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地下室裂缝最新规范标准

地下室裂缝最新规范标准

地下室裂缝最新规范标准地下室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地基沉降、施工质量问题、材料老化等。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制定一套地下室裂缝的规范标准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下室裂缝的最新规范标准:1. 裂缝检测与评估:- 地下室裂缝应定期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宽度、长度、深度和发展趋势。

- 裂缝检测应使用专业设备,如裂缝宽度测量仪和裂缝深度探测仪。

2. 裂缝分类:- 根据裂缝的宽度、长度和发展趋势,将其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

3. 裂缝处理措施:- 轻微裂缝:进行观察和记录,无需立即处理,但应定期检查其变化。

- 中等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使用裂缝修补材料进行填充和加固。

- 严重裂缝:应立即采取措施,可能包括结构加固或重建。

4. 裂缝修补材料:- 修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候性和耐久性。

- 材料应通过国家或行业标准认证。

5. 结构加固技术:- 对于需要加固的地下室结构,应采用钢筋加固、碳纤维加固或其他经认可的加固技术。

- 加固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执行。

6.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 施工单位应定期接受质量监督和检查。

7. 地基处理:- 对于地基不稳定导致的裂缝,应进行地基加固或地基改良。

- 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8. 监测与维护:- 地下室结构应安装监测设备,以实时监测结构的稳定性和裂缝的变化。

- 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结构的长期安全。

9. 规范更新与培训:- 规范应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技术和材料发展。

- 施工和维护人员应接受规范更新的培训。

10. 法律责任:- 对于未遵守规范标准的行为,应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标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地下室裂缝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同时,这些规范也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服务水平。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一: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1. 简介1.1 背景1.2 目的2. 症状分析2.1 裂缝类型2.1.1 垂直裂缝2.1.2 水平裂缝2.1.3 斜向裂缝2.2 裂缝程度2.2.1 小裂缝2.2.2 中等裂缝2.2.3 大裂缝2.3 裂缝原因2.3.1 基础沉降2.3.2 水压力2.3.3 地震或振动3. 处理方案3.1 方案一:表面修复 3.1.1 表面填充剂3.1.2 表面覆盖层3.2 方案二:节段修复 3.2.1 断裂定位3.2.2 分段修补3.2.3 加强连接3.3 方案三:全面加固 3.3.1 补强墙体结构 3.3.2 增加支撑3.3.3 加固基础4. 操作步骤4.1 准备工作4.2 表面修复步骤4.3 节段修复步骤4.4 全面加固步骤5. 定期维护5.1 观察裂缝情况5.2 定期检查5.3 预防措施6. 附件6.1 照片附件6.2 图表附件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建筑法规7.2 地震安全规范7.3 混凝土工程检测标准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照片附件附件2:图表附件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建筑法规: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文件。

地震安全规范:规定了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混凝土工程检测标准: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技术指南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技术指南1. 引言1.1 背景和目的2. 裂缝类型及原因2.1 裂缝类型2.1.1 水平裂缝2.1.2 竖向裂缝2.2 裂缝原因2.2.1 外墙结构问题2.2.2 地基问题3. 裂缝处理方案3.1 表面修复3.1.1 补漆修复3.1.2 表面填充剂修复 3.2 节段修复3.2.1 裂缝固定3.2.2 钢筋加固3.3 全面加固3.3.1 补强墙体结构3.3.2 加固基础4. 处理步骤4.1 表面修复步骤4.2 节段修复步骤4.3 全面加固步骤5. 注意事项5.1 安全注意事项5.2 施工环境控制5.3 施工工艺要点6. 监测与维护6.1 裂缝监测6.2 定期维护6.3 预防措施7. 附件7.1 裂缝照片7.2 加固示意图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地下室建设管理规定8.2 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3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裂缝照片附件2:加固示意图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地下室建设管理规定:规定了地下室建设的管理要求和标准。

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

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

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摘要:分析超长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巴中万达广场项目为例,采用YJK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分析,并提出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裂缝控制超长结构系指结构单元长度超过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沉降缝最大间距的结构。

为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功能,超长地下室通长不能采用预留施工缝的常规施工方案,针对超长地下室如不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后期很容易产生裂缝。

不仅影响工程质量整体外观形象,而且降低抗渗和抗冻能力、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漏水并影响地下室正常使用,最终导致业主投诉和大量的维护成本。

本文在对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超长地下室结构的裂缝控制、温度应力及其影响进行相关探讨。

1.裂缝产生的原因结构裂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荷载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于变形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水泥水化热、地基变形等。

地下室裂缝很多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此时上部结构还没有承受很大的荷载,因此地下室的开裂主要还是由于温度的收缩和混凝土的干缩。

并且此时上部没有保温隔热的覆盖层,超长地下室的整个施工周期较长,对这一类裂缝,加剧了热胀冷缩、混凝土收缩对地下室的不利作用。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2.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分析在超长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断产生水化热,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化是持续不断的,我们不可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这就要求在超长地下室的整个施工过程开始之前我们就要做好相应的理论估算分析,一方面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趋势,避免大部分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于极端情况,也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去减轻危害的程度。

地下室混凝土预防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预防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预防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一)、原材料控制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2、混凝土配比中适当掺加粉煤灰、微膨胀剂和泵送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和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配制混凝土要选用中粗砂及级配良好的石子,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C30混凝土不大于10%。

3、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并在搅拌地点进行塌落度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定一次。

4、如遇雨天施工时,应经常测定砂、石骨料含水量,随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

(二)、施工技术控制措施(1)、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间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能力。

(2)对于地下室底板与剪力墙交接部位混凝土,可先浇筑底板部位混凝土,静停2~3h,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剪力墙混凝土同时浇筑,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3)底板及顶板混凝土表面振捣应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4)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进行毛化处理,浇筑前用水进行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整理钢筋并对钢筋进行处理,对混凝土界面凿毛清理,间隔60d并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

(6)混凝土浇筑后应遵循“散热顺利,适当保温”的养护原则,24h后适当松开模板,让混凝土散热,及时采取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

(7)剪力墙拆模后,抓紧施工外墙防水并及时回填土,以减少墙体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要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以及环境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水胶比、使用合适的水泥标号、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同时,可采用复合材料等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2.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措施: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喷雾胶涂或喷雾湿短刷涂等方法,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水保护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减少水分的渗透和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会发生开裂。

因此,可以采用加纤维和减少水胶比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并采用隔板、铰缝或预应力技术等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施工和预应力控制。

4.裂缝处理措施:一旦地下室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扩大和渗水。

可采用填充材料填充裂缝,如聚氨酯密封胶等,对裂缝进行封堵;如果裂缝较宽或较严重,可以采用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如水泥砂浆灌浆、聚氨酯灌浆等。

5.加强地下室防水层: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层是防止地下水渗透和地下室结构受潮的重要保护措施。

可以采用涂料、卷材、喷涂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从结构裂缝渗透进来。

6.地下室环境调控:地下室环境潮湿、温度变化大,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要合理调节地下室的环境湿度和温度,避免大范围、频繁的湿热和干燥,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总之,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的核心是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裂缝处理、加强地下室防水层以及地下室环境调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保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符合,以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原因分析:1、地下室墙体薄弱:地下室墙体厚度不够或设计不合理,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压力,导致墙体开裂。

2、材料影响: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如水泥标号低、砂石质量差等,导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不足。

3、施工不当: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例如施工缝处理不当、振捣不密实等,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4、环境因素:地下室周围的环境变化,如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沉降等,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二、预防措施:1、优化设计:在设计地下室墙体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压力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墙体的厚度和强度。

2、提高材料质量: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抗渗性能。

3、规范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缝处理得当、振捣密实。

4、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墙体出现裂缝。

5、控制环境因素:在施工前应了解地下水位和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因素。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有很多,但只要在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养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地下室的安全使用。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一、引言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利用,地下室外墙的裂缝问题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导致漏水、结构安全等问题。

因此,对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分析1、温度变化: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其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差异较大,导致墙体的热胀冷缩效应。

当温度变化过大时,墙体材料可能产生裂缝。

2、土壤压力:在地下,土壤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土壤压力可能会使地下室外墙产生裂缝。

特别是在雨水丰富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土壤压力可能增加裂缝的风险。

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最新资料

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最新资料

【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一种,具有水平方向长且厚度薄的特点。

混凝土浇筑初期,剪力墙受基础底板约束,容易出现早期温度收缩裂缝,严重的影响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墙体温度收缩应力分析计算,避免混凝土开裂,达到裂缝控制的目的,成为现今工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针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分布状态,从材料,温差与收缩等方面,分析了地下室砼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下室砼墙体,裂缝成因,裂缝防治,裂缝处理目录【摘要】:.................................................................................................................................... - 2 -目录...................................................................................................................................... - 3 -一:概述...................................................................................................................................... - 4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界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 4 -(二)对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研究的意义:................................................................. - 5 -二、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 6 -(一):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种类............................................................................ - 6 -(二)、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分布特点.................................................................... - 6 -三、地下室裂缝的控制及技术处理.......................................................................................... - 7 -(一) .进场材料的控制......................................................................................................... - 7 -1.水泥使用量和水泥品种的选择............................................................................... - 7 -2.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选择.................................................................................... - 7 -3 .混凝土骨料的选择.................................................................................................. - 8 -4.外加剂的选择...................................................................................................... - 8 -(二)设计过程的控制.................................................................................................... - 9 -1.钢筋分布对裂缝的影响........................................................................................ - 9 -2. 建筑结构设计对裂缝的影响............................................................................... - 10 -(三)施工技术的控制.................................................................................................. - 11 -1.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和浇筑................................................................................. - 11 -2.混凝土出料和浇筑时温度的控制......................................................................... - 11 -3.混凝土的养护......................................................................................................... - 12 -4.基础土体回填......................................................................................................... - 12 -(四)裂缝的处理方法.................................................................................................... - 12 -1.对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的处理.................................................................. - 12 -2.对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裂缝的处理.................................................................. - 13 -3.混凝土地下室裂缝修补的常用方法:.............................................................. - 13 -四:结论 ...................................................................................................................................... - 15 -五:主要参考文献.................................................................................................................... - 16 -六:致谢.................................................................................................................................... - 16 -一:概述(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界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在公共建筑、高层住宅等工程中,混凝土地下室被广泛采用。

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曰囵四圈
施工技术与应用
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 的技术措施
摘要 : 近年 来 , 随 着科 学技 术 以及 建 筑材 料 的快 速发 展 , 在 现代建 筑 工程 建设 中, 混 凝土 建 筑结构 裂 缝控 制逐 渐 成为 工程 施工 的 重点, 越 来 越被 政府 以及 建设 单位 重 视。 建筑 结构 裂 缝 控制 作 为工 程 施工 质量 以及使 用 安全 的保 障 , 从 引发 裂缝 的 原 因来看 , 不 是
单方面的因素。因此 , 在施工中, 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以及施工工艺。本文结合我国混凝土建筑结构, 从混凝土收缩补偿、 结构 设计 以及施 工技 术 , 对 裂缝 控制 进行 了简要 的探 究和 阐述 。 关键 字 : 混 凝 土施 工 ; 建筑 结 构 ; 裂缝 控 制 ; 技术 措施
结 构 裂缝 作 为混 凝 土建 筑 施 工不 可 避 免 的 问题 ,从 建 筑 结构 安 全性 来 看, 结 构 裂缝 是建 筑 工程 的基 本特 征 。近年 来 , 随着 商 品化 混凝 土 、 钢 筋 混凝 土 以及 高 强度 混凝 土 的大量 使 用 ,结 构 裂缝 在建 筑 结构 施 工 中越 来越 普遍 , 部 分 钢筋 混 凝 土结 构裂 缝 已经 危及 到 建 筑 结构 耐 久 性 、 安全性 , 在地 下 工程



( 一) 混凝 土 收缩 补偿 对结 构 裂缝 的控 制
根 据J C 4 7 6 相 关 施工 标 准 , 混 凝 土建 筑结 构 水泥 率 替代 必 须在 1 2 %以内 ; 对 于混 凝 土 收缩 补偿 , 单位 膨 胀 剂在 3 0 千 克 每立 方 米 之上 , 膨 胀 剂掺 量 一 般
二、 建筑 工程施 工技术 对裂 缝 的控 制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摘要:温度裂缝是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它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性能,因此,加强对温度裂缝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温度裂缝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配合比;温升计算;温度控制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减少,地下室的建设不断增加,混凝土体积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底板的设计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厚度与深度也不断增加。

在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单次浇筑方量大,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最大限度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确保工程的质量。

1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2073.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512m2,建筑层数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

建筑总高度49.85m,建筑占地面积1667m2,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桩承台、基础梁和底板、地下室部分的墙体设计要求为C30P8,结构环境类别为二(a)类。

现场施工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其坍落度要求为(140±30)mm。

配合比设计依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和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为降低混凝土施工时的水化热,同时使得混凝土具有补偿收缩功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采用“三掺法”进行配合比设计,主要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AEA膨胀剂等掺合料。

3 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该配合比胶凝材料总量为370kg/m3,粉煤灰掺量为11.6%,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9.7%,AEA膨胀剂掺量为8.1%。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施工前的设计措施:增加水平施工缝的预留。

在地下室外墙施工时,可以在高处500mm的位置设立水平施工缝,并按照规定要求预埋-2×400mm的钢板止水带。

加强水平钢筋的配置。

具体来说,水平钢筋保护层应尽可能小些,当梁柱及地下室外墙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在保护层内设置φ6@200防裂钢筋网或采取其它抗裂措施;防裂钢筋的间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的配筋方式;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变化加强配筋,缩小外墙螺纹钢水平筋的间距,以增强钢筋抗收缩能力,适当增加水平钢筋根数,以求达到减少水平钢筋间距的目的,钢筋间距宜不超过100mm。

2.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及粗细骨料的含泥量。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及粗细骨料的含泥量。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减少砼自身的收缩变形。

征得设计同意后掺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降低不均匀性。

砼浇筑震捣不均匀密实,施工缝和细部处理马虎,会带来结构开裂的后患;过震则使浮浆过厚,抹压又不及时,则砼表面出现塑性裂缝,十分难看。

砼养护十分重要,但许多施工单位忽视这一环节,尤其是墙体和柱梁的保温保湿养护不到位,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某些露天构筑物尽管当地湿度很大,但由于吹风影响,加速了砼水分蒸发速度,亦即增加干缩速度,容易引起早期表面裂缝。

风速对水分蒸发速度的影响这也许是夏季比秋冬季,南方比北方出现结构裂缝较多的原因。

从已建工程调查中发现,底板养护较好,出现裂缝概率较低,而底板上外墙裂缝概率很高约占80%,这与保温保湿养护不足有很大关系。

3. 施工后的维护:在征得设计同意后掺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

许多结构是在浇筑完3~6个月,甚至在1~2年内出现裂缝。

超长结构防裂施工方案

超长结构防裂施工方案

超长结构防裂施工方案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室墙体按超长结构考虑,特制订以下裂缝控制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1工艺流程进行预拌混凝土超长墙体施工期裂缝控制,必须建立全过程控制体系。

该体系是在传统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施工期裂缝防治完善而成。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基于裂缝防治的结构及构造措施优化→混凝土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体积稳定性优化设计→混凝土拌制及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拆模1.2操作要点1.2.1基于裂缝防治的结构及构造措施优化1.2.1.1 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较小的早期收缩变形及良好的抗裂能力;1.2.1.2 较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是收缩裂缝的高发区,墙体中的钢筋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而加强,应有足够的配筋率,钢筋布置宜细而密分布。

水平构造钢筋宜置于受力钢筋外侧,当置于内侧时,宜在混凝土保护层内加设防裂钢筋网片。

配筋率及间距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规律,结合结构计算和工程经验确定。

建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ρsh(ρsh=Ash/bsv,Sv为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和ρSV(ρSV=Ash/bsv,Sh为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0.2%。

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1.2.1.3 墙中的预埋管线宜置于受力钢筋内侧,当置于保护层内时,宜在其外侧加置防裂钢筋网片。

预留孔、预留洞周边应配有足够的加强钢筋并保证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1.2.2混凝土原材料优选为控制预拌混凝土施工期间收缩裂缝的发生,预拌混凝土供应方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

1.2.3配合比体积稳定性优化设计对要求施工期间不出现早期裂缝的结构(构件),预拌混凝土供应方应在优选原材料和常规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抗裂配合比优化设计,使混凝土除具有符合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性能外,还具有抵抗收缩开裂所需要的性能。

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单位:厦门协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姓名:邱堤明2013年 6 月 1 日摘要在高层建筑物中裂缝是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常见的质量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涉及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周围荷载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由于建筑施工与使用环境变化引起建筑物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更为普遍。

本文介绍了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现象的特征,重点就裂缝本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裂缝防治措施和渗漏处理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原因防治措施渗漏处理措施目录引言 (1)一、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概述 (1)(一)地下室混凝土墙剪力墙裂缝的一般规律 (1)(二)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原因分析 (1)二、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防治措施 (3)(一)结构设计 (3)(二)混凝土配合比 (4)(三)施工管理 (4)三、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的渗漏处理措施 (5)(一)表面涂抹法 (5)(二)填充法 (5)(三)灌浆法 (6)结论语 (6)参考文献 (6)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物数量日益增加,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下室层数也随之增加,剪力墙成为地下室建设的重要结构类型之一。

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除了要承受结构荷载外,还要起到防渗漏和围护的作用,但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施工不当和外力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地下室剪力墙结构在混凝土建筑物中容易产生裂缝,不仅影响到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而且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情况很可能引起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地下室剪力墙裂缝的产生成为目前业界人士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剪力墙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有效防治措施和渗漏处理措施,尽可能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一、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概述(一)地下室混凝土墙剪力墙裂缝的一般规律高层建筑物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中产生的裂缝一般呈现以下规律:1、绝大多数裂缝垂直地面且相互平行,也有斜向裂缝,一般倾斜不大,角度在0~30度范围内;2、绝大多数裂缝为竖向通长裂缝,多数为贯穿性裂缝,中间宽两端逐渐变细而消失;3、裂缝宽度一般不大,大多数裂缝宽度≤0.3mm;4、裂缝多数出现在附墙柱两侧1~2m、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墙的中部等地方;5、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且拆模早开裂多;6、夏季浇筑的混凝土比春秋季多;7、西南侧剪力墙比东北侧剪力墙多;8、气温骤降,暴露时间长的开裂多;9、水平构造筋配筋率小,间距大的开裂多;10、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比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开裂多;11、泵送商品混凝土比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开裂多。

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三篇)

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三篇)

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一、地下室常见施工裂缝1、地下室底板裂缝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较厚,属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

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

2、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由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较高,采用C40、C45,甚至C50、C60,这样水泥用量多达500~550公斤/立方米,势必造成混凝土收缩量大,不易养护,地下室外挡土墙又很长,因此往往形成多条较有规律的竖向裂缝,肉眼可明显地看到收缩裂缝形状。

3、地下室阴角裂缝在地下室施工完后,通常在外墙截面刚度变化处,平面形状转折处的阴角存在结构竖向裂缝,由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这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

二、施工裂缝的预防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可采取下列措施: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UEA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并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外界),使温差25℃。

采取这些相应的措施后,完全可以控制裂缝的发生。

2、对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的预防,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加外加剂(减水剂、高效泵送剂、UEA微膨胀剂、粉煤灰等),力求减水、减少水泥用量来防止裂缝,注意加强养护,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墙体模板尽可能晚拆一些。

3、为了防止阴角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除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还必须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地下室裂缝 防治

地下室裂缝 防治

地下室裂缝防治措施
地下室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减少砼裂缝的发生。

2.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如合理的浇筑方式、浇筑顺序,养护措施等,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减少砼裂缝的产生。

3.加强地基处理:可靠的地基处理可以减小地下室的沉降和变形,从而减少地下室的应力集中,降低砼裂缝的产生。

4.对于已经出现砼裂缝的地下室,可以采用适当的补强措施,如碳纤维加固、钢板加固等,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防止裂缝扩展。

5.在地下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措施,从根本上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6.加强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地下室裂缝的防治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防裂的技术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防裂的技术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防裂的技术措施地下室是建筑结构中功能较为多样且需要特殊设计和建造的部分之一。

然而,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以及水压的存在,地下室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渗漏和裂缝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结构稳定性。

为了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防裂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

1.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地下室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包括水灰比、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等。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抗渗性能和防裂能力。

2. 使用优质的胶凝材料选择高品质的胶凝材料,例如高强度水泥、抗渗混凝土外加剂等,能够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防裂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胶凝材料的用量和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强混凝土的抗渗处理通过使用防渗剂、水泥浆等材料对地下室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防渗剂能够填充混凝土毛细孔隙,降低水分渗透的可能性;水泥浆能够填充混凝土裂缝,提高其密实性和防裂能力。

4. 加强地下室混凝土的防水层设计地下室混凝土的防水层设计是防止渗漏和裂缝的关键。

在设计中应考虑地下室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并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可靠性。

5. 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为了增加地下室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如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

这些纤维材料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6.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在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控制。

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总之,地下室混凝土的抗渗防裂是保证地下室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优质的胶凝材料、加强的抗渗处理、防水层设计、增强抗裂能力以及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防裂能力,保证其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地下室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技术措施

地下室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技术措施

地下室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技术措施摘要:目前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已不断地普及,但地下室结构裂缝也普遍存在。

近年来对地下室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及分布规律的总结、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结构裂缝在实际操作中所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对减少和避免地下室结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意义。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顶板裂缝;后浇带裂缝;预防技术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constantly popular, but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rack is widespread. In recent years to the basement structure is the most common cracks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summar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tear in the base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crack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echnical measures taken to prevent, to reduce and avoid the cracking of th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actual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Keywords:basement concrete wall crack; Roof crack; Of the pouring belt crack; Prevent technical measures.一、地下室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及分布的规律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地下室顶板裂缝、后浇带裂缝等。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三篇)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三篇)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混凝土的干燥时间比较长,而且混凝土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导致体积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为了避免这些裂缝对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造成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裂缝的施工工法。

1. 设计合理的结构:在地下室墙板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问题,避免设计出过大的板块,特别是局部集中厚度的板块。

可以合理设置板块的尺寸和形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降低干燥收缩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选择适当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程度。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也容易导致干燥收缩裂缝的产生。

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3. 添加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干燥收缩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外加剂有膨胀剂、收缩剂等。

膨胀剂能够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微小的气泡,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程度;收缩剂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水含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

4. 控制浇筑温度和湿度:混凝土浇筑后,应该采取措施控制浇筑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可以使用喷水降温、覆盖保湿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5. 使用伸缩缝:在地下室墙板的施工中,可以设置伸缩缝,来分隔墙板,减少干燥收缩裂缝的传输和扩展。

伸缩缝通常设置在无应力区域,以满足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需求。

伸缩缝的宽度和间距应根据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计算确定。

6.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在地下室墙板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过早干燥。

可以采用喷水养护、覆盖保湿材料等方法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减少干燥收缩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工程概况整个工程地下室结构用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其强度等级C30~C45,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等级为C40~C45P6,外墙周长540余米。

施工中推广应用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全部用于地下室底板和外墙的现浇混凝土,应用量约1400m ³。

通过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抗”和“放”的基本原则,即通过提高混凝土性能,合理的配筋和结构构造处理等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通过降低结构的约束和自约束等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或释放约束应力的目的。

2、技术要点及措施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的基本原则是“抗”和“放”。

“抗”是指通过提高混凝土性能,合理的配筋和结构构造处理等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放”是通过降低结构的约束和自约束等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或释放约束应力的目的。

“抗”和“放”原则的妥善应用对结构裂缝的防治有明显效果。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不但要满足强度和抗渗等级的要求,还必须满足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的运输、浇筑以及成型过程中不离析,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选择是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

1)水泥选用的水泥应具有质量稳定、水化热低、含碱量低、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有较好的富余强度,泌水性小,收缩较小的水泥。

2)掺合料掺合料是指磨细的矿物粉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磷渣等材料,是当代混凝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材料。

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不但起到分散、填充作用,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尤为重要的是掺合料还参与水泥的水化作用,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密实度、抗渗性能都有较大贡献。

因此,质量符合要求的掺合料不仅取代部分水泥,减少了水泥用量,更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都有重要作用。

3)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石质坚固、连续级配好、粒形好、没有碱骨料活性的碎石。

而且含泥量严格控制在1%以内,大于5mm 的泥块的含量小于0.5%,骨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骨料不得含有机杂物,产地、规格必须一致。

2024年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理

2024年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理

2024年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理预防地下室施工中的裂缝:
1. 地基设计:确保地基设计符合规范,能够承受地下室结构的重量和压力。

地基应根据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地质条件进行适当的加固和排水处理。

2.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系统对地下水位、土壤的变形、压力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施工工序把控: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和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地下室结构的浇筑、挖掘和地基处理等阶段,要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4. 密封处理: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对裂缝进行有效的密封处理,以防止水分和湿气渗透进入地下室,从而减少地下室结构的损害。

处理地下室施工中的裂缝:
1. 裂缝检测: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定期检查地下室结构是否出现裂缝,包括墙体、地板和天花板等部位。

2. 裂缝修补:对于小尺寸的裂缝,可以使用填缝剂或补漆材料进行修补。

如果裂缝较大或持续扩展,则需要进行专业的修复工作。

3. 加固处理:如果裂缝出现较大的结构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

加固工作需要由专业的建筑承包商或工程师来完成。

请注意,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地理、地质和施工条件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和具体的建议。

浅析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浅析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厚 也 会 产 生 干 缩 裂 缝 。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完 成 后 ,当其强度
(1)
本工程地下室承台与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为夏 未达到堆载要求的强度时,在地下室底板上堆放钢管和钢筋
季 , 外 界 气 温 较 高 ,对 混 凝 土 性 能 要 求 较 高 ;混 凝 土 的 浇 筑 数
83.1m;上部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 下 室 为 1 层,层髙为
开 裂 呈 无 规 律 性 ,为 无 害 裂 缝 。
4m, 地下室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选用预应力PHC管
3.3混凝土施工不当产生的裂缝
桩 ,承台和底板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抗 渗 等 级 P6,承台
基 础 混 凝 土 施 工 过 程 中 ,由 于 商 品 混 凝 土 供 应 不 及 时 或
. 79 •
■施工技术
5?S足是对
2020 年
法 、泵 送 形 式 、机 械 设 备 与 人 员 组 织 、混 凝 土 养 护 方 法 、混凝 土 振 捣 改 进 方 法 、混 凝 土 温 度 监 测 、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和 应 急 救 援 措 施 等 进 行 具 体 说 明 与 明 确 。大 体 积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应 按 照 程 序 报 送 审 核 ,审 核 通 过 后 方 可 施 工 。 4.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
关 键 词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裂缝 ;水化热;循环冷却水
1 工程概况
混 凝 土 硬 化 过 程 中 由 于 水 分 的 逸 出 和 蒸 发 ,使 得 混 凝 土
龙岩融侨观邸组团七项目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金鸡路与
体 积 出 现 干 燥 收 缩 现 象 。混 凝 土 表 面 受 外 界 气 温 和 风 力 的 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深圳地区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般特征、裂缝的处理方法以及裂缝的防治措施。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住房条件的追求日益高涨。

但由于建筑施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建造的工程所具有的结构性能及使用功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质量问题,比如建筑物裂缝问题已成为当前一种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其中地下室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目前在深圳地区较为普遍,为了继续保持我司在深圳地区的技术领先优势,建造更多的优质工程,提升我司的市场竞争力,本分公司成立了以总工为首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攻关小组,将地下室裂缝控制作为一专业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制定了一体系完整的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现通过在新晖苑、泰然苍松等工程的应用来看,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地下室结构裂缝特征的一般描述
我司自入深以来承建施工了诸多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大都设有地下室,鉴于目前深圳地区地下室结构普遍存在裂缝的现象,我司“攻关小组”为了更好地预防这一质量通病,多次到现场查看或回访,我们发现有几个工程的地下室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裂缝。

裂缝部位主要分布在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层梁板;裂缝出现的时间大都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
1-3年左右;裂缝宽度大都没超出《规范》允许的宽度;墙、梁裂缝以竖向分布居多,及少有贯穿裂缝;底板裂缝处往往伴随有渗水现象。

3.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荷载作用,另一类是非荷载作用。

通过对上述裂缝特征的分析,认为引起地下室结构微裂缝的主要因素是非荷载作用,如温度的变化、构件的收缩、基础的非均匀沉降等。

3.1底板裂缝
底板裂缝大都在底板浇注2-3年后才出现,裂缝分布呈不规则状,缝宽一般小于0.3mm,且裂缝处有渗水现象。

我们在仔细阅读了原设计文件及施工记录,并多次到现场查看之后,经分析认为底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高层建筑的底板一般较厚,局部承台部位则更厚,大都属大体积砼,由于混凝土的浇注体积大,积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逐步提高,而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裂缝发生的初始阶段,其缝宽很小,甚至肉眼根本看不见;当混凝土冷却时,由于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自身的收缩,这两种收缩受到基底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收缩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产生
在混凝土内部,但严重的会贯穿整个截面。

这种底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微裂缝,在长期的水压作用下(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久而久之,这些裂缝就会贯通,形成通路,这些缝宽发展的不仅我们肉眼能见之,而且伴随着有渗水现象。

其二,底板砼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微裂缝及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所引起的收缩裂缝。

3.2地下室外墙、楼层梁板裂缝
地下室外墙裂缝一般呈竖向分布,梁裂缝分布在梁两侧,梁底很少有贯穿裂缝,板裂缝以微裂缝不规则分布状居多,总的来说在深圳地区梁、板裂缝均不常见,以底板及地下室外墙裂缝较为常见。

我们在仔细观察各地下室外墙及楼层粱板结构裂缝的特征,并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后,认为这些裂缝基本上属于砼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微裂缝及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所引起的收缩裂缝,引起裂缝的原因涉及到设计(如配筋率等)、材料(如砼外加剂不合格等)、施工(如没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进行计量配料、砼振捣不到位等)等多方面因素。

4.裂缝的处理
对于影响结构承载力或防水、防渗性能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性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 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所用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缝宽和
干燥情况选用:作为补强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能修补缝宽0.2mm以上的干燥裂缝)和甲凝(能修补缝宽0.05mm 以上的干燥裂缝)等;作为防渗堵漏用的灌浆材料,常用的有丙凝(能灌入0.01mm以上的裂缝)和聚胺脂(能灌入0.005mm以上的裂缝)等。

5.裂缝的防治措施
5.1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开裂,主要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应力与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之间矛盾发展的直接结果。

因而,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开展,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采用中、低热,干缩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选用坚固性良好,细度模数大于2.6,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

3)选用坚固性良好,针片状含量〈15%,含泥量〈1%的连续级配石子。

4)掺入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和适量粉煤灰,优化砼配合比,在满足强度,抗渗及和易性要求下,减少水泥和水用量,水灰比控制在0.4以内,坍落度在满足泵送条件下取12-16cm。

5)尽量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6)合理组织砼的供应,缩短砼运输时间,到达现场时往罐体上喷水,及时卸料,输送泵料斗搭防晒棚,泵管全程裹湿麻袋,降低砼入模温度(深圳市规定各在建工程必须使用商品砼)。

7)模板浇水充分湿润,砼分层浇筑。

8)混凝土浇筑时应尽量扩大浇筑工作面,放慢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厚度,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中有一定的散热机会。

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

9)混凝土内部埋冷却水管。

一般混凝土内部埋冷却水管通水降温方案较少采用,只在混凝土厚度较大(≥2.5mm),内部水化热温升偏高、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不易控制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用。

10)充分做好砼配合比试配优化技术工作,经多组试配,通过抗压强度和抗渗试验,调整优化,确定配合比。

11)同步进行混凝土温度监测。

12)采用保温覆盖的方法进行砼的养护,这样可在一定的日期内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中心温度之间的差值,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即抗裂性),从而达到混凝土不开裂的目的。

保温覆盖的方法是:在砼浇筑约4小时后,先
在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3层麻袋进行保温,并在麻袋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淋湿麻袋。

墙体则采用螺杆挂设湿麻袋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