振频率、阻尼等基本参数,从而进行动力分析。
2、钢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依据力学原理和结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静力分析法静力分析法是指在结构在平衡状态下采用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并通过静力平衡方程求解出结构内力大小、分布和支反力大小等。
(2) 标准值法标准值法是指根据规范中规定的系数和方程计算出相应的荷载和内力。
其特点是计算简单、速度快,但是适用性较差,只适用于规范要求中规定的结构和荷载。
(3) 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是将结构划分为多个小单元,对每个小单元进行计算,最后综合求解出整个结构的内力分布。
(4) 变形法变形法是指将结构分为多个构件或部位,从而简化结构分析,进行受力计算。
主要通过分析结构的变形情况,由变形求解出结构的内力分布。
3、钢结构的设计在进行钢结构的设计时,需要依据受力分析结果进行计算,经过优化设计,得到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性的结构。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钢板承重载荷计算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钢板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性能,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板承重载荷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钢板承重载荷计算的重要性钢板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结构中承担着承重任务。
为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对钢板的承重载荷进行精确计算。
此外,钢板承重载荷计算还能为设计提供依据,优化结构方案,降低成本。
二、钢板承重载荷的计算方法1.了解钢板的材料性能:在进行承重载荷计算前,首先要了解钢板的材料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这些性能参数将直接影响钢板的承重能力。
2.确定载荷类型:钢板承受的载荷类型包括均布载荷、集中载荷、线载荷等。
了解载荷类型有助于正确计算钢板的承重载荷。
3.计算单一载荷的作用力:根据载荷类型,计算单一载荷作用在钢板上的作用力。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载荷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等因素。
4.考虑载荷的组合效应:在实际工程中,钢板往往需要承受多种载荷的组合效应。
此时,需要将各种载荷的作用力进行合成,以得到钢板承受的总作用力。
5.计算钢板的强度和刚度:根据钢板的材料性能和承受的载荷,计算钢板的强度和刚度。
这一步骤有助于评估钢板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6.确定安全系数:为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越大,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钢板材料:在计算承重载荷时,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选择钢板的材料,以满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2.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在进行钢板承重载荷计算时,还需考虑施工条件、环境因素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结合设计规范和经验:在计算过程中,应结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四、总结钢板承重载荷计算是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计算钢板的承重载荷,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荷载计算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荷载计算1.使用场所和设计载荷确定根据房屋的实际使用场所和设计目的,确定相应的设计载荷。
例如,住宅的设计载荷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而仓库的设计载荷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和雪载等。
2.结构布置和材料选用根据荷载计算的结果,确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材料选用。
结构布置要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材料的选用要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3.自重计算4.活载计算活载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
根据设计载荷和相关规范,计算房屋在使用过程中的活载,并按照相应的荷载组合进行叠加计算。
5.风载计算6.雪载计算对于部分地区出现大雪的情况,还需要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进行雪载计算。
根据地区的特点和相关规范,确定雪的密度和深度等参数,然后按照相应的荷载组合进行叠加计算。
7.荷载组合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荷载的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自重和活载按照1.2倍作用于结构,风载按照1.4倍作用于结构,雪载按照1.2倍作用于结构。
8.结构内力计算根据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结构布置、荷载组合和材料特性,采用力学方法计算结构的内力。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可以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所需的材料规格和截面尺寸。
9.结构验算和设计优化对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钢结构,还需要进行验算和设计优化。
验算是检查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而设计优化是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布置或材料选用等手段,使结构更经济、更合理。
综上所述,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荷载计算需要从使用场所和设计载荷确定开始,逐步进行自重计算、活载计算、风载计算、雪载计算、荷载组合计算、结构内力计算、结构验算和设计优化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安全可靠。
起重机钢结构总体设计时常用的载荷系数
起重机钢结构总体设计时常用的载荷系数————————————————————————————————作者:————————————————————————————————日期:ﻩ在进行起重机总体设计时,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考虑的载荷和工民建钢结构厂房设计考虑的载荷有很大不同,其特点就是起重机是动态使用的,在考虑载荷时,都要乘一个系数,现在我把整体设计时最常用的载荷系数简单得说一下,使对起重机钢结构设计不了解的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请这方面的专家指出不足之处。
《规范》中可没有这么详细啊!ﻫ一、自重冲击系数ﻫ当货物突然起升离地、货物下降制动、起重机运行通过轨道接缝或运动机构起动、制动时,起重机的的自身重量将产生冲击和振动。
由于这种冲击和振动,起重机各部分质量会产生附加的加速度,虽然可用计算机计算这种加速度,但计算工作量较大,所以,实际计算时是将自重乘以一个冲击系数,以考虑这种附加动载的影响。
ﻫ按照《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的规定,自重冲击系数分两种情况,一是货物离地或货物下降制动对自重的冲击,将起重机自重乘以起升冲击系数φ1,二是吊着货物的起重机运行通过轨道接缝,将起重机自重和起升载荷均乘以相同的运行冲击系数φ4,他们都是经验值。
ﻫ1、起升冲击系数φ1《规范》规定:0.9≤φ1≤1.1这个系数的应用分两种情况:当自重对要计算的元件起增大作用时,取φ1=1.0~1.1,否则取φ1=0.9~1.0。
ﻫﻫ2、运行冲击系数φ4《规范》规定,φ4用下式计算:ﻫφ4=1.10+0.058v√h(注:√h为h开更号)式中v-----起重机(或小车)的运行速度(m/s)h----轨道接缝处二轨道面的高度差(mm)ﻫ理论表明,当速度较大时(v≤2m/s),冲击系数并不随速度增大,只要控制h≤2mm,系数不会大于1.1。
二、起升载荷动载系数φ2ﻫ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系数。
φ2一般取1≤φ2≤2ﻫ当起升质量突然离地上升或下降制动时起升质量将产生附加的加速度,由这个附加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将对机构和结构产生附加的动应力,我国《规范》规定,将起升载荷乘以系数φ2予以增大,φ2即为起升载荷动载系数。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跨度24米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跨度24米设计要求:-跨度:24米-使用钢材:Q235,强度等级为345MPa计算步骤:1.计算活载荷2.计算自重荷载3.计算总荷载4.计算梁的截面尺寸5.验算截面尺寸6.校核节点连接1.活载荷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确定活载荷为100kg/m²。
2.自重荷载计算:假设截面尺寸为H400*B300*T12,则梁的自重为每米长度的重量为(H400*B300*T12*7850) kg。
假设梁的长度为10m,则自重荷载为:自重荷载 = (梁的自重 * 梁长度) / 梁跨度 =((H400*B300*T12*7850) * 10) / 24 kg。
3.总荷载计算:总荷载 = 活载荷 + 自重荷载 kg。
4.梁的截面尺寸计算:根据梁的截面尺寸,通过对比计算梁的截面模量和截面惯性矩,选择合适的截面。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H形钢截面。
5.梁的截面尺寸验算: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计算荷载,进行截面验算。
比较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确定梁的截面尺寸是否满足强度、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要求。
6.节点连接校核:根据梁的节点连接,进行连接强度和刚度的校核。
确保连接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梁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主要包括活载荷计算、自重荷载计算、总荷载计算、梁的截面尺寸计算、截面尺寸验算以及节点连接校核等内容。
具体计算步骤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
以上仅为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更加复杂的因素,如材料的安全系数、钢结构的几何变形、构件的构造性能等。
钢结构载荷计算及相关
钢结构载荷计算及相关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建筑设计 (1)1.1 建筑平面设计 (1)1.2 建筑立面设计 (4)1.3 建筑平面设计 (6)2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 (7)2.1 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7)2.2 结构体系抗震防火要求 (7)3.荷载统计 (9)3.1恒荷载统计 (9)3.2活荷载统计 (9)3.3整个厂房部分作用的荷载 (12)4.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6)4.1手算内力标准值 (16)4.2电算内力标准值 (21)5.门式刚架计算和选型 (24)5.1 截面选型 (24)5.2 刚架梁验算 (27)5.3 刚架柱验算 (28)5.4 位移验算 (32)6.檩条设计和计算 (35)6.1设计说明 (35)6.2荷载计算 (35)6.3内力计算 (36)6.4截面选型及计算 (37)7.墙梁设计和计算 (41)7.1 荷载计算 (41)7.2内力分析 (42)7.3 截面选型和验算 (42)7.4 拉条计算 (49)8 支撑设计 (50)8.1屋面横向水平支撑设计 (50)8.2 柱间支撑设计 (53)9 屋面板设计和计算 (58)9.1内力及截面验算 (58)9.2 强度验算 (61)9.3 刚度验算 (61)10 吊车梁的设计 (63)10.1 吊车梁的设计 (63)11 节点设计 (71)11.1 柱脚设计 (71)11.2 梁柱节点设计 (73)11.3 牛腿 (79)11.4 抗风柱的计算 (81)12 基础设计计算 (84)12.1 基础设计资料 (84)12.2 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84)13 全文总结 (91)14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致谢 (95)附录:内力组合计算表 (96)1 建筑设计本建筑依据其功能要求设计成单层的单坡双跨刚架承重厂房,适用于《门式刚架轻m。
钢结构计算参数范文
钢结构计算参数范文
1.载荷参数: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结构自重、附
加设备、装修材料等长期固定在结构上的荷载;可变荷载是指人员活荷载、各种移动荷载(如机械设备)等。
这些载荷会对结构产生不同的作用,需要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材料参数:主要包括钢的材料力学性质参数和抗腐蚀性能参数。
材
料力学性质参数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抗腐蚀性能参数
包括钢材的寿命、耐久性等。
这些参数对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重大。
3.结构参数:包括截面形状参数、长度参数等。
截面形状参数包括截
面形状、面积、惯性矩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长度参数包括梁柱的长度、跨度等,也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4.稳定性参数:包括屈曲参数和稳定系数等。
屈曲参数是指构件抵抗
屈曲弯曲的能力,包括屈曲载荷和等效弯曲刚度等。
稳定系数是指构件稳
定性的评价指标,用于判断结构的稳定性。
5.连接参数:包括连接形式、连接件刚度等。
连接形式包括焊接、螺
栓连接、铆接等,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承载要求确定。
连接件刚度
是指连接件在结构中起到的刚度作用,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起着重要
影响。
除了上述常见的计算参数,还有设计参数、施工参数等也是钢结构计
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这些参数要根据设计要求、构件布局、材料选型等
综合考虑,确保设计和建造出符合要求的钢结构。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外架荷载计算与设计指标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外架荷载计算与设计指
标
作用于脚手架的恒载分为脚手架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
(1)、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
参照规范的要求,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的单、双排脚手架的结构自重按下列公式计算:
a、单排架的立柱,纵向、横向水平杆及扣件重:
(1.1)
b、双排架的立柱,纵向、横向水平杆及扣件重:
(1.2)
c、剪刀撑的杆件及扣件重:
(1.3)
式中脚手架的柱距(纵距)();
脚手架的步距();
钢管单位长度自重();
1个直角扣件自重();
1个对接扣件自重();
1个旋转扣件自重();
剪刀撑的竖向尺寸();
剪刀撑的横向尺寸();
剪刀撑斜杆的倾角。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计算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包括强度计算公式、稳定性计算公式、疲劳计算公式等。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钢结构计算公式的介绍。
1.强度计算公式-拉伸强度计算公式:σ=P/A,其中σ表示钢材的拉伸强度,P表示受力,A表示截面积。
-压缩强度计算公式:σ=P/A,其中σ表示钢材的压缩强度,P表示受力,A表示截面积。
-管道内压强度计算公式:P=(2·σ·t)/D,其中P表示管道内压强度,σ表示钢材的强度,t表示管道壁厚,D表示管道的直径。
2.稳定性计算公式- 屈曲承载力计算公式:Pcr = (π²·E·I)/(K·L)²,其中Pcr表示屈曲承载力,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K表示截面系数,L 表示杆件有效长度。
- 屈曲安全系数计算公式:Φcr = Pcr/P,其中Φcr表示屈曲安全系数,Pcr表示屈曲承载力,P表示应用荷载。
3.疲劳计算公式-疲劳强度计算公式:σf=κ·(Kf·σe)·(Ka·Kb·Kc·Kd·Ke),其中σf表示疲劳强度,κ表示比例系数,Kf表示载荷系数,σe表示应变范围,Ka、Kb、Kc、Kd、Ke表示相关的影响系数。
4.钢筋混凝土梁计算公式- 弯曲承载力计算公式:MRd = A·wd/γs,其中MRd表示弯曲承载力,A表示截面面积,wd表示混凝土抗弯矩,γs表示钢筋相对与混凝土的安全系数。
- 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V Rd = Asw·fyd / γs·cotα,其中V Rd表示剪切承载力,Asw表示剪力筋面积,fyd表示钢筋抗拉强度,γs 表示相对于混凝土使用的安全系数,α表示截面的倾斜角。
5.钢柱计算公式- 抗压稳定计算公式:Ncr = π²·E·Imin / (l/K)²,其中Ncr表示抗压稳定承载力,E表示弹性模量,Imin表示最小惯性矩,l表示柱的长度,K表示截面系数。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
摘要:
一、钢板承重载荷计算的重要性
二、钢板承重载荷计算方法简介
三、影响钢板承重载荷计算的因素
四、钢板承重载荷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五、总结
正文: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
因此,准确地计算钢板的承重载荷是每个工程师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方法简介:
钢板承重载荷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理论计算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实验测试的方法。
基于理论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弹性理论计算和塑性理论计算。
基于实验测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的加载测试,得到钢板的承重载荷。
影响钢板承重载荷计算的因素:
钢板承重载荷的计算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钢板的材质、厚度、尺寸、边界条件等。
其中,钢板的材质和厚度是影响承重载荷的关键因素。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钢板承重载荷计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设计
钢结构建筑,如钢柱、钢梁等;二是用于评估现有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三是用于指导新钢板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总结:
钢板承重载荷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地计算钢板的承重载荷,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建筑设计 (1)1.1 建筑平面设计 (1)1.2 建筑立面设计 (4)1.3 建筑平面设计 (6)2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 (7)2.1 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7)2.2 结构体系抗震防火要求 (7)3.荷载统计 (9)3.1恒荷载统计 (9)3.2活荷载统计 (9)3.3整个厂房部分作用的荷载 (12)4.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6)4.1手算内力标准值 (16)4.2电算内力标准值 (21)5.门式刚架计算和选型 (24)5.1 截面选型 (24)5.2 刚架梁验算 (27)5.3 刚架柱验算 (28)5.4 位移验算 (32)6.檩条设计和计算 (35)6.1设计说明 (35)6.2荷载计算 (35)6.3内力计算 (36)6.4截面选型及计算 (37)7.墙梁设计和计算 (41)7.1 荷载计算 (41)7.2内力分析 (42)7.3 截面选型和验算 (42)7.4 拉条计算 (49)8 支撑设计 (50)8.1屋面横向水平支撑设计 (50)8.2 柱间支撑设计 (53)9 屋面板设计和计算 (58)9.1内力及截面验算 (58)9.2 强度验算 (61)9.3 刚度验算 (61)10 吊车梁的设计 (63)10.1 吊车梁的设计 (63)11 节点设计 (71)11.1 柱脚设计 (71)11.2 梁柱节点设计 (73)11.3 牛腿 (79)11.4 抗风柱的计算 (81)12基础设计计算 (84)12.1 基础设计资料 (84)12.2 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84)13 全文总结 (91)14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致谢 (95)附录:内力组合计算表 (96)1 建筑设计本建筑依据其功能要求设计成单层的单坡双跨刚架承重厂房,适用于《门式刚架m。
平面详细情轻型房屋钢结构规程》(CECS102)。
建筑占地面积为:105m×48m=5040 2况见建筑物的平面图。
功能布置依据所给出的建筑功能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建筑内部的设计如下:1.1 建筑平面设计本厂房平面设计考虑到现在较常用的刚架承重方案,采用轻型门式刚架。
考虑柱距的经济性和受理的均匀合理性,所以纵向柱距取7.5m。
此外,考虑到抗震设计的一些要求,建筑物应力求规则。
因此,本次设计在平面上采用较为简单平面布置。
对于建筑物大门的设置,考虑到有重型吊车出入,在左右山墙上采用4.5m×4.5m的推拉门。
建筑物纵向墙体考虑到人员及设备的出入方便上,采用3.6m×3.6m的推拉门。
屋顶为不上人屋顶,屋顶排水采用有组织外檐沟排水,层顶排水坡度为10%,檐沟内排水坡度为0.002。
各详细情况表达见图1-1厂房平面图和图1-2屋顶平面图1.2建筑立面设计考虑到排架结构的优点,柱间尽量多用窗,使窗与柱及窗间墙之间形成了有节奏的虚实对比,显得明快、活泼,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
大门2个,均匀布置。
除了在1.5米高处设窗之外,在排架柱上部采用贯通的窗以减轻自重和增加厂房内部通风的功能。
悬挂式雨蓬的运用,和大门的设置一同起到了突出主要入口功能,起到了吸引人流导向的作用。
建筑立面详图见图1-3图1-1 厂房平面图图1-2 屋顶平面图图1-3 正立面图1.3建筑剖面建筑剖面从厂房轴线11-12处剖断,剖断处的各详细表达见图1-31.3.1 建筑做法:1屋面做法:II 级防水,不上人,保温隔热, 2地面做法:01ZJ001,地19,陶瓷地砖地面。
总厚135mm. 3墙面做法:01ZJ001外墙22,涂料外墙面(一),总厚20mm , 4踢脚做法:01ZJ001,踢22(150高),面砖踢脚(一),总厚30mm , 5 散水做法:01ZJ001,散4,水泥砂浆散水(二),总厚120mm 。
5门式刚架的计算和选型5.1截面选型5.1.1 构件截面几何参数梁柱采用国内焊接H 型钢,截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于有吊车荷载,为满足刚度要求,柱采用实腹等截面,梁也采用实腹等截面。
所选取的截面如下所示:1斜梁 H 800×350×10×14 Q235图5-1 梁截面示意图截面特性: 截面面积 A=175.22cm截面惯性矩 x I =189717.664cm y I =10010.604cm截面抗弯系数 x W =4742.943cm y W =572.033cm截面回转半径 x i =32.912cm y i =7.562cm2 边柱 H 500×250×8×12 Q235图5-2 边柱截面示意图截面特性 截面面积 A=98.082cm截面惯性矩 x I =42918.814cm y I =3127.034cm截面抗弯系数 x W =1716.753cm y W =250.163cm截面回转半径 x i =20.922cm y i =5.652cm3中柱 H 500×400×8×14 Q235图5-3 中柱截面示意图截面特性 截面面积 A=134.082cm截面惯性矩 x I =64356.094cm y I =12802.034cm截面抗弯系数 x W =2574.243cm y W =640.103cm截面回转半径 x i =21.912cm y i =9.772cm5.1.2 构件宽厚比验算1梁: 翼缘 b t =17014=12.1<23515yf 15 腹板 w w h t =(800214)10-⨯=77.2<235250y f 2边柱: 翼缘 b t =12112=10.08<23515yf 腹板w w h t =(500214)8-⨯=59.5<235250y f 3中柱: 翼缘 b t =19614=14<23515yf 腹板w w h t =(500214)8-⨯=59<235250y f 5.2 刚架梁的验算1 抗剪验算:剪力 max V =190.13 kN平均剪应力 30190.131024.6(800214)10τ⨯==-⨯⨯ 2/N mm =0.114y f 77.2170w wh t =< ∴无需设置横向加劲肋 2 弯剪压共同作用下验算34.6N kN =- 885.26M kN m =⋅ 190.13V kN =37235w w w yh t k f τλ= 查表得 k τ=5.34 37 5.34w λ=⨯=0.903∵0.8 1.4w λ<<'[10.64(0.8)]v w v f f λ=--=[10.64(0.9030.8)]125-⨯-⨯=117 2/N mm'(80028)10117903.24d w w v V h t f kN ==-⨯⨯=∵ 0.5451.26d V V kN <= ∴ 按公式N e M M ≤ /N e e e e M M NW A =-计算 w x Mh N A W hσ=±=36318234.610885.2610386178175204742.9410400⨯⨯⨯±=-⨯⨯ 2/N mm 边缘应力比:max min 1780.978182σβσ-===- 022(1)0.112(1)(1)k βββ=++-++=23.38max28.1235/1.1w w p k σλσ==0.519 ρ=1.0 182772390182178e c c h h h mm ρ===⨯=+ ∴ 受压区全截面有效 e e M W f ==4742.94×1000×215=1019.7 kN m ⋅-6-834.64742.9410/1019.7933.2189717.6610Nee e M M NW A kN m ⨯⨯=-=-=⋅⨯ 3 斜梁平面外整体稳定性验算斜梁下翼缘受压时,加隅撑作为梁平面外支撑点,梁平面外计算长度取 2.4m ,即 2400y l mm = 35016235/5600y y l f mm <⨯= ∴ 不需计算5.3 刚架柱的验算5.3.1 边柱的验算1 抗剪验算: 柱截面最大剪力 max V =80.16 kN平均应力: 3080.161021.05(50024)8τ⨯==-⨯2/N mm =0.114y f 59.5w wh t = 2 弯剪压共同作用下验算 取二组内力:① 497.63251.8537.54N kN M kN m V kN = =⋅= ② 474.43296.7137.54N kN M kN m V kN ==⋅=① 37235w ww yh t k f τλ=查表得 k τ=5.34 37 5.34w λ=⨯=0.696∵0.8w λ< '2125/v v f f N mm =='(50024)8125476d w w v V h t f kN ==-⨯⨯=∵ 0.5d V V < ∴ 按公式N e M M ≤ /N e e e e M M NW A =-计算w x Mh N A W hσ=±=363191497.6310251.85104768998081716.7510500⨯⨯⨯±=-⨯⨯ 2/N mm max min 890.466191σβσ-===- 022(1)0.112(1)(1)k βββ=++-++=12.71max28.1235/1.1w wp k σλσ=28.112.71235/(1.1191)⨯⨯⨯0.519 0.8p λ< ρ=1.0 191476324.719189e c c h h h mm ρ===⨯=+ ∴ 受压区全截面有效e e M Wf ==1716.75×1000×215=369.1 kN m ⋅33497.6310/369.11716.7510282.6251.859808N ee e M M NW A kN m kN m ⨯=-=-⨯⨯=⋅>⋅满足要求3 整体稳定验算 0x x l l μ= x l =900 cm柱截面惯性矩 442918.81c I cm = 梁截面惯性矩 4189717.66R I cm = 中柱长度 2411R l cm =42918.8124110.606189717.66900C R R I l K I H ==⨯= 1.51(0.10.07) 1.20R cI K I μ=++= 边柱计算长度 1.29001080x l cm =⨯=108049.320.92x x x l i λ=== 0.860xr ϕ= 欧拉临界力为 225'223.14 2.061098087451.11.1 1.149.3EXEA NkN πλ⨯⨯⨯===⨯ 01001'36223(1)497.6310 1.0251.8510214/215/497.630.869808(10.86)1716.75107451.1mx xr e xr e E N M N A WN N mm f N mm βϕϕ+-⨯⨯⨯=+=<=⨯-⨯⨯⨯满足要求4 刚架柱平面外稳定验算考虑墙梁与柱连接处有隅撑,故刚架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取3.0m30053.15.65y λ== 查表得 0.842y ϕ= 21.07 1.044000y br λϕ=-= 1.0η=36223497.6310 1.0251.8510207/215/0.8429808 1.01716.7510tx xy b xM NA W N mm f N mm βϕϕ+⨯⨯⨯=+=<=⨯⨯⨯ 满足要求5.3.2 中柱的验算1 抗剪验算: 柱截面最大剪力 max V =110.56 kN平均应力: 30110.561029.3(50028)8τ⨯==-⨯2/N mm =0.136y f 59.5w wh t = 2 弯剪压共同作用下验算 取二组内力:① 701.84174.3444.65N kN M kN m V kN ==⋅=37235w ww yh t k f τλ=查表得 k τ=5.34 37 5.34w λ=⨯=0.696∵0.8w λ< '2125/v v f f N mm =='(50028)8125472d w w v V h t f kN ==-⨯⨯=∵ 0.5d V V < ∴ 按公式N e M M ≤ /N e e e e M M NW A =-计算w x Mh N A W hσ=±=363117701.8410174.341047612.3134082574.2410500⨯⨯⨯±=-⨯⨯ 2/N mm 边缘应力比: max min 130.111117σβσ-===- 022(1)0.112(1)(1)k βββ=++-++=8.64max28.1235/1.1w wp k σλσ==28.112.71235/(1.1117)⨯⨯⨯=0.533 0.8p λ< ∴ ρ=1.0117476428.411713e c c h h h mm ρ===⨯=+ ∴ 受压区全截面有效e e M Wf ==2574.24×1000×215=553.5 kN m ⋅33701.8410/553.52574.2410418.8174.3413408N ee e M M NW A kN m kN m ⨯=-=-⨯⨯=⋅>⋅满足要求3整体稳定验算 0x x l l μ= x l =1140 cm柱截面惯性矩 442918.81c I cm = 梁截面惯性矩 4189717.66R I cm = 中柱长度 2411R l cm =42918.8124110.478189717.661140C R R I l K I H ==⨯= 1.51(0.10.07) 1.04R cI K I μ=++= 边柱计算长度 1.049001242.6x l cm =⨯= 124756.921.91x x x l i λ=== 0.823xr ϕ= 欧拉临界力为 225'223.14 2.0610134087646.71.1 1.156.9EXEA NkN πλ⨯⨯⨯===⨯01001'36223(1)701.8410 1.0174.3410136.9/215/701.840.82313408(10.823)2574.24107646.7mx xr e xr e E N M N A WN N mm f N mm βϕϕ+-⨯⨯⨯=+=<=⨯-⨯⨯⨯满足要求4刚架柱平面外稳定验算考虑墙梁与柱连接处有隅撑,故刚架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取3.0m30030.79.77y λ== 查表得 0.933y ϕ= 21.07 1.0544000y br λϕ=-= 1.0η=36223701.8410 1.0174.3410123.8/215/0.93313408 1.02574.2410tx xy b xM NA W N mm f N mmβϕϕ+⨯⨯⨯=+=<=⨯⨯⨯ 满足要求5.4 位移验算5.4.1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因为刚架对称,所以只计算在左风下的变形:图5-5 刚架在左风荷载下的变形2V =1.47mm , 4V =1.54 mm2V H=1.47/9000=1/6122<[V]=1/240 满足要求 4V H=1.54/9000=1/7418<[V]=1/240 满足要求5.4.2横梁的竖向挠度图5-6 刚架在竖向荷载下的变形屋面恒荷载作用下3V =16mm 屋面活荷载作用下3V =14mm3151424000V L +==1/827.6<[V]=1/180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